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009-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时镇静深度与Narcotrend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A009-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时镇静深度与Narcotrend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A009-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时镇静深度与Narcotrend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A009-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时镇静深度与Narcotrend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深度镇静检查治疗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接受中深度镇静治疗患者制定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程序,为镇静治疗工作成员明确职责范围并高效协作,防范中深度镇静并发症及意外事故,以保证中深度镇静治疗方法的正确使用,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二、要求 实施中深度镇静的医师、护士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医院的授权。镇静前全面评估患者并详细规划镇静方案,与患者或家属签署辅助镇静知情同意书。镇静期间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防范镇静并发症及意外,确保镇静治疗顺利实施。此制度是所有镇静治疗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中深度治疗时所要遵循的管理程序。 三、标准 (一)为患者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师/护士资格要求: 1、必须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 2、必须经过镇静治疗的相关培训且考试合格; 3、必须是经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医师/护士。 医师技能要求:为患者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师必须具备镇静治疗的技能,掌握中深度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及生命支持技术,能正确处理并发症及使用镇静拮抗剂。 护士技能要求:掌握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技术并能及时、正确记录,能处理镇静的并发症,掌握拮抗剂使用、具有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并掌握镇静后出室标准的评定。 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镇静前评估,制定镇静方案,实施镇静技术操作,使用镇静药物,观察镇静药物使用效果,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防范及处理镇静并发症,组织镇静患者的抢救;对镇静患者的转归和镇静后治疗做出决策; 护士负责对镇静患者的监护与观察并记录,执行镇静治疗医嘱,在镇静医师的指导下处理并发症,参与镇静患者意外的处理和抢救。 镇静地点的其他医务人员负责保障检查/治疗的安全,出现镇静并发症及意外时应协助医师、护士处理并发症,参与患者的抢救。 (二)实施中、深度镇静的地点 手术室、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生殖中心手术室、CT室、超声检查室、内镜检查室。 (三)物品的配备: 中深度镇静治疗场所必须配备或准备有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氧气(如为中心供氧应有备用氧源)、吸引器、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道、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喉镜、气管导管、牙垫、吸痰管和常用的抢救药品及抢救车,儿童需镇静时,需有符合儿童镇静治疗要求的专用设备。 (四)镇静药物:婴幼儿镇静选用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儿童及成人根据病情的情况选定。 (五)镇静程序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

丙泊酚注射液说明书【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05月14日 修改日期:2011年05月24日 【药品名称】 丙泊酚注射液 【商品名】 迪施宁 【英文名】 Propofol Injection 【汉语拼音】 Bingbofen Zhusheye 【医保类别】 甲类 【成份】 化学名称:2,6-二异丙基苯酚 分子式为:C12H18O 分子量为:178.27 辅料:大豆油(供注射用),甘油(供注射用),蛋黄卵磷脂。【性状】 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以及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规格】 (1)20ml:200mg;(2)10ml:100mg 【用法用量】 丙泊酚注射液已经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使用丙泊酚注射液通常需配合止痛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的剂量较低。在注射器或玻璃输液瓶中,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能用于输注,当使用未稀释的丙泊酚注射液来维持麻醉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5%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稀释,存于PVC输液袋或输液玻璃瓶中,稀释度不得超过1:5(2mg/ml),稀释液应该无菌制备,在给药前配制。该稀释液6小时内稳定。丙泊酚注射乳剂稀释及与其他药物合并给药方法见下表:

1.成人 麻醉诱导: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10秒约给药4ml(40mg)]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ASAⅢ级和Ⅳ级病人的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钟约2ml(20mg)。 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的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的浓度。持续输注所需的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不同,通常4-12毫克/公斤/小时的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的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2.5ml(2 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的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0.3-0.4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动时,以0.5mg/kg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中深度镇静治疗工作制度

中深度镇静治疗工作规程 1.政策 是麻醉医生,等医务人员为客户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时所有遵循的管理规程。 2.目的 为接受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客户制定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规程,以保证中深度镇静治疗方法的正确使用,确保客户的医疗安全。 3.标准 3.1资格要求 医生资格要求:为客户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 镇静治疗的技能,掌握中深度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控及生命支持技术, 能正确处理并发症及使用镇静拮抗剂。为客户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 医师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麻醉师。 恢复室护士资格要求:具有护士执业证及注册证,掌握镇静治疗过程 中监护和生命支持技术,能处理简单的并发症,且经麻醉科培训考核 报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的本院护士,护理部对具有资格的护士每年至 少考核一次和培训。不合格者取消资格。 3.2中深度镇静治疗地点 手术室,PACU 3.3物品配备 中深度治疗地点不需配备或准备有多功能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 饱和度)氧气,吸引器,口或鼻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喉 镜,气管导管,牙垫吸痰管,和常规抢救药品。 3.4镇静药物:可以使用咪唑安定,异丙酚等。 3.5镇静程序 3.5.1已明确有中深度镇静需求且在手术室外,由相关医生或护士通知麻 醉科。 3.5.2负责镇静治疗的医师在实施镇静治疗前要对病情,镇静地适应症, 镇静的风险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遵守《患者知情同意操作规程》 向客户和家属或指定代理人详细解释镇静的方法镇静治疗的好处, 潜在的危险,充分尊重客户和家属或代理人的意见。手术室和麻醉 恢复室的镇静治疗由麻醉医生填写《镇静治疗前评估,知情同意, 治疗记录单》。 3.5.3镇静中监护措施:按照治疗方案实施镇静治疗。麻醉医生和护士严 密观察病情,注意控制给药剂量和速度镇静治疗中按《心电监护仪 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持续监护镇静客户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心 律,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3.5.4镇静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的评估客户的镇静效果和各种监测参数,根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方案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分子量: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441.8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

(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0.05~0.075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0.1~0.15mg/kg)。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h)静脉滴注维持。 【不良反应】 (1)麻醉或外科手术时最大的不良反应为降低呼吸容量和呼吸频率,发生率约为10.8%~23.3%;静脉注射后,有15%患者可发生呼吸抑制。严重的呼吸抑制易见于老年人和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窒息,心跳暂停,尽至死亡。

中深度镇静管理规程

1.目的 实行医疗行为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2.标准 2.1人员资格要求: 2.1.1 医生资格要求:为病人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镇静治疗的技能,掌握中深度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控及生命支持技术,能正确处理并发症及使用镇静拮抗剂。我院规定为病人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生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麻醉医生及经医院授权的ICU病区医生,且ICU医生只允许进行中度镇静治疗。对儿童病人的中深度镇静治疗的麻醉医生及ICU医生要有儿科中深度镇静治疗的授权,且ICU医生也只允许进行儿童病人的中度镇静治疗。 2.1.2 恢复室护士资格要求:具有护士执业证及注册证,掌握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及生命支持技术,能处理简单的并发症,且经护理部资格认定的本院护士。护理部对具有恢复室工作资格的护士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恢复室工作能力的培训及考核,考核结果要有记录。 2.2 中、深度镇静的地点: 手术室、妇科门诊及病房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内窥镜检查室、ICU病区、介入手术室、门诊镇静苏醒室。因病情,需要在上述地点以外实施中深度镇静治疗时,必须上报医务部,医务部负责审核其必要性及安全性,只有获得医务部同意后方可执行,且人员资格、物品的配备、镇静的程序、镇静后的复苏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此规程的要求执行。 2.3 物品的配备:中深度镇静治疗时必须配备或准备有: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氧气、吸引器、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喉镜、气管导管、牙垫、吸痰管和常用的抢救药品(抢救车)。镇静对象为儿童时,需有符合儿童镇静治疗要求的设备。 2.4 镇静药物:ICU医生一般只允许使用咪唑安定等中度镇静剂。 2.5 术前准备: 2.5.1 对于非急诊病例,主管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麻醉方法,决定术前禁食时间: ①小儿检查前一日及检查当日嘱患儿少食少喝。 ②成人患者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以上。 2.5.2 当未按要求禁食或急诊时,须权衡镇静深浅的利弊,选择能达到有效镇静的最低剂量;对急症患者,给镇静药前,须保护气道(插管),防止误吸。 2.5.3 根据要求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备氧。 2.5.4 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术前评估并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

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 (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14年11月25日 【药品名称】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英文名称】 Dexmedetomidine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YansuanYoumeituomiding Zhusheye 【成份】 化学名称:(+)-4-(S)-[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H-咪唑盐酸盐 分子式:C13H16N2·HCl 分子量:236.74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 1.用于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 2.用于重病监护治疗期间开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镇静,本品连续输注不可超过24h。 【规格】 1ml:0.1mg;2ml:0.2mg(以右美托咪定计)。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配成4μg/ml浓度以1μg/kg剂量缓慢滴注10min,随后以0.2~0.7μg/kg/h维持输注。维持剂量的输注速率应调整至获得期望的镇静效果。 配制方法: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4μg/ml。可取出2ml本品加入48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形成总量50ml溶液,轻轻摇动使均匀混合。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维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静脉用药前应肉眼检查药品有无颗粒物质和颜色是否改变。用量调整: 由于可能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当本品与其他麻醉剂、镇静剂、安眠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给药时可能需要减少给药剂量(见

药物相互作用)。 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减少给药剂量。 药品相容性: 因为物理相容性尚不确定,本品不应与血液或血浆通过同一静脉导管同时给予。当本品与以下药物同时给予时显示不相容:两性霉素B,地西泮。 当本品与以下注射液同时给予时已经显示了相容性:0.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 已经证实一些类型的天然橡胶可能吸收本品,建议使用合成的或有涂层的橡胶垫给药装置。 【不良反应】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多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而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国外研究报道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以下严重不良反应有关: ●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见注意事项) ●一过性高血压(见注意事项) 国外研究报道与治疗相关的发生率大于2%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

中深度镇静检查治疗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4年 5月 9日版本号: 1.0 修改日期:页码: 1 / 4 ━━━━━━━━━━━━━━━━━━━━━━━━━━━━ 一、目的 为接受中深度镇静治疗患者制定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程序,为镇静治疗工作成员明确职责范围并高效协作,防范中深度镇静并发症及意外事故,以保证中深度镇静治疗方法的正确使用,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二、要求 实施中深度镇静的医师、护士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医院的授权。镇静前全面评估患者并详细规划镇静方案,与患者或家属签署辅助镇静知情同意书。镇静期间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防范镇静并发症及意外,确保镇静治疗顺利实施。此制度是所有镇静治疗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中深度治疗时所要遵循的管理程序。 三、标准 (一)为患者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师/护士资格要求: 1、必须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 2、必须经过镇静治疗的相关培训且考试合格; 3、必须是经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医师/护士。 医师技能要求:为患者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师必须具备镇静治疗的技能,掌握中深度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及生命支持技术,能正确处理并发症及使用镇静拮抗剂。 护士技能要求:掌握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技术并能及时、正确记录,能处理镇静的并发症,掌握拮抗剂使用、具有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并掌握镇静后出室标准的评定。 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镇静前评估,制定镇静方案,实施镇静技术操作,使用镇静药物,观察镇静药物使用效果,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防范及处理镇静并发症,组织镇静患者的抢救;对镇静患者的转归和镇静后治疗做出决策; 护士负责对镇静患者的监护与观察并记录,执行镇静治疗医嘱,在镇静医师的指导下处理并发症,参与镇静患者意外的处理和抢救。 镇静地点的其他医务人员负责保障检查/治疗的安全,出现镇静并发症及意外时应协助医师、护士处理并发症,参与患者的抢救。 (二)实施中、深度镇静的地点 手术室、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生殖中心手术室、CT室、超声检查室、内镜检查室。

镇静镇痛的护理

ICU病人的镇静镇痛的护理 一ICU 病人为什么要镇痛镇静 1.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病人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 2.环境因素—病人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睡眠剥夺,邻床病人的抢救或去世…… 3.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长时间卧床 4.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心…… 这一切都使得病人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病人的恶性刺激,增加着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 二ICU 病人镇痛镇静的目的和意义 1.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 2.帮助和改善病人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病人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 3.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躁动甚至瞻望,防止病人的无意识行为,干扰治疗,保护病人 的生命安全。 4.降低病人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 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5.有少数报道还指出,对非常危重的病人,诱导并较长时间维持一种低代谢的“休眠” 状态,可减少各种应激和炎性损伤,减轻对器官的损害 三常见镇痛镇静效果评估 常见镇痛评估 . 0—5描述庝痛量表(VRS-5)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V AS评分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0级:无痛 1级:有点痛 2级:疼痛稍明显 3级:疼痛显著 4级:重度疼痛 5级:最剧烈疼痛 常见镇静评估 Ramsay标准评分 镇静-激动评分(SAS) BIS (Bispectral index 1.Ramsay标准评分 评分临床特点 1.焦虑激动,躁动 2.合作安静,接受机械通气 3.镇静有反应能力,可服从命令 4.入睡刺激眉间反应迅速 5.入睡刺激眉间反应迟缓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指南 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1ml:5mg 适应症:麻醉前给药,全麻诱导和维持,椎管内麻醉及局麻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对苯二氮卓过敏、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在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地佐辛注射液(加罗宁)1ml:5mg 适应症: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各种疼痛。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寒战、脸红、血红蛋白低、水肿、高血压、低血压、心率不齐、胸痛、苍白、血栓性静脉炎、嘴干、呼吸抑制、谵语、肺不张、语言含糊。 禁忌:对阿片类镇痛药过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含有焦亚硫酸钠,硫酸盐对于某些易感者可能引起致命性过敏反应和严重哮喘;本品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对麻醉药有身体依赖的病人不推荐使用;对于脑损伤、颅内损伤或颅内压高的病人,使用本品产生呼吸抑制可能会升高脑脊液压力;胆囊手术者慎用本品。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密闭保存。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诺杨)1ml:1mg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癌性疼痛,手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头晕、恶心或呕吐;全身:虚弱、头痛、热感。心血管系统:血管舒张、心悸。消化系统:畏食便秘、口干、胃痛。神经系统:焦虑、意识模糊。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困难。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年龄小于18岁患者禁用。不宜用于依赖那可汀的患者。 注意事项:脑损伤和颅内压升高、心肌梗塞、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发生高血压时,立即停药。本品可抑制呼吸。 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使用禁忌症。用药后严格观察药效,出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贮藏方式:遮光,室温10—30℃保存。 盐酸吗啡注射液1ml:10mg 适应症:强效镇痛药,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麻醉和手术前给药。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本品急性中毒的

医院诊疗过程中的中深度镇静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早期预警系统管理制度 1.目的:早期预警和干预潜在危重患者,降低患者病死率。 2.范围:适用于来我院就诊的住院患者(ICU、EICU、NICU除外)。 3.定义:临床早期预警系统指临床早期预警系统中成员依据改良早期预警系统评估(ModifiedEarly Warning System,MEWS)患者早期病情恶化的风险,并能按照临床早期预警系统流程,汇报上级医师,或启动临床警示反应小组(MEWS'RRT)组织讨论和早期干预,降低病情恶化延迟处理的风险。 4.权责 4.1责任护士/值班护士:按照MEWS评分工具对患者进行监测并评分,根据评分数值进行监测和落实措施,做好记录和交接,及时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协助患者的后续处理计划。 4.2主管医师/值班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并作相应处理,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启动MEWS'RRT。记录MEWS小组成员评估意见,并在启动MEWS’RRT时填写《多学科合作早期预警系统启动记录单》。 4.3 MEWS RRT:10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进行评估与处理,稳定病情,协助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完成评估后完成《多学科合作早期预警系统启动记录单》。 4.4临床早期预警系统成员:由患者及家属在内的以下成员组成 4.4.1正常上班时间:以患者所在病区科主任/诊疗组长、主管医师、住院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ICU住院总及以上医师为成员。

4.4.2假日或非正常上班时间:以患者所在病区值班医师、值班护士、住院总医师、二线值班医师、ICU住院总及以上医师为成员。 5.制度内容 5.1早期预警评分工具 5.1.1成人患者使用成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量表。 5.1.2儿童患者使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量表。 5.1.3产科患者使用改良产科早期预警评分(MEOWS评分)量表。 5.2评估记录 5.2.1新入院患者:每位新入院患者均进行MEWS评分,由主管护士或值班护士记录在《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并签名。 5.2.2住院患者 5.2.2.1医护人员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当发现病情变化时应立即I呼叫护士,随时进行评估。 5.2.2.2责任护士需根据病区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稳定度及疑似病情变化时执行早期预警评分;病情严重度根据医嘱开具的病危、病重确定;病情不稳定度是指患者病情具有潜在变化风险,指急诊患者、手术后第1天、产后第1天、高风险患者、完成高风险服务后;疑似病情变化指患者或家属怀疑病情变化或护士巡视和观察时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启用量表评估,按早期预警处理措施进行监测。 5.2.2.3护士巡视和观察的频次按照《护理分级制度》执行,定期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并记录在《结构化护理记录单》中,并签名。 5.2.2.4主管医师对患者的处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签名。

镇静镇痛护理掌握知识点

镇静镇痛 1,镇痛 危重病人疼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需要充分镇痛。 (1)阿片类止痛剂 需要静脉应用阿片类止痛剂,首选芬太尼,氢吗啡酮和吗啡。 定期或持续输入阿片类药物优于“按需”(PCA),PCA应用需要患者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 用于急性疼痛快速止痛,首选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肾功能不全,首选芬太尼或氢吗啡酮。 间断治疗首选吗啡和氢吗啡酮,因为其作用时间长。 吗啡,芬太尼药效 吗啡芬太尼 负荷量5~15mg 50~150ug 持续量1~6mg/h 30~100ug/h 起效10~20min 1~2min 持续4h 1h (2)非阿片类止痛剂 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某些情况的阿片类药物辅助。 NSAID治疗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肠内途径首选。 2,镇静 镇静必须在提供充分的镇痛,去除可逆性诱因后开始。 用于急性躁动快速镇静,首选咪达唑仑或安定。 需要快速苏醒时首选异丙酚。 咪达唑仑建议短期使用,持续输入超过48~72小时其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法预测。 间断静脉给药或持续输入可考虑劳拉西泮。 逐渐减少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 持续输入异丙酚48小时后应监测甘油三酯浓度,相应热卡记入营养支持。 镇静,镇痛大剂量或持续7天以上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预防戒断。 常用镇静药物比较 安定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异丙酚负荷量0.1~0.2mg/kg 0.04mg/kg 0.025~0.1mg/kg 0.25~1mg/kg 间隔3~4h 6~12h 1~4h 轻度镇静0.03~0.04mg/kg/h 1~3mg/kg/h 深度镇静0.06~0.15mg/kg/h 3~6mg/kg/h 起效1~3min 5~15min 1~2min <1min 唤醒不定<10min 3,谵妄 首选氟哌啶醇。

强痛定注射液说明书

强痛定注射液说明书 篇一:注射用药药品说明书 麻精药 苯巴比妥:【别名】迦地那;鲁米那,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 鲁米那钠 【适应症】1.镇静:如焦虑不安、烦躁、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功能性恶心、小儿幽门痉挛等症。 2.催眠:偶用于顽固性失眠症,但醒后往往有疲倦、思睡等后遗效应。 3.抗惊厥:常用其对抗中枢兴奋药中毒或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惊厥。 4.抗癫痫:用于癫痫大发作的防治,作用出现快,也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5.麻醉前给药。 6.与解热镇痛药配伍应用,以增强其作用。 7.治疗新生儿核黄疸。 【用量用法】1.镇静、抗癫痫:每次0.015~0.03g,1日3次。 2.催眠:每次0.03~0.09g,睡前服1次。 3.抗惊厥:钠盐肌注,每次0.1~0.2g。必要时,4~6小时后重复1次。 4.麻醉前给药:术前1/2~1小时肌注0.1~0.2g。 5.癫痫持续状态:肌注1次0.1~0.2g。皮下、肌肉或缓慢静脉注射1次0.25g,1日0.5g。

【注意事项】1.用药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应警惕蓄积中毒。 2.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药热、剥脱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3.长期用于治疗癫痫时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4.一般应用5~10倍催眠量时,可引起中度中毒,10~15倍则引起重度中毒,血药浓度高于8~10mg/1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急性中毒症状为昏睡,进而呼吸浅表,通气量大减,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5.对严重肺功能不全(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颅脑损伤呼吸中枢受抑制者慎用或禁用;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肝硬变或肝功能严重障碍者禁用。 6.本品或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急救:口服本品未超过3小时者,可用大量温等渗盐水或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规格】片剂:每片0.01g、0.015g、0.03g、0.1g。注射用苯巴比妥钠:每支0.1g。 名称】 丁丙诺舌下片:作用镇痛强于吗啡,几乎无依赖性,用于术后疼痛。 地西泮【别名】苯甲二氮卓;地西泮 ,地西潘,安定 【适应症】1.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 2.失眠。 3.

中深镇静治疗管理制度

编号B-20 类别部门制度—临床管理生效日期2012-08-01 名称中深度镇静治疗管理制度修改日期2012-08-01 页码1/4 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患者在我院进行操作或手术等过程中需要中度、深度镇静时必须遵守的统一要求和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中、深度镇静治疗措施的正确使用,确保患者安全。 二镇静和麻醉的分类和定义: 1 轻度镇静(焦虑消除):通过用药达到的一种状态。患者意识清醒,情绪安静,对语 言指令做出正常反应,认知功能和协调能力受影响,但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受影响。 2 中度镇静(意识轻度抑制):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意识轻度抑制状态。这样患者能忍受 不愉快的手术过程,同时维持心肺功能,并能对口头指令和/ 或触觉刺激作有目的的 反应,保护性反射存在,气道通畅。这种状态可由各种镇静剂、抗焦虑药、麻醉剂 单独或联合应用而取得。 3 深度镇静(意识中度抑制):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意识中度抑制状态。不容易唤醒,对 疼痛等刺激有相应反应,可伴有保护性反射部分或全部消失。通气功能降低,可能 需要人工维持气道,自主通气可能不足,但心血管功能通常是正常的。 4 全麻:在药物控制下,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感觉功能丧失,甚至对疼痛刺激没有 反应,保护性反射和生理反射消失,呼吸功能受影响,循环功能亦受影响。可能需 辅助控制呼吸并使用液体和药物等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三本制度不包括:轻度镇静(抗焦虑)治疗不纳入本管理制度。但由于镇静治疗的结果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进行轻度镇静治疗的病人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出现预期外的治疗 结果。因此,对于接受轻度镇静治疗的病人,一旦其转为中深度镇静状态,此类病人也 应立即归于中深度镇静治疗的管理范畴。 四镇静治疗的对象涵盖住院病人、急诊病人和门诊病人。镇静治疗场所必须配备的抢救设施包括供氧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急救药物、吸引装置、多功能监护仪(至少基本生命 体征监测)、除颤仪。 五镇静权限与要求: 开展镇静治疗的主诊医师应为本院注册的麻醉医师、ICU 医师或经过镇静治疗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的本院执业注册医师。参与镇静治疗的护士需经过镇静治疗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本院执业护士。镇静医师和护士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各种镇静模式的技术;能应用合适的监测手段;具备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和有CPR 证书;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会使用各种拮抗剂。 六镇静记录要求: 1 镇静操作前:医师必须完成镇静前评估(具体要求见《镇静记录单》或《手术室外 麻醉记录单》及《镇静操作知情同意书》或《手术室外麻醉知情同意书》。 2 镇静过程中及镇静后:根据要求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等,具体见《镇静记录单》或《手 术室外麻醉记录单》。 3 ICU 、急诊、儿科患者的镇静记录要求根据部门规定执行。 七镇静操作前准备: 1 对于非急诊病例,主管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镇静方法,决定术前禁食时间:

中深度镇静管理规程

.目的 实 行医 疗行 为规 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2.标准 人员资格要求: 2.1.1 医生资格要求:为病人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镇静治疗的技能,掌 握中深度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控及生命支持技术,能正确处理并发症及使用镇静拮抗剂。我院规定为病人提供中深度镇静治疗的医生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麻醉医生及经医院授权的ICU病区医生,且ICU医生只允许进行中度镇静治疗。对儿童病人的中深度镇静治疗的麻醉医生及ICU医生要有儿科中深度镇静治疗的授权,且ICU医生也只允许进行儿童病人的中度镇静治疗。 2.1.2 恢复室护士资格要求:具有护士执业证及注册证,掌握镇静治疗过程中监护及生命支持技 术,能处理简单的并发症,且经护理部资格认定的本院护士。护理部对具有恢复室工作资格的护士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恢复室工作能力的培训及考核,考核结果要有记录。 中、深度镇静的地点: 手术室、妇科门诊及病房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内窥镜检查室、ICU病区、介入手术室、门诊镇静苏醒室。因病情,需要在上述地点以外实施中深度镇静治疗时,必须上报医务部,医务部负责审核其必要性及安全性,只有获得医务部同意后方可执行,且人员资格、物品的配备、镇静的程序、镇静后的复苏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此规程的要求执行。 物品的配备:中深度镇静治疗时必须配备或准备有: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 度)、氧气、吸引器、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喉镜、气管导管、牙垫、吸痰管和常用的抢救药品(抢救车)。镇静对象为儿童时,需有符合儿童镇静治疗要求的设备。 镇静药物:ICU医生一般只允许使用咪唑安定等中度镇静剂。 术前准备: 2.5.1 对于非急诊病例,主管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麻醉方法,决定术前禁食时间: ①小儿检查前一日及检查当日嘱患儿少食少喝。 ②成人患者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以上。 2.5.2 当未按要求禁食或急诊时,须权衡镇静深浅的利弊,选择能达到有效镇静的最低剂量;对 急症患者,给镇静药前,须保护气道(插管),防止误吸。 2.5.3 根据要求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备氧。 2.5.4 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术前评估并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⑴病史和体检;⑵术前诊断;⑶禁食状况;⑷过敏史;⑸过去给镇静药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史;⑹张口度;⑺心、肺、气道情况⑻“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⑼拟用镇静方法和药物;⑽与患者/家属讨论麻醉风险、利弊及镇静/麻醉选择,签镇静同意书。 正式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

B—20中深度镇静治疗管理制度

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患者在我院进行操作或手术筹过程中需要中度、深度镇静时必须遵守的统一要求和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中、深度镇静治疗措施的正确使用,确保S者安全。 镇静和麻醉的分类和定义: 轻度镇静(焦虑消除):通过用药达到的一种状态。患者意识清醒,情绪安静,对语言指令做出正常反应,认知功能利协调能力受影响,但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受彩响。 中度镇静(意识轻度抑制):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意识轻度抑制状态》这样患者能忍受不愉快的手术过程,同时维持心肺功能,并能对口头指令和/或触觉刺激作有目的的反应,保护性反射存在,气道通畅。这种状态可由各种镇静剂、抗焦虑药、麻醉剂单独或联合应用而取得。 深度镇静(意识中度抑制):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意识中度抑制状态。不容易唤醒,对疼痛等刺激有相应反应,可伴有保护性反射部分或全部消失。通气功能降低,可能需要人工维持气道,自主通气可能不足,但心血管功能通常是正常的。 全麻:在药物控制下,患者处于无S识状态,感觉功能丧失,甚至对疼痛剌澈没有反应,保护性反射和生理反射消失,呼吸功能受影响,循环功能亦受影响。可能需辅助控制呼吸并使用液体和药物等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木制度不包括:轻度镇静(抗焦虑)治疗不纳入本智^理制度。但由于镇静治疗的结果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进行轻度績静治疗的摘人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出现预期外的治疗结果。因此,对于接受轻度Si静治疗的病人,一旦其转为中深度镇静状态,此类病人也应立即归于中深度镇静治疗的管理范畴。 镇静治疗的对象涵盖住院病人、急诊病人和门诊病人?镇静治疗场所必须配备的抢救设施包括供氧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急救药物、吸引装置、多功能监护仪(至少基本生命体征监测)、除颤仪。 镇静权限与要求:开展镇静治疗的主诊医师应为本院注册的麻醉医师、1CU医师或经过镇静治疗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的本院执业注册医师.参与镇静治疗的护士需经过镇静治疗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本院执业护士。?静医师和护士必须具备以下能力:掌握各种镇静模式的技术:能应用合适的监测手段:具备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和有CPR 证书: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会使用各种拮抗剂. 镇静记录要求: 1镇静操作询:医师必须完成镇静询评估(具体要求见《镇静记录单》或《手术室外麻醉记录单》及《镇静操作知悄同意书》或《手术室外麻醉知情同S书》。 2镇静过程中及镇静后:根据要求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等,具体见《镇静记录单》或《手术电外麻醉记录单》。 3 1CU、急诊、儿科患者的镇静记录要求根据部门规定执行。 镇静操作前准备: 1对于非急诊病例,主管医生根据患者倘况和镇静方法,决定术前禁食时间:? 1.1成年人: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h,禁饮清亮液体2h (包括:水、无渣果汁、没有加奶的 茶和咖啡人 1.2婴幼儿:母乳喂养禁食4h,其它喂养6h.禁饮淸亮液体2h。

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55767.html, 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培根谢蓉郭佳琳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随机选择21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镇静并与常规使用丙泊酚镇静的患者比较,记录其达到RSS-5以及恢复至RSS-2的时间以及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达到RSS-5所用时间稍长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急诊科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行气管插管术,患者循环较为稳定,但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考虑在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中应用。 [关键词] 咪达唑仑;急诊;气管插管;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c)-0092-02急诊科实施气管插管是除了麻醉科以外使用频率最多的科室,而且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患者病情急,常常是饱胃并且插管后一般需要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所以不能使用肌松药,在镇静剂的选择上要尽量减少药物对患者呼吸的一致,本研究主要使用咪达唑仑进行术前镇静,并与常规使用的丙泊酚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需要行紧急气管插管术的患者4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9~75岁,平均 (50.0±2.5)岁,脑外伤或脑出血14例,中毒4例,创伤性休克3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1~76岁,平均(50.0±3.5)岁,脑外伤或脑出血16例,创伤性休克3例,中毒2例。两组患者姓别、年龄以及原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紧急气管插管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的气管插管ID号根据患者年龄,一般男性选择7.5号,女性选择7.0号,插管前,观察组使用咪达唑仑0.05~0.10 mg/kg,对照组使用丙泊酚1~2 mg/kg,两组患者均行静脉推入上述药物,并观察患者意识以及呼吸情况,一旦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行气管插管术,同时记录插管时心电监护显示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

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围术期镇静[1]

[13] 曹鸿鹏.阿昔单抗在血管成形术中的评价[J].国外医学药学分 册,1999,26(7):2612265. [14] 黄震华.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拉米非班[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 志,2001,20(3):2112213. [15] 李性天.抗血小板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的进展[J].中国医药 情报,1999,5(4):2232226. [16] Fiddler G I,Lumley P.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ies with thromboxane synthase inhibitors and thromboxane receptor blockers[J].Circulation, 1990,81[Suppl1]:I69278. 收稿日期:2004209206 修回日期:2005205209 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围术期镇静 肖少华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荆门448000) 关键词:小剂量;咪达唑仑;围术期;镇静;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971.2;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05)0620536203 咪达唑仑自1979年用于临床镇静以来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多年来,临床总结肯定了咪达唑仑的作用,并对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临床镇静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何谓小剂量?就是一次性或持续性将咪达唑仑采用不同方式用于机体内达到最佳镇静效果而无副反应或者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的剂量。 1 作用机制及药代学特点 咪达唑仑主要通过苯二氮艹卓受体(BZ受体)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BZ受体是γ氨基丁酸(G ABA)受体的一部分。G ABA受体是由G ABA识别位点、BZ识别位点、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复合体。咪达唑仑与BZ识别位点有较高亲和力,通过变构调节作用可增强G ABA与G ABA受体结合,使神经元上氯离子通道开放,促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形成细胞膜的超极化状态,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效应。咪达唑仑的作用与G ABA受体复合体中的受体位点结合数目有关,当结合率达25%~30%时有抗焦虑作用,结合率达25%~50%时有镇静作用,结合率达91%~100%时有催眠作用,这种作用是呈剂量依赖型的,不同的剂量产生不同的镇静作用。咪达唑仑的药物效应不仅取决于剂量,还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密切相关;它不管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均通过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其代谢产物主要是羟基化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出体外,部分以原形从尿和粪便中排出。有文献[1]报道咪达唑仑单次静脉注射后,其分布半衰期为6~15min,消除半衰期为100~240min,明显比丙泊酚要慢(分布半衰期为2min,消除半衰期为52min)。这说明咪达唑仑血药质量浓度与作用部位的质量浓度之间平衡速度较慢。临床表现相对于血药质量浓度存在较长时间的滞后。因此,血药质量浓度并不能反映效应部位的实际浓度,以血药质量浓度作为咪达唑仑临床镇静深度控制依据的可靠性不强。 2 镇静评估系统 镇静的深浅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反应。为了有效地判断围术期患者的镇静深度,根据患者病情和所需镇静程度选择适宜的镇静和药物剂量,是临床值得探讨的问题。 1974年Ramsay等[2]提出的Ramsay评分,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镇静深度评分系统。Ramsay评分法共分6级,级别愈高,镇静程度愈深,一般认为最适宜的镇静深度为2~4级。有研究[3]用Ramsay评分法对咪达唑仑围术期的镇静剂量与血药质量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靶控输注时,负荷剂量0.01~0.05mgΠkg,20min注射完毕,并以0.02~0.10mgΠ(kg?h)的剂量维持;监测发现,Ramsay评分为2、3、4、5、6分时,咪达唑仑半数镇静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068、0.101、0.208、0.304和0.375gΠL;根据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持续静脉注射72h后,轻度镇静(Ramsay评分为3)和维持深度镇静(Ramsay评分为5)复苏时间分别为3.6h和14.9h;口服7.5mg,肌注0.05~0.15mgΠkg,静脉注射0.025~0.07mgΠkg,在安静状态下,均可使血浆药物质量浓度达到0.075~0.1gΠL;说明咪达唑仑的剂量和血浆中药物质量浓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1990年Chernik等[4]提出了警觉Π镇静评分(OAAΠS)成为目前临床评价咪达唑仑镇静效果最直观的指标。近年来,大多数作者均采用此法评价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并与脑电双频指数(BIS)一起用来探讨目标血药质量浓度,效应室血药质量浓度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1994年S igl等[5]根据脑电参数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大脑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镇静效应的的原理,将脑电双频BIS用于临床,已成为围术期反映镇静深度最可靠的指标。 唐俊等[1]以OAAΠS评分作为咪达唑仑镇静深度的判断依据,探讨了与BIS和血药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OAAΠS与BIS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二者与血药质量浓度间的相关性较差,说明血药质量浓度并不能反映镇静的深度。同时还观察到,OAAΠS评分达3级时,BIS值为72.6,与文献中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值79.3或70相近,说明BIS作为咪达唑仑的镇静监测是可靠的。 3 用药方式与效果 311 术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最适剂量应该是既能产生良好镇静,抗焦虑和顺行性遗忘,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有研究[6]将咪达唑仑作为术前用药,发现镇静明显强于安定、鲁米那,口服咪达唑仑0.5mgΠkg经肝脏首过效应后活性成分只剩下50%~60%,但仍可达到良好镇静效果。同时还观察到麻醉前60min口服咪达唑仑0.16mgΠkg效果最佳,88%患者镇静评分3级。Malinovsky等[7]将咪达唑仑经鼻腔滴入给药0.1mgΠkg,6min后,血药质量浓度可达0.1gΠL,45min后与静脉给药的血药质量浓度相仿。还证实小儿术前经鼻滴咪达唑仑30min 后,入睡率高达88.9%。并提出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1mgΠkg时,引起呼吸抑制的机会增大。H olazo等[8]认为咪达唑仑0.03~0.06mgΠkg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较为合适,故将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