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吴晓东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或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被窜到三危后,再从甘肃一带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而是反映了在彝族地区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笃纳伊莫、浑水河、格蚩爷老

笔者这里所说的西部苗族迁徙史诗是指流传于滇东北、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目前这类史诗主要收录于以下四本书:一、苗青主编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三、田玉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西部苗族与迁徙有关的史诗存在两大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它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战争,是否是蚩尤时代的战争;二、它反映了苗族什么样的迁徙路线。目前,从文本的翻译整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史诗反映的是蚩尤时代的苗族战争。其反映的迁徙路线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他们从甘肃一带再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具体观点主要有:1、史诗中多次出现地名直米利(Nzhil Mik Lik),认为这可能是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i] 2、史诗中有一位英雄,叫格蚩爷老(Gid Chib yeul Laol),被认为是蚩尤。[ii] 3、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d lix va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 ik、aob ndlod jik或dlix aob ndlob的河,意思是浑浊的河,被认为是黄河[i ii]。4、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ndus naf yik mol或naf yik mo的河,译为“笃纳伊莫”和“纳伊莫”,被认为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段[iv]。5、史诗中多处说苗族原来生活在大平原(或平坝)上,被认为是中原一带的平原。6、史诗中多次出现抢夺苗族土地的人物或部落沙召觉地望,被认为是与蚩尤作战的黄帝或他的部落。正如伍新福先生在《中国苗族通史》中写道:“据笔者实地考察,滇东北和黔西北苗族至今仍广泛流传着关于蚩尤的古歌、传说。据传,远古的时候……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开田种地……后来格炎望自老(有时又叫‘沙召觉地望’,均系汉人首领,有说是炎帝,有说是黄帝),想抢站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的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说即长江边)。”[v] 笔者对这些观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当然,当时的彝族地区要比目前的范围大一些,可能东及四川东部地区。

这四部书籍对一些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所采用的汉字有所不同,甚至在同一本书中的不同篇章中也不一定统一。为尊重原文,本文在引文时不作改动。

一、“纳伊莫”是彝语

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所发生的战争、迁徙地点几乎都与笃纳伊莫江有关。例如《格耶爷老、格蚩爷老》描述了苗族首领格耶爷老、格蚩爷老在笃纳伊莫与格炎敖孜劳进行水战的场面,《则嘎老》讲述了苗族首领则嘎老率领苗民渡过笃纳伊莫,《嘎骚卯碧》讲述苗族首领嘎骚卯碧住在笃纳伊莫,并在那里指挥战斗,《格资爷老、格米爷老、爷觉毕考》也说三位苗族首领率领苗民来到了笃纳伊莫。为此,史诗中的笃纳伊莫江的地理位置,成了研究史诗的关键。那么,笃纳伊莫是哪一条河呢?

有学者认为笃纳伊莫是黄河。夏扬先生在《〈涿鹿之战〉和蚩尤解——试答关于〈涿鹿之战〉的读者疑问》中写道:“另一个地方是‘相隔多那益慕(黄河)只有十七里’,再一个地方是‘格蚩爷老住在多那益慕岸边,只隔一早晨的路就可以走到河边’,指的是黄河以北的一个大平原,要确定它是什么地方也有一定困难,也是一个大概。”[vi]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夏扬先生认为多那益慕(笃纳伊莫)是黄河。

有的学者认为笃纳伊莫指长江上游——金沙江。王廷芳先生在他翻译的《爷觉黎刀》中就直接将“笃纳伊莫”翻译为金沙江。[vii]

有的学者更宽泛一点,认为笃纳伊莫指金沙江或长江。李璧生、韩绍纲、王建国在翻译《格自爷老——爷觉比考歌》时就将“斗南一莫”注释为“指金沙江或长江”。[viii]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笃纳伊莫这一词主要来自彝语,是彝语与苗族的组合。“纳伊”或“纳伊莫”是彝语,不是苗语,是彝族用彝语对金沙江/长江的称呼。“伊莫”是大河,“纳”是黑、青等意思。“笃”是苗语,是天、天边的意思。《西部苗族古歌》将笃纳伊莫解释为“两岸宽阔的大江”。在史诗中,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把笃纳伊莫说成是一条河,有的地方也把笃纳伊莫说成平原(或平坝),有“笃纳伊莫是个大平原”的句子[ix],其实说的是笃纳伊莫两岸是很宽的平坝。在史诗中有时用“纳伊莫”,如在《嘎骚卯碧》中就只用“纳伊莫”[x],有时用“笃纳伊莫”。

笔者认为,笃纳伊莫既然是苗族借自彝语,那么,它应该是苗族来到彝族地区以后才借的,所指的河段,应该是有彝族分布的长江河段,包括金沙江。彝族早期,其势力范围曾东及目前的重庆一带,所以,西部苗族史诗中的笃纳伊莫,指的应该是从重庆一带以上的长江河段。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我们所理解的三苗渡过长江往南迁徙,是指在重庆以下的河段,在目前湖南、湖北一带。

从一些史诗中我们也能确定笃纳伊莫在挨近彝族的地区,并不是泛指整个长江,或指湖南、湖北地区的长江河段。

史诗《自夫劳的故事》分六部分,其中的第六部分“治理昭通坝”这样写道:

自夫劳骑上草白神马,/来到宽宽的哩模坝。/……/沙兆玖帝敖从敖地来,/沙兆玖帝敖从沙地来,/他们看到坝子好,派出兵丁来侵扰。/黑压压兵丁开过来,/撵得彝家往外跑。/彝家老少向西迁徙,/迁到天边逋逋地方。/沙兆玖帝敖得了江山,/沙兆玖帝敖占得稳当。从此把彝家边界,/定在堵那依摸江边。[xi]

史诗说的是沙兆玖帝敖(沙蹈爵氐敖)与彝族的战争,沙兆玖帝敖把彝族赶往西部,并以堵那依摸(笃纳伊莫)江定为两族的边界,可见笃纳伊莫是在彝族地区。那么这一史诗里的笃纳伊莫具体在哪里的彝族地区呢?翻译整理者对以上这一段文字中的地名“哩模坝”注释为“昭通坝”。[xii] 由此可以推断,这一史诗里提到的笃纳伊莫河段是指离云南昭通不远的长江河段。

在另一史诗《爷觉黎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沙蹈爵氐敖阴谋又得逞,/强行霸占昭通坝,他们众多安家昭通坪。/慕、崩自老迁往笃直崩崩地以后,/他们起诉到朝廷。/斯米自老接状纸,斯米自老下判决:/以金沙江(注:原文为Ndus Naf Yik Mol,即“笃纳伊莫”)为慕、崩自老的地界,拿金沙江作沙敖疆域;疆域各管维持到千古。[xiii]

这段文字所说的与上段引文应是同一件事情,可以相互印证。译注者也给出了很关键的注释:1、慕自老:苗语音译,人名,系苗族对乌撒另一彝族领主之称谓。

2、崩崩自老:慕自老:苗语音译,人名,系苗族对乌撒另一彝族领主之称谓。

3、笃直崩崩地:苗语音译,地名,指金沙江岸高山地。

4、斯米自老:苗语音译,人名,是苗族对当地领主主事人之称谓。[xiv] 从这些注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史诗里的笃纳伊莫位于云南昭通附近。

史诗《泽嘎劳的故事》的一些描述也可以作为论据:

笃纳伊莫大江宽,/渡江如何办?/泽嘎劳教人搓篾绳,/泽嘎劳教人做木筏,/教人做成斗形船。/男女老少过了江,/要到南方的天边去,/去到了与白白接壤的地方。[xv]

这里讲述的是苗族首领泽嘎劳带领苗族渡笃纳伊莫江的经过,过了笃纳伊莫就是彝族地区。原文中的注释将“白白”解释为彝族[xvi]。

在《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的“爱情故事篇”中,也有一篇提到笃纳伊莫的,叫《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xvii],说一对住在贵州威宁乌撒土司骚诺主地界的夫妻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妻子尼婆巴布被土匪抢走了,丈夫尼爷巴布到处找,他横渡笃纳伊莫到达对岸,走遍彝族与汉族地区的村寨。发现原来妻子被掳为奴隶,后来他们两个逃跑,被奴隶主追赶,他们来到笃纳伊莫河岸边,尼爷巴布扯藤搭溜索;双双攀索溜过笃纳伊莫这边来。可能是这边不属于那位奴隶主的地界,他便不再追赶,从此,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重新一起生活。这首诗歌是一般的爱情故事诗,其中提到笃纳伊莫,可以确定诗中所指的笃纳伊莫河段的地理位置就在诗歌流传地区及其附近。诗歌是这样的:

住在骚诺主地界/……/强盗土匪心最坏,/掳走了尼婆巴布/……/横渡笃纳伊莫达对岸,/走遍芒、敖各村寨/……/来到笃纳伊莫河岸边,/尼爷巴布扯藤搭溜索;/双双攀索溜过江,/过得笃纳伊莫这边来。

翻译整理者对“芒、敖”作了这样的注释:“苗语音译,族名简称。芒,指彝族;敖,指汉族。”[xviii] 另外,在《苗家来到骚诺地》一篇中,也有关于骚诺的注释:“苗语音译,人名,系彝语‘苏诺’音转,意为领主之意,即原贵州威宁乌撒土司之名称;后以人名泛指地名,指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境内。 [xix]

既然笃纳伊莫是指彝族地区的长江河段,那么,笃纳伊莫就不可能是长江在湖南、湖北的河段,史诗中发生在笃纳伊莫的战争也就不可能是蚩尤与黄帝战争的传说遗留。

二、被认为是黄河的浑水河离笃纳伊莫仅一百多里

在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还出现了一条浑水河,苗语叫法各异,分别有dlix va 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ik、ao b ndlod jik和dlix aob ndlob,意思都是浑浊的河。很多学者认为这条河是黄河。如苗青先生说:“从作品中看,他们一开始都是集体从北方大平原迁出。经过三天三夜渡过了浑水河(黄河)以后,他们兵分两路迁徙。”[xx]《西部苗族古歌》将诗句“南面是条浑水河,南面是条红水河”的“浑水河、红水河”直接注释为“指黄河”。[xxi]

在远古时代,黄河只叫“河”,并没有加一个“黄”字,那是因为它以前并不黄,后来生态恶化,黄河才变浑浊。公元前4世纪,它被称为“浊河”。公元前2

世纪,即西汉的时候,它开始被称为“黄河”。那么,假设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蚩尤被黄帝打败后苗族南迁的状况,那当时黄河也不应是黄的,也就不应该叫浑水河。

以颜色来命名的河流很多,中国的浑水河到处都是,比如,就在史诗流传地区昭通地区的大关县就有一条叫黄水河的河流,它是洛泽河的支流,最后也流入长江。贵州有名的赤水河,也在这一地区。四川宜宾的东部,也有一条河叫黄沙河,彝族也曾分布在这些范围,苗族以前也可能从此迁徙而过。

在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出现的那条浑水河非常挨近笃纳伊莫,不像黄河与长江那样相差千里之遥。《则嘎老》唱道:

从天形成那时起,/大地已有了山川,/则嘎老已生息在大地上,/住在浑水河边甸方台、荡利莫平原。[xxii]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浑水河边有甸方台、荡利莫平原/平坝。而从另一史诗我们可以知道,荡利莫与笃纳伊莫很近,因为在荡利莫平原/平坝上有一个叫劳锢的城,而劳锢离笃纳伊莫很近。我们看:

从天形成那时起,/地已有了自己的位置。/格武爷老、格诺爷老已有了住地,/住在中心地直米利[xxiii]荡利莫的劳锢。

过去的事现在还知道,/知道格耶爷老当年住劳坞,/劳坞距笃纳伊莫十七里。/也知道格蚩爷老当时住劳锢,/劳坞劳锢相距一百二十里。[xxiv]

史诗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劳坞距笃纳伊莫十七里,劳坞劳锢相距一百二十里,那么,劳锢离笃纳伊莫最多也就140里。也就是说,荡利莫平坝离笃纳伊莫也就这个距离,荡利莫在浑水河边,那么,浑水离笃纳伊莫大概也就一百多公里。这与我们把浑水河理解为黄河,笃纳伊莫理解为长江中下游河段在地理位置上不相吻合。

《根支耶老劳、革缪耶劳和耶玖逼篙的故事》又这样写道:

南面是条浑水河/南面是条红水河/浑水一片白茫茫/红水滔滔宽又阔/男女老少无法渡/男女老少无法过/耶玖逼篙来指挥/叫人吆猪去试渡/……/阿髦过了大河/来到笃纳伊莫/笃纳伊莫坝子宽/七天七夜走不完/……/笃纳伊莫大平坝/阿髦在此安下家/……/时间没多久/好地住不长/沙兆玖帝熬/追来占地方/……/阿髦南迁大江横/笃纳伊莫江面宽/……/阿髦继续走远方/来到仡佬族地界/来到颟德颟历诺地方。[xxv]

文中将“颟德颟历诺”注释为“彝族诺土司领地”。从这一史诗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一渡过浑水河,便到了笃纳伊莫,同时也到了彝族与仡佬族的地界了。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笃纳伊莫在彝族目前以及曾经分布的地方,这就是说,苗族过了这浑水河就到了这些地方,而不是古三苗居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这里我们可以推论,史诗中提及的这条浑水河,并非目前的黄河。

另外,《迁徙——离开北方》里说,苗族渡过遨旺(译者注释为“黄河”[xxvi])后,就直接来到贵州地带了,而且是彝族地区,中间没有到过任何其他地方的描述:“我们来到北河、遨旺,/北河和遨旺的水,/无边无际地流过来/……/过河来的只有继续朝前赶,/走呀,走呀,脚走跛了,/……/我们在那里住了两三个月,/蕨芽吃光了挖蕨根,/树皮草根都吃光,/我们又爬上高山,/来到贵州地方。/……/土司的婆娘是一位彝族妇女,/她说我们本是一家人,/劝我们不要再东奔西跑。”[xxvii]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两首史诗都说过了浑水河之后时间不长就来到彝族地区。前一首说“时间没多久”,后一首说“在那住了两三个月”。可我们知道,苗族在黄河以南的楚地居住的时间非常长久。这可证明史诗中的浑水河并非黄河。

三、格蚩爷老并非蚩尤

在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英雄祖先格蚩尤老/格蚩爷老是一位非常关键的人物,因为很多学者认为他就是九黎之首蚩尤[xxviii]。其实,“格”是词头,“蚩”是当地苗族杨姓的苗姓,“尤老”或“爷老”是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简称为“蚩尤”。在所有西部苗族民间史诗的原文中,没有一例将“格蚩爷老”简称为“蚩尤”的,这说明,把格蚩爷老说成蚩尤,只是学者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民间原本的传说。

在史诗中,格蚩爷老的住地是就在笃纳伊莫的附近,也就是说,是在重庆一带以上的长江河段附近:

在远古的时候,/格蚩爷老和他的子孙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住在大地的中央,/那就是甘当底益棒大平原,/甘当底益棒是个好地方。/究竟甘当底益棒在什么地

方?/在多那益慕一条岔河的中间,/这方土地多么肥美,/红稗小米处处都出产。/他们在这地方修盖了楼房,/高楼瓦房到处都布满。/格蚩爷老的子孙多么兴旺,/格蚩爷老住在多那益慕的岸边,/只隔一早上的路就可以到河边。[xxix]

《根爷耶劳与根蚩耶劳》也这样唱道:

根炎敖孜劳,/从蔡塞咪夫氐过来了;/根炎敖孜劳渡过了大河,/来到了笃那依摸。/这里是根爷耶劳的地方,/这里是根蚩耶劳的家乡。[xxx]

从前文引文“过去的事现在还知道,/知道格耶爷老当年住劳坞,/劳坞距笃纳伊莫十七里。/也知道格蚩爷老当时住劳锢,/劳坞劳锢相距一百二十里。/格蚩爷老开始住在嘎荡氐伊榜大平原,/那里有一条大河水拐七道弯”可以知道,格蚩爷老一开始居住在笃纳伊莫旁的嘎荡氐伊榜平坝,后来才迁徙到离笃纳伊莫稍远的劳锢,但劳锢离笃纳伊莫最多也就一百多里路。另外苗族首领嘎骚卯碧与格蚩爷老是同时代的人,还与格蚩爷老并肩作战过,他也是生活在笃纳伊莫江边:“嘎骚卯碧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笃纳伊莫平原上。”[xxxi] 这也说明了格蚩爷老不可能是远在黄河下游的九黎之首蚩尤。

另外,格蚩爷老指挥的战争,是在笃纳伊莫的水战,与历史上的涿鹿之战很不一样。如在《格耶爷老、格蚩爷老》一文中写道:

他们牵起绳索来渡笃纳伊莫,/他们拉起篾索来渡笃纳伊莫。/木筏水面漂,/木船水上行;/船上装满格炎敖自劳的兵将,/像是蚂蚁成群来攻营,/来势如同撒糠黑沉沉。/格耶爷老、格蚩爷老提起骑鞍出营门,/骑鞍套在马背上,/跃马扬鞭去布阵;[xxxii]

退一步说,即使笃纳伊莫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河段,历史上的蚩尤也未曾在长江中下游及其沿岸的古三苗地指挥过战争,目前还没有任何文献能证明九黎曾在湖南、湖北长江河段一带活动。

四、关于骆驼与迁徙路线

西部苗族迁徙史诗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所反映的西部苗族的迁徙路线,有学者认为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后裔,他们从甘肃一带南下

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这这种观点的得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的汉语译文中出现了“牦牛”、“骆驼”等词汇。史诗《则嘎老》描写道:

Zieb Ghak Laol mangs nghaf niux ncid gos dif aob,/Zieb Ghak Laol man gs nghaf niux ncid zhaid zhangd ghaob;/Niux ncid shit jiox dib yas,/ Jix guk niux ncad ndros zhaid ghaob jik。

则嘎老赶起骆驼来渡水,/又赶骆驼去把粮种驮;/骆驼不耕地,/牦牛也驮粮。[x xxiii]

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牦牛”是对西部苗语中“niux ncad”的翻译,而“骆驼”是对西部苗语中“niux ncib”一词的翻译,niux是牛的意思,ncib 、ncad是须、毛的意思。都是用来修饰牛(niux)的,niux ncib 与niux ncad是同一种动物,指的是多毛的牛。将其中之一翻译为骆驼,并不准确。另外,这种动物在彝族地区有存在,这更证明了这种翻译的不准确性。再看史诗《格自则力刀》:

大地形成时就有格间地,/格间地有格自则力刀生息。/……/格自则力刀喂养着绵羊(yangx ncad),/格自则力刀喂养着牦牛(niux ncib);/牦牛(niux n cib)骆驼(niux ncad)放满格间坝,/棉花种满格间坪。/沙蹈爵氐敖见了眼睛红/沙敖派兵来掠夺;/格自则力刀实难忍,/他只好寻路外迁走。/……/迁到笃直崇山岭,/没住好久又迁出。/迁到辅处出水洞。/兴隆河从西边淌过来,/……/迁慕自老和崩崩自老辖地来,就在慕、崩自老地住下。格自则力刀问慕、崩自老:/你们的山岭能否给我放牛羊?/慕、崩自老商议回答道:/在此放牧能否分点牦牛(niux ncib)骆驼(niux ncad)给我们?/格自则力刀开口答:/同意分些牦牛(niux ncib)骆驼(niux ncad)给你们。/慕、崩自老答复道:/这样你们住下来,/住在辅处、兴隆两河沟,/住在牛吃水河谷。[xxxiv]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与译文的对照,在这一文本中,译者将niux ncib翻译为牦牛,将niux ncad翻译为骆驼,与前面引文的翻译正好相反。很明显,这必然会有一处翻译是错误的。

翻译整理者对一些地名做了注释,即:1、笃直崇山岭:指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的最高峰一带,苗语称此地为阿直笃那鲁。2、辅处出水洞: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境内,即辅处河的发源地。3、兴隆河: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境内,发源于兴隆厂。4、牛吃水:辅处河与兴隆河汇集处。[xxxv]

这段史诗中出现的地名非常具体而清晰,就在贵州威宁的兴隆河一带。史诗讲述苗族首领格自则力刀带领苗民迁徙到这一地带时与当地彝族土司谈判讲条件的情形。土司让他们居住在他管辖的土地上,但他们必须给他缴纳一些niux ncib 与niux ncad。假设niux ncib或niux ncad骆驼,那它出现在大西北尚可接受,可史诗中这些所谓的骆驼却出现在贵州的威宁一带,而且是长期放养,并向彝族土司上缴,这就难于让人相信了,人们不免会问:苗族有这样的历史吗?

再看《西部苗族古歌》中的《泽嘎老的故事》,有这样一段原文:

Zeib Ghak Laol mas nghaf niux ncib gof dif aob,/ Zeib Ghak Laol mas n ghaf niux ncib zhaid zhangd ghaob/niux ncib shit jiox dib yas,/jil gu l niux ncib ndros zhaid ghaob jil.

这一段苗文史诗被翻译成:

泽嘎老吆赶背上有峰的牛渡河,/泽嘎老吆赶长毛的牛渡河。/背上有峰的牛不会耕田,/它只会吧种子驮到地边。[xxxvi]

显然,“背上有峰的牛”是对niux ncib的翻译,niux是“牛”,ncib是“樱子”、“须”、“粗毛”的意思,比如指玉米的须,红樱枪上的樱子等。将其翻译为“背上有峰的”显然不准确。

关键词的翻译的错误起到的引导作用很明显,很多学者都把西部史诗出现骆驼作为西部苗族是从甘肃一带南下而来的的观点的论据,例如苗青先生在《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的序言中写到:“这以后,作品出现了骆驼、牦牛、绵羊等一类动物……说明这一支队伍已经迁入了大西北的高寒山区了。据有关史料考证,这支队伍,当时迁到了甘肃一带。”[xxxvii]

五、关于平原、直米利问题

史诗中出现的“平原”一词是对苗语“ ndrangl ”的翻译,这一词也可以翻译为“平坝”。比较早的文本就多翻译成“平坝”,如《西部苗族古歌》中收集的《根乌耶劳、根挪耶劳的故事》就将直米利称为平坝:“根乌耶劳、根挪耶劳演习时,/部队摆满旨密立三片平坝。”[xxxviii] “阿髦来到旨密立大平坝,/旨密立坝子平坦坦,/宛如一扇大簸箕。”[xxxix] 时间稍后的文本就多翻译为平原,《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中的《格武爷老、格诺爷老》是《根乌耶

劳、根挪耶劳的故事》的异文,但对直米利的称呼就由平坝变成了平原:“格武爷老、格诺爷老雨天练兵不歇息,/格武爷老、格诺爷老晴天练兵不间断……练兵场上插靶子,/插在直米利三个平原上……兵将布满直米利三个平原”。至于翻译为“平坝”恰当还是翻译为“平原”恰当,应根据根据苗族是否曾居住在北方大平原来判断,但我们不能根据史诗汉文译文中出现“平原”这个词来推测苗族曾居住在北方大平原。

也有学者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的地名直米利是指河北以前的称谓直隶,从而证明苗族来自黄河以北。其实,“直隶”是一后起的名称,蚩尤时代河北地区不叫直隶。夏禹时,河北为中国的九洲之一。春秋战国时,北部属燕国,南部属晋国,故有“燕赵”之称。秦时设多郡。汉设幽冀二州。三国归魏辖。晋仍设二州。唐为河北道。宋为东、西路。元称中书省。明改北直隶省。清称直隶省。1928年始称河北省。也就是说,直隶这一名称,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明代,苗族与河北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迁徙上的关系了。

从西部苗族迁徙史诗的一些篇章中可以看出,直米利是挨近笃纳伊莫的一块平坝,《格乌爷老和格挪爷老歌(二)》唱道:

格乌爷老和格挪爷老,/吩咐兵马埋伏,/命令士卒防守,/在那直米力的关卡,/在那当里木的平原上,/在那斗南一莫的渡口,/等待着敌兵的到来。[xl]

史诗很明显地显示,直米力的关卡与斗南一莫的渡口是处在同一战场。另外一首史诗唱道:

天开始形成的时候,/地已有了自己的位置。/格武爷老、格诺爷老已有了住地,/住在中心地直米利、荡利莫平原的劳锢;[xli]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劳锢是在中心地直米利、荡利莫上,从别的诗句,我们还可以知道,劳锢也在笃纳伊莫平原上,即上文所引的诗句:“他们眼睁睁地盯住了劳坞,/他们恶狠狠地要争夺劳锢,/他们要来侵占纳伊莫平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直米利并非河北以前的称谓直隶。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的精神文化─以湖南凤凰苗区为个案研究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其历史悠久,而且苗族人在相当长的时间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据说其原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丢失了,当然此说法是存在争议的。再加上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散居在各地区的苗族由于长时间缺乏交流来往,在文化上存在许多差异。 我所在的湘西地区,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的苗族在言语上就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三县任意双方都无法用各自的苗语与对方交流,苗族服饰也是各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不难得知三县的苗族文化是存在差异的。由此来看,要想从整体上了解苗族的精神文化,显然是非常有难度的,或者最终只落得个泛泛而谈,毫无深度的见解,颇似在论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这就无法挖掘出具有苗族自己特色、真正能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所以对苗族的不同地区进行个案研究而从中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更加确实的意义,这并不意味着苗族的精神文化不存在共性,当进行完多个地区的个案研究后,我们是能寻找出他们共同的精神文化,这也就是苗族精神文化的精髓。 显然本文只是想从一个小地区为切入点去挖掘、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对于完整地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是存在困难与不足的。但对不同地区的苗族文化精神进行个案研究却不失为一种收效显著的方法。本文是以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地区为个案研究,对此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进行纵向解析和多角度剖析,以期对这个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进而为认识整个苗族的精神文化提供一个视角。 凤凰县的苗族属于湘西苗族的一支,本地所讲的苗语为东部苗语,也称为湘西苗语,这里的苗族人自称果雄或黛雄。该地区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凤凰县的西北部、西部地区,基本上以G209国道和凤凰到贵州铜仁的道路为界限与土家族、汉族分居,西接贵州松桃县、西北接花垣县两个以苗族为主要居民的县。 这里居住的苗族是经过五次迁徙从中原地带迁到武陵山的山区里的,他们跋山涉水,白日要与统治政权的军队作战,夜里要防野兽和当地原住少数民族的袭击。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几千里的大迁徙。如果没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话,这个民族是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迁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时代的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可怕的,他们有着高度一致的民族信念、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强有力的民族凝集力。时至今日,苗族人民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图腾崇拜。虽然在后来吸取了汉族以及土家族的部分文化,并使之融合到苗族的文化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最初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强有力的苗族的精神文化,这也是许多民族精神文化的共性,是驱动着这些民族前进、生存与奋斗的不竭动力。这在今人看来是野蛮、过时甚至是糟粕的精神文化,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维系着许多民族尤其是那些被统治政权镇压、奴役的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在儒家文化里便可阐释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秦朝建立后中国步入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历朝统治政权都加强对统治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制,不惜以军事手段进行打压壮大的少数民族,更是以血腥的手段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但苗族人民向来是不屈服的,对于统治政权的打压和镇压一方面进行迁徙,另一方面则进行抵抗。当苗族人民发现统治政权的政策和统治方式严重损害他们的民族利益和生存利益时,他们都会联合周边的民族同胞揭竿起义,对统治政权的残酷和不合理的统治方式进行抗争上的回应。尤其是元明清以来,由于统治政权加强对土地的管制,严重侵害了苗族人民的利益,致使明清时苗族人民发动不少起义。自古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常觊觎中原,而骚扰统治政权的边疆,在南方,少数民族则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对统治政权的侵略、镇压进行抵抗。这是一部少数民族的抗争史,虽则在今日看来不符合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宗旨,却也是真实的历史。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难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去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 在许多地区,苗族人民都是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在湘西,苗族与土家族共同

智慧树知到2019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韩国和加纳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基本相同。但现在韩国依靠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第大文化产业大国。 以下对文化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西方“文化”概念,源出于拉丁文culture,其含义有: 文化就是我们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原则。待人接物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融合时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尊重文化,是对待他者文化的最高原则。以下哪几个不符合这一原则: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盘古神话比盘瓠神话: 盘瓠神话源于: 盘古神话属于 盘古神话的最大困惑是: 盘瓠神话反映了南方民族的: 《回回原来》讲述的是回族: 回族的祖国是: 陈克礼的身份是: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 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有: 盘瓠的神性主要有: 回族的主要族源有: 回族主要分布在: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土族自称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根据我们自己所设计的《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调查》的问卷,将调查获得 的数据、谈话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 的问题。 1、 关于苗族民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我们在“关于苗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苗族语言 非常熟练,并且经常使用”的人达84%;“能够听懂,也会使用简单的对话” 者为2%;“基本上能够听得懂,但不会使用”者为2%;“完全不会,知道较少,基本不使用”者为12%。 苗语是苗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无自己的民族 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2]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苗族同胞在村民与村民之间、家庭内部的日常交往都使用苗语。边远村寨的苗族学 龄前儿童、中老年妇女只会使用苗语,少使用双语。大部分中青年人既能够使 用苗语,也会讲汉语,还有的会讲侗语或水语。知识分子家庭、与汉族通婚的 家庭,少讲苗语,多讲汉语。因此,我们认为苗语的传统地位比较牢固,短期 内不会消失,传承民族文化最基本的条件还是具备的。 2、 对苗族传统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 在“对苗族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于苗族民族服饰 “会自己做,并经常穿戴”的人为14%;“自己会做,只有在重大民族节日活 动才穿戴”的人为33%;“自己不会做,只有在民族重要活动时才穿戴”的人 为41%;“自己不会做,也不穿戴”的人为12%。 改革开放后,苗族同胞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作为苗族族徽的民族 服饰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穿戴苗族服饰的苗族越来越少。年 轻人取而代之的是汉族服饰和西装,市场上各种时髦款式的服饰在苗族社区都 能见到,老年人也很少在平时穿戴民族服饰了。苗族同胞在节日期间,往往有 一部分人穿戴民族服饰,但是节日一过,传统民族服饰也就收藏起来了。因此,我们认为:苗族服饰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存在着消失的危险。过去的服饰是 族徽,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歧视越厉害,族徽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民族敌对 情绪已经消失。服饰上的族徽作用渐渐淡化。对服装的穿着不是那么严格,服 饰的流变速度就会加快 (3) 3、对苗族民俗文化的认知情况

苗族的建筑特点

苗族的建筑特点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建筑。建筑正是民族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地域风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点的综合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894万的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主要考察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类型、居住方式,以及在苗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吊脚楼。 一、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居住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房屋建筑特点与类型。 1、简单易筑、就地取材。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苗族长期隐居深山,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少年来与众多新建筑手段和新材料使用较少关联。苗家起屋盖房,并不雇佣专业工程施工队,而是由房主聘请某个有经验的匠师牵头,亲友邻里共助的传统形式。前头的匠师,苗家称为掌墨师傅,那些得到“真传”有过硬“法术”,能与神沟通有“神性”的师傅最受欢迎。这些人并非专职,平时无木工活的时候,还是和所有苗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起屋盖房的时间一般选在秋后某个吉日,此时一方面是农闲,另一方面亦是秋后经济稍宽裕之时。其他参与帮忙者不计报酬,只要有较好的酒饭招待即可,体现了一家有事众手相帮的淳朴亲情乡情。建造时大量选用山区最易得到的竹木石料,采用轻巧灵活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就地取材简单易筑、又便于在经济条件更好时扩建续建,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选择。 2、住居山上、因地制宜。 苗族农民是由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至长江流域,继而又大规模迁徙至大西南山区。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严酷的条件下,整个苗族得以繁衍发展。在崇山峻岭中,一小片平坦的盆地、坝子或河谷都必须首先用于种植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据山结寨、住居山上是既智慧又必然的选择。苗寨最常见的干栏式半边楼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建筑精华。除了悬崖峭壁,各种坡度的山地均可建造,既无需动用过多的土石方,又能获得较大的建筑密度。 3、利用空间,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吴晓东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或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被窜到三危后,再从甘肃一带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而是反映了在彝族地区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笃纳伊莫、浑水河、格蚩爷老 笔者这里所说的西部苗族迁徙史诗是指流传于滇东北、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目前这类史诗主要收录于以下四本书:一、苗青主编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三、田玉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西部苗族与迁徙有关的史诗存在两大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它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战争,是否是蚩尤时代的战争;二、它反映了苗族什么样的迁徙路线。目前,从文本的翻译整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史诗反映的是蚩尤时代的苗族战争。其反映的迁徙路线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他们从甘肃一带再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具体观点主要有:1、史诗中多次出现地名直米利(Nzhil Mik Lik),认为这可能是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i] 2、史诗中有一位英雄,叫格蚩爷老(Gid Chib yeul Laol),被认为是蚩尤。[ii] 3、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d lix va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 ik、aob ndlod jik或dlix aob ndlob的河,意思是浑浊的河,被认为是黄河[i ii]。4、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ndus naf yik mol或naf yik mo的河,译为“笃纳伊莫”和“纳伊莫”,被认为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段[iv]。5、史诗中多处说苗族原来生活在大平原(或平坝)上,被认为是中原一带的平原。6、史诗中多次出现抢夺苗族土地的人物或部落沙召觉地望,被认为是与蚩尤作战的黄帝或他的部落。正如伍新福先生在《中国苗族通史》中写道:“据笔者实地考察,滇东北和黔西北苗族至今仍广泛流传着关于蚩尤的古歌、传说。据传,远古的时候……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开田种地……后来格炎望自老(有时又叫‘沙召觉地望’,均系汉人首领,有说是炎帝,有说是黄帝),想抢站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的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说即长江边)。”[v] 笔者对这些观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当然,当时的彝族地区要比目前的范围大一些,可能东及四川东部地区。

贵州苗族文化

贵州苗族文化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

论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

论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 湖南花鼓戏是较有影响的地方戏, 它源远流长,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 花鼓戏不仅从艺术到组织都已经成熟,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的观众。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花鼓戏形成和发展, 使其从小戏到大戏的重要因素。湖南花鼓戏是较有影响的地方戏, 它源远流长, 而文字记载却晚见于清末湘北石门县地方志。花鼓戏除在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 湖南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在一千多年里, 花鼓戏不仅从艺术到组织都已经成熟,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的观众。 一、民歌与傩腔是孕育湖南花鼓戏的温床 湖南最早见诸文字的小戏就是原始古朴的傩戏, 傩戏声腔源于巫腔, 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九歌》年代:“昔楚国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 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名曰“傩愿”。现今傩戏已是一隅被剧史研究家们所遗忘的角落。湖南民间小戏除了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 其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民间花鼓戏”。这里, 用“民间”二字, 专指农民为主体表演的小戏, 以区别于另一种广泛活跃在社会上的宗教戏曲- - 源于巫酬神歌舞的傩戏。湖南各地小戏剧种较多, 大致有沅水、澧水流域: 常德花鼓戏- - 常德汉戏( 武陵戏) 、荆河戏湘西阳戏- - 辰河戏。湘江流域: 长沙花鼓戏- - 长沙湘剧。衡州花鼓戏- - 衡阳湘剧、祁阳戏( 祁剧) 。资水流域: 邵阳花鼓戏- - 祁阳。洞庭湖区: 岳阳花鼓戏- - 巴陵戏。清道光年间, 是湖南花鼓戏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时候傩戏剧目开始丰富, 且演出场合也十分频繁。当初, 采茶歌作为戏曲早期的一种形式, 其戏曲成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作为真正花鼓戏意义的文字, 最初却是出现在湘北石门县城郊夹山寺的碑刻之中, 那就是清道光十年(1830) 以当时官衙的名义撰刻的。此时, 傩戏已具备花鼓戏曲性质应该说是非常明确了。 二、花鼓戏为了生存和发展, 当初不得不依附于大剧种 长期以来, 湖南小戏的社会地位十分卑微。这主要是因为, 早期的小戏大多表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中又以追求爱情自由居多, 被士大夫及卫道者们认为是大逆不道, 往往以所谓“有伤风化”而诛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一方面, 湖南各地的地方大戏自清末民初以来, 渐呈蓬勃兴旺之势。大戏剧种那丰富的剧目、华丽的服饰、热闹的场面、精美的文唱武打, 争取了城乡大部分观众。花鼓小戏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走一条依附大戏剧种的道路, 他们拜大戏艺人为师, 学大戏剧目, 习大戏唱腔, 练大戏毯子功和把子功。所以, 一批艺诣较高的小戏艺人都曾有过兼唱大戏的历史。 但是, 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被大戏所同化。他们每到一处, 常常打着某大戏班的牌子, 先演大戏, 后演小戏, 或者白天唱大戏, 晚上先唱几出大戏, 至深夜再唱花鼓小戏。他们自称是“半台班”。这样, 艺人既求得了温饱, 又可躲避演唱“淫戏”的追究。由于两个剧种同台演出, 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多种爱好, 所以,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有些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还沿袭了“半台班”的演出形式。半台班现象虽然是社会环境的副产物, 但它对小戏的发展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戏较完善的行当体制, 严格的表演程式, 规范的毯子功与把子功等, 对各地小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使小戏剧种在表演艺术上更加成熟。更重要的是, 大戏声腔对小戏声腔潜移默化的渗透, 促进了花鼓小戏的发展。从嘉庆初年至道光十年这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 花鼓小戏不仅从组织已经成熟, 同时艺术性也大为加强,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的观众。那么是什么使得花鼓小戏能产生如此的飞跃? 从现存史料以及从民间艺人传记分析,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川东大筒腔- - 梁山调入湘。 三、梁山调入湘加速了花鼓戏的发展进程 川东梁山调入湘先由辰溪县开始, 辰溪地处湘西北, 与川东、黔东形成犄角之势。川调与贵调是由四川和贵州经过辰水与酉水流传至湘西北的地方小戏音乐, 再经沅水流向洞庭湖区。贵调今已无考, 但川调对湖南小戏却功不可没。梁山调在梁平当地却叫“端公戏胖筒筒调”。端公即巫师的别称, 灯戏艺人在“跳神”( 为人作巫术法事) 后便演唱戏曲,当地称“唱包头”。不言而喻, 这种现象与湖南的小戏艺人非常相似。梁平的端公戏音乐有两类, 一是由锣鼓伴奏、人声帮和的神歌, 呈高腔形式。第二类是胖筒筒调, 以其伴奏乐器- - 胡琴、无千斤、琴筒长而大得名, 这种乐器对湖南花鼓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川东梁山调入湘对湖南花鼓戏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胖筒筒伴奏乐器传入湘北后, 结束了湖南花鼓戏锣腔( 傩腔) 和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省桐梓县麚角山苗寨民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转载) 作者:谢先林 更多苗族资讯来自神州苗族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0360747.html, 1.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奏朝廷: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 2.明正德三年到五年(公元1508~1510年),王阳明贬谪贵州,在龙场书院讲学,苗、彝人民环观听讲者甚众。 3.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题准贵州各属大学取进苗生5名,中学3名,小学2名。均属各学肄业,廪额大学2名,中小学1名。次年,题准贵州各属苗生分大中小学,定入学补禀额数。 4.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廷饬令贵州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设立义学,有的还直接命名训苗义学,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全省兴设义学301所。 5.清康熙四十五(公元1706年),题准贵州仲家,苗民子弟一体入学肄业。 6.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苗学童为新童。 7.州等处苗疆义学,化导苗民子弟。并对设立苗疆义学的目的、计划、经费、教育内容、管理办法等提出具体措施。 8.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规定贵州各属苗民岁科两考试者,仍与汉童合考,不必分立新童取进,取消了科举考试与入学

名额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 9.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议准裁撤社学之师,取消对少数民族加额取进科举的照顾。 10.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松桃苗族贺增龄考取庚子辛丑科举人,成为松桃苗族中的第一位举人。贺增龄后任松桃书院山长,对教育本地汉苗子弟有所贡献。 11.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美国基督循道公会在威宁石门坎创办光华小学。美国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今属赫章)创办光华小学。 12.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中华基督教内地会美籍传教士党居仁到安顺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并设学校于柴家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13.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部设立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委员会。该会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本部,逐步地向石门坎周围地区推广、扩大办学,其他地区发展的学校为光华小学第××分校。 民国年间 1.1912年,麻江县苗族青年吴厚安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黔军旅长、师长等职,并捐资兴办都匀五中。吴厚安解放后任贵州农林厅厅长。 2.1913年4月30日,《贵州公报》有苗民兴学的报道:平越县(今福泉市)西乡王卡、江边等寨苗民各捐树木、砖瓦等,在大麻

图案与苗族历史

图案文化内涵浅析 一、蝴蝶: 1、纵观“苗族”图案,无不处处体现吉祥。如其:“喜雀闹梅”、“燕子双飞”、“小鸟含花”、“蝴蝶展翅”、“花团锦簇”等图案皆以小型动植物“花卉、小鸟、蝴蝶”入图,构图自然和谐,形象生动流畅,色彩夸张,洋溢出一种独特的祥和艺术风格,充分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是研究本地苗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苗族图案中本来还有许多小型经典图案,在小花、小鸟、蝴蝶的背后,每个图案都有一个小故事,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现已无法考证了。 2、苗族图案中的蝴蝶与小花一样,蝴蝶是必有的图案。因为蝴蝶轻盈娇小,能在山水花草自由飞翔,而颜色娇丽,易与人和自然亲和、易亲近,这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中渴望自由,信奉自然,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3、不管在银饰上还是在服饰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蝴蝶。传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蝴蝶,(我们称为)‘蝴蝶妈妈’”。苗族服饰中出现了很多枫叶和蝴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只从枫树心变来的蝴蝶。后来这只蝴蝶生了12个蛋,它们孵化出了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他们就为蝴蝶是他们的母亲,枫木是他们的先祖”。

4、太阳普照大地,大地生了植物;有了枫树,枫树孕育蝴蝶;蝴蝶养育了人类始祖姜央和苗族的文明始祖蚩尤。苗族太阳崇拜、蝴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寓示生命生生不息、健康成长、兴旺发达。 5、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对龙合蝴蝶题材的偏爱来自苗族人民对自身起源的朦胧认识和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苗族聚居的地区,关于自身起源问题的解释是通过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的。符号论美学认为,神话与宗教同源,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且提出“神话从一开始起就是潜在的宗教”。神话故事的情节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人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信赖的展现,尤其是对自身起源的幻想,以及将自身起源依托 于某种神力的神化。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是由枫树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请一种名叫“脊宇”的鸟来孵化,生出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后来在姜央与雷公的争斗中,龙、虎、蜈蚣都帮助姜央作战,降服雷公,龙还帮助人类架云梯取金银,成就了人类最终的胜利。在这些传说中,苗族起源的根本和图腾的代表物有枫树、蝴蝶、鸟、龙等,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到苗族历史上的动物图腾崇拜是与万物有灵的观念共存的。在这里,蝴蝶和龙的形象作为一种表达原始先人情感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艺 术符号频频出现在苗族的服装服饰中,成为苗族祖先和吉祥涵义的代名词。 6、“蝴蝶妈妈”刺绣图案主要在女服的两袖和围腰上。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心变的,所以蝴蝶妈妈居于枫树之上,这图案被苗家

苗族音乐鉴赏

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现的态势,在中华几千年文化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疑少数民族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价值,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起源于生活,同时反馈给社会,它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还可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存在感.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其无形的力量,在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核心以及凝聚人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庞大且颇有影响的民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而苗族的音乐文化更是令人瞩目,这也是与其深邃而独特的文化所息息相关的。 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常常是基于节日、劳动、爱情等方面开展开来的。这些习俗中均伴有歌舞.这种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内心的方式.它还表现出了民族的价值选择、生存意义以及文化生活,更体现出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喜爱.而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生息繁衍和历史变迁的记载。是苗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与天斗,与地斗,不断创新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一部史诗般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随着苗族人西迁而言传口诵,从东部创作到西部,从远古传唱到今天,世世代代苗家人以不老的古歌传承着历史,演绎着他们生息繁衍的故事。苗族古歌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但在1956年前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苗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无比重大,每逢“四月八”、“六月六”、“赶集”等到喜庆吉日,各山寨的歌朋歌友,男女青年从四面八方赶向歌场,对歌、盘歌、教歌、听歌。以歌交友,以歌传情。 苗族民间音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声乐曲、器乐曲,由于苗族内部有着众多不同的支系,各支系的这两类乐曲的曲调和风格也略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并不影响其作为整体苗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声乐曲是苗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历史故事歌曲、抒情歌曲、婚礼歌曲和丧葬歌曲。其中历史故事歌曲、抒情歌曲基本是同一类曲调,但这类曲调并非完全雷同,而是要根据歌曲和内容需要来确定,每一首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曲调风格,当歌者为曲调的悲哀而哭泣时,听者也会随着眼泪汪汪;当歌者为曲调的欢愉而心情激昂时,听者也会为之兴奋不已。特别是苗族迁徙歌,老者会为迁徙的艰难而嚎哭,幼者会为之悲伤。其他如孤儿歌、新娘歌等,其内容伤感曲调悲惨忧伤,使听者为之伤心流泪,若有新娘、孤儿在场,必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说到苗族的音乐就不得不说他们使用的的乐器,以及他们的器乐曲。苗族的器乐曲大致可分为三类:笛类乐曲、芦笙乐曲和木叶乐曲。而芦笙乐曲又是器乐曲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芦笙文化是苗族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芦笙,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也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苗族芦笙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声声”的诗句出现。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族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我们可以从芦笙的演奏形式来看,黔东南的芦笙演奏是高昂着头进行吹奏,呈现出催人奋进的喜悦气氛,而滇东南的芦笙演奏则是低着头进行吹奏,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不难看出,滇东南的苗族芦笙吹奏形式反映了西部苗族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西部苗族迁徙文化的具体内涵,也反映了西部苗族长期迁徒

苗族习俗—苗族传统风俗大全

苗族习俗—苗族传统风俗大全 家庭苗族普遍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极少。多数是儿子结婚以后,即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父母多同幼子或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一起生活。在家庭中,男性家长有较大权力,女性家长其次,成年子女有“参议”权。家庭财产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分居时,除留一份给父母作“养老田”外,其余由儿子继承。兄弟多的实行平均分配。没有长子(或幼子)继承制。有些地方前妻长子可多分点,但没有形成制度。女子没有继承权。有的地方,如黔东南地区的部份苗族中,对未出嫁姑娘也分给小部份田产,供其作生活开支,叫“姑娘田”,由其同住父母或兄弟掌管,但姑娘出嫁后,便无权享受,也有的要到姑娘死后才收回。赘婿有财产继承权。寡妇若不另嫁,也可继承亡夫家产,如果转房,则由原夫儿子继承。苗族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关系,一般比较亲密,仅有程度轻微的亲疏之分。他们组成一个家族,守望相助,贫困相扶持。在家族同辈成员中,不分直系旁系,不计亲疏远近,皆以兄弟姐妹相称。对与父辈者,均以叔伯父母称呼。对与祖父同辈的人,均以祖父或祖母称呼。对祖父以上的辈份,概以老祖父、老祖母呼之。对下辈,一般是直呼其名。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浮。苗族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间比较关心。若某家有重大困难,则举族相助;有贫困无衣者,全族极力扶持。相互相若发生纷争,小事则批评劝解,大事则由族中有威望者召集族人公议处断。家族中,团结对外的观念也很强。苗族家族过去都有自己的姓氏,即苗姓。它起源于古代氏族,一般称为某某支或某某分支。有的支以其首领名字命名,有的支以地名、动物名命名。为了便于追叙族谱,个人取名时多采用父子连名制,按连名顺序上溯,就可追溯到本家族的起源。父子连名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也有个别加连祖父名,如父名保,子名岩,即取名岩保。如祖父名里,连起来就成了岩保里。这是一般直系血统成年人的正式取名法,小儿取小名不在此列。安顺地区取名很隆重,要到藏有神鼓的人家举行仪式,并办招待,于席间取名。紫云地区取名要办盛大宴席,用很多四方高桌相连,从堂屋一直摆到屋外院子,本家族坐一边,岳父家族坐另一边。边吃边议。取名以吉祥为利,但不能与双方家长长辈之名雷同。丧葬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长顺县交麻乡的天星洞,平坝县的棺材洞,是其中几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计数外,可辩认的灵柩在百具以上,多的达五百余具乃至千余具,而且都是头东脚西方向陈列。这类葬式今已绝迹。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横葬是一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

从湘西傩堂戏面具看其宗教文化特色

Nat ionalit ies Forum 湘西自治州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数的74.55%。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自治州各族同胞依照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个性特征,孕育了丰富多彩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傩堂戏(简称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 “活化石”,傩戏也称正本戏,最初它只在中原一带的汉族地区盛行,后来,由于战争、民族迁徙、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等原因,逐步向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扩散。根据文献记载,傩戏最早于南宋初年传入湘西地区,与湘西独特的民族文化、民间习俗、宗教信仰和民族艺术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戏剧———湘西傩堂戏。 一、湘西傩堂戏面具文化 1.面具的起源 傩堂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出来的戏剧形式,它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傩祭、傩堂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堂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了封闭性社会环境;同时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为傩祭和傩堂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傩堂戏最突出的特征,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被作为神灵看待的。傩堂戏的面具来源很古老,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它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神秘感和威慑力,又给人以审美感受。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史书记载,商周时期傩祭之风盛行,为了在傩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黄金四目”面具。后来在傩堂戏表演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面具逐渐成了傩堂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堂戏最为重要、 最为典型的道具。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 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 2.面具的分类 傩堂戏面具的刻画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如“男将豹 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少将眉一只箭,女将眉一条线,武将眉如烈焰”等等。但同一个人物的面具又有变化,可同时绘成红、黄、蓝、白、黑不同的色彩,再加上“龙凤”、“星宿”等各种类型的绚丽头饰,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从艺术造型上看,傩堂戏面具主要有正神、 凶神、世俗人物三大类。(1)正神面具:正神是一些正直、善良、慈祥、温和的神祗。他们的形象多为慈眉大眼、宽脸长耳、面带微笑,仿佛是生活中习见的老翁、 老妪和少男少女,而不是高高在上坐享人间香火的神灵。他们贴近世俗,其中以富有生活阅历的老人形象居多。他们并非靠武力来征服世界,而是用智慧为人们指点迷津,同时协调宗族和村落的秩序。他们的地位不如“大力神”,却很有人情味和亲和力。 (2)凶神面具:凶神是一些勇武、凶悍、威猛、狂傲的神祗。在傩堂戏中,他们担负镇妖逐鬼、驱疫祛邪之职。他们的整体形象咄咄逼人,线条粗犷、奔放是凶神面具造型的共同特征。威慑性面具的造型来自于原始神兽,是无情的自然神的象征。它映照着原始人面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依赖、屈从和无奈的心理,表现出对强权和 “力”的崇拜。对神灵的心理崇拜,在封建文明时代则被转移到英雄神将身上。 (3)世俗人物面具:世俗人物在傩堂戏中有正面人物和丑角两类。这两类面具在造型艺术上差异较大,正面人物面具造型多为五官端正、 眉清目秀,表现出淳朴、忠厚的个性。其表现手法为写实,很少夸张和其他方面的装饰。它们类似正神面具但更加世俗化。丑角面具多是五官不正,滑稽可笑,表情夸张,或哭或笑,可以称作“娱乐型”的世俗面具。 3.面具的价值 傩堂戏面具受宗教和礼仪的制约,在情感表达上被规范化为三种类型:凶面、善面、丑面———凶面、善面主要是神灵造型,用于 “祭”;丑面是世俗角色,用于“戏”。傩堂戏面具在造型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1)神圣与世俗 戴上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湘西傩堂戏诸构成因素,“角色”上场须戴面具方最具本质特征,因为它包含了傩堂戏作为“草根文化”的基本功能,即面具包含了湘西傩堂戏的所有“符号”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湘西傩戏作为文化形态的符号性特质,是通过面具实现的。长期以来,戴面具演出被看作傩戏典型的艺术特征之一。傩戏是傩仪的核心部分,面具是傩 □谷遇春郑英杰 从湘西傩堂戏面具看其宗教文化特色 摘要:本文以湘西傩堂戏面具文化特色为切入点,探讨了湘西傩堂戏娱神娱人、神圣与世俗混融的宗教文化特色以及音乐文化特色。 关键词:傩堂戏音乐面具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 43

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

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 欢迎进入凤凰银饰传习所官网了解更多的苗族银饰和凤凰古城旅游资讯,打造精美苗族手工艺银饰品,传承千年苗族银饰文化。 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将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自己的职责,从未停止对苗族传统文化、工艺的挖掘、保护和技术改造。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产品制作。 苗族发祥于长江中下游,在古代曾称雄中原。其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九黎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居住荆州一带的“荆蛮”势大力强。西周初年,荆蛮首领熊绎受封并立国为楚。楚国西垂的荆楚,由于地处边远,武陵山脉等高山大川的阻隔,受中原文化影响渗透甚少,仍长期保持原有的习俗及心理。这部分荆蛮的后裔,就是后来操苗语东部方言的湘西苗族。 秦昭王置黔中郡,统治当地苗族。西汉初年,于黔中地置武陵郡,管辖今湘、鄂、川、黔四省毗邻区域,郡属苗族称“武陵蛮”。以苗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夹溪散布,因此又称“五溪蛮”。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苗族受制于蜀。唐宋两代在与内地毗邻的区域,设立经治制州,边远地区设置羁靡州,在与内地邻境的武陵地区,宋朝则设官屯兵,常派大员“经制蛮事”。元朝创立行省,在少数民族地区又专设宣慰司作为流官行政机构,其下设各土司进行管理,这样就将湘西苗族纳为湖广行省管辖明清两代,湘西苗族长期生活在土司统治之下;清康雍年间,朝廷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湘西的土司制大都削除。近代史上,湘西苗族人民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苗族地区社会经济乃至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5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体分为10类:①民间文学;②民间音乐;③民间舞蹈;④传统戏剧;⑤曲艺;⑥杂技与竞技;⑦民间美术;⑨传统手工技艺;⑨传统医药;⑩民俗。民间文学中,苗族古歌与长诗最具文化价值与民族特色:西部苗族的芦笙舞和飞歌在表演艺术中最具代表性;传统苗族服饰、习俗与节日中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蕴涵。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下: 民间文学:①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的苗族古歌;②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民间音乐: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靖州苗族歌鐾。 民间舞蹈:①芦笙舞(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的锦鸡舞、鼓龙鼓虎一长衫龙、滚山珠);②贵州省台江县的反排苗族木鼓舞;③湖南省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湘西苗族鼓舞。民问美术: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的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传统手工技艺:①贵州省丹寨县的苗族蜡染技艺;②贵州省雷山县的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③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④贵州省雷山县、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民俗:①贵州省雷山县的苗族鼓藏节;②贵州省台江县的苗族姊妹节;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系列坡会群;④云南省保山市的昌宁苗族服饰。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历史性 从许多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能够找到厚重的历史印记。 古歌与传说:在苗族古歌中,<迁徙歌》、《跋山涉水歌》、《焚巾曲》、《指路歌》、《开路歌》等题材,集中反映了茁族各支系的迁徙历史。如湘西苗语方言区的苗族古歌《部族变迁·迁徙》,讲述了原来居住在东方水乡的苗族先民,被迫迁徙到武陵山腹地山区的过程。 二、综合性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显著特色为综合性强。 如茁族古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闻文学,两同时传唱古歌的声乐曲调又属于表演艺术的民间音乐类。又如芦笙,首先它是苗族的传统乐器,其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中的手工技艺类,芦笙曲调属于民间音乐类,芦笙舞又是最具苗族特色的舞蹈,其舞蹈过程中还带有许多杂技动作如滚山珠、走竹竿、肩上乘人、踩鸡蛋等等,此外,许多苗族地区都有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的规模宏大的芦笙节。 三、濒危性 芦笙舞至今仍深受各地苗族群众的喜爱,但“阿作”芦笙舞及类似舞蹈带有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本身不易传承,再加上规模较大,文化内涵又极其深厚,这是导致濒危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民族语言也开始出现危机,一些人不愿意再讲自己的母语。而语言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当载体消失以后,文化也会随之消失,纵有用汉语记录下来的文字资料,如苗族古歌,也很难再看到其原始风貌了。

苗族医药文化 苗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精心整理 苗族医药文化苗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者谁?有的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 百草”“有 悠久;二是起源于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苗族由于生活于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识和药用价值。至今在苗族地区,几乎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形成人们应用草药极为普遍的特点,具有“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史载楚国巫师经常用苗药作巫具.

《楚辞》中有不少记有被称为“苗药’、的“菖蒲”和“泽兰”,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把“泽兰”作为殉葬品,说明了苗药的历史悠久和广泛应用。汉武帝时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酱,问从何来,曰:“道西北(yangke江)”(《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古夜郎境内,《兴仁县志》载:“山产萎(草头加弱),花如流藤,叶如荜茇,子如桑椹。苗家沥其油,醢为酱,味亦辛香。取其叶,裹槟榔食之,谓可辟瘴,苗女持 走遍了全国各地。 糖药针疗法溯源于古老的弓弩上应用的弩药,从弩药的成份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将“见血封喉”的剧毒药汁敷涂于弩箭尖上,以猎取虎豹等凶猛动物,《宋史?蛮夷列传》载,蛮夷人(主要指苗瑶民族)“其保聚山险者,虽有?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善为药箭,中者大叫,信宿死,得药解之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