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当一个人脱离了正常的生活,带着疾病来到医院时,总时处于一种陌生、恐怖、痛苦、焦虑,接触的都是陌生事物,远离家人,与不相识的人同处一室,没有安全感,而手术作为一种刺激,往往引起病人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和病人预后。因此,准确分

析病人的心理反应,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成败意义重大。本文浅谈手术病人

常见的心理反应及其相应的心理护理。

1焦虑和恐惧反应及其护理

焦虑和恐惧是对预期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引起这种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没有

医学知识,对于手术和疾病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医务人员、医疗环境的刺激和对既往刀割创伤

的心理体验、对既往心理挫折的联想等。这种反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可见到,是手术病人

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尤其多见于较大的手术和无住院史或无手术史的病人。病人往往焦躁

不安,顾虑重重,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意外和发生并发症、后遗症。对手术目的、施

术医生和术后效果也极为关心,想方设法地询问和探究。同时还怕医务人员态度恶劣,动作

粗暴。对此,一定要认真进行术前教育,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和预后等,使病

人对手术和疾病有适当的了解。要亲善和蔼地安慰病人,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热情回答他

们的提问。术前所做的各种检查,要及时给以解释。术中、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应在术

前予以说明。术中尽量减少物品和器械的碰击声,避免高声喧哗和窃窃私语。手术之后经常

访视病人,观察病情,在生活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处理问题。

2悲观和绝望反应及其护理

术后可致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或者慢性疾病最后转用手术治疗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容易

存在这种反应。病人的精神负担常常很重,对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前途考虑较多。其表现,

有的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有的病人则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严重

者违犯院规和法纪。前者多见于内向性格的病人,后者多为外向性格病人的表现。无论哪种

病人,都要体谅他们的心境,给以诚挚的安慰和劝解,鼓励他们乐观地对待疾患,增强生活

信念。根据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密切注意语言的真正涵义,注意语调的平和、言

语的清晰、明了,还要注意语言的效果。行动的真正意图,千万不能歧视和训斥病人。手术

以后,要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尤其在生活上多方照顾,从而使之内心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3疼痛反应及其护理

手术以后的病人,几乎100%都有疼痛的主诉。这种疼痛反应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

镇痛剂应用恰当与否有关,而且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行为反应还直接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取决于病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注意过分集中、情绪紧张、意志

脆弱以及兴趣索然、犹柔寡断和疲劳等,均能使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反应加剧。所以,要耐

心细致地安慰病人,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千方百计地使他

们精神爽快,情绪稳定,消除焦虑、恐惧、悲观和绝望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减轻思想压力。

护士要懂得谈话的艺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所处的家庭、工作环境,智力和疾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语言文字以求恰到好处。保持病房安静,床铺舒适。在一切

操作中,动作要准确、轻柔、迅速,避免疼痛刺激,必要时可应用镇痛剂,也可以争取得到

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

4变态心理反应及其护理

变态心理反应是指手术本身没有问题,而病人术后却有剧烈的心理反应。例如:子宫切除、

截肢术后的病人或者心理上对手术准备不足,而社会对手术评价又不高,可能导致术后忧郁。表现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而术前严重失眠加上手术创伤可能引起术后谵妄。病人有答非所问、定向不全和恐惧等症状。术后病人发生变态心理反应,尽管与病人的素质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按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造口治疗师和造口人士的访问 1) 访视者在明确诊断和定出手术方案后,在全面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知情程度后进行访视。 2) 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与目的,通过提问方式了解病人对肠造口手术的接受程度。 3) 访视者与患者交谈中要运用恰当的目光、肢体语言,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4) 造口治疗师访问负责介绍造口功能、造口基本护理,明确造口手术的重要性。发放肠造口健康教育手册,必要时准备造口模型和肠管模型。造口人士负责自我形象访问、造口护理技巧访问、社会支持访问。 2、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手术医师、病人共同完成术前定位 1) 目的:便于自我护理;便于造口用品使用;预防并发症发生;尊重患者生活习惯。 2) 标准造口位置的特点:患者能看清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平整;造口位于腹直肌处;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 3) 定位方法:预计造口位置;实际造口位置;造口标记。 3、肠造口术前的肠道准备:包括术前三天低渣半流饮食、口服抗生素及泻药、灌肠等 4、造口用品的选择与准备: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造口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 三、术后护理 1、评估病人全身情况、手术名称、造口部位,观察记录造口粘膜颜色、造口形状及大少、造口袋有无渗漏、造口周围皮肤情况、造口底板渗漏溶解的部位与方向、造口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排泄物的色、质、量及气味;观察并询问病人有无腹胀、腹痛,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并发造口出血、坏死、感染、回缩、水肿、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粪水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正常肠造口粘膜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类似正常人嘴唇的颜色,表面光滑湿润。 2、根据造口情况及病人的经济条件随时调整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 3、严格执行更换造口袋的操作程序 (1)用物准备:造口用品:(造口袋、造口测量尺、造口剪刀、造口粉、防漏膏、皮肤保护膜)一次性手套、旧报纸或马甲袋、纸巾或棉签、干纱布、温盐水或温开水、泌尿造口必须多准备一些吸水纸。 (2)做好心理辅导消除病人及家属对造口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认真观看,参与造口护理全过程。 (3)撕去旧造口袋撕旧造口袋时要一手按压皮肤,一手轻揭造口袋,自上而下慢慢将底板撕除,如撕除因难则可用湿纱布浸润底板再撕造口袋。

心理护理论文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

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这时,应向患者重复强调术前训练时所说的咳嗽方法,鼓励其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其适当的活动,刀口不但不会裂开,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刀口愈合。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1]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帮助病人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理工作者应在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中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有护士的场所就应该实施优质护理。为了积极参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手术室秉承我院“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了手术室。 一、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 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 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按照护理程序,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术前访视主要是评估、诊断、计划阶段。手术前一天下午,手术室器械或巡回护士在不引起病人的紧张感和疲劳感的基础上,花费约15~20分钟做好术前访视。护士到病区访视病人时,先做好自我介绍,再发放我们自己设计的“致手术病人的一封信”,说明了访视目的,根据评估内容, 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 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 针对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认识对症下药, 以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 并可使病人有充分思想准备, 积极主动应对手术。访视态度要严谨认真,获得病人真实情况,准确客观

填写,确保记录真实性。术前访视不仅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更要和家属多做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愈多,就愈能协助病人减轻术前焦虑,一些不便向病人讲明的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候,以便术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与家属直接沟通,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和手术顺利进行赢得宝贵时间。做到了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术前访视由病人延伸至家属。 二、细微之处显现温馨的优质服务 我们在加强术中规范化护理配合的同时,积极开展细微之处现温馨的护理服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惧状态下,此时护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使其消除恐惧的心理,缓解其忧伤和孤独的情绪。因此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 1、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三方一起严格核对病人身份信息,确保安全。 2、手术开始,根据手术需求,护士将病人摆好手术需要体位,此时,除了要使病人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对特殊病人使用压疮评估单。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 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云南航天医院 外科 张泽媛 2016年5月18日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情绪稳定。那么所使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才能顺利实施,这样做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患者、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逐渐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恰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类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痛的突然性,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内心恐惧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有时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绝大多数患者对入院后需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同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患者、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双管齐下必然事半功

慢性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两周见习的体验,虽然觉得有点辛苦,但还是蛮开心的,因为在与临床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尤其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护士,对于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就像是一副“偏方”,不管是于病情轻还是重的病人,如果护理的得当,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在市立医院本部的呼吸内科,大多数都是肺部感染的病人,多数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但是其中有些就是偏于年轻的,所以他们每天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焦虑紧张,从每天的晨间护理就发现他们的心情都不是太好,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们的老师就会刻意的和他们多多聊聊其他的事情,从而转移一下注意力。我们给他们做血压、脉氧的测量时候,他们也比较关心结果,只要有一点点异常,他们都会比较紧张,会非常忧虑的担心结果,然后我们就会耐心的和他们讲,血压的结果早上和午后会不同,运动前后也会有所不一样等等之类的影响因素。他们听完我们的解释之后,才会有所放下心来。还有其他日常的护理都可以反应出他们忧桑的心情。其实对于他们身体的康复是不好的,所以作为护士的我们,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些患者的心理变化,解开他们的心扉,从而对于病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利用见习回校的空余时间,在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想如何通过一些方法从而更好的与这些慢性病病人交流沟通,我了解到慢性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可粗略的分为三个时期:初患疾病时的震惊,随着治疗过程的展开,病人的期待心理受到挫折,他们往往会感伤自己将要失去的生活,将要经历的痛苦,从而感到无助,绝望,孤独;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逐渐进入病人角色,此时,有些病人会表现出角色强化。影响慢性病病人心理变化的因素除疾病本身外,还与病人的部分社会生活能力丧失,就会适应不良问题等消失,而常见的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与:1.震惊;2.抑郁心境;3.敏感多疑;4.紧张忧虑;5.角色强化; 了解了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我们就要想出解决的方法,对于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纳一下五点护理措施:1.提高疾病的适应性;2.提供心理支持;3.情绪疏导;4.社会支持;5.认识调整;而在这五点里面,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与临床的实际特点,我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还有情绪疏导,对于初次急性发病的病人,我们要耐心解答其疑问,询问其需求,并且给予安慰及恰当的心理指导,告诉他们病区的环境特点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多多鼓励他们。而对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病人,我们应该做到心理与生理护理相结合。就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叔叔,我们就可以和他们聊聊其他的方面,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多多鼓励他们,给予积极地心理暗示,从而调节一下病房的氛围。 经过见习,结合临床的真实情况,对于心理护理的认识及其重要性又提高了一个台阶,看看常见的护理心理学,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个有心的护士,才会做到更好的把握患者的心理,更好的将心理与生理相结合,从而促进病人病情的恢复。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队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empirenews.page--]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的环境、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摘要】护士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 消极心理反应程度,可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151-01 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疾病如:肿瘤、穿孔、腹腔内大出血等,都必须 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病人的精神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手术病人除了承 受疾病的刺痛外,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对麻醉师和术 者的期望和信任等。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手术的成败与病人 的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地 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1]。 1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 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 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 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和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 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 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 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 手术。 2心理护理方法 2.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认 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耐心说明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告知病人术前应如何禁食水、用药和手术的体位。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对 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嘱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术,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其 配合好麻醉。说明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 战胜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 2.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2.2.1动作轻柔 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 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2.2.2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的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情感,和 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葛可亲,必 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 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 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 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3]。 2.2.3注意仪表言行使病人感到可信可亲 病人入室后往往会产生“生命掌握在医护人员手中”的念头。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 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注意仪表整洁,态度和蔼,如果在室内随意嘲笑、闲谈、喧哗, 甚至对病人漠不关心等,必然会让病人感到手术没有保障或引起反感,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 思想负担[4]。 2.2.4注意沟通的技巧

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2-07-25T08:26:47.2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韦素珍[导读] 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做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特点。韦素珍(贺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贺州 542800)【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做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8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临床资 料,总结出其心理反应,采取专科护理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 8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前情绪稳定,无不良心理反应;术后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能正确面对现实,改变知识观念,并能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宣教有效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关键词】肠造口患者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2]。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排便方式,不仅给病人的生活造成不便,并使其心理上承受极大痛苦。现将我科2006年10月—2011年10月,80例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切除、造口成型术对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心理疏导、安慰为主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80例直肠癌患者均已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Miles术后)。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在35~88岁之间;82岁以上的20例,66岁以上的39例;35以上21例。 1.2方法病人入院后通过对病人或家属的接触交流,了解病人发病时间及发病过程,了解病人患病后所表现出的思想及行为情况。 2 术前心理反应特点 2.1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因为害怕手术而产生紧张心理和担心手术预后及经济上的压力等问题产生焦虑心理。 2.2抑郁心理患者对预后没有信心和对将来生活没有把握。 2.3悲观绝望心理当详细了解手术过程,许多人担心术后无法自理造口,认为将给家庭、子女带来麻烦和不便,自觉生存无价值,表现为悲观甚至绝望。 2.4自卑心理病人会认为肠造口开放后会给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危及婚姻、家庭及社会人际关系。 2.5求知欲望心理几乎所有病人都渴望得到有关造口的护理知识,同时希望获得更精良的肠造口用具来控制排便,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 术后心理反应特点 3.1震惊尽管术前可能已经进行心理辅导,但当患者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造口时都不可避免地感到震惊。肠造口上外露的肠黏膜可能会使患者感到害怕、失落、无奈甚至厌恶自己。 3.2“幻直肠”感 1908年美国医生miles首先介绍了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作为标准的低位直肠癌手术,称为miles术。Miles术需要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的同时,会阴肛门也要全部切除。有不少患者术后有“幻直肠”感,即术后初期直肠的涨满和急欲排泄的感觉。 3.3自卑心理肛门的缺失及排便通道的改变(造口)导致患者的身体形象发生改变,影响了患者的自尊。同时看到粪便无法自控而感到悲观。粪便的渗漏、气味及气体引起造口袋的涨满及失去控制的“放屁”使患者感到自卑孤立。 3.4依赖心理始终把自已当作病人。对恢复原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凡事都依赖医护人员或家属。 3.5自闭心理因为害怕被人厌恶或歧视而封闭自已的一种自我保护心理。 3.6焦躁状态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和住院环境,又急于恢复,会有焦躁的行为表现,且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3.7渴望得到更多造口护理知识 4 护理对策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要从亲人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平时多同病人聊天,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耐心给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用治愈或好转的典型病例去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以打消病人的恐惧心理。 4.2专科知识辅导术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病情,正确的给患者做结肠造口护理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造口护理。指导患者改善和调节饮食。养成造口定时排便习惯。给患者发放造口护理手册,告知患者和家属平时多看有关肠造口方面的书籍。 4.3指导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术后日常生活及治疗,让亲朋好友、同事多探望多鼓励,以减轻焦虑,增强其自信心。 4.4随诊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发症大多是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体重的改变,原来的造口用品不适用而逐渐产生;也可能由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因此应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发现问题随时就诊。 4.5定期随访、咨询。 5 小结 经调查研究说明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反应波动大。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就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他们敢于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近年来癌症病人有明显增多趋势,因患病和手术所致的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交流下降也呈上升趋势,患者随之产生的心理反应因疾病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心理护理在特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其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生活质量,应引起同业人员的重视。参考文献 [1]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病人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截肢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2012年8月第9卷第24期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护理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陕教高[2010]13号文件);延安大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医学临床实践教育教学团队”(延大校办发[2010]66号文件)。 [作者简介]周晓红(1977-),女,本科,主管护理师,主要研究骨科临床护理。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因素,外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常见,如各种车祸、工伤、意外伤害等。在医学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严重外伤后经及时救治而存活的患者亦越来越多,但在临床处置中,严重肢体损伤的患者为保住生命而不得不选择手术截肢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面对突如其来的损伤及承受截肢手术的痛苦,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常被严重摧毁。特别是肢体离断伤的患者意识到终身残疾,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1]。如何做好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防止患者的意外发生及伤后因严重心理障碍影响对病情治疗、护理及康复,就显得异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实施截肢的患者共32例,全部是外伤后肢体严重毁损实施截肢的患者,截肢全部是下肢。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3岁,平均44岁。1.2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整体护理进行详细认真护理,在护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心理评估及护理,严格实施个性化护理、康复,效果良好。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后,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康复,无一例因心理严重问题而出现消极抵抗或意外。3讨论 3.1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3.1.1悲观厌世,怨天忧人对突发性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心理研究表明,各类突发性危机事件爆发常常引起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恐惧、抑郁、愤怒、激动、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2]。严重肢体外伤患者入院后,有些是在清醒并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了截肢手术,有些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截肢手术;尤其是后者,在手术清醒后,一个原先活泼的健康人顷刻间变成了缺了肢体的残疾人,这种巨大心理挫败感油然而生,只有切身体会的人才能感受,用“痛不欲生”形容也不为过。患者常常无法面对现实,甚至会寻找机会自杀或者拒绝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除严重悲观厌世心理反应外,还怨天尤人,抱怨“老天爷”不公平,“为什么厄运会降临自己头上”,甚至把所有的不满、怨恨、愤怒全部发泄在自己的家人身上,责怪家人为什么救了自己。患者巨大的心理落差严重会造成心理应激反应,甚至发生反应性精神障碍,出现精神紊乱症状,如妄想、失语、自残等异常行为。 3.1.2过分焦虑,丧失信心焦虑是个体受到威胁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况,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等[3]。截肢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面对轮椅、拐杖等辅助生活器具以及不断进行的康复训练带来的困难、痛苦,会显得手无足措,还会因无力 截肢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研究 周晓红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2例截肢患者存在的心 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一例因心理严重问题而出现消极抵抗或意外。结论截肢患者既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又要面对残疾的心理压力,应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防止患者因严重心理障碍对病情治疗、护理及康复产生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截肢患者;心理问题;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8(c )-0131-02 Stud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mpu -tation ZHOU Xiaoho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Shaanxi Province,Yan'an 71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undergoing amputation.Method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32patients undergoing amputation were analyzed and specif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carried out.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able to cooperate actively for treatment and nursing and there was no passive resistance or accident due to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Conclusion Patients undergoing amputation suffer from both surgical pain and disability-induced psychological stress.Psychological nurs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tively in order to avoid negative influence on treatment,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due to sever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promote early re -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Patients undergoing amputation;Psychological problems;Nursing;Study 131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由于老干部退休后的生活与之前的有很大差异,且在干休所里的社交范 围明显减少,人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部分老干部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出现忧郁、焦虑、孤独、失落、愤怒、怨 恨等不健康心态及情绪,极易导致其出现异常行为,或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 身心健康。在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可通过增加沟通时间、增进相互 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方法改善其精神状态,逐渐克服心理问题, 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护理对策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大都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修养好、生活 经验十分丰富,且对社会有很多贡献,这对干休所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 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越来越多,现已发展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对干休 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不但要熟练掌握他们的病理、生理、心理状况,而且 还需善于沟通,消除不良情绪,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 提高其生活质量。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整 理报道如下: 1. 心理特点分析 由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生活与退休之前的有较大差异,部分老干部一 时难以适应,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表现出忧郁、焦虑、孤独、失落等不健康心态,极易导致异常行为的出现,或诱发其他疾病,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其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自尊与自卑并存、空虚孤独、没有安全 感以及焦虑犹豫等。 1.1 自尊与自卑并存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一般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离休前可能是 单位的核心人物,在单位、家庭及社会上备受周围人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一般 情况下,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自尊心很强[2]。而离休以后,其影响力和权威 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它们容易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情绪低沉,有明显 的失落感。 1.2 孤独空虚 由于干休所的活动范围较小,社交人群单调,且亲朋好友纷纷去世,与儿女 分居,生活十分空闲且整日无所事事,精神十分空虚,不免感到孤独、寂寞。 1.3 焦虑忧郁 由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的身体状况不理想,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降低, 遇到繁琐的事情就有心有余但力已不足的感觉,情绪自然就会忧郁焦虑。若干休所 老年慢性病病人与儿女居离的较远或生活得不到子女或周围人的体谅、理解与支持,其症状会明显加重,易出现心情压抑、焦虑不安、急躁易怒以及嫉妒别人等 状况。 2 护理对策 开展干休所护理工作,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统一思想,充 分认识该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2.1 增进理解和相互尊重 在护理过程中要理解、关心慢性病患者。依据疾病类型、文化水平、社会角

造口护理技术

造口护理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造口护理技术▲目的 1.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实施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对造口接受程度及造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 (2)评估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心理接受程度。 (3)评估患者自理程度:决定给予护理的方式。 (4)观察造口类型及造口情况。 2.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 (2)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 (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周围皮肤及造口的情况。 (4)用造口量度表量度造口的大小、形状。 (5)绘线,做记号。 (6)沿记号修剪造口袋底盘,必要时可涂防漏膏、保护膜。 (7)撕去粘贴面上的纸,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而上将造口袋贴上,夹好便袋夹。 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利用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学会操作的必要性。 (2)向其介绍造口特点以减轻恐惧感,引导其尽快接受造口的现实而主动参与造口自我管理。▲注意事项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5.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 9.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造口护理操作规程 目的 1、评估造口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造口早期并发症。 2、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洁,避免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 3、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达到自我照顾造口的目的。 4、评估患者对造口的心理接受程度,帮组患者及家属克服对造口的心理障碍。 操作流程 (一)评估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 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邓玲玲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邓玲玲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

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 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应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

对病人及家属地心理护理

毕 业 论 文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

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焦虑、恐 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 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编者:翠 目录 1 什么是心理护理 (5)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5) 2.1疼痛的心理护理 (5) 2.2焦虑的心理护理 (6) 2.3恐惧的心理护理 (6) 2.4悲伤的心理护理 (6) 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6)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7) 4.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8)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9) 4.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11) 4.5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 (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