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264969.html,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作者:焦姣

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19期

摘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约20首圆舞曲,其中"华丽性"圆舞曲和"抒情性"圆舞曲占大多数,这都是肖邦对灵魂的渲染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是他的真情实感。他的创作把他与在波兰的生活贯穿起来,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他的音乐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圆舞曲富有勃勃生机,应该在教师和学生中予以重视,并加以推广。这是文章的动机之一。文章通过对肖邦圆舞曲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分析,全面揭示肖邦圆舞曲的价值。

关键词:肖邦圆舞曲创作特色演奏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国内外资料主要是对肖邦圆舞曲进行了时间的分类,共有哪些圆舞曲,举例其中能代表某个阶段的个别单曲经典作品加以分析其特征。在李晓燕的《浅析肖邦及其创作特征》中,对肖邦的全部的钢琴作品进行了分类,其中既有表现民族风格的玛祖卡舞曲,和波罗乃兹舞曲,有充满戏剧性激情和史诗般气魄的叙事曲和奏鸣曲,也有洋溢诗情画意的夜曲.圆舞曲和船歌,还有即兴曲.回旋曲.协奏曲等。而圆舞曲,作者把其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1827—1830年在离开波兰时早期创作的“华沙圆舞曲”,二是1831—1835年肖邦远离家乡来到巴黎深造时的早期创作;三是1838—1847年成熟时期的作品并列举各个作品。然后讲述肖邦的创作特征,从其节奏性如《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之2),旋律性,和声性,炫技性如《e小调圆舞曲》,沙龙性如《a小调圆舞曲》(作品34号),民族性这五个方面阐述肖邦的的创作。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肖邦圆舞曲的创作特征李晓燕的《浅析肖邦及其创作特征》中从其旋律性方面讲:旋律丰富,歌唱性强,与意大利歌剧有一定联系,如歌.优雅.婉转。从节奏方面讲:"Rubato"是

在肖邦圆舞曲节奏中强用的节拍。从和声方面讲:总是抓住和声色彩的无穷变化把它挖掘出来,把人们的审美带向新的意境,在每一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看的旋律和和声的有机结合。和声的运用上肖邦大胆.突然的转调让同时代人大吃一惊,但他并非为和声而和声。从炫技方

面讲:肖邦圆舞曲中有适合音乐会演奏的,他们有着绚丽的技巧和积极饱满的情绪,有雄壮璀璨的音乐效果。沙龙性方面:在圆舞曲中有一些篇幅不大的钢琴音诗,是肖邦在法国沙龙中做的贡献。这些乐曲中的抒情形象和优美旋律处处洋溢着法国艺术沙龙的流光溢彩,优雅精致,适合沙龙舞会伴舞用。在民族性方面:肖邦是民族作曲家,民族艺术家,从圆舞曲中可看出他的创作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息息相关,他旋律中和声性与器乐性的结合,曲中器乐的音调是从纯歌曲的艺术中引申出来的,这一特点就是影响与民间艺术的印证。

二:肖邦圆舞曲的分类冯敬华的《浅论肖邦的圆舞曲的艺术特怔》中对圆舞曲进行了分类,可分为“华丽”圆舞曲和“抒情”曲,华丽圆舞曲富有气氛热烈和活跃的氛围,音色明亮辉煌,具有快节奏的速度,力度对比明显;抒情性圆舞曲旋律富有歌唱性,线条柔美流畅,速度平稳,表现一种内在含蓄的情感,其中“华丽性”圆舞曲和“抒情性”圆舞曲占大多数,这都是肖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摘要】: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音乐,差异 乐器的演变差异 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

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审美的差异: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 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

潮州音乐中琵琶定弦、音律及演奏技法探微

潮州音乐中琵琶定弦、音律及演奏技法探微 发表时间:2018-08-06T14:37:56.66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作者:陈育珊 [导读] 琵琶是潮州音乐演奏中的一件重要乐器。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提要:本文通过对潮乐音律的分析及潮州琵琶独有演奏技法的归纳论述,让人深刻体会到潮州音乐中琵琶的艺术魅力及在乐队中的作用,使人认识到它不仅是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在潮州音乐合奏和潮剧伴奏中更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乐器。 关键词:潮州音乐琵琶定弦音律及技法 琵琶是潮州音乐演奏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它在潮乐中使用的音调和音律都有别于其他乐种,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演奏技巧技法。以下结合实践体会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定弦 潮州音乐,以潮州民间流传的“四孔弦”为基调,即标准的F调。琵琶的定弦同样在以“四孔弦”为基调的基础上定弦为5125音,用传统把位按弦弹奏,特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重三六调,重点音“7、4”与活五调色彩音“2、4”,在传统把位上更能发挥音韵音色的独到神韵。 在传统把位上很多指法的运用也为潮乐音韵的处理增添丰富色彩,如:扫弦、分弹、琶音、泛音等。尤为重要的是,催奏是潮州音乐最富有特色的变奏法,琵琶在潮乐的催奏上有区别于其他乐种的一种很特殊的演奏技法“企六催”,运用“企六催”必须是建立在5125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无限丰富的音乐美感。因此,潮州音乐的琵琶定弦是较为严格的,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二,音律 潮州音乐的音程不是平均律定音的,而是使用七声不平均律,其中“7、4” 两音与十二平均律的“7、4” 两音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潮州音乐中有“轻三六”, “重三六”,“反线”,“活五”等几种色彩不同的调体,构成这几种调体的不同色彩的主要因素,便是这几种调体的音准有它的“游移性”(不稳定性),特别是“7、4”两音在“轻三六”与“重三六”中的音高更有明显的差距,即使是在同一调体的乐曲中,因为旋律进行倾向和演奏者审美的需要,这两个音也可有高低的差别。这些音准上的差别,在于弦乐器上演奏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在琵琶上演奏,要适应这几种不同色彩的调体就比较困难了。 琵琶是固定品位的乐器,“轻三六”、“重三六”、“活五”等,音准的“游移性”完全靠左手按品位来达到音乐的色彩要求,在潮州音乐中,称为“做音”。又因为潮乐“7、4” 两音与与十二平均律的“7、4”两音在高音上有明显差别,“7”音比十二平均律低,但不等于b7,所以用↓7表示。“4”音比十二平均律高,但不等于#4,所以用↑4表示。“活五”调中的“2”音(即“五”音)比十二平均律高,但不等于#2,所以用↑2表示。 “重三六”调体中有“↓7”和“7”两个音。两个音的音高是不同的,这是为了适应该调体的风格而定的,因为“重三六”调体的乐曲中常常有“轻三六”的乐句或章节,所以在演奏时要根据旋律的进行做音,达到音律上的和谐与协调。 用琵琶演奏潮州音乐,要多增加视唱练耳,多做些唱念,才能掌握好潮乐“轻,重,活,反”等调体的音准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训练左手按音的音律音准,还要特别注意区分潮乐 “重三六”中“7、4”两音及“活五”中的“2”音与十二平均律音高的差别,要能够做到掌握好潮乐与民乐两种不同的音律概念及音律上不同操作法,才能弹奏出潮州音乐的韵味与特色。 三,演奏技法 催奏是潮州音乐中不同类别的具有地方风格的音乐变奏形式。“企”是固定的意思,“企六”-----“六”即工尺谱中的“六” ,简谱“5”音,是以5125定弦的琵琶子弦散音。催奏时依靠腕做主要运动,食指拇指需配合默契,食指不断弹抹子弦散音“5”作固定衬音,拇指扣三、四弦旋律主音。“企六”在催奏中根据乐曲需要可自由改变速度,随着速度的快慢不同,“企六”在催奏中也有所区别,有“一点一企六”、 “三点一企六”、 “跳字企六”等等。这些“企六”变化使原本单调的旋律板字有一种板中有眼,板眼相生的奥秘。“企六”板眼的变化,它不规定在哪一拍哪一小节“变”,完全紧靠音乐需要,按旋律进行而不规则的变化。这是潮州琵琶最有地方传统韵味的一种催奏法。它为变奏而存在,与潮州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运用极为广泛。在单催(即一点一催)时,琵琶采用一点一企六催,指法是“扣抹”进行弹奏,即一拍二音。在双催(即三点一催)时,指法是“扣抹弹抹”,即一拍四个音反复进行。双催也可采用五点一催奏手法加以运用,五点一即采用一点一与三点一相结合的催奏手法。在奏双叠催时,可运用七点一企六,即一拍八个音,也可运用二个三点一企六进行催奏,也可运用扫轮采用二个半轮,还可运用“勾挑轮”轮指指法进行催奏。这是琵琶企六催几个催奏要点,也是潮州音乐中琵琶灵活多变、独特丰富的弹奏技法。 勒弦也是潮州琵琶特殊的一种弹奏技法,在潮乐合奏中多运用于乐句进行的长音中。琵琶运用上下勒弦使乐曲增添色彩,例如昭君怨中一小节乐句四拍“4”长音,乐句在“4” 音上琵琶运用勒弦技法,表现昭君出塞风沙吹动之意境,对乐句起着点缀衬托作用。指法即是把一弦架在无名指指甲上,用中指把弦夹在无名指上,有节奏的上下滑动,右手结合长轮或滚指演奏,这种指法称勒弦。勒弦没有固定音准,也是由演奏者自由把握的一种技法。在合奏潮州音乐乐曲时也不是每首乐曲都可运用勒弦,需视乐曲内容灵活掌握。运用得当,可使长音乐句的进行富有动感,具有华彩的韵味。 摘(勺弦),勺弦是琵琶非乐音的一种指法,即拇指抵住一弦,食指或中指在拇指下方作弹或剔,发出“勺”的一声,称为“摘”。在潮乐运用中多采用于乐曲的拷拍部分,它可起着板拍指挥作用,也可起着乐曲色彩的点缀上。 潮州七律琵琶是潮州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了潮乐的古风古韵,在潮州音乐中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在潮州音乐中发挥了其他乐器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及其特有的催奏指法,使潮州音乐乐队整体的音质更和谐、更美、更具表现力,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内涵,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京剧音乐

京剧音乐 以歌舞演故事,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而音乐又可视为戏曲艺术的灵魂。京剧由“秦腔”“昆曲”“汉调”“徽调”等等发展而来,形成了自己的“皮黄腔”(即“西皮”“二黄”)。京剧中西皮腔、二黄腔发展的较为完善,影响很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皮黄在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西皮定弦为6―3,(定弦的标准是建立的演员的嗓音音高的基础上)西皮腔有很多种板式:“西皮原版”、“西皮慢板”、“西皮快三眼”、“西皮二六”、“西皮导板”、“西皮回龙”、“西皮流水”、“西皮快板”等等。西皮的曲调活泼跳跃,节奏紧凑,例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还有《龙江颂》中江水英唱段“一轮红日照胸间”。而有的西皮腔旋律

是刚劲有力的,例如: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和唱段“屈膝投降是劣种”;现代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唱 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都充分证明以上的观点。西皮原板的主要特点就是:眼起板落,即上句眼起,下句板落。(民族音乐称为弱拍起,强拍落)而西皮慢板,西皮快三眼上句是在中眼起(民族音乐称为次强拍起)下句板落。例如:传统京剧《空城计》诸葛亮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等可以说明以上观点。 西皮腔分生腔,旦腔,西皮生腔的落音,上句一般落为6、2、3音,下句多落1音。旦腔的落音,上句一般落低音6、3、1。下句多落5音。生旦腔所用的过门也基本相同,但两者唱腔的旋律,句子的落音以及音区,音域都有所不同。在调高相同的情况下,生腔与旦腔是同调异腔的关系,可以组成对唱的唱段,例如《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与杨延辉在“坐宫”中精

彩的对唱。反西皮是由西皮变化而来,单板式不够完整,传统戏和现代戏都不常见。 京剧二黄分二黄腔、反二黄腔,另外还有四平调和唢呐二黄,唢呐二黄与二黄腔的区别只是在于伴奏的乐器不同,唢呐二黄的伴奏是以唢呐伴奏为主,其他乐器为辅,不用胡琴,但是在唱腔旋律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四平调也属于二黄类,旋律非常优美,委婉动听。 二黄、反二黄也分生腔、旦腔两大类,这两种板式的生腔,在皮黄戏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具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在京剧音乐的创作上,总是综合二黄、反二黄的大部分板式。写成中心唱段来反映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二黄生腔与二黄旦腔伴奏乐器定弦也是相同的,都是5、2弦。 正、反二黄伴奏的胡琴与汉剧,徽剧的伴奏胡琴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著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 1.1音列 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1.2乐曲特点 1.2.1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另外,而合奏则往往出现在宫廷等达官贵人的大型娱乐演出中,相对影响范围不很广。 而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发展到重奏,再发展到合奏后,和声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美学及功能性,重视对他人的感染力,相对较为客观。而合奏则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乐声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此有人形容西方音乐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而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如在听《梅花三弄》时,你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景,然后通过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一样是表现人的不屈精神,《命运交响曲》就显得深沉而铿锵了,首先就是通过强节奏的开奏震撼人心。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

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 再次,乐器发展的差异:上面提到,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 音乐则倾向于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西音乐功能上的这种不同,其根源即在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别。这个差别是: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所谓以知识为本体,是指西方人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自己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

潮州乐器

潮州音乐特色乐器介绍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乐。潮州音乐是潮州人心中永恒的情节,而潮州乐器更是潮州人心中情节中的情节。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特点为古朴典雅优美抒情。潮乐主以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要乐器。从演奏形式和风格上大致可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等七个品种。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张文生是潮州牌坊街一乐器店的老板,祖上十几代都从事手工制作乐器,他不仅善于制作,更 精于演奏。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264969.html,/u89/v_NTg3OTQ4MTQ.html 头弦 潮州汉调音乐(外江乐)领奏乐器,有200多年以上历史。五度定弦,北路为(6 3)d`-a`,南路为(5 2)d`-a`。 二弦 潮州弦诗乐及潮剧领奏乐器,有200多年以上历史。音高为四度定弦(5 1)c`-f`,有双盘腿式,平腿式,盘腿式和夹腿式四种坐姿。 椰胡 潮乐辅弦,有300多年以上的历史。定弦为f-c’或d-a,是潮乐最普及乐器之一。 竹弦 潮州二弦未产生时,竹弦是潮州弦诗乐的主奏乐器,由宋代奚琴演变而成,有500年以上历史。音高定弦c`-f`或c`-g`。 梅花秦琴 潮乐最古老乐器之一。古称阮咸,有1000多年历史。后潮人取“梅开五福”吉祥之意定名为梅花秦。潮乐定弦为g-c,音色柔和富有弹性。

尺八 潮阳笛套古乐,细乐主奏乐器,有1000年以上历史。 曲锣 俗称小斗锣,潮州定音铜器,音高为c,与深波同时演奏,音色效果极佳。其“锣花”交错变化最具特色。 深波 潮州大锣鼓低音铜器,定音为f或g,发音深沉,富有余韵。 钦仔月锣 钦仔:潮州锣鼓乐特色打击乐器之一。定音为1,F。 月锣:潮州小锣鼓乐特色打击乐器之一,定音为2,G。 大钹 潮州锣鼓乐主要打击乐器之一。一般都要求定音,有定2的,G,有定3,a的。 潮州弦诗乐是民间丝竹 乐,“弦诗乐”原指潮州古乐 诗谱的演奏,现在已经逐渐成 为潮州民间丝弦、吹管、弹拨 等乐器独奏、重奏、合奏等演 奏形式的总称,是潮州音乐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演 奏人员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 一般都是以一种自娱自乐、自 我陶醉的形式表演,为我们表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 摘要 中西文化异彩纷呈,构成文化的要素数不胜数,而音乐绝对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音乐上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民族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从音乐中体现出来。中西方的音乐各具特色,主要的表现在于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在下文中将会提及音乐的含义、中西音乐的特点、中西音乐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体现差异的主要几个方面以及中西文化的相同点等内容。 关键词 音乐的含义音乐特点中西音乐差异差异原因相同点 正文 一、音乐的定义 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一种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二、中西音乐的特点 中国音乐的特点: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中国的情韵可以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或者可以说源于古代钟鼎的花纹及原始画壁的动物飞腾之象。 西方音乐的特点:西方音乐注重的是和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性。 三、差异的具体体现 (一)乐器方面 中国乐器主要包括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拉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笛子、唢呐、箫、葫芦丝等;弹拨乐器主要有古筝、琵琶、柳琴、月琴、扬琴等;拉奏乐器主要有二胡、高胡、马头琴等;打击乐器主要有鼓、磬、编钟等。 例如古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后人誉为哲学性的艺术,位居“琴棋书画”之首,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西方的乐器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木管乐器主要有长笛、单簧管、双簧管;铜管乐器主要有短号、小号、长号、大号和圆号;弦乐器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弹拨乐器主要有吉他、贝司;键盘乐器主要有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打击乐器主要有架子鼓、三角铁、大鼓、排钟、木琴。 例如小提琴,它在西方乐器中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是弦乐族系中的高音成员;音域超过三个八度,是所有管弦乐队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小提琴也是最富有表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 较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班级:电子101 学号:10446301 姓名:丁林玲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前人定义音乐的形式是音乐活动在其无数次重复后所逐渐形成的技巧、结构、程序和模式,是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而文化,则决定着生命是以何种方式,遵循着何种轨迹进行运作并做出物化表现的。因而要想使音乐充分展示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借助文化这一艺术原创力的冲击才有可能。 越是高度发展的音乐,我们就越是有必要将其与最初创造它的文化、生命相接通,本文就仅从中西音乐的调式、织体和节奏等方面的细节特征,来探视一下它们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联系。 一、中西音乐调式的差异 专业术语:“西方音乐体系调式构成的基础是四音音列。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有3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由这3种不同的四音音列可组成12个调式,这些调式被称为“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后来,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专业音乐创作和民间音乐中爱奥尼亚调式、利底亚调式和混合利底亚调式逐渐合为一组,演变为自然大调,伊奥利亚调式、弗利及亚调式和多利亚调式也逐渐合为一组,演变为自然小调。并由于自然大、小调相互渗透,又逐渐形成了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 “而中国音乐的调式构成的本质和特征是五声性,其构成的核心是三音小组。这三音小组共分两类,第一类由大二度和小三度构成,第二类则由两个大二度构成。第一类三音小组在这个音乐体系中具有典型意义,因为这是它所特有的。此类三音小组又分为两种,第一种的结构是小三度在上方,大二度在下方,第二种恰好相反。由这两种三音小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可构成宫、商、角、徵、羽五种五声调式。” 这两种调式比较而言,五声体系和七声体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前者比较单纯、质朴、简洁,后者比较复杂、丰富、精致;前者适合于表现明朗、刚劲、粗犷的风格,后者适合于表现细腻、婉曲、华丽的色彩。但这个差别仅仅具有风格上的意义,而不具有判别高下、优劣的能力。复杂的、精致的不一定就好,就先进;简单的、质朴的不一定就差,就落后。然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七声音列,自先秦起,中国即有许多乐器(如古琴、古筝等)能够演奏七声音列。甚至连十二音音列也已经早在先秦即已出现,比西方的十二音体系要早1800多年。就是说,在中国音乐活动中很早就已出现七声音列和十二音音列,但中国音乐并没有选择它们,而是选择了五声体系。 而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相反的倾向:疏旷、单纯、简洁和明快。中国人不喜欢拐弯抹角,不喜欢繁琐论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艺术上,他们都尽可能的直截了当,追求顿悟见性,洞察本质,总是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多的内容,以最少的笔墨来制造最动人的韵味。返朴归真,确实是中国人生活的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因此,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差异上,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审美的差异,音乐创作的差异,音乐理念的差异,乐器发展的差异等等。 首先,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再次,乐器发展的差异:上面提到,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总之,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将是二者今后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

关于潮州音乐教育的思考余少萤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 艺术教育96ART EDUCATION 2012 · 08潮州音乐历史悠久,独具魅力。潮州音乐是以古 闽越族的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受到多种民间 音乐的影响和融合,形成既有本地特色,又有外来音 乐特点的民间音乐艺术。潮州音乐历史深厚、内涵丰 富、品种多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继承、 创新和发展。 潮州音乐广义上是指潮州民间的各种音乐活动 形式,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弦乐、地方戏曲、潮州 庙堂、潮州外江、潮州笛套和潮州说唱等音乐形式。 它们根植于潮州方言区,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 湾、港澳及东南亚各地。潮州民间音乐的传谱,分为 二四谱、工尺谱和简谱三种。在演奏技巧上,潮州民 间音乐艺人强调“一音多韵”“做句加花”等。① 潮州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个别具特色 的地方乐种。潮州音乐源远流长,在形成与发展的过 程中,既不断接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同时自身也在改 革与发展,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也能演绎出 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中一些曲目的乐器组合、 演奏技巧等都有独特的章法,这使潮州音乐产生许多 美妙的歌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潮州音乐包括乐 曲、乐器、演奏技艺、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日臻完美。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一种以提 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包括人的 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及心 理健康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是以声音塑造形象, 以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个 体发展、教育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 美教育,它的全部过程是以体现审美为核心的育人过 程。音乐育人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精神 世界、激发人的创造才能。音乐教育具有提高人的审 美能力,德育的功能,益智功能,健体功能。②它包括唱歌、音乐知识、技能训练、音乐欣赏等部分,通过这些内容来教育、培养学生。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思维与创造力。总的来说,音乐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潮州音乐教育的现状潮州音乐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中,自身内涵逐步丰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州音乐,引申出多种演奏形式。然而,笔者发现目前潮州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保护和推广潮州音乐教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潮州音乐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乐种,与潮州人的生活环境、习俗,特别是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③潮汕方言是广东方言中独具特色的方言,然而受到当前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潮州青年盲目排斥传统文化,不会说潮汕方言或者对潮汕方言没有感情与兴趣,而且较少受到潮州音乐的熏陶,缺乏对潮州音乐的了解与认识。由此,我们应加大力度对青年人进行潮州音乐教育,让潮州音乐继续传承下去。(二)对潮州音乐进行研究的音乐理论人才与音乐教育者缺乏。这使得潮州音乐的理论方面发展缓慢,目前关于潮州音乐的书籍较少,潮州音乐教育难于推广。 (三)校园开设的音乐课程中缺少潮州音乐的内容,甚至一些教师都不了解潮州音乐。潮州音乐书籍的缺乏,也使潮州音乐教育难以进行。笔者认为,政府应对潮州音乐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教育部门也应对潮州音乐教育大力支持,经常性地举行潮州音乐的讲座或潮州音乐的演出。校园应重视潮州音乐教育,加大对潮州音乐教育的投入,使潮州音乐教育的现状得以改善。关于潮州音乐教育的思考 【内容摘要】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潮州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文化,文章通过对潮州音乐的研究,以及对潮州音乐教育的了解,从发展潮州音乐的角度提出开展潮州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潮州音乐 音乐教育 措施 ◆ 余少萤

高一音乐:京剧音乐

高一音乐:京剧音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作者廖平凡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级中学音乐课本》第三节 执教:深圳市碧波中学廖平凡 教具:影碟机影碟(唱段实况)幻灯片幻片机彩电等 教学目的 、通过对京剧的简介,使学生了解京剧基础知识。 2、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内容。 (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剧种?) 2、介绍京剧基础知识:(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1)京剧的形成: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清朝安徽省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演出,皮黄腔风靡京城。后来,留京徽班艺人与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因为它久居京城这种特殊背景之下,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以致世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国剧。 (2)京剧音乐: 1)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汉一带。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2)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由演奏旋律的管弦乐器组成,常用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小三弦、京二胡、笛子、唢呐、笙等(出示挂图), 深圳市碧波中学 高一音乐京剧音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264969.html, 论肖邦圆舞曲的音乐特色 作者:焦姣 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19期 摘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约20首圆舞曲,其中"华丽性"圆舞曲和"抒情性"圆舞曲占大多数,这都是肖邦对灵魂的渲染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是他的真情实感。他的创作把他与在波兰的生活贯穿起来,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感情,使他的音乐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圆舞曲富有勃勃生机,应该在教师和学生中予以重视,并加以推广。这是文章的动机之一。文章通过对肖邦圆舞曲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分析,全面揭示肖邦圆舞曲的价值。 关键词:肖邦圆舞曲创作特色演奏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国内外资料主要是对肖邦圆舞曲进行了时间的分类,共有哪些圆舞曲,举例其中能代表某个阶段的个别单曲经典作品加以分析其特征。在李晓燕的《浅析肖邦及其创作特征》中,对肖邦的全部的钢琴作品进行了分类,其中既有表现民族风格的玛祖卡舞曲,和波罗乃兹舞曲,有充满戏剧性激情和史诗般气魄的叙事曲和奏鸣曲,也有洋溢诗情画意的夜曲.圆舞曲和船歌,还有即兴曲.回旋曲.协奏曲等。而圆舞曲,作者把其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1827—1830年在离开波兰时早期创作的“华沙圆舞曲”,二是1831—1835年肖邦远离家乡来到巴黎深造时的早期创作;三是1838—1847年成熟时期的作品并列举各个作品。然后讲述肖邦的创作特征,从其节奏性如《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之2),旋律性,和声性,炫技性如《e小调圆舞曲》,沙龙性如《a小调圆舞曲》(作品34号),民族性这五个方面阐述肖邦的的创作。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肖邦圆舞曲的创作特征李晓燕的《浅析肖邦及其创作特征》中从其旋律性方面讲:旋律丰富,歌唱性强,与意大利歌剧有一定联系,如歌.优雅.婉转。从节奏方面讲:"Rubato"是 在肖邦圆舞曲节奏中强用的节拍。从和声方面讲:总是抓住和声色彩的无穷变化把它挖掘出来,把人们的审美带向新的意境,在每一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看的旋律和和声的有机结合。和声的运用上肖邦大胆.突然的转调让同时代人大吃一惊,但他并非为和声而和声。从炫技方 面讲:肖邦圆舞曲中有适合音乐会演奏的,他们有着绚丽的技巧和积极饱满的情绪,有雄壮璀璨的音乐效果。沙龙性方面:在圆舞曲中有一些篇幅不大的钢琴音诗,是肖邦在法国沙龙中做的贡献。这些乐曲中的抒情形象和优美旋律处处洋溢着法国艺术沙龙的流光溢彩,优雅精致,适合沙龙舞会伴舞用。在民族性方面:肖邦是民族作曲家,民族艺术家,从圆舞曲中可看出他的创作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息息相关,他旋律中和声性与器乐性的结合,曲中器乐的音调是从纯歌曲的艺术中引申出来的,这一特点就是影响与民间艺术的印证。 二:肖邦圆舞曲的分类冯敬华的《浅论肖邦的圆舞曲的艺术特怔》中对圆舞曲进行了分类,可分为“华丽”圆舞曲和“抒情”曲,华丽圆舞曲富有气氛热烈和活跃的氛围,音色明亮辉煌,具有快节奏的速度,力度对比明显;抒情性圆舞曲旋律富有歌唱性,线条柔美流畅,速度平稳,表现一种内在含蓄的情感,其中“华丽性”圆舞曲和“抒情性”圆舞曲占大多数,这都是肖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 联系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著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 1.1音列 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

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1.2乐曲特点 1.2.1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另外,而合奏则往往出现在宫廷等达官贵人的大型娱乐演出中,相对影响范围不很广。 而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发展到重奏,再发展到合奏后,和声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美学及功能性,重视对他人的感染力,相对较为客观。而合奏则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乐声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此有人形容西方音乐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而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潮州音乐的特征及传承探讨

潮州音乐的特征及传承探讨 【摘要】历史悠久的潮州音乐因其古朴典雅的风格流芳于世,如何传承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潮州音乐;传承;特征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除潮州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潮州音乐的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现在经常演奏而广泛流传的《画眉跳架》、《粉蝶采花》等就是潮州小锣鼓的优秀作品。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汕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从事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现在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宠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同时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的两种技法。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潮乐的曲体结构具有民族特点,符合民族审美习惯。旋法以五声骨干音为主,虽有六声、七声的运用,但实质是“奉五音”的关系。乐律基本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但在七声音阶中,由于si音偏低fa音偏高,常出现3/4全音和1/2半音,所谓中立四度、中立七度的中立音程,又越出了三分损益律的局限。由于某些音级在音高上的微升、微降和游移现象,旋法极讲究润饰和作韵,使调式色彩产生种种之变幻,令人回昧无穷。实际上起着类似调号的作用。这些调皆出自“二四谱”的易音变奏而得称,并各自体现特定的情绪气氛。相对而言,“轻六”表现轻松愉快,“重六”表现深情激越、“活五”表现缠绵悱侧、“轻三重六”表现幽闷思恋,“反线”表现逸畅谐趣。这些音符调式的变幻,也就是潮乐色彩变奏体现,极富表情意义,使调式加强对比变化,又巧妙支运用了综合调式性的表现手法,故形式独特的风格。 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潮州音乐已出现逐渐衰落的状态。历史资料散佚,艺术人才老化等等,无不制约着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关方面需要进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