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活动的设计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活动的设计

论文题目:浅析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和

活动的设计

作者单位:成都市天府新区籍田中学作者姓名:陈琳

时间:2014年4月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和活动的设计

一前言: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常用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高中更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也是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能帮助他们掌握和了解英国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知识背景,也可以丰富英语词汇,语法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高中生应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浅显的文学作品并获取主要信息、摘录要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等……” 。近几年高考阅读也侧重考查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即抓文章主旨大意,借助细节、分析、概括、归纳、推断、文章寓意等方面的能力。结合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阅读理解题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高考阅读理解就一直是5篇,所占分值达40分,约占总分的26%左右,近年四川高考卷还增加了一道10分的阅读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方面要下大工夫。所以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因而重视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和活动的设计,加大阅读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二常见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和活动

1 问答式:这是我们大部分英语老师最乐于采取的教学策略,问答式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体现外语交际教学

思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提问形式代替了单纯的讲授。的确,通过适当的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并指导教学行为,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有所增多,从而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局面。然而,由于问答式教学模式自身以及人为所致,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该模式时就容易引发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提问的角度把握不当,阅读教学的提问涉及到问题的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更多注意到的是提问的数量与覆盖面,使得许多问题只能以是非题呈现,这种低质量的语言操练活动使得学生对阅读文章里的语言认识与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上,无法有效诱发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另外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教师针对文章提出一连串问题,学生忙于回答的设问式教学,实际上还是单向活动(师→生;生→师)。如果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学生长此以往会缺乏思考空间,使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课堂上的设问方式往往是一问一答,和一问众答,这样往往整堂课都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完成阅读教学,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惰性与依赖性滋长,不利于阅读综合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2 讲解式:由于现在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单词和词汇,特别是到了选修教材,文章篇幅增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有部分老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以为现在的阅读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扫清词汇障碍,剩下的阅读内容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以为这样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掌握必要的词汇和语法就完成了阅读教学。其实这样老师也累,学生也累,学生自然会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要训练阅读思维和策略更是难上加难。

以上两种常见的阅读教学策略,很明显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也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为学生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根据一篇具体阅读文章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读文章的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如何利用阅读策略设计教学活动

(一)阅读策略与活动的关系

阅读策略与活动是紧密结合的,只有把握好阅读策略,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是指导,活动是体现。那么什么是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有效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的提高有帮助的策略。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认知策略包括:速读策略(略读、查读、寻读);细读策略(区分主旨与细节、命题推理、语用推理、转移、意译、清除歧义、推测词义、识别代词所指)。同时阅读策略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时间、以及自己的背景知识等。除了阅读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到阅读学习策略:背诵好的课文,提前预习, 设置学习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计划,能结合所读文章反思自己的行为等。策略教学的目的在于培

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使用策略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常见的活动有:A阅读策略活动:文本阅读为学生提供需要分析句子结构理解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图式利用在所给文章的相应部分教师通过问题提示学生进行文本与图式之间的联结,读后让学生谈论自己是如何利用图式信息理解的。选择注意力通过问题提示和阅读控制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把注意力集中某具体信息。策略调控提供风格各异的文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或者同一篇文章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任务完成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完成不同任务时所采用的阅读方式。文本利用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推理推论问题,学生完成任务后介绍自己是利用什么上下文信息进行推理的。整体阅读为学生提供可以采用整体阅读方式的文章,提示学生要采用整体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阅读后讨论自己阅读的感受。信息分析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信息让学生分类。结构分析通过表格、结构图等方式的填充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B 阅读技能活动:阅读技能不同于阅读策略,策略是有意识行为,而技能是无意识行为,只有当学生可以无意识的使用某种策略获取信息、理解文本、完成任务才算掌握了某种技能。技能活动包括猜测词义,对规定词语所指的选择;根据所给句子或段落预测下文。理解篇章结构段落顺序重组;段落作用讨论。理解细节信息练习,如信息图表化;根据文章重组句子;根据故事排列图片。推论正误判断,表格填充、讨论等。

(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遵循的原则

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

位;教学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学生主体观是能力目的论的必然推论,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的言语活动是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主要环节。阅读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背景图式等方面的差异,增加活动的变化性,以外研版选六Module 5 V ocabulary and Reading Cloning and DNA 为例,这是一篇科技类阅读文章,对于大部分文科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文章内容,基于这样的特点,我在文科A类班设计的主旨主题的理解时,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或自我归纳,然后将文章分为三部分,而在文科B类班设计的则是匹配活动:

2:循序渐进原则

阅读环节设计的循序性就是要求课文阅读教学设计要循序渐进,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的本质决定的。学生的认知经历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阅读就是通过文字符号的输入,经过符号的意义化,实现有效信息的理解和整合,最终达到理解、内化并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设计领会与再认活动时,一般情况下应该先识别事实信息,再识别观点态度信息;先识别,再表述,或者说先进行字面理解,再进行推理理解。

就同一个活动而言,活动所涉及的问题也必须在同一个认知层次上,或者呈逐递进的关系。这种阅读理解的层次设计可以这样来设计:理解性活动→控制性活动→半控制性活动→交互性活动。设计既要体现知识内容的分层,又有技能发展的分层,还有活动方式的区别,比如在外研版选六Module 5 V ocabulary and Reading Cloning and DNA 这篇文章里,在第一步设计理解文章篇章结构后,可以先从最简单的事实理解入手,如,What is cloning? what is DNA? 逐步过渡到更深一层次的事实理解如:what’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最后上升到思维能力的训练,交互性活动的设计,如小组讨论,Are you for or against cloning? Give your reasons ?

3 整体性原则

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一篇课文是一个语言和思想连贯的整体,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结构。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要求既是指学生的整体阅读,又是指教师的整体设计,即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依托文章的篇章结构,坚持信息的整体输入,坚持以课文为中心开展听、说、读、写等活动,从而避免传统的分块教学。任以这篇科技文为例,先从标题入手,Cloning and DNA ,导入这一内容后,因为科技文章较难,新单词也特别多,可以让学生先在头脑里构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让学生去找出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内容来构建篇章结构的,避免了学生单纯阅读,从而迷失在茫茫的新单词中,无法理解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即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当然根据语篇需要,我们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和交互式的阅读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的选择我们都不能离开对语篇整体结构的理解,让学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4 任务性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一个活动,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运用目的语完成活动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要求和需要,也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的角色转变。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活动,参与和实践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亲历亲为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活动。在阅读任务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任务型阅读课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习惯,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 真实性原则

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创设的情景和活动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分析阅读中呈现的内容在话题、功能、语用等方面的特征,根据内容设计适当的活动。所谓真实,是指任务的目的、情景、方式、人物角色等都必须是真实的符合现实要求的。

6 情景化原则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事件、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全面和谐

发展,以此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设计阅读运用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设置各种语境。语境的设置可以通过图片、假设的问题、视频等进行,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之中才可能有真正的语言运用。例如,在讲选六第二模块,The Cat That Vanished ,由于文章小说内容较难,即使优秀学生反复看几篇文章也不能充分的理解内容,在讲最后一部分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同学们去根据文字描述去画出猫穿越过去的那个世界,把虚拟的世界真实化,个别同学在短时间内还给那条街道和山坡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7 思想性原则

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阅读的目的也不仅是获取信息、培养阅读能力和技巧,还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获取信息学会欣赏,欣赏语言文字、篇章结构和文章的思想,最终领悟课文体现的思想内涵。

(四)阅读活动设计的方法

1 关注阅读过程的完整性

所谓关注阅读过程指阅读活动的设计要关注活动所处的阅读环节,不能头重脚轻,也不能顾此失彼。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分为三个主要过程:Pre-reading、While-reading 和Post-reading。其中,While-reading 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阅读教学的最佳结构是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Pre-reading 是阅读教学的开头,应该短小、精彩,旨在激活学生与话题相关的已有的背景知识,为下一步阅读环节做铺垫。设计导入环节时要紧密连续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While-reading 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和核心阶段,应该

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获取主要事实和观点上。Post-reading 属于读后的巩固拓展。读后活动的设计应基于文本内容,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阅读后的拓展讲究厚积薄发,只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扎实地完成阅读中的各项任务,读后的拓展才会显得雄健有力,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符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提出的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即对文章要从表层理解、推断性理解到评价性理解的完整理解。

2学生活动的多样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善于设计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一点点学习并积累知识,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把握学生特点和心理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学环境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丰富多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作为教学主导而不是教学主体存在的,因此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设计的活动既有口头的,也有笔头的;既有个体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既有对文本基础信息的理解,如选择题,判断正误,完成表格,排列顺序,回答问题,文章复述,也有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的理解、归纳概括、推理运用、策略评价,还有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如作者的态度,写作意图等,更要引导学生针对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在读后语言的输出设计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如相关话题的补充阅读,读后的文章改写、续写,小组讨论式还可以上升到辩论,角色扮演,采访,动手制作海报等。

结束语

总之,学生阅读思维和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依赖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精心设计,将阅读活动与阅读策略的有机组合,充分利用各种阅读策略,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真正建立阅读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