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各门藻类的主要特征

摘自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0 胡鸿钧描述顺序:

蓝藻门Cyanophyta

红藻门Rhodophyta

隐藻门Cryptophta

甲藻门Pyrr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褐藻门Phaeophyta

裸藻门Englen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轮藻门Charophyta

蓝藻门Cyanophyta

红藻门Rhodophyta

隐藻门Cryptophta

甲藻门Pyrrophyta

节肢动物门的生殖规律及特点

节肢动物门的生殖规律及特点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多数节肢动物是雌性异体,且往往雌雄异形。陆生种类常行体内受精,而水生种类有很多为体外受精。有外生殖器,生殖系统除生殖腺、生殖管道、附属腺体外,高级种类有体外交配和产卵结构。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胎生。 卵生大部分节肢动物采取的生殖方式,卵生是指有性生殖中,母体的卵受精后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发育,胚胎发育过程全靠卵自身所含卵黄作为营养,待发育完成,新个体破卵而出。 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形式,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种生殖方式,受精卵虽然在母体内发育成新个体,但胚体与母体在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并不密切,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靠吸收卵自身卵黄,胚体也可以与母体通过输卵管进行物质交换,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行使这种繁殖方式的节肢动物有蚜虫、七星瓢虫、一部分蝎子、一部分苍蝇、一部分蟑螂。卵胎生的孵化率比卵生高。 胎生是胚胎发育完全在母体进行,并由母体供应营养的一种生殖方式,行使胎生的物种多是哺乳动物,但在节肢动物中也有行胎生的生殖方式。 卵裂的方式是表裂,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间接发育的种类有一至数种不同的幼虫期,有时这些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不同。也有些节肢动物能行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即没有受精的卵就能发育为成虫。此外,还有幼体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节肢动物是没有无性生殖的。 单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节肢动物中也有出现,例如蜜蜂可以通过孤雌生殖产生工蜂,蚜虫在热带、亚热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剩余,繁殖能力很强,世代重叠现象突出。

生物教学--第一节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什么生物

生物教学--第一节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什么生 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第一节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水绵及其它藻类植物,了解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了解常见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水绵和其它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比较它们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选择了水绵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

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 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这是因为在现有学校条件下,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误认为细胞核、叶绿体都存在液泡中,而细胞质更不易看清楚,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引言: 这部分教学可在学生原有掌握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基础上,先演示一组投影片或盆栽植物或标本,包括有绿色开花植物和非绿色植物(如海带、紫菜、小墙藓、铁线蕨、油松、蚕虫、白菜等)让学生观察后讨论:你认识哪几种植物?哪些是绿色开花植物。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

、第二课时: 二)其他的藻类植物 1.先复习水绵的形态结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联系一下生活实际, 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属于藻类植物,由此引入本课题。 2.学生会提到海带、紫菜或其他藻类植物。此时,教师出示海带、紫菜的标本(或投影片,如有海带、紫菜的生活环境录像更佳),供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对照课本有关内容及图解(图1一63、1一64),讨论以下各题: 1)海带、紫菜植物体分几部分? 2)它们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个体?3)植物体有无根、茎、叶等器官? 4)海带、紫菜呈现什么颜色体内还含有叶绿素吗? 5)它们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与水绵相同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后,教师可归纳总结,突出以下几点: (1)海带、紫菜是多细胞的植物体,结构也很简单,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海带植物体分三部分,下面是根状物、往上是带柄和叶状体;紫菜的植物体是薄而柔软的叶状体,基部是根状物。根状物不具有根的结构,也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它只起着固着作用,所以不是根;叶状体无叶片的结构,所以也不是叶。 (2)海带、紫菜的叶绿体里,除含叶绿素外,还分别含有大量的藻黄素和大量的藻红素,所以分别呈褐色和紫红色。由于它们都含叶绿素,所以与水绵一样,营养方式也是自养。 学生已经了解了多细胞的藻类植物,如水绵、海带、紫菜后,还要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中的单细胞种类。 先给学生展示一滴池水中的藻类植物(可以用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对衣藻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专门演示衣藻的投影片,提出讨论题:①衣藻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体②细胞内有无叶绿体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衣藻是由单细胞构成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请学生具体指出衣藻内的杯状叶绿体。 三)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教学可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进行,让学生思考讨论:水绵、海带、紫菜、衣藻在生活环境、植物体结构、营养方式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这样就可归纳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2.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大都生活在水中。

节肢动物 习题(含答案)

节肢动物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下列动物中全都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A. 蜘蛛、螳螂 B. 蜻蜓、蟑螂 C. 虾、蚂蚁 D. 蜈蚣、瓢虫 2. 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 ①梭子蟹②蛾螺③水蚤④龟⑤鳖⑥河蚌⑦对虾⑧乌贼. A. ①④⑤⑥ B. ①③⑦ C. ①③⑥⑦ D. ③ ④⑥⑧ 3. 蛔虫、蝗虫、水蛭分别属于() A.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4. 蝗虫的()是负责感觉和摄食的. A. 胸部 B. 头部 C. 腹部 D. 尾部 5. 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B. 每个个体都有三对足 C.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髓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 下列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 A. 蜻蜓 B. 蜗牛 C. 河蚌 D. 鱿鱼 7.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请选出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沙蚕 B. 蜘蛛 C. 蜈蚣 D. 虾 8. 下列动物中,不具备“身体分部,躯干、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A. 北海的梭鱼 B. 临朐山蝎 C. 临朐桑蚕 D. 潍坊产的对虾 9. 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0. 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蜘蛛 B. 蜈蚣 C. 虾 D. 蝗虫 11.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一种节肢动物,有关蝉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身体分节 B. 附肢分节 C. 体表有石灰质外壳 D.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12. 蝗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有翅 B. 都有三对足 C. 都生活在陆地上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3. 蝗虫、蝴蝶、蜘蛛、蜈蚣的共同特征是()

动物分类及特征

动物分类及特征 动物系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生活在今天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一般将动物界分为34个门,在此我们仅介绍主要的、在进化上占主线的门类。 一、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和最低等的动物类群。它们多数是单细胞生物,极少数是由几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群体。原生动物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的结构特征,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他细胞器。原生动物的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具有多细胞生物表现出的生命功能,如从环境种吸取营养、呼吸、排泄、生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等。这些功能是细胞或由细胞特化而成的细胞器来完成的。 二、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二胚层多细胞后生动物,如水螅(Hydra)。 ⒈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辐射对称。第二,有两胚层。第三,有组织分化。 ⒉腔肠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最普遍的是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在其生殖期产生精巢和卵巢,雌雄同体。薮枝螅有明显的世代交替,这是动物中少有的特征。 三、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包括涡虫、日本血吸虫、牛绦虫等。 ⒈扁形动物的进化特征 第一,两侧对称。第二,三胚层出现。第三,器官系统分化。 ⒉扁形动物分类 扁形动物约有7000种,分3个纲:涡虫纲(Turbellaria)、吸虫纲(Trematoda)和绦虫纲(Cestoioda)。 四、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线形动物是一大类群,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出现了一个进步性的特征,即假体腔(primarycoelom),如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虫营肠内寄生,身体表面覆盖着角质层,体内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雌雄异体。 五、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环节动物包括各种蚯蚓、沙蚕、蚂蟥等。环节动物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⒈环节动物的进化特征 第一,身体出现分节现象(metamerism),这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环节动物的分节,仍属原始分节现象。 第二,环节动物出现了真体腔(coelom),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分化出来的,由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围绕而成,因而体壁和肠壁都有发达的肌肉。 第三,环节动物器官系统较完善 ⒉环节动物分类 多毛纲(Polychaeta),如沙蚕,海产,有发达的头部和疣足,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期。 寡毛纲(Oligochaeta),如环毛蚓,无疣足而有刚毛,有生殖带,雌雄同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期。 蛭纲(Hirudinca),如蛭,亦叫蚂蟥,无疣足无刚毛,体节数目固定,身体前后端有吸盘,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认识藻类

第一部分绿藻门和篮藻门简介 1.1绿藻门 绿藻门(Chlorophyta)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430属,6700种。关于绿藻门的分纲,意见不一,沿用两个纲:绿藻纲(Chlorophyceae)和轮藻纲(Charophyceae)。有的学者将轮藻纲分出列为独立的一门。绿藻的分布很广,以淡水中为最多,流水和静水中都可见到。陆地上的阴湿处和海水中也有绿藻生长,有的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绿藻植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也有细胞核和叶绿体,有相似的色素、贮藏养分及细胞壁的成分。色素中以叶绿素a和b最多,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故呈绿色。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和油类。叶绿体内有一至数个淀粉核。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游动细胞有2或4条等长的顶生的尾鞭型的鞭毛。 绿藻的体型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或叶状体。繁殖的方式也多样,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很普遍,有些种类的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绿藻门植物的繁殖有通过营养繁殖、无性植物繁殖的;而有性繁殖的方式多种多样。同配、异配和卵配都有存在。 1.2 蓝藻门 蓝藻门有些特征与其它藻类有所区别。植物体通常呈蓝色或绿色。本门是藻类中唯一色素不位于色素体中的藻类,也就是说蓝藻门没有色素体,色素均匀地分散在周围的原生质中。色素成分主要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蓝藻藻蓝素等。其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Cyanophycean)。蓝藻门不论其营养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不具鞭毛。蓝藻门与其它藻类不同点在于它不具真正的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色素区在中央区周围,含有各种色素,蓝藻淀粉和假空泡等。 蓝藻类细胞由两层组成,内层是纤维素,外层是胶质衣鞘,以果胶质为主。衣鞘在有些种类很稠密,有相当的厚度,有明显的层理,有的种类则没有层理,含水分量极高,以致不易观察到。相邻的衣鞘可相溶和,衣鞘中有时具有棕、红、灰等非光合作用色素。 蓝藻类的细胞形状有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单细胞或形成片状、球形,不规则形等群体。没有多细胞体。

植物界各门特征整理

植物界 一、蓝藻门(Cyanophyta)为植物界的一门,旧称蓝绿藻门或蓝细菌,是地球上最 原始、最古老的一种植物类群。约有150属,分布极广,常见的属主要有色球藻属、微囊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及鱼腥藻属等。 二、裸藻门(Euglenophyta)除胶柄藻属外,都是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 的单细胞植物,以细胞纵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大多数分布在淡水,少数生长在半咸水,很少生活在海水中,特别是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是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夏季大量繁殖使水呈绿色,并浮在水面上形成水华。裸藻有两个属生活在两栖类的消化管内。 三、金藻门(Chrysophyta)是藻类植物的一门。藻体为单细胞或集成群体,浮游或 附着。载色体金褐色,除含叶绿素外,尚合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单细脑游动的种类,无细胞壁,有细胞壁的种类,其组成物质主要为果胶。多具一或二根顶生的鞭毛,鞭毛等长或不等长。贮藏食物为油类和麦白蛋白。繁殖方法有断裂(群体种类)、分裂、产生游动孢子(无鞭毛的种类);有性生殖少见,属同配接合。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中。 四、甲藻门藻类植物的1门。除少数裸型种类外,都有厚的主要是纤维素组成的细 胞壁称为壳。 五、黄藻门(Xanthophyceae)是一类属于不等鞭毛类的藻类生物。体类型为单细胞、 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有1条鞭毛。色素体中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 色素体常呈黄绿色,1个或多个,盘状、片状。少数为带状或杯状,多数种类为单核。 同化产物为油滴、金藻昆布糖及脂肪。约有75属370多种。 六、硅藻门(Bacillariophyceae)是一类真核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分类上归为 一纲,辖下有中心硅藻目及羽纹硅藻目。 七、绿藻门藻类植物的1门。本门约8600种,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地均有 分布。绝大多数种类产于淡水,少数产于海水。 八、褐藻门为藻类植物的1门。藻体的颜色因所含各种色素的比例不同而变化较大, 有黄褐色、深褐色。细胞中常有白色颗粒,称为墨角藻聚糖小泡。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绝大多数海产,现存约250属,1500种,淡水产仅8种。中国海产的约80属,250种。 九、红藻门(Rhodophyta)是藻类植物的一门。俗称红藻(red algae)。该科多数是多细 胞的,少数是单细胞的,该门只有红藻纲一纲,约有760属,4410余种。红藻纲又分两个亚纲:紫菜亚纲和真红藻纲。该门绝大多数海产,少数生于淡水;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极地。中国已知有127属,300种,分布于南北各海区。淡水种类极少。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一、基本介绍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藻类植物并不是一个纯一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一致,一般分为蓝藻门、眼虫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二、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 2.1 蓝藻门 蓝藻门是一门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 (1)微囊藻 微囊藻是淡水中常见的一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微囊藻的特征是小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细胞常聚集成大至肉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其原生质体的颜色为浅蓝绿色,但充满气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色,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用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一。

节肢动物门

第九章节肢动物门 一、选择题 1.种类最多的动物门是()。 A.节肢动物门 B.软体动物门 C.脊索动物门 D.环节动物门 2.下列哪个无脊椎动物类群中具有能飞翔的种群? A. 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棘皮动物 D. 鸟类动物 E.软体动物 3.在下列无脊椎动物中,完全用气管进行呼吸的是()。 A.宽跗陇马陆 B.日本沼虾 C.中国鲎 D.大腹圆蛛E. 水蚤 4. 东亚钳蝎属于节肢动物门()。 A.多足纲 B.昆虫纲 C.蛛形纲 D.甲壳纲 E.原气管纲 5. 下列不是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的为()。 A. 颚腺 B. 触角腺 C. 马氏管 D. 基节腺 E. 气管 6. 下列哪种动物产的卵鞘可入药,称为桑螵蛸()。 A. 蚱蝉 B. 大刀螂 C. 家蚕 D. 蟑螂 E. 蝗虫 7. 下列哪一器官不是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 A. 鳃 B.书鳃 C. 书肺 D.气管 E.马氏管 8. 昆虫纲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特征之外,还有()。 A.体壁突起 B.口器 C.生殖器 D.听器 E.化学感受器 9. 下列动物的附肢分节的为()。 A.蚯蚓 B. 水蛭 C.沙蚕 D. 蜈蚣 E. 蚂蝗 10. 下列动物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为()。 A.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棘皮动物 D. 环节动物E.线形动物1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 A.有分节的附肢 B.身体异律分节明显 C.具有外骨骼 D.链状神经系统 E.开放式血液循环 12.节肢动物的肌肉为()。 A.横纹肌 B.斜纹机 C.平滑肌 D.环肌 E.心肌 13.蜚蠊目的重要药用动物是()。 A.美洲大蠊 B.大刀螳螂 C.中华蜜蜂 D.牛虻 E.斑蝥 14.在无脊椎动物中,()因运动的增强,有与脊椎动物骨骼肌类似的横纹肌。

水生生物学_赵文_隐藻门

第六章隐藻门Cryptophyta

隐藻为单细胞,大部分种类细胞一、形态特征 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 周质体,柔软或坚固。多数种类具 有鞭毛,能运动。细胞长椭圆形或 卵形,前端较宽,钝圆或斜向平截。 有背腹之分,侧面观背面隆起,腹 面平直或凹入。前端偏于一侧具有 向后延伸的纵沟,有的种类具有1 条口沟,自前端向后延伸,纵沟或 口沟两侧常具有多个棒状的刺丝泡。 鞭毛2条,略等长,自腹侧前端伸 出或生于侧面。 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 c,β-胡萝卜素等。还有藻胆素。 色素体1-2个、大形叶状。隐藻的 颜色变化较大。多为黄绿色,黄褐 色,也有蓝绿色、绿色或红色的。 有的种类无色素体,藻体无色。隐 藻的贮存物质为淀粉,无色种类具 有1个大的白色素,含有淀粉粒。

二、生殖 隐藻的生殖多为细胞纵分裂。不具鞭毛的种类产生游动孢子,有些种类产生厚壁的体眠孢子。

三、分类 ?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隐藻属Cryptomonas ?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 ?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 ?红胞藻属Rhodomonas ?缘胞藻属Chilomonas

蓝隐藻属:Chroomonas:细胞长卵形,椭圆形、近球形、圆柱形或纺缍形。前端斜截或平直,先端钝圆或渐尖,背腹扁平,2条鞭毛不等长。纵沟或口沟常不明显。色素体多为1个,也有2个的,盘状,边缘常具浅缺刻,周生,呈蓝色到蓝绿色。细胞核1个,位细胞下 半部。常见是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细胞长7-10μm宽4.5-5.5μm。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1 异律分节 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 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 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 形成体区。如昆虫: 头部(感觉中心) 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营养和生殖中心) 意义: 体节既分化, 又组合, 从而增强运动, 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1.2 体壁: 角皮(角质层,外骨骼) 上角皮 原角皮 外角皮 内角皮 上皮 基膜 发达坚厚的外骨骼(角质膜) 发生: 上皮分泌形成的一种角质膜(发达、坚硬、厚实)

组成: 上角皮主要由脂蛋白组成, 原角皮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的几丁质 功能: 保水、保护内部结构、肌肉的附着点 类型:各个体节通常包被四块外骨骼—背板和腹板各一块, 侧板(连接足和翅)两块; 外骨骼通过硬化作用和矿化作用由软变硬 硬化通常从上角皮的最内层开始,逐渐向原角皮层发展 矿化作用主要是甲壳动物具有的伴随着原角皮层形成的碳酸钙和磷酸钙的沉积现象 1.3 生长与蜕皮 (ecdysis) 概念:昆虫纲和甲壳纲等节肢动物,以及线虫动物等的体表具有保护身体的角质层,限制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必须脱去旧的角质层 蜕皮现象也是节肢动物和其它一些体表被有厚角质层的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之一 龄期:节肢动物2次蜕皮之间的时期。 蜕皮过程 动物停止摄食, 上皮脱离旧外骨骼, 并开始产生新外骨骼 同时分泌蜕皮液(内含几丁酶和蛋白酶)于新旧外骨骼之间, 分解、吸收旧外骨骼; 旧外骨骼由于分解溶化而变薄, 并在一定部位破裂 动物体钻出, 新外骨骼比旧外骨骼宽大, 并皱褶于旧外骨骼之下

旧外骨骼脱去, 动物吸水、吸气或肌肉伸张而身体膨胀, 新外骨骼便随之扩张, 这样身体也就生长 新外骨骼渐渐增厚变硬, 生长便停止 前肠和后肠内面的旧外骨骼也连在一起脱下 —蜕皮受激素的控制 ?激素与蜕皮,以昆虫为例: –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昆虫成虫胸腺萎缩,不再蜕皮 –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抑制蜕皮 –神经分泌细胞对胸腺的调控:分泌激素活化胸腺,促进蜕皮激素分泌 1.4 附肢及其进化 每一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 附肢是实心的, 内有发达的肌肉, 不但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关节, 并且本身也分节, 十分灵活, 这种附肢称节肢, 各节称为肢节 作用: 增强了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 节肢的灵活性和运动力都远远超过疣足 1.5 支持与运动 节肢动物依赖外骨骼支持身体,并保持身体的形状 外骨骼具有柔性关节是节肢动物在进化中获得的最大成功之一,为它们打开了一条通向飞行的道路,极大地拓展了生活的空间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 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3对附肢肌,背纵肌、腹纵肌各1对)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这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高度特化有关。在无脊椎动物中,它是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类群,绝大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一、进化地位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什么是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1、异律分节 2、分节的附肢 3、外骨骼 4、高效的气管呼吸 5、高效的马氏管排泄 6、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二、结构与功能 (一)异律分节 1、定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节之间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异,某些体节愈合形成体区完成不同功能。(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2)胸部:运动中心(3)腹部:生殖和代谢中心 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头胸部、腹部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 (二)分节的附肢 1、定义与结构(1)定义:附肢本身分节,与身体相连处也有活动的关节——节肢,各节称为肢节。 (2)意义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十分灵活而且有力,增强了适应机能,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 1)按节分布,数量多 2)形态划一 3)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 4)无肌肉附着 节肢附肢分节形态多样与身体之间有关节有大量肌肉附着体部分布数量少 2、分化1)感觉(2)运动(3)捕食(4)呼吸(5)生殖 3.结构与类型双肢型:原肢、外肢、内肢;单肢型:外肢退化 三)外骨骼与肌肉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包在身体外面,并在某些部位向内突出成为肌肉的附着点,其功能相当于脊椎动物的骨骼,故称该层为外骨骼。 1.来源:上皮细胞分泌 2.组成:上表皮:0.1-1um,蛋白质+脂类+蜡质(陆生种类) 外表皮: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 内表皮: 几丁质+少量蛋白质 3、意义保护、支持、运动和防止水分蒸发。 4、蜕皮及调节 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蜕皮时上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酶和蛋白酶,能将旧外骨骼逐渐分解溶化,分泌新的表皮层。 一般在动物的背中线处破裂,个体从中钻出,迅速吞入空气、水分——使身体长大——新的表皮经鞣化变硬。昆虫:胸腺:蜕皮激素——蜕皮 ;咽侧体:保幼激素——保持幼虫性状 5.肌肉:均为横纹肌,形成独立的肌肉束,肌肉与体壁脱离,肌纤维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两端着生在坚厚的外骨骼上,动作有力。 (四)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 1、混合体腔: 中胚层形成的真体腔裂开与囊胚腔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体腔。 节肢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但在以后的发育中,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退化、断裂,形成围心腔、心脏、生殖管腔、排泄管腔等几部分。在以后的发育中,围心腔壁消溶,使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因此称为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和体液,统称血淋巴,所以混合体腔又被称为血腔。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1)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裸藻形态构造,其中详细介绍裸藻的运动方式、细胞形状、细胞表质、囊壳、鞭毛、色素体及其形状、眼点、贮存物质及其形状;然后介绍裸藻的繁殖方式、生殖过程和繁殖特征;接着是介绍裸藻的生物学分类,详细介绍仅有的裸藻目下的裸藻科、柄裸藻科、变胞藻科和袋鞭藻科,分别介绍各个属(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等)的形态特征;最后是介绍裸藻的生态分布情况,说明裸藻在渔业生产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裸藻特征种类 裸藻门是浮游藻类的一种,于此同类的还有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绿藻门七个藻种类,而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同时也是水域中初级生产者,是水体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体环境。本文重点对裸藻门的形态结构、生殖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行详细归纳和介绍。另外裸藻在渔业生产中是饵料,其次也是肥水的标志,大量迅速繁殖形成水华,裸藻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检测的标志,还有裸藻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加强对裸藻的研究学习,有非常的必要和意义。 1裸藻门Euglenophyta 的主要特征 1.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 裸藻又称眼虫藻,具有鞭毛,属于鞭毛藻类。裸藻大多数为单细胞藻类,依靠鞭毛能够运动,极少数的种类具有胶质柄,营固着生活。

裸藻门细胞形态结构图 1 1.1.1裸藻细胞形态 裸藻细胞形态多样,有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形状。细胞裸露,没有细胞壁,但是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有的种类的表质比较硬,所以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然而表质叫柔软的种类,细胞能够变形(见图1)。 1.1.2裸藻细胞表质 表质表面多样,不同藻种的表质不同,有纵行、螺旋行的线纹、肋纹、点纹或光滑。 1.1.3裸藻细胞囊壳 裸藻的部分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点光滑,有点据各种纹饰。 1.1.4裸藻细胞鞭毛 大多数裸藻的种类具有鞭毛1条,极少数的种类有2条或3条,也有没有鞭毛的。鞭毛从储蓄泡的基部经胞口伸出体外。有色素的种类大多具1条鞭毛。

《藻类植物》导学案

第三节藻类植物 教材分析: 本节的知识点有: 1、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存环境; 2、了解藻类植物对于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1、概述藻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藻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4、通过对藻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可分为等四大类。 2、没有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二、合作探究 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请分析: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请看课本P50。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上述现象吗? 2、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2)根据课前的观察,回答: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3)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

器官吗? (4)阅读课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四、拓展创新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五、网络构建 总结一下你的收获吧!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 A.陆地上B.淡水中 C.水中D.海水中 2、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 A.藻类的光合作用B.苔藓类的光合作用 C.蕨类的光合作用D.森林的光合作用

各门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门:(1)由单个细胞或单细胞的群体组成,身体微小,由细胞器完成生 活机能,故又称类器官。(2)具有多样化的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 腐生性营养。(3)多样化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4)可形成包囊。 鞭毛纲:A以鞭毛为运动气管,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B营养方式:光和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 C生殖:无性生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生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的条 件下,可形成包囊。 肉足纲:A以伪足为运动类器官,伪足有摄食,运动功能。 B体表有极薄的细胞质膜,细胞通常分化为明显的内质与外质。 C二分裂生殖 孢子纲:A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B营养方式:异养 C生活史复杂,有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两世代交替。 D无性生殖为裂体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纤维纲:A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较短,数目较多。 B结构一般较复杂,在原生动物中分化最多,大部分纤毛虫具有摄食的胞器。 C生殖: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海绵动物门:(1)形态结构与机能:A体型多数不对称或辐射对称。B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C具有水沟系。D发育过程由逆转现象。(2)体壁的基本结构:有两层细胞构成。(3)水 沟系: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4)生殖发育:无性生殖(出芽,形成芽球),有性生 殖(配子生殖)。 腔肠动物门:(1)辐射对称。(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3)组织分化。(4)肌肉结构。 (5)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6)繁殖:无性生殖(出芽) 有性生殖(世代交替,有 浮浪幼虫)。 水螅纲:A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B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C水母型一般有缘腔,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D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水母型,有世代交替现象 E刺细胞存在于外胚层,生殖腺由外胚层产 钵水母纲:A钵水母一般为大型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型 B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C钵水母结构复杂,在胃囊里有胃丝,而水螅水母没有 D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E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 珊瑚纲:A只有水母型 B结构复杂,有口道,口道钩,隔膜,隔膜丝 C大多数具有发达的骨骼,为细胞分泌的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 D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2)中胚层形成。(3)皮肤肌肉囊。(4)不完全的消化系统。(5)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6)梯形神经系统。(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7)生殖系统。中胚层出现的意义:A引起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部分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B增强了运动机能,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C 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藻类学

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生物碳泵: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之后在食物网中转化、物理混合、输送及重力沉降等物理过程。生物泵的度量——颗粒有机碳 POC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的细胞壁由两种成分组成: ?1)纤维组分(最常见的是纤维素),用来形成细胞壁骨架; ?2)无定形成分,形成一层内部包埋有纤维组分的基质。 ●蓝藻门、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 ●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 ●褐藻和红藻中的无定形黏液成分含量最高,有多种多糖成分可以用于商业开发。 ●褐藻酸、岩藻多糖、琼脂、卡拉胶。 色素体(chloroplast ):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淀粉核是叶绿体的分化区域,与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积聚有关。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 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 ●叶绿素a 存在于所有的光合藻类当中,功能是辅助光合色素(吸收峰位于663nm和430nm); ●叶绿素b 存在于裸藻门和绿藻门当中,功能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为捕光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吸收峰位于645nm和435nm); ●叶绿素c存在于甲藻门、隐藻门和不定鞭藻门中; ●叶绿素d的存在于某些蓝细菌中。 1)绿藻与高等植物利用叶绿素a/b结合蛋白 2)褐藻与金褐藻(硅藻、金藻、甲藻、褐藻及其相关类群)利用的的是岩藻黄素叶绿素a/c复合体。适合吸收蓝光和绿光。 3)蓝细菌、隐藻和红藻使用藻胆体作为主要捕光复合体。 同化产物 ?各门藻类的色素成分与比例不同,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不同。 蓝藻门:蓝藻淀粉 褐藻门:褐藻淀粉+甘露醇+昆布糖 黄藻门+硅藻门:以脂肪为主,金藻昆布糖 甲藻门:淀粉或淀粉状化合物 绿藻门:淀粉 红藻门:红藻淀粉,遇碘变红紫色 ?绿藻的贮藏物都在色素体内,而其他藻类的贮藏物均在色素体外。 无性繁殖分为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生殖 所有的微型海藻,即浮游植物都主要采用分裂生殖来繁殖。 孢子生殖(spore reproduction)厚壁孢子与休眠孢子都是由藻体细胞直接通过细胞加厚和积聚养分而形成的,具有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厚(垣)壁孢子(akinete): 在丝状体上产生的休眠孢子。厚壁孢子在寒冷或干燥时,除本身细胞壁外,还产生三层宽厚的包被,且孢子的原生质充满着各种贮存物,在环境适宜时萌发成新个体。 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 hypnospore):单细胞运动个体在环境不良时脱去鞭毛,原生质收缩,细胞壁外分泌胶质形成。硅藻中常见,甲藻中称饱囊。 复大孢子:是硅藻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原生质体在细胞壳中膨大,直至两个细胞壳分离,复大孢子的直径比母体大一倍左右 四分孢子:是红藻门物种无性生殖中产生的主要孢子类型。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细分孢子囊,有四个孢子,为单倍体,形态上完全一样,但本质上有性的差别,两个为雄配子体,两个为雌配子体。 似亲孢子:与母细胞相同形态的不动孢子。

海洋藻类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海洋藻类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摘要: 海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出大量氧气,以供应鱼类和其它动植物的需要。海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供人类食用和作为医药、工业原料等.海带和紫菜就是海藻的代表,他们含有丰富的糖类和蛋白质,历来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可作药用的海藻数不胜数,海带中含碘能治甲状腺肿大只是其中之一。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海藻作药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中都先后详细记载了海带、昆布、石药、紫菜等的药用疗效。在中国现代生物资源发展利用中,海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海洋藻类特点现状前景 一、海洋藻类种类特点 海洋藻类是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无胚的叶状体海洋孢子植物,简称海藻。特点: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功能。实际上,不论其外形如何,从功能上说所有海藻的整个藻体基本是一个简单的叶,因而被称为“叶状体”植物,虽然有的海藻在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茎、叶的构造,但在基本构造和功能上有着本质区别。 海洋藻类主要分为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 二、海洋藻类开发利用现状 研究简史中国是记述海洋藻类最早的国家。公元前2~前1世纪的《尔雅》就已有关于海藻的记载,其后的历代本草和地方志中有更多的记述。中国近代海藻研究工作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的。曾呈奎对中国海藻的分类做了许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呈奎与他的合作者在海藻的形态生活史、分类区系、生态、栽培、进化以及海藻化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推动了海藻学的发展。方宗熙及其合作者在海藻遗传、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用于食用 海藻素有“海洋蔬菜”和“长寿菜”之称,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是优质的碱性食品。就目前发现的上万种藻类植物中,可供人类食用的约有70余种,主要是红藻(如紫菜、石花菜、江蓠等)、褐藻(如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等)、绿

近海岸浮游植物

秦皇岛近海岸浮游植物调查报告 杨丽荣 摘要:海洋生物调查是海上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查清海区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浮游生物调查的主要调查工具和设备,以及样品取样保存方法。并对本次海上秦皇岛近海所取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关键词:海洋调查浮游生物定量分析 一、秦皇岛近海概况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是中国甲级旅游城市之一。秦皇岛海岸线长达124千米,特产对虾、海蜇、海参等海珍品,海洋渔业资源及其丰富。 二、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1、调查内容 浮游植物调查,包括浮游植物定型,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等。 2、站位布设 经度119°37.147′纬度39°48.256′ 气温27℃水温25.5℃透明度129cm 水深平均13m采集三层水样,即表0.5m、中6.5m、底12.5m水样 第一节浮游植物调查 一、调查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1、现场调查 (1)试剂 ①福尔马林 一般使用4%的甲醛固定。 ②碘液(鲁哥氏液) 一般使用1.5%碘液固定。碘液固定的标本形态构造保存较好。但易挥发,最好再加入4%的甲醛固定。 (2)材料 ①网具: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 ②采水器:球阀采水器。 ③透明盘(萨斯盘)。 (3)浮游植物定性样品采集 将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绑在船上,在水中水平拖取,为尽可能多采集到各种浮游植物,在拖动采集网时,注意采集网的上下移动。将捞得的浮游植物的采集网拉起,滤去多余的水,待只剩下网头中的水时,旋开活塞放入标本瓶中,加入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 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鉴定,通常成为浮游植物定性水样。 (4)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 该水样的采集是用球阀采水器采水,转移到1L聚乙烯标本瓶中,按水样体积加1%-1.5%的鲁哥氏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生物量分析,通常称为浮游植物定量水样。 2、室内分析方法及结果 (1)工具:光学显微镜,0.1ml定量吸管,0.1ml计数框,台微尺,目微尺,普通吸管,载玻片,盖

浮游植物概述(基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813664.html,/etc/jpk/shengwu/erliao/p1/main.htm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而不包括细菌和其它植物。 主要特征 藻类(algae)是低等植物,分布甚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大小不一,小的肉眼看不见, 只有几微米(如小球藻Chlorella3~5 μm), 大的长达60 m (如海洋中的巨藻Macrocystis phrifera);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体通常可以看做是简单的叶,故又称叶状体植物。藻类具有叶绿素,整个藻体都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因此一般均能自养生活。 藻类的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虽然高等藻类的生殖单位可以是多细胞构造,但均直接参与生殖作用,不分化为生殖部分和营养部分。藻类的生活史中没有在母体内孕育着具有藻体雏形胚的过程。 简单说来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形态结构 藻类体形多样,但细胞具有趋同的球形或近似球形,是有利于浮游生活的适应。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图:体形多样的藻类

1)细胞壁:细胞壁为原生质体的分泌物,坚韧而具一定的形状,表面平滑或具有各种纹饰、突起、棘、刺等,这些突起物对藻体营浮游生活具有特殊意义。一个细胞的细胞壁多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藻类大多数种类都有细胞壁(各门藻类不同。大多数藻类(如绿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外层的果胶质和内层的纤维质组成。硅藻门的细胞壁主要硅质组成,即外层为二氧化硅,内层为果胶质。黄藻门的某些种类细胞壁由果胶质组成。褐藻和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藻胶,即前者为褐藻胶,后者为琼胶类。硅藻细胞壁为两个“∪”形节片套合而成,黄藻常为为两个“H”形节片组合而成,而甲藻的细胞壁则是由许多小板片拼合组成的。),少数种类没有细胞壁(情况1有

节肢动物门

第十三章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ropoda)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纲、目、科,甚至同一属中,体形变化也很大。 区分是否节肢动物,主要有以下3点: 1:体普遍异律分节 2:各体节具附肢,且附肢分节 3:体外被有一层几丁质的甲壳(即外骨骼) 一、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及其意义 1、身体分部 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并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相同部位或不同部位的体节互相愈合,节间的界限消失。 不同部位的体节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是不相同的,属异律分节。 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 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 2、每个体节具有一对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的各个体节一般都具附肢。而且附肢也分节,故名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动物的感觉、运动、捕食、咀嚼、呼吸甚至生殖都有关系,同时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功能,产生了各种变化,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根据着生的部位、形状及功能的不同,附肢有各种名称。 节肢动物的附肢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节肢 按节分布,数量多体部分布数量少 形态划一形态多样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与身体之间有关节,附肢分节 无肌肉附着有大量肌肉附着 二、几丁质的外壳及其蜕皮现象 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节之间的外骨骼有薄膜相连,形成活动的关节,某些部位的外骨骼延伸到体内成为肌肉附着点 外骨骼具有保护身体,抵抗化学的或机械的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并能与附着的肌肉一起产生强有力的活动。 坚硬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因此具有蜕皮现象。 三、肌肉系统的特点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斜纹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