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要求如下

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要求如下

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要求如下
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要求如下

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要求如下:

1、将宝石置于白色背景下;

2、从宝石台面进行观察;

3、在自然光下观察红宝石。

鉴定红宝石的技术标准如下: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解理:无解理,裂理发育。双晶发育的宝石显三组裂理

摩氏硬度:9

密度:4.00(+0.05)2/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红,橙红

折射率:1.762—1.77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紫外荧光:长波:弱至强;红,橙红;短波:无至中,红,粉红,橙红;少量强红吸收光谱:694nm,692nm,668nm,659nm吸收线,620—654nm吸收带,476nm,475nm强吸收,468nm弱吸收线,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针状包体、气液包体、指纹包体、雾状包体、负晶、晶体包体、生长纹、生长色带、双晶纹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通常红宝石色彩越纯正、越浓艳,品质越高,价值也就越高。在综合影响红蓝宝石颜色的各种因素之后,我们分别将红蓝宝石分成五个级别,其中红宝石分为深红色、红色、中等红色、浅红色、淡红色五级。消费者只需对比红宝石的五个级别,就可以对红宝石的颜色进行简单的分级了。

由于红宝石的价值高、鉴定难,因此真假红宝石的鉴别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据宝石鉴定师对送检的样品进行统计,十有八九为劣品或人造品。红宝石的鉴定工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尤其是出示证书,更不能有半点马虎。目前市面上的红宝石大都经过了热处理,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原本不透明并且色泽灰暗的红宝石变得质地透明、颜色鲜艳。这种方法处理后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并已被人们广泛接收,在国家标准中称作“优化”,在宝石命名时可以不标注。而另外的处理方法如扩散法、染色法在命名时则需要注明“处理”。

●天然红宝石的鉴别要领

◆1、影象法鉴别

此法适用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红宝石颜色艳丽,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美丽动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这是红宝石的特殊晶体结构所致,是其特有的光学现象。

在室内分析可通过光谱仪来鉴定天然和人造的红、蓝宝石。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天然红、蓝宝石在分光镜中光谱的蓝色部分可见到波长450mm的黑线,这一定

是真的天然红、蓝宝石。如果没有这条吸收黑线,那一定是假货—人造红、蓝宝石。

◆2、硬度法鉴别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级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的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法鉴别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验钞用紫外灯即可)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才能予以区别。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缅甸产天然红宝石含铁少,荧光反应强烈。

泰国产天然红宝石无荧光反应,要使用多种方法检验。泰国红宝石大部分颜色较深,有些像石榴石那样从微紫红色到棕红色,另外,几乎缺失金红石包体,因此没有星光红宝石品种。

缅甸产天然红宝石在紫外灯或交叉滤色镜下观察,无磷光现象。在暗室中观察,人造红宝石会有磷光残光现象,并持续较长时间。但是少数天然红宝石也能显示很短暂的磷光现象,应仔细注意区别。缅甸红宝石颜色分布不均匀,常呈浓淡不一的絮状,团块状,在整体范围内表现出一种具流动特点的旋涡状,也称“糖蜜状”构造,这种构造曾作为缅甸红宝石的鉴定特点,另外,缅甸红宝石含有丰富的金红石包体。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荧光。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放大检查时,红宝石内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丰富。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即使仅依赖红宝石具有“二色性”的手段进行观察辨别,当即就可以排除其中的一大半替代品和伪劣品。

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除了红色尖晶石外,在自然界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红宝石的红色宝石,还有红色石榴石,红色碧玺等等。如在我国江苏东海被人称为“苏陵红宝石”和“海莲红宝石”的制品,其实都是石榴石制作的。同样的石榴石,在国外又有“亚利桑那红宝石”,“波希米亚红宝石”等称谓。而所谓的“巴西红宝石”则是红托帕石,“西伯利亚红宝石”则是红碧玺等等。除了那些天然的貌似红宝石的红色宝石外,在市场上还可见有用红玻璃来充当红宝石的,以及用人造的红色立方氧化锆来充当红宝石的。同样,要识别它们也不困难,因为它们也不具有红宝石那样的二色性。

因为大多数红宝石有荧光反应,故在国内外的珠宝店内常安装紫外线装置,使红宝石发出如红火一般美丽的光辉,让购买者爱不释手。但拿出店外远没有店

内那样光辉灿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购买红宝石时,一定要拿到店外自然阳光下观察后再购买。

◆4、包裹体法鉴别

常见的红宝石其内部有很多的裂纹,即所谓红宝石的“十红九裂”,天然红宝石少有完好无缺的,常含有其它矿物小晶体及细针状红色金红石反射出一束束丝状物。并可观察到一些含液体的小空隙及不规则碎片的细管。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凡能看到这几种包体者为真品。天然的红、蓝宝石在结晶过程中,周围有一些其它的天然矿物晶体,这些矿物常被包入红、蓝宝石晶体中成为包体。这些包体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带棱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观看时,好像红、蓝宝石表面有着许多丝状物,这恰恰是真宝石特有的重要标志。

红宝石的天然瑕疵比较多,还经常具有聚片双晶产生的裂理纹。瑕疵的特征可以作为在鉴定时区分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的重要参考。只要红宝石的瑕疵在肉眼正常视力下向台面观察时,不影响红宝石的美观视觉效果,就可以接受,只是存在价格高低的问题。

●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红宝石

红宝石的鲜艳色彩,主要是含氧化铬所致,含量在2%时可产生十分名贵的鸽血红。当今市场上的红宝石,大约有80%—90%是经过不同程度的人工优化处理的。现在市面上的红宝石大多经过了高温处理,而且这种人工处理方法是不容易被检测到的。

◆热处理:当把红宝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常可使红宝石的颜色获得改善,透明度有所提高,还可消除部分色带和某些内含物,愈合部分裂隙,使本来品质较低的红宝石变成较高档的红宝石。由于热处理是一种纯物理学的方法,人们认为可以理解为是弥补了大自然的不足。时下珠宝界已对这种处理普遍认同,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允许的,可以和真正的天然红宝石等同,无需特别声明,予以等价出售,即使被识别出来,也不认为这是欺诈。

◆再染色:这就是所谓的扩散处理技术。扩散处理法就是人为地通过化学处理的手段,让化学试剂中的氧化铬涌入到刚玉的晶格中去,从而使那些无色的刚玉获得了产生红色的本领。虽然它的呈色机理与天然红宝石完全一样,而且也不会因时间而褪色,但人们还是把这种方法视为是一种后期处理,被这样染色处理过的宝石不能等同于天然红宝石出售。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宝石仿冒品,没有一定的只是很经验是很容易吃药的。对于合成、仿冒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红宝石更是如此。其实,我们要分辨红宝石的真伪,可以用最简单、初步的方法去识别,那就是肉眼观察。下面为大家介绍6种方法去识别红宝石的真假:

观察颜色:由于天然生长环境十分苛刻,天然的红宝石往往颜色较不均一,其内部可见柔和、直线状的色带分布或六边型的生长环带;而合成的红宝石颜色极纯,饱和度高,颜色较不自然。

观察光泽:宝玉石都有几种不同的光泽,而红宝石一般具备玻璃光泽或强玻璃光泽。当我们拿起一颗红宝石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是否是玻璃或强玻璃光泽,特别是在强光的照射下,颜色会变得更鲜艳明亮,局部或整体具有独特性丝绢状闪光,光泽相当强。

观察二色性:天然的红宝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二色性,观察二色性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将宝石拿起来,观察宝石不同方向上的颜色,红宝石可见红-橙红色的变化,而其它仿制品则不具此种特性。

观察具猫眼或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天然的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红宝石是比较特殊的红宝石,在观察它时应该观察其眼线或星线,天然的红宝石其线条是由深处发出、且星光发散,较不规则,中间有亮斑;而合成的红宝石其线条浮在表面、且线条清晰明显,星线较规则,位置居中,中间有亮斑。

观察切工:我们普遍地观察,优质的天然红、蓝宝石加工过程中十分仔细,且在加工过程中抛光仔细,弧面型底面不抛光;而合成红、蓝宝石加工过程中一般在加工过程中较粗略,可见抛光痕和由快速抛光引起的颤痕-火痕,弧面型底面常抛光。

收藏鉴定注重3个方面

重量:5克拉以上的星光红宝石比较有收藏价值。和钻石一样,星光红宝石不是像黄金一克多少钱,它有着鲜明的等差级别,4克拉和5克拉的价值可能“少之毫厘,价差千里”。在选择上,重量越足、越大越好。

品质:颜色和纯净度很关键。星光红宝石主要颜色有鸽血红、玫瑰红、紫红、粉红等,颜色由深到浅价值也递减。透明、纯净也是考量红宝石好坏的指标,这些类似钻石的4C标准,即净度、颜色。

星光效应:星光效应是最重要,在强光或单一光源照射下,星光红宝石的对光处能形成一个明显的光点,并散射出垂直、完整不间断、粗细不等的6条星光线,在宝石中还可见到平直排列的绢丝状金红石包体,这种具有良好星光效应的红宝石非常值得珍藏。

此外,如果去除了强光源后还有星光效应,则是假宝石,市民应该小心查验。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一般防护: 使用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在一般防护基础上,根据需要穿隔离衣、带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H1N1流感观察室、甲型HINI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在一级防护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进入传染病区—穿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鞋套;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戴防护镜;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时—戴手套;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使用面罩。 4、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防护用品,并注意口腔、鼻粘膜、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患者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甲HINI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时。 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带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使用6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睛进行消毒, 3.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人时,隔离衣可连续使用,

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XXX学校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计划 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吨,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在“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和谐校园”精神的指导下,在黄陂县教育局、团县委组织的“节能减排、收旧利废”活动的号召下,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对垃圾处理的实地调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随意扔垃圾,将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 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垃圾分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同学们将习惯与意识带到社区、带到社会、由点向面的推广,希望每个同学都做宣传员以及环保卫士。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尝试,不断的将观念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4、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观念,增进正确的环境认知,进而进行实践。 5、推动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落实提升环境品质的理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欣赏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二、内容要点: 1、宣传和动员: (1)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实施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给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做准备,在学科教学(科学课、美术课等)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学生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2)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垃圾分类在各国”资料、图片收集活动,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 (3)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及宣传语征集活动。 (4)成立“班级绿委会”、“爱绿护绿活动”小组和“垃圾分类管理”小组。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

校园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校园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t,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 1校园垃圾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校园垃圾成分越趋复杂,合理地确定分类依据对垃圾的后续处理环节极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过程中以及处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发生。根据国家标准,校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1.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1.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1.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打印机墨盒等。 1.4校园垃圾组成 在校园垃圾中,废纸约占10%,塑料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在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为主,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在食堂主要是餐饮垃圾,包括塑料餐盒和食物等,宿舍区主要有塑料食品包装,瓜皮,果核等。 2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与资源化处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校园垃圾实现分类回收,综合

(完整版)医院感染应按照标准防护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医院感染应按照标准防护实行 分级防护的原则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二、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剂。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面罩、护目镜及口罩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等污染时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粘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6.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三、三级防护 1.基本防护(一级防护) 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2、加强防护(二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等。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医用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

XXXXXX中学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实现减少占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最终出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因此,垃圾分类是对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学校既要对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垃圾进行恰当的分类、收集、输送和处理,更要担负起对师生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宣传和培训。为了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进行,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使垃圾分类回收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输送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 为加强我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成立XXXXXX中学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垃圾分类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组长:XXX校长主管全面工作。 副组长:XXX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分管监督工作,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实施本方案做好各自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的 领导作用,指导党员干部从政治层面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让 每位党员干部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XX副校长分管后勤保障工作,指导总务处物资配置、场地整改布置、垃圾分类标识制作粘贴、垃圾分类收集、联系各类垃圾的相关单位 进行清运、处理以及垃圾分类分类工作所需经费等工作。 XX副校长分管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办公室和德育处做好对师生宣传和督促,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电子班牌、钉钉消息推送、国 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手抄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 活动,营造氛围、增强师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保证师生垃圾分类处 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及时评估班级学生垃圾分类处理中的行 为。 XXX副校长分管垃圾分类处理的课程教育工作,指导教务处做好垃圾分类处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以及教授,让学生对垃圾分类有全 面的科学的认识。 组员:XXX(总务处主任)、XXX(办公室主任)、XXX(德育处主任)、XX(校团委书记)、XXX(教务处主任)、XXX(初三段长)、XX(初 二段长)、XXX(初一段长)以及各班班主任。 二、垃圾分类: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油脂、瓜果、皮核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阶段安排: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

板材等级分类标准

美国与中国/东南亚板材评审标准之比较美国国家硬木锯材协会制订的硬木锯材评级规则重新签署,以方便进行北美地区的硬木锯材贸易。 设计这些评级规则时,注意到家具贸易的需要,为每个级别的锯材,设定一个可以评定的、完全无节疤木材的百分率。 各种优质级的锯材,为用户提供无节疤长锯材,而普通级锯材,则设计用来重新锯切为较短的无节疤锯材。 包括FAS、FAS1Face(FIF)及SELECTS在内在优质级锯材,最适用于长、无节疤造型、棘轮加工(Architecutral millwork),以及需要大百分率的长、宽切割的家具制造。 普通级锯材专为细木作业、家具制造业,以及木地板业而设计。 事实上,经过重新锯切加工,普通级锯材制造的木材,将与用优质级锯材制造的木材一样,都是体质的无节疤木材。 唯一不同的是,普通级锯材制造的无节疤木材的百分率较低,这上点可以从其价格较低上面反映出来。 下面将讨论一些一般的制造规则,然后简单解释每一级的技术规范,最后总结国内销售与出口级锯材之间的细微差别。 锯材制造北美硬木锯材的测量,以板英尺(board foot)为基准。 板英尺的规格为12英寸宽X 12英寸长X 1英寸厚,其公制等值规格大约是300毫米宽X 300毫米长X 25.4毫米厚。 硬木锯材出售时,通常以千板英尺为定价单位,换算为立方米时,将总板英尺数除以 424。 举例说,装有12000板英尺锯材的一个集装箱,其所装载的锯材为

28.3立方米。 如果锯材的售价是 2.00美元/板英尺,则其公制售价应是848美元/立方米。 硬木锯材的锯切厚度从1英寸至2英寸,以1/4英寸为单位分级递增。 当然,有些公司将锯切比这些规格薄些或者厚些的锯材,但是大多数锯材是以这个范围的规格生产的。 锯材的厚度以四分之几表示,因此,1英寸板标示为4/4,而2英寸板标示为8/ 4。 一般来说,硬木生产商锯切的锯材,宽度是宽窄不一的,长度为4英尺至16英尺。 当然,生产商可以按客户的订货单要求,提供特定宽度和长度的锯材,但是须增加额外价格。 烘干硬木锯材经烘乾至水分含量6—9%水平。 在烘乾处理过程中,锯材将会出现体积收缩现象。 锯材以湿材(green tally)或总材(gross tally)出售时,发货数量将根据烘乾前之板英尺数计算。 锯材以净材(nettally)出售时,发货数量将以烘干后实际板英尺数计算。 双方必须清楚这两种材(tally)的计算方法,因为锯材的价格将根据所用的材(tally)确定。 最后,锯材通常经过两次分级。 首先,在锯材刚锯切后,进行级别分拣,放在乾燥架上,准备进行烘乾。 第二次检验在锯材离开烘乾机之后进行。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43202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脱防护用品应遵循标准操作流程。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六、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4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用。 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院感部 2015年7月1日

学校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第二小学 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 为了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使垃圾分类回收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组织机构: 成立我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班主任 二、分类标准: 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油脂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

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责任分工: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3.德育处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社团等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 四、阶段安排: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开学初的养成教育期间)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2.实施阶段(学期期间)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脱防护用品应遵循标准操作流程。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六、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4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规范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总结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了解了我校校园垃圾来源,垃圾形成的现象以及我校对垃圾处理的一些方式方法,分析垃圾的形成与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利用垃圾,提倡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并且,将研究成果推广社会,联系社会,解决一些垃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的主要来源 学校的垃圾来源主要有: 1学生学习产生的废纸张等; 2生活产生的食品包装袋、塑料瓶等; 3早餐、中、晚饭后产生的塑料包装袋等; 4枯草、树木落叶等; 5其他垃圾。 关于乱扔垃圾现象的建议: (二)解决校园垃圾乱扔现象问题。 我校研究共同整理信息,通过了如下提议: 1、改检讨书为反思说明书,改个人书写为全校同学都写,共同修改。 2、废除字数加码的规定。 3、违反规定的同学要当一周的卫生监督员。 4、在班级和部分卫生区内率先废除垃圾篓、垃圾箱,构建心灵收

注:本校在星期五是大扫除,筐数会比平时多一些。 (四).学校采取的措施 1.对于以上垃圾源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教育学生学会消费,禁止学生课间吃零食; (2).教育学生节约,减少废纸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数量。 (3)尽可能做到不在班上乱扔纸屑,保持校园的干净,

(4)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五)我们的建议: 一是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那便是校内人员的素质问题.具体是要加强教育,让这个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是改变一下管理制度.把卫生制度具体的量化,或者实行三包制度责任制. 三是涉及到学校建设方面了.就是垃圾箱的摆设方面,据调查相邻垃圾箱的距离在校内应以50-80米一个比较符合中学生的习惯,也就是在这个距离内中学生能有足够的耐心将垃圾放进箱内.太远就会造成垃圾的乱扔,太近固然好,但是考虑到经费问题所以不宜太近. 学校需要采用的办法: 学校原来建有二座垃圾池,平时清扫的垃圾倒入其中,等垃圾池满后集中用拖拉机外运。由于堆放时间长,一到刮风天气垃圾飞扬,而夏天气味难闻,蚊蝇满地,垃圾池成为学校卫生的污染源和死角,严重影响学校的环境卫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控制垃圾源,减少垃圾量。 学校经过调研发现垃圾来源主要有:学生学习产生的废纸;生活产生的食品包装袋、塑料瓶;吃饭后产生的塑料袋;枯草、树木落叶;其他垃圾。对于以上垃圾源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教育学生学会消费,禁止小卖部卖零食,禁止学生课间吃零食;禁止学生使用方便袋

(完整版)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

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一般防护:使用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在一般防护基础上,根据需要穿隔离衣、带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H1N1流感观察室、甲型HINI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在一级防护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进入传染病区—穿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 鞋套;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戴防护镜;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时—戴手套;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使用面罩。 4、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防护用品,并注意口腔、鼻粘膜、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患者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甲 型HINI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时。 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带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 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使用6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睛进行消毒, 3.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人时,隔离衣可连续使用。 4.隔离衣被患者体液、血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隔离区工作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超过37.5度时,及时就诊。

校园垃圾分类方案

校园垃圾分类方案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一:当前学校内垃圾的大致产生情况 在校园垃圾中,废纸约占10%,塑料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在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为主,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在食堂主要是餐饮垃圾,包括塑料餐盒和食物等,宿舍区主要有塑料食品包装,瓜皮,果核等。 1、由于校园办公和学习的特殊性,产生的校园垃圾(膳食垃圾除外)主要以废纸为主,来源于老师办公、备课、会议、试卷印刷剩余、废旧书报等和学生草稿演算废纸,以及科学楼、图书馆、油印室、总务处等部门采购物品废弃包装纸等。 2、据油印室统计,学校每年大约要需要用去300-400箱一体机速印纸,以每箱50斤计算,其中可能有30%用后废弃,约可回收两三吨。 3、现在每个班和办公室定有一份报纸,一年积累下来也有不少数量,当前的现状是这些废弃的报纸都是随便丢旧了,没有统一回收。 4、科学楼、图书馆、油印室、总务处等部门采购的物品中有不少包装袋、纸皮等。 5、每年底老师台面都有积累有大量旧的作业纸、试卷、一些会议材料等。 6、每年毕业班有大量废弃书本、试卷。

二:当前学校内垃圾处理情况 学校垃圾桶类型现况:当前我们校园中虽然垃圾桶的样式不算单一,但却不存在分类垃圾箱,这使生活垃圾得不到很好的再利用,而且各种生活垃圾的堆积给校园环境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 三:校园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分类方法 (一)校园垃圾分类效益 进行校园垃圾分类能够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环境效益: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纸,相当开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20年的树木17棵,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同时还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节约造纸过程中240吨用水、300度用电,还能减少35%的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如果每月可回收1吨废纸,一年下来加上毕业班离校期间有较大量的废纸,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教育效益: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回收的所得又能够用于爱心事业;组织管理效益:师生共同做起,相互监督促进;提高资源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脱防护用品应遵循标准操作流程。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六、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4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一、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六、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知识介绍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知识介绍 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t,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一、校园垃圾分类根据国家标准,校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 1.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 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 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 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 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2.不可回收 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3.有毒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打印机墨盒等。 4.校园垃圾组成在校园垃圾中,废纸约占10%,塑料 包装约占5%,电池,碎玻璃约占5%,食物等饮食垃圾比重较大,约占80%。总体上看,在教学区的垃圾以废纸为主,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在食堂主要是餐饮垃圾,包括塑料餐盒和食物等,宿舍区主要有塑料食品包装,瓜皮,果核等。二、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与 资源化处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 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校园垃圾实现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的潜力较大。美国环境学家内贝尔研究认为,生活垃圾90%都是可以回收的,这些潜在的原料资 源可重新在资源循环中发挥作用。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最大限度的资源化是今后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目标。分类收集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下面对其进行分类分析。 1.废纸废纸是造纸再生原料,回收利用率高达80%,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利用两次。第一次回收后,再造纸可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2.废塑料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废塑料瓶,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有人称回收废塑料为开发"第二油田"。塑料种类很多,有聚酯,聚乙烯, 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是宝贵的资源。回收废塑料制品,可变废为宝:把废塑料热解可以得到苯,甲苯及其他芳香烃;加入化学制剂合成涂料,黏合剂;提炼汽油,柴油,出油率可高达70%~75%,且不含铅。若把废塑料填埋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难以降解;焚 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这样既清除了"白色污染",又节约了资源。 3.废电池废电池中 含有镉,铬,镍,锰,汞,铅等重金属,如随意丢弃,电池腐烂之后重金属溶出,进入土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 护原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