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题试物理(word版)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题试物理(word版)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题试物理(word版)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题试物理(word版)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l.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l.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安培命名电流的单位,以__________命名__________的单位。

2.图l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

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_________产生的,用手

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

3.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

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

4.图2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__________;

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5.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的数字是月末表

盘的示数如图3所示。若按0.5元/kw.h的标准收费,他家本月

应缴纳电费__________元。若电能表的转盘在10min内转过400

转,则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总功率为__________w。

6.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

一项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7.如图4所示,用两根橡皮筋悬挂的均匀金属棒

AB水平处于磁场中。当棒中通以由A向B的电流时,

金属棒静止,橡皮筋刚好处于松弛状态(导线对金属棒

的作用力忽略不计),此时金属棒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为

__________。若要使橡皮筋处于拉伸状态,在不人为

对棒施力的条件下,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8.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

..的是【】 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

9.炎炎夏日,气温节节上升,温度计内水银柱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小 C.内能变小 D.比热容变大

10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甩声波和电磁渡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

B.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D.光伏电池和DV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11.如图5所示孙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

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

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A.苹果的重力

B.桔于的重力

C.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D.苹果对杆的压力

12.图6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13.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

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

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4.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

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

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7所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15如图8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

为R

1、R

2

的电阻丝(R

1

2

),分别接下图的四种方式连接放入水槽,并接入相同电

源。通电相同时间后,水温最高的是【】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9所示,圆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请画出球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17.图lO甲是家庭电路中带有控制开关的三孔插座,请在图乙中将其正确地连接在电路中。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

图11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

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 (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__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

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 (选壤“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19.“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虚线柱内。

(3 )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正?请说出一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哪个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填字母代号)。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20.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灯泡上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的示数,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聪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

为R 0的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

材,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灯泡的额定功

卑。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 1,将S 2拨到触点__________ (选填“l ”

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V ;

②再将开关S 2拨到触点__________ (选填“l ”或“2”),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__V ;

③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额=_______________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五、综台应用题(第2l 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l.在城乡建设中,推土机发挥着巨大作用。图15为某型号履带式推土机,额定功率为2.0×105W 。请回答并计算:

(1)推土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在松软的土地上作业时__________;当推土机在湿滑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上凸出的棱则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2)当推土机在平直场地上以额定功率进行推土作业时,在lmin 内匀速前进了120m ,求推土机受到的阻力。

(3)若推土机发动机的效率为40%.工作一段时间消耗柴油50L ,求此过程中

推土机做的功。已知柴油的密度为0.8×103kg /m 3.热值为4 .0 xlO 7J /kg

22.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16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17所示。闭台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__________ (选填“L

1”或“L

2

”)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4)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一项危害。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I牛顿力(或欧姆电阻;焦耳能量等)

2振动音调

3凝固引力

4减小不变

5 42 1200

6实像可以呈现在光群上而虚像不能(或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则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平面镜(或凸透镜、凹透镜等)

7竖直向上改变电流方向(或使磁场反向、减小电流、减弱磁场等) 评分标准:参考以上标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给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 A 9 B 10 B ll D 12 A 13 D 14 C 15 D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jt4分)

16如图1所示。 17如图2所示.

评分标准:要求作图规范、清晰、合理,力的示意图要标明方向和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9分)

18(1)(2分)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2)(2分)靠近变小

19(1)(1分)弹簧测力计

(2)(2分)

(3)(2分)作出G—m图像,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或算出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4)(1分)A

(完整word版)最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物理课程标准 一、科学内容 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校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按照课本教学需求具体学习如下: 第一章:机械运动(4.物体的运动) (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1.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11.物态变化)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四、五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2.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全体考生必答,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在长为50m的标准泳池举行2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 m,50 m B.50 m,100 m C.100 m,50 m D.0 m,200 m 4.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列车在16时10分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于16时10分在武昌站停车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5.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6.右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 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 5 个点取一 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大小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 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 取10 m/s2,则下列计算瀑布高度结果大约正确的是 A. 10m B.80m C.100m D.500m 9.下列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 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 C.道德品质 D. 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B ) A.机械能 B.电和磁 C.电磁能 D.能量守恒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 B ) A.e、f、g、h B. b、d、f、g、h C.a、b、c、d D. a、c、e、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 ) A.独立操作 B.认识 C.理解 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D ) A.经历 B.认同 C.内化 D.计算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与传统教学大纲的区别传统初中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重点关注物理学中有哪些主要内容,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教学的逻辑结构。编写者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设计出的物理课堂,对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往往关注不够。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不再单纯地依据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教科书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然的位置。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能力,新课程并不强调。其编写的宗旨定位在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介绍物理学。下面以光的反射和折射为例就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传统教科书作一对比分析。 一、降低要求的知识点。 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降低为“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从课标与大纲的角度看,层次降低了,由“理解”降低为“了解”,从光的反射内容上看,由“定律”降为“规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强调的是探究活动,而对于反射规律的表述则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种表述,并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也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尽管这

样的表述并不完整,但是由于初中生并不会遇到不“共面”的物理情境,所以这种处理丝毫不会妨碍学生对反射规律的应用,这种处理抓住了光在反射时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很好理解和记忆。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降为“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的重点,传统教科书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的是具体的量的把握要求,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重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没有作硬性规定,学生重在探究对规律有定性的整体的了解即可,这种了解完全能够应付对凸透镜应用的需要。能够使学生从繁重、枯燥的题海练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当然这个变化所引起的学生练习和习题变化是较大的。 3、将“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改为“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虽然没有强调“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但是有“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其区别在于对生活中这一现象,要经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去澄清头脑中的潜科学概念和验证这一现象特点的猜想,重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两个特点的过程,对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课标中并没有提出“知道”,“理解”等终结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允许学生的探究不完整。 二、有增有删的知识点 1、删减了“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由“知道”层次升为“认识”层次,删减了“知道凸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 1 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顼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就是 A.位移, B.路程 C.质量 D.时间 2.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就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就是6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就是 A.l5N B.6 N C.2N D.1 N 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就是a=g的变速运动 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4.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速度为v,此时它的动能为() A.mv B.mv C.mv2 D.mv2 5.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刀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就是 6.某同学沿周长为400 m的环形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她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就是() A.400 m,400 m B.400 m,0 C.0,400 m D.0,0 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了一段位移x。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Fx cosθ B. C.Fx sinθ D. 8.如图所示,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突然撤去力F,关于物体此后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就是() A.停止运动 B.做匀速运动 C.做匀加速运动 D.做匀减速运动

初中物理新课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1.物质 2.运动和相互作用 3. 能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宇观、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共享,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领域拓展、公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等等,中学物理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中学物理课程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关注物理科学的技术应用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提出的需求等。《标准》确定了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等,都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体现了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物理学作为一门主导学科,一直引领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发展,影响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纳入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交叉与渗透,以及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4.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中,应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同时,应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将信息技术融于物理教学。 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不断进步和物理课程的逐渐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标准》遵循我国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依据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2.《标准》继承了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优良传统,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别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1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含答案)

2011年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道德品质 D. 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

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

2017物理学业水平试题

2017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密度B.速度C.电容D.电阻 2.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m、kg、s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N是导出单位,那么1N等于 A.1kg·s B.1kg·m·s C.1kg·m/s D.1kg·m/s2 3.校运会8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让完成比赛的同学发生的位移相等 B.让外侧跑道的同学发生的位移较小 C.让完成比赛的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让外侧跑道的同学通过的路程较小 4.如图,长度为1.00m的金属棒水平悬挂,置于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水平且与金属棒垂直。当金属棒中通以方向如图、大小为10.0A 的电流时,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2N竖直向上B.2N竖直向下 C.0.5N竖直向上D.0.5N竖直向下 5.拖拉机拉着耙前进时,拖拉机对耙的拉力大小为F,F斜向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将F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则水平方向分 力的大小为 A.FsinθB.Fcosθ F C.FtanθD. tan 6.在刚结束的2017法网女单决赛中,奥斯塔彭科大力击出的网球着地时的速度为136km/h,弹起时速度减小为90km/h。不考虑网球的旋转,则在此过程中网球减小的动能 A.全部转化为它的弹性势能 B.全部转化为它的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C.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D.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减少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习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习题 一、解释 1、物理学: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课堂日志:由教师和学生把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 3、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二、填空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 2、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4、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部分。 5、《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是:(突破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 (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改革评价体系)。 6、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7、新的物理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8、物理课程中构建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一般要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即:(评价的功能上)、(评价的内容上)、(评价的形式上)、(价的主体上) 9、物理新教材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六个问题:(实验—躬身实验,增强探究体验)、(推理—因果演绎,练就探究品质)、(猜想—触“景”生情,扩展探究空间)、(阅读—消化理解,开辟探究领域)、(观察—丰富感知,提高探究效益)、(讨论—集思广义,升华探究成果)。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画“×”,并加以改正。)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5 个方面。 包括了“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精神和科学习惯、美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等几方面的教育。 说教教育存在问题 世界各学校的教师意识到直接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 . 缺陷:时间集中、观点鲜明,给学生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使容易困惑喜欢质疑、独立思考的学生尤其高年级的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制约他们对有关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 研究表明:人是凭借特有的“人类情感”、“人类技能”和“人类能力”来认识、把握和改造世界的。 实际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该方面的教育。 《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普遍的课程中蕴含的理性及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和巨大的。物理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其中做好德育工作,应是广大物理教师关心的问题。 本课程目标: (1)充分挖掘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素材。 ( 2 )帮助教师能准确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3)探讨有效的思想教育实施方法,使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第一部分物理教学中蕴含的教育因素 一、物理知识和物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物理学家凭借认识世界、造福人类的情感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凭借物理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的结果。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其中融入了许多育人的成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育资源。 物理学各个分支的建立、完善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例如:热的本质的研究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 许多规律和概念的确立,经过了长期和激烈的斗争过程。 例如: 大家熟知的“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就经历了几百年,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布鲁诺、哥白尼等都为此受到了残酷的迫害。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例如: 通过学习物理会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分子动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物态变化则反映了量变与质变规律的内涵。 (三)研究方法 物理研究方法本身就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物理学的基本研究过程“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反映了科学的认识过程。 实验过程中运用的很多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理想模型法”,其中包含了人类的美学追求。 (四)物理学家事迹和科学新成果应用 物理学家的事迹是绝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2 A(牛顿 B(米 C(米/秒 D(米/秒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5N和8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为 A(5N B(8N C(12N D(14N 3、在下列图像中,描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为 A(地面 B(坐在他身边的乘客 C(公路边的树木 D(公路边的房屋 5、关于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6、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质量

C(物体的加速度 D(物体受到的合力 7、如图所示,一个木箱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则 A(木箱受到四个力作用 B(木箱受到两个力作用 C(木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木箱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中都 用到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 6V以下的交流电源 B(6V以下的直流电源 A( C(220V的交流电源 D(220V的直流电源 9、如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物体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B(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C(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D(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202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3 分,共15 分) 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3. 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 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 基础。 5. 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6. 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7. 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 8.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9.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 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0. 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 (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11. 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 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 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2.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 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13. 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 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15.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_知识与技能)_,经历基本的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_(科学精神)_的熏陶。 16.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7. 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18.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 19. 因材施教的基本手段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0.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 方式。 二、简答题: 21. 简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评价体系。 22.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其中 光学实验3个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2个: 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 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8个: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 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方法与步骤: (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一、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 ) A. 科学素养 B.知识储备 C.道德品质 D.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B会记录实验数据 C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C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D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 )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B )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B) A机械能B电和磁C电磁能D能量守恒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有: a 机械运动和力 b 内能 c 声和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e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f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 机械能h 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 (B) A e、f 、g、 h B b、 d、 f 、g、 h C a、 b、c、 d D a、 c、 e、 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 ) 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D ) 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B) A. 作业评价 B. 实验评价 C. 作品评价 D.成长记录 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 的是(C)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态度 D教学效果 13.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A)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2016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真题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辆公共汽车在笔直的水平公路上向前匀速行驶,当司机突然紧急制动使汽车减速时,座椅上的乘客身体将会() A.向前倾 B.向后倾 C.向右倾 D.向左倾 2.如图1,一个物体从A点出发向右运动10m到达B点,然后向左运动4m到达C点。在整个 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A.4m B.6m C.10m D.14m 3.如图2,一个重量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00N,水平向右B.10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D.20N,水平向左 4.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2N和7N,这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A.2N B.5N C.7N D.9N 5.如图3,把两个劲度系数均为100N/m的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 的一端固定,用手沿水平方向拉A,当A的示数为2.0N时, B的示数及B的弹簧伸长量分别为() A.4.0N,2cm B.4.0N,4cm C.2.0N,2cm D.2.0N,4cm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加速度 C.质量 D.力 7.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C.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D.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 B.引力常量是牛顿测出的 C.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通过实验发现的 D.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 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

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