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

历史的风吹过脸颊,片片树叶飘过,落进捧着雨水的手中。这片片古老的树叶,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离合聚散,见闻了人世间所有的迷离奇幻。它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它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李贺,它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李煜,它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周邦彦……

本课的几首诗词,要注意反复吟诵,在吟咏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作品精美的语言,认识了解几位作者的重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这是一个背山临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都先后死去。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感时忆旧,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阁夜》。

《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此篇是他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诗歌想象丰富,文辞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煜,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42岁生日时,作《虞美人》,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词可以看做是他的绝命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苏幕遮》为其代表作。

1

2

3.(1

)岁暮阴阳催短景

. 景:影,日光。

(2)人事音书漫.

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3)吴丝蜀桐张.

高秋 张:演奏。 (4)石破天惊逗.

秋雨 逗:引。

(5)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6)侵.

晓窥檐语 侵:渐近。 4.解多义5.积名句

(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译文: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箜篌,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音吸引)颓然凝滞在那里,不动了。那湘夫人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原来是李凭在国都弹奏箜篌。

点评: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译文:在听众的幻觉中,仿佛李凭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箜篌,使得老鱼跳出水面,瘦蛟起舞。

点评: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老”和“瘦”这两个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

3.春花秋月何时了?发问奇绝,却在情理之中

译文:春花秋月,年复一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点评:春花烂漫,秋月高洁,本令人欣喜,但对阶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问我有多少忧愁?正像那一江春水长流不断。

点评: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此句新颖精辟,既贴切又富有力度。

1.《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提示:“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来安慰自己,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2.后人总结说李煜的《虞美人》一词风格凄丽,这首词为何显得如此凄丽?

提示: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李煜后期的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一)牢笼宇宙俯仰古今

《阁夜》这首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首联二句点明时空,首句用“岁暮”和“阴阳”写出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又把空间放大。这样的时空使得诗人生发无限的感慨。

颔联把宇宙融入诗中,雨过天晴,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灿烂,倒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出句写闻战伐之事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的极其凄惨的景象。对句用夜深传来的“数处”“夷歌”,说明偏远的夔州也不能免于战祸,处处有战争的悲音。对杜甫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种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尾联两句写诗人极目远望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出的无限感慨。联想到三国时的卧龙诸葛亮和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的公孙述,这些历史上的一世之雄,而今都成了黄土。在当时动荡的环境中,诗人回家无期,乡书不至,不胜“催短景”之悲,于是以古人之事聊作宽解之词。这种看似轻松的自慰其实蕴涵着深深的悲痛与忧愤。

总之,诗人围绕题目,抒写夜宿夔州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波涛,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

仿佛把宇宙聚于笔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二)一篇摹写乐声的传神之作

唐诗人李贺的名诗《李凭箜篌引》展现了一个变幻无穷而美妙多彩的音乐世界,堪称是摹写声音的佳作。

开篇琴声划然如长堤决口,叩击人们的心灵;巨大的声浪澎湃滔天,使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接着,乐曲节奏转慢,强度转弱,先表现悲痛欲绝的湘夫人在湘江岸边抚竹而哭,继而是鼓瑟能手素女抒发愁情。“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接着,诗人又驰骋想象,从无生物到有生物,从动物到植物,描写箜篌的声音。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昆山”两句,从正面写乐声,前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着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以下八句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沉浸在寒光之中;然后写高处远处,天帝受惊,五彩石破裂,神妪佩服,老鱼腾跃,瘦蛟起舞,吴刚废寝,露湿玉兔。以形写声,选用的物象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并且动静结合,高潮跌宕,惊心动魄,发人联想。

这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构思巧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构成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把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琬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

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于土地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本文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把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6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的例子,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7~9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升华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3.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感受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4.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能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2.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3.通过了解作者身世,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三、课时与方法

一课时。

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唐代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他虽然只活到了27岁,可是却留下了许多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的诗为什么赢得那么多的称赞呢?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李凭箜篌引》,看看是否像评价的那样。

李贺(791—817),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严羽《沧浪诗话》称其为“李长吉体”,后来被人称为“长吉体”。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人称其为“鬼才”,有“诗鬼”之称。李贺诗篇里也有积极进取、心雄志决的一面,“少年心事当拏云”(《致酒行》)等句子广为传诵。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李贺的这首歌形体的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尤为出色。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

(1)初读诗歌,划出节奏,找出韵脚。

(2)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初步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提示:(1)韵脚(五次换韵)秋流/愁篌/叫笑/光皇/处雨妪舞树兔

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重点字词:

①张:演奏。

②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③逗:引。

④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3)写李凭弹奏箜篌的音乐效果及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2.理清结构,概括中心

(1)继续朗诵诗歌,根据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诗人运用哪些词语来渲染音乐效果?你觉得音乐的情调怎样?

提示:(1)第一层,前四句。交代弹奏箜篌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音乐效果。第二层,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第三层,最后八句,侧面写音乐效果。

(2)描绘的意象有:空山凝云、江娥、素女、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十二门、紫皇、五色石、秋雨、神山神妪、老鱼、瘦蛟、吴质、桂树、寒兔。

给人的感觉:意象众多,驳杂,有虚有实,奇幻,瑰丽,炫目多彩。

(3)运用的词语有:啼、愁、碎、泣、笑、冷、破、惊、湿、寒。

充满寒意,其情调是悲伤清冷的。

(三)挖掘内涵提升人格

鉴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的意象,说说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美感。

提示:找出意象,分析意象,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这是通过写形象来写音乐。四个意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写乐音之强,表现乐声极其昂扬,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叫”也形容乐声,写乐音之弱,表现乐声柔和深沉、空灵哀婉。

这一乐章以山崩地坼的气势开端,然后转为如怨如诉的温婉,在温婉中绵延了忧伤的情绪。

“芙蓉泣露香兰笑”描写乐声从悲戚转为欢快。“芙蓉泣露”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凄惨,又以露水滴落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缓和。“香兰笑”写音乐情绪的变化,运用通感将视觉附诸听觉,描绘出乐音的流丽爽朗,它还能给人以“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描绘出乐音的流畅鲜明。

这两句想象丰富,意象鲜明,前一句以比喻写声,后一句以视觉写声,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有形,是种立体的美感。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咀嚼鉴赏领悟方法

概括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综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五)课内小结强化重点

学习本诗,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真领会意象的意义。要重点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侧面烘托、夸张、摹音等手法的运用。还要认真体味意象所形成的境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熟练背诵全诗,在背诵的基础上慢慢加深理解。

(完整版)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音。 玉砌.()槛.菊()李煜.()暮蔼.() 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 │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 ├─────────┼────────┼──────────┤ │││苏轼、柳永、秦观、│ │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字,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 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3.李煜诗词知多少 默写学过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你还知道李煜的哪些词? 二、课内探究 1、“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古诗词中的回忆,追忆集锦:你见过哪些表现对往事追忆的诗歌?请自行补充)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表现时序更替的说法有哪些?请结合自己读过的古诗词中的时间变化自行补充)

导学案:虞美人

《虞美人》学案 编写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把握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二、预习指导 1、知人论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被称为“千古词帝”。《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楼里,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牵机药据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3、文体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自主学习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技能: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探讨李贺诗的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涵咏 探讨 教学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堂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

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了一些影响。 三.题解: 李凭是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弹奏箜篌名躁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引,与歌、行一样,表明这是乐府诗。《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四.涵咏诗韵,初步感知。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朗读。 2读后生生互评,注意把握情感。 教师指导点拔: 因为此诗是描写音乐感受的,所以在诵读时要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诗中纷繁的意象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变化,诗的情感基调与音乐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相同。 此外,这首诗每句都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很快,所以要注意划分句群,找诗中情感的起伏脉络,把握诗歌的节奏。 3叫一学生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虞美人》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虞美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诗人的感情,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当堂背诵本词。 【重难点】 1、把握诗人的感情。 2、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 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方法】 阅读诗歌常用方法: (1)诵读涵咏; (2)知人论世; (3)入情入境。 【自主模块】 1、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2、作者简介李煜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3、字音 虞()美人雕()栏玉砌() 合作模块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条件可以欣赏歌曲《虞美人》,课本第48页。品读诗歌 1、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2、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3、上片中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明确: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明确: 6、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 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请同学们赏析这一名句 明确: 探究模块 有人评价,李煜因为两个“东”字丢了性命。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练习 浪淘沙①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必修教案 1015 19:54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

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 () 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 诗句: 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1) (2) 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 内容:

统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虞美人》优秀教研导学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 1、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 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颂至今的深刻原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家国情怀。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1.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1)词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为长短句等。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宋词有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 (4)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2、背景资料 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虞美人 【备课组】:高一语文 【主备人】:钟海英 【审核人】:顾美娟 【备课时间】:2010-5-23 【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教学课时】:1课时 【知识积累】 〖关于词〗 1、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2、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3、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 4、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学术语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5、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关于李煜〗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在被俘两年后写了《虞美人》一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 杰出的词人:李煜的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独特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形象鲜明,语言清丽,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人间词话》) 〖关于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来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故,此词牌源于此也。 【活动一】听读、自读、齐读这首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用优美的语言重新描述这首词所写的内容。(教师点名两个小组交流翻译情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

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页 1 第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 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虞美人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虞美人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能力目标 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 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思路: 整首词的学习以“读”、“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特征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的深入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品味鉴赏: 1 读诗悟情(是什么):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朗读语调 概括全文的情感 2追寻愁因:(为什么)了解李煜 3愁情表达:(怎么样/方法技巧)

1)品味意象 2)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小结: 二、联想比较: 1)都是东流水,试比较《虞美人》的结句与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 2)都是末路王侯,同是绝命词,《垓下歌》与《虞美人》的风格有何不同 四、迁移运用: 1仿照例子,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2片段练习: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 附页: 一、关于李煜: 1 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 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

《虞美人》导学案 编制人:曹厚余审核人:莫兰文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3.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自主解决基础知识。 一、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 二、词牌名 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走进作家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三年后,李煜四

《虞美人》 导学案 - 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李煜的生平即对其作品的了解。 2、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 一、回顾一下有关词的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同时因李煜填写这首词中的名句,又常称“一江春水”。此外,还有称“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的。《虞美人》属双调,正体共56 字,上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28 字;下片与上片同。又一体共58 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三平韵,29 字;下片与上片同。此词属正体。 三、介绍李煜 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 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四、背景介绍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教学过程】 一、吟咏之间品味诗词的韵致 (一)要求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二)小试牛刀 1、一是音读,音读对我们要求:首先要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次找出韵脚:两韵一换ao~ong~ai~ou 2、二是意读,意读要求梳理内容与形式,总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前面的朗读和背景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自主翻译:了: 了结,终止。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3、三是情读,具体研习诗词内容,理解其中情感: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

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苏教版必修4《虞美人》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虞美人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学生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伤时感事的词,可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圈划、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字词,感受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相融和的情感。 【知识链接】: 一、解释词牌 虞美人,词牌名。给人的感觉:美丽,一种夜色深沉的美丽,一种灯火阑珊的美丽。由词牌想到项羽悲怆的呐喊:“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愈兮愈兮奈若何”。那时那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英雄末路,引出了千古凄美的故事:霸王别姬。当年美人虞姬为绝项羽后顾之忧,拔剑自刎,血染之地开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取名虞美人。 二、作者及背景 结合注释(1),学生讲述。教师补充:李煜当政期间,不理国政,沉迷声色,逃避现实,宋兵南下,屈辱投降,因词惹祸,生于7月7日,死于7月7日,而我们知道,7月7日,是中国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所以,李煜死在这一天,有些离奇而又感伤。但更为离奇的是他是个重瞳。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历史上有此现象的还有项羽和舜帝。在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李煜与项羽和舜帝相比,过于柔弱,但作为词人,他是词坛里响当当的君王。所以后人凭吊李煜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学习过程】: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此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①“春花”,生命与希望。但春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 ②“秋月”,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宁静而从容,恬淡而悠远。但月又是那么敏感而多情,多少因时空距离而不能相见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望月兴叹。) 囚徒般的生活,使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此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让他不能不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到底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怀念什么? 答:①物质方面:李煜在南唐做皇帝的时候,锦衣玉食,过着纸醉金迷的富贵生活。 ②精神方面:权利、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抒发怎样的情感?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虞美人》导学案(教师版)(苏教版高一必修 四)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词风的转变。 2、体悟本词的情感,赏析本词运用的手法。 【问题情境】 1、李煜简介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契丹,它求过了。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诵读诗歌、背诵 【我的疑问】 备注 第1页共4页 【自主探究】 1、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 手法:比喻 2、作者是如何表现愁情的?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成为阶下囚、亡国奴,失去尊严,失去自由、生存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快乐,所以见了美丽的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 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在往事之叹中,其实暗含着今昔对比(手法)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教师)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3.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 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学法指导】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2.解题 李凭是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预习检测】 1.字词书写及注音。 ①k ōng h óu (箜篌) 教(ji āo )神y ù(妪) ②露(l ù)脚 暴露(l ù) 揭露(l ù) 露(l ù)天 露(l òu )马脚 露(l ù)头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 (弹奏) ②李凭中国弹箜篌 (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 ③石破天惊逗秋雨 (引) ④露脚斜飞湿寒兔 (露珠下滴) 3.翻译句子。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和缓悠扬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欢快清丽 【整体感知】感悟鉴赏 诵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①(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②(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高二语文选修 导学案

高中语文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 【学习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 【学法指导】 自主情境感悟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对照比较品评法。练习巩固法。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及题解: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远支。早有诗才,遭竞争者毁谤,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仅担任过奉礼郎,于27岁病逝。怀才不遇,一生潦倒。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李凭是梨园弟子,善弹箜篌,技艺精湛,名噪一时。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二)预习自测达标: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啼.竹()箜篌 ..()()神妪.()蛟.舞()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芙蓉泣露香兰笑:石破天惊逗秋雨: 3.补充完整句子: ,李凭中国弹箜篌。,芙蓉泣露香兰笑。 梦入神山教神妪,。吴质不眠倚桂树,。 4.李贺在诗歌中为我们展现了什么?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检测练习】 C级 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8.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课中) 【学习目标】 1. 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 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体悟蕴含于简淡语言中的深沉情感 2、鉴赏词作的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A级) 一、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为文人的李煜善诗文、能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正如前人吊之诗:“作个才子真绝代”。但作为国君的李煜纵情享乐,政事不修,作为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他从不向往帝王之位,一生笃信佛,向往田园归隐的居士。由于前五个哥哥相继去世,他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称帝。但是他不好政事,更不喜军事,南唐在他手中开始衰败。他即位时南唐已是宋的属国,他对宋俯首称臣,苟安一隅。宋太宗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封为“违命侯”,最后被毒死。也印证了前人吊之诗:“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前半生,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基调欢乐;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基调伤感,成就很高。 李煜本是具有纯真气质的诗人,向往渔夫那种“一壶酒,一竿身”的逍遥生活,向往佛教境界中超脱尘梦的解脱。南唐灭亡后,他从一个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李煜后期的词作字字血泪、感慨深重。王国维评价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是看到了李煜以纯真的悲情表现出来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悲。 2、关于写作背景: 这首词包含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行动受人监视,失去自由。相传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

李凭箜篌引 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自主赏析导学案参考答案 李凭箜篌引 1、诗歌前四句交代了哪些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成功地运用了拟声和通感的艺术手法。“昆山”句是以声写声:“昆山玉碎”,像昆仑美玉碎裂的声音,形容乐音清脆;“凤凰叫”像凤凰对舞唱和,形容乐声的和缓; “芙蓉”句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以形写声。“芙蓉泣露”如带露荷花在哭泣,形容乐声的惨淡;“香兰笑”兰花盛开宛如笑靥,形乐声的清丽欢快,此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构成了通感。 3、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1)云,空山中凝聚着,低垂着,不肯流走。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2)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3)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皎洁的面庞也起了愁容。 (4)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5)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被音乐打动。 (6)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7)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8)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9)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虞美人李煜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最美好的事物唤不起李煜的欣赏兴趣,一个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