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高考化学考查热点

2014年高考化学考查热点

2014年高考化学考查热点
2014年高考化学考查热点

2014年高考化学考查热点

化学基本实验

实验内容关注点:

1.继续关注溶液配制(含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2.以N、C、Cl、Na、Al等元素知识为载体的实验背景;CO32-、NH4+离子的检验;CO2、Cl2、NH3性质的验证;Cl2、H2、NH3气体的制备;NaHCO3、Na2O2的性质实验设计;

3.过滤、洗气、物质分离、蒸馏、条件控制等基本操作;

4.气密性检查、沉淀洗涤;

5.量筒、容量瓶、漏斗等基本仪器的使用。

6.实验设计、评价及改进实验方案的题目继续保留。

化学用语

1.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依然是考查的常规形式;

2.关注离子共存考查形式;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辨析可能出现在选择题中。

3.关注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4.关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含计算)。

物质的分类

1.关注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2.关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以及电泳及应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考查形式可能保持不变;

2.元素载体考虑知识点覆盖面,C、Si、Al元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能以常规练习的形式出现在非选择题中;

4.化学键的考查深度不会大,但要考虑与化学反应的实质联系起来。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催化剂高频考点,关注催化剂对反应进程有影响而对能量变化无影响结论应用;

2.化学反应速率全频考点,关注利用速率求算物质浓度或物质的量逆向计算;

3.平衡常数的计算是全频考点,注意结合转化率的计算或结合数据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整理。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全频考点,继续关注影响因素对K的影响。不应担心所谓“等效平衡”问题。

化学平衡关注点:

1.平衡状态的特征:(1)速率特征(2)组分含量特征①质量或物质的量②浓度③物质的量(体积)分数④质量分数(3)体系特征①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总体积)②总密度③平均摩尔质量(4)变量特征——转化率(5)常数特征——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应用——Q、K的关系

3.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1)单一组分的浓度(2)温度(3)压强——四种改变压强的方式

①恒容充惰②恒压充惰③体积改变④等比例充入一类组分

4.选择条件导致平衡移动

电解质溶液

1.水的离子积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全频考点,考查形式以考查Kw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电离常数的计算为常见。关注:pH的计算,利用平衡常数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2.水解原理的应用集中考查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以及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的判断集中在常见的、单一溶质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3.沉淀溶解平衡是全频考点,主要集中在用Ksp描述、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关注沉淀的转化。继续淡化关于Ksp的计算。

常见无机物及应用

1.既作为考查内容的落点又作为能力考查的载体的功能不变。因此最大清晰化的掌握元素知识依然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2.全频考点如:Fe、Al、S、Cl,高频考点:S、Na、C、Si(常出现在物质结构中)考查知识侧重面的研究分析。NH3的制备、检验、还原性表现等。

3.常见的重要物质的性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机试题试题共同特点

(1)历年都涉及到了甲烷、苯、乙醇、乙酸;酯(油脂)、石油相关(如石油气、汽油、柴油)的物质;

(2)都涉及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性质):

(3)凡是涉及到的物质、反应和性质(用途)都源自教材。

2.热点题型

非选择题重点突破五类题型:(1)无机化工流程图为载体的无机推断。以框图或元素推断为重点,重点抓解题方法(读题,审题,挖题,解题)和如何规范答题,如化学用语规范使用等;(2)有机推断与合成。重点抓住官能团保护与转化,合成加聚物、醛酚酯是近几年高考查热点;(3)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设计以探究实验为主,思维模式包括:提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结果表述→拓展应用等,探究题以检验物质成分为主;定量实验以氧化还原滴定、样品成分测定为主。实验评价:制备实验常以产品纯度为出发点,性质实验以杂质干扰为切入点,而定量实验以实验准确度为评价依据;(4)无机化工。金属和硅冶炼、重要化合物(如蓝矾,绿矾,氧化铝,氧化铁等)制备为载体;(5)理论综合。主要以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热化学融合,化学平衡类,电解质溶液类等。

2014年高考化学命题趋势

1.化学学科高考命题趋势

1.1学科地位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学化学学习是化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注重学习方式转变等。在考试评价上强调纸笔测试“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应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

1.2 高考化学改革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在进行改革,每一次大的改革都有一个变化、稳定、发展的过程。如果从高考命题角度去看,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即“知识型”、“知识-能力型”、“知识-能力-素质型”、“能力立意型”四个发展阶段,如表1.1所示。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化学学科在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变革。正在全国范围稳步推进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通过设置课程模块以及合理划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措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集中于在综合反映学科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表1.1 当今高考化学命题概况

素质教育背景下,1999年提出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立意”的口号。新课标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了能力立意的命题主旨。

(1)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生(2)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学。(1)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将能力考查置于命题的核心位置(2)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3)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尝试在考核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试题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个方面。习题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究性。

1.2.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特点和目标

新课程力求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新课程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突出特长,彰显个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体系。

l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所秉承的理念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旨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体系。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明显标志,为满足志趣和发展潜能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l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l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体现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

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①

1.2.2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的特点

l 试题平稳过渡,继续强化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重点

试题着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体现了基础性。比较好地继承了原有高考试题的优点。

l 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新课标要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和发展趋势,体现化学时代特色,以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科学、生活、关注化学科最新发展,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高考化学向考生传递了化学的最新科技动态、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信息。

l 减少虚拟,贴近真实

新课程强调“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摒弃虚拟的、不真实的框图提问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生产有用产品问题、有机实际合成路线或实际反应等流程提问或情景设问,引导师生关注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l 关注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学习潜能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学生“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高考试题表现形式主要是信息题、数据分析对比归纳题,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型、统摄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

l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体现选择性

新课标要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性选择”、“以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所以实验区新课标高考题中均出现了“必考”与“选考”的划分。

l 强化实验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由于新课标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新课标实验区高考试题强化实验考查,以体现化学学科特色,对新课程教学进行正确的导向。

l 引领课改,渗透科学探究

新课标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设计方案、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

1.3考试大纲中知识、能力要求的变化

近年来,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卷)》(以下简称《新课标考纲》)为指导纲领的新课程高考引领了全国高考的新一轮改革。与过去“3 + X”考试方案中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版考纲》)相比,《新课标考纲》在考试目标、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上均有不同,而内容改革是这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3.1知识要求的变化

《新课标考纲》中的考试内容与《大纲版考纲》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所要求的不同,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

“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表1.2《新课标考纲》与《大纲版考纲》对知识点要求的比较(选考部分)

《大纲版考纲》

《新课标考纲》

变化说明

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点细化,难度加大,要求提高。对于各种晶体类型特征,不仅要了解其基本特征和性质,更要求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提升对物质本质的认识。

初步了解氢键

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加大考查力度,提高难度,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以致用。

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要求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和处理措施,更关注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的知识。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在必考部分《新课标考纲》难度比《大纲版考纲》要求低,而选考部分的难度要求略高,各模块难度设置有差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纲版考纲》和《新课标考纲》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性:从目标来看,《大纲版考纲》强调掌握“双基”,而《新课标考纲》强调考查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从内容来看,《大纲版考纲》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考查,《新课标考纲》注重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思想。《大纲版考纲》主张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也倡导“应用”,但更多的是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而《新课标考纲》则认为,对科学知识的要求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固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一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如何用于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表1.3列出了《新课标考纲》的新增考点。由表1.3知,新增考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体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内容;体现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的内容。新增的考点使得《新课标考纲》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有效的衔接。

表1.3《新课标考纲》新增考点(仅列必考部分)

新增考点

说明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体现知识与技能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3)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4)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体现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

(5)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体现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

(6)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体现知识与技能

(7)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体现知识与技能

(8)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体现化学学科与

生活生产联系

(9)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体现知识与技能

(10)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体现知识与技能

(1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体现知识与技能

(12)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1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体现化学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

续表1.3

(14)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15)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1.3.2能力要求的变化

《新课标考纲》对能力要求包括: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对比《大纲版考纲》,《新课标考纲》突出了以下特点:

l 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该项能力的要求,敏锐全面地观察是先导,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发现问题甄别和筛选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是重点,将获得的有效信息与已有知识正确地建立联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

l 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的是考生能将实际问题进行分解、归类、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假设、推理、转换、重组、计算等方法解决给出的问题。重要的是能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用正确规范的化学用语、化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l 考查考生完成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强调化学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这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实验题的设置一般采用探究性、拓展性学习的方法,体现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全面性认识和整体性掌握。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这一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而新的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4 命题趋势探究

1.4.1立足基础,考查核心和主干知识

新课程高考“不再是难度的竞争,也不是特殊技巧的角逐”。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卷我们得知,试卷中所考查的知识技能范围和认知领域能力要求均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范围之内,完全符合“在努力保证不超纲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的要求。但知识不拘泥于课本,试题内容“陈旧”而角度新颖,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考查基础而不追求面面俱到;重视能力而不脱离实际。认知领域能力要求不局限于考试手册的程序性描述,把学科的核心和主干知识作为选拔测试的重点,重在理解和灵活应用。

表1.4《大纲版考纲》与《新课标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比较(必考部分)

《大纲版考纲》

《新课标考纲》

变化说明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删去了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结构的要求,化学用语的表达难度降低。

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原子结构。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删去了同位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等概念的要求。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对概念要求降低,偏重应用。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对概念要求降低,偏重应用。

续表1.4

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关注科学、技术、生活相关知识。

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降低难度。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契合了课程标准中“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和“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侧重于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如H、C、N、O、Si、S、Cl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将炔烃、卤代烃、醛酮等内容删去,更关注学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应用。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乙酸)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要求相当,对于不常见的反应不要求学生记忆。

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难度降低。

通过对历年各地考题的分析,核心和主干知识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电化学知识的应用、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与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方案的设计、化学用语及化学计量等,由于受综合科化学部分试题数目的限制,主干知识还时考时不考,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化学速率与化学平衡、强弱电解质溶液及其离子浓度pH、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方案的设计、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用语及化学计量是年年必考的。

1.4.2强化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而且应该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了解、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育和高考试题设计也会因此而调整。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的面世,是化学高考改革的一大里程碑,无疑体现了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近年来,很多地区高考化学试题强化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表1.5)。

表1.5 试题所考查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广东2012年高考题为例)

题号

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1

以探究碘的反应速率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于碘的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的理解。

33

以探究苯甲酸钾、甲苯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装置图的观察并获取信息、对实验步骤的分析和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表述、分析能力,同时考查了对离子鉴别的能力,合理控制有机实验条件的探究能力。

1.4.3剖析学科时事热点,渗透STSE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广和实施,高考试题应更加注重命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更加关注生活、社会和科学发展,体现其实践性,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有必要突出试题的新颖性、创新性,使其更富有时代感、亲切感。

纵观近三年的新课标卷和大纲卷高考真题,以STSE为载体命题考查基础知识成为主流试题。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内容试题分布较广,主要考查内容有社会热点和新闻中的化学问题,涉及化工生产、广告用语、环保、农业生产、医药、日常生活、印刷业、高新产品等方面。

l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及其盐的污染、沙漠化等。

l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尤其是综合考试。在中学化学中讨论能量或能源问题的章节主要有: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电化学、煤和石油等。

l 材料是当今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命题时,材料方面的知识往往只是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作为一种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l 自然资源是当前节能减排的热点、焦点话题。在高考中,以工农业生产、地质灾害为背景,考查化学科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

STSE教育思想是STS的延伸,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编写也更注重化学与社会、科技、生活的联系,以求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即反映现代化学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体现化学时代特色,以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科学、生活,关注化学学科最新发展,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质疑创新思想。

近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趋势是在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前提下越来越关注对社会、科技、生活等题材的涉及,以考查学生灵活分析、整合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试题的新颖性、创新性,使试题富有时代性、亲切感。现将高考可能涉及的社会热点归纳如表1.6。

表1.6社会热点归纳

社会热点

对应知识

结合点

大气污染与防治

氧族、氮族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污染

水污染与防治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污染、BOD、COD苯类污染物

臭氧的利与弊

多步反应综合分析、催化剂

光化学污染与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温室效应

碳族

CO2或CH4的超量排放

人体健康与保健

Ca、Fe、Zn、I、Se、Al、F

Ca、Fe、Zn为热门补品元素;I、Se为微量元素;Al长期累积引起疾病;F适量可固齿、过量导致骨骼疏松

饮食卫生

卤素、亚硝酸盐、甲醇

加碘盐、自来水消毒、假酒中含甲醇、工业盐中含亚硝酸盐、“苏丹红一号”、过氧乙酸

医药知识

高科技、新材料

烃的衍生物、有机反应、合成

同位素、化学键、晶体、

聚合反应

糖尿病检测、医药中的多种官能团、新药的有机合成

C60、N60、N5AsF、BGO......液晶材料、高分子材料

能源、资源

地质灾害

反应热、核反应、电化学

电化学、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氢能源、核能、可逆电池、新型电池、可燃冰、燃料、海洋资源

地震、泥石流等灾害

1.4.4融入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学习、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包括:整体性思想、联系思想(结构和性质、微观和宏观、量变质变思想、定性和定量、相互转化、发散思想、有序思维思想)、守恒思想、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极限思想、动态平衡思想、构建模型的思想、验证探究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以致用思想等。“化学学科方法”包括:①哲学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等;②一般科学方法论,如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比较、分类、类推、联想、假说、归纳、演绎、迁移法、类比、实验、图像法、模型法、公式法、证明、反驳、推理法(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枚举法等;③具体科学方法,如化学信息加工方法、控制变量法、守恒法(转移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终态法、假设法(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赋值假设法、极限法)、等效法、化学分析测量方法、实验研究的方法(包括实验的观察方法、描述方法、条件控制的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等)、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物理、生物问题的方法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试题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表1.7)。

表1.7 试题所考查的学科思想(以北京2012年高考题为例)

题号

考查化学学科思想

6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

7

分类与比较

8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控制变量)

9

分类与比较

10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控制变量);宏观与微观;分类与比较

11

分类与比较;宏观与微观

12

定性与定量

25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控制变量);分类与比较;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

26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分类与比较

27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控制变量);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

28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分类与比较;宏观与微观

1.4.5注重信息与学科素养整合能力测试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指出:“面对新世纪的战,为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将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需求,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对信息本身的认识。”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本身的特点以及化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化学新课程教学息息相关,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

新课程化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的提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考试大纲则明确要求学生具有“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由于有考试目标激励和任务动机驱使,很多试题都能挑

战学生的能力与智慧,把对接受处理信息以及对知识技能和学科方法的考查贯穿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考生在解答高考题时体验学科的价值,感悟学习化学科学的意义,极大地丰富了试题的考试内涵。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信息”最主要表现形式有:图片符号信息,数据、图表、图象信息,仪器、装置信息,框图信息等。

表1.8 化学试题所考查的信息素养(以2012北京卷为例)

题号

考查信息素养

8

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12

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

26

化学平衡反应的速率曲线图;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27

银氨溶液化学反应路线图

28

有机合成的路线图

2014理综化学(浙江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Ba-137 Cu-64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 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 H2O HClO + H+ +Cl-K2=10-3.4 HClO H+ + ClO-K 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4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7

2014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7 1.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 ①Al 2O 3NaOH(aq),NaAlO 2(aq)――→CO 2 Al(OH)3 ②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③饱和NaCl(aq)――→NH 3,CO 2NaHCO 3――→△Na 2CO 3 ④Fe 2O 3――→HCl aq FeCl 3(aq)――→△无水FeCl 3 ⑤MgCl 2(aq)――→石灰乳Mg(OH)2――→煅烧MgO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 A 解析 ①Al 2O 3+2OH - ===2AlO - 2+H 2O ,AlO - 2+CO 2+2H 2O===Al(OH)3↓+HCO - 3;②S 和O 2燃烧生成SO 2;③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④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Cl 3+3H 2O =====△ Fe(OH)3↓+3HCl ;⑤MgCl 2+Ca(OH)2===Mg(OH)2↓+CaCl 2、Mg(OH)2=====煅烧 MgO +H 2O 。 2.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Cu ――→O 2CuO ――→H 2SO 4CuSO 4――→Ba NO 32 Cu(NO 3)2――→Zn Cu 浓H 2SO 4 Zn CuSO 4;②Na 2CO 3 ――→ Ca OH 2 NaOH ――→CO 2NaHCO 3――→HCl CO 2――→NaOH Na 2CO 3 CO 2NaOH NaHCO 3;③N 2――→H 2 NH 3O 2,NO ――→O 2NO 2――→NH 3N 2 O 2NH 3 NO ;④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2===CH 2――→H 2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模拟试题解析

2020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1.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硅可用于制取通信芯片 B.《天工开物》中描述:“世间丝、麻、袭、褐皆具素质……文中的丝、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航母上拦阻索中的钢丝属于金属材料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答案】B A.单晶硅作为半导体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制作芯片,故A正确; 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 C.钢丝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石灰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都作为原料,故D正确;本题选B。 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7.8g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3N 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 A 【答案】B A.2.24LNO中分子数为0.1mol,1.12LO2中分子数为0.05mol,总分子数为0.15mol,故A错误; B.7.8g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0.2mol的钠离子和0.1mol的过氧根离子,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mol,故B正确; C.一个乙烷分子中有7个共价键,1.12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共价键的总数目为0.35N A,故C正确; D.1LpH=13的NaOH

溶液中由NaOH电离出的OH-数目为0.1N A,故D错误;本题选B。 3.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B.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 D.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D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结合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元素,Y、Z为第三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x+x-1+x+x+1=24,解得x=6,则W为N,X为O,Y为S,Z为Cl。 A.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S2-的还原性比O2-强,故A正确; B.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盐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NO3,故B正确;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为H2O、H2S、HCl,非金属性越强却稳定,所以稳定性最弱的是H2S,故C正确; D.118号元素位于0族,Z是Cl位于第ⅦA族,故D错误;本题选D。 点睛:通过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假设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可以比较简单的得知各原子的序数。 4.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2分

O2Cu+O 4.(6分)(2013?四川)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

5.(6分)(2013?四川)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 mol/L mol/L

6.(6分)(2013?四川)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 计算 =0.002mol/

=1.44 7.(6分)(2013?四川)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计算氢氧根的物质的量, 计算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n= V= ,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解得

mol/L=14mol/L,故B正确;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的体积分数是× ,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8.(11分)(2013?四川)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 (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 (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 (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O42﹣+20 H+=4Fe3++3O2↑+10H2O.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 4 NH 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赏析:考察化学技术。A项正确,体现光能的运用;B项正确,通过化学方法可以转变成氮气;C项正确,推算C=1mol/6.02×1023×10-12L=1.6×10-12mol/L;D项错误,汽油与甲醇的燃烧热不同,比例不同,热值不同。选择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赏析:考察实验原理的分析。汞是重金属,有毒,易挥发,不能深埋处理;乙酸乙酯水解成乙酸,是电解质,浓度不同,PH值和和电导率不同,可以测定;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配制出来的浓度偏低,中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增大,测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茚三酮反应,广泛用于指纹鉴定,与氨、胺和蛋白质等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发生蓝色显色反应。选择B。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赏析: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令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a+a+1+a+2+a+3=22,a=4, W是Si、T是Ge、X是N、Y是O、Z是Cl,沸点:H2O>NH3>HCl,HNO3、HNO2、氨基酸只有共价键,NH4NO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SiO2、Si3N4熔点高、硬度大,但SiCl4熔点低、硬度小;Ge是半导体,GeCl4是共价化合物。选择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O O OH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CHO)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专题四 与新冠有关的高考化学考点-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准备攻略-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准备攻略

专题四与新冠有关的高考化学考点下面对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化学知识背景做一个总结科普。 一、气溶胶 这个名字在大众眼里挺吓唬人的,普通人最怕专业名词,没听过的专业名词越多,可能谣言也越多。气溶胶,是不是因为胶有粘性,可以粘住,所以病毒才这么容易传播? 其实这里的胶与大家理解的粘性并无直接关系,就是飞沫传播的一种专业提法。咳嗽、吐痰、打喷嚏、说话等会形成数以十万计的飞沫,它们属于分散质,其中会包含病毒,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 空气属于分散剂,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属于气溶胶,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这个知识背景可与胶体的相关知识结合考察,一般出现在STSE类或者实验题中,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可能考察。 二、广谱杀菌消毒剂 有人调侃说新冠病毒的带货能力超过李佳琦,只要网上新闻一出,不管谣言与否,什么药品或消毒剂可以有效杀菌抗病毒,立马卖脱销。 在防御病毒的过程中,敌暗我明,只能广泛撒网,消除病毒存在的一切可能性。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56℃加热30分钟新冠病毒就死亡了)。按照通常经验,75%酒精、含氯消毒剂、双氧水、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毒。下面将这几种常见消毒剂做一简单介绍。 (一)84消毒液 84消毒液的命名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是1984年研制出来的,是不是

感觉这个名字起得太随意了。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急需尽快发展卫生医疗事业,为了降低全国传染病的致病率,需要一种有效的可以在全国推广的消毒剂,国家下任务搞专项科研,借鉴了当时国外医用消毒剂的先进经验,当年,成品配方在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后来的地坛医院)诞生,被命名为84消毒液,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NaClO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浓缩液,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含量为1.1%~1.3%。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通俗讲,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被氧化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使用时最好戴手套。且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较强,尽量避免与有色衣物接触。这里体现了化学性质漂白性。 网上有文章有用电池组做直流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至水溶液呈现黄绿色,电解生成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获得次氯酸钠溶液,这种自制84消毒液的方法,不建议模仿,家庭环境容易造成氯气逸散,带来危险。 另外,切记不能把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洁厕灵主要起强力清洁的作用,并不属于消毒剂这里涉及到ClO-和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产生氯气,同样比较危险。 最后,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久置的84消毒液是无效的,它需要在避光条件下密封保存。NaClO水解生成的HClO(次氯酸)会见光分解,从而失去氧化性而失效。 (二)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大家相对陌生一些,但在医院却是再常见不过的物质了。过氧乙酸消毒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与84消毒液、漂白粉(次氯酸钙)等被作为医疗或生活消毒药物使用,为高效、速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霉菌均有杀灭作用。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及环境消毒,0.2%溶液接触10分钟基本可达到灭菌目的。此外,由于过氧乙酸有较强的挥发性,能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有效杀灭气溶胶中的病毒。 过氧乙酸又名过乙酸,分子式C2H4O3,无色透明液体,呈弱酸性,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或乙醇等有机溶剂。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通常检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 + BaCl2 ===BaSO4↓+ 2HCl。N A表示阿 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1N A B. 25 ℃时,pH =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C. 17 g 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 D.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 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 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3.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C. Y3+、Z2- D. 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浙江卷化学高考试题(含答案)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4NaHSO C.HCOONa D.3NaHCO 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NaOH B.2CaCl C.HCl D.24K SO 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2CO B.熟石灰:42CaSO 2H O ? C.胆矾:42CuSO 5H O ? D.小苏打:3NaHCO 5.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242C H O 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 和37 Cl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HCOOH 和2HOCH CHO 互为同系物 D.H 与Na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 -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卷)word清晰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I卷(42分) 一、选择题 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 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 是 A.W2-、X+ B.X+、Y3+ C.Y3+、Z2- D.X+、Z2- 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 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 4 ,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2- 4 B.CrO2- 4 、Br-、Cl- C.Br-、Cl-、CrO2- 4 D.Br-、CrO2- 4 、Cl-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 C. 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第Ⅱ卷(58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结束】 X Y W Z T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2014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概念定义注意点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 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 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产物。如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 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 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 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例1](2011·茂名一模)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解析]②中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氧化;经计算知⑤中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3.2 mol e-

2014年高考理综模拟卷试题化学部分六

化学综合练习六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确的有()个 ①.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②.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③.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④.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⑤.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⑥.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⑦.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⑧.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⑨.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⑩.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A.1 B.2 C.3 D.4 8.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S2O32-+2H+=SO42-+3S↓+H2O B.100ml0.1mol/L FeI2溶液与标况下0.224L Cl2: 2Fe2++ Cl2=2Fe3++2Cl-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9Fe3++NO↑+14H2O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2CO2(g)+2H2O(g) ΔH = - 890.3 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S(g)+O2(g) ==== SO2(g) ΔH1; S(s)+O2(g) ==== SO2(g) ΔH2, 则ΔH1﹤ΔH2 D.已知中和热为ΔH =-57.4 kJ·mol-1,则1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11.常温下,在20 mL 0.1mol/L Na 2CO 3 溶液中 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40 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 2 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下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 B.H+、Na+、Fe2+、MnO4- C.K+、Ca2+、Cl-、NO3- D. K+、NH4+、OH-、SO42-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 B.1L0.1mol/L的氨水中有n 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 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 1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 和Hg2+ 12.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 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Q

2014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卷)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答案】D 【解析】发电需要能源,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A正确;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B正确;物质的量为6.02×1023mol-1根据浓度单位,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 ·L-1的目标分子,C正确;汽油与甲醇的热值不同,D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答案】B 【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错误。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高考化学知识点50个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 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 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 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r 52 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隆冬季节,雾霾天气增多造成一些城市空气重度污染,其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 B. NO2 C. SO2 D. CO2 2. 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毒性强,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 放。下列关于苯胺(C6H5NH2)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和氮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B.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被氧化 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 B. 某温度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个OH- C. 在O2参加的反应中,1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 A D. 向含有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 mol Cl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 “天宫一号”使用镍氢电池供电。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储氢合金(用—表示,氢 以单原子填入合金晶格),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充电时氢原子被氧化 B. 电池放电时正极为NiOOH C. 电池充电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 D.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5. 过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反应为: 。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在500C时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备过碳酸钠时可釆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 B. 过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漂洗剂和消毒杀菌剂 C. 过碳酸钠应密封保存,放置于冷暗处 D. 过碳酸钠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

201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6.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 3+HCl=NH 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 2- 3+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O -3+OH -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 -=Fe 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 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 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 2++2e -=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0.实验:①0.1mol ·L -1AgNO 3溶液和0.1mol ·L -1NaCI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 ② 向滤液b 中滴加0.1mol ·L-1KI 溶液,出现浑浊; ③ 向沉淀c 中滴加0.1mol ·L-1KI 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 +(aq)+Cl -(aq) B .滤液b 中不含有Ag + 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 比AgCI 更难溶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 B . 将NO 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