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幽径悲剧上课实录及评论

幽径悲剧上课实录及评论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执教者:李海林

观察者:王荣生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生:预习过了。

师:那我就检查一下喽。问一个词语吧,这个词语过去你们肯定没有遇到过,如果你们能准确地解释,那就是真的预习过了。大家看第10段,第2句:“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生1:(举手)

师:哦,那你来讲。

生1:汉代鲁恭王建造了一座灵光殿,历经战乱而不毁,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物。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预习过了。你看这位同学念的这段话,跟老师翻词典找到的解释一模一样。是真的预习过了。那好吧,就不检查了。那我就问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吧。请大家看课文题目:幽径悲剧。什么叫悲剧呀?

生:(举手)

师:哦,你来把你知道的写到黑板上来。

生2:(上黑板写)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哦,这是关于悲剧最经典的解释。同学们,什么是悲剧,第一,必须是“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这个东西必须被“毁灭”掉,第三,还必须“给人看”。这个定义真是简明扼要。来,同学们一齐把这句话念一遍,“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预备齐。

生:(齐声念)

师: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生3:(举手)

师:那你说说。

生3:燕园中的那棵古藤萝。

师:哦。同学们预习得可真认真。同学们每篇课文都预习得这么认真吗?

生:是呀。

师:如果同学们每篇课文都预习得这么认真,那你们的语文肯定能学好。相信吧?那我再问一个更难的问题: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生:(看课文,思考)

师:你们看到过藤萝吗?

生:(有同学说没看到过)

师:老师所在学校就有一棵藤萝,老师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

生:(齐声)想。

师:(放照片给同学看)漂亮吧?

生:漂亮。

师:再看一张。漂亮吧?

生:漂亮。

师:还想看吗?

生:想。

师:没有啦。(学生笑)课文里有描写的,我们看课文吧。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生:(看课文)第8段。

师:那我们把第8段齐声朗读一遍。

生:(读课文)

师: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看作者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生:喜欢。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也是喜欢的?

生:(看课文,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0段,最后一句话。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大家齐声把它念出来。预备齐。

生:(齐声念)“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作者说:这一棵藤萝,给自己的感觉,或者说,自己从这一棵藤萝中感觉到的情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还不愿意跟别人说。那么,你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再读一遍第8段,大家自由地读,读出声音来。

生:(读课文)

师:第一,看了作者对藤萝的描述,你喜欢藤萝吗?

生:喜欢。

师:喜欢藤萝的什么呢?

生4:喜欢藤萝有力量。

师:你从哪里看出藤萝有力量?

生4:这里,“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师:“直上青云”,有力量。

生5: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它很美。

生5:就是这里,还有,“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师:的确很美。同学们觉得藤萝很有力量,很美,那么第二,作者呢,作者喜欢藤萝吗?藤萝给作者以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6:很快乐。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

生6:最后一句,“顾而乐之”。

师:哦,作者直接告诉我们了,“顾而乐之”,他很快乐。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生7:“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师:这是对藤萝的描绘。我们在很快乐、很开心的情况下,就会细细地具体来描绘一个事物,心情不快乐、不开心,就没有这样的闲心。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很快乐。很好。生8:“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

师:你从哪里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心情是很快乐的?

生8:描写得很生动。

师:哪里描写得很生动?

生8:(迟疑)

师:“闯”用得好不好?“袭”用得好不好?

生8:好。

师:怎么好?

生8:(迟疑)

师:哈,我这是追问。你请坐。“闯”是写香气扑面,“袭”是写声音之细。反正都是写感觉好,有香气,有细细的声音。作者说:这些东西给我的感觉好呀,所以你从这里看出作者的心情很快乐,是吧。还有吗?你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心情好?我给你们读两句吧:“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生:(思考)

师:这里是引用了古诗句,“直上青云”引用了什么诗句呀?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李白的,“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引用了古诗句,你们可能不知道,“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快乐、开心呢?

生:(思考)

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引用诗句来说话呀?

生(9):得意的时候吧。

师:对呀。人得意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用诗句说话的。这里还有一些地方透露出得意之情的。你们看“顾而乐之”,这是什么句式?

生:有点文言的味道。

师:对。我们读文言句子的时候,就有点摇头晃脑的感觉。摇头晃脑,就是得意呀。还有一句,你们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这是仿古人的一个句子,哪个句子?

生:(思考、回忆)

师:郑板桥的句子。

生:(跃跃欲试,但想不起来)

师:关于竹子的。

生:(有学生小声说:画竹)

师:对,眼中无竹,胸中有竹。看不见竹子,但心里有竹子,所以画出来的竹子才有神。“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这是仿古人的句子,人高兴的时候,得意的时候,就会化用古人的句子来说话,高兴呀。好,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作者对藤萝的感觉:快乐,藤萝给了作者快乐。同学们再看第10段,这里还有一个词直接点出作者对藤萝的感觉。你们找找。生:(学生看课文,有学生小声说:安慰)

师:哎,这个同学说得对:“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给我快乐,给我安慰,这就是作者体味到的藤萝的“情味”。同学们明白了吧,作者说的“其中情味”是指的什么了吧。作者说,这种情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知道了,我们读了他的文章后就知道了。

文章前10段,是写藤萝的“有价值”,后面6段,是写藤萝的“毁灭”。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生:第11段。

师:大家一起念一遍。预备齐。

生:(学生读)

师:(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一棵古藤,上面开满了漂亮的花,这是藤干,这个地方,被人砍断了,这棵藤萝,就没有办法了,上面的花,过几天就要死了。可惜可惜。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里,也有一句话与前面我们讲的那句话“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相类似的话,同学们你们找找看,在哪里?

生:(看课文,有同学们举手)

生10:“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师:(出示季羡林的照片)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是国学大师,去年去世了。他说:他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我们能理解他的痛苦吗?我们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我们讲到这里,讲到了学习这篇课文最关键的地方了。同学们你们看(演示PPT):

小说是旁述体,剧本是代言体,诗歌是韵体,散文是什么体?自述体。我们读小说,主要是读什么?是读故事情节吧,我们读剧本,是读什么呢?是读人物的语言吧,我们读诗歌,是读什么呢?是读诗句的节奏与韵律吧,比如,我读一首诗,你们不要想我读的这首诗的内容,只听它的节奏与韵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笼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你们只凭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可以感觉到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悲。

师:对。读诗歌,就是要读出节奏与韵律。读散文呢,直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散文,就是要走近作者,就是要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同学们,记下来,把这句话记下来:读散文,就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

生:(记下这句话)

师: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请看(演示PPT):找作者直接的陈述。比方说,你们问我,你来扬州来,心情怎么样?我说:我很高兴。这就是直接陈述。同学们,你们看课文11段到16段,把所有有“我“的句子找出来。

生:(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师:一共28句,你们找出这么多来了吗?这些句子中,有些是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比方第11段第1句“我快乐得太早了”,“快乐”就是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请同学们把这28句中有心理动词的句子划出来。

生:(学生划句子)

师:请一个同学来念一下。

生11:“我快乐得太早了。”

师:“快乐得太早了”是什么意思?

生11:就是不快乐。

师:对。继续念。

生11:“我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

师:就是“我害怕”的意思,是吧?继续念。

生11:“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师:这是“我痛苦”。好,你请坐,请这位同学继续念。

生12:“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

师:这是“我怕”,“我不敢”也是“我怕”。

生12:下面还有“我毛骨悚然”。

师:“毛骨悚然”是什么意思?

生12:还是怕。

师:好的。这里连续有几句话都是说“我怕”。作者怕什么呀?

生13:怕看见那棵古藤。

师:他为什么怕看见那棵古藤呢?他胆子小吗?

生: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14:因为他太痛苦了。

师:对。你看,同学们已经能够体贴作者之心了。最后还有一句含有心理动词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15:“我简直是悲哀之极”。

师:好的,我们把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直接陈述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我痛苦”,一是“我悲哀”。意思都是一样的。

下面,还有一种办法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办法更重要。你们问我:你到扬州来,高兴吗?我说,我高兴,我很高兴,我太高兴了,我高兴得要死。你们听听,我真的高兴吗?

生:(笑)不高兴。

师:哎,我不是明明说我高兴吗,你们是从哪里听出我不高兴的呢?

生16:从你说话的口气里听出来的。

师:哦,人们说话,是有口气的,就是所谓语气语调。我们听别人的话,不但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听他说话的语气语调。有的时候,这种语气语调甚至与他说的话的内容恰好相反。这就是所谓听话听音。我们看散文,也一样,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同学们,你们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你们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你觉得这个语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17:老师,慢点讲,我们记不得。

师:哈哈哈,老师问多了。好的,简单点,就是这段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简单了吗?开始读,自由地读,读出声音来。

生:(读课文)

师:什么感觉?你来讲讲。

生18:(站起来后没有说话)

师:哦,有点困难哟。那这样,我们用比较法。同学们与第8段对照着来读,看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在黑板上画表格)这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

生:(学生再读课文,画表,填表)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把你填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来。

生:(两位同学填上自己写的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填的内容。第8句同学填的是“美”“快乐”“幽静”“芬芳”。哦,连气味都感觉到了。感觉到作者的情感是“喜爱”“快乐”“高兴”。第15段第一位同学们填的内容是“悲伤”“凄凉”。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你从哪里读出“悲伤”和“凄凉”。

生19:“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

师: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生19:凄凉。

师:哦。是有点凄凉。好的。你从这种语气语调中体会到作者悲伤的感情,是吧。你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希望不发生”的思想感情呢?

生19:“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师:你从这句话中看出来作者“希望不发生”的愿望,好的。下面我们再请第二位同学你来说说你从哪里感到“无力”。

生20:(没有说话)

师:那我来读读,你看是不是无力的语气语调好吗?(教师读15段)同学们觉得无力吗?生:不是无力。

师:那是什么?

生:是无奈。

师:啊,这位同学写到的,你看,在这里,他写在这里,“无奈”。这位同学,你从哪里读出无奈的?

生20:就是最后一句。

师:那你来读读。

生20:(读)“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师:好,读出了点无可奈何的味道。其实,这篇课文后关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生:(看课文)

师:我念,你们想想,这里为什么是无奈的。(教师念:“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生:(思考)

师:作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你们觉得作者是没有出息吗?

生:不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出息呢?

生:(思考,回答不出)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天我听了一堂数学课,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题目,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懂了吗?同学们说不懂。老师说那我再讲一遍,讲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懂了吗?同学们说还是不懂。老师说:哎,我真恨我自己,恨我自己怎么这么笨,就是教不会你们。我真笨。你们说,这个老师真的认为自己笨吗?

生:不是的。

师:那为什么他要说自己笨呢?

生:无可奈何。

师:对,就是无可奈何。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说自己不行,只能怪自己。同学们注意了,我们读散文,不能看作者自己说自己怎么样就觉得是怎么样,还要看他为什么要这么

说,他这样说意味着什么。这也是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下面老师总结一下这堂课的内容(演示PPT)

散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两种方式:

直接陈述

隐藏在语气语调中。

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善于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很重要,请同学们记下来。边记边念,口里念念有词,记得牢一些。

生:(记录)

师:同学们记下来了吧。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上海洋泾中学200122)

上课者语

《幽径悲剧》教什么?我第一个考虑的是它的体式。散文的特点是“自述”。细分起来,“自述”又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一是“所述”,即“述”到的对象,二是“自述”这个行为。一般来说,学生对散文的“所述”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幽径悲剧》的“所述”是“古藤”,“古藤”有什么“价值”,学生也是懂的(上课的时候,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一问就能答,之所以要问,最多也就是提示,有的时候只是我推进教学的一个阶梯)。即使是学生说不出来,也不一定意味着学生不懂。所谓“懂”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可以“说出来”,即所谓“明言知识”,一种是心中有口中无,即所谓“缄默知识”。初中学生,看完《幽径悲剧》,知道这个古藤很漂亮,作者很喜欢;有人砍断了古藤的根,作者很难过。其实这些,只要是识字的人大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没有把这些作为教学的重点,如果教学中涉及到这些,都是过渡性的,工具性的。我主要想教的是什么呢?我想教给学生的,是对作者“自述行为”的理解与体验。这是我关于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教散文,不是教学生认识散文所写到的东西,而是教学生去理解和体验“写”这个行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人有任何情感都会要自述出来的)?作者以何种方式来“自述”的(并不是有一个既定的内容然后再寻找自述的方式,不是这样的,在自述方式没有确定和呈现之前,是没有所谓“自述的内容”的)?作者以这种方式来“自述”有什么效果呢(这个效果其实是指的读者的“接受史”,包括文学史意义上的“接受史”和个人阅读过程的“接受史”)?

如果我教杨洚的《老王》,或者朱自清的《背影》,我会把“作者的自述行为“定位在“杨洚为什么要写《老王》”“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我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作者写这篇文章前的心绪、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写完这篇文章后的心态”上,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非要写这篇文章不可呀,写这篇文章是作者的自我救赎、自我解脱、自我升华。如果我教汪曾琪的《胡同文化》,或者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会把“作者的自述行为”定位在“《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给了我们什么”,我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读者“接受”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果上。

《幽径悲剧》的教学重点为什么不能定位在前面所说的这两点上呢?第一个原因,是我面对的学生是初中生,不必要教到这个程度上,第二个原因是,与其他类似文本比,《幽径悲剧》在这两点上并不典型,相反,它在“自述方式”上却是比较典型的。在《幽径悲剧》里,“自述”有“自述所感之物”,还有“自述所感”,所谓“自述方式”当然又可以分为“自述所感之物的方式”(即老师们所谓“写景方法”),还有“自述所感的方式”(即老师们所谓“抒情方法”)。《幽径悲剧》在“自述所感之物”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重点集中到“自

述所感的方式”上,即我在课堂里直接写在黑板上的两句话:散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两种方式:直接陈述;隐藏在语气语调中。我这堂课的目的是(也是写在黑板上的):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善于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方式的内容分别抵达作者情感世界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后者抵达到更深的层次。——这就是我关于《幽径悲剧》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观察者语

中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占据绝大部分课时,而所教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散文。面对这种现状,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改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

李海林教授执教的《幽径悲剧》,为散文“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提供了一份答案。这堂课的教学论意义,放在当前散文教学问题的情境中,便越发彰显。

一、散文的两栖性及散文阅读

狭义的“散文”,即通常所说的“文学性散文”,具有两栖性:它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

具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它的写实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即使没有《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清华园里的荷塘,北大校园幽径旁的古藤萝,也是真实地存在着或存在过的。

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散文与“纯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的差别。诗歌、戏剧自不必说,看起来是“写实”的小说,其实是“虚构”的产物。手头正好有一份对莫言的访谈录,记者问:“莫言作品的外文版翻译者们为什么去访问高密?”莫言答:“大概都被我小说中的描写忽悠了。吉田富夫去高密,想去看我小说中的磨坊、河流、高粱地等场景,但只看到一条干涸的小河沟,根本没有我小说中那样的澎湃奔流的大河。他问我大河呢?我说,就是长江黄河啊!森林呢?我说在长白山;沙漠呢?我说在内蒙古。”其实,

莫言的答语还是托词,小说中的磨坊、河流、高粱地,是小说家的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散文体现着文学的特性,就与“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有密切关联。散文不尚虚构。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如同新闻通讯。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如同论文报告。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换言之,《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幽径悲剧》中对古藤萝喜爱、对古藤萝被毁的愤慨,是季羡林极具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绪。

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闻、心所能感,而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引发的所思,落根在“这一篇”,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这是文学性散文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的差

别。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指向客观的言说对象: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

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里”,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

上述讨论,我们总结为下面的图表:

独特的情感认知

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

二、散文教学的关键

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在散文“阅读”的视野里。对作者思绪所做的引申延展,也是散文“阅读”之外或之后的事。

散文教学,从“教”的角度讲,关键是引导学生往“散文里”走,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散文教学有两个要点:

1.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

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其实是阅读教学的通则在散文教学的应用。

阅读教学的“这一篇”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在其他科目,“课文”也就是教材的一章一节,“课文”仅是学习材料,而不是学习对象。地理课的学习对象,是地理现象及自然规律;历史课的学习对象,是历史事实及阐释;数学课的学习对象,是数学的定理、定律;物理课的学习对象,是物理现象及物理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对象,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英语课的学习对象,是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言语运用技能;体育课的学习对象,是对健康的关怀和肢体运动的技能。在这些科目,教材中的“课文”,即论述学习对象的文字,是学习的一种材料、一种途径、一种媒介,而不是学习对象本身。换言之,教学目标不是记忆、感受、解释、运用这些表述学习对象的文字,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字去记忆、感受、解释、运用它们所指称的学习对象,如地理现象及自然规律,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等。学生通过另一种教材、通过论述的另一些文字,通过“课文”以外的另一些媒介,通过“活动”等另一些途径,也能够学到需要他们学的东西,甚至还能学的更好。

在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今天六年级所学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七年级所学的是《心田里的百合花》,八年级所学的是《安塞腰鼓》。这些课文,都是独特的文本,是任何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不可替代的;是任何“谈论勇敢”“珍爱生命”“百合精神”“安塞气概”的其他文章,不许置换的。学生对这一文本的阅读、理解、感受——包括对特定文字所传递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对表达独特思想情感的语句中所显现的语文知识的理解——是通过任何其他途径,如戏剧化表演、主题讨论会、各种资料展示等,所不能拥有的。概言之,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思想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一句话,是“这一篇”。

2.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学生的已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作者在“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个方面。

学生的经验,与作者所传达的经验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的起点,也表现在阅读教学的终点。换言之,学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不但是学生,任何人,包括语文教师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正因为作者的经验与我们之不同,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作品,感受、体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融汇在他的语文经验里。作者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就是思想”。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也就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往语句章法所表达着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三、当前散文教学的问题

当前的散文教学,似乎被散文的两栖性深深困扰而不得要领。从“教”的角度来看,其

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1.实际上课文只是个跳板,试图建立学生与“外在言说对象”的链接。

其操作理路是:

①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述的人、事、景、物的段落或语句;

②只关注语句的所指,把课文中描述的人、事、景、物(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等同于“外在的言说对象”;

③借助于课文中语句,或由这些语句引发,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比如古藤萝、古藤萝被毁;

④借助于其他资源,师生做进一步延伸性谈论,针对“外在的言说对象”,比如古藤萝、古藤萝被毁,往往要“拓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

等式大致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 所指(作者的所见所闻,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 外在的言说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 同类的言说对象(类似的人、事、景、物)

独特的情感认知

作者的所思、所感

学生作者的所见、所闻= 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

2.实际上丢弃了语文经验,把作者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概念化,企图让学生“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

其操作理路是:

①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课文只是个跳板);

②把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提纯”?)、概念化(“普世化”?),比如对美好事物的“喜悦”,对美好事物被毁的“愤慨”;

③把概念化、抽象化的情感,黏附在“外在的言说对象”上,比如古藤萝就是美好因而要喜爱,毁坏古藤萝就是罪恶因而要愤慨;

④或借助于课文中语句,或借助于其他资源,师生做进一步延伸性谈论(往往扩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渲染并强化情感(实际上是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

⑤希望学生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实际上是被教师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一般体现为教师最后的号召性总结,或表现在课结束前让学生谈“学习这篇课文

收获”。比如学了《安塞腰鼓》“希望同学们带着安塞的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同学们谈“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收获”。

等式大致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 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作者的抒情和议论)= 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 “外在的言说对象”所具有的= 希望学生应具有的

独特的情感认知= 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作者的所思、所感

学生作者的所见、所闻= 外在的言说对象

作者的言语表达

换言之,当前的散文教学的问题,也可以概括两个“向外跑”或“走到……之外”:1.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也就是“走到课文之外”。于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变成了谈论我们(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着的学生们)所联想(?)到的人、事、景、物。

2.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向外跑到“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也就是“走到作者之外”。于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变成了谈论我们(教师及配合老师上课的学生们)所认可(?)的思想、精神。

“走到课文之外”,也就走到了语文之外,所谓“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因为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把作者的言语表达当作跳板,或者仅仅关注其“所指”,而漠视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或者把章法、表达方式、语句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分割开,而演变为语言表达的所谓“知识”、“技巧”。

而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实际上也就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势必“走到作者之外”。“走到作者之外”,则意味着“走到人文之外”——把作者细腻、复杂的“人生经验”,剥离为“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思想、精神”,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不是人话”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因而也是“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

学生在课文中散乱地找东西,教师在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向外跑”或“走到……之外”,既跑出了“语文”,也跑丢了“人文”,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地存在着。

四、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从“外”回到“里”,也就是从“外在的言说对象”,回到“散文里”;从被抽象化的“精神、思想”,回到“作者的独特经验里”。

李海林教授执教《幽径悲剧》,就是从“外”回到“里”的自觉实践。这节课的线路清晰,教学内容的落点明确,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节点,这三个节点,标志着三次转向。

我把李教授的教学引导语列在下面,相信大家都能明了其中的奥妙:

1.从“外在的言说对象”,转向文本之内,即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悲剧呀?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2.从文内的描述对象,转向作者所抒之情,即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1)关于第8段

◎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

◎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那你们看作者喜欢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也是喜欢的?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

◎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开心呢?

(2)关于第11段

◎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我们能理解他的痛苦吗?我们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

3.从作者的直接抒发,转向“个性化的语句章法”,体会情感的细腻处。

◎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

(1)找作者直接的陈述

◎你们看课文11段到16段,把有“我”的句子找出来。请同学们把这28句中有心理动词的句子划出来。

(2)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你们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你们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你觉得这个语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语气语调给你的整体感觉。你从这种语气语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其实,这篇课文后关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这堂课,有几处师生讨论相当精彩,比如对这两句的体认: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在上海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班上,李海林教授又先后两次执教《幽径悲剧》,其中一次上了100分钟,教学更为舒展,我认真看了录像,的确更精彩,现场观课的博士生告诉我,那堂课里,有个学生读课文时边流着泪。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234)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一课时) 赣榆县初级中学授课者:仲崇荣 教学背景: 这节课不同寻常——这是一节校际交流课:校领导指派我到班庄二中借班上课。我从思想上很重视这节课:备课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三轮备课,即备自己,备文本,备学生。其中的备学生,是指课前打电话向那边的任课老师了解学情。 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通俗又雅致,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灭美“愚氓”,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排在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二.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含图片、文字、音乐。 课前准备: 教师进行三轮备课,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段意,赏析妙词佳句——在书上留下预习的痕迹。 教学过程: 说明:[ ]里的文字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一.开场: 绽放自信笑容,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巧用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但时间宝贵,只能简单的笑一笑、说一说。 ] 二.简洁导入,投影出示导语。 让我们走进美文《幽径悲剧》,这里有一条( )的幽径,有一棵( ) 的古藤,还有一个( ) 的悲剧! [小括号里的内容,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大多数应该能说出来。设计该导语的意图有3:1.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3.尽量简洁,为后面的深入研读文本节省时间。 ] 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齐读目标。 1.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2..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小学公开课《从现在开始》评课稿50

小学公开课《从现在开始》评课稿50 0字 洪老师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是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话故事。她在这节课中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理应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道理。整堂课笑声不断,可见洪老师老师上课的功力是不同凡响。在以下几方面我觉得特别值得我学习。 1、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洪老师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标、根据学生挖掘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通过表演、朗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课文蕴含的思想。如:洪老师老师讲到猫头鹰发号施令时,请小朋友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自己是森林里的某种小动物,如果猫头鹰叫你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你愿意吗?然后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他们说:“像我们刚才那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就叫——议论纷纷。”用同样方法指导的还有“叫苦连天”等词,这样的形式指导学生释词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通过多种渠道,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 抓住了重点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常用的词句。在学习“神气极了”的时候,谁来做出神气极了的样子,这样的词不仅会说,还会运用。比如在学习“叫苦连天”这个词,老师说:老师如果布置作业很多,你们会怎么样呢?学生马上用上了“叫苦连天”这个词。我认为我们感悟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很好的运用。 3、围绕情感主线,渗透情感目标。 洪老师能抓住儿童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浓郁的童话情景中。该学生读的机会很多,还采用了戴着头饰表演读。这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动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会感受到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还有对小猴上任的担心。从神气、激动、担心这一情感主线,让我们每个人感觉到尊重别人,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在课的

重庆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重庆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三匹骆驼。 B.“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以上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武松。 C.虎妞让祥子买车“吃分子”、做小买卖生意,他不屑一顾。祥子最后的命运是要饭。 D.《水浒传》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山前后共有三位寨主,第二位寨主是王伦。 E.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挑酒上冈的是白日鼠白胜。 二、基础知识综合 2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朱自清《春》) ②我们都面面相觑了,shū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贾平凹《月迹》) ③在湖中,昔日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季羡林《幽径悲剧》) ④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绝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杨礼赞》) (1)给句①②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解释句③中加点词“潋滟”的意思。 (3)句④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

①《夜光杯》今年2月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③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2012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结束后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④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 ⑤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 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3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 . 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 .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手写族”的优势? 6 . 第③段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 阅读传记《屠呦呦与青蒿素》,完成下列各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学活动评课 杨守成 这次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在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下,已于本周一、二两天圆满完成了。我对本次活动的总体感受是:所有参加讲课的教师都能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上课都能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较好。 这次上课的亮点:吴健:1、声音洪亮;2、教学环节紧促;3、课件制作合理恰当。宋登玲:上课语言亲切,生动,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胡萍:1、语言功底深厚,干净利落;2、学生朗读较好,说明平时训练到位。孙文顶:教学环节清晰,课件制作较好。周晓丽:1、语言简洁生动,衔接恰当;2、教学语言优美,符合儿童特点;3、善用激励性语言;4、对课文朗读指导到位,学生易于掌握。唐远香:善于引导,上课不慌张,处置恰当。陈运元:1、教学环节设置恰当; 2、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学生易于理解消化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问题多由学生理解解决; 4、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王猛: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环节恰当。 这次上课中存在的不足:1、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不够到位,对教学整体架构能力的不足;2、都能制作课件并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活动,但大多课件制作上还存在改进的空间,多媒体的使用也不够熟练;3、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提高,教师讲授时间还较多,未达到教师一节课只讲授15分钟以内的高校课堂的构建原则。 我对这次公开课的几点思考: 一、怎样识别一节好的语文课:1、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情感思维同步发展,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2、课堂要有语文味——不该只是教课文(写了什么?讲了说了什么?)而应该是教语文(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情感)3、教学目标是否简明。错误的做法是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应该有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确打击的决心。4、语文课应该是知识的语文,有爱的语文,生命的语文,想象的语文,文化的语文。 二、如何让教学扎实起来。首先我认为扎实在于清晰。要让学生清晰已经有什么?(知识与技能,兴趣和需要,方法、习惯和思维方式)还缺什么?(补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语:学会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教学内容、目标、层次、环节清晰都要清晰,一切都清晰了教起来才会轻松。其次扎实在于开放。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敢于放手,要让学生主动卷入课堂,去积极提问创新,学会提问。要相信学生有提问质疑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要真情、热情对待学生发问;要从指导良好习惯做起。(a提问前,先认真读课文,想一想,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b提书上没有的问题;c不提重复的问题。)要指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提问。(就词语发问,就人物心理发问,就标点发问,就与主体有关发问等。)再次是扎实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细节。从同桌开始训练;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扎实还在于积累运用、在于写练。 三、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高校课堂的语文课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挑战产生兴趣和需要,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二是突破什么难点,障碍点,发展点;三是学生在原有基础水平上提升了什么。为了让孩子主动,健康的生长和发展,学生走进课堂,走出课堂——不一样。我的感悟:高校课堂可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扎实的,实效的课堂? 对高年级教师上课的几点思考:1、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浇灌,对语体、语感、文本的探究要深入,不光是让学生知其然,还应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2、注重让学生去猜想,少套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注重发散思维;3、追求一个“实”字,教学目标要简明,不能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应该做到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确打击。课堂要训练要实效高效;4、注重学生个性朗读,要重视朗读训练。 20xx、10、22篇二:语文组校公开课评课记录 语文组校公开课评课记录 20xx.12.16 各位教师评课:

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幽径悲剧(含答案)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幽径悲剧上课实录及评论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执教者:李海林 观察者:王荣生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生:预习过了。 师:那我就检查一下喽。问一个词语吧,这个词语过去你们肯定没有遇到过,如果你们能准确地解释,那就是真的预习过了。大家看第10段,第2句:“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生1:(举手) 师:哦,那你来讲。 生1:汉代鲁恭王建造了一座灵光殿,历经战乱而不毁,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物。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预习过了。你看这位同学念的这段话,跟老师翻词典找到的解释一模一样。是真的预习过了。那好吧,就不检查了。那我就问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吧。请大家看课文题目:幽径悲剧。什么叫悲剧呀? 生:(举手) 师:哦,你来把你知道的写到黑板上来。 生2:(上黑板写)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哦,这是关于悲剧最经典的解释。同学们,什么是悲剧,第一,必须是“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这个东西必须被“毁灭”掉,第三,还必须“给人看”。这个定义真是简明扼要。来,同学们一齐把这句话念一遍,“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预备齐。 生:(齐声念) 师: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生3:(举手) 师:那你说说。 生3:燕园中的那棵古藤萝。 师:哦。同学们预习得可真认真。同学们每篇课文都预习得这么认真吗? 生:是呀。 师:如果同学们每篇课文都预习得这么认真,那你们的语文肯定能学好。相信吧?那我再问一个更难的问题: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生:(看课文,思考) 师:你们看到过藤萝吗? 生:(有同学说没看到过) 师:老师所在学校就有一棵藤萝,老师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 生:(齐声)想。 师:(放照片给同学看)漂亮吧? 生:漂亮。 师:再看一张。漂亮吧? 生:漂亮。

2011年度最新小学语文示范课评课稿

2011年度最新小学语文示范课评课 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白塔小学 辛勤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

愧对一棵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愧对一棵树 1.愧对一棵树 矫友田 (1)老屋的院子里曾长着一棵香椿树,那是父亲从一位亲戚家移植过来的。它的主干虽然只有婴儿的胳膊粗细,却光洁挺拔,超过了老屋的屋脊。 (2)每到春天,香椿树便生出柔嫩的叶芽。我们就会把那些像雉鸡翎一样对生的,且散发着特殊芳香的嫩叶采摘下来。经盐水卤过之后,便成为一道鲜美的菜,可以直接就着玉米饼子或馒头食用。嚼在口里,香气四溢。 (3)另外,还有一种在当时看来较为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将卤过的香椿叶用刀剁成细末,而后再打上几个鸡蛋,用油炒着吃,更是鲜美无比。 (4)那时候,母亲总是要把采摘下来的香椿叶分成许多份,然后打发我给周围的邻居送去,让大家伙都尝一尝鲜。因此,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时常会因为自家拥有一棵香椿树而感到骄傲。 (5)那年夏天,突然袭来一场台风。街头上那些碗口粗细的柳树,有许多都被连根拔起。我家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也没能幸免,被台风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光秃秃的树干。尽管我们一家人对它精心呵护,在它剩余的半截树干上,也曾生出过绿芽。可是不久,它便染上一种怪病,从断裂处到根部在一点一点地干枯,而我们只能期盼它奄奄一息的生命能够出现奇迹。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那一棵香椿树死了。没有香椿树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6)又一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在村头的树林里玩耍时,发现了一棵酷似香椿的小树苗。它伸展着几排像香椿叶一样的叶芽,令我激动不已。在几个小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将那棵小树苗挖了回来,补种在先前那棵香椿树的位置上。 (7)傍晚,父亲从外面回来,他发现了院子里的那一棵小树苗后,惊讶地问道:“这是你栽的吗?” (8)我得意地说:“是啊,这是我在村头的树林里发现的。” (9)父亲俯下身去,摘下一片嫩叶,用手指揉捏了几下,而后放在鼻子上嗅了一下,继而笑着对我说:“它虽然长得跟香椿树一样,但它可不是香椿树,它的名字叫臭椿。不信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上面有一股怪怪的臭味。” (10)我将信将疑地摘下一片叶子,像父亲那样将它揉碎,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果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此时,我才相信父亲的判断,极其失望地盯着那一棵小树苗。 (11)这时候,父亲好像是在安慰我说:“反正院子里还缺少一棵树,就让它长在那儿吧,臭椿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12)父亲的安慰,丝毫遮掩不了我内心的失望。我像受到它的欺骗一样,越看它越不顺眼。第二天,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愤懑,将它连根拔了出来,折成几段后,扔到一边去了。

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

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 科学的挖掘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法制教育,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 文章内容的解读,也必将使法律的圣洁光芒照射课堂,照亮学生的心灵.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的光芒照 亮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职责中,学校,作为一个集中教育的场所, 时刻肩负着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用之才的艰巨任务,而他们成才的首要 前提是必须健康的成长.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明辨是非 的能力,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容易冲动,特别是当自尊心受到伤 害或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容易失去理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教师在教学中 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 守法能力.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但是目前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 在实施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生 学习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等等,缺乏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法 制教育.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 法制教育,以文学的视角,充分、合理、科学的挖掘文本中所体现出 的法制教育,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也必将使法律 的圣洁光芒照射课堂,照亮学生的心灵.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 教学中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下面,我就五个“注重”来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注重导语渗透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质评课记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怀念母亲》评课稿 《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听了七一小学宁静老师执教这一课,不禁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在教学中,她以散文的情感线“怀念”为主线贯穿始终,以读为主,通过读中想象、品味、感悟、积淀情感,达到了读中悟,悟中读,产生了情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宁静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近季老,体悟“怀念”之情。 一、引入互文,走进人物故事,在资料拓展中激发了情感。 现在的孩子们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受着父母们的百般宠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季老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艰辛、痛苦与无助,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为此,她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适时引入资料冲击学生的听觉和心灵,充实学生对作者理解的空白与间隙,搭起桥梁以方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教学中,她在情感激发的关键处三次引入互文资料,都是来源于他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走进季羡林的真实故事,了解季老心中珍藏已久的对母亲的点滴回忆和真切的情感。面对房东太太的举止,季羡林一定会触景生情,引入两次互文,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印于学生心间: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忍痛割爱,独自支撑着贫困潦倒的家,整日倍受着思念和等待的煎熬的母亲。适时的互文阅读,使得文章的背景更厚实,拉近了学生与那个时代艰苦的生活、母亲的思念、季老的处境的距离,能够激发学生理解和感悟季老对母爱的渴望,而这份爱越是渴望,他

心中的悔恨就越加强烈,随之再有感情朗读《赋得永久的悔》的开头结尾。从孩子们的深情朗读中,她知道季老的“思母情”已经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同时也为后文体会“爱国情”做好了铺垫。 二、想象画面,再现生活情景,在生活体验中挖掘了情感。 学习散文,就要寻找画面感,在难忘的画面中感知体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真正走近作者心灵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她创设了三次画面意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发挥想象、进行迁移,逐步走进季老的生活。画面一:房东太太为迎接儿子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从熟悉的母亲对自己的细腻的爱中体会房东太太对儿子的爱,进而感悟:季老触景生情,尽管与母亲相聚的时间短暂,但感受到的浓浓爱意是他这一生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画面二:母亲在与儿子分别的日子里,母亲是怎样苦苦等待儿子的回来呢?让学生在无尽的画面中一次次的失望,感受母亲的那份漫长的等待,度日如年。这时候,缠绕季老终生的悔,深深的停留在孩子的心里,更反衬出作者这一生对母爱的渴望。画面三:作者是怎样思念故国的?这是学习的难点,为此,她创设情景,带着学生闭目想象,将学生融入到季老的角色中,在体验季老一人身居异地的凄凉后,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忆丰富的生活画面,寻找其间的快乐和甜蜜,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体会了季老内心“凄凉”与“甜蜜”相交织的复杂情感,感悟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这一环节,孩子们真的走进了季老的心,当她深情地讲述季老的孤寂生活时,孩子们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有的甚至流泪了……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课标》所说:真正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做到“简约的内容、深入的对话”。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与反思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启东市寅阳初级中学李锦辉《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 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教师点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 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 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 jīng ( ) 潋滟抖擞 ( )棘 yè sǒng méng 摇()毛骨()然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 1 激趣导入: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3年的澳大利亚 网球公开赛上的故事。一只小鸟被一个高 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鸟儿堕地身亡。接下 来的一幕让世人震撼:击中小鸟的运动员 神情沮丧,马上终止比赛,跑到小鸟跟前, 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双手合拢,表示忏 悔。他那深深的一跪已经成为经典的一幕 让世人永远难忘。他那深深的一跪为什么 会成为经典一幕让世人震撼呢?……今 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同样关爱生命,而且 情感更加丰富的作家季羡林,随他一起走 《幽径悲剧》。 听故事,思考后交 流 可增加 对季羡 林文学 常识的 了解 2 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思考文章写了一个 什么悲剧? (2)原先你一直以为什么样的事叫 悲剧? (3)指名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 朗读课文,思考, 交流

语文公开课总结

语文公开课总结 篇一 通过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坚持课堂实践同步进行,提高在课改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直是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此次活动本组有三位语文教师参与。每节公开课,组内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扎扎实实。现这次活动已圆满结束,特将活动作出如下总结: 蒋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让我们感觉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但是可以看出蒋老师课前不仅仅只备教材,还对学生学情做足准备。在她的教学中尤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蒋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几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刘老师执教的是一篇经典课文《晏子使楚》,整个教学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特别是第2个小故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进

行语言训练,让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成雨,张袂成阴,摩肩接踵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个故事时,还可以变换句子,用上这些词语,这样既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何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上课伊始就引导学生回忆用小标题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再把小标题串联起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其次,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法。以第一部分的学习为例,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指导他们体会句子时,从重点词语、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来进行体悟。接着,学法迁移,讨论交流学“被捕时”和“在法庭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课后,我们对此次公开课进行了集体评课活动,活动中各位老师既肯定了执教老师教学的精彩之处,同时又热心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到位,读的形式也不够多样。希望今后能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形成语感,积累语言,并将积累的语言运用到习作中。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新了教育观念,改进了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倡导发式教学,着力培养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相互学

《白鹭》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白鹭》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今天,两次聆听了师傅王老师的语文课《白鹭》,一次是我们六(4)班,一次是他们六(3)班。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上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也给了不同的感受。让我这个徒弟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许多,也引起我的一些感想。下面就说说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给我的感受: 1、注重课内外的结合与延伸。 王老师在课前为学生寻找并介绍了一句罗丹的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引导学生明白美在于我们学生要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去发现美。进而出示了两首古诗《绝句》、《鹭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诗中的美,让学生在初步观察之后,讲述出其中的美,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美并不十分困难。进而王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许多美的地方,这样就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事实上,王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这样,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认识美。可以说,这个理念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 2、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王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抓住语言文字材料,通过让学生读、思、议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在研读“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

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两段文字时,就引导学生抓住“适宜”两个字,通过找词语、读句子、说体会来让学生领略一种和谐的美、适度的美。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王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王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例如“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就引导得非常好。” 3、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王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就这堂课而言,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歌?”“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对于诗和歌的理解其实已经比较到位了。对于诗可以结合诗的结构来理解,而歌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白鹭是

《难得糊涂》阅读练习及答案

难得糊涂 ⑴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 ⑵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 ⑶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儿开了窍。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 ⑸用不着做理论上的论证,只举几个小事例就足以说明了。例子就从郑板桥举起。 ⑹郑板桥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谓康乾盛世的下一半。所谓盛世历代都有,实际上是一块其大无垠的遮羞布。在这块布下面,一切都照常进行。只是外寇来得少,人民作乱者寡,大部分人能勉强吃饱了肚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了。最高统治者的宫廷斗争,仍然是血腥淋漓,外面小民是不会知道的。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有这两个条件的只是士这个阶层。所以士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眼中钉。可离开他们又不行。于是胡萝卜与大棒并举。少部分争取到皇帝帮闲或帮忙的人,大致已成定局。等而下之,一大批士都只有一条向上爬的路——科举制度。成功与否,完全看自己的运气。翻一翻《儒林外史》,就能洞悉一切。但同时皇帝也多以莫须有的罪名大兴文字狱,杀鸡给猴看。统治者就这样以软硬兼施的手法,统治天下。看来大家都比较满意。但是我认为,这是真糊涂,如影随形,就在自己身上,并不“难得”。 ⑺我的结论是: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⑻此事古已有之,历代如此。楚辞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谓“醉”,就是我说的糊涂。 ⑼可世界上还偏有郑板桥这样的人,虽然人数极少极少,但毕竟是有的。他们为天地留了点儿正气。他已经考中了进士。据清代的一本笔记上说,由于他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没能点上翰林,只能外放当一名知县,“七品官耳”。他在山东潍县做了一任县太爷,又偏有良心,同情小民疾苦,有在潍县衙斋里所做的诗为证。结果是上官逼,同僚挤,他忍受不了,只好丢掉乌纱帽,到扬州当八怪去了。他一生诗书画中都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有如司马迁的《史记》。他倒霉就倒在世人皆醉而他独醒,也就是世人皆真糊涂而他独必须装糊涂,假糊涂。 ⑽我的结论是: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⑾现在说到我自己。 ⑿我初进301医院的时候,始终认为自己患的不过是癣疥之疾。隔壁房间里主治大夫正与北大校长商议发出病危通告,我这里却仍然嬉皮笑脸,大说其笑话。终医院里的四十多天,我始终没有危机感。现在想起来,真正后怕。原因就在,我是真糊涂,极不难得,极为愉快。 ⒀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14.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5.文章开头引用郑板桥的四个大字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在《幽径悲剧》一文中说:“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表达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本文末也提及“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在你的人生坐标里,有你愿意背负的“十字架”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不少于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2、阅读、概括 3、组织交流 三、研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之美的部分 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 2、古藤萝之美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阅读、赏析、绘画、交流 3、幽径四季之美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导读: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课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定为1、通过朗读,体悟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2、通过品析,学习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通过文本分析,理解藤萝不幸遭遇的根源。一堂课结束,发现原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的环节设置和处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一、课时定位 《幽径悲剧》一课,篇幅不短,内容不少,主题不浅,这样的课文不该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由于之前的考虑不周,45分钟的时间内我就像是一个疲于奔命的农夫,不停地鞭策着我的学生,赶着完成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于是先前设计的那些教学环节,统统变成了华而不实的空架子,只是像样地摆一下,完全失掉了它之前的功效。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切实的途径,学生自然跟不上我预想的进度,所以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里,我的确是在自言自语。 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评判该是学生是否有所得,仅从这点判断的话,我觉得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所以备课之前备学生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可是我却脱离了学生的基础,兀自思索着教学目标,设计着教学环节,等到上课,才发现一切的设计都是徒然,不过就是一座装修

华丽的空中楼阁。 二、文本定位 《幽径悲剧》是一篇具有强烈悲剧效果的散文,作者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无论是浓墨重彩的描绘还是酣畅淋漓的抒发,都是文章的悲剧性的体现。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悲痛欲绝?如何让学生体悟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最好的法宝就是读。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这堂课中的读书声太少了。在赏藤萝美的时候可以读,在藤萝被毁的时候可以读,在作者悲伤无语的时候可以读,在作者愤慨表态的时候还是可以读,甚至可以专门设计一节课,就是读《幽径悲剧》,教师在做一些朗读的指导,在品析的基础上诵读,那么学生就能更轻易的走进季老的心扉,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这幕悲剧的直面者,不再觉得季老是无病呻吟,而是真的痛季老所痛,急季老所急。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在于,语文课首先该是一堂课,一堂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服务的课。教师之前所有的预设都应该基于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之上,其次在考虑形式是否新颖。所谓创新,不是指形式的创新,而是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力的是否能有所创新,在备课环节中,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其次,语文课就该是一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课,基于不同的文体特点要配合不同的训练重点,或读、或辩、或写、或品,千万不能千篇一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坐井观天评课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坐井观天》评 课稿 听了马泓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是一节很成功的课。主要体现在马泓老师导得有方,学生学得主动,读书读得深入。师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由于马老师启发,诱导得法,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马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马老师抓住故事序幕,把握三次对话。 课文第一节,简短的两句话交代了青蛙与小鸟各自所在位置,为下文对话提供了背景,并在某种程度上预示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双方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出现差异?这是故事的序幕,也是学生理解的基础?所以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笔墨较多?首先是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井的认识可能不够正确或充分,所以通过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简

笔画使学生对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认识井沿所在位置,理解“沿”即“边”,而青蛙与小鸟位置的演示是为下文的理解做一次必要的铺垫。 三次对话以二三次对话为主?第二次对话在学生初步理解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天只有井口大” 之上抓住“说大话”“井口大”两个点,理解什么是“说大话”,哪句话是大话,进而引出青蛙对天的认识:“只有井口大”。“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换一种说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方式虽然不同, 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不过语气的程度不同。小鸟对青蛙的少见多怪并未反唇相讥,它诚恳地指出善意地纠正:“你看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在这里,通过课件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跟随小鸟到天空飞翔,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就此,第二次对话结束了。在这一次对话中,学生们找到了青蛙与小鸟争论的焦点:对天的认识不同。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板书在设计上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