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01.12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专家共识

Keywords gastric cancer;multidisciplinary team;expert consensus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1],而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诊疗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1胃癌MDT的意义

首先,MDT讨论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精准确定胃癌治疗前的临床分期,而准确的分期也是规范化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和前提。其次,MDT是对胃癌病人实施合理综合治疗的必要条件。最佳、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只有通过MDT讨论才能够得出。最后,MDT在胃癌病人治疗期间及阶段治疗后的随访方面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科室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有助于指导病人生活及饮食,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和随诊,从而积极改善病人的预后。

2胃癌MDT学科及人员组成

2.1胃癌MDT的学科组成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射治疗科、诊断科室(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内镜中心、护理部、心理学专家、营养支持及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等。

2.2人员组成及资质(1)医学领域成员(核心成员):胃肠外科医师2名、肿瘤内科医师1名、消化内科医师1名、放射诊断医师1名、组织病理学医师1名、其他专业医师若干名(根据MDT需要加入),所有参与MDT讨论的医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有一定学识和学术水平。(2)相关领域成员(扩张成员):临床护师1~2名和协调员1~2名。所有MDT参与人员应进行相应职能

分配,包括牵头人、讨论专家和协调员等。

3胃癌MDT材料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病理学活检、影像资料[超声、胃镜、CT或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主要实验室检查资料(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是老年人或伴心、肺、肾、脑疾病的病人,需要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检查、肺功能、肾功能和头颅MRI等检查。

4不同情况胃癌MDT诊疗策略

4.1早期胃癌

4.1.1MDT讨论重点(1)是否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2)手术切除的方式及范围。(3)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4.1.2治疗原则部分T1a及T1b期肿瘤可于经验丰富的中心行EMR及ESD[2],术前应由以内镜医师为主的MDT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行二次手术治疗。如果经MDT评估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可考虑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部位及病理学检查情况,可行楔形切除、胃部分切除(近端或远端)、全胃切除等。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根据肿瘤位置及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选择行D1式、D1+α式或D1+β式、D2式[3-4]。

4.2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

4.2.1MDT讨论要点(1)是否行新辅助治疗。(2)手术切除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3)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4.2.2治疗原则目前公认的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标准的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横结肠、胰腺、肝脏等,经术前MDT评估后,可行联合器官切除。对于术前临床分期为T3/4N+的病例,可考虑行新辅助治疗[5]。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建议行术后辅助化疗。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肿瘤残留,可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进展期胃癌应积极评估围手术期风险,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综合

通信作者:苏向前,E-mail:suxiangqian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4292311.html,;陈凛,E-mail:chenlinbj@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4292311.html,

治疗及护理,根据术后恢复情况拟定术后下一步治疗方案。

4.3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

4.3.1MDT讨论要点(1)是否可行转化治疗及转化治疗的时长。(2)姑息手术切除的指征。(3)个体化治疗的实施。

4.3.2治疗原则对于临床判断为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建议首先接受以全身化疗+靶向治疗为主的转化治疗,治疗2~4个周期后判断疗效。如临床判断已转化为可切除病例,无明显手术禁忌,则可建议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行辅助治疗;如临床判断仍旧为不可切除,则根据疗效决定继续原方案治疗或更换方案进行治疗。对于合并出血、穿孔、梗阻等需急诊手术的病人,可考虑行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等其他手术方式,术后根据病人恢复情况予以化疗为主的辅助治疗。对于特殊病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放疗、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多种个体化治疗方式。

4.4合并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

4.4.1MDT讨论要点(1)初始治疗的选择。(2)是否选择原发灶切除。

4.4.2治疗原则合并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选择以全身化疗+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合并出血、穿孔、梗阻的病人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切除。对于某些单一部位的远处转移,如卵巢转移、局限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等,经一定周期全身治疗后,病情稳定,转移灶无明显进展,病人一般情况良好,MDT讨论后可选择行原发灶+转移灶切除(如双侧卵巢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4.5合并肝转移的进展期胃癌

4.5.1MDT讨论要点(1)是否先行全身系统化疗。(2)原发灶与转移灶可否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式选择。(3)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治疗选择。

4.5.2治疗原则对于初诊时合并肝转移的胃癌病人,首先判断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否可行治愈性切除。对于原发灶及转移灶均可行治愈性切除的病人,可选择同期或分期手术联合围手术期化疗+靶向治疗[6-7]。对于原发灶可切除但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病人,可行降期及转化治疗,包括化疗、射频消融、肝动脉灌注等,经过定期治疗后再次判断可切除性,如果转化为可治愈性切除,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对于原发灶及转移灶均无法切除的病人,建议行化疗+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合并穿孔、出血、梗阻的病人,可行局部姑息性手术治疗。

4.6合并腹膜转移的进展期胃癌

4.6.1MDT讨论要点(1)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可切除性。(2)转化治疗后的治疗选择。

4.6.2治疗原则对于术中发现腹膜转移或游离细胞学阳性的病人,首先判断腹膜转移灶及原发病灶的潜在可切除性。对于两者均为潜在可切除的病人,可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系统化疗,定期复查全身情况,如无明显进展可行二次手术探查,如果游离细胞学检测为阴性,且腹腔转移无显著进展可根治切除,则可考虑行原发灶+转移灶联合切除,术后继续行全身系统化疗[8]。对于初次手术腹膜转移灶或原发病灶为不可切除的病人,建议行腹腔热灌注化

疗+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合并穿孔、出血、梗阻的病人,可行局部姑息性手术治疗。

4.7晚期胃癌的营养支持治疗

4.7.1MDT讨论要点营养支持的方式。

4.7.2治疗原则如果胃肠道功能正常,首先考虑行肠内营养支持。如果病人进食困难,可考虑经鼻留置肠内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如果病人出现上消化道梗阻,可考虑行胃造口术或者空肠造瘘术留置空肠营养管。对于合并肠梗阻的病人,不适宜放置肠内营养管,建议行全肠外营养。对于这类胃癌病人,应充分结合病人意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详细复查计划。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参加讨论者(依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蔡军,曹君,陈凛,陈亚进,戴广海,何裕隆,李国新,千年松,乔治,申占龙,沈琳,苏向前,孙益红,田利国,田孝东,汪学非,郗洪庆,邢加迪,徐皓,徐建波,徐泽宽,杨尹默,叶颖江,余江,余佩武,张忠涛,赵永亮,周军

执笔者:苏向前,邢加迪

参考文献

[1]Bang YJ,Kim YW,Yang HK,et al.Adjuvant 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for gastric cancer after D2gastrectomy(CLASSIC):a

phase3open-labe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

2012,379(9813):315-21.

[2]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Japanese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guidelines2010(ver.3)[J].Gastric Cancer,2011,14

(2):113-123.

[3]Siani LM,Ferranti F,De Carlo A,et al.Modulation of the extent of lymphadenectomy in early gastric cancer.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 and role of laparoscopy[J].Chir Ital,2009,61(5-6):551-

558.

[4]Songun I,Putter H,Kranenbarg EM,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15-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randomised na-

tionwide Dutch D1D2trial[J].Lancet Oncol,2010,11(5):439-

449.

[5]Waddell T,VerheijM,AllumW,et al.Gastriccancer:ESMO-ES-SO-ESTR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follow-up[J].Ann Oncol,2013,24(suppl6):57-63.

[6]陈峻青.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7个“临床问题”解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4):357-3597.

[7]Kerkar SP,Kemp CD,Duffy A,et al.The GYMSSA tri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gastrectomy,metastasecto-

my plus systemic therapy versus systemic therapy alone[J].Tri-

als,2009,10(1):121.

[8]Glehen O,Gilly FN,Arvieux C,et al.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from gastric cancer: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of159patients

treated by cytoreduc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perioperative in-

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J].Ann Surg Oncol,2010,17(9):

2370-2377.

(2016-10-15收稿)

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

2014 年第 4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要旨 【摘要】2010 年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以来,对胃癌外科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胃癌治疗更为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近年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问世,两次促使“指南”修订、再版。2014 年第 4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对7 个大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更新胃手术的定义;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4 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和流程图;确定Ⅰ期胃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为常规性治疗;胃镜下治疗的相关标准;化疗方案推荐度;HER2 阴性、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流程图;M1 胃癌的手术、化疗问题以及术后随访的相关规定)。第 4 版“指南”汲取了最新的科学成就,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概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 年10 月,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极大地改变了胃癌治疗的基本理念,高级别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全新治疗原则使胃癌治疗进入崭新的时代。近年,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指南”的补充、更新迫在眉睫。 2014 年 5 月,日本胃癌学会对第 3 版“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发行了第 4 版新的“指南”,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更清晰、更科学化。并确定新的治疗方针,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修订、更新的要点为: (1)更新胃手术方法定义; (2)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长径<4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及其流程图;(3)确定Ⅰ期胃癌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可为常规性治疗;

(4)关于胃镜下治疗,规定含未分化型成分的分化型癌,直径 <3 cm,UL(+),pT1a 适合扩大治愈切除。另外,追加组织学 muc 的处理和 UL 诊断标准;(5)设置了化疗方案的推荐度,记载了 HER2 阴性和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且制成流程图; (6)针对 M1 胃癌能切除时的治疗方针和难以适用标准化疗方案时的化疗问题,设定 7 个临床问题,予以回答和解说; (7)关于胃癌术后临床路径和随诊,制作了模板。 以下具体介绍本次更新的主要内容。 1 胃癌手术定义的更新 手术种类没有变更,仍然为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分段切除术、胃局部切除术、非切除手术。但是,对每种类型的手术进行了明确规定。 (1)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 ,T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和幽门(幽门轮)的全胃切除。 (2)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 ,DG)含幽门的胃切除术,保留贲门,标准手术为切除胃的2/3 以上。 (3)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保留胃上部1/3 和幽门及部分的幽门前庭部的胃切除术。 (4)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 ,P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的胃切除术,保留幽门。 (5)胃分段切除术(segmental gastrectomy,SG)保留贲门、幽门的胃全周性切除,适合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者除外。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各科室、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T讨论: 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 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 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 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 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T讨论: 1.糖尿病足病例; 2. 甲状腺结节病例; 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4.其他有需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三、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医务科或门诊部根据申请确定参与诊疗专家,将拟诊疗的患者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资料发给支持专家团队的专家,让专家们做好准备,同时将参与诊疗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八、组织诊疗科室须提前做好诊疗前期各项准备;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诊疗工作。会诊后,应及时书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并请专家签名保存。管床医师将诊疗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记录。牵头人与管床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参与)共同将多学科诊疗意见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 九、监督管理 1.门诊患者MDT由门诊部负责审定,住院患者MDT由医务科负责审定。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4-07-23T14:16:49.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亚娟[导读]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 张亚娟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31-01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目前,随着电子技术、超声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胃镜中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得到重视,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发现率和治疗率在逐年升高。目前胃镜不仅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重要工具,而且也是早期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1至2013年6月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治疗,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37-60岁。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恶病质等。 1.2早期胃癌的治疗 1.2.1内镜下切除治疗大量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浸润深度为m层(包括m1、m2、m3)的黏膜内癌几乎均不伴有淋巴结转移,sm.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也极低,所以对于浸润深度为m1、m2、m3及sm1的胃癌有可能在内镜下将肿瘤病灶切除而获得痊愈;但sm2以深的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明显增高,不适合内镜治疗[1]。 常用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分割切除术和黏膜下切开剥离术。可根据早期胃癌不同类型可选择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EMR适应证:①病理特征为高分化或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的微小癌;②直径<2cm的I型、Ⅱa型病变;③直径小于1cm的Ⅱb、Ⅱc 型病变且无溃疡;④无静脉和淋巴结转移。⑤癌肿>2cm的高龄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ESD适用于直径>2cm或有溃疡形成而不推荐进行EMR治疗,或经EMR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优点为可以一次性地整片切除较大范围的病灶,可以保证给病理医生提供完整的标本,利于准确地分析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广度及深度)、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而且可以降低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因为有统计资料分析显示,分片切除法的肿瘤局部遗残率、再发率要较一次性切除法为高。ESD的缺点为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穿孔、出血;手术时间较长,即使操作熟练者切除直径2cm大小病灶也需花费1h左右时间。 在对早期胃癌施行内镜治疗时,由于内镜下对病灶范围、肿瘤细胞浸润深度的术前判断可能未必非常精确,所以对切除标本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是极其重要的,检查内容包括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深部断端有无癌细胞残留、水平断端有无癌细胞残留、有无淋巴管转移、有无脉管转移等,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追加再次内镜下手术或转外科手术治疗。 1.2.2内镜下非切除治疗可根据病灶情况选用以下治疗:①内镜下氩气刀(APC)烧灼治疗。②内镜下光动力学治疗。③内镜下激光治疗。④内镜下微波治疗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不能提供手术标本帮助分析所行治疗是否完全彻底,因此近来多不主张使用[2]。 2 结果 经我院积极治疗后,60例患者中,病情明显好转55例,3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 3 讨论 各国学者在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总结。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Ⅱc+Ⅲ,Ⅱc型的早期胃癌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从数年至10余年不等。早期胃癌的手术切除预后很好,黏膜内癌的5年生存率90%以上,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80%~90%。黏膜内癌生存期最长可为20年,而肿瘤穿透黏膜下层,预期生存期为1年。另外,淋巴结转移得越远、个数越多者预后越差。有人观察到少数早期胃癌经5~10年仍不演进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向胃壁深层浸润、增殖。根据癌细胞在胃壁的浸润深度,胃癌可分为m癌(癌细胞限于黏膜层)、sm癌(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mp癌(癌细胞浸润至固有肌层)、ss癌(癌细胞浸润穿过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s癌(癌细胞浸润至浆膜下层)、se癌(癌细胞浸润穿过浆膜下层)、si癌(癌细胞扩散至腹膜)。 早期胃癌的概念由日本内镜学会最早(1962年)提出后一直沿用至今,定义为癌细胞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无论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至固有肌层但未穿透固有肌层者称中期胃癌;浸润到浆膜层或浆膜外时称晚期胃癌;中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统称为进展期胃癌[3]。早期胃癌(EGC)又分为黏膜层癌及黏膜下层癌。近年来,为适应内镜下治疗的需要,又根据癌细胞浸润深度,将黏膜层癌分为黏膜浅层癌(m1)、黏膜中层癌(m2)、黏膜深层癌(m3);将黏膜下层癌分为黏膜下浅层癌(sm1)、黏膜下中层癌(sm2)、黏膜下深层癌(sm3)。以上分类的概念在掌握手术适应证时较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厚钰,姚礼庆.现代内镜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 [2]余娜,蔡田豪.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与病理关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5:361. [3]郭强.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现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62.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

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 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 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 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 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 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 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 1.主管院领导:杨明辉 2.中心主任:杨瑞萍 3.专家组成员: (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书:陈雪丹 5.记录员:杨月梅 6.参加MDT人员: (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 (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 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 五、MDT组织人员职责 1. 中心主任职责: 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

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

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 朱正纲 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发表于本刊2012年第15卷第2期第99-102页) 在我国,胃癌为主要的恶性肿瘤,虽然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有所上升,但进展期胃癌仍占近90%的比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欲要提高胃癌的整体疗效,除应继续加大力度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外,如何通过不断探索新的综合治疗的理念与方法?切实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将至关重要? 一?肿瘤分期(型)对外科综合治疗的影响 1. 术前分期的意义:胃癌术前分期的概念已逐渐被接受,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临床医生在术前能对原发肿瘤与其侵袭?转移范围等有一明确的了解,从而指导我们是否应首选手术?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是否实施新辅助放化疗及其方案?疗效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等,以减少治疗的盲目性?传统的胃癌术前分期手段包括胃镜?钡餐X线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等;近年来,内镜超声检查(EUS)?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与腹腔镜超声检查(LUS)等技术的普及,使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在技术上基本满足了临床上开展这一项目的需求[1-2]?因此,有条件的单位都应将其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开展? 2. 临床病理分期演进的意义: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是指导术后治疗与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有国际抗癌联盟(UICC)与日本胃癌研究会(JGCA)制订的两种胃癌TNM临床病理分期法?其中,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及转移淋巴结(LNs)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最重要的预后因子?JGCA与UICC分期法原来对LN分级曾都以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范围为依据,但自第5版UICC与第14版JGCA分期法始,N分期决定因素已由淋巴结的转移范围先后更改为转移数目,使两者LN的分级基本一致[3]?第7版UICC的TNM分期同前几版相比,也有一定改动,主要表现定义为N0(无淋巴结转移)?N1(1~2枚淋巴结转移)?N2(3~6枚淋巴结转移)?N3a(7~15枚淋巴结转移)及N3b(15枚以上淋巴结转移)[4]?为明确新版UICC 的N分期相比于旧版的优势,各国学者进行了有关研究,所得结论总体认为,新版UICC或JGCA分期法中,N分期是显著的独立预后因子;相比旧版的N分期,在预后价值上更加科学和可靠;同时,对外科手术中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也更具有科学指导价值?因此,从事胃癌治疗的外科医师,必须掌握临床病理分期的演进内容与意义,使之更加规范地开展外科综合治疗工作? 3. 分子病理分型的意义:鉴于肿瘤是一类分子水平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而传统上的临床病理分期仅能对临床治疗提供肿瘤形态学的信息,尚难以反映个体间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差异,故对于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基于应用高通量芯片技术所获悉的?以肿瘤分子表达为特征的分子病理分型(molecular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高通量的基因分析可以是DNA水平的基因多态性分析?DNA甲基化分析与基因拷贝数分析,也可以是RNA水平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微小RNA表达谱分析与蛋白表达水平的蛋白芯片分析等?做好分子病理分型是实现胃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理想的个体化治疗就是依据肿瘤个体分子信息表达的差异,选择最合适的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达到最佳疗效与最小不良反应?目前,胃癌分子病理分型的研究已见于临床应用的初步报道[5-6]?有望通过高通量组学研究,提取不同亚型胃癌的特征基因,再结合大样本临床验证,从而获得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胃癌分子病理分型,这一新技术无疑将是全面提升

胃癌诊治指南(权威)

胃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 根治术前评估: 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腹腔

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手术方式: ·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 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移、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 R0:切缘阴性; R1:切缘镜下阳性; R2:切缘肉眼阳性。 ·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标准: 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 无法完全切除 肿瘤侵犯或包绕大血管

·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D2淋巴结清扫: D0: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未完成第一站淋巴结; D1: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站淋巴结; D2: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二站淋巴结。 ◆姑息性手术 一类是患者有梗阻症状而原发灶不能切除,行胃肠道捷径或空肠造瘘手术以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另一类是探查中发现有腹盆腔种植转移灶,已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原发灶又可切除,则局部病灶的切除可消除肿瘤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可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术后化疗的效果。 第三部分病理诊断原则 原发性胃癌胃切除标本的检查 ?原发性肿瘤* ?外科切缘评估? ?淋巴结评估? 原发性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胃癌(Gastric Carcinoma)就是指原发于胃得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得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就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得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得总体策略就是以外科为主得综合治疗,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得胃癌就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得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得症状,随着病情得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得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与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

出现剧烈腹痛得胃穿孔症状。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得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④出血与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⑤其她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得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与恶病质。 (二)体征 一般胃癌尤其就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得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就是体检可获得得唯一体征。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得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得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得可能。③胃肠梗阻得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其中,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腹水征、下腹部盆腔包块、脐部肿物、直肠前窝种植结节、肠梗阻表现均为提示胃癌晚期得重要体征。因此,仔细检查这些体征,不但具有重要得诊断价值,同时也为诊治策略得制订提供了充分得临床依据。 (三)影像检查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0T11:20:43.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郭志刚 [导读]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 郭志刚 (黑龙江省孙吴县辰清镇卫生院 164200)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196-02 【摘要】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目的讨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当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提高胃癌早期发现及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胃癌诊断治疗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全世界及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之首。当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提高胃癌早期发现及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及危险因素胃癌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1)亚硝基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在一定条件下在胃内还原为亚硝酸盐,生成较多的亚硝基化合物。 (2)多环芳烃化合物:有食用较多熏制食物的地区,如冰岛是胃癌的高发地区。 (3)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并非胃癌的直接致癌物,而是通过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病变的发展。 (4)饮食因素及吸烟:吸烟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其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使其易患性增加。而高盐饮食、低蛋白饮食、较少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则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5)遗传因素:胃癌在少数家庭显示有聚集性,提示遗传与胃癌有关。 2.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分A、B两型,A型主要病变在胃体胃底,常因缺乏内因子而伴有恶性贫血,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具有遗传倾向。B型病变以胃窦为主,在胃癌高发区成年人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并常伴有胃黏膜上皮肠化生和胃黏膜上皮异型性增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分为两类,即小肠型和结肠型,其中结肠型与胃癌关系更密切。胃黏膜上皮异型性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与分化较高的胃癌不易区分。 (2)胃溃疡与胃癌:目前认为胃溃疡可以癌变,癌变率在1%~5%。癌多发生在溃疡边缘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组织。 (3)残胃与残胃癌:胃切除术后10~20年残胃发生的原发癌称残胃癌。萎缩性胃炎、肠化、或假幽门腺化生、腺体囊性扩张及异型增生,这些病变以吻合口最为明显。上述病变的发生与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入胃有关。 (4)胃息肉与胃癌:胃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型两类。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和增生息肉,细胞分化良好,很少出现肠化和异型增生,恶变率仅1%左右。肿瘤型息肉也称腺瘤型息肉,占胃息肉的10%~25%,其个数、形态、大小表现不一。癌变率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较高。 【临床表现】 1.症状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甚至毫无症状,随着肿瘤进展,影响胃的功能时出现较明显的症状。胃癌的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常与胃炎、溃疡病等胃的慢性疾患相似。 腹痛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伴有食欲缺乏、消瘦、乏力,晚期大多明显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水肿、全身衰竭。恶心呕吐,早期可能仅有进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随着病情进展而发生吞咽困难。胃窦部肿瘤可引起幽门梗阻,呕吐有腐败臭味的宿食。出血和黑粪也可在早期出现,少量出血时仅有粪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以呕血及便血。 2.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早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可有上腹部深压痛。出现上腹部肿块、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肿大、腹水、肝大、黄疸等是胃癌晚期或已出现转移的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胃镜检查可发现早期胃癌,开展普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2.鉴别诊断胃癌与溃疡难以从症状上做出鉴别。必须依赖钡剂检查和内镜检查。 【治疗】 1.外科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 2.化学药物治疗早期胃癌且不伴有任何转移者,手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晚期胃癌或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化疗只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而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3.胃癌放射治疗胃癌对放射线不敏感,可配合手术治疗。 4.胃癌内镜治疗 【转院要求】临床上高度怀疑或出现并发症应立即转上一级医院以明确诊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预后及病人教育】 1.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积极治疗溃疡病。 2.胃癌的预后取决于确诊时病期的早晚和治疗是否妥当。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清除、年龄及癌组织的类型。①一般认为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大于90%,侵犯肌层的5年生存率约为70%,侵犯浆膜层者为20 %。②胃癌的手术疗效与淋巴结的转移关系密切。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1%~22%,无淋巴结转移可达36%~75%。且预后的好坏与淋巴的转移程度有关。③年龄。多数人认为60岁以上的胃癌病人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较慢、预后较好;30岁以下的病人,未分化癌的比例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也较差。 参考文献 [1]尹浩然,朱正纲,林言箴.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与步骤[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3):134-135.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1月第21卷第11期(下)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Nov.2012.Vol.21.No.1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居全世界首位。但全世界胃癌的5年生存率并不乐观,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40%。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分析统计显示[1]:进展期胃癌(AGC)占整个胃癌发病率的60%-80%。胃癌超过2/3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即使可行手术切除其复发率也相当高。因此,综合治疗各种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AGC的治疗状况总结如下。1新辅助治疗 1.1新辅助化疗: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AC)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如果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能够降低分期,其术后3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后,能达到 R0切除者其生存优势更为明显[2] 。但作者认为胃癌是否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目前还缺乏一个设计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NAC的效果。 1.2新辅助放疗:Fiorica等[3] 荟萃分析了9个试验,其中4个术前放疗试验共832例,对照单纯手术,得出结论认为术前放疗组比单纯手术组其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可以取得一定 效果。但作者认为: 胃癌大部分为腺癌对放疗不敏感,而且放疗仅为局部治疗,部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已出现转移。 因此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3新辅助放化疗:Reed等[4]回顾性分析了149例术前接受放化疗者,结果104例接受了R0手术,其中65例先接受诱导化疗再行同步放化疗,4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3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3%(14例),病理CR为23%。我们采用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对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后手术,对比同期单纯手术者,3年无复发生存 率分别为56%和32%(P<0.001)。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胃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2辅助化疗2.1单药化疗:单药5-氟尿嘧啶、顺铂、蒽环类抗生素等都曾广泛用于胃癌的治疗,综合文献资料显示有效率为15%-30%。近年来,新药也已广泛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Ajani等报道以紫杉醇(PTX)210mg/m2或多西紫杉醇(DOC)100mg/m2,iv,21d为一周期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AGC),连续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7%-24%,中位生存期(MST)为6.5~7.5个月。Koizumi及他的同事报道:希罗达828mg/m2每天2次,连服3周,停药1周为1周期,共2~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19.4%,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8个月;几组临床II期实验研究显示S-135mg/(m2·天)~80mg/(m2·天)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率为26%-49%;Lin在2000年美国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发表的文献报道CPT-11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总有效率为14%-23%。以上几组数据显示,包括紫杉醇(PTX)在内的新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均显出特有的疗效,均有一定的生存优势。 2.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和最佳支持治疗(BSC),总有效率为30%~50%,但至今胃癌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化疗方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5-FU为基础的FAM(5-FU、ADM、MMC)方案一度是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标准方案。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FAMTX(5-FU、ADM、MTX)方案,WilsJA等比较FAMTX和FAM的一个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率(41%vs.9%),中位生存时间为42周vs29周。故FAM逐渐被淘汰。后来Schipper汇总报告了637例应用FAMTX方案,显示有效率仅为26%;故目前FAMTX方案在国内外都已经少用。铂类药物的出现,大大改善和提高了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Rougier等以FP(DDP、5-FU)方案设计的一组临床II期试验总有效率为44%,(其中CR5%),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不良反应可耐受。近年来,Lordick等报道应用FUFOX(OXA、LV、5-FU),其RR为54%(包括2例CR),MST为11.4个月,作为一线治疗效果明显,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研究。EAP(Vp-16、ADM、DDP)方案的 研发是试图找到比含5-FU方案更有效的联合化疗来治疗进展期胃 癌。Kelsen等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EAP方案总有效率幷不高(RR20%,MST6.1个月)。目前基本放弃。ELF(Vp-16、CF、5-FU)是针对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或不适合用阿霉素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胃癌病人设计的。Schulze-Bergkamen等报道有效率在31.7%-52%,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10%。显示该方案比较温和,疗效尚可,不良反应轻,目前仍被广泛应用。2001年以来有多篇文献报道TCF(PTX、DDP、5-FU)方案以及加用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达46.2%~70%,Ajani等在一个大型随机III期临床试验中比较DC (DOC、 DDP)和DCF(DOC、DDP、5-FU)方案,报道RR分别为26%和43%,TTP为5.0个月和5.9个月,MST为10.5个月和9.6个月,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形成了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发展的基础。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CPT-11在进展期胃癌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的联合方案有DDP+CPT-11,5-FU+LV+CPT-11,OXA+CPT-11。这些联合方案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否有更优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3辅助放化疗 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主要部位为:残胃、吻合口、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因此术后行局部区域放疗也十分必要。2001年美国INT0116对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研究(556例可切除胃癌病例),结果无远处转移的II-III期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总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50%vs41%,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27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8%和30%(P﹤0.001),此研究确定了 放疗在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的地位。罗文广等[5] 进一步研究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单纯放疗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年生存率分别为92.8%和86.7%(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6.7%(P﹤0.05)。副反应可以接受。进一步说明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疗可以提高疗效。4预后影响因素 进展期胃癌目前已探讨出很多治疗方式,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乐观。李英男等对44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经COX模型分析结果: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韩国Ahn等对9998例胃癌患者接受第7版TNM分期,统计各期5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提示各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95.1%(IA),88.4%(IB),84.0%(IIA),71.7%(IIB),58.4%(IIIA),41.3%(IIIB),26.1%(IIIC)。5结语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综合结果。随者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诊疗手段不断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较前已有了明显提高。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指标日益增多的应用于临床,对进展期胃癌的预后评估必将不断跃上新台阶,进展期胃癌的诊治状况必将得到明显的改观。 [参考文献] [1]Park in DM.Intemational variation [J].Oncogene ,2004,23(38):6329-6340.[2]Persiani R,Picciocchi A ,Biondi A ,et al.T-downstaging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l.Supppl Tumori,2005,4(3):S88. [3]Fiorica F ,Cartei F ,Enea M ,et al.The 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suivival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of literature data.Cancer Treat Rev,2007,33(8):729-740. [4]Reed VK,Krishnan S,Mansfield PF,et al.Incidence natual history and pattern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vs,2008,71(3):741-747. [5]罗文广, 张红雁,赵于飞,等.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21):1704-1706.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戴立群,赵素娇,冯建军,赵换敏,乔胜军,谷军旗,高立哲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 河北邢台 054300) 通讯作者:赵素娇,女,1975年出生,本科,主治医师,临城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56 DOI:10.159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4292311.html,61-1347/r.2012.16.414

2019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

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 医院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机制我院倡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遵循中医思维模式,大 胆改革传统疾病诊疗模式,积极搭建多学科诊疗平台,探索尝试一体化诊疗服务新模式。为了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综合诊疗服务,提高临床疗效,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需要内外科多个科室通力协作,这涉及全院消化内科、普外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为此我院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针对患者疾病和病人的机体状况制定最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优化的治疗流程,并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一、多学科协作具体分组如下:(一)、呼 吸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呼吸内科主任秘书:各普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二)、 循环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心内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普胸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三)、消化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消化内科主任 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胃肠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四)、神经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神经内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脑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五)、运动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各内科主任组长:大骨科主任秘书:各骨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六)、血液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血液内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各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七)、泌尿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各内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泌尿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八)、内分泌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内科组外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内分泌科主任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各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二、职责(一)为实现提高临床疗效和方便患者为目的,从疾病临床诊疗的整体性出发,综合各相关科室人员,建立多学科参与的疾病诊疗团队。其根本要求是,由接诊医生负责指导患者在同一科室完成诊疗过程,改变以往患者往返于多个临床科室间进行不同类型治疗的状况。(二)当院内患者出现疑难危急重症时,经管科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医务科提出需医院协助诊治的申请,由医务科指派相关学科小组参加联合查房,认真梳理研究疾病,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尽量发挥中医药诊疗方法的优势,制订方法合理、疗效确切、程序最优的疾病诊疗路径和综合诊疗方案,专业组长对患者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三)加大多学科协作的宣传力度,注重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和进行先进小组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的理解,提高认识,明确做法,争取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患者知晓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切实感受到活动实施的效果,营造浓厚的活动开展氛围。(四)严格督促检查,做好信

多学科协作诊疗实施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作者:————————————————————————————————日期: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 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 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 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 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

1.主管院领导:杨明辉 2.中心主任:杨瑞萍 3.专家组成员: (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书:陈雪丹 5.记录员:杨月梅 6.参加MDT人员: (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 (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 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 五、MDT组织人员职责 1. 中心主任职责: 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