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意思-赏析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意思-赏析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意思-赏析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意思-赏析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意思|赏析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

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前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三峡好人观后感_心得体会

三峡好人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三峡好人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三峡好人观后感(一) 静静地看完了《三峡好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整体来讲,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既有淡淡的哀伤,也有隐隐的生机。 我在看《三峡好人》的过程中,不由而然地想起了贾樟珂前年的片子《世界》,就放在一起说吧。 1、关键词:长镜头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长镜头,渡船上形形色色的市井乡民,他们的喜怒哀乐拍得自然流畅,男主角出现时我不得不感叹导演选演员的水平,主演放到大街上一点不会被认出来,太平民化了,他的演出注定是真实的。 长镜头是优秀电影的重要杀招。一般电影出字幕的片尾镜头我都不太看,但是《辛德勒的名单》片尾那段出字幕的长镜头伴着世界著名犹太裔小提琴家如泣如诉的弦乐缓缓扫过已被铺成路面的无数刻有犹太教经文的石碑,每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都会被轻轻揪起看完整段。贾樟珂在《世界》的一开头就用了一个长达两分多种的超长镜头表现女主人公的工作生活,非常真实而且"抓人",片尾男女主人公死后被头靠头摆在地上的那个长镜头也是令我揪着心,画面逐渐暗淡,泪水悄悄泛起。 2、关键词:真实的生活 电影无疑是虚构的,但是导演把它拍得像记录片一样真实,平淡的人物,平淡的情节,平淡的场景,平淡的色调,但是当一切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真实而平淡地展现在面前时,带来的却恰恰是欲罢不能地沉浸进去,跟随着角色为平淡的生活中平淡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这种平淡而真实的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场景设定真实。本篇场景设定在重庆市奉节县,实地拍摄,群众演员就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他们无需表演,只要按照原来的生活去生活别看镜头就可以了。几个主要演员几乎就是本色演出,甚至不需要特别多的表情,这一点与神经质的琼瑶剧是两个极端。 《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份设定是深圳世界之窗的保安和舞蹈演员,也是实地拍摄本色风格的演出。

三峡好人影评

三峡好人影评 导读: 三峡好人影评(一) 影片《三峡好人》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的一部纪实性的电影,本片坚持了他关注小人物的一贯路线。影片以韩三明和沈红两条情感线贯穿影片始终,分烟、酒、糖、茶四个段落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三峡库区在寻找爱人之路上的所见所闻,通过男女主人公寻找爱人的过程,展现了生活在三峡库区社会边缘人物的众生相。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潜藏在社会表像下的社会弊病。影片叙事看似章法凌乱却是有条不紊,细节方面的运用则是本片的一大亮点,给人印象深刻。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细节是影片一开始的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此处长镜头的运用如同一副翻卷开的画轴,将其中的内容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影片一开始显现出之前声画串前,伴随着轮船声长鸣,江水滔滔,嘈杂声响,船上的人群打牌抽烟、看手机、看手相、聊天、扳手劲的场景被展现出来,俨然一副众生相。船外风景秀丽的三峡风光,对船内是人来说只是装饰,他们或娱乐,或在思考,与他们似乎相隔甚远。空气中弥漫的是噪杂的声音和浓浓的烟雾,即使船外的风景再漂亮也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一根又一根的燃烟似乎永远不能驱赶人们心底的压抑,这一段很好的将劳动人民麻木的心理和艰辛的生活以及空虚的精神世界刻画出来了。 影片中,导演在很多细节运用隐喻蒙太奇使得导演的意图在被

隐蔽的同时得到了升华。韩三明和其他人一起谈论人民币时,反面的背景由黄河壶口瀑布变成隐喻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于韩三明来说寄托的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与独在异乡寻找爱人的艰辛。片中小男孩在韩三明身边唱《老鼠爱大米》的歌时,镜头转向正在吃面的韩三明,他满含深情的听着小男孩的歌,看着他离开,此处则是对韩三明和麻幺妹感情的隐喻,像老鼠爱着大米一样,感情浓厚,时长却永不会改变。而当小男孩出现在沈红的船上时,《两只蝴蝶》响起,特写镜头呈现的是沈红失落和无奈的表情,此处导演意在表达沈红和郭斌爱情的悲剧性的隐喻,像两只蝴蝶一样彼此追逐,最后却各自飞走。结合整部影片小马哥这一角色的悲剧性,更是对这一缺少道义社会的一次深层的批判。小马哥的手机铃声《山海滩》,又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在如此缺少道义的社会里苦苦寻找道义的“小人”,最终只能像浮萍一样被海浪打翻。《山海滩》则是对小马哥注定悲剧收场的暗指,更加剧了其悲剧性。 影片在叙事上被明显的分成四部分,借以烟、酒、糖、茶四种实物予以划分,然而作为影片中的物体细节,它们却有深深的含义。烟酒糖茶,这四种计划经济时代标志产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部影片中被导演赋予了更深的韵意。烟,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是做为韩三明这个从计划经济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暗指。对韩三明来说更多的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三峡库区与人相处的一种工具,无论是何老板,小马哥还是工友。酒,一种与人礼上往来的工具,更多的蕴含了韩三明对麻幺妹的深深的感情,越陈越香的感情。糖,在韩三明决定要带麻

2012影评真题

编导网整理的2012年编导高考中各大院校影评写作考题 编导专业联考题目《建党伟业》 2012年中传南广戏文/导演笔试真题(南京考点)观看影片《片刻温暖》2012年南师大编导专业笔试(影评、编故事)题目电视片《广告人李蔚然》2012年哈尔滨师范的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视高考考前突破》光盘中有视频《最后的山神》 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笔试合肥考点影评写作考题记录片分析《俺爹俺娘》2012赣南师范广播电视编导高考郑州考点试题《孩子王》《国王的演讲》《天云山传奇》 2012年湖南考点云南艺术学院戏文考题文艺电影《非·常爱》 2012年福建省编导类考题《在你背后的伤愈》 2012福建师范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看动画片,《是的,弗吉尼亚》 2012编导考题云南艺术学院河南考点电视作品分析看《说不出的爱》(泰国感人广告短片) 2012广西民族学院石家庄考点考题张以庆的《听禅》 2012年浙江传媒太原考点编导专业影评考题《机器人爱情》 2012年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视作品分析: 《故事——樊建川》2012四川音乐学院在河北考点的编导考题《影视高考考前突破》光盘中有视频《那人那山那狗》 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片名为《悲伤的天使》的短片 2012枣庄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影评写作《让子弹飞》

2012云南艺术学院江西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深藏的百花》2012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短片《了不起赞比尼》2012贵州民族学院广播电视考题江苏考点编导考题江西电视台《经典传奇》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河南郑州考点影评写作: 《霸王别姬》2012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考点公共事业管理考题影评写作《回家的路》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写作考题影评写作《北京记忆》的《日日夜夜》 2012赣南师范学院编导专业山西考点编导考题《梅兰芳》,《三枪拍案惊奇》《北方的纳努克》 2012xx师范学院编导考题影评写作: 《死亡诗社》 2012戏文考题西南大学影评写作考题看片分析《大明宫》 1、2012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山东考点影评《霸王别姬》 2012河北传媒学院江苏考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考题影评写作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 2012河南安阳工学院编导高考影评考题看《夜店》写影评文章 2012山东考点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默评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2012年云南师范大学江西考点考题影视作品分析: 《质量报告-新鲜火腿遭污染》2012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默评《偷自行车的人》《三峡好人》《阿甘正传》2012海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四川考点看片分析: 短剧《分手》电影《甜蜜蜜》 2012长春工业大学湖南省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 《见证》

三峡好人的影评

从《三峡好人》看贾樟柯的艺术成就(要删改阿鲁) 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贾樟柯的电影虽然也具有第六代导演共通的边缘化情结,即关注边缘化群体,以底层小人物为自己的镜像话语,力图对第五代导演以精英化的视角创造的寓言电影进行文化突围,用写实主义的风格实现一种微观的对真实的注视。但贾樟柯之所以能较早的从“地下”走到“地上”,进入大众文化的视野,实现《世界》、《三峡好人》的全国公映,摆脱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国外获奖无数国内屡屡禁映的尴尬局面,是因为他的电影特别是“故乡三部曲”(《小武》、《任逍遥》、《站台》)之后的《世界》、《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等片更加关注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比起张元《北京杂种》中摇滚青年的叛逆不羁,章明《巫山云雨》所透出的压抑,贾樟柯最为成功的这部《三峡好人》唱响了一曲底层人民的挽歌,表现出更为深远博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曾说过这一句话:“人有的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 想到里面的小马仔最崇拜电影里的小马哥,电影里的小马哥说,我们已经落伍了,因为我们太过怀旧。在三峡移民的进行时,在外面的世界已经将发哥遗忘的差不多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个年轻人对发哥迷得如醉如痴。真的吗?或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一厢情愿。看见电影里七八岁的孩子,可以将《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唱得荡气回肠,你就知道,这里,并不是一块与世隔绝的净土,而小马哥,真的离我们太远了。 这里有两种人,怀旧的和不怀旧的。怀旧的如三明,木讷,本分,厚道,来看孩子,还要花3万块赎回从前花钱买的媳妇。怀旧的如小马,被压在砖石地下。不怀旧的如斌斌,几年可以对老婆不闻不问,老婆找上门来,也很是冷漠,老婆说想离婚不多时就应允。斌斌做着拆迁的大生意,正是笑贫不笑娼的社会的大红人。时代的洪流,就像已经被淹没的那一片城市,已经把很多东西裹挟走了,而我们,在这样的变迁面前,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谁还能记得他们,记得说着“我还有一些烂朋友”的和善也狡黠的老人,记得5块钱摩的把人拉到一片汪洋面前却又振振有词又不是我淹的古惑仔,记得干苦力每天只得三五十元就心满意足的汉子,记得那些残垣断壁上大大的“拆”字,谁为我们这个时代立传? 《三峡好人》描写了两个寻找亲人的故事,通过三峡、山西两地的勾连展示出广阔的社会变迁图景。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移民问题在当下具有典型性,类似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同时带来社区的消失、人际关系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化。近年来山西矿难不断,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只拥有新闻报道死亡人数的记忆碎片,缺少从劳动者角度去体验问题的过程。《三峡好人》将山西矿工生活与三峡移民工程联系起来,使观众似乎和主人公同时置于正在经历的社会大变迁之中。许多细节是虚构性的、象征性的,一旦它们被置于纪实性的叙述中,故事内容整体上就显得非常真实,影片的内涵随之丰富起来。影片被分为“烟、酒、茶、糖”四个部分,其中烟、酒这两个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山西民工韩三明来三峡寻找买妻麻幺妹的故事。韩三明是个沉闷木讷的老实人,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用很多的细节表现这位“好人”的特点。他遭遇魔术表演设局的敲诈,开摩托拉客小伙的哄骗都不懂得反抗,面对麻老大对他的冷言冷语他也是保持沉默。人们难免会对他被动的生存状态产生不满甚至是嘲笑。直到后来,他从废墟中挖出“小马哥”的尸体,安静的点烟祭拜;他答应偿还麻老大所欠的三万元债务以赎回幺妹毅然回乡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黑煤窑打工挣钱的时候,我们不禁对这个好人肃然起敬。在社会一片浮华之风盛行之时,还有韩三明这样的普通人守得住心灵的净土,不对物质贪恋,能为家人吃苦。他所代表的底层人物的形象,充满着质朴动人的力量。《小武》中小偷的被铐是无语的开放式结尾,《任逍遥》是更年轻一代面对时代的无奈感,《世界》则是小镇青年进入城市之后的迷失,可以说过去的贾樟柯看到了与他一样的县城兄弟的卑微命运,他的目光一样充满感情和悲痛,但是他并未看到或是意识到他们身上的生命力。《三峡好人》的突破在于,在巨大的个人无法抵抗的变迁中,以韩三明为代表的建筑工兄弟们所

《小武》影评

《小武》影评 《小武》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武 外文名:Pickpocket 其它译名:The Pickpocket .....(USA) (TV title) 制片地区:中国/ 香港 导演:贾樟柯 编剧: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郝鸿建,左百韬 类型:剧情 片长:France:105 min /Taiwan:108 min 上映时间:1999-11-18 imdb编码:tt0144020 语言:山西方言/ 中文 首映地点:德国柏林 色彩:彩色 级别:英国:15 法国:U 新加坡:R 摄制格式 16 mm 制作公司 Hu Tong Communications [香港] Radiant Advertising Company 导演简介 贾樟柯,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曾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金豹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电影人。 剧情简介 小武是汾阳的一个“手艺人”(小偷),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与从前的“同

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他很清楚自己必然要被淘汰,这与他的职业无关,可能是他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他去找以前的“战友”小勇,可是小勇如今已经是县里著名的企业家,是纳税大户,两人在屋里坐了半天,话却寥寥无几。在小勇结婚时,小武遵照以前的誓言送钱去给他,却因小勇说钱脏而退回。在被朋友拒绝之后,小武经常去唱歌,认识了歌女胡梅梅。有空的时候,小武经常陪胡梅梅去逛街、打电话。后来小武的徒弟倒谈了一个女朋友,而小武自己没多久却被胡梅梅无情抛弃。小武回到了家,可是家里的任何人都不接受他。他经常在拆建的破败的县城里晃荡,最后被父亲赶出家门。最后小武在一次例行“工作”的时候,被公安干警抓获并被铐在电线杆上。街上的行人冷漠地看着他,他冷漠地看着街上的行人。 《小武》获奖情况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Wolfgang Staudte Award)1998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Netpac Award) 1998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Nantes Three Continents Festival(Golden Montgolfiere) 1998 获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Dragons and Tigers Award) 1998 获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New Currents Award) 1998 获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获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SKYY Prize) 1999 获1999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艺术风格 《小武》展示的空间是一个介乎于城与乡之间的县城,纪录的时间同样是这种过渡性的现状。《小武》表现的是青春的无奈,无奈中浸渗着感伤的美丽和无作为

编导讲师实战总结:30分钟学会影评写作

编导讲师实战总结:30分钟学会影评写作 影评写作是编导考试的三大项之一(文学文艺常识、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是对考生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和艺术鉴赏能力的考察,三大项中分值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写好影评成为考上一所理想院校的关键所在。 大多数的写作属于感性的范畴,影评也不例外。这也是多数学生在影片写作中的困惑,按照自己传统的随心所欲式感性写法,写出来的影评总是如同观后感一样,或者写成了文章如结构松散、主题不明的凑字数的普通作文。因此,如何把写作的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就至关重要了。以下我运用案列分析法从影评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讲解。希望对正在为梦想奋斗的编导学子有所帮助。 一、结构 影片从文章体裁上来说属于议论文范畴,因此议论文常用的五段三论法也适合影片写作使用。并由此延伸出:五段三论一中心(总论+分论一+分论二+分论三+总结)和七段三论一中心(总论+过渡段+分论一+分论二+分论三+过渡段+总结)两种结构清晰、易学速会的影片写作结构参考,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在这两种结构中,段可以指结构段落,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自然段。第二:无论哪种结构,中心都必须明确,不能跑题。(提醒:此两种结构是参考,而非篇篇皆可套用的模板。) 二、题目 凡是文章写作,我们必讲题好文一半,可见题目的重要性。在命题中,要题文相符,新颖别致,要注意修辞技巧的使用,注重文采、创意和点题的三结合。形式上也要尽可能美化,可采用正标题加副标题的命题方式,既把文采彰显出来,又交代清楚了文章评论方向。 例如:(1)正标:《庭院深深深几许》副标:浅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题。(2)正标:《声音美学的完美运用》副标:浅析电影《三峡好人》的声音运用。 三、开头 影评开头在写作中学生最喜欢用的是传统式写法,基本样式为影片基本信息加上影片内容概述,这样的开头看似无懈可击,却有着一个致命伤,缺乏新颖感。试想一下,在几百份甚至几千份试卷中,改卷老师读到的是一样的模式化开头,那么你靠什么杀出重围,拿到一张珍贵的合格证呢?所以,在影片开头写作中我们要在传统式写法上加以改造,弱化长篇累牍的影片基本信息的无序堆积,更多的是对所要分析的影片提出你自己的新颖观点,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树立起整个影评的高格调。 例如:“十年磨一剑”,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影《白鹿原》,真实展现了关中平原白鹿两家尊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王全安凭借其出色的驾驭能力,对于人物塑造和影像的表现都颇具力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诗艺术巨片”。

三峡好人影评 - 读后感大全

三峡好人影评-读后感大全 【第1篇】 三峡好人其实具有极大的社会批判意义,影片中在男一女主人公苦苦的追寻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是拆迁和移民的混乱场景,其真正意义在于写“实”,这个“实”就是反映社会的现实,一个大国到处都是乱而无章,满眼尽是无赖、争吵、欺诈,从两个一群上一访群众质问两个类似小干部的场景中,反映了出来。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实在批判的味道十足。有一句话我记的很深:“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不到两年就折没了!”暗示着人类在道德文明上的沦丧。 当寻夫的女主人公找到老公的时候,场景是壮观而华丽的,在一个长长的天桥上几队舞者在跳舞,在个长漫长的坡路上,千山万水寻夫的人徙步前行,要寻的人却开着小车,远处是三峡搬迁后的繁华城区,而这时的景却与人物的心情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矛盾,暗示了社会现实中人们在相互亲情上的岌岌可危,一曲舞后,两手平静的分手,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故事一开头,小马哥在电视机前学周润发的场景,不仅只是让人们想起了上海滩,想起了上海滩的混乱,更是暗示了小马哥最后的下场。尤其是在他经历了一次被人放到手提袋的事件,他被人打死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这反映了现在的社会与当时的上海滩没有什么两件,人们依然处在一种没有法制的混沌状态。同时,这个喜欢模仿周润发的小伙子,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喜剧形象,他的乐观(也许是盲目的)给一陰一沉的世界带来了一抹一陽一光。他的故事稍有情节剧的味道,但跟沉默寡言的三明形成绝佳的搭配。他的出场和离去给了影片必要的外在戏剧力量。 影片大部分表现了人们居住的不稳定,到处的拆字,到处运土方的汽车,到处是运输的船,连男主人公三明找到妻子而去见她的时候,导演也不忘了用上一段几个人分离的场景,那些人相互告别,拖着行李远去。让人深深感到了人民生活的不稳定,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谐在哪? 影片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生存与追求幸福之中的艰辛与无奈,最后的场景尤其打动我的心,当三明说起到山西非法煤窑一天能挣200多的时候,大伙干杯要跟他去,当后来三明又说起一年要死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都是沉默,镜头一转,天亮了,一伙人背起行囊上路时,那种经过废墟上的背影让人的生命感到振憾,“人,不论怎么样,都得活着”,远处高楼上人们拆迁的背影和高楼间走钢丝的虚幻,让整个故事达到颠峰! 【第2篇】 《三峡好人》是今年至今为止我看过的最一精一彩的华语影片。用“一精一彩”一词其实并不一精一确,应该用“伟大”,但“伟大”在当今的语境中是一个既需要仰视又被滥用的字眼。在我心目中,“一精一彩”是诉诸感官,而“伟大”则是打动灵魂。《三峡好人》深深打动了我,不是因为炫目的技巧或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是它那真诚质朴的人文情怀。 对于一百万三峡移民,贾樟柯是一名局外人,他处理这个题材失去了《小武》、《站台》的贴近感,但增添了一份初来乍到者的敏锐和新鲜。他对三峡库区及其人民流离的细节捕捉,有着既见树又见林的客观和同情。 影片的两位主角跟导演一样,由山西来到重庆三峡库区,他们代表了观众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观自然风光下的巨变图。这里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一百万人在十三亿当中或许不算是个大数字,然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绝非局外人所能感同身受。 影片的两条主线虽然重要,但更多起着类似《偷自行车的人》里那种牵线的作用,牵扯出一个个跟主线情节未必相关的小场景,而这些场景却是影片的一精一华,也是最揪心之处。镜头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是三峡移民的抗争、无奈、选择、牺牲。在这里,巨变浓缩为“拆”、

三峡好人 影评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评电影《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这部作品是导演贾樟柯第一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作品,也是我认识到贾樟柯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格曾经让我们这些艺考中的学生抓狂不已,但也让我意识到那时候我们学习状态的浮躁,而欣赏电影绝不应该是这个态度,这部电影的影评我写过不止一遍,电影也看了N多遍了。如今,我想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去写,不再拘于特定的模板,只是发表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以及现在的我对它新的理解。 贾樟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我看到的不是商业化的浮夸和做作,我看到的是一个有情怀的导演,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尤其是当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之前的故乡三部曲到《三峡好人》、《天注定》到最近上映的《山河故人》,我看到的是一个导演的成熟与进步,以及他对个人情怀的一种坚持。我一直在想贾樟柯的电影为什么那么吸引我,在今天下着小雨的午后我又再次看《三峡好人》的时候,我有了一个答案,是真实。这也是贾樟柯对自己电影的一种坚持,他在《三峡好人》和之后的几部作品采用的大部分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多用长镜头,电影的剧本大都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注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展现小人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 影评最明显的主题是寻找,寻找的主题在最近几年的电影作品中屡见不鲜,对象不限,由寻找而生的迷失也是一大看点;大背景,剧变中混乱的中国,即使一再有人要说服我这不是真的,可我依然相信周围的混乱;小人物刻画,这些是贾樟柯最擅长的了,里头以小马哥为代表的同样不需要多说;还有就是三峡本身,从历史到风光到工程,三峡是一个时代缩影的代表地点之一。 影片以韩三明和沈红两条情感线贯穿影片始终,分烟、酒、糖、茶四个段落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三峡库区在寻找爱人之路上的所见所闻,通过男女主人公寻找爱人的过程,展现了生活在三峡库区社会边缘人物的众生相。首先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细节是影片一开始的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这便是真实性的一种体现。此处长镜头的运用如同一副翻卷开的画轴,将其中的内容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影片一开始显现出之前声画串前,伴随着轮船声长鸣,江水滔滔,嘈杂声响,船上的人群打牌抽烟、看手机、看手相、聊天、扳手劲的场景被展现出来,俨然一副众生相。 影片中,贾樟柯在很多细节运用隐喻蒙太奇使得电影在被隐蔽的同时得到了升华。我要单独提出自己记忆最深的一幕来细讲:拆房工人的头问韩三明:你经过三峡,看到夔门没得?韩三明说没看到。工人遂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展平了说:你看,就是这个夔门。韩三明接过来,我们才发现那是一张10元的人民币,韩三明说:我的家乡也在钱上呢。掏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说,你们看,这是黄河壶口瀑布。在昏黄的灯光下,几个工人凑过去细看,小声评论,工头说:“你的家乡还可以哦。”

电影影评: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离开北京往南走50公里,你就会见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三峡好人》是由贾樟柯执导,赵涛、韩三明等人主演的一部优秀的剧情电影。影片保持了贾樟柯一如既往的味道:宏大的背景,嘈杂的人群,吱吱啦啦的广播和噪音,还有并不俊美的主人公。一个三峡工程,半个世纪,拆散了多少家庭。贾樟柯不动声色,只是在冷眼旁观。 电影以三峡建设背景,讲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故事:韩三明原本是厚老实的煤矿工人,听说三峡附近要拆迁,于是动身去找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前妻是他当年用钱买来的,生完孩子后跑回了三峡附近的奉节。但寻前妻过程中波折不断,韩三明决定留下来做苦力一直等到前妻出现。 而另一个女人原是名沉默寡言的护士,为寻多日不曾与自己联系的丈夫而来奉节。两个人虽然不认识,但因为都要做相对意义上的“拿起”与“舍弃”抉择,于是冥冥之中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贾樟柯导演的作品是真的能让你看到最真实的中国,不是子虚乌有的古代,不是胡乱捏造的情爱,不是那些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而是讲述真实的中国,是那理会却倔强活着的人们的故事。《三峡好人》注定是经典,任何赞誉都不过分。 看过《三峡好人》这部电影的,一定对里面出现的“烟酒糖茶”记忆深刻。烟是三峡民工的奢侈品,酒是礼品,茶是记忆,糖是最美好向往。而这些平常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却是最珍贵的东西。“烟酒糖茶”明明是一种温暖幸福,但在影片中却是凄凉。 现在第四代导演执着于伦理道德,第五代导演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导演在都市摇滚里陶醉。而贾樟柯的电影却是直接对真实生命的关注。贾樟柯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开北京往南走50公里,你就会见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在影评里面看到这样一句话感觉很有意思:不要以为你是大学生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白领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所谓的精英你就不是“三峡好人”。因为一场大病,一个孩子,一处房子都可以把我们财产全部榨干。变成“三峡好人”。沦为最底层的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

导读:梦合电影《三峡好人》电影《三峡好人》影评赏析蔡康永说:“现实生活充满了的无奈,可是电影《三峡好人》却是把梦打碎,他们和千千万万三峡库区的移民一样,《三峡好人》没有意味深长的镜头、没有灵动曼妙的配乐、甚至连演员的一颦一笑都那么没,大环境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就是敲敲打打、拆迁搬离,原生态的反映三峡地区的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存处境,三峡人的粗犷、野性、耿直(最后喝团圆酒的场景)、机巧(用魔术骗人),记录 梦碎,梦碎,梦合电影《三峡好人》电影《三峡好人》影评赏析蔡康永说:“现实生活充满了的无奈,你永远躲不开,可是何其幸运的我们拥有电影。电影的想象力可以带我们四处翱翔。”喜欢电影的人都认为它是缔造我们想象力的天堂。多少酣畅流离,多少缠绵悱恻。都可让我们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如果将电影比作梦的话,可是电影《三峡好人》却是把梦打碎。汽笛声长鸣,嘈杂声响起。一个长镜头扫过移民船上的人群,烟雾缭绕,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看手机、发短信,有的在看手相,有的在扳手筋。背景音乐是川剧《林冲夜奔》:“(按龙泉血泪洒征袍,)叹英雄孤身无靠,将身投水泊,回首望天高,愤恨难消,怒气腾腾贯九霄!但则见月光照耀,听寒风萧萧!还须要急走奔逃。俺本得去投宿,怕的有人将俺瞧,(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镜头最后定格在韩三明身上,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带着16 年的期盼,从山西来到奉节寻找他的前妻。在《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中,林冲怒杀陆谦等人死里逃生后,作者吟诗道:“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请看官注意听好,在影片中,《林冲夜奔》的唱曲首尾呼应。这是贾樟柯为韩三明形象定调之法。数百年来,林冲在民众心中早成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伟丈夫”。三明虽是卑微小民,但在对待妻子、对待朋友方面,仍不愧是情义男儿。同时,三明闯入异乡奉节的孤独与惊慌,与林冲被逼上梁山前的“孤身无靠”相映成趣。当然,对于这艘移民船上的民众而言,他们和千千万万三峡库区的移民一样,政府的一纸命令,他们就拆掉自己的房屋,卷起简单的行李,背井离乡。不同样是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伟丈夫”?此外,打扑克的人发出“骟了”的吆喝声,围观扳手筋的群众在助威喊“雄起”,都是典型的巴蜀风情。《三峡好人》没有意味深长的镜头、没有灵动曼妙的配乐、甚至连演员的一颦一笑都那么没有力道。它给不了观众任何的对矫情和浪漫的遐想。有的只是记录。就像夏日里一碗无味的泉水,但又是冰凉怡人的。【拆·梦】从电影还未入画的时候,船的轰鸣声、水浪拍打声就已经进入情节。大环境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就是敲敲打打、拆迁搬离。吵杂的画内音响反应画面人物的不安,原生态的反映三峡地区的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存处境,三峡人的粗犷、野性、耿直(最后喝团圆酒的场景)、机巧(用魔术骗人),热情( 小马哥的乐于助人,帮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冷漠(厂长不认识郭斌,厂子无法生存)(三千元)被拐卖到山西的麻幺妹,打工手受伤,山西一个春天都不下,雨,麦子都枯死。种田还不饿死。工厂倒闭,工人下岗。摆平一个人挣50 元。麻幺妹的哥欠船老大三万块钱,让妹妹去陪他生活。电影的风格很纪实,以两个人物寻人的过程,记录三峡工程对当地人外地人、青年中年老年的生活的影响。小人物的情感是描述大时代变迁最好的例证。在电影中,导演匠心独运地将手机铃声作为背景音乐的引子。既跟人物建立了关系,有铺陈人物所处年龄层次的整体人生观价值观。韩三明的“好人一生平安” ,小马哥的《上海滩》反映的不同年代人的差异。小孩唱的“老鼠爱大米” 。爱情的永恒和情感的易变,照应丈夫郭斌两年不回家,也不联系,家庭观念已经变化,芒果烟的怀旧(16 年的情感珍藏),小孩唱庞龙的歌是导演对两情相依的古典爱情的怀念(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到红尘永相随)“没有家哪有我?没有家哪有你?” (酒干倘卖无)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导演杂

三峡好人观后感

《三峡好人》观后感/r/n 挂着刚买的MP3,摇晃着脑袋,哼哼哈哈,一路蹦跳着回家。阿松说,我哼着小曲儿就像电视上某个节目,由老外来边听中文歌边哼,由嘉宾来猜那是啥曲目。我知道自己五音不全,但是难掩心中的愉悦,不由要表达出来。他感叹: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养啊。是这样的,眼前的我,仅仅需要一只能在车上听歌的MP3,不需要它有多大容量,不需要它外观有多漂亮,也不需要它有多少功能;我也仅仅需要早上能在百米冲刺之后追上从身旁呼啸而过的395路公交车,成就感与满足感就可溢满我心。如同《三峡好人》里的农民工,我有我的快乐,我有我的生活....../r/n 《三峡好人》,一部反应三峡库区的现实生活画卷。过于现实与生动鲜活的画面,让我再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挣扎。/r/n 韩三明,一个从山西来的煤矿工人,始终孤独的拎着一个手提袋,拿着一张记了麻幺妹地址的,在当年算是名牌的香烟纸,来到奉节寻找十六年前被公安局解救离晋的老婆与孩子。而纸上的地址,已变成了汪洋下的废墟,如同时间冲走了曾经的生活。得知老婆不想见他,以及老婆哥哥的奚落,他没有放弃,带着期盼与执着,在奉节找到了一份苦工。终于,他等到了麻幺妹,也等到了孩子的消息,看见了孩子的照片。/r/n ×××,一个因为2年都杳无音讯的丈夫,来到奉节的护士,开始她的寻夫之途。始终拿着矿泉水瓶,不断喝水,她心中的焦灼与疑虑,突显而又深刻。是谁留下了他的丈夫,是谁又改变了他的丈夫,她想找到答案。历经周折,找到之时,物是人非,一曲简单的舞步,该放弃的只有放弃,只能编上最朴素的理由,自己喜欢上了别人,两人背向而去,而男人在镜头里消失得更快,女人落寞的背影逐渐远去。/r/n 嘈杂的街道,破烂的危楼,早早就辍学的孩子,如何能使生活更美好? 那帮看着发哥的小录像成长的混混,挥舞着棍棒,哪来生命的安全?/r/n 旧城拆迁,工厂被卖而下岗的工人,因为国家体制的不健全,谁又来保障他们的权益,仅靠无尽的争吵与语言的威胁能得到想要的么?/r/n 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凭着自己苦力而养家糊口的民工,为了家人的美好生活,冲着200元一天的工钱,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毅然跟着韩三明去山西挖煤。每年都可能死十几二十个人,缭起的香烟,这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看到他们拿着大盅喝酒的样子,是满足的,也是快乐的。/r/n 影片最后,韩三明为了还清船老大三万块钱来赎回麻幺妹,他再次拎起那孤独的包,回山西挖煤。并不高大的前影,一回头,带着对生命的不确定,还能回来吗?/r/n 远处走钢丝的镜头,就像韩三明回去的生活。。。。。。/r/n 《三峡好人》的片名我觉得并不好,相反英文的片名《stilllife》更为贴切。片子拍得太现实,以至于在那种环境下生活了15年的我,看着影片有种恨的感觉,多少年过去,那么多落后的生活仍未改善!/r/n 【相关文章】《三峡好人》影评/r/n 这部影片是一部批评现实的文章,奉节县的拆迁办就设在黑社会的巢穴.这样拆迁是比较快,但是谁都有怨言,就像黑摩的司机所说,"奉节现在哪还有好人?"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互相残食.唯一的好人是两个从山西来的女人和男人,这一女一男(子)姑且组成了汉字"好",算是对三狭好人的电影名字的解释吧./r/n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希望。无路的人。/r/n 看到哪里都是绝望,麻木如每个人----想赎回妻子的丈夫,丧失理想却天真善良的少年流氓,寻找负心汉的女子,黑道老大负心汉,被逼到桥洞底下的1.2元/夜的旅店老板,破产的厂长,想当小保姆的女孩,执拗而认真的小歌手,比如每个奉节县城的人,比如城区的废墟,比如废弃的工厂,比如肮脏的街道,比如黧黑的躯体,比如迷湿的雾,比如那几首泛着

2012年编导高考影评考题中所涉及到的影片

2012年湖南省编导专业联考题目《建党伟业》 2012年中传南广戏文/导演笔试真题(南京考点)观看影片《片刻温暖》 2012年南师大编导专业笔试(影评、编故事)题目电视片《广告人李蔚然》 2012年哈尔滨师范的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笔试合肥考点影评写作考题记录片分析《俺爹俺娘》 2012赣南师范广播电视编导高考郑州考点试题《孩子王》《国王的演讲》《天云山传奇》2012年湖南考点云南艺术学院戏文考题文艺电影《非·常爱》 2012年福建省编导类考题《在你背后的伤愈》 2012福建师范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看动画片,《是的,弗吉尼亚》 2012编导考题云南艺术学院河南考点电视作品分析看《说不出的爱》(泰国感人广告短片)2012广西民族学院石家庄考点考题张以庆的《听禅》 2012年浙江传媒太原考点编导专业影评考题《机器人爱情》 2012年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视作品分析:《故事——樊建川》 2012四川音乐学院在河北考点的编导考题影片分析:《那人那山那狗》 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片名为《悲伤的天使》的短片2012枣庄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题影评写作《让子弹飞》 2012云南艺术学院江西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深藏的百花》 2012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写作短片《了不起赞比尼》 2012贵州民族学院广播电视考题江苏考点编导考题江西电视台《经典传奇》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河南郑州考点影评写作:《霸王别姬》 2012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考点公共事业管理考题影评写作《回家的路》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写作考题影评写作《北京记忆》的《日日夜夜》2012赣南师范学院编导专业山西考点编导考题《梅兰芳》,《三枪拍案惊奇》《北方的纳努克》2012白城师范学院编导考题影评写作影评写作:《死亡诗社》 2012戏文考题西南大学影评写作考题看片分析《大明宫》 1、2012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山东考点影评《霸王别姬》 2012河北传媒学院江苏考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考题影评写作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2012河南安阳工学院编导高考影评考题看《夜店》写影评文章 2012山东考点湖北民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默评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2年云南师范大学江西考点考题影视作品分析:《质量报告-新鲜火腿遭污染》 2012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默评《偷自行车的人》《三峡好人》《阿甘正传》2012海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四川考点看片分析:短剧《分手》电影《甜蜜蜜》 2012长春工业大学湖南省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见证》 2012长春工业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山东考点影评:《大漠长河》 2012中原工学院河北考点编导考题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评析。 2012重庆大学编导三试北京考点看《北京出租车》,写分析文章 2012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1.哈利波特2.无间道3.让子弹飞 2012 海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河南郑州考点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评《千与千寻》、《三峡好人》、《疯狂的石头》2012年考题中原工学院编导笔试考题影视作品分析:《第五元素》片段 2012云南艺术学院山西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影评《观音山》 2012陕西科技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评考题看电影《饮食男女》写影评 2012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从《2012》《阿凡达》《金陵十三钗》《唐山大地震》《失恋33天》等五部影片中任选一部

雁南飞影评

[雁南飞]不具备故事本身的快意,它更多的是以影像的诗意征服观众。 [雁南飞]的镜头非常灵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另一个大概是国内导演最为熟悉的镜头运用出现在鲍里斯死前,那是一组旋转的主观镜头,当时鲍里斯在白桦林中突然中弹,他仰天倒地,这一瞬间他眼中的天空、树枝连同他脑海中那些美好的记忆瞬间(比如他和维罗尼卡在螺旋形楼梯上追逐嬉戏的场景)一起旋转起来。这自然是在表现鲍里斯对生命和爱情的留恋,这个著名的叠化后来成为被国产影片借鉴最多的镜头运用方式之一。但影片最玄的镜头其实还不在这里,而是用来表现维罗尼卡在迷狂状态下跑向列车的那组镜头。维罗尼卡冲进茫茫大雪,镜头平行跟踪她的运动,速度很快,在摄影机和人物之间毫不避讳的出现了黑树枝,同时人物和镜头的距离也非常自由的忽远忽近,那种紧张感、呼吸感、晕眩感强迫观众和维罗尼卡一起经历了死前灵魂挣扎的失控状态。以时代角度考虑,这组镜头的生动变化是令人吃惊的,它已经非常前卫了,带有强烈的试验色彩和创作者的瞬间灵感痕迹。 成熟而富有灵活变化的摄影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基础之一,它可以激活一部电影的灵魂,[雁南飞]显然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是,一部电影只有高超的技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雁南飞]之所以能成为被一个时代认可,又被另一个时代接受的优秀电影,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力也颇显功力。这部电影1958年曾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看来它不光能打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某些微妙的领域它甚至已经超越了政治的壁垒,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我们不妨试着对它解构一二: 即批判的二元思维模式。而[雁南飞]虽然结尾的强化时代性是一种明显的向风向的妥协,和整个影片的内在基调很不统一,但除此之外它用更多的篇幅"非常大胆"的在表现的其实是有悖时代风气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人性。影片的中心是维罗尼卡对情感的取舍和在作出选择时的灵魂挣扎,这个人物不再是完美的"正面英雄"了,她更具体了,更真实了。她有虚荣的一面,有懦弱的一面,对命运有妥协,对压力有动摇,一句话,她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就像某一特殊时期国内文学作品曾经出现的"高、大、全"现象一样,苏联电影长期以来也存在高压下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创作政治宣传片的情况,这种创作思想上的单调必然会导致作品艺术魅力的逐步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雁南飞]的出现非常的及时。影片上映后引起其国内艺术界的激烈争论,但观众基本上对影片持欢迎态度。 对一个人情感起伏的描绘是俄罗斯电影的长项,它可以通过事件的流动轻易达成,而[雁南飞]则一反俄罗斯电影的叙事之长,在表现手法和展现人物灵魂波动上大做文章,对时代是一个超越。 [雁南飞]这个名字很好,很美。 第二篇 情节倒也无甚稀奇,那只有看了才知道。

【范文】电影《三峡好人》观后感:好人,一生平安

电影《三峡好人》观后感:好人,一生 平安 一件朴素的背心,一个破烂的包袱,山西矿工韩三明为了寻找分别十六年的妻女,踏上了陌生的土地;一副简单的生活用品,一份热切的期盼,山西护士沈红为了再见离别两年的丈夫,来到了偏远的城镇。《三峡好人》中,两个毫不相关的普通人,怀着各自的期待,来到了同一块满目疮痍的土地——重庆市奉节县。 《三峡好人》是一部由贾樟柯导演,在“三峡移民”工程背景下拍摄的影片。贾导用平淡的叙事手法,以韩三明、沈红的寻亲过程为主线,讲述三峡人民在“三峡移民”时的生活状况。 “三峡移民”,是一件历时八年的浩大工程。因为长江水位上涨迅速,将会淹没奉节县的一部分,政府安排十万名居民迁到广东、福建等地。正如影片所说:“一个两千多年的县城,几年就拆了,怎么能没问题?”被迫离开故土的居民们遭受着种种磨难——经济困难、疾病缠身、亲人分别......

在重重苦难下,人们为了生计,只能靠耍小聪明、攀附他人甚至贩卖亲人谋利。但他们本性淳朴,不会在金钱中迷失自我,《三峡好人》正是赞美了这些为了生存努力的“好人”。我的祖籍隶属奉节县,每年过年都跟着爸爸妈妈回家看望亲人。虽然我曾经听爸爸妈妈谈到三峡移民,但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在《三峡好人》中,当我真正目睹了这一切,才体会到居民们将要离别故土,远走他乡时的无奈与眷恋。一个两千多年,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古城就这样沉入了水底,确实让人觉得惋惜。 《三峡好人》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整部影片通篇都在讲一个平淡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华丽的特效。某些“大片向”电影确实让人感觉激情澎湃,但终究只能消遣;《三峡好人》虽然只是安安分分地讲故事,却将“三峡移民”的背景及当地居民的淳朴融合其中,这一点做得十分出色。 如今,电影市场正在被各种各样商业影片包揽,植入广告无处不在。而这样一部从头到尾叙述、不带任何商业性、能为我们传播正能量的电影,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构思精妙,演员也要“专业”,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三峡好人》在背景处理上恰到好处:民工之间的方言谈话、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表演、真实的移民场景......这些景象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置身于影片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