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修课人居环境

选修课人居环境

湘潭大学

通识教育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课程论文题目:以人为本视角下----生态人居环境建筑设计

姓名: 蒋旭东

学号: 2013190727

专业: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

联系电话: 157********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以人为本视角下----生态人居环境建筑设计

一、人居环境总述

1.人居环境的定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时空存在形式。狭义的人居环境指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的空间,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是与人类生存空间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广义的人居环境指围绕人这个主体而存在的一定空间内构成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总和。目前人居环境一般是指广义的概念,因为它不仅仅指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由于人居环境涉及内容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性,深入研究人居环境区域差异已成为建筑设计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2.生态人居环境建筑设计的相关背景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建筑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设计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联系出发,例如能源利用、保温隔热、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中水利用、绿化、生态建材等方面的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现代生态建筑在欧洲出现已有几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却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

我国内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忽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中国的生态环境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至今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那么中国建筑业对此负有重大责任,站在21世纪的新理念之下,我们重新审视建筑业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方式和其生态意义时,我们不得不抛弃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而把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生态建筑作为新世纪建筑设计的方向。充分体现人居环境的特点,中国建筑目前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刻。建设生态建筑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向以人为本可继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的一个重要点。

生态人居建筑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发生一场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内容的深刻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这场变革将围绕着生态建筑的发展而展开。在新的世纪,中国建筑不能再按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模式发展,建设生态人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现代人居情况

居住环境对居住人群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类必备的生存环境包括空气、水、食物、住房等,共同组成生命的保障系统。

近年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特征为城区聚居的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增高,有

些地区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砍伐树木无度、填河填湖不加控制,钢筋混凝土建筑和道路数量骤然增加,而绿化地带、江湖水面和湿地则急剧减少,因而许多城区出现气温升高、空气干燥、通风不良的现象,出现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空气污染、水质污染以及交通不畅、噪声严重等不良影响。

三、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3.1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

吴良镛创造性地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建设基本目标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居住环境:其核心是探询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居住模式。

设计住区内景观装束和周边环境条件的大面积绿化系统;兼顾节约、景观和促进自然循环的水系统;使用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材料等等。在节约利用土地的大背景下优化规划设计;在保证住区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以及科学规划楼间距增加建设密度;在保证质量和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建筑材料,发展新的建筑材料和相对应的建造系统。

3.2流水别墅案例的启示

著名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他的建筑观是崇尚自然,把外面的空气、阳光、水声和绿茵引入室内,他倡导设计要更多地发挥自然通风的作用,将建筑体形和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建筑必须体现自然属性,为自然而创作,提出“有机建筑”这一概念。流水别墅

终于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功,被世人誉为“绝顶的人造景物与幽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是 20 世纪的艺术杰作。

从这幢别墅的设计中可见其在设计思想上的“遵循自然”。在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物理环境以及在建筑美观创作上,流水别墅都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实例。

可以看出国内国外的设计都是紧紧根据自然环境来进行规划,注重自然的保护,注重人居住的舒适度。强调人体对大自然的居住舒适享受度,天人合一的平衡理念贯穿在设计之中。

3.3人居环境绿化多样化

设计中利用草皮、树丛等植物构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又有韵律的生活空间。设计尽量避免视线一览无遗,人行路线以自然为主,每走一段均会出现新景点。局部地方作立体绿化,南方地区的小区内植有红杜鹃、红桑、海棠、米兰等低矮小丛,又有种植小叶榕、玉兰、假槟榔等高大树种,并栽有铁树、红花、紫荆、木棉等南国特色树木,形成五彩缤纷的立体绿化。所有多层是住宅入口,利用原地高差,以粗犷麻石层之跌落作为台阶,居民通过曲径、石级、平台走进多层,这样一来就给居民以一种曲径通幽、回归自然的感觉。

3.4发挥建筑地区的特色优势

地处葱绿的山麓之中,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利用自然地形,创造层层跌落的“绿色环境”。小区的地形高差,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

群体。巧妙地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创造一个丰富的室外居住环境。如利用中部的一条贯通东西的绿带,尽量以曲线围合成休息区,高低错落。通过地面的层层跌落,将居民活动区域自然地集中起来。

顺应自然环境条件,保留坡地、冲沟基本形态和走势并加以合理利用。沿主要入口进入小区的道路右侧,保留原冲沟的原有水面并加以改造成小区的中心绿地。主要道路中部,东行道终止,道路扩展为文化、商业步行广场,两侧布置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及三栋高层住宅。此地处于冲沟坡地,建成台阶式大广场。顺应山顶绿化轮廓线,组织坡地绿化。冲沟和坡地形成了大量斜坡、台地、挡土墙、坡坎挡台等,它们的绿化构成了斜地绿化和垂直绿化。

四、总结

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倡导,更是设计者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信念,这个理想需要从设计师脚下开始迈步。展示地域人居建设的风格,融入绿色的、有机的空间,强调的都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理念在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居住区,用“风华、艺萃、有机、现代”的作为设计方向,着力表达生态和谐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风貌。将人文系统与其用途进行有意义的结合,强化社区环境生态的品质。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地形,创造一个有机的、生态的居住空间,更根据绿地的功能与内容的安排,使居民充分理解并积极培养尊重生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