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弃权票——有效票?无效票?

4.弃权票——有效票?无效票?

弃权票——有效票?无效票?

人事工作离不开票。

票是量化的工具。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之所以成为干部选拔工作的两大“利器”,票的量化作用功不可没。虽说是凭票不唯票,但票上无名肯定是不行的。倘若赶上竞争上岗,凭票计分,群众打票也好,领导票决也罢,一“√”下去,分数赫然纸上,真可谓一票定终生。

票是定性的手段。在班子考核、班子巡视、离任检查、民主生活会等人事工作中,民主评议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虽说不能量化成分,但衡量或定性一个班子或一个人德性品行的高低、工作成色的深浅、工作作风的优劣、群众基础的好坏,票多票少是最直观的反映。

既然票的作用举足轻重,统票也就尤为关键。

首先,票的真实性必须保证,这一点勿庸置疑。要做到这一点,党性人格是一方面,有效的监督必不可少。

其次是技术层面,这也是我所说的重点。

现实工作中,许多人事工作的新手一统票就头疼,什么有效票、无效票、废票、弃权票,举棋不定,模棱两可。票集中还好说,票一分散立刻毛爪,统着统着就乱了。

那么,弃权票到底是有效票,还是无效票?废票又当何论?

有人说,有效的反义词是无效,有效票的反义词是无效票,所以票就两样,一样有效,一样无效;弃权票要么是有效票,要么是无效票。

这种说法乍一听是正确的,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细分析起来,其实不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这种说法的人,一是忽略了票产生的层面,二是把票的形式和结果混为了一谈。

让我们以民主测评为例,从源头画一图来解释。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弃权票、有效票、无效票同根不同源,虽然是一个“爷”的后代,但层面不同,“辈分”有别,前者应是后两者的“表叔”。

就第三层“积极参加测评”的人来讲,票的确就两样,一样有效,一样无效;但此时人员范围已经缩小。

弃权票、有效票、无效票是票的形式,有效、无效则是票的结果,形式和结果不能混淆。从图中可以看出,到会场b人投弃权票b张与未到会场a人未投票a张结果是一样的,都没有效果,但表现形式不同(一个到场,一个未到场);就投对了票的人而言,无效票和弃权票都没有效果,都是“无效票”,但形式大相径庭(有效票上有字,弃权票上无字)。

弃权票的直观表现是空白票(未投票视同于空白票),成因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不屑、不想、忘记,前两项主观造成,后一项客观形成;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结果是一样的:没有结果。由于无法界定主观还是客观——如果是主观的话,无法判定是对测评工作还是测评对象不屑或不想打票,所以说随意将弃权票放到有效票中作分母,对测评对象是有失公允的。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从形式还是结果考虑,弃权票的确应游离于有效票、无效票之外,既不能统成有效票,也不能统成无效票。

民主测评图

废票是指不符合既定要求而打错了的票,肯定是无效的;但无效票又不仅仅指废票。比如说,对张三民主测评,打票者愣是将张三改成李四,并也按要求打票,打的再对也是无效票。当然了,私改票格式的人很少,所以狭义上讲,无效票等同于废票。《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中提出,无效票又称废票。

所以,图中民主测评最终结果应表述为:应到X人,实到X-a人;有效票X-a-b-c张,无效票(废票)c张,弃权票b张。如果测评对象得Y张优秀票,则其民主测评的优秀率=Y/(X-a-b-c)*%。

由此类推,同意率的统计也应规范。“是否同意”或“是否推荐”栏应列3种选项:同意、不同意、弃权,直接表现为√、×、空白,同意率=同意票数/(与会总人数-弃权人数)*%。但有时鉴于参选人数多,可选职数少,只划“√”也未尝不可,同意率=同意票数/与会总人数*%也说得过去,不严谨是不严谨,但统计口径统一最关键。

实际上,要想让票的作用发挥充分,不出或少出弃权票、废票最关键。所以说,比后期统票更重要的还有前期票的设计和中期打票时的引导。人事工作讲究精益求精、公正公平,“责任”二字了得。

设计票有思路,打票有学问,统票有章法。

票里有数学,票里有人文。

人事有票,人生有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