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填空及练习

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填空及练习

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填空及练习
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填空及练习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基础认识

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________,然后________;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________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_______、_______等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_____、____解毒。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______________的形色存在。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_________,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适用于固液混合物和一种_________,一种________的固体混合物。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装置。它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而成。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三低四靠”,三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___装置,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组装而成。

5.蒸馏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的分离。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写出装置中各仪器

的名称(编号和名称要对应):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

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温度计的___________要和蒸馏

烧瓶____________齐平,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

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冷凝管的进水口在______,出水口在______,确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实验时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______,防止____________。

6.分液是分离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操作。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辅助性仪器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仪器中的上层液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倒出,而下层液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

7.萃取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主要

仪器是:_____________,辅助性仪器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萃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水小;________,密度比水大。

8.SO42-的检验:一般在原试样中先加_________酸化,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SO42-存在。Cl-的检验:一般在试样中先加_________酸化,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等离子的干扰,再在酸化后的试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试液中有Cl-存在。CO32-检验:在试样中加入_________,产生无色、无味、能使_______________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原试液中有CO32-存在。

基础练习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硝酸应选用的标志是()

A.B.C.D.

2.下列操作中,属于萃取的是()A.向溴的煤油溶液里加入苯后振荡B.向溴水里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

C.向硫的二硫化碳溶液里加入水后振荡D.向碘水里加入酒精后振荡

3.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花生油和水C.四氯化碳和水D.汽油和水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台上的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

B.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小苏打溶液

C.少量碱液滴到实验台上,用湿抹布擦干净,再用水冲洗

D.一旦发现实验室里出现火灾情况,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然后向119报警

5.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及用品是()A.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B.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D.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

6.现仅有下列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脚架、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圆底烧瓶。从缺少仪器、用品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过滤B.蒸发C.萃取D.分馏

(蒸馏、分馏本质相似,属物理变化,区别在于蒸馏一般得到纯净物,分馏得到混合物;干馏是将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发生分解,属化学变化)

7.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

A.蒸馏法B.升华法C.萃取法D.过滤法

8.要从KClO3、MnO2制O2后的混合物中提取出KCl,需进行的操作有()A.蒸发B.蒸馏C.萃取D.过滤

9.化学实验中发生下列事故时,相应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失火后,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眼睛里溅进了浓的碱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并送医院诊治

C.轻度烧伤、烫伤可用冰水或冷水降温止痛,如有水泡,不可弄破,防止感染

D.制氧气时发现轻微倒吸现象,立即撤去酒精灯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未使用完的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D.用CO还原氧化铁时,要先通一会儿CO气体,再加热氧化铁

11.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12.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用_________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水使溶质析出用_________的方法,用蒸馏法分离_________不同的液体的混合物。

13.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__

?除去乙酸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_________

?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_________

?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_________

14.在分液漏斗里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基础认知

1.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量为1摩尔。简称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佛加得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符号是_______。粒子集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甚至是组成它们的质子、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1摩尔铁原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3摩尔氧分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10摩尔钠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2.5摩尔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2 mol e-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5 mol HCl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相等,单位不同。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1 mol H2O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0.5 mol H2O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OH-的相对式量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1 mol OH-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氢氧根离子;2 mol OH-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氢氧根离子。

3.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符号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 m)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和_________。例如,标准状况(常用S.T.P.表示,其温度_________,压强________)时V m == ___________;在25℃和101kPa的条件时V m == 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微粒数是____________,所占体积为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11.2 L的Cl2和质量为_____________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4.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阿伏加德

罗定律。标准状况下11.2 L的Cl2和CO2、H2、N2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所含的分子数都是__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Cl2和CO2的体积之比为1∶1,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同温同体积的Cl2和CO2,它们的压强之比为2∶3,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l2和CO2,质量之比为71∶44,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之比一致。

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用符号ω表示。质量分数(ω),溶质质量(m质),溶液质量(m液)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20,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取用溶液时并不是称量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 mol / L H2SO4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质的摩尔质量(M)、溶液的体积(V)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10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商品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5%,密度为1.12 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商品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密度为1.5 g/cm3,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仪器的常用规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种仪器上除标明规格外,还有该仪器的使用________。主要实验步骤:计算,_______,_______,检漏,_______,洗涤,_______,混匀。在上述洗涤步骤中,洗涤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洗涤液应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该不该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在上述步骤中,哪几步需使用玻璃棒: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定容时使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7.实验中下列情况将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①洗涤液没有加入容量瓶:______;②定容时是仰视:______;③定容时是俯视:______,④混匀时发现体积变小,又加入两滴水:______;⑤转移时有液体溅出:______;⑥开始时容量瓶不干燥:______;⑦溶解时使用的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______。

8.实验中常需不同浓度的溶液,浓液配制稀溶液叫溶液的___________。常用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mol / L浓H2SO4100mL,可配制6 mol / L的稀H2SO4多少毫升?

基础练习

1.关于等质量的SO2和SO3的比较,正确的是()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所含原子个的数比为3:4

2.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浓度为0.4mol/L,SO42-的浓度为0.7mol/L,则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

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42g氯气中含Cl2的分子数为2N A B.1.7gOH-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N A

C.49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2N A D.71g硫酸钠中所含钠离子的数目为2N A

4.我国规定食盐的含碘量(按每千克食盐含碘元素计)为20~40mg/Kg,则每千克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物质的量应不少于(设碘酸钾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A.(20×10-3)/127mol B.20M mol C.(20×10-3)/M mol D.20/M mol

5.2.16g 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 B.28 C.14 D.3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O2和1molN2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L

B.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在标准状况下,1molH2和1molH2O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约为2mol

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化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A.AB3B.AB C.A3B D.A2B3

8.在同温同压下,在A容器的氯气和B容器的氨气中,若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A.2:1 B.1:2 C.2:3 D.1:3

9.V LFe2(SO4)3溶液中含a gSO42-,取此溶液V/2 L用水稀释成2V L,则稀释后溶液的C(Fe3+) ()A.a/(576V)mol/L B.125a/(36V)mol/L C.250/(36V)mol/L D.250a/(48V)mol/L

10.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置结果偏低的是()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B.未洗涤烧杯以及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11.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2.0g氦气、1.4g氮气和1.6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体积是()A.6.72L B.7.84L C.10.08L D.13.44L

12.NaOH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64g氧气含有______氧分子,______氧原子;58.5gNaCl中含Na+的个数约为______;0.1molCO2约含有____________个CO2分子,它在标准状况是的体积为________L 13.现有0.2mol/L Ba(NO)溶液,则2L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molBa2+;3L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molNO-;

0.5L该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1.5L该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加

入______L 0.1mol/L H2SO4溶液恰好使Ba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

14.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

A.6gH2B.0.5molCO2C.1.20×1024个HCl D.148gH2SO4E.92gC2H5OH 15.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 H2O,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如将a g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求n的值。

16.现有25mL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加入1mol/L的NaOH溶液25mL恰好中和,在中和后的溶液中加过量的Ba(OH)2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1.7475g。求混合溶液中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17.在Al2(SO4)3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Al3+与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在含有2molSO42-的混合物中,MgSO4的质量是多少克?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基础认知

1.简单分类法就是人们把大量事物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的一种工作方法。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根据反应的形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______反应四种基本类型,其中______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_______和______两者都有可能。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_______________,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同一物事物可有多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叫______________。如:碳酸钠可以属_______盐类,也可以是________盐类,还可以是___________盐类。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如:硫酸属无机物,它又属无机物中的________,又属酸中的_________酸。

2.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分散的物质叫___________,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____。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______种组合方式。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____-____分散系;空气是____-____分散系;消毒酒精是____-____分散系;生理盐水是____-____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颜色为___________,这是形成了___________胶体的缘故。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效应,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形成的。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________和_______。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____________。你能举一些丁达尔效应的实例吗?__________。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__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_______。

4.纳米材料的微粒和胶粒直径_______________。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B.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

C.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A.将FeCl3固体放入水中搅拌B.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加热FeCl3溶液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加热至红褐色

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100nm B.都能透过滤纸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尿素、冰水混合物B.乙醇、浓硫酸、胆矾

C.金刚石、铁矿石、大理石D.水银、水蒸气、水煤气

5.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食盐水、Ca(OH)2悬浊液、豆浆B.肥皂水、泥水、江河水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6.已知Fe(OH)3胶体带正电荷,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胶体,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的聚沉现象。则带负电的胶体是()

A.甲和乙B.丙和乙C.甲和丁D.丙和Fe(OH)3胶体

7.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取氯气。此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时用空气中的O2跟氯化氢起反应制得Cl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8.现有①空气②醋酸③碳酸氢铵④铜⑤硫酸钠⑥氢气⑦石墨⑧食盐水⑨泥浆水⑩蒸馏水十种物质,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它们进行分类,则: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

?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离子反应

基础认知

1.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可以导电的__________叫电解质。无机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___。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表示。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①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Na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只要具备上述条件__________,反应就能发生。

基础练习

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A.熔融的NaOH B.石墨棒C.盐酸D.固体NaCl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NH4+、Al3+、SO42-、NO3-B.K+、Na+、Cl-、NO3-

C.K+、NH4+、MnO4-、Cl-D.Na+、K+、NO3-、CO32-

E.Fe3+、Ca2+、Cl-、NO3-F.Ag+、Na+、NO3-、Cl-

G.Zn2+、Al3+、SO42-、Cl-H.Ba2+、NH4+、Cl-、HCO3-

I.Na+、Cu2+、Cl-、SO42-J.K+、H+、SO42-、OH-

3.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MnO4-、Cl-、Ba2+B.Na+、Ba2+、HCO3-、NO3-

C.K+、NO3-、CO32-、Cl-D.Na+、H+、Cl-、S2-

E.Mg2+、Na+、K+、Cl-F.K+、SO42-、NO3-、Ba2+

G.NH4+、HSO3-、SO42-、K+H.Cu2+、Cl-、NO3-、Na+

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的是()

①H2②O2③CO2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

5.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Fe2+、Fe3+、Mg2+和NH4+,其中该溶液呈强酸性,则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SO42-B.NO3- C.OH-D.CO32-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用稀硫酸清除铁锈:Fe2O3+6H+=2Fe3++3H2O

B.铜粉放入硝酸银溶液里:Cu+Ag+=Cu2++Ag

C.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l-+Ag+=AgC l↓

D.硫化亚铁放入盐酸中:S2-+2H+=H2S↑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 S↓+2H+

B.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D.碳酸氢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8.写出能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CO3-+H+=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2++2OH-=Mg(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表

10.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K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H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铁和醋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碳酸氢钙溶液和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有_______个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Br-、I-、Cl-、SO42-、SO32-、CO32-等阴离子,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溶液中不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当溶液中有大量________和________存在时,上述离子都不能存在。

14.现有一块质量为10g的金属镁样品,经测定它的表面已有部分被氧化,将该样品投入到100mL密度为

1.14g·mL-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5g氢气。求:

?该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

?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HCl的质量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认知

1.从不同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概念

氧化剂:______电子的物质,组成元素化合价______,具有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电子的物质,组成元素化合价______,具有__________。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Fe + CuSO4 ==== Fe SO4 + Cu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②CuO + C Cu + 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

③CaCO3+2HCl====CaCl2+H2O+C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 _

④Fe3O4 +4CO 3Fe + 4CO2是或否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⑤Cl2 + H2O ==== HCl + HCl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⑥2Na2O2 + 2 CO2 ==== 2Na2CO3 + O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⑦2FeCl3 + Fe ==== 3 FeCl2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⑧ CH2OH(CHOH)4CHO + 2 [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 2Ag↓ + 3NH3 + H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⑨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⑩3O22O3是或否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2.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金属单质一般只能作还原剂

D.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

2.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3N A

C.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A.3Fe+4H2O=Fe3O4+4H2↑B.2F2+2H2=4HF+O2

C.CO+H2O=CO2+H2D.3NO2+H2O=2HNO3+NO

4.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酸性,又作还原剂的是()

A.MnO2+4HCl==MnCl2+Cl2↑+2H2O B.AgNO3+HCl==AgCl↓+HNO3

C.CaCO3+2HCl==CaCl2+CO2↑+H2O D.Zn+2HCl==ZnCl2+H2↑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白磷(P4)自燃B.食物腐败C.菜刀生锈D.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

6.NaBH4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其中硼的化合价为+3价。当它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是氧化剂B.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7.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2:5

B.被氧化的盐酸占参加反应盐酸总分子数的5/8

C.KMnO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

D.KMnO4与HCl恰好分别完全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8.单质X和单质Y反应生成X3+和Y2-,现有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3+是氧化产物④X具有氧化性⑤Y2-是还原产物⑥X3+具有氧化性

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9.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2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10.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HCl→Cl2B.KMnO4→MnO2C.Fe2O3→Fe D.CaO→Ca(OH)2

1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中,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B.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C.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D.燃放鞭炮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

12.在离子反应x R2++y H++O2==m R3++n H2O中,对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A.m=2,R3+是氧化产物B.m=2,R3+是还原产物

C.m=4,R3+是氧化产物D.m=4,R3+是还原产物

13.氧化剂具有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自身被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 还原剂具有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自身被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

1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HNO3溶解:3Cu+8HNO3==3Cu(NO3)2+2N O↑+4H2O

?请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在反应的硝酸中,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______

15.在100mL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质量为45.0g的铁棒。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称得质量变为46.6g,求:①反应掉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②若反应后的溶液的体积不变,求所得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钠和钠的化合物

基础认知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钠

1.物理性质:色______、态______、硬度______、密度______(和水比较)、熔沸点______(填“高”或“低”) 导电导热性___________(填“好”或“差”)

2.化学性质

(1)和非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或氧

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卤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水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酸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盐溶液作用时,一般金属钠首先和______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发生__________ (反应类

型)反应。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的保存

钠应置于____________中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的重要用途

(1)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钾钠合金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钠在高温下发出黄光之特性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碱金属

碱金属包括(按核电荷数增大顺序填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只有____个电子,故化学性质和钠相似。一般说来,按上述顺序,金属性越来越强,反应得越来越激烈。需指出的是:单质在空气中点燃,锂只能生成_________(填化学式),钠可形成______、______,钾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而铷形成的氧化物就更复杂了。

焰色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的焰色:____________ K的焰色(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氢氧化钠(参考初中教材)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__________(色、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______,易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碱的一切通性。

碱的通性:①遇酸碱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发生反应④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保存:NaOH应_____保存,试剂瓶用_____ 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四、钠的氧化物比较

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基础练习

1.金属的物理性质的特点是()A.密度、硬度都很大B.熔点、沸点都很高

C.都是银白色固体D.都具有金属光泽,都能传热导电,具有延展性

2.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绿豆大钠(密度:0.97g/cm3)投入到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C.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5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滚动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

4.将2.3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所需水的质量是()A.91.8g B.184g C.181.8g D.183.6g

5.在500g 0.2%的盐酸和500g 2%的盐酸中,分别加入2.3g钠,钠全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A.一样多B.在浓度大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C.在浓度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D.由反应的剧烈程度决定

6.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A.火B.干砂C.煤油D.湿抹布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投入到水中Na+H2O==Na++OH-+H2↑

B.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

C.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HSO4-+OH-==H2O+SO4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Ca2++HCO3-+OH-==CaCO3↓+H2O

8.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B.Na和O2C.NaOH和CO2D.C和O2

9.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和水蒸气保存的是()

①Na ②NaOH ③Na2O ④Na2O2⑤Na2CO3⑥NaCl

A.①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仍为紫色B.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它现象

C.溶液最终变蓝色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11.将NaHCO3装入试管中加热,使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Na2O2、Ca(OH)2饱和溶液和浓H2SO4的容器,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H O B.CO C.O D.CO和O

1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 .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有钾元素

13.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使用时都要 ( )

A .用滤纸擦干净后才能使用

B .用水多洗几次

C .用稀HCl 洗涤后,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

D .先用稀HCl 洗涤,后用水洗涤

14.A 、B 、C 和D 分别是NaNO 3、NaOH 、HNO 3和Ba(NO 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 ,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 、B 、C 、D 、X 各代表何种溶液。

A :

B :

C :

D : __ X : _

15.将表面已被部分氧化为Na 2O 的5.4g 金属钠放入40g 水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 氢气,求被

氧化的钠的质量。

16.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1.2g 。再另取试

样27.4g ,加入某浓度盐酸100mL ,恰好完全反应。

?求混合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标准状况下,一份试样与盐酸反应,共产生CO 2多少毫升?

第二节 铝和铝的化合物

基 础 认 知

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3

一、单质铝

1.物理性质:色______、态______、硬度______、熔沸点______、导电导热性___________。在地壳中铝的含量________

2.化学性质

(1)和氧气反应。铝极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_____氧化膜。这层氧化膜保护里边的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铝箔实验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也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______(填“高”或“低”)。

铝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SO4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铝和盐溶液的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投入硝酸汞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热剂的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写出下列关于铝的用途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

铝制导线、电线:__________ 包装铝箔:___________

铝合金用于制门窗:________ 铝制炊具:___________

二、铝的化合物

氧化铝既可和______反应还可和______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所以它是___________氧化物。

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_________的一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事实说明,氢氧化铝是__________氢氧化物。加热时,Al(OH)3易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复盐: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__________和一种__________的盐叫复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矾是一种重要的复盐。它是________晶体,溶于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下来,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练习

1.铝制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部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运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用胶状氢氧化铝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净水B.用红棕色氧化铁制造红色油漆

C.氢氧化铝作为医用的胃酸中和剂D.用氧化铝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管

3.有Mg、Al、Fe、Cu四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2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H2 11.2L。

此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方式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4.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胀制剂⑦易拉罐

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B.仅⑥⑧⑨C.仅③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

5.下列各组反应中能得到Al(OH)3的是()A.Al2O3加到热水中B.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C.Na投入到NaAlO2溶液中D.在AlCl3溶液中滴几滴NaOH溶液

6.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NaOH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需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同温同压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1、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但其没有生物活性。中国科学家合成的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 的蛋白质。 2、以人体为例说明生命系统的8个结构层次: 细胞→ → → →个体→ → →生物圈。最基本的生命 系统是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 和 。 3???? ?????? ?????????? ??????????????????????????????? 噬菌体非细胞生物——病毒( )( )支原体蓝藻——举例( )、生物的分类放线菌原核细胞细胞生物球菌细菌( )( )真核细胞 4、细胞学说 (1)建立者—— 国科学家 (2)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 (3)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这是德国的 提出的观点。 5、除 等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 和 的基本单位 6、大多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和 ,这反映了细胞的 ,但每一种细胞又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这反映了细胞的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的 ,把细胞分为 和 两大类。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常见种类:主要的有( )多种大量元素:( )等按含量分微量元素:( )等种类最基本元素——按作用分基本元素———主要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作用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统一性:体现在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的共性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两者组成元素含量的差异上 ?? ? ? ? ?????? ??????? ???? ??? (另外,两者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一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复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和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大小行星;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 即具备、、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___和,表面温度为___ _,太阳能量的来源 是:;其能量以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的来源是太阳内部核聚变。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和。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和,其活动周期为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3、(1)比较自转公转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3)时间计算:东西。(加减) 地方时:因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600E为10时,则800E为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 1 a 2 3 b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纽约 为。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偏,北半球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如(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如 黄赤交角为度。如(选填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度,如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对应点选填右图) 原因:存在,地球的(自转或公转)运动。 A C B D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力学知识和牛顿定律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这些知识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 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主要语法点 必修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宾语从句);现在进行时表将来;定语从句 必修二:定语从句(非限定定从、定从中的介词前提);被动语态(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及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必修三:情态动词;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及同位语从句) 必修四: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V-ing) ;构词法 必修 2 第一单元,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第二单元一般将来时的主被动第三单元现在完成时的主被动第四单元 现在进行时的主被动第五单元介词+which/whom的用法 必修 3 一二单元情态动词的用法三单元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四单元主语从句 五单元同位语从句 必修4 第一单元主谓一致第二单v-ing作主语和宾语的用法第三单元v-ing作表语,定语和宾语补足语第四单 元v-ing作状语第五单元构词法 必修5 第一单元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第二单元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第三单元过去分词作状语第四单元 倒装句第五单元省略句 必修一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One Friendship 一、重点短语 1.go through 经历,经受get through 通过;完成;接通电话 2. set down 记下,放下 3. a series of 一系列 4 on purpose 有目的的 5. in order to 为了 6. at dusk 傍晚,黄昏时刻 7. face to face 面对面 8. fall in love 爱上 9. join in 参加(某个活动);take part in 参加(活动) join 加入(组织,团队,并成为其中一员) 10. calm down 冷静下来 11. suffer from 遭受 12. be/get tired of…对…感到厌倦 13. 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 14. get on/along well with 与…相处融洽 15. be good at/do well in 擅长于… 16. find it + adj. 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是…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0 t v v v a t t -?==?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 ??,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 (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 2s at =)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题汇总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 空题汇总答案 篇一: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填空题汇总 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______,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即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为了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朝实行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1)武王把一定的和,分别授予____、______和______,让他们建立_______,拱卫王室。(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 (二)西周的宗法制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 2、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_____________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办法,达到巩固和保证的目的。 3、宗法制最大特点和核心是。 4、作用:宗法制保证了,也有利于。 5、以后,宗法制日益削弱,分封制逐渐被所取代,中国政治制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第二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的建立 战国时期,经过_____ ___,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___ ___。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秦始皇规定最高封建统治者为“__________”,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

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 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A={ 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 {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 x-3>2 的解集是 {x∈R| x-3>2} 或{x| x-3>2} ( 3)图示法(文氏图):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 N* 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 R 5、“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 记作 a∈A ,相反, a 不属于集合 A 记作 a A 6、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附答案)

高一生物上册知识归纳要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专营细胞 内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和所构成。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4、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层次。 5、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7、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8、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高倍镜:物象,视野(亮或暗),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2 物镜:(有或无)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指的是放大物体的或

根据核酸种类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分别属于、、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 2揭示了细胞性和生物体结构的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从元素角度分析)具有统一性: 差异性: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最基本元素:(干重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鲜重含量最高) 3、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 ②甲乙液必须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加热,颜色变化: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

数学必修1知识点整理

新课标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化学必修1书上知识点填空

必修1 1.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 2.过滤需要的实验仪器和用品 3.蒸发需要的硅酸盐类实验仪器 4.SO42-的检验 5.粗盐提纯过程就是将,再 6.粗盐中常含有、、等杂质离子,除去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所加试剂的顺序为 7.中学化学常见的微溶性物质有,,,,处理方式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时,可拆,时,不拆。作为生成物,则 8.对于液态混合物,可以利用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在进行蒸馏时,按从下至上,从左至右组装的仪器分别是, 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温度计②加入防爆沸③冷却水方向 9.自来水中Cl-的检验: 10.检验自来水蒸馏后的水中是否含有Cl-时,为什么弃去开始流出的部分后再收集10ml液体 11.利用物质在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常用仪器是。 12. 在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及核燃料的的处理等技术中广泛应用。 13.碘水中碘的萃取实验 (1)用量筒量取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再注入mlCCl4,盖好玻璃塞。 (2)用手压住,手握住,振荡;振荡后,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静置。 (4)待分层后,将,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上层液体 14.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15.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16.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在以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等。 17.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5℃,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18.等温等压时,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等温等压时,气体的密度比等于,等温等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 19.标况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公式为 20.标况下的状态,HF SO3 HCHO 己烷 21.标况下,22.4LNO2气体中含有NO2分子数为 22.C(B)与W之间的关系式为: 23.常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有,容量瓶上只有三个标识,分别为 24.实验室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1)计算需称NaCl g (2)称量用称量NaCl固体 (3)溶解 (4)转移将烧杯中的液体注入,并用少量蒸馏水,将洗涤液,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定容将蒸馏水沿注入(注意),当液面离刻度线时, 改用定容,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5.溶液稀释定律为: 1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概念: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

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s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v= t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s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②v= t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 共 12 页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第2 页共12 页

第 3 页 共 12 页 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教科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注意:植物开花不是机械运动,为什么?结合定义好好理解下,还有哪些不是机械运动? 1.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1.1.1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 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 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做质点. 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②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叫做科学的抽象。科学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实际出发。 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1.2参考系(就是初中说的参照物)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2.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 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1.1.3、时间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1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基础知识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运动是()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这种运动叫做(),简称运动。 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这一要素,把他简化为一个()的点,称为()。 3、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把地球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再把地球看作质点。 4、在描述一个物体的()时,选来作为()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的,通常选取()作为参考系。 & 5、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需要在()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6、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点,如果以奔驰的火车车厢为参考系,雨点则是向()下落的。 7、质点是一种()的模型,并不真实存在,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决定的。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基础知识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用()表示,时间间隔是用()表示。 2、我们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和“8时45分”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是()分钟。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制(),有时指()。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有字母()表示。 3、一般说来,当物体从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尽管可能沿着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但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质点)的()。我们从物体的()到()作一条有向的线段,有这条有向线段来表示物体的位移。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是(),位移的国际制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 4、路程是()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 5、当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且运动方向不便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下物体的路程都要()位移。 6、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两个矢量相加遵从()定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础知识 1、当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以这条直线为()坐标系,规定正方向,这样就可以用()表示质点(),用坐标的()表示质点的()。用坐标变化量的()表示位移的方向。 2、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位移大,运动的快;另一种是位移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短,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与()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通常用字母()代表。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速度是()量,是()单位。 % 3、速度不但有(),而且有(),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大小,速度的方向()相同。 4、运动物体经过()(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表示()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的平均快慢程度,通常说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一般都指的是() 5、()叫做速率。瞬时速率是指(),平均速率是指()。我们平时说的速度,有时是指()。各种记速器的读数都是指()。 6、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7、光年是(),光年是()单位,1光年等于()米。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记时器测速度 基础知识 ^ 1、该实验的目的是()速度。 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记时器或()。 3、电磁打点记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为(),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再把套在轴上的()压在()的上面。 4、电火花记时器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而显示出点迹的()仪器,工作电压是()。使用时,()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之间,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也是每隔()s打一次点。 5、测量打过点的纸带,如下图:思考如何根据平均速度测量瞬时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基础知识 1、不同的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是不同的,如火车进站时速度(),炮弹在炮筒里的速度(),为了描述()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的概念。 。 2、加速度是速度的()与发生()所用()的比值。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有字母()表示;加速度是()量,其单位是()单位。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改变量。 3、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不变的运动。 4、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5、用图象法描述物体的运动,x—t图象的意义(),x—t它的应用有①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