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肥名校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肥名校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肥名校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肥名校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基础巩固]

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年增长的百分比

B.城市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D.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

答案 C

解析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 D

解析城市洪水是由暴雨引发的,并与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排水不畅有关。

读1990~201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3~4题。

3.与安徽省相比,20年来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答案 D

解析读表可知,与安徽省相比,江西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较慢,2000~2010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4.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答案 B

解析城市就业机会多成为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拉力”因素。

近年来,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每到冬季北京城经常笼罩在一片昏黄中。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北京市深陷十面“霾”伏中,其直接的不利影响是()

①市民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加②商业、餐饮等服务业遭受客源危机③导致诸多生活用品的物价上涨④加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雾霾严重说明了大气污染严重,会导致市民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提高,同时大气的能见度降低,加剧交通拥堵。

6.为应对雾霾天气,北京市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为减少公众外出,要求企业轮流停产

B.实行交通管制,汽车限行

C.鼓励市民家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D.污染类的企业一律关停

答案 B

解析A项和D项不切合实际,C项不能减少雾霾天气;B项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

[能力提升]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

答案 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市是郊区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

8.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此阶段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

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时期Ⅰ,在城区内建厂,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②时期Ⅱ,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③时期Ⅲ,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④时期Ⅳ,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城市发展初期(时期Ⅰ),城市规模小,在城区内设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在城市边缘建厂(时期Ⅱ),是工业为降低成本和保护城区环境而外迁;时期Ⅲ,为满足工业生产的交通需求,工厂沿交通线规划建设;时期Ⅳ,在城市外围出现工业小城镇,是为了控制城市规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故B项正确。

10.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建设时期Ⅳ拟将交通干线a、b、c、d 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保护大气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

A.a、b B.a、c

C.b、c D.c、d

答案 B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合理的工业发展轴线应与盛行风向垂直,所以合理发展轴线为东北—西南线。

11.城市人口集聚度是指城市人口集中程度,其集聚优势区位的变化受交通、地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图是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可推断下列城市目前最可能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大连B.青岛

C.上海D.厦门

答案 C

解析据图可知,第一阶段:人口向中心区集中,属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区交通拥堵、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从市中心向边缘区移动,城市发展进入第二阶段。随着中心区交通、地价、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口向外围区集中,出现了卫星城及郊区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四个城市中,上海城市发展历史较早,水平较高,最有可能处于第三阶段。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图(含预测)。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5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

(1)200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8分)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 答案(1)加快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不同,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氮氧化物(NO x)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下

图是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12分)

(2)城市的发展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分)

(3)结合材料二,描述图中不同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的地区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的自然因素。(4分)

(4)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少于两点)(4分)

(5)城市化对城市局地小气候的影响一般有哪些?(试从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分析)(6分)

答案(1)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已变慢。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2)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3)分布特点:氮氧化物含量低、空气质量好的城市靠近海岸。影响的自然因素:沿海风力一般大于内陆。

(4)公交优先、合理规划道路、使用新能源汽车等。

(5)产生“热岛效应”,使城区气温升高;城市降水量增加;地面建筑阻挡使城市的风速降低。

解析第(1)题,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第(2)题,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化学污染等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第(3)题,从图中看出氮氧化物含量低的城市大多位于沿海,这与沿海地区风力较大有关。第(4)题,可以从减轻交通拥挤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方面分析。第(5)题,城市有“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同时风速也比郊区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