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用第一人称爱国

作者:薛涌来源:浙江人民出版社《参与孩子的成长》

早春的一天,我到当地(美国某地——编者注)高中的运动场跑步。那天运动场上仅有几个当地居民在锻炼,看台上却坐着不少人。我心里奇怪:难道大家都来看我跑步吗?跑了几圈后我才发现,两个高中球队进场,马上要开始比赛。一场小小的比赛,100多号观众,还要先唱美国国歌,而且不是放录音,是请一个高中的歌手唱。他声音一起,全场肃立,大家手捂胸口,对着美国国旗跟着唱起来。操场上锻炼、散步的几个居民,包括一个修整场地的工人,都停下来对着国旗肃立。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吭哧吭哧地跑步,那份尴尬,至今记忆犹新。

这是我在美国生活的一个典型经历。美国人的爱国情怀之强烈、自觉,实在超出我的预料。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她的经历使我有机会观察到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对国家的认同的。

小女5岁上幼儿园那年,就在学校学会了对国旗宣誓,她知道要先把手放在心脏一侧的胸口,但是忘了心在哪边,便着急地问妈妈:“我的心在哪里?”我们一边笑一边摇头:“连自己的心都找不到,你怎么可能有爱国心呢?”

等小女上三年级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她开始学习历史,而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则是我们小时候闻所未闻的。一天,她拿回作业请妈妈帮忙。他们正在学习美国建国的历史,主角自然是那些建国之父。全班同学每个人都要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办法是自己回去找资料,做读书笔记,然后把结果写成讲稿,面对全班同学和家长介绍这个人物,而最重要的一个规定是必须用第一人称。

女儿分配到的角色是华盛顿夫人。这不仅因为她是个女孩子,还因为美国的历史观念在最近几十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美国建国,就是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富兰克林等人的故事。自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兴起之后,妇女和少数族裔的角色开始为人所注意。这种新的史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女孩子以第一人称介绍一个女性历史人物,当然也更真实些。

这样复杂的操作不可能靠孩子独立完成,学校留这样的作业,也是鼓励家长参与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女儿跟着妈妈到了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把有关华盛顿夫人的儿童图书全借回家。女儿的阅读能力很强,几本书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写讲稿时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战,这里的关键点在于“用第一人称”这个要求。用第一人称,“她”就变成了“我”,这就逼着孩子去思考:如果自己活在那个时代,将有什么感受。而且,用“我”来写历史,也避免了“揠苗助长”。一个不到9岁的孩

子,当然无法完全体会建国之父一代人的理想和经验。但是,他们可以用“我”的经验,能理解多少就写多少。

女儿在写华盛顿夫人时,希拉里和奥巴马正为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吵得不可开交。女儿很快发现,第一位第一夫人,其实生活得很被动,她的命运常常被自己嫁给谁来决定;现在的女性则可以自己竞选总统,希拉里就是当完第一夫人要当总统的。她的另一个发现是,在乡间长大的华盛顿夫人小时候不喜欢读书,觉得这些东西对她的一辈子不可能有任何用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她竟成了第一夫人,她不得不和各国的王后、将军政要的夫人们频繁通信,只好现学读书、写作。在我们的帮助下,女儿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历史给个人提供的机会往往超出个人的预料。华盛顿夫人小时候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农场度过,没有必要学读书写字,结果竟成了第一夫人。当然,华盛顿夫人即使成了第一夫人后也不可能预料,有朝一日妇女自己也可以竞选总统了。所以,现在在学校里读书,不能想当然地觉得自己不会成为数学家就不学数学了,而是应该问问自己:当历史给你提供了意外的机会时,你准备好了没有?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女儿的作业终于完成了,她站在全班同学和家长面前自我介绍:“我叫玛莎·华盛顿,我出生于1731年……”

等孩子们完成了这一项作业,全年级的学生又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表演了反映美国建国时代历史的大戏。女儿扮演一个印第安人的公主,她的同学们则分别变成了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富兰克林、麦迪逊、英国的将军以及各色人物的夫人等等。他们在台上讨论为什么要起草《独立宣言》,什么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什么为了捍卫这种权利要使用武力对抗大英帝国,等等。不用说,每个孩子都用第一人称说话、辩论。这个国家的意义,也就通过这众多的第一人称,渗入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塑造着他们对国家的忠诚。

中国人对美国的十大误解

作者:许锡良

中国人因长期封闭而导致的对美国的误解是深远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而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泛指通常出现的情况。中国人对美国的误解一般有以下10个方面:

1.美国的总统相当于中国的国家主席

这可能是最深的误解了。其实,英语中总统president不仅有总统的意思,还有公司董事长、大学校长、协会主席的意思。翻译成总统也是一种误解,让人以为美国总统,一切都由他说了算,由他总、由他统似的。其实president更准确的中文翻译是“行政执行官”。

美国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外加新闻舆论的监督,美国的总统职能,除了外交时代表国家形象、战时充当三军统帅角色之外,在日常的决策权力上只相当于中国的中央政府办公厅主任,甚至在许多时候其权限还要小一些。

美国人并不会因为家庭贫穷,就无法参选总统,美国有一整套精细的制度保证竞选是公平、合理的。

2.美国总统夫人是美国国母

这也是中国人通常以自己的心思推测他人的结果。中国人习惯于把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夫人叫“国母”,其实,在美国,总统夫人只是第一夫人。在这个国家,无人堪称国母。因为,国家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国民,如果总统夫人号称“国母”,则无疑地方政府官员就是父母官了。

3.美国枪支泛滥成灾,是一个治安很糟糕的国家

这个误解是国内媒体长期夸大报道的结果。美国确实赋予每个成年公民拥有枪支弹药的权利,这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的。当时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深思远虑,认为美国公民拥有枪支弹药是公民的自由权利之一。而且,如果遇到一个专制政府,公民拥有的枪支弹药对这样的政府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制约与震慑作用。

当然,这样一来,偶尔也会传来关于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报道。可是,美国虽然多数人都拥有枪支,治安却是良好的(当然个别地区除外),因为美国对枪支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比如,在美国想拥有一支长枪与想拥有一支短枪的难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想在市场上购买一支长枪,只需要向警察局提出书面申请,警察局会在24小时内给你一个答复,并且提出约见。面谈之后,警察局会立即给你一个购买许可证,拿到这个许可证,你就可以到枪支市场上购买自己喜欢的长枪了。这些长枪包括AK-47这样大火力可以连续射击的自动步枪。但是,如

果一个成年公民需要一支短枪,则需要提前3个月向警察局提出申请,这期间警察局会约见你,问清你想拥有枪支的意图,查明你以往有无犯罪史,还要你上为期两周的枪支使用与保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之后,警察局才会发给你一张购买枪支弹药的许可证。为什么在美国,购买短枪与长枪的要求大不相同呢?因为短枪便于携带,更具危险性。

美国家庭拥有的枪支弹药,不能存放在未成年人能够取到的地方,必须存放在保险柜里,并且枪支与弹药是分开放的。外出时持枪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

因此,即使在美国人均拥有一支以上的枪支,社会的安全性也很高,并不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乱。

4.美国黄、赌、毒泛滥成灾,性观念开放

在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州允许贩卖毒品,这是法律严厉禁止的。美国有不少吸毒的人,这是真的,但是贩毒、吸毒并不合法。

美国绝大多数州是禁黄、禁赌的,但是,也有类似内华达州等少数深处内陆的小州,特别是像拉斯韦加斯这样的城市是允许黄、赌的,而且黄、赌成为它们的经济支柱产业。其中的原因与中国的澳门成为赌城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些处于内陆沙漠地带的州,既不能发展农牧业,也因交通不便,无法发展工业,因此,只好开拓被视为禁区的色情业与赌博业,以带动旅游与娱乐业。即使如此,在美国,色情业与赌博业也有严格的管理要求。比如纳税和从业人员培训上岗,也一样有职业道德上的要求。一切都是有法律可依的,不像中国人想象的那样是黑社会操控的行业。

关于性观念,其实并没有一个定规。涉及性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就没有问题。在自由、平等与自愿基础上理解关于性的问题就不会错。性骚扰在美国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男人如果不注意,常常一不小心就会被人以性骚扰的罪名告上法庭。

5.美国人不重视家庭

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消费也常常AA制。孩子一成年就离开父母;父母老了,孩子也无须承担赡养义务。这对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的。

其实美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在美国,去许多娱乐场所与旅游休假地,都是全家人一起出动。美国人的“家”的观念与中国人的“家”的观念大不相同。美国人的“家”是“family”,而不是中国人的“house”,甚至也不是“home”。美国的family 强调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而中国人的家,相当于美国英语中的“house”,强调的是房屋,而非家庭成员与亲情的关系。

这也是美国人喜欢租房住,把房子看得比较轻,把家庭成员看得很重的原因,而中国人刚好相反,把房屋看得重。中国人即使背井离乡,老家的房屋早已空无一人,但是,仍然把家乡的老屋看成是自己的家;美国人则把家庭成员看成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6.白宫,就是美国的最高宫殿

“白宫”这个单词,英文是the White House。在民国时期,中国的汉语常常将这个单词直译成“滑德豪斯”,并不翻译成“白宫”,因为英语中宫殿一词是palace。

可是,当年美国人建造这个建筑的时候有意避开了palace,强调这不是皇帝的宫殿,也不是国王居住与办公地,而是美国的president的办公地。这里的房产是国家的,这里办公的人,只是暂时租住,而且4年之后根据选举情况很可能要更换主人,这样的房子与palace毫不相干。

7.美国的“州”相当于中国的“省”

这是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国土面积大致相当,加上美国有50个州,各州大小略接近于中国的“省”的面积。其实美国的州state也是“国家”的意思,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即英语: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USA,或简称为United State,其实就是合众国的意思。

美国的50个州,不如说是50个国家。只是这些国家在同一部宪法之下管理自己。这些国家交出了自己的外交权与对外宣战权,其他权利都各自保留。因此,美国各州还有自己独立的宪法与法律,各州的情况都不相同,包括收税的税率也是不同的。

美国的州长并不听命于总统,任命与去留也不由总统决定。总统到各州视察,州长、市长们可以不陪同与接待。因为,他们由选民产生,对选民负责,并不对总统负责。这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

8.美国种族歧视严重,是一个充满歧视的国家

确实,美国曾经有过黑奴及种族歧视的历史,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但是,这也是美国人的荣耀所在,因为美国人通过自己的百年奋斗不但解决了黑奴问题,而且也基本上解决了种族歧视,以及其他各种歧视的问题。在美国,歧视是十分敏感的话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在美国求职招聘,不能过问性别、年龄、籍贯、家庭情况(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孩子),更不可把肤色、种族、民族作为招聘的条件。否则就有歧视嫌疑,除非你能够说明这份工作非某类人做不可,否则就要被告上法庭,以涉嫌歧视罪

被起诉。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是种族与民族最多的国家,也是各种族、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最和谐的国家。

9.美国的教育收费很高,穷人的孩子读不起书

谈起美国的教育,许多中国人的误解也很深。其实,在美国,教育是很公平的,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条做得非常到位。在美国,严格执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美国均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学生不用交学费,也不用交其他费用。在美国,所有适龄孩子都可以就近入学。

大学虽然收费,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有才能却无经济能力而辍学的现象发生。因为,美国有4万多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大型公司和企业,他们会提前在大学里物色那些有才能而家庭贫穷的学生给予资助。学生毕业之后去他们公司工作作为回报。因此,凡是被录取的学生,都是有办法读完书的。

10.美国不允许择校,只能够按照社区所在地入学

其实,美国是允许择校的,不过,你在择校之前,先要择居。也就是,你住哪里,孩子就在哪里读书。但是,这一点在国内又常常被误解,以为必须在那里购买住房,像中国这样拿着房产证才能去那个学校读书。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美国并不要求一定要在那个区购房才有资格在就近的学校读书,租房也可以。而且,就是把孩子寄宿在亲友家里也可以。关键是孩子要真正住在那里。相反,如果你在那里购买了房子,而孩子没有住在那里,那么,也是不可以在那里就读的。

学校怎么会知道孩子真正住在哪里呢?这很简单,在给孩子报名的第一天,你只要在递交的申请上写明住址就可以了。美国人是信任你的。你写哪里,就是哪里。不过,相关机构会派人上门抽查。如果查到这个地址并没有你的孩子,那么,这就是非常严重的诚信事件了,除了罚款,还会有诚信不良的记录,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不便。

旅游大巴司机孙先生家住在洛杉矶一个比较富裕的社区里,他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将住址登记在他家,因此,孩子们就可以在他所在的那个区的学校读书。但是,令孙先生担心的是,有的孩子的住址登记地点在他家,但孩子并不在他家住,如果有一天被查到了,就会连累他。因此,他希望亲友们真正把孩子寄宿在他家里。

但是,这样一来,家里就要有不工作的成年人照看这些孩子,因为,美国法律规定,凡是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够单独居住,必须24小时有成年人监护。这对他家必然会构成不小的负担,而这些经济上的负担就要由寄宿的朋友来支付了。

七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教学参考资料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教学参考资料 一、有理数的含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很多学生想知道“为什么将这些数取名‘有理数’”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要略微多了解一点数学的发展史就可以了. “有理数”是一个外来词,是由英语rational number 翻译而来的.rational number 的准确含义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即“凡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就是有理数”,或者说“凡能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的数就是有理数”,因此,rational number 相对准确地翻译可以是“比数”,可惜的是我们的先辈并没有把rational number 翻译为“比数”,而是按照rational 一词的另一意思“有理的”,把rational number 翻译成了“有理数”,而且这种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给学生一些类似的解释,相信学生不会再为这个名称而苦恼.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都能把“整数表示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且大多数学生也都能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这样,整数、分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都属于有理数.教科书中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其中当然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例 把3, 0.2, 0.3&,0.231?? ,0.231&&,0.21341&&表示成分数. 思路分析:3=13, 0.2=15,0.3&=3193=, 0.231??=23177999333=,0.231&&=229990 231-2=990,0.21341&&=213412199900-=10664995. 特别提醒: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用方程的思想,借助具体的例子来总结这个规律: 设 0.231?? =x ……………①,现将左右两端同时乘以1000得 231. 231??=1000 x ………② 于是,由②-①,得 231=1000 x- x 即 999x =231 故 x = 231999 , 约分,得 x =7733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教学参考资料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教学参考资料 一、有理数的含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很多学生想知道“为什么将这些数取名‘有理数’”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要略微多了解一点数学的发展史就可以了. “有理数”是一个外来词,是由英语rational number翻译而来的.rational number的准确含义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即“凡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就是有理数”,或者说“凡能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的数就是有理数”,因此,rational number相对准确地翻译可以是“比数”,可惜的是我们的先辈并没有把rational number翻译为“比数”,而是按照rational一词的另一意思“有理的”,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了“有理数”,而且这种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给学生一些类似的解释,相信学生不会再为这个名称而苦恼.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都能把“整数表示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且大多数学生也都能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这样,整数、分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都属于有理数.教科书中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其中当然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例把3, 0.2, ,,,表示成分数. 思路分析:3=, 0.2=,=, =,=, ==. 特别提醒: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用方程的思想,借助具体的例子来总结这个规律: 设=x……………①,现将左右两端同时乘以1000得 231. =1000 x………② 于是,由②-①,得 231=1000 x- x 即999x=231 故x =, 约分,得x=.

可见转化成分数是.于是在此基础上给出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一般方法就不困难了.请老师引导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已从中归纳得出相应的一般方法来. 设,则有 10y=2.……………① 1000y=231. ………② 由②-①得 1000y-10 y =231-2 即y=. 可见转化成分数是,在此基础上给出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一般方法是不困难的.请老师们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 二、任意两个有理数之和、差、积、商仍为有理数 证明:因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的形式,故不妨设,,其中m,n,k,l均为整数,且(m,n)=1,(k,l)=1,于是. 由于m,n,k,l均为整数,因此nk+ml与mk均为整数,故必为有理数,故为有理数 对于两个有理数之差、积、商仍为有理数,可以用类似方法证明,这里从略. 三、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有理数 证明:假设任意两个有理数a、b,设a<b,它们之间仅有有限个有理数,不妨设仅有n个有理数,这n个有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c1<c2<c3<c4<…<c n<b.由于任意两个有理数之和与积仍是有理数,因此当c n是有理数,b是有理数时,也是有理数,而且a<c n<<b. 即在有理数a与b之间找到了另外一个不同于c1<c2<c3<c4<…<c n的第n+1个有理数,而这正好与假设矛盾. 因此,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有理数.

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参考资料【教案】

初中数学教学参考材料 【九年级第二学期】 编者的话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本(试验本),正在“课改”基地学校进行第一轮教学试验。为了帮助执教老师理解课本、把握要求和开展实践研究,教材编写组人员编写了本册课本的教学参考材料。这本教学参考材料,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不是正式出版的“教学参考书”。由于编写仓促,成稿匆忙,《材料》内容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只是考虑到新课本进行第一轮教学对参考材料的需要,所以将此很不成熟的《材料》公诸于众。本《材料》提供执教老师在教学研究中参考使用,同时在使用中开展研究;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和研究,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弥补不足,充实内容,为编写正式的“教学参考书”打好基础。希望这本教学参考材料对执教老师有参考作用,更期待执教老师对此材料提出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部分课本概述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本(以下简称本册课本),含“圆与正多边形”、“统计初步”两章内容,还有配合各章内容的练习部分。 本册课本的编写,基本依据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本)》;内容的安排,是在“二二分段,九年级分层”的框架下进行的。从六年级到九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中,已经建立了“实数知识基础”、“初等代数知识基础”,完成了“初等代数函数”的基础性研究;而本册的两章内容,使得初中数学中关于平面几何基础知识系统的构建基本完善,关于概率与统计初步知识的介绍告一段落,初中阶段的数学基本内容到此结束。 具体编写本册课本时,力求正确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注重基础,注意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强调,要在继承一期数学课改教材编写的积极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保持前面几册数学课本的编写特点,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改善内容呈现方式。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5611129.html,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一般科技期刊作者的类型及与其相处策略——以中学数学教学类期刊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万家练. [2].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 《数学教育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3年4期.许兴业.胡展航. [3].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柳成行. [4].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 《科学导报》.2016年1期.朱剑平. [5].浅谈激励机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24期.江超. [6].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有效培养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年z1期.陈海荣. [7].中学数学教学新探索——合作与互动. 《学周刊》.2015年31期.晏婷婷. [8].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亚太教育》.2015年32期.王小芳. [9].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美. 《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29期.姚盛贵.黄琼.马百万.黄薪达. [10].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傅海伦. 二、中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四年级第一学期 (二期课改新教材) 2007.9.

四年级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参考 本册总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关于《课标》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尾数常用处理方法”、“用倒推法解实际问题”等内容。《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 1.基本内容和要求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2.拓展内容

拓展1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的教学建议 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通过实例,结合线段图,归纳加法与减法运算的意义和关系、乘法与除法运算的意义和关系; 结合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以万级为主);并结合大数的认识,引入常用的“凑整”方法——四舍五入法,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对大数进行“凑整”;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知道1克、1千克和1吨之间的进率; 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基础上,借助实物、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从实例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运算定律,初步学会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一些应用;在学习三步式题中,结合树状算图认识正推、逆推的思想方法,并结合正推、逆推进行分析和解题。 2.方程与代数 在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归纳出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能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运算定律,并初步体会到“字母代数”在表示运算定律时的简洁、完备。 3.图形与几何

数学专业参考材料书汇总整编推荐

学数学要多看书,但是初学者很难知道那些书好,我从网上收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整理: 从数学分析开始讲起: 数学分析是数学系最重要的一门课,经常一个点就会引申出今后的一门课,并且是今后数学系大部分课程的基础。也是初学时比较难的一门课,这里的难主要是对数学分析思想和方法的不适应,其实随着课程的深入会一点点容易起来。当大四考研复习再看时会感觉轻松许多。数学系的数学分析讲三个学期共计15学分270学时。将《数学分析》中较难的一部分删去再加上常微分方程的一些最简单的内容就是中国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或者叫数学一的高数部分。 记住以下几点: 1,对于数学分析的学习,勤奋永远比天分重要。 2,学数学分析不难,难得是长期坚持做题和不遗余力的博览群书。 3,别指望第一遍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第阿列夫遍。 4,看得懂的仔细看,看不懂的硬着头皮看。 5,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至少再看一本参考书,尽量做一本习题集。 6,开始前三遍,一本书看三遍效果好于三本书看一遍;第四遍开始相反。 7,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以上几点请在学其他课程时参考。 数学分析书: 初学从中选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就基本够了。我强烈推荐11,推荐1,2,7,8。另外建议看一下当不了教材的16,20。 中国人自己写的:

1《数学分析》陈传璋,金福临,朱学炎,欧阳光中著(新版作者顺序颠倒) 应该是来自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是数学系用的时间最长,用的最多的书,大部分学校考研分析的指定教材。我大一用第二版,现在出了第三版,但是里面仍有一些印刷错误,不过克可以一眼看出来。网络上可以找到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不过建议自己做。不少经济类工科类学校也用这一本书。里面个别地方讲的比较难懂,而且比其他书少了一俩个知识点,比如好像没有讲斯托尔滋(stolz)定理,实数的定义也不清楚。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能广泛被使用一定有它自己的一些优势。 2《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著 师范类使用最多的书,课后习题编排的不错,也是考研用的比较多的一本书。课本最后讲了一些流形上的微积分。虽然是师范类的书,难度比上一本有一些降低,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3《数学分析》陈纪修等著 以上三本是考研用的最多的三本书。 4《数学分析》李成章,黄玉民 是南开大学一个系列里的数学分析分册,这套教材里的各本都经常被用到,总体还是不错的,是为教学改革后课时数减少后的数学系各门课编写的教材。 5《数学分析讲义》刘玉链 我的数学分析老师推荐的一本书,不过我没有看,最近应该出了新版,貌似是第五?版,最初是一本函授教材,写的应该比较详细易懂。不要因为是函授教材就看不起,事实上最初的函授工作都是由最好的教授做的。细说就远了,总之可以看看。 6《数学分析》曹之江等著 内蒙古大学数理基地的教材,偏重于物理的实现,会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不会盲目的向n 维扩展。适合初学者。国家精品课程的课本。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5][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6][苏]斯涅普坎,《》,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17]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丁尔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19]《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20]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 推荐资料: 1、李永乐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经济类) 2、李永乐《经典400题》 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KO 复习资料来说:李永乐的不错,注重基础;陈文灯的要难一些。 经济类一般都用李永乐的(经济类数学重基础不重难度),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下陈文灯的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很不错陈文灯的高等数学很不错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内容结构:高等教学约56%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 完形填空:10分(2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可以抛弃的题型] 阅读:60分 其中阅读A部分(阅读理解):40分(20道选择题每题2分)(这个是重中之重) 阅读B部分(新题型):10分(5道题每题2分一共有四种题型) 阅读C部分(翻译):10分(5道题每题2分) 作文:30分(除了阅读A之外最重要的部分) 小作文(书信作文):10分 大作文(图画作文):20分

微积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函数的有届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的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和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的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不尼茨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语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机制和条件极值最大值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的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 五无穷级数 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冥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冥级数的和函数冥级数在其收敛区间的基本性质简单冥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冥级数展开式 六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参考资料

初中数学教学参考材料 【九年级第一学期】 编者的话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试验本),正在“课改”基地学校进行第一轮教学试验。为了帮助执教老师理解课本、把握要求和开展实践研究,教材编写组人员编写了本册课 本的教学参考材料。这本教学参考材料,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不是正式出版的“教 学参考书”。由于编写仓促,成稿匆忙,《材料》内容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只是考虑到 新课本进行第一轮教学对参考材料的需要,所以将此很不成熟的《材料》公诸于众。本《材料》提供执教老师在教学研究中参考使用,同时在使用中开展研究;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和研究,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弥补不足,充实内容,为编写正式的“教学参 考书”打好基础。希望这本教学参考材料对执教老师有参考作用,更期待执教老师对此 材料提出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部分课本概述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以下简称本册课本),含“相似三角形”、“锐角的三角比”、“二次函数”等三章内容,还有配合各章内容的练习部分。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一直在努力贯彻以下原则:必须正确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恰当安排学科教学的有关内容;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积极引导。 本册课本基本内容的确定,其依据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本)》;内容的安排,是在“二二分段,九年级分层”的框架下进行的。从六年级到八年级的数学课本内容中,已经建立了“实数知识基础”、“初等代数知识基础”;而关于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构建、初等代数函数的基础性研究、概率与统计初步知识的介绍,还没有全部完成。本册课本中的“相似三角形”和“锐角的三角比”两章,是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二次函数”一章,是初等代数函数的基础性研究的继续。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MA 教育理论 MA1 教育研究 MA11 教育改革(教材改革及分析) MA111 教学计划 MA112 课程标准 ·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的思考/李世杰、候万胜、吴卫国//《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1页 ·《台湾国民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佳声//《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8页 ·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数学通报》2004.1第4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委会//《数学通报》2004.6第3页 ·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中的选修课程比较/江雪萍//《数学通报》2004.7第9页 ·新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杨建辉//《数学通报》2004.9第4页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罗新兵、乔梓//《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页 ·辨析:新课标理解途径的一种归结/郭其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8第22页 MA113 中数发展 ·新大纲新理念新认识/徐永忠、王红兵//《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5页 ·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匡继昌//《数学通报》2004.7第3页 MA114 课程改革及论述 ·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简论教材编写的恰当定位/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3.10第1页 ·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研究问题/王光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11页 ·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思考/陈昌平//《数学教学》2003.6封二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陈理//《数学通报》2004.5第2页 ·数学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侯峻梅、李伯春、徐红萍//《数学通报》2004.5第7页 ·对北师大版课程教材的几点建议/束仁武//《数学通报》2004.5第30页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韩明莲//《数学通报》2004.7第12页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挑战竞争师生双赢--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黄安成//《数学通报》2004.8第10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江兴代//《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3页 ·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教学/王立强//《中学教研(数学)》2004.6第25页 ·审思数学课程改革/郑毓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5页 MA115 教改专论等 ·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瞿少华//《数学通报》2003.3第9页 ·我国数学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姜伯驹、李忠等//《数学通报》2003.5封二 ·高考制度改革与优质教育(摘要)(附)韩国高考制度及数学试卷结构介绍/刘昌堃//《数学教学》2003.1第17页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之实践与理论思考/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1页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续)/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1页

数学专业参考书整理推荐

数学专业参考书整理推荐 从数学分析开始讲起: 数学分析是数学系最重要的一门课,经常一个点就会引申出今后的一门课,并且是今后数学系大部分课程的基础。也是初学时比较难的一门课,这里的难主要是对数学分析思想和方法的不适应,其实随着课程的深入会一点点容易起来。当大四考研复习再看时会感觉轻松许多。数学系的数学分析讲三个学期共计15学分270学时。将《数学分析》中较难的一部分删去再加上常微分方程的一些最简单的内容就是中国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或者叫数学一的高数部分 数学分析书: 初学从中选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就基本够了。我强烈推荐11,推荐1,2,7,8。另外建议看一下当不了教材的16,20。 中国人自己写的: 1《数学分析》陈传璋,金福临,朱学炎,欧阳光中著(新版作者顺序颠倒)应该是来自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是数学系用的时间最长,用的最多的书,大部分学校考研分析的指定教材。我大一用第二版,现在出了第三版,但是里面仍有一些印刷错误,不过克可以一眼看出来。网络上可以找到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不过建议自己做。不少经济类工科类学校也用这一本书。里面个别地方讲的比较难懂,而且比其他书少了一俩个知识点,比如好像没有讲斯托尔滋(stolz)定理,实数的定义也不清楚。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能广泛被使用一定有它自己的一些优势。 2《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著 师范类使用最多的书,课后习题编排的不错,也是考研用的比较多的一本书。课本最后讲了一些流形上的微积分。虽然是师范类的书,难度比上一本有一些降低,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3《数学分析》陈纪修等著 以上三本是考研用的最多的三本书。 4《数学分析》李成章,黄玉民 是南开大学一个系列里的数学分析分册,这套教材里的各本都经常被用到,总体还是不错的,是为教学改革后课时数减少后的数学系各门课编写的教材。 5《数学分析讲义》刘玉链 我的数学分析老师推荐的一本书,不过我没有看,最近应该出了新版,貌似是第五?版,最初是一本函授教材,写的应该比较详细易懂。不要因为是函授教材就看不起,事实上最初的函授工作都是由最好的教授做的。细说就远了,总之可以看看。 6《数学分析》曹之江等著 内蒙古大学数理基地的教材,偏重于物理的实现,会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不会盲目的向n维扩展。适合初学者。国家精品课程的课本。 7《数学分析新讲》张筑生 公认是一本新观点的书,课后没有习题。材料的处理相当新颖。作者已经去世。8《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史济怀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材,课后习题极难。 9《数学分析》徐森林著 与上面一本同出一门,清华大学教材。程度好的同学可以试着看一看。书很厚,看起来很慢。 10《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翱著 也是一本可以经常看到的书,作者已经去世。国家精品课程的课本。 11许绍浦《数学分析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1.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参考书

各单元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认识百位,能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十个十个地数出100以内的数。 2.知道100以内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100以内的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100以内的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5.能有效地利用20以内数的认识来主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大到100以内,20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同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进一步认识万以内的数、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认知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本单元内容由“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数”“数学文化:生活中的100(百)”5部分组成。 在这5部分内容中,“数数数的组成”是建立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教材通过“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这两种不同的数小棒的方式,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形成“10个十是一百”的印象。这个印象的形成,解决了对数位认识关键性的一步。因此,从数数到数的组成,实际上是由对数的认识形成的操作性外显行为到内隐的心智活动的转化。通过这种转化帮助学生建立对“个、十、百”的计数单位,再由这些计数单位建立对“个位、十位、百位”的认识。在学生有了数位的认识以后,马上将数位的认识作用于数的写

最新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总汇集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总汇集 [4]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 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3 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4 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 5 杨培谊,于鸿.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1993 1、《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9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李克东何克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教育中的计算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1998 3、林建详编:《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CBE 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 亚里士多德:《论天》,引自〈希腊哲学史〉第1卷,283页。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教案参考资料示例1

教案示例之一 教学目的 一、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俱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则有……乎。”(长定语句) “其必曰……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 二、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自读)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出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思考:1 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 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二、指导自学 1 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见“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2 思考:(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三、课外作业 1 把小黑板上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抄在练习本上。 2 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教读第1—4段) 一、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根据上一课布置的思考题提问。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在答得完整,目的只在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 二、研习新课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一)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9]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10]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11]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3篇)。 [12] 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 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 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6] 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7]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与抛物线有关的歌曲 《抛物线》歌手:蔡健雅专辑:若你碰到他 继《空白格》之后,又一首速写爱情百态的经典歌曲。以拋物线原理,点出城市男女面临爱情事与愿违的不甘与无奈。简单不繁复的旋律,自我对话式的文字铺陈,Tanya以淡然呢喃的嗓音,吟唱出现代人对爱情的感慨。 为了营造沉溺于自我世界的心理状态,导演郑有杰(电影《阳阳》、MV《若你碰到他》)特地精心打造一个巨大的试管,让Tanya孤独一人置身其中,藉由肢体和歌唱神情诠释《拋物线》歌曲封闭自溺的心绪转折。此支MV展现不同以往的视觉效果,除了让Tanya待在完全密封的透明试管里对着往来人群唱歌外,MV的另外一个重头戏则是力求完美的导演,希望能加重歌曲里呈现的虚幻坠落的氛围,在场景高雄爱河旁,亲自上阵拍摄跳海画面,导演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让Tanya大为赞赏,也相当满意这次创新手法的视觉呈现。 歌词: 我确实说我这样说我不在乎结果,我对你说我有把握成功例子好多 人们虚假又造作总爱得不温不火,我们用真心就不会有差错 我没想过我会难过你竟然离开我 爱沿着拋物线离幸福总降落得差一点,流着血心跳却不曾被心痛消灭真真切切 青春的拋物线把未来始于相遇的地点,至高后才了解世上月圆月缺只是错觉我好想说我只想说我不要这后果,可是你说相对来说走开是种解脱 当初亲密的动作变成当下的闪躲,感情的过程出了什么差错 我没想过我会难过你终于离开我 爱沿着拋物线离幸福总降落得差一点,流着血心跳却不曾被心痛消灭真真切切 青春的拋物线把未来始于相遇的地点,至高后才了解世上月圆月缺只是错觉爱沿着拋物线离幸福总降落得差一点,流着血心跳却不曾被心痛消灭真真切切 青春的拋物线把未来始于相遇的地点。至高后才了解世上月圆月缺只是错觉至高后才了解世上月圆月缺只是错觉只是错觉

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1 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 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3 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4 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 5 杨培谊,于鸿.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1993 1、《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9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李克东何克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教育中的计算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1998 3、林建详编:《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CBE 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亚里士多德:《论天》,引自〈希腊哲学史〉第1卷,283页。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5][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6][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17]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19]《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 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