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篇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篇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篇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篇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基坑(槽)人工挖土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卡片编号:土建0101 上道工序:基坑定测

二、基坑(槽)机械挖土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槽)验收

三、土方回填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室外(内)地面垫层

四、轻型井点降水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开挖

五、管井井点降水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开挖

六、深井井点降水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开挖

七、基坑(槽)支护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槽)验收

八、锚杆支护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槽)验收

九、水泥土钉墙支护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坑(槽)验收

十、地下连续墙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土方开挖

第二章地基处理

一、灰土地基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工程

二、素土地基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工程

三、砂和砂石地基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四、土、灰土挤密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五、砂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六、双灰(生石灰粉煤灰)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七、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八、振冲碎石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九、喷粉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十、旋喷桩工序作业要点卡片

下道工序:基础垫层

(完整版)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划分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划分 一、地下室工程全部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的习惯做法是错误的 1、±0.000以下工程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规定的。此规范后被《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取代,取消了此条规定。现行版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更没此规定。 2、但±0.000以下工程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的习惯做法沿袭至今! 3、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 )就有很大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规定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按下图划分地基与基础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基础子分部只包含各类基础,而不包括地下室中的梁板柱。地下室中的梁板柱混凝土结构没有安身之地,就无法纳入基础分部(例外:如果地下室作为箱形基础则应纳入地基与基础分部)。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 )规定地基基础工程应施工的内容见下图,依然不包括地下室中的梁板柱混凝土结构。 4、地下室中的梁板柱混凝土结构特征与主体结构类似,与地基基础明显不同,划 入主体结构更合适。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地基 与基础分部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 )中已没有它们的立 足之地。 5、综上所述,地下室工程全部划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的习惯做法是错误的。 二、正确划分方法 1、原则:在GB50300-2013上明确的,照办;不很明确的,应该根据分部工程划 分的主要原则,并结合工程实际来划分,这个原则就是合理且方便验收。 2、若地下室作为箱形基础,则地下室划为地基与基础分部。

地基及基础验收标准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所属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经验,适当考虑了近几年已成熟应用的新技术,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了初稿,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定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8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桩基础、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及工程验收等内容。其中土方工程是将原《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的土方工程内容予以修改后放入了本规范,基坑工程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增添的内容。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上海市江西中路406号、邮编:200002、E-mail:zg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538064.html,),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中港三航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同济大学 主要起草人:桂业琨、叶柏荣、吴春林、李耀刚、李耀良、陈希泉、高宏兴 郭书泰、缪俊发、李康俊、邱式中、钱建敏、刘德林 1 总则 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各个规范的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具体执行本规范时,应同GB50300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1.0.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

附件: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恩施州) 第1页,共4页 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墩)身完整性 桩(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1 人工挖孔灌注墩 (埋深大于3米,直径不少 于1000mm,且埋深与墩身 直径小于6或墩身直径与 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 立刚性基础,墩身有效长 度不宜超过5米。《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8 条) 非 嵌 岩 墩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 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第10.1.6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 给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 技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低应变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8条 每根柱的承台下抽检的墩数不应 少于1根,承台下单墩、二墩应 全数检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8条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7.2条 。 执行《建筑地基基础检 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标准 3.0.7条第2款天然地 基的检测规定。 嵌 岩 墩 岩基静载荷试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给 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量不 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第2页,共4页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身完整性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2 人工挖孔 灌注桩 (桩径 ≥1000mm) 端 承 型 非 嵌 岩 桩 深层平板 静载荷试 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静载荷试 验或抗 拔试验 总桩数的1%,不应少 于3根,总数小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 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6.2条;《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 10.1.8条。 端 承 型 嵌 岩 桩 岩基静载 荷试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核验 根据岩基静载荷试验 报告,结合桩身质量 (声波透射法、钻芯 法)报告校验。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2002 第10.1.8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论文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摘要: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而地基基础的设计直接影响其质量问题。只有合理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桩基础 abstract: the basic quality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building to the role, and foundation design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problem. only the reasonable design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founda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the stand or fall of ground treatment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ase selection and cost.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ing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ile foundation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小结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 龙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工程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办事处体育西路人民法院旁,建筑面积22365m2,其中档案馆为5层,建筑高度29.10m;文化馆为4层,建筑高度23.6m;博物馆、图书馆为3层,建筑高度18.1m;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基础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本工程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基础于2017年11月10日开工,于2018年4月10日施工完毕。 二、劳动力组织安排措施 充足的劳动力投入是确保工期实现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专业施工工种和劳动力的选择,必须以素质高、技术好为条件进行选取,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进行分段流水交叉施工作业。严格按照模板工程安装→钢筋工程安装→混凝土工程浇筑的顺序进行结构工程的施工。 在劳动力的需求量上,将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工期控制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做好班组工作、生活等上的后勤保障,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为确保达到设计图纸及甲方要求的质量目标,项目部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在整个地下结构工程中进行了中间检测、多人验收的程序;定期质量检查和改进工作总结制度。 1、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制定各岗位职责,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把好施工制作、测量、验收关;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已获相关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相关专题方案、本项目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组织安排本工程任务和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内容包括操作要点、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 2、把好材料验收、施工操作、质量检查监督三道关,对于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均按100%监理见证取样送检(详见下表)。总之,所有材料进场后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本工地。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材料检验汇总表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一篇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一章建筑地基 第1节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强筋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强度及稳定性,减少沉降;可用于地基加强层、岸坡防冲层、防渗层、反滤层等。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①土工合成材料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按规定取样送检。 ②检查土工合成材料特性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形态指标:材质、幅度、每卷长度、包装等。 b 物理性能指标:单位面积(长度)、质量、厚度、有效孔径(或开孔尺寸)等。 c 力学性能指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握持强度、顶破强度、胀破强度、材料与土相互作用的摩擦强度等。 d 水力学指标:透水率、导水率、梯度比等。 e 耐久性能:抗老化性能、化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等。 ③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4%~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砾砂、中砂或粉质粘土等材料。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 (2)技术准备 ○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地基各土层的工程特性、了解地下水和地基土对选用的土工合成材料有无腐蚀性。 ○2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工合成材料特性、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现场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检查→土工合成材料铺放和连接→检查→压载稳定→表面保护→回填→验收 (2)施工操作工艺 ①场地平整和基层处理: a 平整施工场地,清除树根、草根及障碍物,平整压实基层土,做到基层局部高差不大于50mm。凹坑可用含泥量小于5%,厚度为30mm的中粗砂垫层铺平压实,避免损伤破坏土工合成材料。 b 路基表面应留4%~5%坡度,排水沟应留2%~3%坡度以利排水。 ②土工合成材料铺放和连接: a 将无损伤破坏检查后合格的土工合成材料按主要受力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铺设,端部应先铺填,中间后铺填,端部必须仔细锚固。铺放时应用人工拉紧,材料表面应没有皱折且紧贴下层。然后随铺随及时压住,避免被风吹掀起。 b 土工合成材料铺放时,两端须有富余量,富余量每端不少于1000mm,端头应按设计要求加以固定。 c 相邻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对土工格栅可采用密贴排放或重叠搭接,用聚合材料绳、棒或特种连接件连接。对土工织物及土工膜可采用搭接、缝合、胶合、钉合等方法连接。当加筋层采用多层土工材料时,第一层铺垫厚度应在500mm以下,上下层土工材料的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连接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采用搭接时应有足够的宽(长)度,一般为0.3-0.9米,在坚固和水平的地基一般为0.3米,在软弱和不平的地基则需0.9米。在搭接处尽量避免受力,以防移动。土工织物、土工膜上铺有砂垫层时不宜用搭接法。采用缝合方法时,应用尼龙或涤纶线将土工织物或土工膜双道缝合,针距7~8mm,两道缝线间距一般为10~25mm。采用胶结方法时,应用热粘接或胶粘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吴成怀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吴成怀 发表时间:2019-09-18T14:19:27.38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作者:吴成怀[导读]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吴成怀 北海市建筑工程公司广西北海市 536000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入手,同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指出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技术要点,根据要点提出相应保障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技术要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日趋提升,同时对住宅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工程质量备受国人关注。房屋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其建筑要求也较高。地基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占据着基础地位,施工单位需要就地基基础展开着力性的工程维护,努力提升施工水平,强化地基工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概况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建筑项目整体的质量。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因各个区域地质条件的不同,因而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来开展施工活动。为了地基工程的建设质量可以更好的、有效的提升,这就需要利用一定的处理措施改进并完善施工技术工艺。就现有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来说,压缩性、剪切性、透水性是其自身的基本特征。目前,若想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够整体的提升,地基一定要有最强的承载能力。假如地基自身承载能力与施工要求不符,建筑结构就会直接出现失稳的现象以及剪切性的破坏,这就需要地基施工技术要有很好的抗剪能力。还有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沉降性,这就需要当前的施工技术要有很好的压缩性。地基施工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因而施工部门要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还要全面的控制这些常见问题的出现。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各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然而受众多因素影响,当前阶段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存在问题,施工技术的应用难以保证科学、合理,技术优势发挥备受局限。较为常见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第一,在地基基础施工中未对施工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有效检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了解施工需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对施工设计进行调整。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施工企业人员并没有到实地进行勘探的思想认知,数据资料准备不充分,这使得施工过程比较被动,进而容易诱发各种工程问题。其次,工程设计不科学。工程设计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是房建企业方面的设计人员未能充分的考虑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盲目参考自身的设计经验,进而诱发设计图纸不科学问题。设计不科学会影响后期的具体施工,也会给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未能很好的把握地基基础工程类型。地基基础工程类型决定了地基的实际承受力,在实际的地基基础工程中可选择的地基基础工程类型很多,建筑企业方面需要很好的把握建筑地基类型选择,要尽可能的消除可能会影响地基承受能力的不确定因素,否则可能会导致地基失稳进而诱发安全事故。 3现阶段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措施为了保证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企业方面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提高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地质勘探的准确性要严格把控 对建筑地基的地质勘测需要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筑之前进行,还要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及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形成地质勘察报告。想要提高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需要对周围地质环境及使人环境进行全面掌握,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勘查任务,根据地址特征进行分析,在根据建筑需求进行判定,利用钻孔深度值进行分析,查看钻孔深度值能否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及深空中的缺少不点会导致反应,涂层出现不均等现象,在弟弟建设之后,房屋就会出现相应的开裂及弯折等现象,从而使受到房屋工程安全威胁。 3.2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当对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切实了解施工情况,才能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将勘察数据作为参考条件,对其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仔细计算出地质承载力,防止日后出现塌方问题。 3.3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 地基基础针对性检测是指科学分析地基工程中所有的建筑数据,基于建筑地基诸多勘测点及某些重点的位置所做的记录,对部分边基点、坡度及开挖深度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地基支撑过于薄弱、地基支护变形等现象,则应当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加以补救。此外,应当严控检测时长,每天至少检测一次支护点或施工过程,并通过检测结果合理调整建设进度和建设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的检测,针对温度及气候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某地区下雨频繁,则该地区的地基基础工程应当增设排水管道,避免因积水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4完善施工管理措施 地基基础施工属于房建施工,必然会对施工地周遭的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施工顺利开展,企业方面需要积极完善施工管理措施,要尽可能的对施工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努力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施工噪音、施工废物、施工垃圾等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合理处理途径。与此同时,企业方面应该加大对优质技术设备的引入力度,还要加大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要努力提高地基工程的承重能力,合理使用复合实基础科学解决地基沉降、地基不稳等问题。 3.5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行日期:1984年5月1日 关于批准颁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3)城科字第760号 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的重新修订工作。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 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02—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上海市建委主持下,由上海市建工局主编,会同铁道部、水电部、河南、广东、陕西省建工局,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希函告上海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 正。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修订说明 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件通知,在上海市建委主持下,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任主编,会同铁道部,水电部,河南、广东、陕西省建工局,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建委颁发的《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修订本)进行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的条文,增加了已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审定后修改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除保留原规范的地基、桩基础、沉井和沉箱等章外,增订和调整了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续墙、强夯、预压、土和灰土挤密桩、振冲、旋喷以及桩基础中的静力压桩、硫磺胶泥锚接桩、钢管桩和各类灌注桩等章节,取消了工民建中不常用的“土的人工冻结”和 “管柱基础”等章节。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的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上海市建筑工程局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则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基钎探

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 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 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 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 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 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 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范本

地基与基础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二○一六年七月一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目录 1 地基工程 1.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 2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 3 土方工程 3.1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3.2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3.3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3.4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 4 基坑工程 4.1 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 4.2 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 4.3 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工艺 5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6 桩基础工程 2.1石砌体基础 2.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2.3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1 地基工程

1.0.1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短钎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8—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9—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0—19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非织造复合土工布》(GB/T 17642—199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乙烯土工膜》(GB/T 17643—199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土工膜》(GB/T 17688—199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土工格栅》(GB/T 17689—199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塑料扁丝编制土工布》(GB/T 17690—1998)。 1.0.2 术语 1.土工合成材料: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 2.土工织物: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按制造方法不同分为织造土工织物和非织造(无纺)土工织物。 3.土工膜: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薄膜。 4.土工格栅:由高密度聚乙烯等聚合物经挤压加工再进行拉伸制成的格栅状、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其开孔可容周围土、石或其他土工材料穿入。 5.土工带:经挤压拉伸或加筋制成的条带抗拉材料。 6.土工格室:由土工格栅、土工织物或土工膜、条带等形成的蜂窝状或网格状三维结构材料。 7.土工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 8.强夯法:用大吨位(10~40t)夯锤,反复起吊至高处(6~30m)使其自由下落,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9.强夯地基:利用重锤自由下落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土层来承受上部荷载的地基。 1.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工艺 1.1.1 适用范围 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使之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土体强度,显著地减少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用于公路、铁路路基作加强层,防止路基翻浆、下沉;用于堤岸边坡,可使结构坡角加大,又能充分压实;作挡土墙后的加固,可代替砂井。此外,还可用于河道和海港岸坡的防冲;水库、渠道的防渗以及土石坝、灰坝、尾矿坝与闸基的反滤层,可取代砂石级配良好的反滤层,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保证安全使用的目的。 1.1.2 基本规定 1.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相对密度)、强度、延伸率以及

房建工程工序流程(地基与基础)

一、房建工程工序流程(地基与基础) 1、测量放线(确定角点及轴线、桩位)打桩或静压桩 2、土方开挖设计要求时间(一般为压桩后28天) 3、小应变和静载实验 4、垫层砼 5、测量放线(桩位偏差和标高) 6、桩基验收(六方验收) 7、承台、条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浇筑砼 9、地下室墙板扎筋、支模 10、(钢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验收)(砼同条件、标养及抗渗试块)(钢筋接头工艺检测) 11、地下室墙板砼浇筑(砼达到设计强度)拆模 12、基础二次结构 13、地基与基础砼结构子分部验收(六方验收) 14、(砼同条件、标养及抗渗试块) 15、(砌筑砂浆试块) 16、回填土 17、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六方验收) (土密实度检测) 注:六方验收参加单位为:质监站、地勘、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所有进场材料须按规定进行原材料检测; 质量验收依据GB50202-200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二、房建工程工序流程(主体砼结构) 1、首层测量放线 2、排架及外脚手架搭设 3、首层梁、板、剪力墙支模、扎筋及预埋件、安装管线(钢 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工程验收) 4、首层梁、板、剪力墙砼浇筑 5、二层测量放线 6、排架及外脚手架搭设(砼同条件、标养试块) 7、二层梁、板、剪力墙支模、扎筋及预埋件、安装管线 8、梁、板、剪力墙砼浇筑 9、首层模板拆除(钢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工程验收) (砼同条件、标养试块)(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0、三层测量放线 11、。。。。。。 12、主体封顶 13、顶层模板拆除(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三、房建工程工序流程(主体二次结构) 1、模板拆除后测量放线(确定导墙、填充墙、构造柱位置) 2、二结构植筋 3、构造柱扎筋(植筋拉拔试验) 4、填充墙砌筑 5、构造柱、过梁浇筑砼 6、墙体砌筑、压顶 7、粉刷灰饼、钢丝网(砌筑砂浆试块)(同条件、标养试块) 8、主体结构验收(六方验收) 9、装饰装修、屋面施工 四、房建工程工序流程(屋面、外立面) 1、屋面:砂浆找平层 2、防水卷材 3、保温层 4、钢筋网 5、细石砼找平层 6、屋面瓦(淋水、蓄水试验) 7、外立面:门窗框安装、砼拉结孔封堵 8、外墙刮糙 9、外墙外保温 10、外墙面砖或涂料(型式检验、粘接度检测)(面砖拉拔试 验) 11、外墙保洁 12、外脚手架拆除 13、门窗玻璃安装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31页)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31页)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21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21 钻(冲)孔灌注桩---------------------------------------21 人工挖孔灌注桩---------------------------------------27 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31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 钻(冲)孔灌注桩 一、施工准备 材料 ⑴水泥:宜用425号或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⑵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⑶碎石:粒径10-40mm,含泥量不大于2%。 ⑷钢筋:品种和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若为进口钢材须有进口商检证及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作业条件 ⑴施工前应作场地查勘工作,如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应先作清除、移位或妥善处理后方能开工。 ⑵施工前应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散场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场地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⑶应具备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

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⑷施工机械性能必须满足成桩的设计要求。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泥浆制作→冲击(或冲抓机、旋转、潜水钻)成孔→抽渣→补浆→检孔→清孔→检查沉渣→安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三、操作工艺 1、场地平整后放线定桩位,定位后要在每个桩位中心点打入一条φ16×800mm的钢筋做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桩位放线后会同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办好复核记录签证。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护筒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⑴护筒一般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5-2m。钻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冲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护筒的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15-0.30m。 ⑵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护筒位置要根据设计桩位,按纵横抽线中心埋设。埋设护筒的坑不要太大。坑挖好后,将坑底整平,然后放入护筒,经检查位置正确,筒身竖直后,四周即用粘土回填,分层夯实,并随填随观察,防

地基与基础工程【最新版】

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 (1) 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 (2) 将施工区城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3) 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必须经过检验台格,办理完验线手续。 (4) 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0.5m以下。然后再开挖。 (5)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6) 熟悉图纸。 2、土方回填 (1) 回填前,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 (2) 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 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4) 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撅,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5) 做好技术交底。 (二)施工机具 铲土机、自卸汽车、挖土机、铲运车及翻斗车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3~5m钢尺,20#铅丝、胶皮管、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二、质量要求 (一)土方开挖工程质量要求 三、工艺流程 (一)土方开挖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清底 (二)土方回填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四、操作工艺 (一)土方开挖 1、人工开挖浅基础、管沟等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槽宽,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教学学时:72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适用专业:建筑施工技术 参考教材:1.《地基与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主编:侯洪涛) 2.《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1年12月(主编:刘学军) 3.《地基与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主编:肖先波)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主编:许富华) 一、课程性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高专土建类的施工专业课,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编写。本书由土与地基、工程地质勘察与基槽检验、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浅基础与深基础、地下室、软弱地基及其处理六部分组成。突出了地基基础工程的专业特点。 学习《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前必须具备与掌握《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先行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和其他课程既是互相贯通,又是融合交叉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浅基础工程施工、桩基础工程施工、大型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等核心的知识点。 (二)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地基与基础知识,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并能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 (三)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工程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素质品质,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土建工程中重要的一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本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有关概念及理论,熟悉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能组织实施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从而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能力。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情境:确定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计算地基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量、确定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与稳定、勘察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设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基坑与地下连续墙工程、处理软弱地基。这些项目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在课程实施中,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任务为项目载体,每个载体选取一典型工程项目作为背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修编后的变化及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已于2018年3月16日发布,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同时废止(以下分别简称“新标准”及“旧规范”)。本文从标准的总体框架,强制性条文的变化、条文内容的增减、修订等变化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及应用新标准。 引言: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经笔者总结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

2. 强制性条文原来旧规范有7条,新标准仅为1条; 3. 细化了验槽的程序与要求; 4. 调整了分部分项工程,引入了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基础、地下水控制和边坡等工程的验收规定; 5. 引入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中的科学抽样方法; 6. 修改了数据格式及要求,删除了原规范中与具体验收内容不协调的规定。 一、完善了验收的基本规定,增加了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的规定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 (2)质量验收的程序应符合验收规定的要求;

地基与基础专业承包资质标准及施工承包范围

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资质标准 企业资产净资产2000 万元以上。 企业主要人员 (1)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6 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 10 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 称或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结构、岩土、机械、测量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5 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30 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桩机操作工、电工、焊工等技术工人不少于30 人。 企业工程业绩 近 5 年承担过下列 4 类中的 2 类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 25 层以上民用建筑工程或高度100 米以上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工程; (2)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度超过18 米或深度超过 8 米的其它地基处理工程; (3)单桩承受设计荷载 3000 千牛以上的桩基础工程; (4)开挖深度超过 12 米的基坑围护工程。 二级资质标准 企业资产净资产1000 万元以上。 企业主要人员 (1)注册建造师不少于 6 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8 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或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结构、岩土、机械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0 人,且专业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20 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桩机操作工、电工、焊工等技术工人不少于20 人。 企业工程业绩 近 5 年承担过下列 4 类中的 2 类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层以上民用建筑工程或高度50 米以上的构 12 筑物的地基基础工程; (2)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度超过12 米或深度超过 6 米的其它地基处理工程; (3)单桩承受设计荷载 2000 千牛以上的桩基础工程; (4)开挖深度超过 9 米的基坑围护工程。 三级资质标准 企业资产净资产400 万元以上。 企业主要人员 (1)注册建造师不少于 3 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 5 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结构、岩土、机械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8 人,且专业齐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