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什么是产业链

什么是产业链

什么是产业链
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1]

[编辑]

产业链的内涵

(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编辑]

产业链的类型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编辑]

产业链的形成[2]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姚小涛,席酉民,2002)。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 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

[编辑]

产业链空间分布特点[3]

(一)产业链的完整性与经济区划紧密相关

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即产业环或者具体的产业部门;而产业环(产业部门)又是若干从事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群体。从事相似或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努力探寻自身经济活动的优区位。在这种“循优推移”过程中,一方面,产业环(产业部门)的微观构成单位——企业,为了获取集聚经济效益,逐步聚集到适合其发育成长的优区位,即原先分布于各区域的同类企业在优区位实现“企业扎堆”(Clusters);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环(产业部门),为了获取地域产业分工效益,由于具有不同经济特点和追求各自的优区位而在空间上趋于分散。这样,产业链系统内企业和部门循优推移的空间经济结果是,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别布局或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特征的特定地点(Specific Locations)。正因如此,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大时,比如说是大经济地带、大经济区、省域或者流域经济区时,或者说大到几乎囊括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地域空间时,产业链表现出明显的完整性;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小时,比如说仅是市域、县域或者说是产业集中发展区时,其地域范围一般难于包括产业链的各环节,这对于某一经济区域而言可能形成了特色产业,但是产业链却表现出明显的断续性。

(二)产业链的层次性与区域类型密切相关

产业链是产业环逐级累加的有机统一体,某一链环的累加是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链环越是下移,其资金密集性、技术密集性越是明显;链环越是上行,其资源加工性、劳动密集性越是明显。由此,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的类型划分,往往是依据其在劳动地域分工格局中的专业化分工角色。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资源开采、劳动密集的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低,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低;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深加工、精加工和精细加工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高,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区域类型与产业链的层次之间

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关系,欠发达区域一般拥有产业链的上游链环,其下游链环一般则布局在发达区域。

(三)产业链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指向性

优区位指向引导产业环或者集中或者分散地布局在不同的经济区位,表现为产业环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性。这种空间指向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第一,资源禀赋指向性,产业环基于对优区位的追求,势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区域的资源禀赋,而后者的空间非集中性引起追逐资源禀赋的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第二,劳动地域分工指向性,劳动地域分工使得各区域具有了自身的专业化生产方向,产业链对专业化分工效益的追求便造成了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第三,区域传统经济活动指向性,区域传统经济活动通常是区域特定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体现,经济活动的路径依赖性和惯性使得区域在产业链分工中具有深深的烙印。

[编辑]

产业链形成的“四维对接”机制[2]

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供需链内部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开始,引起产业链的载体——企业链的有效对接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由于产业链内不同地区和形式的企业链实现价值的不同,直接导致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空间布局、供需流动的特色与差异,这些差异会促使企业链之间不断竞争并推动产业链的不断演变,直到在“四维对接”机制作用下.产业链内部实现一种均衡并达到稳定状态时,产业链才最终得以形成。对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来说。是以价值链为主导,以企业链为载体。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分布,来实现供需链的相互链接和价值链的实现。

如表1所示,产业链的四个维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对接。对接的内容影响着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对接内容越丰富,产业链就越长。

表1产业链对接机制的主要内容

对接层次对接内容对接具体内容对接核心

第一层次(宏观)——对接的导向:价值链和其他三个维度的对接价值链和企业

价值链和供需

价值链和空间

产业分布

第二层次(中观)——对接的主体部

分:企业链和供需链、空间链的对接企业链和供需

企业链和需求

企业链和技术

企业链和供应

产品

技术标准

生产要素

企业链和空间

配套半径

第三层次(微观)——对接的基础:各维度内部的对接供需链中的对

企业链中的对

空间链中的对

需求链和技术

技术创新

分工和交易、市场竞争

结构

区域经济

图3是说明产业链“四个维度”在“三个层次”进行对接的三维双立体对接。图中1、2,3表示第三个层次的对接——产业链各维度内部的对接。1表示供需链维中的需求链和技术链的对接,2表示企业链之间的对接,3表示空间链之间的对接。4、5、6表示第二个层次的对接——

企业链和供需链、空间链的对接。7表示第一个层次的对接——价值链和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的对接。首先,需求链的变化引起了技术链的变化,需求链和技术链之间进行对接,也就是图3中的1所示。接着,供需链的对接引起了企业链的对接,也就是4所示。企业链的对接是在企业链之间进行的,也就是2所示。企业链的对接又引起了空间链的对接,也就是5所示。空间链的对接是在不同空间之间进行的,也就是3所示。当空间链的良好对接满足了供需链的对接要求时,也就是6所示,产业链就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形成较稳定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在对接过程中,以上三维还要和价值链进行对接,如7所示.以促进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价值链是产业链的对接导向.供需链、企业链和空间链都顺着价值链的方向走。缔结产业链的关键在于让产业链成为价值链,并形成合作、多赢、共享的联盟关系,即让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利润(马燕等。2004)。价值链和供需链的对接。会导致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价值链和空间链的对接会引发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将价值低的生产环节转到发展中国家。自己集中发展高新技术.占据价值链的高端。

产业链的对接主体是企业链和空间链、供需链的对接。企业链和空间链的对接主要是产业配套半径问题.产业配套半径的大小和远近决定了产业链迂回的形态(吴金明等.2005);企业链和供需链中物流链的对接就是供应链管理,而与技术链的对接则为产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产业链的对接基础源于各维度内部的对接。包括:①供需链中的对接——本质上说是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的对接。消费需求必然引发生产需求并导致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之间、各级生产需求之间、需求与供给能力之间的相互衔接(邵昶,2006)。②空间链的对接——产业链的地域分布。这种对接要求产业链在全球、国家、地区三个层次上相互对接。它可分为同

一产业链内部节点之间、不同产业链之间和不同产业链之间部分环节的交叉对接。③企业链中的对接。这种对接主要分为同一条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对接和不同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对接。前者实际上是分工和交易的问题,即企业的边界问题:后者则是在不同市场结构和政府产业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横向协作与扩张问题。

[编辑]

产业链形成的四维调控机制[2]

在产业链的四个维度中。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都是以企业链为载体的。从实践上说,企业链的形成和变化才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作为产业链形成的表现形式——企业链。不完全由“对接机制”所决定,它还受到企业内部管理、市场竞争结构和政府调控的影响。对产业链的调控实际上就是对企业链的调控。对其调控也有四维: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或独立监管。以及对接机制维——产业链对接机制的调控。

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是在上述“四维”共同调控下的产物。微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边界”问题。它和企业治理结构包括企业产权设计等有关;中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关系问题。包括企业在产业链的节点中是否处于垄断地位及其如何调控等:宏观维调控解决的是如何引入竞争和提高企业的效率问题。微观、中观和宏观维都必然受到对接机制维的制约,只有在产业链良好对接中才能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维调控的动态均衡。

产业链研究的是产业链中企业间关联关系。如图4所示.影响这些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工和交易矛盾的深化、“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自生秩序和构建秩序的耦合度。微观维和中观维调节的要素是分工和交易。分工和协调分工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分工和协调社会分工的矛盾:企业外部市场间的企业分工和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矛

盾;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的矛盾。而微观维和中观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企业链之间的对接。宏观维和微观维调节的要素是“市场”和“计划”手段对资源的配置。计划并不是政府才使用的手段,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其实就是一种计划行为。宏观维和微观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政府对当地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的扶持上。自生秩序和构建秩序既是对接机制维和其他三维调节的要素.也是宏观维和中观维调节的要素。宏观维对中观维的调控体现在招商引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等方面。企业治理结构是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共同演化的结果.并不存在惟一的所谓最优的企业治理结构。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次优的治理结构。

[编辑]

产业链形成的四大模式[2]

产业链在四维对接和四维调控之下.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些具体模式。划分模式的标准是看产业链中主要节点之间的主要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之间有三种主要关系及其契约形式。即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产权关联式关系(体现为企业通过收购、并购、持股、控股、参股等形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控制)、准市场式关系(亦即企业间通过“关系型契约”所建立的较稳固的关系)。相应的“契约形式”有:“市场交易式”契约——纯粹的“商品买卖合同”、“产权契约”——企业持股或控股数量与质量的制度安排、“关系型契约”——既非产权又非完全商品交易的契约关系。按照上述关系和契约形式,可以把产业链的形成模式分为市场交易式(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式契约)、纵向一体化式(产权关联、产权契约)、准市场式(准市场关系、关系型契约)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种。

市场交易式产业链指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是完全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平等。靠供需链而组成一个有机的链条。它的优点在于:整个产业链中不存在垄断利润的节点,企业生产不会受制于某些厂商。缺点在于:产业链中的商品迂回程度较低,供需链中的技术链较短。此外,过于“独立”式的生产不利于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整体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由于除了自己生产以外的产品都来源于外购,产品生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的产业链。

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司,有着产权的关系纽带。总公司或集团公

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靠企业间的产权纽带形成一个产业链。它是一种在产业链内部进行“自给自足”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行业调控维来看,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由于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集团内部生产。用集团内部的计划代替市场交易,从而使生产更加稳定;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这种模式往往和产业特性有关。一般来说,钢铁、石油、煤炭、汽车等进入壁垒高、容易产生垄断的产业往往形成一体化式产业链。

准市场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通过虚拟、OEM、ODM、特许经营连锁、外包、战略联盟、租赁等既非市场交易又非产权控制的形式.以及处在自己上游或下游的企业形成的一种既非完全市场交易又非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产业链。这种模式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企业和供方或买方建立起一个较稳固的市场交易关系.形成“关系型契约”时,企业链实质上也就变为“准市场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之下。由于“关系型契约”不像产权纽带一样稳固.对核心企业控制链条的能力要求很高。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是在技术链很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准市场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最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行业调控维来看。为了加强企业间的关联。除了建立“关系型契约”之外,还要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由于准市场式产业链的本质不是控制企业而是选择产业链节点上的企业,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了解的要求远大予对控制企业的要求.因此,核心企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来不断掌握其他企业的变化情况。从适用范围来看。往往是在信息技术运用较发达、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关联性强的产业中容易产生准市场式产业链。

混合式产业链是指含有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这三种产业链模式中的二种或三种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同一条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是一种产业链模式,而另外一部分又是另外一种产业链模式。在产业链的部分环节还是具有所属产业链模式的特点。如在某一个产业链的部分是“纵向一体式产业链”。那么。这部分产业链就具有纵向一体式产业链的特点。从技术链和企业链进行对接的情况来看。它

是技术链比较成熟情况下的企业链对接方式。从需求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由于生产的灵活性。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从价值链的对接来看,混合式产业链能够较好地实现产业价值。从行业调控维来肴。由于混合式产业链的复杂性,行业调控也具有复杂性。从适用范围来看,混合式产业链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下午13:00—17:00

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1.2打卡制度

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

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

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

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

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

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

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

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

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下午13:00—17:00

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

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

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

3.1.2.5手工考勤制度

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

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

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

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

3.2加班管理

3.2.1定义

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

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

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

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

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

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

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

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

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石灰石产业链图·

石灰石产业链的构想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方解石(碳酸钙:主要是碳酸钙)组成的沉积岩。跟大多数其他沉积岩石一样,石灰石是由颗粒组成的,大多数石灰石的颗粒是海洋生物的骨骼碎片,如珊瑚虫和有孔虫类灯。它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溶解,不溶于醇。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石还能用作橡胶、塑料、造纸、涂料和油墨等行业的填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冶金、玻璃和石棉等生产中。还可用作工业废水的中种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制酸剂、酸中毒的解毒剂、含SO2废气中的SO2消除剂、乳牛饲料填加剂和油毛毡的防粘剂。也可用作牙粉、牙膏及其它化妆品的原料。 在工业生产中,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Ca(OH)2。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水泥是由石灰石和粘

土等混合,经高温煅烧制得。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混合,经高温熔融制得。炼铁用石灰石作熔剂,除去脉石。炼钢用生石灰做造渣材料,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是生石灰与焦碳在电炉里反应制得。而电石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生成PVC。纯碱(NaOH)是用石灰石、食盐、氨等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索尔维法)。利用消石灰和纯碱反应制成烧碱(苛化法)。利用纯净的消石灰和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的。利用石灰石的化学加工制成氯化钙、硝酸钙、亚硫酸钙等重要钙盐。消石灰能除去水的暂时硬性,用作硬水软化剂。石灰石烧加工制成较纯的粉状碳酸钙,用做橡胶、塑料、纸张、牙膏、化妆品等的填充料。石灰与烧碱制成的碱石灰,用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剂。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和消毒剂。农业上,用生石灰配制石灰硫黄合剂、波尔多液等农药。土壤中施用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的结构、供给植物所需的钙素。用石灰浆刷树干,可保护树木。 目前,民勤县红崖山有石灰石,一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130万吨,二号矿体有1900万吨,三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94万吨,合计总量有3000多万吨。氧化钙平均51.58%,氧化镁<3%。

化纤行业产业链分析

导读:本专题对PTA的产业链结构、上下游情况、成本、竞争格局、价格影响因素、相关公司等做了全面梳理,此外还涉及PTA产业链上游的原油、PX,以及下游的聚酯、纺织,并对石化产品价格机制做了深度剖析,是PTA期现货研究的必备材料。 一、PTA的基本情况 PTA是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简称,在常温下是白色粉状晶体, 无毒、易燃,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限度内遇火即燃烧。 PTA为石油的下端产品。石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石脑油(别名轻汽油),从石脑油中提炼出MX(混二甲苯),再提炼出PX(对二甲苯)。PTA 以PX(配方占65%-67%)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氧气占35%-33%),生成粗对苯二甲酸。然后对粗对苯二甲酸进行加氢精制,去除杂质,再经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精对苯二酸产品,即PTA成品。 二、PTA: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 PTA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同时,PTA的应用又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的PTA和0.33-0.34吨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纤维切片、聚酯纤维、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国内市场中,有75%的PTA用于生产聚酯纤维;20%用于生产瓶级聚酯,主要应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5%用于膜级聚酯,主要应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可见,PTA的下游延伸产品主要是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在化纤中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制造业是化纤行业中规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业,除了涤纶外,其产品还包括腈纶、锦纶、氨纶等。2005年中国化纤产量162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400万吨的37%。合成纤维产量占化纤总量的92%,而涤纶纤维占合成纤维的85%。涤纶分长丝和短纤,长丝约占62%,短纤约占38%。长丝和短纤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是PTA 和MEG生产出切片、用切片融解后喷丝而成;一种是PTA和MEG在生产过程中不生产切片,而是直接喷丝而成。 涤纶可用于制作特种材料如防弹衣、安全带、轮胎帘子线,渔网、绳索,滤布及缘绝材料等等。但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纺织原料的一种。国内纺织品原料中,棉花和化纤占总量的90%。我国化纤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005年化纤产量占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2690万吨的61%。化纤中涤纶占化纤总量的近80%。因此,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涤纶长丝供纺织企业用来生产化纤布,涤纶短纤一般与棉花混纺。棉纱一般占纺织原料的60%,涤纶占30-35%,不过,二者用量因价格变化而替代。 三、PTA产业链结构

石灰石产业链构想示意图及项目简介

石灰石产业链构想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方解石(碳酸钙)颗粒组成的沉积岩。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石还能用作橡胶、塑料、造纸、涂料和油墨等行业的填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冶金、玻璃和石棉等生产中。还可用作工业废水的中种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制酸剂、酸中毒的解毒剂、含SO2废气中的SO2消除剂、乳牛饲料填加剂和油毛毡的防粘剂。也可用作牙粉、牙膏及其它化妆品的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农业上,用生石灰配制石灰硫黄合剂、波尔多液等农药。 目前,民勤县红崖山有石灰石,一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130万吨,二号矿体有1900万吨,三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94万吨,合计总量有3000多万吨。依托县内石灰石资源和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把石灰石资源开发目标指向石灰石深加工。通过“建链”、“增链”和“补链”,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石灰石产业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兴建硅酸盐水泥、制造玻璃、碳酸钙、冶金、石棉、烧碱、生石灰以及化妆品原料等产业。重点兴建年产100万平方米RBS速成墙项目、年产20万吨建筑石膏粉项目、年产9万吨乙炔项目、年产10万吨轻质碳酸钙项目、年产50万吨活性氧化钙项目。

石灰石产业链示意图

年产100万平方米RBS速成墙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年产100万平方米RBS速成墙项目 对接单位: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项目选址: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 项目背景:我国的石膏资源丰富,天然石膏资源为世界之最。石膏作为建筑材料的优点非常多。而我国尤其是化学石膏的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石膏都将是一种应该大力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RBS速成墙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其发展对丰富我国墙体材料品种,丰富小城镇建筑结构体系等是有益的。 红沙岗工业集聚区目前已探明有石灰石,一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130万吨,二号矿体有1900万吨,三号矿体有资源量为194万吨,合计总量有3000多万吨。随着荣达化工年产60万吨电石、200万吨水泥项目的建成运行,可为该项目的运行提供一些辅助原料。同时,红沙岗矿区建材化工产业区已逐步形成,从而产生大量的可再利用资源,从而满足项目建设的辅助原料。为项目的实施奠定有利条件。 项目资源需求:石膏4.5万吨/年,项目占地面积为25500平方米。用水量218立方米/天;用电量18万度/天。 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流程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完成对生产过程

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1] [编辑] 产业链的内涵 (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编辑] 产业链的类型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 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编辑] 产业链的形成[2]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姚小涛,席酉民,2002)。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锂电池产业链结构图例

锂电池产业链结构图例: 按照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成本分析结果,正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份额基本相当,即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一环节,如下表所示。 另外,从投资风险和收益对比角度来看,目前隔膜制造商的利润最高,但是其前期用地研发的投入也相当高,由于技术难度大因此风险也偏高。 高端锂电池制造的技术瓶颈依然突出 凭借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中国的锂离子电池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深圳比亚迪为例,它成功开创了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电池生产模式,国内众多中小型电池企业在采用这种人工成本或半人工的生产方式,然而在高端锂电池方面,中国企业却一直停滞不前,这也是制约电池成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不久前,国内某知名证券咨询机构针对中国锂电池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仔细分析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局限性。 关键技术竞争力分析 电池设计:国内小型电池设计能力尚可,但是大容量大功率电池方面,电池结构的设计,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匹配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电池组装技术: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工艺要求较高,无水化,无灰化,机械化的生产线是产品性能稳定均一的保障,中国企业大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差距较大。 电池组管理与保护技术:为了解决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一致性问题,良好可靠的电池组管理与保护方案对于保证系统克放电性能、温度特性、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意义尤为重要。 正极材料理化性能及一致性:正极材料质量与性能是影响电流品质的主要因素。国内厂商对小型二次电流用碳酸锂材料以及动力电池用锰酸俚、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均可以实现国产,甚至有供过于求的现象,而由于在材料配方及棒体制备工艺等关键环节上的技术局限,纯度、轻度、粒度分布、工艺重复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差距。 隔膜材料工艺:隔膜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工作的核心材料,隔膜这一高技术附加值与高利润附加值的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将是降低锂电池成本的主要突破领域,主要难点在于复合材料、厚度、密度、孔径等。 盐湖提锂技术:用盐湖内水资源提取锂或为全球成熟的主流技术。目前国内锂盐90%来自于锂矿资源,冶炼提取成本较高,西藏、青海等地的盐湖矿产是我国发展锂工业的资源优势,由于技术与地域等因素制约,开采技术仍未实现规模化突破,开采成本仍然较高。盐湖提锂与矿石提锂是并存的。 高性能电解液合成技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基本实现国产化,锂最为关键的电解质成份六氟磷酸锂仍需从日本等国进口,电解液添加剂以及提高锂离子的锂盐电解质的制备技术仍然是产业发展热点,难点在于:电解质的制备、电解质粘度、高稳定性、温度范围、电解液的阻燃添加剂。

各行业上下游关系图——煤化工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链

各行业上下游关系图——煤化工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链 图中由上往下公司资产越来越轻,毛利越来越高,而高毛利行业所包含的公司高毛利高成长度的概率自然大一些,因此可以帮助投资人选择更好的持股标的;

所谓非周期性行业就是指那些不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涉及人类日常消费的行业。如:食品,医药,酒类、服装等。因为不管经济好与坏,人总要生病,总要吃饭,总要穿衣服,所以这些行业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然而,话虽如此,但并非只要是所谓的非周期行业的股票就具备非周期的性质,非周期性往往只是指行业公司的盈利状况,而不是股价运行。左右股价的另一个因素是估值,估值的存在会使得股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涨久则跌,跌久则涨。 而且,即便是非周期行业公司,其盈利状况也会随着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竞争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众人皆买非周期股幻想成长永续的时候,一方面估值泡沫被吹大,另一方面公司面临的隐患被忽略。但隐患终究会现形,泡沫便随即捅破,于是非周期成长神话轰然倒塌 回归现实,这时非周期性就被弱化了。 因此,所谓非周期,所谓成长,均需投资人认真斟酌,股市永无只涨不跌的股票。

周期性行业构架,包括下游可选消费、中游制造、上游资源和交通运输行业,该行业占 A股总市值36%。 投资策略:影响周期性行业盈利的要素主要是产品价格和需求,二者的波动决定了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波动。大部分周期性企业喜欢在行业景气度高峰期盲目扩张,一旦行业景气度下滑则形成庞大的过剩产能,这些过剩产能不但不能产生效益,折旧、摊销、负债、维护还产生大量的费用,侵蚀企业的利润,因此导致这些行业的价格和需求波幅巨大,例如有色金属、航运等,盈利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那些在行业景气度高峰期来临前适度控制扩张规模,行业景气度低谷后期能前瞻性地大举扩张的企业很可能是不错的投资标的,但这样的投资标的 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 当然,周期性行业有两个比较好的投机机会:其一是某些行业自身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如行业集中度提升、并购重组等带来的投资机会,其二是某些行业率先下滑可能将经历触底反弹 的过程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因此,对于周期股的投资,可以关注行业结构优化和景气触底反弹带来的结构性投机机会。 资料来源于网络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7188296.html,/s/blog_4d3a1b500102dywr.html --------------------------------------------------------------------------------------------- 西门吹股:石油化工产业链图

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

云计算产业链全景图 2010年10月18日浏览:13912次 近日对云计算产业链做了一个初步梳理,整理出如下示意图。 声明:本图纯属个人经验,并无精确数据来源。 1 xx yy 1% 表示在父类产品类别中xx公司的yy产品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1% 为了便于大家保存,文本信息如下: 云计算产业链分布图 (来源:刘黎明) 1.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计算类 1 Amazon EC 2 31% 2 Rackspace CloudServer 7% 3 Gogrid CloudHosting 3% 4 Joyent CloudHosting 3% 5 Flexiscale 1% 6 Elastichosts 1% 7 NewServers 1% 8 云快线Cloudex % (中国) 存储类 1 Amazon S3 35% 2 Rackspace CloudFile 8% 3 Amazon SimpleDB 5% 4 Amazon RDS 4% 5 Google Storage 3% 6 Microsoft Sql Azure 2% 7 Microsoft Azure AppFabric 1% 经纪门户类

1 RightScale 40% 2 cloudkick 5% 3 enStratus 5% 4 ylastic 5% 服务监控类 1 cloudclimate 30% 2 cloudstatus 30 3 cloudexchange 10% 2. 平台即服务 (PaaS) 应用运行平台 1 Windows Azure 30% 2 Google App Engine 20% 3 SalseForce 20% 4 Heroku 5% 5 新浪SAP 2% (中国) 应用管理平台 1 rPath 35% 2 Longjump 20%

【创新】招商引资“藏宝图”:怎么绘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招项目!

【创新】招商引资“藏宝图”:怎么绘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招项目! 【导言】 为何地块小、资源少、发展方向单一的开发区能够吸引这么多大块头”项目?为何这些知名企业如此“巧合”地占据了开发区产业链中的一环,为开发区延长、完善了产业链? 【正文】 总投资70亿元的斐讯通信鹤壁产业基地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1.5亿元的英资高端智能电子彩印包装项目、上海西默电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00万台IT通信和智能终端产品项目相继落地……今年年初以来,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191.18亿元。 为何地块小、资源少、发展方向单一的开发区能够吸引这么多大块头”项目?为何这些知名企业如此“巧合”地占据了开发区产业链中的一环,为开发区延长、完善了产业链?12月5日,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文耀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绘制了完整的产业链图谱,并依据产业链各个环节,列出了知名企业名录,让招商有了明确的目标。” 变四面出击为精确制导 由于区域定位不同,开发区在招商方面只招工业,不可能像其他县区那样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而在产业摆布方面,开发区下辖的城北、金山和东杨三个工业园区,产业主要为电子信息和金属镁精深加

工。相对固定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划分,让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面临着产业和项目选择面窄的问题。 “窄不等于弱。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我们更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更容易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刘文耀说。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产业链图谱无疑就是开发区招商人员的“藏宝图”。 “有了这份图谱,我们在招商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个环节需要招商、应该招哪些企业、我们掌握着哪些吸引对方的有利条件。”开发区招商局局长邢玉富给记者展示了金属镁的产业链图谱。这份图谱标明了金属镁产业从原材料至链条末端的各个环节:原镁(锭)可制成镁粉、镁粒、镁屑,加工成镁合金产品,做成镁牺牲阳极;其中镁粉、镁粒、镁屑又能继续深加工成为医药保健品、钢厂脱硫剂,镁合金产品则包括五金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建材型材、LED灯罩…… 除了这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图谱还附加了一份厚厚的、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名录,详细记录了这些企业的地理位置、实力、资质、主攻方向、主要产品等细节。“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上市企业和知名企业。通过图谱,我们可以明确招商方向,制订相应的招商计划;借助企业名录,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不再是盲目地碰运气。”邢玉富说。 从开发区招商的效果来看,显然,精准招商的成功率比“坐等”要高得多。

产业的概念与定义-图文(精)

1产业的概念 1.1观点总结 在英文中, 产业 (Industry 既可以指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具体产业部门,如工业、农业、服务业,或者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钢铁业、纺织业、食品业、造船业等。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 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 , 一般而言, 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 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业”等。 早期西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概念的定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集合。后来的研究者均在这一基础上对产业概念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 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认为产业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集合概念, 是属于中观层次的经济学范畴。对于微观经济中的单个企业来说, 产业是具有相同性质企业群体的集合 ; 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产业是国民经济基于共同标准而划分的部分。 (1 《辞海》 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 尽管它们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 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 (2杨治 “产业”概念是居于微观经济的的细胞(企业和家计与宏观经济的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 (3苏东水

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4杨公朴 在产业组织层面上, “产业” 是指“ 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当研究整体经济复杂运行中的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或者说当需要考察整个产业的状况,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结构与关联时, “产业”可以界定为“ 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 (5简新华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过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1.2产业和行业的区别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尽管它们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 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国家统计局 2003年 5月 14日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将国民经济划分为 20个产 业, 98个行业(见附。 1.3具体产业与产业链应用正误示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