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

摘要:

纵观战争历史,武器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微妙的改变,人发明运用武器,武器使人更加强大。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战争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逐步实现模式通用化、模块化,军事应变实战化、全民化,装备发展组合化、一体化,火力打击智能化、精确化,对抗手段微型化、无人化,系统优势集成化、实时化等特点,这使得战争机器的整体作战结构和作战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那么,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否从此弱化了呢?

关键词:纵观历史、信息化战争出现、人与武器

一.引言

随着人类智慧与科技的进步,武器装备也产生了飞跃式的提高。然而,相对武器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似乎呈现一种缓慢提升或停滞不前的趋势。那么,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人与武器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呢?本文从信息化战争中武器的发展、信息化战争中人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化条件下人与武器之间的关系三方面,着重论述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在以人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人与武器应该有机融合,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效能。

二.信息化战争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在应用在军事上所带来的巨大战争效益,深刻感受到现代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单靠军队数量已难以取胜,必须致力于发展高科技武器装备,从而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战争规模的传统发展思路,不断地在武器装备技术构成上增加武器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武器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更加强调高科技武器的较量,谁拥有更强大的武器,谁先抢占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战争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谁就更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3.信息化战争中武器的发展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是一种精确作战。实施精确作战的物础是高精度打击兵器以及建立与之匹配的信息化战场。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Ca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大大提高作战效果。

武器装备呈现出了发展模式通用化、模块化,军事应变实战化、全民化,装备发展组合化、一体化,火力打击智能化、精确化,对抗手段微型化、无人化,系统优势集成化、实时化等特点,这使得战争机器的整体作战结构和作战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在信息化战争中人的重要作用

1、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实质

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削弱人的决定作用,反而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了。尽管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武器对人的依赖性更大。无可否认,战争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是由人而不是由机器去进行并取胜的。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2、人的重要性

信息化条件下,尽管武器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对信息的作用,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和体现,决定战争胜负的依旧是掌握了科技知识和战斗规律的人。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人的体力与体能的作用大幅度下降,而人的智能作用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是人的肢体、人的大脑的延伸,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自主性。因此,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的技术操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现场、非直观、非接触地实施作战行动。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人丧失了战争的主体地位。谁都无法否认:再先进的武器还是由人来制造和使用的,离开了人,武器既不会自动产生,也不会自发地发挥效能,其性能在实战中发挥的程度,除了取决于战场环境外,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以及正确的战争指导。战斗意志、战术技术水平、指挥谋略能力、正确的战争指导等人的因素,在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中至关重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人与武器之间的关系,也只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3、人的作用的表现

21世纪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尽管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但也同样证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并没有过时。比如,以美国为首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的信息武器系统,在力量对比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表面上看,这场战争的胜利是靠先进武器装备打出来的,但实质上如果没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来使用这些先进武器,就不可能把先进武器的优势转化为战争的胜势。正如美国国防部在给国会报告中说的,“战争是依靠人来进行的,灵巧武器需要灵巧的手来操作”。反观伊拉克军队,自海湾战争以来虽受到西方国家多年封锁,但仍保存了不少现代化武器,如法制“幻影”式战斗机、“飞鱼”式导弹、俄制坦克等,但由于部队缺乏严格训练,军事素质很差,许多军人不会使用这些武器,结果在美军狂轰滥炸面前,那些先进武器装备也只能成为一堆废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增大了,但战争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活动;离开了人的作用,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无济于事。事实说明,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必须尊重科学,重视武器的作用,但也决不能迷信“武器制胜”一类的说法。

四、总结

信息化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人与武器能否有机融合。

人与武器对于战争的胜负影响是对立而统一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武器装备的威力,看不到人的作用,一味强调武器装备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只看到人的作用,看不到武器装备的威力,一味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先进武器的巨大战争效能。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最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保存著:《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2] 伍仁和著:《信息化战争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胡光正主编:《当代军事体制变革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 刘伟著:《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信息化武器装备成现代战争新宠

信息化武器装备成现代战争新宠 刘云海王志国弥纶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当前,以军事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群,正在推动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型,并使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武器装备发生“跨越式”飞跃,即由传统武器装备阶段迅疾转向高技术以及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新阶段,其中陆战武器装备一体化系统对抗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格外引人注目。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进行审视和驾驭。从本期起“军情热线”将请有关专家陆续介绍和阐释信息化转型中世界军事变革及其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知识和新动态等,以飨读者。——编者 信息化转型非同凡响 在当今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中,一个显著标志是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速度陡升,并形成了以高技术装备为核心的融合发展新态势。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陆战武器装备开始向系统化对抗方向发展,正在变“先着眼个体再着眼整体”为“先着眼整体再着眼个体”,特别是注重以“系统”谋功能,以综合集成途径谋求最大的整体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各兵种装备“1+1>2”的效应。发展中人们已清晰可见:如今陆战军事力量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 目前,各国在积极发展信息化装备的同时,一方面努力使武器装备具备先进的火力和机动力,同时更加注重强大的信息力作用,从而全面开启了陆战武器装备信息化全维一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信息化陆战平台可谓家族庞大,人丁兴旺。他们以信息技术为纽带,通过武器系统的有机融合,不再是一个个单元的简单集合,而是注重武器、火力、平台“浑然一体”,尤其是三军综合信息作战系统,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国家竞相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全维一体系统对抗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军队在加速推进全维一体、融合发展的信息化转型中,均重视把全力推进陆战武器装备一体化系统对抗的变革与发展当作重要一环,从而使现代战争既表征为武器对武器的对抗,也更加凸显出体系对体系、系统对系统的对抗。 陆军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最为基础的军种。而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陆战场已今非昔比,陆战武器装备发展于变革中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武装自己,开始谱写新的变奏曲: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融合发展和注重一体化运用,使得现代战争舞台异彩纷呈。陆军航空兵的诞生,使陆军如虎添翼,具备了空地一体的作战能力;“陆战之王”坦克装甲车辆“嵌入”数字化信息系统,使之在各种战场环境中机动更加自如;先进制导技术使炮兵、防空兵火力打击更加精确;现代 化工程装备大量列装,使“开路先锋”能够化天堑为通途……正是:现代陆战已开始由单兵种作战向各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以系统对抗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取代单元对抗模式,单元作战优势也必然地开始让位于“体系对抗优势”。 火力战与信息战并举 现代战争中,火力战与信息战紧密融合,主战平台系统加速向通用化、轻型化、快速化方向发展,并在加速更新换代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强调一专多能,减少型号品种;注重性能质量,提高通用性和互换性;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代武器组合成新型系统;重视现有装备的改进改造,实现一代平台、多代负载等。 一些国家陆军为了适应多元化作战目标和复杂作战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要求,在设计新

信息化武器装备基础知识

信息化武器装备基础知识 武器装备是军队的工具,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有武器装备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导致高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大量涌现和广泛使用,标志着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的初步形成。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深刻认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点,了解其对现代作战带来的巨大影响,探索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指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高技术,具备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具有以下特点: (一)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就是指信息化武器采用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应软件,使武器部分具有人的大脑的思维功能,能利用自身的信号探测和处理装置,自主地分析、识别和攻击目标。现代化的导弹,与传统武器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部分地具有了人的思维功能。导弹敏感部件测定自身运动参数和外部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判断分形状态和位置偏差,进行修正后控制导弹飞向目标。以往武器打击力、机动力的提高,都不过是对人的体力的延伸,只有信息化武器才开始对人的脑力加以延伸。 (二)网络化 所谓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网络将单件武器装备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互连互通操作能力的大系统。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今天,由电缆、光纤和无线电台、卫星等各种电子设备构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信息公路”,密布于陆上和地下、海上和海下、天空和太空等各种空间,这些“信息公路”链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无缝链接、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这个信息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部署于陆、海、空、天的所有武器系统和指挥体系连接在一起,将各种武器系统综合集成为作战大系统。无论坦克、飞机、舰艇和卫星怎样分散部署,无论这些武器身在何处,只要想用它来打仗,随时调用都能做到“指哪打哪”,实施精确打击。 (三)一体化 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功能上的一体化,即过去由几件装备遂行的作战职能,现在由一个武器系统来完成;二是结构上的一体化,即通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把战场上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联为一体,使各种作战力量紧密配合、协调行动,提高整体作战。必如,C4ISR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之大成的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种类 (一)信息战装备

对信息化作战的几点思考

对信息化作战的几点思考 (学员四队一班张德辉) 信作战争是现在军事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作战样式和基本作战行动,是以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力量,在以电子和计算机网络空间构成的电子信息空间进行的战役、战略或战术性作战。信息作战是以计算机网络攻防、电子攻防和以反辐射、电磁脉冲等武器对电子设备的硬摧毁以及这种硬摧毁的防护;其主要目的不是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摧毁敌军事设施,而是破坏这些有生力量和军事设施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包括敌信息传递、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在内的军事信息系统。 一、对信息化作战的理解 (一)信息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作战样式。传统理论认为,信息进攻与信息防御的主体具有分离性,信息进攻靠信息对抗部队,而信息防御则靠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和设备。这里有体制制约的原因,目前我军信息进攻力量和信息防御力量在隶属关系上是分开的,作战运用上也是相互独立的。也有技术缺乏的原因,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使得信息作战武器系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影响了进攻和防御的一体化运用。还有手段受限的原因,主要限于电子攻击、网络攻击和反辐射攻击,缺少指控系统对抗、综合网系对抗、新型能量对抗等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突破,作战单元的一体化和全新作战样式的出现,攻防主体将由分离性逐步向一体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平台一体,信息作战的武器平台本身具备攻防一体的功能,将信息作战武器与其他军

种武器平台结合成一体化的武器系统,使其同时具备软硬一体、攻防一体的能力。例如美军的B-2A战略轰炸机,就是将侦察、通信、火力打击、电子干扰和电子防护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武器平台。2、结构一体,信息作战已经不再是单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对抗,而是各个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综合集成基础上的体系对抗,其攻防力量结构必定是一体的,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整体结构的功能优势。3、指战一体,指挥控制系统趋向于武器化,传统的指挥控制系统必须与信息对抗系统相融合,才能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作用。例如美军提出的指挥控制战,实际上就是攻防于一体的全新作战样式,指挥控制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信息防护和信息攻击两种职能。4、运用一体,通过高度融合的信息网络,将处于分离状态的攻防力量单元模块,快速组合成攻防一体的作战体系。 (二)信息作战是信息时代争夺信息资源的高级对抗行动。在信息化时代的条件下,信息已成为整个社会首要的战略资源和第一财富,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资泉、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进步的支柱、军事安全的核心、政治活动的生命、科技发展的平台。信息作战就是信息时代条件下争夺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的和高级的信息对抗活动。1、信息作战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目标一经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同时,其破坏性不仅局限在军事领域,而且把攻击矛头指向于国家的“神经系统”和人员的精神领域,对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危害尤为强烈。2000年3月,美国的部分大型网站遭黑客攻击,克林顿总统亲自召开国家安全会议,研究应对措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2、信息作战受到的限制因素较

信息化装备 (1)

第五章信息化装备 一、填空题 1、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武器装备】 2、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是海军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055 型驱逐舰】 3、系中国目前建造排水量最大的水下作战舰艇,堪称“国之重器”。【094 型核潜艇】 4、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隐身的现役战略轰炸机。【B-2】 5、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指挥控制系统】 6、是指工作原理、毁伤机理和作战运用方式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的各类高技术武器的统称。【新概念武器】 7、的出现,被称为战争史上继火药、核武器之后的“第三次革命”。【人工智能武器】 8、期间,无线电台大量装备部队,电子战开始出现,以电子战装备为代表的信息化装备初现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 9、2011 年开始的,新的信息化装备被广泛应用,各种人工智能(AI)装备开始进入战场。【叙利亚战争】 10、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核心是。【信息化革命】 11、是美国陆军主战坦克中最先进的型号。【M1A2 SEP 坦克】

12、潜艇按动力分为潜艇与潜艇。【常规动力】【核动力】 13、是美军第三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福特”级航空母舰】 14、2015 年 8 月1 日,俄正式成立,实现对航空、防空和反导防御、太空部队的统一指挥。【空天军】 15、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 和俄罗斯的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6、,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盖各种类型弹道导弹的陆基弹道导弹系列。【东风系列导弹】 17、C4KISR 系统即、、、、、、系统的简称。【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侦察】 18、“战斧”巡航导弹在航行中采用加和,或采用惯性制导加GPS 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攻击,在现代战争中充当了美军的“杀手锏”。【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景象匹配】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信息化装备的核心是()。【C】 A.军事通讯系统 B.军事侦察系统

武器装备信息化技术浅谈

武器装备信息化技术浅谈 摘要】军队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武器装备信息化占主导地位。他不仅涉及军队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军队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装备武器化的内涵,重点分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运用空间即信息化战场的具体工作平台,最后对未来的发展做了总结展望。 【关键词】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装备武器化;信息化战场 一、武器装备信息化与信息装备武器化的内涵 武器装备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武器装备和发展新型武器装备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即对现有武器装备加装信息技术装置或将其与信息系统相连接,受信息系统控制,使其具有原先不曾有的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和对抗等功能,从而使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作战效能得到成倍的提高。二是研制、生产、装备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三是对部队武器装备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武器逐步占据主战武器的主体地位,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实现联网化、自动化和实时化。信息装备武器化,是指在战争形态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在战争中地位作用的不断提高,信息装备系统直接应用于作战,因而成为具有“破坏力”特性的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和信息装备系统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武器”,成为战斗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信息技术是体系产生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武器装备信息化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中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信息力大幅提高,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才成 为可能;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中,信息化程度高的武器装备在体系中的作用和比重不断提高,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成为体系的核心。武器装备体系建设不再单纯追求物质、能量的最佳组合,而是追求物质、能量、信息的有机融合, 通过充分运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快速准确地操纵和控制物质和能量的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紧紧依靠信息技术的进步,通过提高整个武器装备体系的信息力,实现各武器装备系统的无缝连接,进而构建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三、信息化战场 敌对双方在依托信息网络而形成的作战环境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实施作战活动的空间就是信息化战场。信息化战场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环境为依托,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战场信息网络为支撑,能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作战信息的实时交换,以支持指挥人员、作战人员和作战保障人员信息活动的整个多维信息作战空间。信息化战场通常包括:信息化战场环境、信息化战场网络和信息化战场活动三个基本要素。 3.1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及其所生成的技术环境,是实现战场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构成和影响战场技术环境的信息技术主要有: (1)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信息化战场尤其是战场信息网络的主导技术,不断更新的通信技术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群,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等。 (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信息化战场上发现目标、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信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 “陆战之王”在变革中逐鹿信息化战场 当前,创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而且成为各国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不断创新和广泛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采取研制、改造、整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迅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一起构成的探测——打击系统,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核心。随着技术进步和军事需求的新变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内涵逐步扩展,功能不断增强,系统名称也在不断变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挥与控制”(C2)系统;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大量装备部队,通信手段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形成了“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70年代,美国将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成了“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到了80年代又加上“计算机”一词,变成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C4I)系统;海湾战争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加了监视与侦察功能,演变为C4ISR系统。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已由最初个别指挥机构分别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在各军兵种内部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三军一体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当前,美国正在着力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龙头”。从各国情况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发展新趋势:一是继续大幅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二是实现一体化无缝链接,实现在全球任何地方获得全方位信息支援;三是提高生存能力,不断提高抗干扰和抗毁伤能力。 传统弹药日趋实现智能化 与传统弹药相比,现代弹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获取并利用有效信息来修正弹道,准确命中目标,因而具有极高的战斗效能。新型智能化弹药的出现,是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弹药从原来的不可控发展到部分可控或完全可控。在西方发达国家,弹药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灵巧型、智能型方向发展。灵巧型弹药是一种在火力网外发射、“发射后不管”、自动识别与攻击目标的弹药。智能型弹药是能利用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等一切可利用的直接或间接目标信息,自主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方式的精确制导弹药。 为适应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特别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实施精确打击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新型弹药。据悉,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在弹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弹药发展将呈现出如下新特点:一是精度高。采用新型制导技术,其命中精度将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打击效果也将同步提高。二是射程远。各种防区外发射的新型弹药将成为发展重点,一些弹药甚至可能具备洲际作战能力。三是隐形化。新型弹药除采用高速飞行、改变弹道飞行轨迹、实现导弹末端弹道机动等措施提高突防能力外,还将广泛采用隐形技术,实现隐形化。总之,新型弹药将广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之真正具备自主搜索、自主选择、自主攻击的能力。 信息化作战平台不断更新 信息化作战平台,集成了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具有很高智能化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军事大国就开始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型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研制中,因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如美军的M1系列主战坦克、M2系列步战车、宙斯盾驱逐舰、F-22“猛禽”战斗机,俄罗斯的T-90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知识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知识 一、联合作战的概念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90年代,先后发生的两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联合作战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首先以强大的电子战夺取战场电磁控制权,并对伊实施长达38天的持续空袭,夺取制空权。随后,在沙科、沙伊边界约500千米正面上展开地面进攻。美第7军和第18空降军,在海、空军支援下,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合围于巴士拉以南地区,经短短的100小时地面作战,取得战争胜利。 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武力干预科索沃问题,利用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对南联盟实施长达78天的大规模空袭,迫使南联盟接受苛刻的停战协议。 从以上两个战例可以看出,联合作战是指“两个以上军种的力量,为达成一致的作战目的,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进行的作战。”各军兵种通过C4ISR系统,协调一致,相互支援、相互掩护,对敌对目标发动攻击。它的特点就是高度协调统一,反应速度,对目标的攻击力度强,波次多,让敌人难以招架。 这就是说,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单一军种都难以成为战场的主宰。只有诸军兵种力量形成联合作战体系,才能赢得战争胜利。 联合作战,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精心选择、使用相应的作战力量,通过发挥不同军种的独特优长,实现功能互补,扬长避短,在多维战场空间形成综合优势。因此,联合作战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战争实践的必然选择,其地位和作用将愈加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二、联合作战的两种模式 (1)两只或两只以上的部队(或兵种)互不隶属情况下的信息共享的协同作战,一般情况下各作战集群上面会设有一个共同的指挥部。 优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临时编配、迅速出击;情报功能强大,时效性较高;适宜于小规模的非常规作战或大规模的集群作战(战斗集群或战略集群)。 缺点:没有固定的编制,日常管理不便训练难度大;战时指挥、协同作战难度非常,需要极高的指挥能力和执行能力;战场应变能力较差。 【战例】二战后期苏联组织的大规模的战役集群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联合作战。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导弹与精确制导技术的思考 摘要:未来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资源的信息化战争,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结合高新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上的应用,分析了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发展方向。精确制导武器在走向体系化、网络化、智能化、隐形化的同时,也正朝着综合化、多用途方向发展,注重效费比的提高,将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火力。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制导技术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的变革;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场上已广泛使用,在伊拉克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已占到68%。近几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在精确制导武器研发和采购上的投入,精确制导武器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原有装备经过改进和改装后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新型精确制导武器不断涌现,使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了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新时期新阶段,探讨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模式和 1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单元、制导系统与作战信息平台相融合,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战争形态,都要求能快速准确发现目标、及时决策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信息化,而且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其获得信息的来源不能只限于自身的探测器,还应当充分利用战场中的多种信息资源。对现有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单元进行信息化改进,使其充分支持C4I、C4ISR、C4KISR等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使发射单元不但具备自身火力分布数据,还能共享上级的综合情报数据以共享敌方前沿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等情况,这些都对参战人员掌握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时机或者自动修正发射之前的参数提供必要的支持。目前,精确制导武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程度不高,弹上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近,易受干扰,而且受体积质量的限制,弹上传感器的探测性能无法与其它探测平台的传感器相比。如果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加装数据链,则精确制导武器之间、精确制导武器与其它信息平台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能迅速察觉目标的机动和环境的变化,在飞行中进行数据交换,实时地对弹上数据进行修正,将极大地提高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还可以识别特定目标和对目标毁伤评价,如果原定目

探索陆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

探索陆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 【摘要】对现有武器装备通过嵌入、改装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挖掘现有装备的潜力,科学整合现有资源,是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应重点解决指挥控制系统设计改造以及火力控制系统的理论转化,统一软件技术标准,打造信息化训练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武器装备;技术改造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发展,武器装备必须要向信息化演变、增加信息化功能,以更好地满足作战需求。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新老装备混编的情况下,通过嵌入、改装等技术手段,对各类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挖掘装备的潜力和科学整合现有资源,是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对武器装备的指挥控制系统进行重点设计和改造 随着陆军与地面战场信息化发展,指挥控制技术已成为除火力、机动、防护以外的坦克战斗力的第四大要素。在信息化战场上,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处理、交换、显示、控制功能的坦克将会严重削弱战斗力,甚至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赋予了新的作战功能,通过战时通信指挥网络的实时指挥与控制,实现战场情报信息的共享,以及全战场所有武器装备的指挥与控制。但是,对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指挥控制系统与普通的C4I系统有很大不同。一是在系统布局上,普通C4I系统多为分散布置,而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却要在平台内集中布置,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组建难度;二是在实时性上,普通C4I系统的使用时机多为战役的准备和实施阶段,而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属于战术指挥控制系统,主要是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发挥作用,对实时性的要求特别高;三是在作用范围上,普通C4I系统主要在指挥所之间发挥作用,而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除了与上级指挥所交换信息外,还要兼顾车际和乘员间的通信,以及车辆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控制。要以军事需求与战术技术指标为目标,对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按照“系统-功能-信息”的顺序逐一进行分解设计,得到指挥控制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和信息需求。由于信息是数据总线上传输数据的基本单元,而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又以信息的综合与处理为实体,所以,该系统分析与功能分解过程要一直延伸到信息层面。 二、加快火控系统的信息化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 现有武器装备的目标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已经达到实用阶段,但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仍然是武器装备火控系统今后一段时间的改造重点。坦克火炮经过技术改进后,能对飞行中弹丸的基线(即系统瞄准标记与弹丸质心的连线)进行观测与控制,测量目标与弹丸(基线)之间的偏差,为系统后一发弹的射击提供准确的修正信息,在目标自动跟踪火控系统的基础上向大闭环式火控系统发展。

在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

在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 2006年7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40周年。从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到洲际导弹,从核导弹到常规导弹,从武器装备机械化到武器装备信息化,这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部队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新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广泛应用,第二炮兵部队的指挥情报系统更加灵敏高效,武器性能更加先进完善,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已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战略力量。 回顾第二炮兵组建历程,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年轻的第二炮兵不辱使命,与有关单位协作,创造性地一举攻克计算机汉字技术,攀登了国防信息化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一技术,打开了第二炮兵信息化之门,打开了人民解放军通往信息化建设的大门,打开了中国人通往世界信息化的大门。 第二炮兵成为 全军首个信息化建设试点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关于加快国防信息工程建设决定,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且是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功工程。 当时,许多发达国家已普遍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等领域,计算机信息处理与作战指挥、军事训练、武器控制紧密结合。新军事变革从此悄然拉开序幕。 1973年,经毛泽东主席同意,周恩来总理委托国务院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王铮,召开全国军用电子工作会议,确定第二炮兵作为人民解放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第一个试点单位。此后,第二炮兵成立了电子装备办公室,具体负责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控制自动化建设,1975年,第二炮兵成立了第二研究所,一批计算机人才和“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汇集于此,开始点燃中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研究的星星之火。 1978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决定,陆军、海军、空军也都要建立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试点。从此,人民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全面起步。 开创中国信息化先河的“834”工程 我国国防信息工程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5年3月31日,卫星通信工程,即“331”工程启动;1977年11月,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启动。 1983年4月,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组成以第二炮兵为主,有总参通信部、海军、空军、炮兵,和国家电子部、航天部等军内外单位人员参加的攻关协作队伍,在第二炮兵计算机汉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全军统一型号的中文信息处理装备。根据当时决定的时间,此项工程被命名为“834”工程。 卫星通信工程、“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计算机汉字处理工程,成为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三大国防信息工程。 当时,一些国家流行的电子计算机,只有西文处理系统,不能处理其他文字。早在1976年,第二炮兵有关部门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研究导弹飞行轨迹中,发现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只能显示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为便于有关人员使用,研究人员用图形“制造”了十分有限的几十个“图形汉字”,这些“图形汉字”很难准确表达十分简单的指挥用语的语义。 研究人员明白,如何使计算机兼容西文和其他文字,不仅成了中国军队启动国防信息工程建设的一大难关,也是中国普及电子计算机的一大难题。可以说,不攻克这一难关,中国就不能实现信息化,就不能实现便捷的国际信息化交流,更谈不上后来的中文互联网。 与卫星通信工程和“银河”巨型计算机工程的科研领军人物不同,当时,担任“834”工程的设计师们,是一批默默无闻的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他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战斗在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设前沿,在经过广泛调查研

讨论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

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战术与人的关系 3220班次谭海杰 1322016 古人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又曰:“故国虽大,好战 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与发展故然是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时代潮流,然而,战争却不时睁大眼睛伺机为虐。纵观每一次战争,都是人与人、武器装备与武器装备、战术与战术的生死角逐。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武器装备、战术与人的关系问题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一、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轻武器经历着更新换代的变革。美国、苏联和西欧诸国都进行了轻武器装备更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新型轻武器。这个时期轻武器新产品开发也十分活跃,有些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军队,有些正处于开发试验阶段。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大致为:突击步枪将继续在结构和性能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先进战斗步枪、轻型步冲合一枪、新卡宾枪、单兵自卫枪、步枪轻机枪合一的新型单兵战斗武器等已经出现;手枪的发展,将着重解决手枪弹头命中人体后使其迅速丧失战斗力的停止作用和侵彻性 能同时提高的问题;自动榴弹发射器将大幅度减轻重量,开发新型高威力弹药(包括近炸引信)和昼夜使用的测距瞄准合一的袖 珍火控系统;普通口径的通用机枪或中型机枪的地面野战使用将趋于减少,这类机枪将主要装备在各种车辆、直升机、低空作战飞机上单独使用或在战斗车辆上作为并列武器(与主炮同轴)使用;低发射痕迹(无焰、无烟、微声)的轻武器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层出不穷的各种武器装备的试验方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提高武器机动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增强其威力,加大其火力密度,以提高其作战效能;武器在新材料(如轻金属、工程塑料等)、新能源(如非火药能源—— 电磁能、声能、光能等)和高技术的采用方面也将大有前途。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方式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方式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步入信息化,作战指挥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于作战指挥方式的探讨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机械化战争中的作战指挥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必须有所发展,文章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新的作战指挥方式:动态分权式指挥、网络节点式指挥和虚拟游动式指挥。 一定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指挥方式,在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各作战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指挥工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信的网络化和可视化等,使得指挥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动态共享成为可能,指挥职权的分配更加自由,权力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指挥员对指挥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也更得心应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各种新的指挥方式相继出现。下面,就从指挥职权的分配、指挥信息的运行和指挥机构的分布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挥方式作初步探索。 网络节点式指挥,是指在网状的作战指挥系统中,根据战场态势和作战任务等具体情况的不同,由处在网络中最佳节点的指挥机构实施指挥的一种方式。它在指挥信息高效顺畅运行的基础上打破了指挥跨越的层次性,做到按级指挥和越级指挥的高度融合。 指挥信息的顺畅传递和高效运行是指挥力充分释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机械化战争中,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信息传递时效性差,且稳定性易受干扰,加之适应T业时代精细分工的金字塔式层级指挥体系,使指挥信息只能按级顺序传递,横向之间很难沟通,甚至指令越级的上传下达也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指挥系统应付战场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差,跟不上作战节奏的高速发展变化。进入信息时代后,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网格的应用,覆盖了上至太空、下至海洋底部的广阔立体空间,能够实现网状、多路由、可控制、多方式、端到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通过采取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包括大量的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基础设施,不同空间的大量传感器和作战平台,以及众多的作战人员和非作战人员,将整个战场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所有作战资源囊括其中,并使各作战单元之间紧密相连,达成情报互通、信息共享、密切协同和快速反应的目的,指挥信息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作战指挥完全能够打破层级的限制,在整个网络中通过各指挥节点实现按级指挥和越级指挥的高度融合。 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下,所有的指挥机构在网络体系内都是一个个网络节点,彼此间互联互通,指挥级别根据具体作战任务而定,通常是一种平等协作的互助关系,在不同的作战样式、作战规模和作战时机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与以往层级式指挥方式相比,网络节点式指挥显示出诸多优点:一是利于指挥机构生存。在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下,指挥所功能具有可转移和可替代性,因为担负指挥任务的实际上是联合指挥机构,只要网络上有一个指挥节点存在,就能根据联合指挥机构战前或临时的授权履行指挥职责,当一个指挥所被摧毁丧失功能时,其作战指挥权会被迅速收回并赋予其它合适的指挥节点;二是利于提高指挥时效性。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将以往逐级顺序作业发展为异地同步并行作业。在作战的全时段,各作战单元可同时受领任务、同时展开作战行动,实现诸作战要素的同步行动,大幅度提升了指挥的时效性;三是利于发挥整体战斗力。网络节点式指挥直接把所有参战力量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各个指挥节点适时协调各作战单元,有效聚合各作战力量,充分调动所有作战平台,共同指向作战目标,充分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四是利于发挥指挥系统功能。网络节点式指挥作为一种网状指挥体系,其纵横一体的球形结构,使信息流带动物质流和能量流,便于信息的交互与流通,充分发挥信息能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系统的整体功能。网络节点式指挥在运用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指挥网络在遭受打击后,能够迅速恢复,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和高效;二是指挥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智能化程度,系统应能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迅速辨别出有用信息,并及时分发到使用者手中;三是信息的安全保密程度,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信息安全,一旦网络中某一个节点被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合同战斗的三个发展方向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合同战斗的三个发展方向 六队 21100706020苏烨 不同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战争形态;不同的战争形态,又决定了不同的作战方式。因而,在人类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今天,以往的合同战斗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并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向前发展。 一、向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发展 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是指在联合战役的背景下,战术兵团、部队或分队,充分发挥和利用联合信息作战、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的效果,适时地采取打击和控制的方式,巩固或扩大战役级作战的效果,以达成某一特定作战目的的一种战斗方式。它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过程中特有的战斗方式,是军队基本实现机械化,并具备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条件下遂行战斗的主要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以某一军兵种为主,其它军兵种协调配合的合同战斗;也有别于各联合战术兵团在统一的指挥控制下,以相互平等的关系参战的联合战斗。之所以说它具有联合的性质,主要是因为战斗目的与战役目的,甚至战略目的趋向融合,战略决策介入战术层次,战役力量广泛运用于战斗行动,共同遂行战斗任务。之所以说它仍然是合同战斗,主要是因为这种战斗并不组建专门的联合战斗指挥机构,在战术兵团范围内,仍然以配属和支援的方式遂行战斗任务。 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战役层次的体系破击与战术层次的适时控制相结合。具体表现在:一是战术兵团得到的配属非常有限,

甚至得不到配属;二是依据不同的作战对象、战场环境和战斗任务,灵活确定主战军兵种;三是不组建联合战斗指挥机构,以计划协同为基础,更加强调依战场变化随机组织协调、自主协同和实时支援请求;四是战术兵团的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力量,融入在战役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体系之中,并充分利用战役力量的打击效果,在战役联合信息攻击、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的基础上,战术兵团适时发起攻击,夺取并控制重要目标或地区;五是强调信息主导,火力主战,充分发挥信息和火力的作用,以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为主、兵力突击或抗击为辅,组织战斗协同、战斗指挥以及各种保障。 二、向联合战斗发展 战斗,作为军事对抗的基本实践活动,已经历了冷兵器时代的阵形战斗,火器时代的线式战斗,机械化时代的合同战斗等历史阶段,现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战争正呈现出信息网络一体化、力量联合一体化、指挥控制一体化、作战空间一体化的新特征,交战双方的对抗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为了充分发挥诸军兵种的作战效能,使之形成体系化的整体作战能力,合同战斗向“联合战斗”迈进既是有效的途径,又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军队编制逐步向小型一体化发展,各军兵种战术单位更加精干,指挥控制能力提高,独立战斗能力增强,使各军兵种在战术范围内共同遂行任务,实施有效的联合作战成为可能。其次,依据一体化作战的思想,

从军队信息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

从军队信息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 当前,创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而且成为各国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不断创新和广泛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采取研制、改造、整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迅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一起构成的探测——打击系统,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核心。随着技术进步和军事需求的新变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内涵逐步扩展,功能不断增强,系统名称也在不断变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挥与控制”(C2)系统;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大量装备部队,通信手段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形成了“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70年代,美国将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成了“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到了80年代又加上“计算机”一词,变成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C4I)系统;海湾战争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加了监视与侦察功能,演变为C4ISR系统。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已由最初个别指挥机构分别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在各军兵种内部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三军一体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当前,美国正在着力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龙头”。从各国情况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发展新趋势:一是继续大幅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二是实现一体化无缝链接,实现在全球任何地方获得全方位信息支援;三是提高生存能力,不断提高抗干扰和抗毁伤能力。 传统弹药日趋实现智能化 与传统弹药相比,现代弹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获取并利用有效信息来修正弹道,准确命中目标,因而具有极高的战斗效能。新型智能化弹药的出现,是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弹药从原来的不可控发展到部分可控或完全可控。在西方发达国家,弹药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灵巧型、智能型方向发展。灵巧型弹药是一种在火力网外发射、“发射后不管”、自动识别与攻击目标的弹药。智能型弹药是能利用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等一切可利用的直接或间接目标信息,自主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方式的精确制导弹药。 为适应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特别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实施精确打击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新型弹药。据悉,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在弹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弹药发展将呈现出如下新特点:一是精度高。采用新型制导技术,其命中精度将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打击效果也将同步提高。二是射程远。各种防区外发射的新型弹药将成为发展重点,一些弹药甚至可能具备洲际作战能力。三是隐形化。新型弹药除采用高速飞行、改变弹道飞行轨迹、实现导弹末端弹道机动等措施提高突防能力外,还将广泛采用隐形技术,实现隐形化。总之,新型弹药将广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之真正具备自主搜索、自主选择、自主攻击的能力。 信息化作战平台不断更新

信息化条件下岛屿作战特点及应把握的问题

信息化条件下岛屿作战特点及应把握的问题随着海洋领土争端不断,我国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渡海登岛作战作为解决海洋争端、维护海洋主权的最终手段,将成为我军未来作战的重要样式。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将面临哪些挑战?传统的阻碍或许已挡不住战斗机的炮火,可新型的战场将面对何种威慑,缺乏经验的信息化部队将怎样面对同样装备精良的对手?信息化条件下岛屿作战特点 一、作战空间广阔,参战兵种多,作战样式灵活。 岛屿登陆作战空间非常广阔。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岛屿登陆作战将在广阔的水下、水面、空中、岛礁以及电磁、信息等多维空间中进行。参战兵力将包括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等多兵种、军种。作战样式将包括封锁与反封锁、空袭与反空袭、登陆与反登陆及特种作战等。 二、战场远离大陆,兵力使用受限,指挥保障困难。 我国存在主权争议的岛屿多分布于我国广阔的南海海域,远离大陆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彼此间距离较远。岸基航空兵受航程限制很难对岛屿登陆作战形成有效支援。由于远离大陆,各兵种之间将受通信、情报等方面因素限制,协同指挥困难加大,同时运输补给线较长,又给整个海上编队的后勤保障带来严重障碍。 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不足,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远程火力支援能力的不足: 无法从战区的范围对登陆部队进行全面有力的支持:

二是多维立体的联合作战能力的不足: 不能集中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来执行所要完成的任务。 三、作战行动受水文、气象、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岛屿多处于大洋深处,周围水文情况复杂,且洋流较大,水面舰艇及舰载武器受使用条件限制,可执行任务的时间将大大缩短,使用效果也将大大降低。岛屿地理环境恶劣,气象变化快,且面积狭小,海岸沿线山地、岛礁较多,很难进行抢滩登陆。岛礁面积较小,可供登陆的正而宽度有限,首次登陆的兵力数量有限,难以一下子形成优势,且岛上作战,敌我双方短兵相接,不少火器的威力难以发挥,组织协同也较为困难。岛上生存条件差,淡水、食物一般不能自给自足,岛上地势低平,防御困难,使得夺占岛礁后的防御作战面临很大困难,容易得而复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约800人死亡,飞机被毁146架,若干舰只沉没。从1966年开始,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活动,致使越军主要的补给路线遭受严重破坏,并多次诱发暴雨洪水,冲毁了越方的桥梁和家园。 四、信息化条件下复杂多变——快节奏的战争。 就如同美国所发动的几场战争一样,未来的岛屿作战也将是快节奏的,迅速变化的战争。把握主动、掌控全局,打击重点目标,都将是岛屿作战的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