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和局限性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和局限性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和局限性
周淑萍
(南平师专福建南平353《XX))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孤立的非语言行为是难以达到有效的目的的。
通过对“AHorseandlTwoG眼ts,,所述的美国游客和印度老人的遭遇的分析,可以明了跨文化非语言
行为的特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跨文化、误解

周淑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局和限性
交际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是编码和译码的
心理活动。编码是指人们把思想、感情、意向等编成
别人可以理解的代码。如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书
面语或其它符号等。而译码则是把外界接受到的信
息译成或赋予意义和进行评价的过程。人们在社会
生活中用于信息交流的代码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
口语,即语言行为;二是副语言行为,它可与语言一
起传递信息,也可以代替语言而独立地传递信息;三
是书面语;四是身势动态(kinesics)、空间关系
(p~cs)、图画等代码。如果根据萨莫瓦对非语言交际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
在语言因素以外,对输出者和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
的那些因素。”那么这四类中除第一类以外,其它三
类都属于非语言代码。
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构成人们社会生活中交
际的主要部分,而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的。萨莫瓦曾肯定地说:“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
社会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
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可见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
作用。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由于语言的障碍,跨文化
交际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程度就会更高。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的交际行为都在有意无意地同时运用着语
言和非语言行为(聋哑人除外),那么如果脱离语言
行为,单独依靠非语言行为,其效果又将如何呢?“A
H~朋dT场oC心ats,,一文,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一
例。或许能让我们对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有个更
清楚的认识。
“AHo,曲dT钟oG叨ts,’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综合英语教程》第三册第十单元阅读理解和语言活
动部分的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美国游客和一个生活
在印度偏僻小山村的老人之间的一段遭遇。由于语
言不通,双方只能借助身势语及其它非语言手段进
行交际,结果是美国游客想买马的雕像,却被印度老
人理解为是要买他的在附近吃草的两只羊。
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由于美国游客不懂当地方
言,而印度老人也只懂他们的方言T田而1语,所以尽
管双方都努力想借助语言交流,但最终从彼此的语
言中一无所获,反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意无意的非语
言行为获得了一些信息

。但他们却不断地误解对方,
请看文中出现的一系列误会:
Heeried,卿i嗯slowly~ndthestatue一hewooa
khaki一colouledshirt,speak吨pohtelytotheold~,“Howdoroudo?”
文中这位美国游客为这座精美的雕像所倾倒,
发出惊叹声,并绕着雕像仔细欣赏。但由于美国游客
身着的卡叽布料在印度通常是用来做军队制服的,
又由于最近附近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所以印度
老人猜测这位美国游客是政府派来调查谋杀案的警
察,并根据他踱步的举止判断他是在思考问题。
Thered一阮ed~glancedatthe即ats,tookouta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二00二年第四期周淑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局和限性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二00二年第四期
ciga祀tte,andasked一一
美国游客无意间瞥了那两只羊一眼,他掏出香
烟,想友好地与老人交谈。但印度老人却认为“‘警
察’现在不怀疑这羊是我的了,但从递烟的举动看,
‘警察’并不急着离开,一定是想找我调查关于谋杀
案的事。”
“I’msureyoumustknowthishorsewasInade,”s由d
theAlnerieanto面st,阴ds而ledin脚tiating】y.
美国游客此时讨好地笑,是想从老人口中了解
到更多的关于这座雕像的历史,但老人的理解却是,
“这位‘警察’温和地笑表明他并不怀疑我涉嫌谋杀
案。”
He迁rewfromhiswalletahundredrupeenote.
美国游客想开价一百卢比买这座雕像,但印度
老人此时意识到他们的交谈开始涉及到与钱有关的
事了,但他实在想不出会是什么,于是主观地猜测这
个警察是找他换零钱。
He伴e初eloselyatthenote一withaghn,hetold
the~to即tothevillageheadn班nforhe如.印度老人一生也没见过么大的票子,于是他仔
细地看看这张钞票,然后笑了,他觉得别人居然指望
他这么个穷人换这么大面额的票子,这有点滑稽可
笑。但美国游客却把他的笑理解为老人认为一百卢
比这个价太低了。
Theoldmansaid,withhis叮es姗ellingtohis
邵ats.
印度老人叫美国游客自己去找村长换零钱,老
人不自觉地把目光移到羊身上。这是个无意识的目
光语,但却被美国游客捕捉到,并理解为老人很关爱
他的羊。
Hewentuptothemeasuallyands加ketheirhaeks.
美国人认为印度老人爱他的羊,于是认为如果
也对他的羊表示一下兴趣不失为一个上策,于是走
上前去拍拍这两只羊。但这一举动被老人与前面美
国人取出的一百卢比联系起来,认为美国人对他的
羊感兴趣,是想买他的羊。
Theold~pointedatthestationwagoll.··…印度老人因确信美国人要买他的羊,于是想知
道美国人是否想用这辆车把羊运走,但美国人却认
为老人是在问他是否是用车把雕像运走。
505叮ing,hebroughthispalmto罗therinsolute,
tu二dround,and~~out

ofsight.印度老人因意外地把羊卖个好价钱,十分感激
美国人帮他解决了开一小店的资金问题,于是朝他
敬个礼。因怕羊会跟着他,于是快速离开了。但美国
人的理解是印度老人对这个价钱很满意,于是高兴
地去找人帮忙抬那尊雕像。
非语言行为通常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应
用其形式传达其内容就是交际,交际过程图示如下:
信源(source)一编码(enc记e)*信道(Ch~el)一解码
(deeode)一信宿(destination)
在AHoI’seandl’w0Coats一文中,两个主人公虽
努力设法用语言代码交际,美国人一字一顿地用清
晰的英语,印度老人手势与语言并用,但由于语言丝
毫不相通而最终失败,于是双方自然而然地转向非
语言代码并尝试了多种手段以期建立起信道
(。h~1)。整个交际过程包括了非语言交际的诸多方面,如身势语(h对ylangUage/kinesics)辅助语和类
语言行为(palalillguistics/voc曲csandquasilanguage)及
外表行为。若进一步更细地分类,它还包括服饰语
言,如老人根据美国游客的咔叽布衣服而判断他是
警察;目光语(eyes/ocu肠ics),如老人根据“警察”看
他的羊的目光判断“警察”不再怀疑羊是他的私人财
产,美国游客根据老人看他的羊目光(虽然是无意
的),判断出老人极爱他的羊;手势语,如美国游客轻
拍老人的羊以示他也喜欢老人的羊。而印度老人手
指美国游客的车,意思是问美国人是否用那辆车把
羊运走。以及在故事的最后,老人举手向美国游客敬
礼。这三个手势语都被对方接收到,只是在译码的过
程中又出现失误,各自从自己主观的角度去理解,而
导致交际的失败。此外,面部表情在这次交际中也起
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美国游客丽leingratiatin幽
(讨好地笑),印度老人ghn(裂开嘴笑)等等,都被对
方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
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往往
是约定束成的,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故也
因文化而异,它在表达思想时与言语行为一样是与
文化相连的。但各民族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既有独特
性,又有共性。其共性是基于人类的共同生理机制及
对世界认识和生活经历和经验的相似,这也是文中
这场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的基础。但这场交际最终
失败了,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一)非语言行为的多义性。
许多非语言行为是跨文化跨国界的,甚至是跨
语言社团的,但同时这些非语言行为不仅在不同的
国度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同一个国度,相同的
文化环境中也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即存在着非
语言行为的“含义重叠”现象,这也是非语言行为的

著特征之一。这就给非语言交际带来更大的困难
和冒险性。文中的美国游客glancedatthegoats及印
度老人初thhiseyestravelli嗯tohissoats以及文中几乎所有的误解都与非语言行为的多义性有关。也就
是同样的非语言行为被信息的接受者赋予了不同的
意义,这是交际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文化环境和语境因素。
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表达时是与文
化相连的。所以非语言交际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环
境的制约,即在交际过程中人的信仰、价值观、世界
观等深层文化结构因素以及各自不同的认识环境、
经验、经历、知识等都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对非语言
行为的理解。如在文中的印度老人心目中,那尊马的
雕像是个神圣的守护神,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居
然有人出钱想买它。但对商业化了的美国人,它不过
是一件古董,与其它物品一样,都是有价的,没有什
么东西不可以用钱买到的。而这一点正是造成他们
交际失败的文化障碍。
有效交际也离不开对赖以生存的情景的认识,
因为语码(语言和非语言)的使用受制与情景。情景
与交际的关系如同鱼和水,是有效交际不可或缺的
一环,正如Hall(1976)所指出的:“意义的获得并不取
决于语码,而取决于环境,因为环境负载着不同程度
的意义,没有环境,语码是不完备的。因为它只是蕴
涵信息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决定意义。”交
际的情景包括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交际
发生的场合、时间、所涉及的话题等等。文中之所以
一再出现误解与交际场合中的巧合是分不开的。如
羊的存在,美国游客的服装而导致印度老人对其身
份的猜测而最终导致在老人心中角色关系的定位等
等,无不与当时的交际情景密切相关。
(三)交际行为的意向性和无意向性。
任何符号都可用来交际,有些非语言行为是有
意的,有些是无意识的,有些是有意向的有些是无意
向的。但无论是否有意向,只要被对方观察到并被赋
予意义,都有可能构成信息,而促使交际的发生。文
中出现两次的目光语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由于语言
的障碍,使得这无意向的目光语被赋予了错误的意
义,并无法及时纠正,而构成一连串误解中的一个。
(四)非语言行为的局限性。
非语言行为虽然在交际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
作用,但它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一定的语
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
有与语言行为或其它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
确的信息。脱离语言行为的非语言交际是难以奏效
的。这正是这场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所
在。
应该

说“AHorseandTwoG吧ts,,是一个典型的跨
文化非语言交际,尽管它是个失败的交际个案。但它
给我们的启示却具有现实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认识
到非语言行为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行为。它虽具有
表意功能,但不是可以代替语言而独立使用的符号
系统,只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用来伴随语言
起辅助作用的手段。所以有些非语言行为如身势语
又被称为伴随语言。因此脱离语言行为,孤立的非语
言行为是很难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非语言行为实
质上是一个封闭的(closed)而且十分有限的(h而ted)
代码系统。代码中的一切只有在一定的情景语境
(~textof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己ture)下,
只有在交际双方心领神会或预先约定的情况下,才
能发挥作用。
我们还可以由此例认识到,交际的过程,无论是
语言交际还是非语言交际,实际上都是个冒险的过
程。成功的交际中,到达信宿(dsstination)的信息与信
源(souree)发出的信息是极其相似的,但在交际过程
中,如果信道不够通畅,或解码过程中,对信源所发
出的代码,哪怕有一点理解偏差,都可能导致最终交
际的失败。而脱离了语言行为的孤立的非语言交际,
这种冒险性就更大了,哪怕一点极小的理解差异,也
会造成极大的一连串推断失误。
在AHorseandT脚0CoatS中,美国游客和印度老
人的交际失败,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认识
到,世界上不存在普遍正确的非语言行为,因为它具
有多义性。同时它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
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养成有意识地观察制约非语
言行为的规则的习惯,调节对非语言行为差异的情
感反应,提高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敏感
度等,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3川阂vBr,‘i记ers‘。记£ngl心erc政t此zCo~以必nR.E.几找er&N.C.Jain,帕dsworth:Behaoni,Cal谕rnja,1981
〔ZIHall,E.T旧卿耐“帆Anctiorpres。,一976
〔3]毕继万,非语言交际,见:英美文化辞典,胡文仲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1戴建东,试析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解放军外语学
院学报,1997增刊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7]潘永梁,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7(l)
【8]李杰,语境与会话含义,外语教学,2001(5)
〔9]邹为诚,加明,侧edsk必ofEngl诚haok班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
周淑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局和限性
建福教育学院学报二00二年第四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