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10月自考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09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将烹饪风味流派称为( )

A.帮口

B.菜系

C.道口

D.风派

2.我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 )

A.三大类

B.五大类

C.七大类

D.九大类

3.“染面煎”的挂糊方法,即在原料外挂一层面糊后加以油煎,出现在(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烹饪开始于( )

A.陶器使用

B.以火熟食

C.海盐调味

D.燔谷成熟

5.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所写的农学著作里关于烹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著作名称是( )

A.《酉阳杂俎》

B.《齐民要术》

C.《四民月令》

D.《本草经集注》

6.酒会席的气氛活泼、形式自如,菜肴以( )

A.酒水为主

B.点心为主

C.热菜为主

D.冷菜为主

7.传统名菜“干烧岩鲤”是典型的( )

A.淮扬菜

B.鲁菜

C.粤菜

D.川菜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法典《酒诰》颁布于( )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两汉时期

9.中国不同的节日饮不同的酒,饮菊花酒的习俗是在(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重阳节

10.到藏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向客人敬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 )

A.烤茶

B.擂茶

C.酥油茶

D.盖碗茶

11.中国的茶神是( )

A.陆羽

B.赵佶

C.裴汶

D.卢仝

12.饮食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在于( )

A.提高饮食生活水平

B.提高饮食消费档次

C.提高餐饮环境品味

D.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13.饮食消费者性格开朗、活泼、易变,用餐时情绪比较强烈,讲究用餐的气氛、环境和服务的是( )

A.胆汁质的消费者

B.多血质的消费者

C.黏液质的消费者

D.抑郁质的消费者

14.中国古代有“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指的是( )

A.宾客之事

B.祭祀之事

C.冠婚之事

D.军旅之事

15.沂蒙山区一带在送聘礼或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有的两样礼物是喜糖和( )

A.喜火烧

B.鸳鸯肉

C.枣子

D.饺子

16.标志明清时期人情小说的问世,也使得饮食描写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金瓶梅》

D.《喻世名言》

17.不同宗教在饮食方面的特点不同,其中服气、服药、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特点源于(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8.对于新科进士,唐宋时代都按例赐宴,称为( )

A.“恩荣宴”

B.“谢师宴”

C.“曲江宴”

D.“闻喜宴”

19.根据食物原料的属性,《医心方》将原料分为( )

A.寒温平三类

B.热寒平三类

C.寒温热三类

D.热凉平三类

20.在二十一世纪,下列哪项食物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

A.为生存提供营养

B.饱口福

C.视觉欣赏

D.保健功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中国饮食文化可划分为__技术_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类。

22.我国在_汉代__出现了温室栽培蔬菜技术,这对原料的丰富有重要作用。

23.菜肴名称可分为实名类和_艺名_类两种。

24.文人的酒令称为_雅令_,这类酒令按内容可分为字令、诗令、词令和花鸟虫令等。

25.我们常见的盖碗茶茶具是由_茶盏_、茶盏盖、茶托三部分组成的。

26.颜色对菜肴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进食欲,二是_视觉欣赏_。

27.我国_满__族人民制作的糕点独具风味,其中萨其马很受大家的欢迎。

28.汉代的___司马相如__是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作家,在《子虚》和《上林》两赋中有关于饮食的华丽描写。

29.烹饪术语___火候___,原本是道士炼丹的术语,最后成为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30.封斋节食是__伊斯兰_教的信仰习俗,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宴席(通俗的说就是酒宴。从形式上讲,它是很多人聚餐的一种饮食方式;从物质内容上讲,它是按一定的规格和程序组合起来的一整套餐点;从社会意义上讲,它是进行交际庆贺等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

32.燕礼(周代宴饮种类之一,相聚欢宴,多指思亲就顾之间的宴饮)

33.茶法(是指封建政府为控制茶叶的生产与运销,加强对茶叶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的剥削,以垄断茶利以及“以茶治边”而实施的有关法律政策和制度。)

34.人生礼俗(即人生礼仪与习俗,是指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通常要举行的仪式礼节及由此形成的习俗)

35.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菜肴的命名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1)用原料名称或以原料名称叠加命名。如东坡肘子酸菜鱼麻辣豆腐等;

2)根据烹调方法及原料命名。如炒白菜红烧肉葱爆大虾等;

3)根据原料名称加烹调方法加原料命名。如香干炒芹菜银鱼涨蛋小鸡炖蘑菇等;

4)根据炊具加原料或原料加炊具命名,如铁板鳝鱼片牛肉砂锅瓦罐猪蹄等;

5)根据口味加原料命名,如鱼香脆皮鸡条麻酱腐竹香槽嫩鸡等。

37.中国传统年节的特点是什么?

答:相对来说,中国五千年文化受到异族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节日的习俗,节日的传说等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

1)节日的类型主要是民族传统节日;

2)节日的时间与中国古代的立法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

38.药膳食品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答:药膳是用食物与药物混合来治病强身的饮食,借助药力,药助食威,将药食的性味配伍与脏腑气血相结合,注重研究营养配方,结合烹调技巧,使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又能起到保健美容治病的作用。

1)重视国民体质变化,纠正以“补”为主的传统饮食思路;

2)注意疾病谱的改变,着眼于“生活习惯病”的防治;

3)坚持辩证施膳的原则,重点开发清单,素雅的药膳食品。

4)药膳美容美。美容与饮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日常饮食中许多食物除了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之外,还有营养肌肤的作用。若辅以具有美容护肤的中药,则取药物之性,食物之味。

39.《水浒传》中的饮食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古典的饮食环境,由著名的酒楼饭庄,也有小规模的饭馆茶坊;

二是反映出别致的快餐饮食文化;

三是小说中反映了复杂的食俗心理;有食不甘味的悔恨心理,举棋不定的矛盾心理,充满豪气的不服心理,视死如归的豪无畏心理等;

四是反映出混合的“北食”风味菜肴,涉及的地缘食俗范围相当广泛。

40.简述中国餐饮企业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答:1)必须找到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餐饮企业文化的契合点;

2)尽快建立起现代的餐饮企业制度文化;

3)解决好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4)尽快提高餐饮服务行业员工整体素质和深层次素质。市场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最根本的竞争当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智慧竞争。从长远看,未来餐饮企业应当视文化建设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我国饮食消费文化的现状是什么?

1)饮食消费观念的双重滞后,中国人在饮食消费中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平时饮食极度节省,此源于中国人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黜奢崇俭”的消费观念。第二种是节假日或宴请宾客时的极度浪费,此观念源于中国人的“克己让人”的礼仪观念。

2)饮食消费结构缺乏科学性。第一,“面子”和“人情”的消费观念增长过快,受传统文化影响,“面子”和“人情”的消费一直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第二是精神文化消费缺乏,在公众就餐场合,不注重环境中人文气氛的投资塑造,只图以低级趣味来迎合社会低文化层次人群的需要;第三是公款吃喝刺激不正常的消费需求,从而造成了高档娱乐,

宾馆等由公款消费,并带动了虚假消费的增长。

42.论述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答: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具有过渡性,多元性,开放性和社会性。

1)过渡性。中国饮食文化中既有温饱的基调,也闪现着小康的生活新意,过渡性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①从小康社会的视角对温饱社会的饮食文化重新加以审视②符合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饮食文化需要从观念和实践中加以普及,使之稳定化系统化。

2)多元性。由于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来源极大丰富,人们对食物的选择余地扩大了,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也明显增加。

3)开放性。开放性表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①国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口味的需求营造了饮食的市场,在一个移民的城市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家乡的菜馆,饮食的多样性直接反映了城市移民的来处和多样性,这是判断城市人口结构的常规指标,也是探究城市魅力的新途径。随着移民而来的新饮食,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移民城市原住民的胃口。②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餐饮业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各国饮食文化相互交融。

4)社会性。①饮食文化本身涉及面广泛,各行业参与其中。②饮食原料生产供应的社会化③饮食加工与服务的社会化。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3.案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

国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从公元前3世纪始不断向境外传播,我国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时传入的,以后逐渐形成了饮食禁忌。一是不吃荤,“荤”包括一切动物性食品和葱、蒜、韭等辛香味食物;二是不饮酒。而南传佛教和西传佛教饮食禁忌较少。结合案例说明佛教的饮食禁忌以及素食在当代饮食文化中的作用。

答:佛教传入的中国历史很长,它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习俗相融合,被引进中国民间信仰和原有的儒家理论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佛教饮食文化实属一种修行教化型的饮食文化。佛教相应的制定了许多的戒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午不食戒:最基本的十种戒规之一,过去一般都得到遵行,近代我国佛寺事务较忙,此戒稍微松弛。

2)素食规定: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禁断五幸,如葱蒜韭等;佛教认为这五种幸臭植物熟食生淫,生食发嗔,不利修行。因而禁食;另一种则是基于佛教的慈悲教义禁食各种动物之肉。

3)酒戒:酒能令人乱性丧智,危害社会,更是修行之大忌。

4)进食仪轨: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各地僧团或佛寺根据有关戒规制定了相应的仪轨,并衍成为佛教的一大佛事活动。

佛教素食观念遍及中国民间。苏东坡曾撰有<<菜羹赋>>,把吃素食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及

向大自然回归联系起来,极力提倡。一般来说,素食清单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目前我国的素菜已经发展到数千种,成为人民群众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方异彩。才外,还有近年来在都市的素菜馆中十分盛行的所谓技巧性素菜。例如其中的整炸鲤鱼,炖全鸡,都是利用面筋豆腐皮,豆腐和蔬菜等原料,模仿食物原样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素菜作为一种无肉类的食品,迎合了饮食健康的潮流,所以近年来也特表受不信佛者的人们的普遍喜爱。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中国饮食文化史 (2009-12-19 14:19:10) 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饮食一直是其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很早就牢固地树立了“ 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等观念,食是人之大欲。鉴于此,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当时黄河中下游的人们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周公旦所著的早期礼制全书《周礼》,对周代初期的官制进行全面描述。据该书记载,为王室服务的天官大冢宰中,与制作和供奉饮食有关的人员就达2332人,分为22种官职,并且书中还出现了“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饮食的名称。稍后的《礼记》在其《月令篇》、《礼运篇》、《内则篇》等中又有许多有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记叙,其中提到周代“八珍”及周代的风味小吃饵(点心),成为中国有关方面的最早记录。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相对应,人们也开始研究和记录长江中下游的饮食文化,如屈原及其弟子的作品总集——《楚辞》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歌颂当时楚国的酒与食品,特别是宋玉的《招魂》中提到许多食品和饮料名称,被誉为中国最古的菜谱。在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专门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篇中记叙了商汤以厨技擢用伊尹的故事及伊尹说汤的烹饪要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机,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该烹调理论成为中国以后几千年饮食烹调的理论依据。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便促进国内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交流,相应地饮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追求长寿等道术的流行更进一步促进食疗理论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许多词赋中都大量记叙当时的饮食物品,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枚乘的《七发》、杨雄的《蜀都赋》等。在王褒的《憧约》、史游的《急就篇》及一些字典(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中也提及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内容。其中王褒的《憧约》中有“烹荼”、“买茶”的文字,是“荼”发展为“茶”字的最早由来。并且出现了研究食疗的专著,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为世人假托“黄帝”所作。全书24卷,共81篇,是中国较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要维持健康,保持长寿就必须调和五味;《汤液醪体论》中提到酒在治疗疾病中的效用;《藏气法事论》中论述了饮食和养生的关系,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养生理论,成为后来的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依据。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若干具体方剂。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1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2、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3、《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 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可以概括为()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党的领导 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1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D.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对个性的束缚 1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A.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D.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13.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饮食文 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他在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历史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阶段。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继承与发展 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法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又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行为层次,包括烹调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出现了这么四个高峰:大约1万年前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新的谋生手段,告别了单纯依赖自然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大约50个世纪,创造出相当灿烂的原始饮食文化。约在4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区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经历商朝和周朝,统称“三代”,约延续了16个世纪,成为古代东方鼎盛的奴隶制国家。三代在原始社会丰厚的食料生活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进行国土开发,在黄土高原、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片片以犁耕农业和沟渠工程相结合的井田,那时大抵能亩产一石,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稳产高产田,初步奠定了大农业的基础。三代出现了较系统的烹调理论,反映了认识食料的一定深度和广度,以及膳食制造业的成熟;对饮食卫生、保鲜与食疗等,都已积累了成套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从战国到南北朝,约经历了10个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向上发展时期。在这段历史最繁盛的汉代,除了保持黄河流域的垦区外,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第 1 页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高等数学(工本)自考试题 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三角形的以下性质中是仿射性质的是( ) A.垂心 B.重心 C.内心 D.外心 2.以下四条直线中所含的无穷远点与其他三条不同的是( ) A. x y x y 121 )1(2+= ++ B.11 )(2=++x x y C.x +2y =0 D.过点(1,3),(3,2)的直线 3.已知A ,B ,C ,D 四点是调和点列,任意调整它们次序后所得交比不会出现的是( ) A.1 B.2 C.-1 D. 2 1 4.椭圆型射影对应的自对应元素是( ) A.两个互异的实元素 B.两个互异的虚元素 C.两个重合的实元素 D.两个重合的虚元素 5.唯一决定一条二阶曲线需无三点共线的( ) A.3点 B.4点 C.5点 D.6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两点-3u 1+u 2+2u 3=0,2u 1-u 2+3u 3=0连线的坐标是_________. 7.若对合a μμ′+b (μ+μ′)+c =0是椭圆型的,则系数满足_________. 8.完全四线形的每一条对角线上有一组调和点列,即这直线上的两个顶点和_________. 9.椭圆上四定点与其上任意第五点所联四直线的交比为_________. 10.平面上任一圆通过的两个固定点称为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求使三点A (0,0),B (1,1),C (1,-1)变到三点A ′(1,1),B ′(3,1),C (1,-1)的仿射变换. 12.已知平面上有点A (2,1),B (4,2),C (6,-3),D (-3,2),E (-5,1),求A (BC ,DE ).

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

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文化综合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饮食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饮食文化是发展饮食产业必不可少的媒介。挖掘饮食文化价值,将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有机融合,促进饮食产业发展,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营销饮食产业 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食物生产与消费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受社会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在食品的生产、营销和消费领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的重点是,在饮食消费日益商业化的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与揭示现代食品文化和食品消费服务文化,让饮食文化在商业中发挥精神旗帜作用、价值支撑和对未来发展的牵引作用,并成为发展商业的有效促进因素(李志刚,1997)。 饮食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艺术等的文化综合体。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饮食文化就是以食品为物质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因为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文化往往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内容可以国家、地域、民族、宗教、食源、生产工艺、炊饮器皿、消费层次、文化品位等进行分类。从饮食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饮食物态文化、饮食制度文化、饮食行为文化、饮食心态文化等。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如饮食风俗、饮食思想、饮食行为、饮食技术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原料的几经变化、烹调技术的完善以及外部物质条件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步地形成独有的特征(冯玉珠,2009)。 一是生存性。以“民以食为天”为例,可见对于饮食文化的生存性这一特征是没有疑义的。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世界上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营养。 二是传承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区位文化的长久迟滞及内循环机制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区域内的饮食文化保持着传承。诸如食物原料品种及其生产、加工,基本食品的烹制方法,饮食习惯与风俗等等。 三是地域性。由于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形成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精、美、情、礼。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这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 C.广东 D.湖北 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总结5)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总结5篇)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说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对吃的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也造就了食物种类繁多、烹饪技巧复杂、讲究色香味等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不同于复杂的中国饮食文化,西方的饮食文化相对而言简单了很多;西餐注重就餐礼仪,吃西餐要着装讲究,西餐的餐具也很是精美。西方人的饮食多以肉禽类为主,且经常配以美酒,在调味上更是注重用作料带出食物原本的味道,烹饪方式也以煎、烤、煮的制作方式为主。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1)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主要受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在饮食上构成了“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国人是极讲究吃的,能够说吃饭是人生第一大事,所以在烹饪时不仅仅注重食物的内在品质,也注重菜式的外在美观,任何菜式都要保证“色、香、味”俱全。中国人以“和”为贵的观念也深深扎根于饮食文化之中。最能体现这

种观念的便是传统的“五味调和”,基本上所有的中国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调料烹制。中国人认为,美味的产生,需要各种佐料的相互调和。 用餐礼仪方面,中国人喜“动”不喜“静”,惯用圆桌,且有严格的座位排序。一般主宾、地位高的人或长者要坐到主位,以示尊重。这是由中华民族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尊卑观念以及家庭观念决定的。中国人也习惯在用餐时相互让菜,劝酒,餐桌上的气氛是十分和谐的。 (2)西方人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崇尚自由,追求人的个性,且西方人的性格更加理性化,因此更多关注食物的营养,西方人的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观念。在很多西方国家,食物是用来饱腹的,饮食只是一种用来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讲求平等,家庭结构也很简单,在用餐上也都使用长方桌,且座次随意,没有中国人那样严格的等级尊卑顺序。西方人平日好动,但吃饭时喜静,很少言语,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的、静静的享用自己的盘中餐。 2.用餐器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用餐器具多种多样,但最具唯一性、代表性的则是筷子。筷子能够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两根长长的细木棍凑成一双,用于夹取菜盘中的食物,体现了在中国人眼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吃饭时喜欢围成一桌,每个人都用一只手拿一双筷子,几双筷子能够一齐夹取同一盘中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配第、斯密、李嘉图 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第 1 页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6 课程代码:1001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________和国家________。 2.主犯指组织、领导________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________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________与________共同指向的对象。 4.《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_____周岁,女不得早于______周岁。 5.合同是________之间进行的一种________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法是由一定的( )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 A.统治者的意志 B.经济生活水平 C.全体公民的意志 D.物质生活条件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特别行政区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D.经济特区 3.对于(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 B.审判时 C.犯罪前 D.犯罪后 4.护士丁某在给一病孩注射青霉素时,忘记了做皮试,致使小孩过敏死亡。护士丁某的行为属于(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乎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犯罪 D.意外事件 5.某甲15周岁,是中国科技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强。依据《民法通则》规定,某甲应该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 )内,任何人均可提出异议。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7.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 ) A.10年 B.5年 C.2年 D.1年 8.某公司因对方当事人违约,给本公司造成经济损失5000元,但原合同中约定,对方如违约偿付违约金3000元。该公司应向对方提出偿付( ),才是符合经济合同法规定的。 A.2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9.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未生效的民事裁定的,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 )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 ) A.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组织关系 B.行政机关与其管理相对人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 C.行政机关与其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买卖关系 第 1 页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复习过程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论文题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目: 授课老 师: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目录摘要 Abstract 关键字 一、前言 二、饮食文化 1、特点 1.1中国饮食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1.3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宗教性 1.4 中国饮食文化的开放性 2、现状 3、快餐文化 4、发展趋势 5、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结 四、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摘要: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发展离不开饮 食。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从商周开始,钟鸣鼎食,到满、清的满汉全席,每一样经典菜式,都是从生活中不断的研究而来。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长久发展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而如今步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世界饮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的快餐文化,使得我国的饮食文化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融合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Abstract : Living in the world,just food and clothing the two things . Review of the 5000 years, all the development can not do without food. So in total all kinds of dazzling delicacy is born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last a long time .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t’s luxurious, and every classic dishes are from life in the continuous research.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360 industry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while 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ther word,it is a kind of "eat" culture.And now into twenty-first Century,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world's food culture, especially the western fast food culture, so that our country's food culture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form food culture.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字:饮食文化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快餐文化融合与创新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实际上,

2010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 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 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 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 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 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 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 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 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观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

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1】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2】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考察 【3】 一、“饮食文化圈”的概念 文化圈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的人种学家格雷布纳提出,此后,在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术领域被广泛认可与运用。根据中国客观纯在的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用“饮食文化圈”的概念反映和表达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属性的特征,可以叫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民族、历史、地域、习俗在中国饮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相同饮食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共同生息相存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地理单元。 【4】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类型 按照赵荣光的观点,中国饮食文化从17——18世纪,形成了12各饮食文化圈。分别是: 1.东北饮食文化圈 2.京津饮食文化圈 3.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圈 4.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 5.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圈

6.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圈 7.中北饮食文化圈 8.西北饮食文化圈 9.西南饮食文化圈 10.东南饮食文化圈 11.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圈 12.素食文化圈 【5】 这种划分的依据是饮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程以及各区域饮食特征及习俗,但其中所牵涉到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从了解饮食文化知识的角度上说,划分中国饮食文化圈也是为了理解的方便。 【也有人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圈可以只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和西北饮食文化区。】 【6】 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二)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经济的发展对饮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中国西部游牧民族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三个饮食文化区位,其中除了历史地理气候等的影响之外,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也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0319《行政组织理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元朝的行省,其派出者是( D ) 2-41 A.尚书省 B.尚衣省 C.门下省 D.中书省 2.主张在组织中保持比较小的管理幅度的人是( D ) 3-61 A.泰勒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法约尔 3.巴纳德认为,权威来自( C ) 3-66 A.强制 B.灌输 C.接受 D.服从 4.邓小平认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首先是( C ) 4-106 A.机构改革 B.提高效率 C.党政分开 D.政企分开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属于公务员的是( A )4-110(教材上无标准答案) A.部机关党委书记 B.高校党委书记 C.企业党委书记 D.社区党委书记 6.农业部关于提高粮食总产量的目标属于行政组织的( A ) 5-120 A.纵向目标 B.横向目标 C.政治目标 D.社会目标 7.目标综合法的制定方法是( B ) 5-137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上下结合 D.上下协调 8.最能体现线性思维方式的是( C ) 5-137 A.目标分解法 B.环境适应法 C.资源规划法 D.目标滚动法 9.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群团的规模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 B ) 9-242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显著关系 D.不固定关系 10.政府为部分群众提供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属于( A ) 5-126 A.社会正义供给制度 B.行政组织商业性经营 C.宏观经济调控 D.政府采购 11.雅典全盛时期国家权力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D ) 2-25

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中,适合使用电位器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A.位移B.温度 C.湿度D.扭矩 2、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量Y ?之比,称为 ?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X () A.阈值B.分辨力 C.灵敏度D.满量程输出 3、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 A.模拟型传感器B.计数型传感器 C.代码型传感器D.开关型传感器 4、电容式液位计属于() A.容栅型电容式传感器B.改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C.改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D.改变极板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5、下列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位移测量的是() A.压阻式位移传感器B.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C.涡流式位移传感器D.压电式位移传感器 6、某转动轴上贴有一块磁钢,利用霍尔元件与转动轴上磁钢接近产生脉冲的方 法测量轴的转速。若霍尔元件数为4,传感器输出频率为60Hz,则轴的转速为() A.240r/min B.900r/min C.1800r/min D.2400r/min 7、把几个同型号热电偶的同性电极参考端相并联,并将各热电偶的测量结处于

不同位置,这种并联热电偶可用于测量( ) A .多点的温度 B .多点的最低温度值 C .多点的平均温度值 D .多点的最高温度值 8、下列技术指标中,表述数/模转换器精度的是( ) A .电源抑制比 B .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 C .最大输出电压与最小输出电压之比 D .输出模拟电压的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 9、把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再并联到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 吸收电路,其作用为( ) A .克服串扰 B .抑制共模噪声 C .抑制差模噪声 D .消除电火花干扰 10、下列有源滤波器,具有品质因数Q 值越大,通带宽度越窄性质的滤波器是 ( ) A .带通滤波器 B .带阻滤波器 C .低通滤波器 D .高通滤波器 11、若周期信号)(t x 的周期为T ,则其基频为( ) A . T 41 B .T 21 C .T 1 D .T 2 12、已知函数)(t x 的傅里叶变换为)(f X ,则函数)2(3)(t x t y 的傅里叶变换为( ) A .)3 (2f X B .)2(23f X C .)3(23f X D .)2 (3f X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6分) 二、 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