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鹏熙医生个人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鹏熙医生个人简介

刘鹏熙教授简介

刘鹏熙,男,1956年10月生,医学硕士、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乳腺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协作组组长,国家中医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生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刘鹏熙教授曾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主任,湖南省抗癌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获中南大学优秀教师。现已从事乳腺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乳腺疾病方面造诣较深,熟练开展乳腺科各类手术,包括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乳房整形、重建、美容等手术。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8多名、博士研究生6名。主持省厅及部级研究项目8项。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8余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17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基本资料】

姓名:刘鹏熙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乳腺科

出生年月:1956年10月

籍贯:湖南湘潭

毕业学校:中南大学

最高学历:医学博士

【学习、工作经历】

1978.3-1982.12 湖南省南华大学(原衡阳医学院)医疗系

1982.12-1986.6 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工作住院医生

1986.7-1989.7 湖南医科大学86级研究生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

1989.7-1992.6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普外科工作;1989年晋升为主治医生、讲师

1992.7-1995.7 湖南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7月晋升为外科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5.8-1999.1 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工作, 硕士生导师

1999.1-2003.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肿瘤科工作,任副主任、主任。2000年9月晋升为肿瘤学教授、主任医生。

2003.4-2013.7 广东省中医院工作,任乳腺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3.7- 广东省中医院大乳腺科主任

【学术兼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协作组组长

国家中医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生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发表科研论文】

1.Wang Z, Liu P, Chen Q, Deng S, Liu X, Situ H, Zhong S, Hann S, Lin Y.Targeting

AMPK signaling pathway to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for cancer therapy.Curr Drug Targets. 2015,16(6):1-12

2. 许湘宁,李雪莲,刘鹏熙. 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初期骨代谢标志物

和骨密度的变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39-1542

3. 刘鹏熙. 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病灶需要外科治疗吗?医学与哲学. 2014,35(8B):

12-15

4. Wang Z, Wang N, Liu P, Chen Q, Situ H, Xie T, Zhang J, Peng C, Lin Y, Chen

J. MicroRNA-25 regulates chemoresistance-associated autophagy in breast cancer cells, a process modulated by the natural autophagy inducer isoliquiritigenin.

Oncotarget. 2014,30;5(16):7013-26.

5. Wang Z, Wang N, Li W, Liu P, Chen Q, Situ H, Zhong S, Guo L, Lin Y, Shen J,

Chen J.Caveolin-1 mediates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via β-catenin/ABCG2 signaling pathway.Carcinogenesis. 2014,35(10):2346-56.

6. 刘鹏熙,郭莉,李园园. 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分析:附1211例报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22(11):1426-1430

7.刘鹏熙,李薇晗. 精神安慰加中草药治疗对乳痛症伴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作用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13,7(2):102-106

8. 刘鹏熙.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学与哲学2013,34(3B):19-23

9. 郭莉,林旋龄,刘鹏熙. 1102例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 世界中医药2013,8(7):755-758

10.周瑞芳, 刘鹏熙,刘晓雁,等. 林毅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癌经验介绍. 新中医 2012,44(8): 225-226

11.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 丹参注射液对细胞基底样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28(5):773-775

12. 周瑞芳,刘鹏熙,刘晓雁. 黄芪注射液合用TA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 中药材2012,35(8)1304-1307

13.李雪莲,刘鹏熙. 乳腺纤维瘤病三例.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12;6(5):582-585

14. 田焕,覃伟,刘鹏熙. MicroRNAs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2,6(3):51-54

15. 刘鹏熙,李圆圆,张晓清,李雪莲.1211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证型分布及中医诊断. 辽宁中医杂志 2012,39(6): 1083-1084

16.郭莉, 刘鹏熙,陈前军,李倩. 血脂与受体双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3(4):146-148

17. 刘晓雁,韩凌,刘鹏熙,孙静. 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7):1663-1665

18. 张晓清,刘鹏熙,任黎萍,陈前军,钟少文.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实用医学杂志 2011,27(1):38-40

19. 陈莹,任黎萍,刘鹏熙. 乳腺混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 广东医学 2011,32(2):276

20.郭莉,刘鹏熙,陈前军,司徒红林,李倩.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血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10):1980-1982

21. 郭莉,刘鹏熙,林毅.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优势难点与对策若干思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11):124-125

22. 刘鹏熙. 几种容易复发的非哺乳期乳腺炎.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0,4(4):57-60

23. 徐飚,张晓清,刘鹏熙,陈前军,任黎萍.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0,31(11):1423-1425

24.司徒红林, 陈前军, 李娟娟, 刘晓雁,朱华宇, 郭莉, 林毅, 刘鹏熙. 501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4):595-598

25.郭莉,刘鹏熙. 聚类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巩固期证型研究的比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10-111

26.郭莉,刘鹏熙,司徒红林,等. 血脂、体质量指数与受体双阴性乳腺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2):103-105

27. 王聪,许锐,陈秀华,刘鹏熙. 针刺结合中药封包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68例. 新中医 2009,41(8):100

28.陈前军, 关若丹,司徒红林, 戴燕, 徐彪,刘鹏熙, 林毅.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对乳腺癌“分期辨证”方案的调查分析. 甘肃中医 2009,22(12):59-61

29.张晓清,刘鹏熙.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4):276-279

30. 赖熙雯,刘晓雁,刘鹏熙.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研究概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68-70

31. 刘鹏熙.乳腺癌围手术期临床路径下抗生素的应用.广东医学.2009,30(12):1894-1895(核)

32. 周瑞芳,刘鹏熙,谭敏.黄芪注射液在生理量雌二醇环境下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中药材.2009,32(5):744-747(核)

33. 刘鹏熙,周瑞芳,谭敏. 黄芪注射液对basal-like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中华乳腺病杂志.2009,3(2):181-186

34. 钟少文,刘鹏熙,王一安,等.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5):300-302(统)

35.刘鹏熙,周瑞芳,许锐等.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36.洪宋贞,刘鹏熙,李幸运. 老年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3):189-191

37.陈前军,司徒红林,陆德铭,徐飚,刘鹏熙,林毅. 乳宁Ⅱ号对Ca761小鼠乳腺癌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新中医,2008; (6)100-101

38.陈前军, 张蓉, 司徒红林, 关若丹, 徐飚, 刘鹏熙,林毅. 复康灵胶囊对乳腺癌多

药耐药基因p170、GST-π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国药房 2008,19(21):1650-1652

39. 钟少文, 刘鹏熙, 王一安,许锐, 郝晓东,郭莉,赖熙雯. 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14(5):300-302

40. 郭海萍,刘晓雁,刘鹏熙. 淫羊藿颗粒剂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解剖学研究, 2008,30(3):181-183

41. 郭海萍,刘晓雁,刘鹏熙,陈秀议,韦熹雯. 仙茅、淫羊藿颗粒剂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药材,2008,31(5):731-733

42. 刘鹏熙,李幸运. 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分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7(5):350-353

43. 霍志军,陈道瑾,李小荣,唐利立,刘鹏熙,吴唯. 乳腺癌中HDAC1和ER的表达及意义. 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5):420-422

44. 司徒红林,林毅,欧爱华,汤凤池,刘鹏熙,陈前军,朱华宇.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分级阈值初探.辽宁中医药杂志,2007,34(11):1545-1547

45. 刘晓雁,林毅,司徒红林,刘鹏熙,周劬志. 加味龟鹿二仙汤时辰用药调节乳腺癌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08,35(7):970-972

46. 刘晓雁,刘鹏熙,林毅. 补肾中药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相关闭经的影响.中医研究. 2007,20(12):16-19

47. 57. 刘晓雁刘鹏熙李广羲.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分析. 江苏中医药-2007,39(6):53-54

48. 刘鹏熙. 多种耐药基因蛋白在初治乳腺癌中的表达.*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9):669-671

49. 刘鹏熙. 乳腺癌保乳术后背阔肌带蒂微肌瓣即时充填修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23(3):264

50. 宾晓农,谭敏,何青莲,赵虹,刘鹏熙. 乳腺癌组织中PCNA、bcl-2与p53基因蛋白表达. 中国肿瘤. 2006;15(6):399-401.

51. 宾晓农,谭敏,何青莲,赵虹,刘鹏熙. 乳腺癌变过程细胞凋亡和增殖变化的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2(12): 7-9

52. 刘鹏熙. 保乳术后背阔肌微肌瓣转移乳房整形. 中华乳腺病杂志,2006; 4 (4):16-18

53. 周瑞芳,李幸运,刘鹏熙.植物雌激素相关中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33(11):838-841.

54. 林毅,陈前军,刘鹏熙. 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447-450

55. 刘鹏熙,周劬志,刘晓雁,欧慧英,唐利立. 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49-51

56.刘鹏熙,陈前军,钟少文,周瑞芳,刘晓雁.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170、Ki67、p53的影响. 肿瘤.2006;26(2):168-170

57. 刘鹏熙,林毅,陈前军. 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3):178-180

58. 刘晓雁,赖世隆,刘鹏熙.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 2005; 5(1):26-28

59. 司徒红林,陈前军,张建兴,林毅,刘鹏熙. 手持式Mammotome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9):757-758

60. 王一安,刘鹏熙.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作用及评价. 中医研究. 2005; 18(11):58-60

61. 郭利,刘鹏熙. 乳腺增生病诊断与疗效标准的评价. 乳腺病杂志. 2005, 3(3):59-62

62.周瑞芳,刘鹏熙. 中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22):1797-1800

63. 刘鹏熙,林毅. 乳腺癌术后中西医辅助治疗进展.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3):49-51

64. 陈前军,王一安,司徒红林,陆德铭,任黎萍,赖熙文,刘鹏熙,林毅.乳宁II号方对小鼠Ca761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周期及P53和RAS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9)3:225-228

65. 赖熙文,陈前军,刘鹏熙. 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的研究概况.新中医,2005,37(8):88-90

66. 陈前军,王一安,司徒红林,刘鹏熙.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新的楔入点.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3-4

67. 司徒红林,陈前军,欧爱华,朱华宇,刘鹏熙,林毅,钟少文.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Logit累加回归分析.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8):44-47

68. 申郑堂,刘鹏熙. 小剂量法乐通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生杂志,2004,6(9):1286-1287

69. 陈前军赖熙雯司徒红林刘鹏熙. 乳腺癌术前行槐耳颗粒联合化疗临床疗效. 中国肿瘤,2004,13(5):330-331

70. 任黎萍,陈前军,刘鹏熙. 男性乳房发育症60例辨证治疗. 河北中医,2004,26(11):869-870

71. 刘鹏熙刘晓雁欧阳慧英海健邬玉辉. 生物蛋白胶对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积液的作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19(8):510

72. 霍志军,刘鹏熙. 乳腺癌首期治疗后的长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国外医学. 肿瘤学分册. 2004;(3):203-205

73. 伍韶斌, 刘鹏熙. 乳房自我检查效果的再评价.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1):72-74

74. 刘鹏熙,刘勤冯雪萍. 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中国肿瘤临床. 2002, 29(4):255-257

75. 刘鹏熙,唐利立. 乳腺癌激素治疗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 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22(3):305-307

76.虞玲丽,姜萍岚,刘鹏熙,邓红球,延国娇. 乳腺癌术后新型功能康复操的创作及临床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523

77.何小湘,刘鹏熙. 临床医学科研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4,7(3):52-54

78. 何小湘,吴丹青,刘鹏熙,唐家锡. 中青年博士硕士科技队伍不稳定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4,(10):551-552

79. 裴海平, 吕新生, 张成裕, 刘鹏熙. 肝癌病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和透明质酸意义的初步探讨中国医师杂志 2001,3(4):262

80. 周清平, 刘鹏熙,汤辉焕. 学科建设中注重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的意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5 (5):103

81. 廖国庆, 刘鹏熙, 裴海平,晏仲舒. 国产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中的应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4):264-265

82. 刘鹏熙, 刘强, 吕新生,伍韶斌,汤辉焕.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消化杂志. 1999,19(3):179-181

83.刘鹏熙, 伍韶斌,刘强,吕新生,汤辉焕. T3和胰岛素对肝门阻断后肝组织腺苷含量的影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24(2):113-115

84. 刘鹏熙, 刘强,吕新生,伍韶斌,汤辉焕.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15 (5):447-448

85. 刘鹏熙,吕新生,胨昌华,石林阶. 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液流变学分析及手术前后的变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8,7(6):367-368

86. 刘鹏熙,刘强,吕新生,伍韶斌,汤辉焕. 缺血预适应对在体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15 (增刊 ):1-3

87. 刘鹏熙,吕新生,韩明. 肝门阻断对肠道影响的实验研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23(3):246-247

88.刘鹏熙. 临床教学病人心理状况调查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 1998,3:33-34

89.刘鹏熙.临床见习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分析西北医学教育1997,15(4):232-233

90.刘鹏熙,杨惠湘,周清平,陈哲玲. 当前环境下临床教师的心理调查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5):17-22

91.刘鹏熙. 脾脓肿. 普外临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7,12(3):192

92. 刘鹏熙,吕新生,韩明,蔡宏伟. 肝门阻断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14(1):32-33

93. 刘鹏熙,吕新生,韩明,周伯通,蔡宏伟,黄秀兰. 肝门阻断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14(6):361-362

94. 刘鹏熙,吕新生, 韩明,等. 入肝血流阻断前大量输液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13 (增刊 ):1-2

95. 刘鹏熙,吕新生. 肝切除后的感染机理极其研究进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5(1):55-57

96.刘鹏熙. 现行模式下外科学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1996,32(1):14-15

97.刘鹏熙. 怎样引导学生上好外科学见习课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1995,3:35

98. 刘鹏熙,吕新生. 肝脏手术与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5,22(6): 329-331

99. 刘鹏熙. 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反复破裂出血1例. 腹部外科. 1994,7(2):65

100. 刘鹏熙,蔡宏伟,吕新生. 高渗盐水复苏休克时的副作用.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4,15(1):13-15

101. 刘鹏熙, 吕新生.Gardner氏综合征2例及家系调查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4,(2):118

102 刘鹏熙.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 湖南医学 1993,10(增刊):16

103. 刘鹏熙, 韩明,吕新生. 生活质量对外科手术的挑战. 医学与哲学1993,14(8):38-39

104. 刘鹏熙, 吕新生.洛赛克对腹部手术病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3,2(2)75-76

105. 刘鹏熙,吕新生. 腹部手术对血清胃泌素及胃粘膜的影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2,1(2):90-91

106. 刘鹏熙,李本庆,余超轮. 胰高血糖素山莨菪碱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中华消化杂志 1991,11(1):26-28

107. 刘鹏熙. 高渗盐水对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中国急救医学 1990,10(1):封底

108. 刘鹏熙,朱仕钦. 灭滴灵与外科厌氧感染四川医学杂志 1984,5(6):370-372

【主编、参编著作】

1.刘鹏熙主编:《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乳腺癌分册》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5年3月

2.副主编:司徒红林、陈前军主编《林毅乳腺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心悟》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13年11月.第一版

3.编委及参编:蔡炳勤主编《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三版

4.刘鹏熙、刘晓雁主编《专病专科中医古今证治通览丛书.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一版

5.编委及参编:陈志强主编《七年制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8

月.第二版

6.编委及参编:林毅、蔡炳勤主编《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外科专病》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二版

7.参编:胡铁辉主编《乡村医生手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六

8.编委及参编:唐汉钧主编《乳腺病研究新进展》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年

9月. 第一版

9.参编:程丑夫主编《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第

一版

10.参编:罗正曜主编《休克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第一版

11.参编:尹本义主编《老年医学保健全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12. 参编:湖南医科大学主编《国家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参考丛书.临床医学

外科、妇科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一版

13.参编:徐荣祥主编《当代外科新进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7月. 第一

14.编委及参编:吴钟琪主编《中国农村医生全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6月

出版. 第一版

15.参编:吕新生主编《胆道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16.参编:伍汉文主编《九亿农民健康教育丛书—识病.防病.治病分册》,长沙.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6年12月. 第一版

月.第一版

17.参编:湖南医科大学主编《最新医疗保健实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