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高考化学大纲与 2020年试题分析的重大修订

2020年高考化学大纲与 2020年试题分析的重大修订

2020年高考化学大纲与 2020年试题分析的重大修订
2020年高考化学大纲与 2020年试题分析的重大修订

2020年高考化学大纲与2020年试题分析的重大修订!

一、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纲和说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8省市的2020届考生)

1.高考大纲(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上述考纲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命题的参考,也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

其中,“文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七科。

2.考试大纲的说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配套图书。两本考试说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全国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

3.试题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订)

在考纲和说明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0届考生关注新题型、新动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20年版高考试题分析将进行全面修订,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分考查目标、解题思路、试题评析、失误防范等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高考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2020版高考试题分析既可供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也可供其他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

二、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考试说明

(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上述官方声明意味着2020年高考命题有了明确的方向。2019考试大纲能够延续使用,也给明年的考生提前划定了范围、提供了参考,大家不用再翘首以盼新考纲了。

当然,考纲只是基本的指引,2019高考已经有不按套路出牌的趋势,出现很多新题型、新变化。这些也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因为2020高考肯定将继续体现!

下面为大家整理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对比2020年高考考点,题型哪些地方不一样,究竟会怎么考。

三、高考命题组提示2020高考化学变化:

“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比如: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Ⅰ卷第7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在挖掘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比如:理科综合Ⅱ卷第35题以铁基超导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及晶体结构等核心知识点。

今年的高考化学大部分试题是以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等资料为素材背景编写的,呈现新颖的结构、新的功能物质、新的合成装置,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命制的试题有利于开阔考生的科学视野,让考生通过试题情境认识化学学科价值。

比如:理科综合Ⅰ卷第13题以顶级化学期刊上发表的新型合成氨生物燃料电池为载体,将科学研究与应用热点课题作为情境,考查电池的相关知识与原理。理科综合Ⅱ卷第36题以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为情境,考查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还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

同时,测评学科关键能力,评价科学态度和价值理念等学科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考点

1.手性碳全国卷Ⅰ第36题结合手性碳的定义,要求用星号(*)标出中的手性碳。

2.钡的焰色反应

全国卷Ⅱ第26题对其进行了考查,该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盲点,来源于教材,暗示要关注教材。

新考法

1.冷点凸现

(1)最大能垒(活化能)全国卷Ⅰ第28题以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为载体考查最大能垒(活化能)。

(2)方程式正误判断该知识点近几年未单独考查过,但属于重要知识点,2019年全国卷Ⅱ第11题重新对其进行考查。

2.淡化题型类别

(1)综合实验题中出现流程图全国卷Ⅰ第27题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综合实验,淡化工艺流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全国卷Ⅱ第28题结合流程图考查有机实验,淡化工艺流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

(2)电解质溶液知识与N A结合往年两者各自单独命题,2019年全国卷Ⅲ第11题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命题,以电解质溶液知识为主,淡化题型分类。

3.题型设计新

(1)晶胞结构新颖首次在晶胞计算考点中出现拉维斯结构,并结合对角面截图进行设题,晶胞结构新,信息量大,考查内容较多。(Ⅰ卷第35题)

(2)离子交换法净化水以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离子反应,首次出现这种考法,材料新,信息给予形式新。(Ⅲ卷第10题)

(3)选考题中考实验探究首次在有机化学基础的选考题中考查反应产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考查形式新。(Ⅲ卷第36题)

备考注意事项

1、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

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发挥概念和原理的工具性作用: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形成分类观,能应用分类的思想深入理解元素、分散系、化学反应类型等概念。

通过对典型元素和物质的复习,领悟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建立元素观和微粒观,能应用“物质决定性质”的思想认识更多的元素和物质。

通过对不同类型经典化学反应的研究,把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建立变化观和守恒观,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

2、强化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品质

强化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品质:在实验探究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提升科学思维品质。

探究内容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小到容量瓶的形状探究,中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大到陌生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探究。同时要避免为探究而探究,也要防止探究过程程式化和表面化。

3、熟悉问题情境,培养社会责任

熟悉问题情境,培养社会责任:近几年,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考化学试题中。

高考化学试题以生活及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中学基础化学知识为载体,将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地融合在试题之中,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07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标准答案

2007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 ,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 F2-CF 2-”的连接方式 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 l-、NO 3-、S 2- ② K +、Fe 2+、I -、SO 42- ③ N a+、Cl -、NO 3-、SO 42- ?④Na +、Ca 2+、Cl -、HCO 3- ⑤ K +、B a 2+、Cl -、NO 3- A .①③? B .③⑤?C.③④?D.②⑤ 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 O、O 2 ② C l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 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 Y进行反应: 2X(g)+Y (g)Z(g ),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1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 -CF 2-CF 2-CF 2-CF -CF 3- ] [ n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2019年)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原则,参照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适合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 第Ⅰ卷 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已知:C(s)+CO 2(g)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7.0.1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5.6 B.7.0 C.8.4 D.13.0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 B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CO32- 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9.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 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 正极有O2逸出 D 铜片上有H2逸出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O+H2O 高温 CO2+H2 B 3NO2+H2O=2HNO3+NO C 2Na2O2+2H2O=4NaOH+O2↑ D 2F2+2H2O=4HF+O2 12 A C6H12 B C6H14 C C7H12 D C7H14 1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参考答案: 6.A 7.C 8.B 9. C 10. D 11.A 12.B 13.C 第Ⅱ卷

2021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析

2021 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析 结合《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及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帮助考生明确考查范围、能力 要求、测量标准、命题趋势等,从而助力考生的冲刺复习,请留意阅读。 2020年的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现在高三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2021 年《考试大纲》将不再修订,但仍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考生需要参考2020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通过分析近年《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变化来把握高考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2020年开始,全国卷和各省命制卷将全面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因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2017~2018年连续两年没有变化,2019年化学科的《考试大纲》同2018年相比,只在“第Ⅰ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略有变化,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并指出“化学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这是第一次把“思维方法”写进《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的特质,认识问题 的视角及化学学科所独有的思想与方法。体现在考题中,会增加题目的思考容量,更能体现考生的学习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这样的变化也是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高考做好衔 接与铺垫。 2019年高考试题较2018年新增两个考点: 1.钡元素的焰色反应。全国卷Ⅱ第26题对其进行了考查,该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盲点,来源于教材实验,暗示要关注教材,但是选项中提到的焰色反应为绿色不够准确,黄绿色更为贴切。 2.手性碳原子。全国卷Ⅰ第36题通过结合手性碳的定义,要求用星号(*)标出中的手性碳。 2020高考化学试卷肯定会继续坚持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对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中去,向考生提供新发现、新研究,并且通过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从而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合《考试大纲》,重温教材,夯实基础 对于热点知识,必须反复强化训练。常考知识一定要在第二轮复习中继续强化,但是也要更多关注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课后习题、脚注等等,2019年考查钡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就源自于教材中的图片。 注重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强化实验探究 高考命题专家多是从学科体系、自身学术研究和命题技术层面命题、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高考考查的方向。

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doc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 考建议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2016高考化学新课标1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一、从考试说明看新课标理综卷的化学部分命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难度适中 对比15年考试说明,只有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基本实验操作、电解原理等考点,15年新课标Ⅰ卷真题并没有涉及。这说明选择题相对固定,高频考点稳定,个别经典题型像NA可能轮空。 2、重逻辑分析能力,重化学学科素养 把更多的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命题趋于基础问题形式上的创新与复杂化。考生需要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且有可能会针对惯性思维产生认知冲突。这类题型具有较强开放性,整体能力要求大大提升,体现了考纲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3、不回避同一内容,不回避以往考题 新课标全国卷有些题目可能轮回考查,以往考题和练习题为母题的再创造的痕迹明显。这就要求提高我们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精讲精练,少做做透,务必确保对每个点都要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做全真模拟训练、多做深刻的反思总结调整。整体来看,多数还是情境模式,但难度有所加大,需要重新界定考纲的审视标准和视角,且不确定因素增加,命题相对任性,没有绝对界限。 二、复习备考建议 (一)从考查内容看,重视以下部分:

1.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和程序(研究物质性质、物质的制备、化工生产反应适宜外界条件的选择思路以及某些实际问题如: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的解决都应该具有相应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2.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溶解度、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3.化学理论(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 4.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 5.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实验方案) (二)从阅卷经验看,着重训练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充分领会题目意图 2、规范答题,杜绝一切低级错误 2、整合信息,分析、综合、突破的能力 3、不断增加思考的深广度,抓住主要矛盾 4、结合考纲、考试说明,利用好高考题 (三)把握新形势,注重学科关联和学科体验: 从考试说明看,高考命题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相结合,与实验相结合,与工业流程相结合,注重回扣课本,重视课本中的科学探究、科学视野、资料卡片等栏目及课后习题和课本图片。要求考生全面把握题境,重典型考题换角度重新整合,重视化学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资源环保环境、能源、安全等的关联。

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07高考化学试卷(广东)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Pt-195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铋(Bi )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和 都含有83个中子; B 、 和 互为同位素 C 、 和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 和 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 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 、酸碱指示剂 B 、pH 计 C 、精密pH 试纸 D 、广泛pH 试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O 3气体含有6.02×1023 个O 3分子 B 、常温常压下,4.6gNO 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 2分子 C 、0.5mol ·L -1 CuCl 2溶液中含有3.01×1023 个Cu 2+ D 、标准状况下,33.6LH 2O 含有9.03×1023 个H 2O 分子 4、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 2 + 2NH 3 = N 2 + 6HCl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 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molN 2有6mol 电子转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 6H 10O 5)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 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 4萃取溴水改为CCl 4萃取碘水 ② 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 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新课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所以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水平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水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 对化学学习水平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水平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准确复述、再现、辨认的水平。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相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实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水平。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水平。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水平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使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水平。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准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水平。 3、化学实验与探究水平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水准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A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理解能够准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B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准确判断、解释和说明相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C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 用所掌握的知识实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2020高考化学大纲解析: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

2020高考化学大纲解析: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高考化学大纲解析:强化实验 与探究能力,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高考化学大纲解析: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 一、加强《考试大纲》的研究,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多项内容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而试题是《考试大纲》中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要求与试题呈现方式三 个方面的深度诠释、外在表现。研究《考试大纲》应建立起“考试 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要求”“试卷形式结构”等关系的研究思路,准确把握命题立意、考查目标与考查形式的内在一致性,在剖析考 试内容时,注意比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异同点,着眼 于差异的本质,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复习教 学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良好导向。在对高考试题研究中,也不能仅仅 关注试题的考点,应从试题的呈现方式入手认识考查的知识内容、 能力要求、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从而达成不仅知道“考什 么”“怎么考”,还清晰认识到“为何这样考”的研究目标。这是 指导并培养学生“答什么、怎么答、为何这样答”的解题方略的前 提与基础。 二、重视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完善高中化学知识结构 目前,我省修习不同选考模块的学生比例失衡。许多学校未能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高中化学课程,只选择《物质结 构与性质》或《有机化学基础》其一模块开设课程,即“考什么” 就“学什么”。其中,大多数学校选择修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高考中选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不足10%,这样的 课程设置使学生的有机化学素养普遍偏低。复习教学应立足于培育 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素养,认识不同模块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完 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化学部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 【化学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6分) 6.(环保、氧族)(2007年全国理综卷I)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7.(电解质)(2007年全国理综卷I)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答案]C。 8.(电化学、计算) (2007年全国理综卷I)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 析出Cu的质量为( )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答案]B。 9.(NA定律)(2007年全国理综卷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 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10.(氧化还原反应) (2007年全国理综卷I)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 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答案]B。 11.(氧族制O2) (2007年全国理综卷I)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答案]A。 12.(有机计算)(2007年全国理综卷I)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

2020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6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安溪八中化学组林海生化学学科2016年的《大纲》与前两年完全相同,依然着重考察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高考常通过信息题考察考生该方面的能力,题目信息量较大,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牢记“万变不离其宗”,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灵活应对。如在有机部分的考题中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但只要考生记住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就可以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高考中常考察该能力的题目较多但难度不大,都可以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高考中常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完成实验,或设计实验方案,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这一信息说明今年化学学科的命题会遵循前两年化学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无论试题形式还是试题内容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在今年的复习特别是最后几个月的第二、第三轮复习中,要在认真研读今年大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2014年、2015年两年的化学全国试题,找到这两年化学试题的特点,发现两年试题的共同点、差异和变化。因此,可以预计:第一,与2015年相比,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目考查将仍会保持相对稳定,既延续前两年高考原有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要求;其次,试题设计仍将力求按照以能力考查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基础知识,重点加强对主干化学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 1.

(完整word版)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9年高考化学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

(江苏扬州)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扬州市高中化学学科指导小组 第一部分专家解读 一、注意三个坚决 1、考试说明中明确不考的坚决不讲。 2、复习课要坚决贯彻融合的原则。选修难度要降,提倡多融合,多提升素养和思维层次。高考题中的个体具体考哪个模块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一个试题中出现多个模块交叉和融合是必然方式。 3、核心内容要坚决进行梳理和排查。研究排查07-10江苏新高考试卷是第一工作,研究近3年来其他地区的高考创新试题是必要工作,尤其是实验试题。 二、关注三个问题 1、注意培训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提取信息、快速决策判断的能力。选做题、计算题应该先做,不要等到最后做,这样一定会使选做题的分数拿不全,而选做题的前8分是简单的,选做题坚决不能放弃。高考的文字量很大,一般中文字符在5000字左右,含字母符号等近7000字符。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关注融合,实验与原理或计算的融合,无机与原理的融合,课改的人与命题的人是两拨人,命题人侧重化学素养的考查,侧重选拔高校喜欢的人才。 3、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关注实验技能的问题,如溶液配制中天平的精确度问题、标准溶液的问题,中和滴定中的精确度等,pH计的精度问题,实验步骤的书写问题,图表的阅读问题;制订实验方案,阐述分析方案,结果表达,方案评价等。评价原则中要注意:科学性、绿色化、能耗少、操作易等。复习中应该以案例式为中心的复习模式,不要将实验简单割裂为:基本操作、制备类等,例如:以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废铁屑制备绿矾、硫酸铜晶体的制备、高纯度氯化钡制备等为例,可以将仪器选择等一直到评价都可以进行复习串联。 三、其他细节问题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高考江苏卷,糖)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 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O 2+H 2O +微量元素(P 、N 等)光能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B)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C)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D)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答案]B 。 2. (2007年高考江苏卷,物质结构、综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2CH 2CH (B) (C)在CS 2、PCl 38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 [答案]C 。 3.(2007[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3HNCO ; 8HNCO +6NO 2△ 7N 2+8CO 2+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物质 (B)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 NO 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D)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答案]C 。 4.(2007年高考江苏卷,物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B 。 5.(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 - [答案]A 。 6. (2007年高考江苏卷,离子共存)向存在大量Na +、Cl -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 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 ) (A)K +、Br -、CO 32 - (B)Al 3+ 、H +、MnO 4- (C)NH 4+、Fe 3+、SO 42 - (D)Ag +、Cu 2+ 、NO 3- [答案]A 。 7.(2007年高考江苏卷,反应热)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 = CO 2(g)+3H 2(g);?H = + 49.0 kJ ·mol - 1 ②CH 3OH(g)+1/2O 2(g) = CO 2(g)+2H 2(g);?H =- 192.9 kJ ·mol - 1 反应过程 总能量总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 ·mol - 1

新课标2020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化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山东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讲解 一、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考纲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考纲说明】●环境:①酸雨(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引起,主要是硫的氧化物)pH<5.6②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引起)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④水华(水体富营养化)⑤臭氧空洞(氟利昂)⑥可吸入颗粒物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⑦白色污染(塑料)⑧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时又能将有用物质加以再生利用 ●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是粘结剂,增强体是骨架)、光导纤维(SiO2)、氮化硅陶瓷、半导体材料(Si) ●能源:煤、石油、乙醇汽油、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生命过程:六大营养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自来水消毒、防腐剂、增色剂、营养加强剂等 (3)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考纲说明】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a.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考纲说明】 ①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②简单相关计算。 【指导】计算时注意根据基本定义式进行计算。 【练习】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2、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g 铝离子,则此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1、A 2、mol·L-1 b.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考纲说明】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其数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③1mol气体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计算时注意注意是不是标准状况,是不是气体;④1L溶液所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 l·L-1; ⑤0.012Kg12C所含有碳原子的个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单位mol-1,常用数据为6.02×1023mol-1;

2007-2008学年度高考化学复习化学试卷七

2007-2008学年度高考化学复习试卷六 时量:90min 满分:11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MgCl2溶液、KNO3溶液、Al2(SO4)3溶液可以用一种试剂加以区别 B.合成氨工业与接触法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过程中都采用了高压的生产条件 C.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0.9%氯化铵溶液 D.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2.接触法生产H2SO4过程,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尾气用氨水处理;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造水泥,炼铁;④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气,供热或发电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D.全部 3.用惰性材料作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当通过相同电量时,下列指定的电极上析出气 体质量最大的是()A.NaOH溶液(阴极)B.NaCl溶液(阴极) C.熔融的NaCl(阳极)D.Na2SO4溶液(阳极) 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MnO2CuO FeO B.Na2CO3NaHCO3K2CO3 C.AgNO3KNO3Na2CO3 D.(NH4)2SO4K2SO4NH4Cl 5.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定的时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将增大B.Na+数和CO32-数的比值将变小 C.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D.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并有晶体析出 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溶质都有剩余),甲、乙两池串联且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

2007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 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 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B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C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 .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 3 C .在CS 2、PCl 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 .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 △ 3HNCO ; 8HNCO+6NO 2 △ 7N 2+8CO 2+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物质 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 .1 molNO 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 6. 向存在大量Na +、C l -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 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 A .K +、Br -、CO 32- B .Al 3+、H +、MnO 4- C .NH 4+、Fe 3+、SO 42- D .Ag +、Cu 2+、NO 3- 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 ·mol -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 =-192.9 kJ ·mol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 ·mol - 1 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 >-192.9kJ ·mol - 1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L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 .0.1L3 mol ·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 数目为0.3 ×6.02×1023 C .5.6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光能 叶绿素 (蛋白质、碳水化台物、脂肪等)+O 2 CO 2 + H 2O + 微量元素(P 、N 等) -CH 2-CH 2-CH 2- [ ] n 2 8 8 +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