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南地方戏曲

湖南地方戏曲

湖南地方戏曲
湖南地方戏曲

湖南地方戏曲——花鼓戏的发展前景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

湖南花鼓戏是较有影响的地方戏, 它源远流长, 而文字记载却晚见于清末湘北石门县地方志。花鼓戏除在湘西叫阳戏、阳花柳或花灯外, 湖南大部分地区多通称为“花鼓戏”。在一千多年里, 花鼓戏不仅从艺术到组织都已经成熟,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的观众。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艺术学院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一、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传媒工具多样化。从20 世纪80 年代电视机的不断普及, 到90 年代初期VCD 和DVD的广泛使用, 到今天电子网络、互联网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办公室电子办公全自动化和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 这些传媒工具的普及使民间传统艺术花鼓戏的演出市场受到了猛烈冲击。特别是近些年以来, 各种外来文化的涌进, 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重大的冲击, 在青年中出现轻视传统文化、崇洋媚外的倾向。尤其是在城市, 城市生活的多样化以及各种新型娱乐场所的创建, 使花鼓戏的观众又少了许多。与此同时, 另一种样式的艺术如服用了烈性的生长激素, 在众多的都市中高速膨胀并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那

便是各领风骚三五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行歌星演出盛典,这些盛典成为今天人们最为欢迎的演出方式。而花鼓戏剧院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流行歌星演出的盛况。以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花鼓戏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城市对花鼓戏的冷落, 逐渐地向农村扩张, 农村的花鼓戏盛况也大不如前。再加上由于欣赏花鼓戏的城市和农村观众年龄日趋老化, 观众也比以往少,花鼓戏的市场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二、出现花鼓戏传承与发展困局的原因分析

( 一) 湖南花鼓戏自身的剧目和曲目的陈旧传统的花鼓戏与其他兄弟戏曲剧种一样, 也有其一整套表演故事的

艺术手段, 并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程式, 虽然体现着古典艺术美, 但毕竟是古人审美价值取向的产物, 难免显

得形式老套、手法陈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的艺术手段来表演今天的故事, 不可避免要在审美观上产

生阻求爱情自由居多, 被士大夫及卫道者们认为是大逆不道, 往往以所谓“有伤风化”而诛之。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一方面, 湖南各地的地方大戏自清末民初以来, 渐呈蓬勃兴旺之势。大戏剧种那丰富的剧目、华丽的服饰、热闹的场面、精美的文唱武打, 争取了城乡大部分观众。花鼓小戏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走一条依附大戏剧种的道路, 他们拜大戏艺人为师, 学大戏剧目, 习大戏唱腔, 练大戏毯子功

和把子功。所以, 一批艺诣较高的小戏艺人都曾有过兼唱大戏的历史。

但是, 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被大戏所同化。他们每到一处, 常常打着某大戏班的牌子, 先演大戏, 后演小戏, 或者白天唱大戏, 晚上先唱几出大戏, 至深夜再唱花鼓小戏。他们自称是“半台班”。这样, 艺人既求得了温饱, 又可躲避演唱“淫戏”的追究。由于两个剧种同台演出, 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多种爱好, 所以,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有些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还沿袭了“半台班”的演出形式。半台班现象虽

然是社会环境的副产物, 但它对小戏的发展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戏较完善的行当体制, 严格的表

演程式, 规范的毯子功与把子功等, 对各地小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使小戏剧种在表演艺术上更加成熟。

更重要的是, 大戏声腔对小戏声腔潜移默化的渗透, 促进了花鼓小戏的发展。从嘉庆初年至道光十年这短

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 花鼓小戏不仅从组织已经成熟, 同时艺术性也大为加强,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

的观众。那么是什么使得花鼓小戏能产生如此的飞跃? 从现存史料以及从民间艺人传记分析,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川东大筒腔- - 梁山调入湘。

三、梁山调入湘加速了花鼓戏的发展进程

川东梁山调入湘先由辰溪县开始, 辰溪地处湘西北, 与川东、黔东形成犄角之势。川调与贵调是由四川和贵州经过辰水与酉水流传至湘西北的地方小戏音乐, 再经沅水流向洞庭湖区。贵调今已无考, 但川调对

湖南小戏却功不可没。梁山调在梁平当地却叫“端公戏胖筒筒调”。端公即巫师的别称, 灯戏艺人在“跳神”( 为人作巫术法事) 后便演唱戏曲,当地称“唱包头”。不言而喻, 这种现象与湖南的小戏艺人非常相似。梁平的端公戏音乐有两类, 一是由锣鼓伴奏、人声帮和的神歌, 呈高腔形式。第二类是胖筒筒调, 以其伴奏乐器- - 胡琴、无千斤、琴筒长而大得名, 这种乐器对湖南花鼓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川东梁山调入湘对湖南花鼓戏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胖筒筒伴奏乐器传入湘北后, 结束了湖南花鼓戏锣腔( 傩腔) 和小调的历史, 从此, 花鼓小戏进入了有主奏乐器的时代。湖南花鼓戏的声腔中有一大类叫“川调”, 从

湖南川调的演变情况看, 这两类川调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因为湖南花鼓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湘北石

门县。而石门自古属常德府治, 至今常德地区广大农村仍习惯叫花鼓戏为灯戏,其主奏乐器形制与胖筒筒完全相同, 无千斤, 筒长而且大,为了与当地汉戏主奏乐器京胡( 琴筒很小) 相区别, 便俗称为大筒。川调源于元宵节民间歌舞的音乐, 元宵灯节唱戏在乾隆年间湖南亦已成俗。川调不仅直接成为湖南小戏的主要唱

腔曲调, 而且它的表现形式还对傩腔的“川调化”产生积极影响。湘中、湘南和湘西南等大片地区的小戏

音乐中, 都有部分川调, 如邵阳花鼓戏的药川调、衡阳花鼓戏的哭皮黄腔等, 这些曲调的音乐成份中, 包

含着大量的民歌和傩戏音乐材料。可以说, 这类川调实际上是借用川调的结构形式, 如起腔过门、句段间

的过门、散板、梢腔、结尾等等, 择取当地傩腔或民歌的音乐素材, 不断完善成现在形态的声腔形式。

四、花鼓戏的重要发展阶段

梁山调入湘后, 虽然对湖南小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并没有对湖南本土音乐取而代之。湖南大量的

传统“三小戏”剧目中, 如《潘金莲裁衣》、《背包》、《调叔》等, 均是打锣腔、小调与正宫调同时并存。可以说, 这是湖南小戏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即便是后来正宫调大本戏占了统治地位, 一批像《捡菌子》、《看表妹》等专唱打锣腔或小调的剧目, 也长期活跃在花鼓戏舞台上。实际上, 除了正宫调和西湖

调等“准”川调外, 湖南各地其他川调都内涵了大量湖南本土音乐的因子, 有一些只保留了川调的躯壳, 已经完全没有正宫调旋律的痕迹了。

此外, 长沙花鼓戏还出现了一种称之为吟腔的散板, 它是川调旋律的“花腔化”, 又似一首无词歌, 只有衬字而无具体唱词, 常用于剧中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主人公, 曲调婉转缠绵, 表达一种缱绻的情感。常

德花鼓戏也有一种二拍子中夹有三拍子的“花腔”, 叫大起板, 只有“咳咳”的衬字, 旋律粗犷, 多出现

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随着剧目的丰富, 花鼓戏所表现的内容也从简单的生活转向更复杂的层面。这便要求花鼓戏音乐的其他表现手段与之相适应, 于是花鼓戏便在锣鼓经与伴奏曲牌方面来了一次“大借鉴”, 其对象自然是与之临近的大戏剧种。至民国年间,湖南各地花鼓戏的锣鼓经与伴奏曲牌, 基本上被大戏剧种所同化。也因如此, 才有花鼓戏的发展变化。

五、剧目的交流促进花鼓戏音乐的变革

民国初年, 湖南花鼓戏声腔已基本定型, 大致分为川调( 正宫调) 类, 打锣腔类, 唢呐牌子类, 小调类四种。三湘各地小戏虽同属花鼓戏, 但由于各自受当地地方音乐、方言和风俗的影响, 它们的音乐曲调和风格却迥然不同。20 世纪初以前, 花鼓小戏是被严禁进城演出的。因此,“进城”便成了小戏剧种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湖南小戏第一次进入省城是民国元年(1911) , 这是长沙县的花鼓戏新太班, 但只是昙花一现, 仅坚持了几天便被当局驱逐出城。此后的二、三十年里, 花鼓戏艺人无不为打入城市而呕心沥血。为了进城取得合法地位并争取城市观众, 花鼓戏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除了表演与服饰向大戏靠拢外, 还在剧目与音乐上进行了一次大交流、大移植。诚然, 城市观众主要是观看大戏。但各地花鼓戏也将傩戏“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 去其祭祀成份, 扩充戏剧情节, 搬上自己的舞台与大戏争锋。无论是岳阳、益阳、西洞庭湖还是衡阳的花鼓戏, 他们的《孟姜女》、《放羊下海》( 又名《修书下海》、《八百里洞庭》) 和《芦林会》( 庞氏女与姜诗的爱情故事) 一律都唱打锣腔, 保持浓厚的傩戏色彩。如长沙花鼓戏将弹腔大本戏《三堂会审》移植成唱川调的《玉堂春》, 将常德花鼓戏的连台本戏《二龙山》换名为《剥皮礅》, 将衡阳傩戏《大盘洞》的精华散折花鼓戏化, 改成《李三娘过江》, 甚至还将湘剧弹腔的“搭桥戏”( 即临时杜撰的连台本戏)《瓦车蓬》也照搬过来, 用川调和锣腔演唱。衡阳花鼓戏则将小戏《崔氏吵架》吸取部分弹腔戏内容改编成大戏《朱买臣卖柴》, 小戏《卖丝线》改成大本戏《拾包案》,将弹腔大本戏《珍珠塔》改编成《杨春龙打渔鼓》。岳阳花鼓戏就将大戏《秦雪梅》移植成川调与锣腔演唱的连台本戏《三元记》, 将弹腔戏《朱氏割肝》移植成锣腔, 还搬演长沙花鼓戏的大本戏《合银牌》等。邵阳花鼓戏将川剧《评雪辨踪》改编成《对脚迹》, 用川调演唱, 将“张公百忍”故事编成大型川调剧目《百忍堂》, 还将民间流传的孟姜女与范杞良、祝英台与梁山伯、郭华郎与王月英、王十朋与钱玉莲、商琳与秦雪梅、韦郎与贾珍等爱情故事编成连台本戏《七世姻缘》等等。到清末民初, 在大戏音乐以及表演程式的影响下, 湖南花鼓戏才真正走出民间歌舞和傩戏的局限而日渐完善, 最终形成了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 并且拥有了一大批热衷的观众。

来历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它从劳动人民中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

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200多年来,湖南花鼓戏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再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

繁的过程,有着坎坷的经历和光明的前景

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的存在价值和传承方式

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的存在价值及传承方式 ——以秦腔为例 汉语言文学1班郭子婷 201430040139 摘要: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它自出现在人类文明起便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所具有的虚拟性、综合性、写意性都因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除了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和昆曲外,地方戏曲也不容忽视,它们都在孕育自己的土地上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虽然地方戏的历史都比较短,主要在20世纪初开始活跃于各地的戏曲舞台上,包括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都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当地浓厚的乡土特色,往往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戏曲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步下降,人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喜欢欣赏地方戏曲了,能够接下前人戏班衣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然而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是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呢?又应该怎么把它们传承下去呢?地方戏曲实际上在当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应该在今后保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 关键词:地方戏曲;文化价值;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 戏曲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早在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便成为国际上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之一。由于与西方的戏剧在服装、舞台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形成了区别于戏剧的艺术形式,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兼具表演与歌舞的艺术文化。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王国维先生认为中国戏曲实际起源于巫觋歌舞,也就是与巫术有关,而对于西方的戏剧起源存在着一种广泛认可的学说,那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仪式的说法。由此可见,实际上不管是中国戏曲还是西方戏剧的起源都与巫术、祭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正说明了戏曲来源于人民的生活,若想传承下去,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民是戏曲艺术的最大观者,戏剧在保留传统优秀剧本的同时,也要添加能吸引人民眼球、满足人民兴趣的元素。地方戏曲实际上更符合不同地域人民的精神需求,地方戏曲的不同特色也往往是因为各地环境所造成的地域性格、兴趣不同而形成的,因此,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地方戏曲反而取代昆曲、京剧成为人民中最受欢迎的剧种。但把视线放在当前,随着其他娱乐方式入侵人民的生活,地方戏曲的

中国地方戏 (中西文化)

Local Opera Besides Peking Opera, known as the "national opera," China boasts more than 360 local styles of operas, of which about 50 enjoy great popularity. A foreign visitor can enjoy at least one style of local opera wherever he travels in China. Though local opera is strongly challenged by film, TV, disco and other kinds of entertainment these days, it will attracts regular audiences and companies are trying by every means to compete in the fast-changing entertainment world. World history has been three ancient dramas: Greek tragedy and comedy; Indian Sanskrit drama; and Chinese opera (xiqu). The first two have become historical and only Chinese opera has survived. Chinese opera took shape in the 12th century. After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800 years, it is still full of vitality. At present, the country has more than 2,000 local opera troupes, which stage thousands of pieces. Last year, from December 1 to 7, the Chinese Dramatists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ese Cent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 held the 199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n Traditional Dramas, in Beijing. Those attending were amazed by the brilliance of Peking Opera and other local forms of the art. In China, a local opera form is usually popular in several provinces, while one province sees several local operas. For example, Ping Opera is popular in Beijing, Tianjin,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In the Beijing area, not only Peking Opera but also Ping Opera, Hebei Bangzi Opera, Beijing Qu Opera and Northern Kun Opera enjoy acclaim. In this section, we have listed representative pieces of dozens of local opera styles and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15 major local operas. It is our hope that foreign readers might get from this a general idea of existing local operas.

关于大学生对于地方戏曲艺术的认知的调查问卷.docx

关于大学生对于地方戏曲艺术的认知的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 你的专业 A理工课 B 文课C艺术类 3你知道中国三大国粹除了京剧外还包括哪两项?(请凭印象作答) A中国画B中国书法C中国医术D中国菜肴E麻将F瓷器 4你曾经听过地方戏曲演出吗?如果有,频率如何? A从不B偶尔,到现在未止听过一次或两次 C有机会的话时常会看D经常看,已经成为习惯 5你是否知道你的家乡有特色的地方戏曲? A从没听过说B可能有,但我不知道C知道,但很少观看D知道,有兴趣,常常观看 6如果有,那么在你的家乡的普及程度如何? A非常流行,是地方文化重要的一部分B有一定影响力,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 C 影响力有限,只有一部分铁杆票友D比较冷门,缺乏关注 7你认为哪些是接触地方戏曲的渠道? A小时候老师家人朋友的引导B主动或被动地参加曲艺的兴趣补习班 C网络或者现场的表演受到感染D接触到相关专业人员 8 你如何看待诸如《susan说》《牡丹江》《牡丹亭》这类参杂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 A很喜欢,同时喜欢戏曲和流行的元素B喜欢,主要喜欢这个歌手 C无所谓,和一般的流行歌曲相似D反感,这样的组合不能 9是否支持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行相关活动?成立相关社团? A支持并感兴趣参加B支持但不会亲自参加C无所谓D不看好,长期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10你觉得周围同学对于地方戏曲的态度如何?按百分比选择。 A无多大兴趣 B有点了解,不很喜爱 C是一份兴趣爱好 D狂热喜爱,甚至以之为理想 11你对地方戏曲的前景如何看待? A维持现状,代代传承B受到支持,进步发展 C逐渐没落,甚至消失D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比如戏曲和歌曲的结合)

绍兴地方戏曲

绍兴地方戏曲课后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的后,我们对绍兴地方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之腔、唱调丰富,剧作、剧论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绍兴地方戏曲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各有特色,分别有越剧、绍剧、新昌调腔和绍兴莲花落。 在课堂上,老师与我们一起欣赏过很多极富特色的经典作品。例如《红楼梦》、《西施断揽》、《挑水伯断案》、《西游记》、《大年三十》、《生命的飞翔》等等。 其中,新昌调腔的《挑水伯断案》精湛细腻,演唱风格独特,让我难以忘怀,我也因此对新昌调腔产生了兴趣。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 调腔的唱腔是曲牌联套体,在长短句中偶尔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叠句。唱时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数字帮腔,或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都由乐队以人声帮和,每个乐句的旋律趋向下滑,故有人认为“调腔”即“掉腔”的讹音。 关于新昌调腔的艺术特色,在此特别介绍一下。新昌调腔音乐可分为剧唱音乐和场面音乐两部分。剧唱音乐由文(唱辞)乐(唱腔)两者构成。剧唱的文体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调腔唱词严谨,曲牌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360多只,分"套曲"和"只曲"两大类。"套曲"由多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缀而成,现存有"点绛唇

套"、"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转套"、"梁州序套"等32套。"只曲"是由单一曲牌作反复演唱,尚存有"桂枝香"、"孝顺歌"、"驻云飞"、"风入松"、"急三枪"等37支。 调腔音乐的特色有三种:一为帮腔,二为叠板,三为干唱。"帮腔"是演员在演唱时,唱腔的句尾则由后场帮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简单的"一唱众和",更不是其他戏剧中常用的那种幕后合唱,而是根据剧中人的心理状态和典型环境,有规律、分层次地予以应和。常在每句唱词的句尾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或者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纯用人声,各句旋律有逐渐下滑的趋势。让今人感到惊奇的是,同样一句唱词,通过帮腔这一形式,能达到其他剧种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调腔的伴奏不用管弦,只有打击乐,分文武场,不同音色的文武场打击乐器有28种之多,后因受当地昆腔和乱弹剧种影响,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仍保留尾音帮腔,艺人称它为“四平”。 新昌调腔还具有剧目丰富,演唱风格独特的特点。它贯穿了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有始于北宋的目连戏、始于宋南渡时的老南戏、形成于元代的元杂剧、明清时期的传奇剧,直至近、现代的新编历史故事剧和现代剧。新昌调腔由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风格,不但古戏演得好,贴近生活的现代戏演来也十分得体,所有通过调腔排演的剧目不但深得戏曲界专家学者的好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喜闻乐见。 在调腔古戏中则是"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的干唱形式。这是演唱中的最高层次,没有相当高的演唱技巧,是难以把握的,这在其他戏曲声腔中已很难听到了,新昌调腔却一代复一代地承传下了这种古老的演唱方式。 新昌调腔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没有曲谱。前辈老艺人积累了一整套简单的符号附注在古抄剧本的唱句之旁,形似蚯蚓,名曰"蚓号",艺人见了就会根据注明的曲牌和不同的符号唱出特定的腔调。

地方戏曲种类多,你家乡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地方戏曲种类多,你家乡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全民齐跃进,戏曲奋争先。壮士劈山去,英雄拦马前。红旗明晓日,粉墨好青年。八月秦皇岛,歌潮浪接天。 ”戏曲的历史 名称由来 “戏曲”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宋朝末年,学者刘埙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在当时是指“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行当 在戏曲艺术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在舞台上需要由不同条件和类型的演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因此,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区分人物类别的行当也就应运而生,主要的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注:还有“生、旦、净、末、丑”的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因此如今通常按“生、旦、净、丑”分行。生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时期的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根据角色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旦旦是女角色的统称。早在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一角色。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专行。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

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点的男性角色。净行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同,划分为大花脸、二花脸、武二花、油花脸等专行。丑 丑是喜剧角色,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发展历程 萌芽时期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这是戏曲发展的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唐朝时期经济高度发展,文学艺术迅速繁荣,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繁荣时期宋元时期,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以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杂剧',如关汉卿创作《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兴盛时期明代的传奇盛行起来,是宋元南戏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到了明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戏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革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后,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开始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戏曲的种类

地方戏曲艺术的聚众、造势、教化功能-最新文档

地方戏曲艺术的聚众、造势、教化功能 传统戏曲艺术,区别于其他歌剧、舞剧等音乐戏剧,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地方戏曲艺术根植于当地深厚古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年久日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大量吸收了兄弟艺术的优 秀成果之后,必然继承和发展出很高的专业技巧和水平。地方戏曲拥有当地人民最广大的群众基础,虽然大多数观众文化水平不咼,但他们爱看戏,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方法通俗易懂, 人民群众对于乡音乡情的戏曲音乐更是十分熟悉,倍感亲切。他们不仅爱看戏,更爱唱戏。他们自己演唱,自娱自乐,享受这种台下、台上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地方戏曲艺术拥有了聚众、造势、教化功能。 、聚众功能 一场戏曲节目的演出,常常需要提前一小时搭建好舞台,然后由管箱人员播放广播,以此吸引观众,当然在旧时,会由鼓乐班子敲锣打鼓达到同样的效果。在这播放广播的半小时,也就是演员化妆的半小时,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背着椅子,提着马扎,扛 着板凳,陆陆续续来到演出场地,闻讯而来的还有卖水果、瓜子花 饮料、生的小商小贩,手推着车子、肩挑着萝筐来此守候生意。 不出二十分钟,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聚集在观看场地。为什么观众来得如此之快呢?原来,在演出前两天甚至一个星期,请戏班唱大戏的老板就会在演出地周围通知村民,挨家挨户地报讯。农闲时节,乡民除了电视和打牌少有别的娱乐项目,旧时就更不用说。所以乡亲们就翘首企盼着城里演出团体下乡演出。 般会由村长领头或当地富户领头,邀请戏剧团下乡演出。请戏班唱戏的老板,听到乡亲们的夸赞,倍有面子,下次更会不遗余力地喊人来看戏。一场戏演下来,常常能够影响到方圆十里的乡亲。 这就是地方戏曲具有的强大聚众功能。 二、造势功能 旧时戏曲的演出出现在庙会、祭祀等活动中,现在则由当地私人邀

中国主要地方戏曲介绍

第七章延伸阅读材料(四) ——中国主要地方戏曲介绍 豫剧: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

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戏剧艺术名词解释

戏剧艺术名词解释(中戏) 风姿花传 《风姿花传》是世阿弥所着的能剧理论书。也是世阿弥留下的21部书中最早的作品。此书以亡父观阿弥的教导为基础,加上世阿弥自身领会的对技艺的理解着述而成。《风姿花传》相关编辑本段世阿弥在15世纪初完成此书。全书共七篇,前三篇是在应永7年(1400年)写成,余下的是在其后20年间写作、改订而成。它是最古老的能乐理论书,可以说是日本最古老的戏剧理论。《风姿花传》的内容包括能剧的修行法、心得、演技论、演出论、历史、能剧的美学等。它既可作为能剧的技艺理论来读,也是日本美学的古典作品。 意大利即兴喜剧 即兴喜剧,指没有写好的剧本、台词,也不经排练就向观众演出的一种戏剧表演。从希腊、罗马时代就在民间开始产生并流传。至17世纪时,形成意大利即兴喜剧,逐渐兴盛起来,成为一个剧种,深为当时民众喜爱,对戏剧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戏剧演出中,任何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每次演出都会有不同程度、不同量的即兴表演要素在起作用,处理得当,会使角色更加生动、丰满。但是不能离开角色去随意发挥。 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他第一个用写史诗的规模写了九个历史剧,生动地叙述了也评论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的三百年英国历史。莎士比亚的剧本的主要情节几乎全部来自别人,然而经他加工之后,这些情节获得了新的深刻的意义。他的剧本总是情节生动,比别人的更能利用当时舞台的特点,发挥当时演员的潜力。他在戏剧的情节安排上显示了卓越的比例感和节奏感。他创造的人物总是比当时别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更全面、更深刻,更容易使我们同情。他在描写性格方面让人物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同别的人物的接触往来里丰满他们的形象。他总是力图在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里注入重大的思想内容,在冲突和冲突的解决里人物显示他们性格的更多方面,给予观众以新的震撼和新的了解。 浪漫主义戏剧: 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有积极与消极两大类。浪漫主义戏剧反对古典主义,破除了剧坛陈腐规则,以奇突瑰丽的想象、鲜明强烈的个性、大开大阖的传奇性情节、多彩多姿的民间或异国情调和生动有力的通俗语言,使剧坛面貌焕然一新,为濒于僵死的戏剧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同时,浪漫主义戏剧打破古典主义桎梏的成就为此后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浪漫主义流派的演员把舞台体验作为演员创作的基础,为角色灌注激情使之成为活生生的形象。 花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深受下层民众所欢迎,具有的群众性、通俗性,在乡村山区及小城稹流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绍兴地方戏曲

绍兴地方戏曲 学号:10051323 姓名:杨雨龙 班级:音乐103班 经过一学期每周二下午七八节的绍兴地方戏曲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绍兴地方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戏曲,观看了相关视频,包括名家名段和戏曲全场,欣赏到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多种绍兴地方戏曲。越剧、绍剧、新昌调腔和绍兴莲花落是绍兴主要的地方艺术表演形式。 我比较喜爱越剧,所以对越剧的了解比较多一些。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市农村,也称绍兴戏。因为绍兴是古代越国的首府,因此后又改称为越剧。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仅次于京剧。一百多年前,越剧只是农村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故事情节的小戏,大多数是关于家庭和爱情故事。与高亢激昂的绍剧不同,越剧质朴细腻,因而也被称为绍兴文戏。1920年后,越剧进入上海。到四十年代末,越剧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剧种之一,出现了许多艺术表演的流派。1949年后,越剧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中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唱腔清丽、委婉而富有抒情色彩,它的表演虚实结合,动作优雅。越剧以复杂的身体动作和脸部、眼部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特别是妇女的喜爱。当地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句。 越剧剧本主要取材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特技,也没有武打场面。越剧的服装模仿二十世纪初中国浅色时髦的服饰。最著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和《西厢记》。 最近我们在课堂上与师生一起欣赏了《穆桂英挂帅》《红楼梦》《西施断缆》等多部别具一格的经典作品。 《红楼梦》,也称《石头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越剧《红楼梦》是根据曹雪芹原著改变而成。该越剧共分12场,于1957年在上海越剧院首次公演。著名越剧艺术家徐玉兰和王文娟分别扮演剧中的宝玉和黛玉,使《红楼梦》成为了越剧的经典剧目。他们的《红楼梦》也被拍成电影流传了下来,现如今在时代不断地发展下,这一出《红楼梦》也被频频模仿借鉴,成为真正的经典,深入了新老越迷的心。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工小生。徐玉兰的表演俊逸潇洒,传神逼真,富于激情,嗓音清越嘹亮,徐派唱腔的特点是高昂激越,丰富多彩,奔放流畅,大起大落,刚柔交融,声情并茂。徐派唱腔多以倜傥热情、豪爽多才的人物为主。 《红楼梦》里的宝玉、《春香传》里的梦龙、《追鱼》里的张珍、《西厢记》里的张生,无一不是深得观众的喜爱。如今主要的优秀传人有钱惠丽、郑国凤、张小君、杨婷娜、李璐彦、刘志霞等。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工花旦。王文娟文武兼备,表演精湛,擅长描摹人物神态,有性格演员之誉。她在师承支兰芳的唱腔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平易质朴,流畅自然、情感浓郁的王派唱腔。王派的优秀传人都有单仰萍、王志萍、陈晓红、李敏、俞建华、忻雅琴、李旭丹等等。 《红楼梦》里贾宝玉这一角色是由徐玉兰担任的。贾宝玉生性风流,怜香惜玉。大观园里的女子们都是他愿意亲近的,所以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他会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他性格的

话说河南地方戏

话说河南地方戏(续) 河南地方戏又叫河南古装戏、传统戏,与现代戏相对。河南是戏剧之乡,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外,其它剧种有河南坠子、怀梆、二夹弦、大平调、四平调、太康道情等。光南阳本地就有南阳大调曲、三弦书和内乡宛梆三个剧种。明末清初以来,河南有据可查的剧种达80余种,以锣戏、卷戏、梆子戏最为盛行,几乎遍及全省。梆子戏因地域而存在艺术风格的差异,以开封、商丘、洛阳一带为中心的称河南梆子,以豫北滑县为中心的称大平调,沁阳一带为怀庆梆子,安阳一带为怀调,南阳称宛梆,陕县一带称乱弹。其他有大弦戏、越调,还有流行于豫北的南调。清代曾有不少外来剧种如昆曲、弋阳腔、徽戏、汉调等流入河南,对河南民间戏剧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有的扎根河南,演化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剧种,如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汉调二簧,以及新乡、许昌的“土二簧”。清中后期出现了二夹弦、落子腔、道情戏、扬高戏及豫南花鼓戏、嗨子戏、四股弦、四平调等等。 先说豫剧。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喜爱。其发展速度迅速,流布地域不断扩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分支:有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还有活动在漯河、许昌、周口一带的沙河调。豫剧演唱以旦角为主,逐步形成了常、陈、崔、马、阎五大名旦,再加上桑派,就成了六大名旦。以六大名旦为代表,形成了豫剧六大流派。说起豫剧六大流派,我可以说如数家珍。 常派的唱腔特点是激越奔放、大气磅礴、刚健清新,代表人物是常香玉。她是河南巩县人,自幼随父张福仙学戏,10岁即登台演出。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义演,以全部收入购得一架战斗机“香玉剧社号”捐赠给前线。在艺术上,她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代表剧目可以用三个字概括:红、白、花。红即《拷红》,她在剧中扮演红娘;白即《白蛇传》,她在剧中扮演白素贞;花即《花木兰》,她在剧中扮演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一段大人小孩都会唱。她还在《五世请缨》中扮演佘太君,在现代戏《人欢马叫》中扮演宽他娘。《五世请缨》中那段《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很有昂奋阳刚之气,在戏迷中颇为流传,常作为《梨园春》擂主选段。常派传人是谷秀荣。 陈派的唱腔特点是刚柔相济、含蓄秀美、俏丽细致,代表人物是陈素真。她本名王若瑜,陕西富平人,8岁学艺,14岁领衔,17岁即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又获“梆子大王”的美称。她是祥符调唱派的代表者。她的演唱风格婉约无华,纯而又醇,唱腔俏丽精巧,表演细致秀美。身段婀娜多姿,体态轻盈,水袖功更堪称一绝。其全面贡献,使她成为豫剧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代表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梵王宫》(又叫《洛阳桥甩大辫》)。她在《三上轿》里扮演崔氏。剧中的崔氏与公婆、与孩子、与丈夫、与世界,不绝如缕的留恋造成了她三次上轿而终不忍离开。她不甘心受人欺侮,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柔弱女子,在刺杀张秉仁未成后依然自刎身亡。她的那段《崔家女一阵阵我泪如梭》一段唱,把一个正直善良、多愁善感而又大义凛然的人物气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派的唱腔特点是刚健豪爽、清脆明快、雍容华贵,代表人物是马金凤。她是山东曹县人,原姓崔,小名金。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

其他地方的戏曲

其他地方的戏曲 安徽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 清乾隆五十年(1785 )左右, 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 因民间社会交往, 流传于安庆地区, 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 形成民间小戏. 辛亥革命后, 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 一带植根, 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 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 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新中 国成立以后, 在安徽省境内, 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 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 文艺人才, 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优, 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 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 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 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 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 韵味清新, 别具风格”. 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 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 影响遍及全国, 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 剧团. 当今, 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 她的表演质朴细腻, 真实活泼;她的语言朴 实无华, 通俗易懂;她的曲调优美流畅, 明快抒情. 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 地方生活气息浓郁, 更显黄 梅戏特色. 河南的豫剧 豫剧, 原称“河南梆子”,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 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 余年历史. 清代末年, 它已遍布河南全省.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 遍及河南城乡各地, 并分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 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 年代中期, 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 跃居全国300 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艺术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 质朴本色, 雅俗共赏. 豫剧音乐丰富多彩, 唱腔属板腔体. 唱词 通俗易懂, 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 豫剧传统剧目有近千出, 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 代表五大风 格流派. 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 巧云、王红丽等11 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浙江的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 古越国所在地) 的农村. 它是以嵊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落 地唱书”为基础, 并在余姚鹦歌( 秧歌) 和湖州滩簧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 最初称为“小歌班”, 多是农 村艺人在农闲之际业余组合唱戏, 后逐渐组成职业“小歌班”, 并于1916 年进入上海, 吸收绍剧、京剧 所长, 在茶楼以“绍兴文戏”之名演出, 演员多以女艺人为主, 有的戏班全由女演员组成.1938 年, 绍兴 文戏改称越剧.

谈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846972.html, 谈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 作者:刘会金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6期 摘要: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大力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戏曲;表现形式;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J809;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08-01 对于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戏曲是最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舞台上虽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正是传统文化艺术写意美学品格的生动表现。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可以说,各种戏曲艺术的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一、戏曲艺术的在戏曲表演动与静的关系 戏曲表演要求有动有静,动静自如。从声与形的性质来看,“形”侧重于动,“声”侧重于静,但动与静这一对矛盾又常常是辩证地发展的。在唱段的安排上,如在戏剧矛盾冲突逐渐发展到渐近激化时,戏曲的处理往往不是用“动”来表现激化,而“动中取静”,安排给剧中人物以大段唱腔,如《红灯记》中李玉和唱的“雄心壮志冲云天”一段就是这样。“动中取静”一方面可以使剧中人物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反复思考,浮想联翩,充分地开拓他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使观众对矛盾的如何解决增强了“悬念”,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也应是音乐设计在决定重点加工的段落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地方。“静中有动”不仅表现在成套唱腔,往往是表现剧中人物内心激烈的思维活动,而且往往是“外驰内张”、“似静实动”。如《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外部虽静,内心却很激动,就是“静中有动”的一种表现。在以“动”为主的舞蹈、武打或身段中,也常用“动中取静”的手法,如“亮相”就是其中之一,它犹如连续性进行中的“切断面”,把行动中的一瞬间凝固起来,给观众以欣赏雕塑美和加深对角色精神、气质的理解。 二、戏曲艺术的虚实关系 戏曲表演要求是“虚实结合,实中有虚”。剧中有的地方实写,有的地方虚写。实写、虚写或详写略写,主要是以是否对剧情有益,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益来取舍的,这也是戏曲表演中何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 民族乐器种类

越剧起源浙江嵊县主要活跃于江浙沪 虽然福建有越剧团也不能说明越剧是福建的。。。 豫剧河南 粤剧广东 沪剧上海 晋剧山西 汉剧湖北 吕剧山东 评剧华北一带比较流行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京剧北昆西路评剧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 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 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

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 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眉户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 戏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淮剧扬剧通剧淮海戏锡剧苏剧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黄梅戏徽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 词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 上海市: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江西省:赣剧戈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 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平讲戏庶民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花朝 戏粤北采茶戏东昌花鼓戏雷剧梅县山歌剧粤西白戏临剧海南省: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剧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 湖南省: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 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湖北省: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 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 戏

中国地方戏曲—秦腔

第1页中国地方戏曲―秦腔班级:中文21 姓名:高燕君学号:02114001 第2页秦腔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纵观历史,行当的产生是经过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过程。近百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清未时期2.辛亥以后3.解放以后第3页脚色行当的具体分析生行:除净、丑外男性角色的统称,按年龄又分须生、小生两大类。须生:因带胡须而得名,亦称胡子生。为当时的首要行当,剧目最多。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正面人物,按年龄及化妆特征又分正生、老生、红生及文武生等。正生:带黑三绺。主要扮演中壮年人物。如《辕门斩子》之杨延景,《蝴蝶杯》之田云山,《出棠邑》之伍子胥等。另一些小生装扮的脚色也由正生扮演,以表现人物的特有气质,如《忠义侠》之周仁,《杀狗》之曹庄,《三顾茅庐》、《三闯辕门》之诸葛亮等。清末名宿李云亭及后来的刘毓中、和家彦、耿善民、雒秉华均以扮演周仁而为人乐道。 第4页 老生:带白三绺或渐白三绺,主要扮演老壮年人物。白三如《卖画劈门》之白茂林,《走雪山》之老曹福;渐白三如《盗宗卷》之张苍,《三滴血》前部之周仁瑞等。 第5页红生:因勾红脸而得名,带黑三、白三、渐白三,各不同年龄之关羽,赵匡胤及《串龙珠》之康茂才、侯伯卿、《破宁国》之朱亮祖等。小生:主要扮演男性青年,分文小生、武小生、武生及幼生(亦称娃娃生)等。 文小生:偏重唱、念、做工,如《白蛇传》之许仙,《苏秦激友》之张仪,《折桂斧》之陈植等。武小生:文武兼备,如《回荆州》之周瑜,《蝴蝶杯》之田玉川等。 第6页 武生:偏重武打,如《长坂坡》、《回荆州》之赵云,《孔家庄》、《蔡家庄》之武松,《冀州城》之马超等。幼生:如《八义图》之赵武,《玉虎坠》之田郎,

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 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 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 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4. 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5.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6. 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0. 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 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 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13. 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 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 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 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20. 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21. 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22. 《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23. 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24. 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25. 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2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27. 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 28. 《白兔记》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保持了民间创作的质朴自然。 29. 《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徐渭的《南词叙录》中题为《蒋世隆拜月亭》。它是一部表现爱情故事的浪漫喜剧,他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巧合这一戏剧手法,使全剧充满了浓郁的喜剧气氛。 30.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早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赵贞女故事内容的文艺作品改编而成的。它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严整;二是语言洗练。 31. 南曲在不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出“南北合套”和“集曲”等新的表现形式。 32. 南戏的表演是由歌唱、念白、科介、舞蹈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表演形态。 33. 南戏在化妆上继承了宋杂剧的艺术传统,采用了“洁面”和“花面”化妆两种基本形式。 34. 南戏的角色行当共有七种:生、旦、净、丑、外、贴、末。 35. 宋杂剧的结构特点是“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36. 元杂剧是公元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在宋杂剧、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北方流行曲调进行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