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结构主义哲学:

1)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由荷兰建筑师凡·艾克主持设计。

儿童之家的空间形式与组合形态属“多簇式”,即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元按功能要求、结构、设备与施工的可能性组成一簇簇形式近似的小组。儿童之家的功能要求复杂、空间性质多样且大小不一,建筑师以其在空间组织上严谨的逻辑性,将建筑组成为一个具有“迷宫似的清晰”的既分又合的统一体,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哲学的设计观念与方法。

2)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由荷兰著名建筑师赫茨贝格主持设计,被认为是表现结构主义哲学最成功的实例。

①建筑由无数个平面呈正方形、结构构件标准化的单元组合而成。

②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填以混凝土砌块,楼板与屋面均为预制,空调系统与结构系统结合。

③结构的支撑点没有放置在单元的四角,而是放置在四个边长当中,因此各个单元转角处可以自由地向外开敞,以此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向社会开放意识的办公空间。

粗野主义倾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流行于欧洲的建筑设计倾向。名称最初由英国史密斯夫妇提出,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

①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

②其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

粗野主义作为一种建筑倾向,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

1)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主持设计。工程馆由教学主楼和大型厂房两部分组成。其外部体量组合极具变化:

①阶梯教室顶部如同“牛腿”一样直接伸出两个立面的外墙,不作任何装饰处理,表现出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②教学楼部分做成玻璃盒子状,高高地伸向空中,顶部用红砖墙收住。

③实验室部分相对封闭,开着凸出于墙外的三角形高窗。

④厂房水平展开,屋顶设计成一系列45°水平斜置的柱形玻璃天窗。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遵循着讲究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突出了建筑形体和丰富的室内空间组合。

典雅主义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主要思潮。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代表人物:菲利浦·约翰逊、斯通、雅马萨奇

代表作品: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作为一种风格,典雅主义虽然存在许多肤浅的粗制滥造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是功能、艺术与技术均能兼顾,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作品。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1)谢尔登艺术纪念馆:

由美国的著名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主持设计,是典雅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①纪念馆为对称式布局,平面呈简洁的长方形,首层横向布置的楼梯打破了大厅的单调感,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②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十分方正简洁,但不单调。外部墙面上的钢筋混凝土三角形壁柱全部外露,柱与柱之间形成一个个圆弧形拱券,具有装饰建筑立面的作用。圆弧形拱券内是实墙面,没有开窗。

③入口处向里收进,形成圆拱券形的门廊。门廊里是大面积玻璃窗,既突出入口,又使立面虚实有致,增强立面层次。

④建筑为统一的白色,具有古希腊神庙的神韵。立面的顶端以简洁的矩形长带作为檐口,更添加了一丝古典的韵味。

2)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爱德华·斯通主持设计。

①平面设计的突出特征是采用庭院式布局。中央设水池、喷泉、绿植,同时上方悬挂铝制遮阳板,既调节了微环境,又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景观,以适应当地干燥炎热的气候特点。②建筑外部特征为一圈细长镀金色的钢柱支撑宽大轻薄的挑檐。柱廊内的墙体十分封闭,外层为预制陶块砌筑的、厚实的、带有印度风格的白色花格墙,用以隔热,内层为玻璃,用以采光。花格墙与金属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3)麦克格雷戈会议中心:

由典雅主义设计倾向的代表建筑师雅马萨奇主持设计。

①会议中心采用对称式布局,有一条南北轴线,两个入口设在轴线两端。

②平面近似于方形。一层以中央贯通两层的廊式休息大厅为核心,两侧布以各功能房间。其布局模式类似于共享大厅,上有玻璃,两侧有柱廊,具有良好的空间感。

③外观上严格对称,南北两立面完全相同,正中都是玻璃和金属框架构成的入口,两边是大片实墙面,与出挑的屋檐相接。东西两立面设有两层柱廊,柱与柱之间由锯齿形折板组合,形成尖拱式外表。

4)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由著名建筑师飞利浦·约翰逊、华莱士·哈里森和马克斯·阿布拉莫维兹设计,文化中心在布局方式和建筑形式的处理都表现出典雅主义的基本思想。

①文化中心由一组建筑群组成,以中央广场面向城市主要街道,入口处设有台阶,保持了广场的完整性。

②纽约州立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乐音乐厅为中心的主要建筑,这三座建筑形体处理得十分方正简洁,其主要风格元素是面向中央广场立面的柱廊。

③柱廊在竖向上分成两层,底层与建筑的入口门廊相结合。二层直达檐口,十分高大,但各个建筑廊柱具体的形式稍有差别。这一系列设计手法使得整个文化中心的建筑既达到整体协调,与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以其简洁的建筑体量,精美的比例关系,优雅的气质表达了典雅主义建筑的美学取向。

其他建筑:

1)哈佛大学本科生科学中心:

由著名建筑师塞尔特主持设计,科学中心主要由一座“T”形建筑和扇形大讲堂组成。

①科学中心主体为“T”形,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跌落式布局,以取得与新老校园之间的协调与过渡。各功能区以“T”形为核心布置。“T”形左侧为扇形大讲堂。

②建筑外部造型的主体形式为台阶形,这种造型突破了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一贯模式,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

③建筑外墙面全部为混凝土构件,外饰面选取老校园主色调的紫色涂料,铝制玻璃窗。大片的玻璃窗被横向和竖向的构件以及做工精细的遮阳板分割,突出了建筑立面的变化。

哈佛本科生中心的设计反映出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开始走向复杂化的趋势。

2)柏林爱乐音乐厅:

由现代主义建筑师汉斯·夏隆主持设计,柏林爱乐音乐厅被称为是现代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

①音乐厅平面布局打破了剧院设计的常规模式,将观众厅围绕演奏台布置,使演奏台与观众席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将观众席化整为零,分为许多小块的区域,之间用矮墙进行分割,并一层层高低错落地排列着,都朝向中央的演奏台。

③外部造型像一件乐器的音箱,完全由内部自由的空间所决定。墙体曲折多变,材质的选用也十分丰富,使得整个建筑物的内外形体都富于变化。

3)悉尼歌剧院:

由丹麦建筑师J·伍重主持设计。因其建筑造型新颖独立,成为世界建筑的经典之作。

①歌剧院建在一座混凝土台基上,三个单体分别为歌剧院、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其余功能部分全部布置在地下。

②歌剧院的观众厅布置是楼座与池座相结合的惯用模式;音乐厅采用同柏林爱乐音乐厅相同的观众席围绕中心乐池的布置方式。

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是在一个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台基上耸立着三组独立的壳体,音乐厅和歌剧院各由4块大壳体组成,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而立。远望去如同两艘巨型帆船漂浮在海面上。

悉尼歌剧院以其丰富的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以及丰富的屋顶第五立面,成为世界建筑的经典之作。

4)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

由著名建筑师布罗伊尔主持设计。

①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层数不多,布局合理,平面布局独特,由两个“Y”字相连而成,同时合乎采光、通风与交通联系等功能要求。

②建筑形式是功能、材料、结构以及建造方法的完美结合,采用标准化的预制外墙承重构件,形体比例推敲细致,施工精准。其底部的树枝形支撑柱极具特色。

一系列预制的结构构件使得这座建筑成为世界建筑的典范。

5)旧金山圣玛丽主教堂:

由著名建筑师贝卢斯奇主持设计。教堂独特的内部空间与建筑造型给人以惊喜。结构与光线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使教堂建筑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概念而达到了新的境界。

①主教堂平面呈正方形,四片向上的双曲抛物线形薄壳从正方形底座四角升起,并随着高度的上升逐渐变成四片直角相交的平板,以此组成屋顶。

②教堂的外部造型创造了高峻的崇神气氛,同时四片薄板形成的十字沟与四边形成的垂直沟不仅满足了采光要求,同时加强了教堂的宗教气氛。

旧金山圣玛丽主教堂是整体性、简洁性与比例恰当的完美结合。

查尔斯·柯里亚

1)甘地纪念馆:

由著名的印度本土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主持设计。被认为是印度民族文化和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甘地纪念馆的建筑形式借鉴了当地居民的建筑样式,采用了当地建筑的构筑形式:坡屋顶、瓦屋面、红砖柱等。

平面由51个带有金字塔屋顶的6m×6m的模数单元组成,并围绕庭院和水池自由布置,它们与庭院组成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

①围合空间:为展室,房间墙体不设玻璃窗,采光和通风通过手动的木制百叶窗控制;

②半开敞空间:作为展厅和参观者的休息空间,只有砖柱和屋顶,没有墙体;

③开放空间:为下沉的水池或绿植和小品。

纪念馆以一座座小巧精致的瓦屋顶建筑组成了一组优美的聚落群,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纪念馆的朴实无华也与甘地坚韧宽忍的精神相呼应。

2)干城章嘉公寓:

由著名的印度本土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主持设计。

①公寓外部造型运用在一个立方体上做减法的处理方式。切出来的阳台与墙面形成凹凸变化,活泼了造型简洁的公寓,并形成了十足的雕塑感。

②其特殊的造型方式源于当地炎热的气候,建筑师采用小面积开窗、错层布局、设置花园阳台等措施以保证建筑的隔热和通风。而花园阳台也成了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造型元素。干城章嘉公寓设计,建筑师沿用了对气候的调节、空间分区等设计原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特色的完美结合。

贝律铭

√1)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由现代主义大师贝律铭主持设计。其采用三角形平面布局和极为简洁的形体组合,将功能、形式和环境三个方面完美结合。平面布局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两部分: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

建筑师在东西两馆之间设计了一个广场,中央布置了5个大小不一、布局灵活的晶体状采光体,用以地下餐厅的采光。它们被组织在中心位于中线上的圆形区域内,既活跃了广场气氛,又加强了东西两馆的共同轴线。

东馆立面的艺术特色:

①东馆的主立面为“H”形,形体简洁,雕塑感极强。

②处理与西馆的关系上,建筑师采用以简洁面对西馆的丰富,并在墙面上贴淡红色大理石,与西馆在颜色上保持一致。

③拥有严格的比例关系,立面都是近似地矩形。

④西立面有三个开口,最大的开口向内退缩,左侧安置巨大雕塑作品,以增强出入口意向。

⑤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使建筑与环境结合紧密、相得益彰。

东馆是贝律铭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成功地处理了建筑空间和形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2)卢浮宫扩建:

由著名建筑师贝律铭主持设计,它的落成是新旧建筑关系协调的成功典范。

扩建工程的地上部分以1大3小4座玻璃金字塔作为入口和采光天窗,由菱形和三角形玻璃组成,全部采用钢结构和玻璃覆盖,轻盈通透,尺度适中,体形纯净。以最大程度尊重历史建筑,同时又强烈地表征了型建筑的时代特征。其庞大的地服务空间与通道将全馆连成一片,成功地解决了卢浮宫交通混乱的问题,并将其与更远的城市交通有机地连接起来。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是现代主义建筑中最重要的第二代建筑大师之一,是对现代主义具有最执着立

场的建筑家。其在建筑形体和风格的处理上,在建筑光影的利用上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其提出建筑应具有“主体空间”与“附属空间”的理念。

代表作品:理查德医学研究楼、索尔克生物研究学院、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

1)理查德医学研究楼: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主持设计。

建筑师将主体空间的实验室与管道、楼梯等附属空间分开,并将附属空间围绕着主体空间布置。根据实验室的不同用途,将其分为形式相同,功能各异的5个单元,其布置既相对独立又方便联系。

研究楼外部造型由成组的塔楼组成,刚劲挺拔,简洁朴素。并将服务性设施暴露在外,但却没有粗野之感,反而具有古典建筑的典雅之风,故被称为“多元论”建筑。

2)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主持设计。研究所由两座平行布置的实验楼组成,两楼之间是一个开敞的花园广场,实验楼以花园广场为中心,呈对称式布局。

研究所的外部造型反映了内部使用功能。面向花园一侧为韵律感极强的5组塔楼。面向太平洋的一侧开窗,以提供良好的观赏视角。建筑外墙采用混凝土材料,且保留了施工时的模印和节点,有粗野主义的形式特征。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再一次运用了路易斯·康德“主体空间”与“附属空间”设计理念。重复设置的单元不但为平面功能带来便利,更为建筑造型带来韵律构图。

3)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主持设计。是康职业生涯设计的造型最为简洁的建筑之一。

①图书馆平面形式为削去四角的八边形,首层的平面外侧环绕着主体的敞廊,二层到七层以一个阳光中庭为中心,四周围绕着书库和阅览室。服务空间集中布置在四角的井筒内。②建筑室内立面极具特色,四个立面均以巨大的圆形为母题,圆形洞口高四层,透过洞口四周的阅览空间可以相互对视,加强了空间的流通性。

③图书馆立面采用当地的红砖,不做饰面处理,简洁朴实,以取得与校园里其他老建筑的协调关系。立面的窗洞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极具韵律感。建筑转角墙与洞交替布置,既是对主立面构图的呼应,又打破了原有的设计手法,使建筑立面更富有特色。

SOM事务所:

1)兰伯特银行大楼:

由SOM事务所主持设计,是以标准化预制混凝土构件来建造承重外墙的一个成功实例。构件呈十字形,上、下接头处是两个不锈钢的帽状节点,结构合理,形式新颖,虽然承重但不显得笨重;统一的构件使它的立面成规则的几何图案。

2)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

由SOM事务所主持设计。

①教堂的结构由100个四面体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体都是由钢管组成构架,外贴玻璃或铝皮构成。

②由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的构架,两两相对构成教堂的墙面与屋面。单元体之间以彩色玻璃链接,为室内带来独特的光线,以形成一定的宗教气氛。

③教堂的外部造型以结构单元为表现对象,简洁新颖,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④建筑的顶端由17个刺向云天的、酷似“利剑”的小尖塔组成,视觉上给人以向上升腾的感觉,与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构图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教堂创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赋予了建筑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建筑艺术形象。

新陈代谢派:

√兴起于日本,新陈代谢派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认为,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的工业革命为特征,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冲击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特性。表明了新陈代谢派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的基本立场。

代表人物:黑川纪章、丹下健三

代表作品:山梨文化会馆

山梨文化会馆:

由日本新陈代谢派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主持设计。

①建筑主体平面由4列16个混凝土圆筒构成,它们既是结构承重体系的要素,又是服务和设备空间。办公等功能空间设置在这些圆筒之间的空间里。其设计意图是,在建筑建成后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建或移除。

②建筑外部造型独特,巨大的混凝土圆筒群尤为突出,使得该建筑呈现出超乎寻常的建筑尺度和独特的建筑形体。建筑表面不做饰面处理,保持混凝土材料的原真效果。在建筑的结构体系中,楼板和圆筒的交接自然,并可按固定模数生长与变化。

山梨文化会馆,体现了丹下健三注重建筑功能与结构相对应,不同结构满足不同功能的主导思想,同时也表达了新陈代谢派建筑的可生长、可变化的设计理念。

高技派:

20世纪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为整个社会带了普遍的技术乐观主义态度,高技派倾向由此孕育而生。这一派的建筑师一方面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建筑形式上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代表作品: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

1)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

由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共同完成。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是一座具有前卫姿态的、划时代的、开创性的建筑,是探索自由空间概念和艺术技术表达的重要作品。

①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立方体,采用钢桁架梁柱结构体系,建筑跨度48m,室内空间没有任何支柱,且没有固定分隔,使得建筑平面与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灵活性。

②建筑的外部形态被称为“内外反转”式形象。巨大的梁柱构件和钢桁架等结构体系、各种管道电缆等建筑设备全部毫无掩盖地袒露在外,并涂以鲜艳的色彩。人们可以从外部清晰地看到机械设备的运转,建筑内部各层均不设吊顶,同样将各种设备管道暴露在外。

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超越了以往对历史符号的肤浅模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建筑技术的原生态概念进行了彻底地颠覆,以一种夸张、复杂、陌生、暴露、变化多端的建筑形象表现出了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厄金斯

极具才华的北欧建筑师、第二代建筑师,厄金斯善于处理建筑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

适时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其设计特点是努力使房屋同自然相融合。

拉普兰体育旅馆:

由著名建筑师厄金斯主持设计,它大胆和独特的轮廓,地道的乡土风味和对地方材料与结构的巧妙运用,使它成为北欧有机建筑中的典范。

①旅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面为对外营业的饭店与休息厅部分,后面为客房部分。

②基本材料为当地最方便获取的木料,有利于保温且与建筑所需要产生的形式一致。厨房部分采用砖石,以达到防火的效果。

③室内家具、陈设的设计虽然显得复杂琐碎,但却使人联想到山区的农居。

14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二战后多元化建筑思潮 结构主义哲学: 1)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由荷兰建筑师凡·艾克主持设计。 儿童之家的空间形式与组合形态属“多簇式”,即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元按功能要求、结构、设备与施工的可能性组成一簇簇形式近似的小组。儿童之家的功能要求复杂、空间性质多样且大小不一,建筑师以其在空间组织上严谨的逻辑性,将建筑组成为一个具有“迷宫似的清晰”的既分又合的统一体,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哲学的设计观念与方法。 2)中央贝赫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由荷兰著名建筑师赫茨贝格主持设计,被认为是表现结构主义哲学最成功的实例。 ①建筑由无数个平面呈正方形、结构构件标准化的单元组合而成。 ②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填以混凝土砌块,楼板与屋面均为预制,空调系统与结构系统结合。 ③结构的支撑点没有放置在单元的四角,而是放置在四个边长当中,因此各个单元转角处可以自由地向外开敞,以此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向社会开放意识的办公空间。 粗野主义倾向: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流行于欧洲的建筑设计倾向。名称最初由英国史密斯夫妇提出,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 ①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 ②其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功能、材料与结构在战后的夸张表现。 粗野主义作为一种建筑倾向,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 1)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主持设计。工程馆由教学主楼和大型厂房两部分组成。其外部体量组合极具变化: ①阶梯教室顶部如同“牛腿”一样直接伸出两个立面的外墙,不作任何装饰处理,表现出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②教学楼部分做成玻璃盒子状,高高地伸向空中,顶部用红砖墙收住。 ③实验室部分相对封闭,开着凸出于墙外的三角形高窗。 ④厂房水平展开,屋顶设计成一系列45°水平斜置的柱形玻璃天窗。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遵循着讲究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突出了建筑形体和丰富的室内空间组合。 典雅主义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主要思潮。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代表人物:菲利浦·约翰逊、斯通、雅马萨奇 代表作品: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作为一种风格,典雅主义虽然存在许多肤浅的粗制滥造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是功能、艺术与技术均能兼顾,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作品。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1)谢尔登艺术纪念馆: 由美国的著名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主持设计,是典雅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①纪念馆为对称式布局,平面呈简洁的长方形,首层横向布置的楼梯打破了大厅的单调感,

建筑规划知识:从上世纪至今主要的建筑设计思潮、流派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的建筑潮流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到了二十年代,保守派建筑师已渐渐分化,革新派渐渐兴旺起来。较重要的派别有: 1)表现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表现派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他们是用一种新的表面处理手法去替旧的建筑样式,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孟德尔松(德):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2)未来派当很多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表现不满的时候,未来派却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宣言工厂、机器、火车、飞机等的威力,赞美大城市,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着意表现动作和速度。桑.伊利亚(意)“因该把现代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像大型造船厂一样,既忙碌又灵敏,到处都是运动,现代房屋应该造的和大型机器一样。”没有实际的建筑作品。 3)风格派与构成派风格派和构成派在旨趣和做法上没有什么重要区别,都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最具代表性的风格派建筑是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地方的一所住宅。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等本来是美术和艺术文学方面的派别,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问题。 2.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向保守思想猛烈开火。现代建筑包括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以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和以赖特为代表的美国的有机建筑。 1)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习惯上被人们称为功能主义,理性主义或者现代主义。他们设计的共同特点是:a、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b、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C、把建筑的经济性提高到重要的高度。D、主张创造新建筑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形式。E、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F、废气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得合理性和逻辑性。代表作:包豪斯校舍、萨伏伊别墅,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等 2)赖特和有机建筑理论代表作: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二、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主要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的普及,建筑形式的五花八门和美国改变了他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被动地位,成为设计思潮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尽管他们各树一帜,但是除了少数以外,其基本的原则仍然没有脱离现代建筑的基本内容,只不过是对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夸大、突出、补充或变化而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下半叶。欧洲理性主义在新形势下的普及、成长与充实时期2)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末3)六十年代末至今 “现代建筑的几种主要倾向,就其设计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在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情与理的问题中比较重理,另一类则比较偏情。” 1.重理: 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坚持理性主义设计原则,作了充实与提高。特别是在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无倡导人,无代表人物,仅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思潮。哈佛大学的研究中心TAC设计事务所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布劳耶 2)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澈的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少就是多。”(密斯)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讲求“条理”。既简化结构体系和净化建筑的形式。代表人物及作品:密斯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西柏林新国家图书馆;小沙里宁通用汽车技术中心 3)“粗野主义”的倾向不但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有关。欧洲

二战后的建筑概况

外国现代建筑历史---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四章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一节战后的建筑概况 战后各国的发展不平衡 一西欧――战后恢复,许多国家出现了应急的重建与城市长远规划的矛盾。英国和荷兰干的不错。 英国:卫星城镇规划 建筑设计上:史密斯夫妇A.and P.Simthson 和斯特林Jamess tiling 为代表新粗鲁主义New Brutalism现代建筑派在战后的一个企图在建筑形式上创新的支派。 60年代以库克Peter Cook为代表的――阿基格拉姆派Archigram所提出的未来城市的设想,对当时的青年建筑师与建筑学生影响很大。虽然阿基格拉姆学派提出的插入式城市plug in cith没有实现,但却一度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了钢筋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来综合解决多种途径与可变要求的建筑设计倾向,并预告了在建筑中采用与表现尖端技术的高技派High-Tech 的来临。 20C60年代下半期,面对尖锐的城市交通问题,英国开始研究旧城中心的改建。 1..建筑架空的陆地层New Land――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South Bank Art Center,1967年和其东侧的国家剧院. 20C70年代,掀起后现代形式主义思潮――私人住宅或面向中下层的公众住宅。高技派不是英国特有,但其贡献最大:福斯特Norman Foster 罗杰斯Richard Rogers 格里姆肖Nicholas Grimshaw 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 阿普鲁Ove Arup和他的联合事务所Arup Associates是世界是最知名的擅长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事务所。 法国 1949---1969年,建筑活动活跃。 城市规划:勒阿弗尔是法国沿英吉利海峡的主要城市。佩雷规划与重建――采用了房屋预制构件的6.24米作为模数。 法国的工业建筑体系,使其迅速解决了住房尖锐的问题。并因其组合上的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而受到世界的关注。 1961年在巴黎周边发展5个新城的巴黎改建规划――其中德方斯新区是巴黎改建的一个典型实例。 小勒设计的马赛公寓与从设计构思上来说同勒阿弗尔刚好相反,评测是一幢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而设计的房屋。其后的朗香教学又轰动,一是让他的信徒大为震惊;二是为正在创作中脱离现代建筑派之经和背叛理性主义之道的青年建筑师首次开了绿灯。 巴黎的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1958年,跨度218m,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结构空间。 1977年国立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因它表现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人们所认为文化建筑应有的典雅面貌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前西德 战后着手住宅建设――为了恢复国民对国家的信心,修复和重建历史建筑。 柏林的爱乐音乐厅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

现代建筑设计思潮课程论文 《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班级:建筑学2009级 指导教师:孙照栋 姓名:曹克申 学号:200901020501 时间:2013年1月

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建筑在社会大众对现代建筑的种种质疑中诞生了。它不受任何法则束缚,在建筑文化上表现了多元与折中的时代特性。后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对欧洲的现代建筑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从而使建筑的发展又走向了一个新时代。但由于缺乏对后现代建筑的正确认识,导致其对中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国建筑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文化界筑师以简化、变形、夸张的手法借鉴历史建筑的部件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与法国后和装饰,把其与波普艺术的艳丽色彩以玩世不恭的手结构主义和美国新实用主义结合,成为当今西方盛行法主义结合起来。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并向全世界蔓延。 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后现代建筑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切背离现代主义建筑的总称。以文丘里,格雷夫斯和约翰逊为代表。在尊重历史的名义下,后现代大师们重新提倡建筑设计的复古和折衷,在技术处理上主张将互不相容的建筑元素进行不分主次的二元并列和矛盾共处,即在建筑中追求信息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突破建筑的惯常做法。正 如有的学者所总结的那样:“从实质上看,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忽 视形象与功能相联系的形式主义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否定和超越,它的特征也 应当是相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而言的。现代主义是在现代社会的 经济、技术、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基本特征 是:(1)强调功能主义特征;(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 型;(3)设计上重视空间组合;(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倡导者众多,形式多样,风格迥异但作为 一种普遍的设计风格还是保留了一些可以总结的特征。第一,美国电话电报大楼 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第二,主张新旧杂糅,兼容并蓄的折中主义立场。第三,加强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 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建筑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超越和否定,针对现代主义建筑铜线嗲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矛盾,后现代主义得以产生,并获得强势的发展。因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除了文化复兴的原因

外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建筑史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 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5.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高技派、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6.勒柯布西耶早期的着名的现代主义的住宅建筑是萨伏伊别墅,其典型的粗野主义的住宅作品是马赛公寓,属于象征主义的教堂建筑是朗香教堂。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v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1.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12.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3.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建筑人情化,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14.帕米欧肺病疗养院是由芬兰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 15.日本代代木的设计师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最杰出的教堂作品是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19.纽约世贸大厦双塔的高度是411米,属于典雅主义风格。 20.后现代主义的隐喻主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三个特征是由斯特恩提出的 21.西班牙着名伊斯兰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主要有柘榴院和狮子院两个院落组成。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 世纪初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并对后人产生影响的法国建筑师是加尼埃。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2871498.html,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读 作者:梁敏怡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四大建筑设计大师之一,他摒弃了豪华繁琐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少即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的设计思想,并主张人—自然环境—建筑应融为一体,表现人机环境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功利之美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密斯·凡德罗在建筑设计上不仅表现了功利间的有用、实用的功能,而且在外观设计及内观装饰上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解读,了解了当代设计的“少”非 空洞而是精简,“多”非繁琐而是完美。“功利”不是唯利是图、私欲泛滥,而是艺术与哲学间最神圣、最尊贵的产物,其不能作为伦理道德与政治决策的高级精神产品。 关键词:功利之美;密斯·凡德罗;设计思想;作品解读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化设计立场 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自身的社会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领域的认识上,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功能性特征及视觉美学的追求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这促使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应用材料让现代建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的力学观点与科学系统结构的崭新提出也让现代建筑的承受能力与受力坚固程度有了较高的提升。 自1851年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建造的水晶宫开始,玻璃、钢材、水泥等材料的使用就开始渐渐地被大规模运用于现代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与玻璃的应用使得建筑业发生了飞跃的变化。19世纪的欧洲建筑发展主要由复古主义与折衷主义两种建筑风格引领。复古主义风格 的建筑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原形和美学观点为典范,如形状与外观模型对称、追求古典装饰艺术的视觉效果;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主要是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的形式美、讲究建筑间比例协调匀称的良好关系。这两种建筑风格的发展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能及时对功能与结构的科学进行转变,不能适应变化中的社会发展新思维,因此它显得有限与单一。于是人们就开始追求简单、坚固、耐用、易于安装与拆卸的方式来作为建筑结构发展模式的方向。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吻合。紧接着现代建筑潮流逐步从建筑学、建筑图案、装饰、雕塑为一体的古典主义风格中走了出来。 “功利”一词在《新汉英词典》中被译为名词,utility(功用、效用的)、material gain(功利)[1];在《黑格尔辞典》中被解释为Nutzlichkeit(有用性、实用的),在黑格尔看来,“功利”即是“纯粹识见的现实意识以之为对象的那种现实”,在情感或思辨的抽象看来,功利是丑恶的,一切事物外而言,就是有用的[2];在《朱熹大词典》中,“功利”两字被解释为“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道义允许之下或与道义一致的情况下,功利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功利不是以个人功名利禄为准则,而是具有社会价值、功在千秋、利在万世的社会功利[3];在《中国 哲学大辞典》中“功利”则被解释为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范畴。先秦时期,功是指功绩、效讲,

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思潮发展

– 76 –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8期 虽然在早期梁思成等第一代建筑师也曾做过不懈的探索,但在政治上对苏联崇拜的压制下,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不得不低头妥协。中国建筑在经过严苛的“仿苏期”后终于伴随着自主意识的觉醒开始了对“中国式”的需求。初期的探索总是混沌的,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范围之广、含义之深都让试图把“传统”简化揉捏在现代建筑中的建筑师们大伤脑筋。这时贝聿铭香山饭店的建成无疑给京沪两地的主流设计师们一记重锤,从“故宫”和“外滩”的梦中幡然醒来。然而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这一锤虽没有使得人人顿悟,可也作为最初本土化的启蒙。 2 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而是生存的必要——探索期 在现代建筑设计民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探讨。这在任何国家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中国式”坚不可破的中国。[2]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对外文化交流让中国建筑迫不及待地找到“最中国”的外衣。然而在自卑的文化心理的驱使下,急躁而浮夸的态度造就了一批顶着夸张的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在中国建筑设计的命题中,永远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题。因远离现代建筑革命发起的策源地,中国建筑对西方的现代主义似乎既没有办法全心全意地采用“拿来主义“,也失去了全盘回归的可能性 [1]。近年随着深圳“万科第五园”、上海“九间堂”等中式豪宅的诞生,潜移默化中,传统不仅成了开发商们炒作的噱头,中产阶级追逐的对象,也让每个人渐渐觉得在传统的语境下中国的建筑才稍稍抬起了头。由此笔者对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思潮的发展进行梳理式的回顾,以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中国当代建筑思潮的发展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1 计划经济中自我意识的复苏——萌芽期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一直处于自我压制的状态中,这不仅导致了全民自卑的文化心理,更使各行各业对“开创本土化”妄自菲薄。 浅谈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思潮的发展 史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面对日益泛滥的打着复兴传统招牌的房地产项目,本文对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思潮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式的回顾,概括地再现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建筑文化孜孜不倦的探索,用冷静而历史的态度去看待表面“火热”的病态传统复兴,以期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建筑生活中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复兴。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建筑;复古别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8-0076-02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ological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SHI Yao (School of Urban studies, Wu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 Facing the rampant real estate project which is in the name of revival of traditional signs, on the topic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ological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author represents that the architects explore tirelessly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ast and wes in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 through the modern times. The author With a cool and historical approach to treat the sick "hot" traditional revival in surfa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verall revival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restore ancient house design [作者简介] 史瑶(1990- ),女,武汉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第十三节 二次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第十三节二次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1.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圣约瑟喷泉(设计C·摩尔)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在设计思想及手法上( )特征。 A.文脉主义B.粗野主义C.解构主义D.表现主义 [解答] “文脉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隐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Omamentation)。 [答案] A 2.下列这些观点分别是由( )阐述的。 Ⅰ.房屋是居住的机器;Ⅱ.少就是多;Ⅲ.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起先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城死去;Ⅳ.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A.格罗皮乌斯、密斯、格雷夫斯、文丘里B.勒·柯布西耶、密斯、C·詹克斯、文丘里 C.密斯、勒·柯布西耶、文丘里、C·詹克斯D.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文丘里、C·詹克斯 [解答] “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是勒·柯布西耶于1923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给住宅下的新定义,反映了勒·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少就是多”是密斯的名言,是二战后“讲求技术精美性倾向”的理论依据。1972年7月15日,由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基在美国圣路易设计的低层住宅群被拆毁,这个时刻被后现代主义理论家C·詹克斯称为“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死亡,后现代主义的诞生”时刻。《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文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文丘里的一篇论文,文丘里主张采用两个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建筑,使现代建筑具有丰富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第一个是历史建筑,第二个是美国通俗文化,像好莱坞、拉斯维加斯这些商业风格。该文就是对第二个装饰来源的阐释和强调。 [答案] B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些建筑风格与流派有( )。 A.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Art-Deco派B.后现代主义、Hi-tech、解构主义 C.后现代主义、粗野主义、解构主义D.后现代主义、构成主义、解构主义、Hi-tech等 [解答] Art-Deco,即“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而主张机械化的美。美国“装饰艺术”风格的典型作品是威廉·凡·阿伦1927~1930年期间设计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粗野主义(Brutalism)是20世纪50~60年代用来识别像勒·柯布西耶马赛公寓大楼和昌迪加尔行政中心这样的建筑。构成主义是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青年艺术家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内容,如塔特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Hi-tech即高技派。 [答案] B 4.著名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与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毗邻,它们分别是( )设计的。 A.丹下健三、桢文彦B.贝聿铭、福斯特C.矶奇新、波特曼D.贝聿铭、格雷夫斯 [解答]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香港最大的一家银行,1981年由福斯特事务所设计,高180m,占地5000m2(上标),矩形平面,外露结构,是高技派的典型做法。 [答案] B 5.文丘里的名著( )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理论著作。 A.《走向新建筑》B.《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C.《时间、空间与建筑》D.《后现代建筑的语言》 [解答] 《走向新建筑》是勒·柯布西耶于1923年把发表于《新青年》上的文章汇集出版的一本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新建筑的书。《时间、空间与建筑》的作者是S·古迪恩(S.Giedion)。《后现代建筑的语言》是C·詹克斯的一本有关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书籍。《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文丘里的早期著作,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答案] B 6.建于英国伦敦银行区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大楼,与( )建筑一样,是一座属于( )流派的建筑。 A.纽约西格拉姆大厦,现代主义B.纽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后现代主义

浅析安藤忠雄的修筑设计思想与作品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摘要:对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做了简介 ,阐述了设计作品分析是提高设计理念、手法的深层次手段 ,通过对安藤忠雄设计作品的分析 ,以了解建筑空间组成元素及其对空间独特的感悟。 关键词:空间;材料;几何;自然元素;微观世界;抽象盒子;传统;继承;统一;锲入环境;与自然对话 引言 普切斯的纽约立大学校长比尔·莱西说:“他的建筑哲学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创造一种界限,在其中,他可激起一种人反省的空间,他所包装的空间,人们可以在阳光和阴影,空气和水中相互交融,而远离城市的喧嚣。”而这位神奇的建筑师就是安藤忠雄,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1.安藤忠雄简介 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也是一位从未接受正统的科班教育、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而成才的设计大师。 他曾与和矶崎新、黑川纪章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他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 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 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 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安藤忠雄正是以诗意化的空间赢得了人们认同的。在其舒缓 平静的空间之中,设计者的静与空悠然而现。他的空间的“静”, 或许正是一种天堂般的境界,在诚实地面对着生命个体的孤独本 质的时候,似乎他也能够在其中寻得怡然的自在。 我们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种源于内心的谦和,正是这位大师所具备的品格。 2.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建筑必备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 也就是真材实料 ,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安藤在其作品中所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 ,以玻璃、木材、钢材为辅。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 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 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清水混凝土演 奏一曲光与影的旋律。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 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 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学”。 2)几何形式 这种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当几何图形在建筑中运用时,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跳脱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而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

外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建筑史 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5.5—5.75;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 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4.9m。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5.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高技派、结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6.勒柯布西耶早期的著名的现代主义的住宅建筑是萨伏伊别墅,其典型的粗野主义的住宅作品是马赛公寓,属于象征主义的教堂建筑是朗香教堂。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

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v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1.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12.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包豪斯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3.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建筑人情化,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14.帕米欧肺病疗养院是由芬兰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 15.日本代代木的设计师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最杰出的教堂作品是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19.纽约世贸大厦双塔的高度是411米,属于典雅主义风格。 20.后现代主义的隐喻主义、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三个特征是由斯特恩提出的 21.西班牙著名伊斯兰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主要有柘榴院和狮子院两个院落组成。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