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阅读教学的点、先、面

阅读教学的点、先、面

阅读教学的点、先、面
阅读教学的点、先、面

阅读教学的点、线、面

反思课改,我们开始批判阅读课丢失了“语文味”。究其根源,错不在课改,错在我们有些教师在课改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少数人的理性行为会引起众人的非理性行为,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盲目和浮躁。少数有识之士通过网络搜索有用信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结果带来了“迷失在google里的语文教育”,带来了“迷失在课件制作里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一种可怕的集体无意识:很多教师上课前总是忙碌地驰骋于网上,埋头于电脑前,丢失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基本工作。

阅读教学中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基本工作是什么,这可以从阅读教学的本质谈起。我个人认为,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引领学生读文本,边读边积累;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边读边归纳技巧和方法,体验文章的情感。教师的作用在引领,通过对教学的组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读文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最后读懂文本。教师的作为在于:要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好课文阅读的突破口,理清课文的解读思路,组织好教学对话。

一、选好阅读教学的点

这里的“点”是指“切入点”,也即解读一篇课文的突破口。我们知道,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与常态下的学生自己阅读是有区别的,它是建立在常态阅读(师生独自与文本对话)基础之上的一个阅读提升过程,它不必也不能按部就班逐行逐节按顺序阅读。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阅读教学中,大家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解读文章的突破口,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反之则如老牛拉破车一样举步维艰。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好比钻井采油,选好一个突破口,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深入课文“内核”。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事先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这篇课文,有一位同学阅读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文中作者对阿长的称呼有“我的保姆”“长妈妈”还有直接称呼“阿长”这三种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把作者对“阿长”的称呼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要解决这个问题,想不深入文本也难;你解决了这个问题,文章也就能准确破解。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突破口就能轻松地把学生带进文本,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余味无穷的文本世界,去品读、去揣摩、去领悟,从而避免泛阅读,避免在文本的表面滑行。逼着学生开动脑筋,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也就自然地增加了一节课上学生的思维长度。

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在哪儿?有人说在标题,有人说在文眼,有人说在文中。在我看来,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其实应该在教师的心中。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破解方法,同一篇课文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突破方式,不同的阅读习惯也就有不同的破解思路,面对形式多样的解读途径,你要用有限的“规则”去分析套用,永远只是徒劳。我们只有把握课标,深入钻研教材,与文本充分对话,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因材施教,因文施教,找准一篇文章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优秀教师的课上学生为什么会阅读得兴趣盎然,奥妙往往在此。

二、理清阅读教学的线

现在太多的教师喜欢用“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品一品”等教学环节来组织课堂教学,尽管形式翻来覆去,但大都是“整体感知”、“问题研讨”、“精读品析”、“语言赏析”几个教学环节的翻版。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板块明显,板块之间彼此割裂缺乏有机衔接和逐层推进。比如许多教师经常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说说你欣赏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设计学生往往也比较喜欢,你一言我一语倒也热热闹闹,但这种教学容易将语言的揣摩同整篇文章的解读割裂开来,不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

文字的能力。好的教学设计应该选择一条明晰的文章解读思路,并以此作为阅读课的线索去组织教学,把众多的教学环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而不留痕迹。请看下面彭林虹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面对这样一个粗俗、无文化的阿长,“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但是,“我”对阿长的情感一直是这样吗?有没有发生改变?请大家谈一谈。

生6:“我”对她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在听到阿长讲长毛故事之后,“我”对阿长有了“敬意”。

生7: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对阿长也产生了“敬意”。

师:这两处所表达的敬意一样吗?

生8:应该是一徉的。以前不佩服她,在听到阿长讲长毛故事后,看到阿长买买《山海经》后,就佩服阿长了。

生9:不一样。在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文中说“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这里的“新”字说明和听长毛故事后的敬意是不一样的。

生8:这个“新”字可以理解为更深刻的意思,就是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为什么不行呢?

师: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根据,而且还细心地找出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咱们先不下结论,再体会一下“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一句话的意思。大家看,这个“敬意”前面还有什么修饰词语呢?这些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呢?

生lO:前面有“有一时”,还有“空前”。“空前”说明这种敬意“我”以前从未有过,而“有一时”是指这种敬意是一个阶段的,是暂时的。

这个教学片段研讨的是“‘我’对阿长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学生揣摩文本,品析语言,“问题研讨”“语言品析”糅合在了一起。这样的教学把文路、编路与教路、学路统一了起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顺畅而有序地学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就不是溜冰场上在限定的区域里一圈圈枯燥地滑行,而是在爬山,不断享受着沿途的美好风光。

优秀教师的课为什么总是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奥妙往往也就在此。

三、激活阅读教学的面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对话,只有精彩的课堂对话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但对话不是课堂上简单的师生问答。相对于“选好阅读教学的点”、“理清阅读教学的线”而言,组织好阅读教学的对话,激活阅读教学的面,带有更多生成的成分,更见一个老师的功力和教学智慧。

师生独自深入研读文本是课堂上精彩对话的前提。广义地说,语文教学中的对话蕴含着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师生各自与文本的对话,第二层是师生、生生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教学对话。显然,第一层对话是第二层对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将决定着课堂对话的水准。只有当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达到某一种深度,才有可能通过对话将学生引导到某种高度。教师课前如将精力淹没在了形形式式的教学设计中,将精力淹没在了花样翻新的课件制作上,其课堂上的对话必然肤浅。

教师对对话内容的有效控制是课堂上精彩对话的基础。课堂对话中,作为组织者和“平等中首席”的教师,心中必须要有目标,从而有效地控制对话的方向,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初一年级教《陈太丘与友期》,只有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却花费三十分钟的时间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元方的做法是否正确。课堂对话中,作为组织者和“平等中首席”的教师,心中还必须有文本,从而有效地控制对话的范围,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的时间学习《木兰诗》,却花费半节课的时间讨论木兰是否裹小脚、同伴为什么没能了解到木兰是女性。当然,控制不是限制,教师心中有目标、肚里有文本,就能面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超出了预设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就能敏锐地发现“节外生枝”中蕴涵的“生成”

价值,就能因势利导恰当地进行引导、点拨、指正。既不把学生的无知当有趣,在所谓尊重“独特体验”的大旗下不知不觉走向荒唐和偏执;也不被学生突发的创意解读弄得措手不及,面对学生的精彩显得捉襟见肘丧失教学良机。

“目中有人”是课堂上精彩对话的根本保证。为什么许多课堂上的对话总是那么呆板凝滞,原因是很多师生目中无人,有“话”无“对”,总喜欢“自说自话”。师生问答,教师也有形式上的倾听,但学生答错了,教师并不同学生一道去探究思维过程,分析出错原因,而是继续请其他同学作答,直到听到预设的答案为止——这是教师在“自说自话”。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既不对前面同学的回答赞许附和,也不对前面同学的回答批驳问难,而是简单陈述自己的答案——这是学生在“自说自话”。现象的背后是师生“目中无人”,只关注了问题和答案。

我们不妨再读读前面那个教学片段吧!“这两处所表达的敬意一样吗?”,这是教师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基础上的追问。“这个‘新’字可以理解为更深刻的意思,就是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为什么不行呢?”这是学生对前一个同学回答的反诘。“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根据,而且还细心地找出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咱们先不下结论,再体会一下‘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一句话的意思。大家看,这个‘敬意’前面还有什么修饰词语呢?这些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争论巧妙地参与进去,从而把对话引向深入。

优秀教师的课上学生为什么会变得聪明起来,为什么对话总是精彩纷呈,诀窍可能就在这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