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中医运气学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方法:根据两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中医运气学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结论:中医运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深入了解中医运气学有利于时间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扩展。

【关键词】中医运气学;时间医学;相关性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其根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间医学属于现代医学概念,然而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的时间生理学与时间病理学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中医运气

1.1 中医运气学简介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古代医家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以定“运”;根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黄帝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构成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古人云: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肾病、骨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暮春初夏;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夏季;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暮夏初秋;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秋冬之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严冬。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2、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根据时间的规律提出来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1]。

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也有许多吻合点。研究发现某些与疼痛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在某一时辰总是有较多的表达,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时间医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某些有规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是在某个时间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

死亡率总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较高。这就是时间病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病理学的基础则是时间生理学。

时间医学的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对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主动地维系不宜破坏的自然节律,维护自身健康[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不断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3、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五运六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医学模式。五运六气学说以系统的方法,把人体放到天文(日月五星)、气象(风寒暑湿燥火)、地理环境(东南西北中)及物候(五谷、五果、五畜、五虫)的自然环境背景中进行考察,把古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生物、医学、数理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把疾病流行周期与天文历法统一起来,以时间为辅线,以五运阴阳调控运转机制为纲,建立了以五运六气历法、干支序列形式的系统控制程序,形成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时

间医学模式。因此五运六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是时间医学不可分割的体系。

4、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王某,性别男,于1958年扭伤,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伤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腰痛加剧时为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容易产生因太阴湿化太过反施于厥阴,使厥阴风化,反施于太阳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与1958年的扭伤有关系。

4.2 案例二白某,性别男,1950年9月20日午时出生,牙齿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齿属肾,《内经》曰:太阴湿化施于太阳。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气,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而1985年为乙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故更显太阴湿土太过,造成太阴湿化太过施于太阳,使太阳寒而湿,故齿痛。

5、讨论

在当代,时间医学在生物节律及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产生这些节律的环境背景和生物节律与外部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的相关性缺乏探讨。时间医学在五运六气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五运六气无论是在丰富的时间内容方面,还是在具有系统论思想的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方面,都对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应当充分重视中医运气学的研究,借鉴其中的思想,探讨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的优点,从而逐步使自己完善起来。

2019中医学医学全日制大专招生,全日制中医学

【中医学】 (1)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 (2)核心课程: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影像诊断学等。 (3)就业方向: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报名时间:2019年3月—2019年7月(每年仅此一次,招满停招) 报名材料:身份证、毕业证、户口本(我校教务班主任谢老师审核) 来校报到时间:2019年医学班全日制上课报到8月25号—8月28号。 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可登录学校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147237.html,填写报名资料 2.电话或微信预约名额(加班主任谢老师微信了解学校最新公告) 3.在校现场咨询报名

注:资料交由学校审核合格后方可报名,报名医学班学生不得转入非医学专业想上中医学怎么办?未参加高考的学生能就读医学专业吗?想学医,而成绩又达不到好的医科大学的录取线,或者考上的专业不对口,大学毕业后不能参加执业助理与执业医师考试,这是许多医学世家家长的心病。 2019年中医学全日制统招大专招生,面向全国招生颁发高等医学院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学籍、学历信息学信网注册,永久查询,全日制统招学历是第一学历,毕业可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一、招收专业:四大金牌专业(护理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 二、适合就读的人员:(1)有志于从医、渴望学习医学专业,但又苦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2)部分中专毕业想继续深造的中专生;(3)第一专业非医学或医学技术类等不具助理医师、职业医师报考资格的学生;(4)出生于医药世家、在医院卫生系统有关系、计划进入卫生事业单位等,需要拿国家正规医学院本专科文凭的同学。 三、招生计划与范围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学科 任秀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自与中国固有的医学体系存在鲜明差异的欧美医学传入中国,西医、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的名称应运而生,似乎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地域、形成年代,就成为其区别要点,代表着学科性质和本质特征。其实,无论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它们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之下。但是,由于它们分别把握着人体生理、病理的不同物质层面,有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又是医学科学中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学科。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将深化中医学的认识,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学科形态发展。 一、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 学科一词在英语词典中对应于subject,是指学问或知识的一个分支,而这个知识的分支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在《科学认识论》中是根据三条标准判定科学学科成立的:一是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二是具有特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三是有研究方向明确的科学家专业队伍及相应的学术机构、出版刊物和教育设施等。由此可以推及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具体依据是: (一)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任何科学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溶于自然哲学之中,以笼统、直观的自然界为其研究的模糊对象,从中不能区分出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因而就划分不出类属性质明确的科学学科。然而,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的研究内容,从而形成不同的科学学科。例如,用物理学规律去研究各个物质层次就形成天体物理学、宏观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等。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存在不同的物质层面,具有多种运动形式。随着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研究的深入,已经不能再把所有的医学科学笼统定格于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框架中。目前,对人体的研究,从各自把握的物质层面来分类,有基因-遗传、结构-功能、现象-状态的不同。中医学的认识活动是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为切入点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不是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脏腑、组织器官、细胞、DNA等的形态及结构,并以此把握其功能的。因此,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中医学擅长于对“象”的观察和利用,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充分地启用了感知系统的潜能,捕捉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并据此发现、总结生命活动、疾病变化时机体所处状态间的关系。对药物所具有的四气、五味、功效及方剂疗效的确认,也都是通过观察人体服药后现于外的征象来概括和证实的。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辨认、分类,形成概念,进而判断、推理机体所处的状态。以心为例,通过这种方式所把握的正常人体的生命状态是心主血脉、心藏神、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合、在志为喜、主汗液及与其它四脏的关系等,即藏象的内容;把握的病理状态,是心气虚损、心血不足、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的证候的内容。 所谓状态是“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物质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物理量来表征。如质点的机械运动状态由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来表征;由一定量气体组成的系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了解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观念。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介绍病、证、症的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五)中医学的诊治手段。 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望、闻、问、切四诊合诊的诊断方法和辨证的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的内治和外治方法以及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足疗、刮痧、膏方等,着重介绍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介绍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制的方法;介绍不同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的特征及其相应的日常养生方法。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一)养生保健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介绍中医学的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理念和思想;介绍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介绍中医学常用的养生方法,如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时令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的相应的养生方法。 2.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和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产生疾病的道理;介绍常用调摄情绪的方法。 3.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4.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的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常用的运动养生方法,分别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5.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的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穴位的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6.其他养生:介绍中医学有关起居、房事、气功等养生方法。 三、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 重点介绍中医学对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病、肝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流行性感冒、失眠、便秘等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方法。 四、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一)老年人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二)女性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女性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女性各个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解释针对孕产妇常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三)儿童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儿童(尤其是0—3岁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五、中医药常识 (一)一般常识。 介绍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特点和找中医看病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二)中药常识。 介绍中药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中药炮制方法和目的(炮制减毒增效的知识),介绍中药简单的加工炮制、中药的煎煮方法,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中药的鉴别知识等。 (三)家庭常备中成药。 介绍家庭常备中成药的主治、功效、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服用禁忌等。 (四)应急知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疾病爆发流行、家庭急救时,介绍中医药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等。 附篇 (一)政策法规。 介绍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以及中医药在国家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二)中医药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介绍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以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三)亚健康。

中医学基础练习题

阴阳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火为阳,水为阴 B.南为阳,北为阴 C.木为阳,土为阴 D.功能为阳,物质为阴 E.动为阳,静为阴 2. 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D.后半夜 E.中午 3. 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用阴阳概念来说明() A.昼与夜 B.天与地 C.表与风 D.水与火 E.左与右 4. 不属于阳的症状是() A.声高气粗 B.多言而躁动 C.面色鲜明 D.脉细涩 E.舌苔黄燥 5. 下列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阴”的含义为“阴邪”的是() A.阴虚则阳亢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阳病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6. 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来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重阳必阴 E.阴中求阳 7. 下列哪项不能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 A.阳在外,阴之使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可用阴阳学说中哪一个观点来解释()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互损 9. “阴中求阳”是指()A.阴寒证用阳热之药 B.虚热证用滋阴药 C.虚寒证用补阳药 D.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之品 E.在滋阴时适当配以补阳之品 10. “阳病治阴”的治则是针对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之证 B.阳盛伤阴之证 C.阳虚阴盛之证 D.阳气暴脱之证 E.阴虚阳亢之证 二、填空题 1.“阳胜则热”,是指致病,所导致的疾病性质是证; “阴胜则寒”,是指致病,所导致的疾病性质是证。 2.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为;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为。 三、名词解释:(可不做解答,下去思考) 1.阴阳 2.互根 3.阳胜则热 4.阳虚则寒 5.阴虚则热 6.阴阳交感 7.阴阳对立制约 8.阴中求阳 9.阳中求阴 10.阴阳互藏 11.阴阳转化 12.阳胜则阴病 13.阴胜则阳病

中医科各项制度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设立中医门诊,开设中医病房或中西医结合病房,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中医科应以继 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医院中医科的病房,由中医负责管理。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 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理、法、方、药的原 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 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 群众就医。 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九、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十、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十一、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 治病的新路子。 十二、就诊病员必须先挂号,按照先后顺序就诊,老年病员可优先就诊。 十三、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力求正确诊断,治疗 措施得力,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十四、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 整洁,要签全名,并详细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十五、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持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 明。 十六、讲究医德,仪表端正,衣帽整齐,室内整洁,做好科内安全、防火、防盗工作。十七、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 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完整版)【真传一刻】第104期:毛小妹-视觉中医的时代

【真传一刻】第104期:毛小妹-视觉中医的时代 真传一刻:十五分钟内读完的中医真传!1.及时获悉全国名师在线讲课通知; 2.第一时间获取名师讲课完整译文; 3.自动保存听课记录方便您的学习!讲者简介毛小妹毛小妹,医学博士,执业于美国纽约长岛白羽医馆,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教授,世界中医运气学会会长(美国),全美华裔中医师联合总会学术部理事。 自幼随父母学习中医,是第四代中医传人。1984年毕业于广州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2003年6月获美国利伯地大学东方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并在附属南方医院耳鼻喉科任住院医师。2000年就读美国利伯地大学东方医学哲学院,2003年6月获博士学位。自1999年至今与丈夫白贵敦医师一起执业于美国纽约长岛白羽医馆。兼任中国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州大西洋中医药学院博士班导师。2009年创建世界中医五运六气学会,任会长。自学《黄帝内经》及《伤寒论》等经典,对五运六气理论情有独钟,14年探索发现运气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2006年拜田合禄教授为师,2009年拜王凤麟为师,学习奇门遁甲、大六壬、道家法术及针法等。2011年被马俊明师傅收

为佛学弟子,传授一生之感悟“人体靈轮亮子说”。2012年被杨力教授收为第一大弟子。 颜大夫推荐 “中医必须要有自己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仪器,才能做出主观加客观的评估,对气血的表达有一个把握,而不是等到疾病出现才去进行治疗。有了这些客观的东西后,我们看见的就不是病,而是人体的环境。”毛小妹老师提出的“视觉中医时代”把传统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现代前沿科技相结合,将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同时指导防治未病之病,为中医现代化方向做出积极探索。未来医学是中医的时代,愿与同道共勉。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叫毛小妹,现在在纽约,今天讲的是视觉中医的时代。 一、未来医学是中医的时代 现在的医学已经转型,从以治疗为主向关注及保持健康的方向转变。但是西医现有的先进仪器并不能很早期地发现一些疾病,比如说肝癌,肺癌,一般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为什么会这样呢?西医的理念建立在找病,所有的仪器都是为了找病的目标去服务的,所有的化验检查也是一个大群体的平均值,它是治疗疾病的医学。其实体温、白细胞、红细胞等,有些人可能本身就会偏低一点或者偏高一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 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 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 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30题 中医诊断学约13% 30题 中药学约13% 30题 方剂学约13% 30题

中医十二问

中医十二问 罗广英整理 自本人进入中医研究以来,特别是在三年多微信讨论以来,关于中医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入也日趋清晰。就系在中外的诸多乱象之中理出十二个问题,以便在实际上集中当下中医思考主要问题的重点,进而突出聚焦点和道路方向。整理出来供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 1、为什么只有中医体制外的少数人在坚持和呼吁中医要以《黄帝内经》为核心?为什么传统中医没有出现思想理论缺失滞后的问题,而现在的中医却显得失魂落魄? 2、为什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会不古不今,不中不西和不伦不类?为什么发现中医教材有严重问题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既不修改,也不重新评估? 3、为什么古人早已告知我们:“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和“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但绝大多数学人仍不以此为然、不以此为圭臬,总是廻避躲闪,力图将其束之高阁? 4、为什么德国人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反而会比中国人深入?为什么法国人要到中国专门找寻中医形而上部分的思想理论内容,又为什么努力想找而找不到?为什么中国方面对外国人的寻求爱莫能助和无所作为? 5、为什么会出现中医与科学的长期相互对立、排斥与隔阂?为什么西医无法真正地超越中医?为什么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和融入中医时会感到孤立无援,没有靠山依托而困难重重? 6、为什么人们会说“真正的中医在英国”,为什么人们会感到中医,特别是针灸在国外的发展要比国内更好,进展得更快?为什么汉方中药在日本的商业化程度和实际运用既比在中国要普世,水平也高出一筹? 7、为什么西医能够成功进行会诊和形成比较统一的医疗规范,而中医无法做到?为什么中医治疗一统一,一结合就很会失去中医的自我而变成西医或者被西医异化掉?难道中医就真是如此散漫脆弱,“不可重复”,“无法定量“和”不能标准化”吗? 8、为什么中医运气学会有那么准,那么神奇?为什么运气学专家们又无法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时总会是闪烁其词? 9、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实为中华文明中流砥柱的传统中医在提高文化自信方面又总是显得底气不足、作用甚微,难道中医就真的无法担当起中国思想文化的脊柱顶梁作用吗? 10、为什么中医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讨论总是深不下去,已经出台的中医法规政策也总是停留在隔靴搔痒,缘木求鱼的状态?为什么中医管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为什么对于中医的宣传和实际处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11、为什么中医会分出体制内和“民间中医”的格局,为什么体制不能够起到团结全体中医的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医总是一盘散沙? 12、为什么都知道中医好,都赞同“中医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总是无法做出关于“钥匙”的具体描述和真正做到持钥匙“开启宝库”?为什么中国人已经有中医“钥匙”至今还是无法“开启中华文明宝库”,还是站在“中华文明宝库”的门外? 《中医十二问》的实际是有答案的,之所以整理之后提出来是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无法回避和无法绕过。12个问题的聚焦使复杂变得相对简单明确,那就是中医理论和教育问题没有解决,当然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医思想理论的认识问题。中医思想理论问题不解决,中医现代教育依旧,那不论说什么也都只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中医研究的事实已经说明,中医的理论问题古时候已经解决了,现在反而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正在朝着数典忘祖的方向滑去,这是在倒退。中医需要正本清源,温故知新。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 一、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得医学巨著就是。 6、中医学得基本特点就是、。 11、中医把人体瞧成一个以为主 宰, 为中心得整体;同时认为人与以及有密切联系,也就是一个不可分割得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得整体性,主要体现 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 精为 ,气为 ,神 为。 二、判断题 3、个人社会地位得改变对健康造成得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得范畴。 ( ) 4、中医在认识疾病得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 体。(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 神。 ( ) 三、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 四、简答题 5、简述形与神各自得含义及二者得关系。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得影响如何?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得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答案 一、填空题 1、《黄帝内经》 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13.基础动力主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名词术词解释 1.中医学就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影响下所形成得,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得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得一门自然科学。 2、整体就就是统一性与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得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得思想。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得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得五个

生理系统,就是完整统一得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四、简答题 5、形体,就是指构成人体得脏腑、经络、五体与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得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得神,就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得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得神,就是指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与神得关系表现为:形与神就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得。形就是神得藏舍之处,神就是形得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就是生命存在得保证。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得影响主要体现为:①人体得生理活动随季节气候得规律性变化可出现相应得适应性调节;②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③地域气候得差异,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得生理活动与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得形成;④人对生存环境得适应就是积极得、主动得,人类自身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美化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五、论述题 1、整体就就是统一性与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得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得思想。中医学得整体观念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与防治等各个方面,就是构筑中医学思想体系得主导思想,为中医学得基本特点之一。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人体就是有机得整体:构成人体得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上相互资助、互相制约、相互协调,主要表现在五脏一体观与形神一体观两大方面;病理上相互影响、互相传变,局部得病变往往就是整体得反映;治疗上则根据个体形神得不同,即使就是局部得病变,也必须从整体考虑。 (2)人与环境密切相关:①人与自然环境得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息息相应。自然界存在着人类生存得必要条件;同时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得过程中,本身具备了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着机体得正常生命活动。若自然环境得变化超越了人类自身得调节能力,则会产生病理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得发生。②人与社会密切相关:人就是社会得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得变动对人也发生影响。其中,社会得进步,社会得治或乱及个人得社会地位改变对人影响最大。所以在治疗上必须结合发病季节、地域环境因时、因地防治。 以上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内外环境统一性得思想,即中医学得整体观念。 41、中医学得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51、人与环境得密切联系表现在( )与( )两个方面。 1、答:阴阳得消长平衡指二者不就是静止不变得,而就是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彼此消长,保持着事物得动态平衡。这一过程包括了相互消长与协调平衡两个方面。就相互消长而言,又有对立制约关系中得消长,即此消彼长与此长彼消过程,也有互根互用关系中得消长,即此消彼消与此长彼长过程。事物得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运动中趋于协调平衡 人体之气得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得依据就是五行得特性,即“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天人一体观: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得必要条件。自然环境得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得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得认识,即就是“天人一体观”得整体观。中医养生中天人相应顺乎自然、身心合一形神共养得养生原则。、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得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得五个生理系统,就是完整统一得整体。 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中医运动医学发展

中医运动医学发展 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是自历史的轨迹发展而来的经典医学。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祖先在生产活动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而来的优秀经验的总结。中医运动医学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祖先们同疾病斗争的历史,而且是从事生产活动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时间经验。更是在古老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体系之下,结合自然的辩证观,以及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持续发展而来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中,有着例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经典的运动形式,也都是养生者非常乐意采用的锻炼形式。中医运动学说在防治运动损伤,防止运动性疾病层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依据中医运动医学养生,增强体质的好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医运动医学的发展概述,对中医运动医学在我国的临床医学层面的运用和发展状况给予概述,从而深入地推进中医运动医学的长久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运动医学;发展;医学 一、中医运动医学的发展概述 中医运动医学发展是在医疗卫生以及体育运动逐步地融合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优秀的先民祖先们就已经开始引用按摩、导引等方式去防治疾病。后期发展到公元前150年左右,就世界运动医学来看,在古罗马就已经出现了角斗士治伤的运动医生。但中医运动医学后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与普通医学之间相隔离的独立学科,20世纪30年代左右才逐步地正式发展起来。到了1928年左右,就首先成立了关于中医运动学说的运动医学联合会。到了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运动医学的飞速的发展,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建立其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研究所,逐步地推动了中医运动医学的科学研究的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运动医学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那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3、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二是动以养形,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血气畅达,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三是动静适宜,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4、正气为本 中医所指的“正气”,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其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5、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方法。中医养生的五大方法动形养生: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 ~~~~~~~~~~~~~~~~~~~~~~~~~~介绍一些中医时间 医学的知识——昼夜侍,不离床 罗大伦 昨天看到沈阳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居住,结果这一天,自己去厨房做饭,不小心跌倒在地上,结果跌得很重,自己站不起来了,又没有力气喊出来,于是在地上躺着,不吃不喝,整整三天。这个时候,邻居有经常接济老人的,发现老人三天没有出门了,于是大家一起商量,从窗户看一下老人,一看不得了,发现老人正躺在地上,这样,大家请锁匠开门,送老人去了医院。所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我看了这个新闻,心中酸楚,这种晚年,真的比较凄凉啊。在看报纸的时候,我就把新闻念了。母亲听到,也很感慨,她说我们小区,昨天有位老人和她聊天,这位老人的孩子在国外,她自己一人生活在这里,患糖尿病,每天要扎三次胰岛素,买菜做饭,都是自己张罗,她对母亲说,自己有时候低血糖,这低血糖会很危险的,她感慨,不一定哪一天,自己悄悄的,说走就走了。我和母亲说,以后我们多多照应她一下吧,也够可怜的。为何讲这些内容呢?因为我们今天说的是《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昼夜侍,不

离床”。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那么,为何要“昼夜侍”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人体会随之而调整,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阳气潜藏,阴气用事。所以《黄帝内经》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意思是说,多是清晨的时候,患者感觉很清爽精神,这是“旦慧”;然后白天比较安稳,这是“昼安”;等到了下午,夕阳西下了,患者往往开始病情加重,这是“夕加”;然后,到了夜里,病情一般会严重,这是“夜甚”。黄帝问岐伯,为何会如此呢?岐伯回答,因为人是和大自然对应的啊,大自然有这样的规律,则人也会如此变化,人的正气的每天不同时间的变化,决定了邪气发作的强度,所以会如此变化啊。这个“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一般病的规律,但是,人体生

最新中医养生学复习题

1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 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 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4衰老就是机体性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显示的由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老化和组织的改变,而导致 形态、功能、抵抗力和适应性等各方面退行性变化 15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16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17医学模式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18正气 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19心理年龄 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 20形神共养 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23情志 是人对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24体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