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祖本纪 导学案

高祖本纪 导学案

《高祖本纪》学案 2010-3-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现象。

2.分析刘邦人物形象,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呈现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前六段,在反复诵读中分析刘邦人物形象,

在分析中掌握其中的文言知识。

二、学习过程

(一)前四段的学习——刘邦的传奇生世

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前四段,复述刘邦的传奇生世

2、依据文中的事件与具体描述,分析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小组探讨)

胸怀大略,抱负非凡

第二段:“常有大度”

第三段:观秦皇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很有心计),与项羽观始皇“彼可取而代也”对比分析。虽都有伟大抱负,从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项氏直率鲁莽,刘氏慎重心机。

涉及到的文言知识:高祖常繇咸阳,

仁厚爱人,喜施豁达

与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性格早已闻名遐迩。

好逸恶劳市井无赖

刘邦“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相。

涉及到文言现象: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在刘邦的身世描写中,有些地方充满了与众不同的传奇性:出生时的蛟龙,独特的相貌。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

母曰刘媪(ao)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bei)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gu)留饮,酒雠(chou)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这些迹象似乎都是对刘邦后来帝业的一种暗示。

(二)5、6段的学习智勇破秦

1、默读课文,解决下列文言现象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郦食其为监门

因张良遂略韩地 辕。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降章邯,啖以利

2、对于刘邦与秦军的战事结果,文中用一个词反复描述,请找出来。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从这又能看出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大破之——破之——大破之——大破之——破之

采用了郦食其的与张良的计策。知错就改,礼贤下士,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堂堂清(当堂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大泽之陂( bei )(2)高祖常繇咸阳( yao )(3)郦食其()

(4)常从王媪、武负贳酒(5)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6)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2、指出词类活用

(1)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2)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动用法使……与众不同)

(3)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4)降.章邯(使动用法使……投降)

(5)及见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怪现象)

(6)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名词活用为动词安家)

(7)吕媪怒.吕公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发火)

(8)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赶在诸侯之前)

(9)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名词作状语向北)

(10)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交好)

3、指出特殊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状语后置句

4、解释重点词语

(1)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

(3)昌邑未拔.(攻下)

(4)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

(5)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6)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7)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

(8)可.四千余人(大约)

(9)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

(10)乃绐.为谒曰“贺钱万”(欺骗)

5、指出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卤”通“掳” “憙”通“喜”“解”通“懈”

第二课时

一、呈现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7-14段(楚汉相争),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分析刘邦形象,

在分析中掌握其中的文言知识。

二、教学过程

具体来讲,楚汉相争又可分为刘邦入关与百姓约法三章(7段)、刘邦鸿门谢罪(8段)、项羽分封诸侯(9-11段)、刘邦调头追击项羽(13段)、垓下之围(14段)。

(一)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7-11段,思考:同样是入关,刘邦与项羽入关后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同?

“遣兵入关”中,怀王诸老将百姓的态度的对比。

对项羽军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将皆附。”使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除了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达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项羽

刘邦封库约法三章

2、自读课文12、13段,思考:在刘邦东进与调头追击项羽的决策中,刘邦三用“张良计”的目的各是什么?体现了刘邦怎样的性格?

明确:第一次,稳住项羽的心;第二次是为了争权天下;第三次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

性格特点:知人善用,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二)当堂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xiang )

(2)日夜跂而望归(qi )(3)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gai )

2、字义(通假活用重点字词):

(1)今则来(如果)

(2)无内诸侯群(同“毋纳”)

(3)沛公然其计(认为……对)

(4)令项伯欲活张良(使……活)

(5)沛公从百余骑(使……从)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

(7)实不用其命(服从)

(8)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古今异义)

(9)不如决策东乡(同“向”)

(10)深堑而守之(挖壕沟,名作动)

(11)系颈以组(丝带)

(12)还军霸上(驻军,名作动)

(13)先入关者王之(使……为王)

(14)且吾所以还军霸上(……的原因)

(15)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

3、特殊句式:

(1)项羽乃号为雍王

(2)怀王者,吾家项羽所立耳

(3)何以得主约

(4)是迁也

第三课时

一、呈现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15-20段,在反复诵读中分析刘邦人物形象,

在分析中掌握其中的文言知识。

二、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1、最后一部分写了哪些情节?表现了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氾水称帝、南宫谈成功经验、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性格:智谋善于总结反思粗俗鄙陋性情中人有远虑(得天下后思虑怎样守天下)

2、课本48页的“阅读与探讨”的第3题,了解“互见法”这一手法。

进一步丰富刘邦的人物形象——心狠残忍、自私的一面

3、总结刘邦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雄才大略,抱负非凡,仁厚爱人,喜施豁达,

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好逸恶劳自私狠毒、心胸狭窄

三、当堂练习:

1、文言现象:(活用与句式)

(1)大王起微细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平民,卑微的身份)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

(3)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

(4)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

2、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译文: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译文: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

(3)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译文: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客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译文: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