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键词是: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

(二)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

除绪论部分外,内容主要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知识掌握心理学;

3.技能形成心理学;

4.品德心理学;

5.教学心理

二、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在盛行唯智主义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初尝人生经验,感受发现的喜悦,回味奋斗的乐趣,体味创业的艰辛,领悟朋友的情谊,重温父母的恩情,理解老师的胸怀。

三、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习

?教学是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心理学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指导方法。

?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实例1: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1)尝试法

?(2)有次序地计数

?(3)知识建构法

?

四、学习动机含义、结构与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景和条件。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 1.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

? 2.情景动机与人格动机

? 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外部动机: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指向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

? 4.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

?亲和动机:希望同社会中的人保持亲近关系的动机。

?成就动机:个人对于他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有所成就的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

? 1.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充分的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

? 2.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 3.学习动机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因而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

? 4.学习动机和学习是互惠的。

? 5.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

五、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一)驱力论和强化论

?驱力论内驱力会驱使有机体产生并维持满足需要、降低内驱力的活动。?强化论一个反应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就增加。所以操纵有机体行为发生以后的强化事件,就足以引起并维持其学习行为。

习得性失助

?相反的情况:当强化的结果不依赖学习者的反应时,学习者学到了另一个事实:不管它作出反应与否,不管它如何反应,他将都得不到强化(奖赏),他作出任何努力都是无用的。这种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状态,成为习得性失助。

(二)需要层次论(A.Maslow)

? 1.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包括认识需要、审美需要)。

? 2.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

? 3.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

? 4.高一级需要产生时,低级需要并不消失。同一时期内,人就有多种需要并存的壮况,但其中有的需要占主导地位。

?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

?激励动机要着眼于满足学生需要;

?需要是有层次的,心理上不安全的、没有受到集体接纳、关爱的学生不会主动探索和理解新知。

?(三)成就动机论

?成就动机由默里(H.A.Murry 1938)提出。麦克来伦(D.C.McClelland)对之加以研究。亚特金森(J.W.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四)归因理论(B.Weiner)

?归因(Attribution)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动机的主要来源。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

?归因的后果是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即:

?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

?内外源

?稳定性

?可控性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 3.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A.Bandura)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

的能力所持有的一种主观判断与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动机。

?班杜拉区分了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对自己具有成功地完成这种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念。

功效期待建立在几种信息源基础之上

? 1.操作成就

? 2.替代性经验

? 3.口头说服

? 4.情绪触发

? 5.情境条件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培养有关技能;

?发展敢于尝试的精神;

?获得成功经验;

?获得反馈,受到鼓励;

?对自己的成败经验做积极归因;

?观察他人成功范例;

?营造宽松氛围,减少焦虑。

(六)自我价值论

?该理论由卡芬顿(M.V.Covinton)提出。认为自我价值是人的主要需要。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可以提高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

?那些追求成功而又不能成功的学生,为了不承认自己能力低下,以维持自我价值感,只有不努力、不发奋,甚至为自己学习设阻。

?自我价值论可以解释:

?差生为什么不学习?

?优等生为什么也会不愿格外努力?

?为什么会产生学业自我妨碍现象?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学习动机为什么降低?

?学业自我妨碍:“在成就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学业自我妨碍的表现有:

?学业拖延、减少练习、降低努力、声称考试焦虑、情绪不良、选择不可达到的目标、选择妨碍学习成绩的环境。

五、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

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创设问题情境,其作用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积极化。?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例2:力臂与力矩

问题情境的特征:

?问题情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

?例3:0.999···<1

?设X= 0.999 (1)

?两边同乘以10得

?10X=9.999 (2)

?(2)-(1)得

?9X=9,两边同除以9得

?X=1,即

?0.999···=1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键词是: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 (二)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 除绪论部分外,内容主要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知识掌握心理学; 3.技能形成心理学; 4.品德心理学; 5.教学心理 二、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在盛行唯智主义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初尝人生经验,感受发现的喜悦,回味奋斗的乐趣,体味创业的艰辛,领悟朋友的情谊,重温父母的恩情,理解老师的胸怀。 三、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习 ?教学是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心理学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指导方法。 ?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实例1: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1)尝试法 ?(2)有次序地计数 ?(3)知识建构法 ? 四、学习动机含义、结构与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最新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教师资格证培训总结第四篇: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岗培心得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实习心得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物流管理专业一班梁永和 “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才能走出去”这是大人们常说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地区的孩子们打小时读书起所认同的。的确,这是教育学给我们的灯塔,是我们求学路上的一个动力,只有走出去,只有不断追求高学历,上好的学校才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才能阅历到更多。讲到阅历,大家都理解,阅历即阅与历,阅读与经历。对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难免遭到不公,孩子的阅读视角受到限制,成长经历受到限制。但是要看到,这些不公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制度问题,而是闭塞问题,即不能物畅流通,教育资源不能得以流入,知识得不到传播,文化交流受到了限制,而这些都是物流学科中要解决的问题。

大教育学论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教育资源得以物畅流通,父母的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启蒙,小学教育中的孩子能对家庭责任,社会角色分工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形成学习习惯。中学教育的孩子能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知道要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鼓励自主决策,中学教育的学制可以因材由教育机构、孩子、家长多方面的因素作为考核根据来决定,学生对要将自己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做出选择,决定是继续进行学校教育还是就此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寻求社会教育机会,企业培训,成教,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培训都是社会教育。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体系的完善,为教育对象提供考核依据,提供发展方向,培养以教育事业发展、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事业的职业工作者。建立完善的教育机构、法规、制度,对职业工作者进行约束与管理. 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2020年12月1日,我参加了平顶山煤矿矿长任职资格证培训班,煤矿安全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整个培训,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培训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认真学习,进一步巩固自己安全理念和防护能力,为今后的安全管理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培训内容,利用短暂的培训期,我认真听讲师讲课和做

(完整word版)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宝典,绝对经典实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结构: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指在教学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实验法: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直接观察以外的手段,间接获取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对象的方法。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1)个体心理结构;2)个体心理与行为;3)意识与无意识;4)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 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何在? 答:1)研究、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效;2)研究、揭示“教”的心理规律,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 3.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成就与趋势。 答:成就:1)坚持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性;2)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3)建立了一系列的学习理论;4)逐步克服了外因论和机械论;5)为提高教学成效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6)对推动各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趋势:1)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2)对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3)更加关注学校教育及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4)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研究,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5)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部分。 认知发展:指个体认识事物的活动与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指人的情感、世界观等社会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人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智力:一般的认知能力。 智商:表示智力水平的智力商数。 三元智力理论:包括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三个组成部分。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即: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形成发展要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如果个体能成功地解决危机,就会顺利地发展健全人格。 1. 结合实际简述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思维特点: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显著提高;2)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也迅速提高;3)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也显著发展。 创造性思维培养:1)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2)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 结合实际简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高校教师在教育中应如何“动之以情”? 答: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2)大学生情感极为丰富,复杂性大;3)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表现为两极化;4)大学生情绪表现出文饰性;5)社会情感逐渐成为大学生情感的主要部分。

教师资格证心得

成功不是一两天的付出之木土姑娘教师资格证备考心得 一.考前准备 我是大四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资格证培训班的,但是想要当老师的殷切愿望,却是从小就根植在心底的。所以这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你的目的。可能有的人是羡慕教师的两个固定假期,或是教师的神圣感,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明确一个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之后,你才能有动力坚持下去,毕竟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在大三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开始尝试做相关的习题,这也为我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所以在实习期间,我就选择了在高中实习的教师岗位,在实习的半个月期间,我试讲过很多次,这也无形之中提高了我实战的经验。所以,在考前阶段,我做足了准备,但是对于一些临时决定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我的唯一建议就是找到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考试流程 1.笔试部分 我们今年(2015)是第一次国考,所以科目由两科增加到三科,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的是初中英语)。整整三本书,十分厚重。我们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进行了一周的突击,但是只有两科,而且更多的是教你记忆的快速方法,而不是注重细节,但是这些记忆方法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也十分适用。培训班结束后,开始了自学的阶段。我准备了三个月,做了一套真题,两套模拟和无数的网络真题,可能是我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这种大量做题的习惯,但是这个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有的人看了一周的,也有过的。所以选择什么方法还是要看个人习惯的。在突击的后半段,我无意中走进了石头老师的课堂,认识了很多战友,我们一起提问题,听网课,互相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所以在考试之前我是信心满满的。当然了对于每科考试我也有相应的心得。综合素质是相对三科里面我个人认为最好突击的一科,因为其中含有作文,而且分数占据很大的比重。综合素质中还有较多关于法律法规,百科知识等很多选择题,就是长时间积累可以掌握的习题。教育知识与能力,在我看来,十分难搞定,因为知识系统庞大,知识点繁多,人物难记忆,大题很繁琐。但是在培训期间我学会了很多记忆的方法,比如首字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这些不单单适用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同样适用于所有科目。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些德育方法,德育原则什么的,哈哈。其中的简答题其实也有规律可循,首先表明态度,其次说关键点,比如涉及什么知识和如何解决,最后总结概括。最后一科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考的是初中英语,选择题的范围涉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所有知识,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备复习提纲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备复习提纲目录 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 第一节教育观 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 第三节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 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 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 三种题型: 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 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 3作文

模块一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概述 (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 ???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 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 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 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 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 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 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

第二章学生观 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 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 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③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均衡;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 应对:适时而教,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口诀:顺阶不平衡,互补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1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C)。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A.测验法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A.个体内部矛盾B.个体心理水平C.个体生理水平 D.个体遗传条件 4.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条件 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实践活动 5.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往往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B)。A.丰富性 B.心境化 C.波动性 D.复杂性 6.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D)。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 7.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综合直观 10.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D)。A.120%B.130% C.140% D.150% 1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D)。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B)。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5.(A)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A.常规性B.发明性C.创造性D.无结构的 16.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C)。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 17.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B)。A.生理自我B.我念自我 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 1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C)。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 19.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该人的人格属于(C)。A.冲动型人格 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 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B)。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强迫症D.焦虑症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笔试: 首先我经历过省考,所以对于国考的教师资格笔试部分,还是可以比较一二的,相对来讲国考较省考来讲,考察内容更全面一点,也就是不仅仅要考省考的教育学、心理学部分,还增加了一个综合素质,考过公务员考试的应该会了解一些,很相似。至于省考国考哪个更容易过,我认为对于一般中小学的考生来讲,国考应该更难一些,因为加了一项专业知识部分,要知道中小学的专业知识部分还是很有难度的。但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考生,我个人认为,国考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对于笔试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认真踏实,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让大部分的知识点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回顾一遍才可以,不能糊里糊涂地盲目准备,尤其忌走马观花,看似一直在看书,自己也感觉自己一直在看书,但是书一合上,不能将书上的知识在脑海中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么很抱歉,在笔试的过程中,你的简答题肯定不会过高,因为这类的考试做题思路,步骤大家都懂,只看你的脑海中是否有货。 笔试简单说一点,有感兴趣的,可以发邮件给我(28250943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177119.html,) 面试: 对于面试,要说的多一点,我很庆幸我的笔试顺利通过。之后我像其他的考生一样带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提前准备面试,其实中职类的很好准备的,因为中职类有相应的指定教材,在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可以找到。提醒一点,原则上来讲,需要用指定的教材(这一点我打电话咨询过考试院,他们的要求是必须能用指定教材,除非你的专业未指定教材),但是我在考试的时候看到好几个考生用的都是非指定教材,是否通过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考官手里是没有教材的,也不会去看你的教材。所以…….. 专业概述准备: 根据选择教材开始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专业概述。专业概述,在网上也没有找到对他的定义,由于国考刚刚试行,因此大家对这个的界定也没有那么严格,专业概述,我个人凭经验认为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专业,让考官知道你是干嘛的。但此处切忌将专业概述讲成说课的形式,因为有同考的考生在此处栽了跟头。专业概述内容量要起码一页A4纸,因为要讲3分钟左右,不易过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带答案)

1、
很多学校,经常利用假期利用公款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
为名变相旅游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直接 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 A.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正确答案:B
2、在《教师资格条例》中,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
)处分。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负责认定: ( )
A.在本校任职的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B. 本校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C.受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所在地高级中学及以下等级的学 校教师资格 D. 受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所在地其他高等学校拟聘人员的 高等学校教师 ABCD 资格
正确答案:AB
3、
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 )处分。
重的,给予(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
正确答案:C
4、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受到开除处分的,自( A. 处分决定对外公布之日 B. 处分决定生效之日
)起,终止其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
C. 处分决定对外公布的下月 1 日 D. 其聘用合作终止之日
正确答案:B
5、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 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 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但是最长不得超过( A. 12 个月 B. 24 个月 C. 36 个月 D. 48 个月
正确答案:D
6、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明确,申请认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
)个月。
资格的,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精品推荐范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随着统一考试,难度大大的增加,它分为两个部分,考察人不同的方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你考试。 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自从国家统一考试以后考试难度加大,但是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不少。笔试通过率在百分之3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百分之50左右(通过率是根据网上资料和身边同学考试数据得出)所以想要通过考试还是需要努力才行,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考过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是17年下半年(大三上学期)报考的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笔试和面试均一次通过。下面讲一下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知识储备。面试更考验同学的实际授课和说课能力。在校生大专大二可以报考,本科生大三才能报考哟。笔试成绩保留2年,通过面试后会有一个合格证保留三年。(只有通过笔试才有机会参加面试) 一、关于笔试部分 幼教和小学考两门,中学(初高中)三门。幼儿园笔试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也考两门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初中和高中)

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幼教和小学的考试相对简单一点,考试的科目少。初中和高中难度会大一些。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卷面分在90左右就能通过,出成绩的时候是公式折算后的分数,70分合格。 1.综合素质是笔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门,大题比较固定容易拿分,选择题也比较简单很多常识问题,但是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作文所以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需要把握好考试时间作文字体一定要规范。 2.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门(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挂),知识点太多,教育知识理论性强,需要背得东西多。备考时间充裕的同学我建议从头把书过一遍书上一般都画了一定的重点(图书上都画了重点,图书自己上网上或去书店购买即可,如果有朋友之前考过也可以用朋友的)这一阶段需要你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点。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收集特别重要的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减负了,不能按照书上画的走了,因为书上画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阶段是最累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理解去背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这一阶段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建议把最新的(也就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试卷)放在最后来做,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A (第一部分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法学 I.判断及选择部分 第一章 1.教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法学与教育学边缘性质的法学分支学科,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西德、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教育法学是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分支学科。 3.教育法学的特征:时代性(指教育法学及时反映了现代商品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边缘性(指在教育法学领域法学和教育学两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社会性(指教育法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综合性(指在教育法中,法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相互融会贯通) 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具体而言,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本质层面(即研究教育法律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实践层面(即研究教育法律的制定、适用和遵守,教育法

律关系,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等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理论层面(即研究教育法律的观念、学说和原理,教育法律现象与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5.现代教育立法萌芽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 6.我国的教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已有20余年的时间。 7.我国的教育行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执行国家意志的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而是指国家教育事务的决策、组织和调控等活动或过程,以执行国家意志,即通常所说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 8.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教可定义为:广大公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教育法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教育事务,保证国家各项教育工作都依法进行。 第二章 1.比较正式意义上的国外教育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2.教育法制,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度的总称;从动态意义上讲,则是指贯穿教育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阶段的法治运作过程,体现了依法治教、法治教育的法治精神和原则。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教育学 教学内容就是教材。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对象,通常人们将教学内容理解为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信念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一。教学内容主要具体化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最主要的载体。 高校教师的研究任务就是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发展高深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科前沿问题。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高校教师的研究任务就是科学研究这种说法正确。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发展高深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科前沿问题。科学研究要促进学科和社会发展。高校教师不仅仅通过教书来育人,还要在掌握科研规律和治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自我学术水平,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科学研究,高校教师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学术前沿,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请你结合有关理论和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我个人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谈。1.高校教师的任务2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3高校教师的基本功4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学理论,谈谈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评教是指在每学期期中或是期末,由学生按照评教指标体系对任课教师的师德、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的评价。学生评教在一段时间内曾受到很大的非议,也有不少老师遇到像李明的情况。学生评教逐渐成为高校里一种常用的教师评价方法。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评教活动还是本着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的。正确发挥学生评价作用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评教活动,既不能走教师上岗学生说了算,也不能完全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老师也应该正确对待学生评教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评教的结果,杜绝打击报复学生的心理。 1.高校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规律及原则? 答:规律:教学相长性;教学发展性;教学教育性。 原则:1、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内涵? 答:教学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知识传递和经验获得的活动都称之为教学活动,狭义教学活动特指发生在学校教育领域之内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共同的教学内容,借助一定得教学技术展开的知识和实践活动。理解教学活动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活动3. 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的拓展过程4.教学活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过程5教学活动是艺术性和科学性彼此交融的过程。 3.高校教师如何参与社会服务? 答:高校教师作为知识运用和创造的的载体,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应该做到选题关注社会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及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服务技能,尽可能的带动和促进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要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把我一下原则:1.提高认识,主动参与2.明确定位,扬长避短3.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4.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演示教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教学监控能力 4、学习动机 5、学习迁移 6、心智技能 7、创造性 8、自我意识 9、品德 10、心理卫生 二、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系统。 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心理特征。 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7.简述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8.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哪些。

9.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 10.大学生学习有何特点? 11.简述学习动机的类型。 12.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13.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 14.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15.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6.大学生思维有何特点? 17.简述教材直观。 18.大学生记忆品质有何特点?19.遗忘有何规律;如何增强记忆?20.简述知识的结构。 21.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22.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23.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24.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5.品德的结构有哪些? 26.简述非正式群体。 27.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28.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0.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辨析题 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2、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4、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利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6、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7、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你对此论有 何看法? 8、“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9、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10、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1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 由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