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家长会主题_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家长会主题_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家长会主题_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家长会主题_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提纲

当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很高的希望,但是由于自己做家长定位的不准确,往往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变成对学校、对老师的压力,孩子出了问题就是找学校、找老师,这样,不仅给学校和老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对家庭教育方法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差,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因此讲座就从这个环节入手,希望通过讲座来解决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和思想中的若干问题:

1、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志就是理想就是抱负就是梦想,一个人只有有了

梦他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长。家长给孩子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在《读者》杂志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年轻人:“你为什么放羊?”他回答:“为了卖羊赚钱。”那人又问:“你赚钱来做什么?”他回答:“为了娶婆娘。”那人问:“为什么娶婆娘?”他回答:“为了生孩子。”别人又问:“生孩子干嘛?”他回答说:“放羊。”

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永远不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因此,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远大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理想,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志向,生命就会失去方向。在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中,是不乏理想的。他们总是美好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可惜的是,许多父母缺乏教育的知识,在引导孩子树立理想上做法欠妥。

必须强调的是,孩子在谈自己未来的打算或理想时,为人父母者,不要因为说法的“幼稚”或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轻易去否认。不论是什么理想,父母都应该给于充分的肯定,并要恰当地告诉他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具备的知识。比如说,一个小男孩儿,说他长大了想当一个司机,许多母亲就会呵斥孩子说:“没出息,当什么司机?”或者一个女孩儿说,我长大了要当护士,有的父亲就怒目而视:“你怎么净想干伺候人的活儿?”其实,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熟度的提高会不断改变。这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作司机需要许多许多机械原理知识,需要地理知识,好司机需要会讲外语等等,而做好护士相当不容易……。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如果他的理想总是无端地遭到家长的反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度过平庸的一生,他从此再不肯奢望未来。

当然,不少孩子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必要。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结合起来。

再次,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

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让孩子记住: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最重要。

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曾在《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知心姐姐卢勤成功家教秘诀》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学生认识了一位生物学家。生物学家告诉他们,中国有一种叫白头叶猴的濒危动物,仅在我国广西有200只。现在人们要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以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结果这两个孩子就有了一个梦想。他们从2003年开始,利用寒暑假去跟踪调查白头叶猴。

调查的环境非常艰苦,茫茫的原始森林是野兽和虫子的天堂。每天睡觉之前都得先抖抖被子看里头有没有蛇,早晨起来先抖落抖落脚上的鞋看看有没有蝎子。这种猴是很难看到的,有一些老猎人一辈子都没看到过,所以他们的追踪很辛苦。有一天,他们太累了,那个叫董月的女孩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她突然觉得腿刷刷地有东西在爬,原来她坐在了蚂蚁窝上……这种事他们遇到了许许多多,但是他们只有一个梦想,一定要研究出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一定要保护我们国家仅有的这200只白头叶猴。三年的寒暑假,他们都是在大森林里度过的。

最近,这两个孩子的论文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少年科学家大会上获得了一等奖。今年,男孩儿进了清华大学,女孩儿进了北京大学。

因此,梦想常常源于一句话、一个暗示。而这句话、这个暗示,或许就掌握在一个善于引导的家长头脑中。

2、让孩子懂得感恩学校和老师

应该懂得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老师的形象,如何做好老师和孩子中间的桥梁,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老师,爱老师,孩子才能听老师的话,才能好好学习。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

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容易养出“自私儿”,但专家认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要摆脱自私的毛病,家长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本报记者赵玥谢福平/文苏颖胤/策划

“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一家只有一个小孩,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就像我的女儿,从小就被爷爷奶奶给宠坏了,在家里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不懂得感恩。”南宁市民韦女士说,“有一次外公外婆来了,她都不懂得主动打招呼。让她把小房间暂时让出来一下,她撅着嘴不高兴。”

最让韦女士尴尬的是,当问孩子是否去外婆家玩时,她居然当着外婆的面说:“乡下一点不好玩,那么脏,我才不去呢!”女儿的回答让韦女士很伤心,她不明白孩子为何这么不懂得感恩,这么不懂礼貌呢?

现状分析

“六一现象”养出“自私儿”

南宁市唐山幼儿园园长梁丽萍介绍,所谓的“六一现象”是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六位长辈的爱,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家长们把大部分的钱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连不合理要求都一并满足。

梁丽萍说,在很多家长眼里,小孩是家中的全部希望,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这样的孩子只有接受别人给予的习惯,而没有为别人付出的习惯,所以他们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别人的给予,却不知道怎样为别人付出。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依赖性强、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等弱点,产生情感缺陷。

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才更要加强调感恩教育。梁丽萍建议,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增加感恩教育的内容,在有条件的幼儿园或中小学校开设一些国学课程,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并组织相关讲座等活动,请家长共同参与。

在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对小孩的影响占80%。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有多重要。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支招

家长应言传身教

“你想怎么获得,就先怎么栽。”这是一代哲学大师胡适先生说的话。要想有好的教育结果,就得先具备好的身教。梁丽萍说,试想一下,家长若是整天沉湎于打麻将、喝酒、交际应酬,那家长在孩子眼中的威望会有多高?其对孩子的说服力能有多大?梁丽萍说,6岁之前的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孩受社会不良习性的影响也比较小,此时就应开始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梁丽萍说,其实孩子也在注视着家长。家长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世界;家长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家长感谢他人的祝福,孩子就会对生活满怀欣喜。

因此当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而且逢年过节还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用行动让孩子知道感恩。

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一项研究显示,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变得自私、冷漠、具有攻击性。南宁七田教育儿童右脑潜能开发中心校长朱海瑕表示,感恩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懂得关爱别人以及感恩。

朱海瑕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生活在父母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性格常常表现得非常孤僻。因此她认为,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气氛中成长,对感恩教育来说非常重要。

家庭,总交织着父母之间、孩子与父母、父母与老人的情感。当孩子怀着一颗纯真、敏感的心,毫无保留地接纳着这些情感,这些感情也将“润物细无声”般地长久深远地影响着孩子。甚至决定着孩子是否对亲人产生依恋和信任,以及孩子长大后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等。如果孩子生长在和谐的家庭中,或者父母对生活及周遭的人事都表现出珍惜而积极的态度,那么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珍惜所得到的爱,并以各种方式回报爱。

日常生活渗透感恩教育

在如何对待父母、老师、朋友,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等问题面前,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父母在身教的同时,也要付诸语言。南宁莹兴双语艺术幼儿园园长颜媛表示,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教导。如在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时,要如何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在给别人添麻烦时,要如何表示歉意等等。只要有心引导,这些礼仪教育可以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熏陶和塑造孩子懂得感恩的品格。

“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还不能要求他们懂得运用具体的行为来表达感恩之情。”颜媛说,在3岁之前,孩子只能从口头上的礼仪教育中,来理解感恩。此时,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爱,更不能深刻地体会感恩的意义。但如果在口头的礼仪上懂得感恩,已经足够了。

孩子长到3岁以后,对是非有了自己的判断,家长便可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感恩教育。如给孩子讲述关于感恩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如何孝敬父母、报答恩情;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大地母亲给予的一切,让孩子爱护环境、珍惜生活;在平时看电视新闻时,通过具体的时事对其进行爱国教育等。

特殊节日“借题发挥”

颜媛表示,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和国庆节等,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在这些节日里,家长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可以通过特有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如在这些节日到来之际,家长可以让孩子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来加深孩子对节日意义的了解,从而体会到感恩的意义;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这些节日里特有的活动,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师生情、爱国自豪感等,同时诱导孩子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的心。

3、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大师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讲

座让家长了解孩子行为习惯养成对孩子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明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明白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懂得牺牲、懂得克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怎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俗话说:“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让孩子养成一些好

习惯,对他的成长甚至一生都会产生重要作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给家长们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不能急于求成。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孩子习惯的养成尤

其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长期帮助。

2、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首先应该是有良好习惯的人。言传不如身教。在培养孩子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

子像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家长要针对家庭情况,对孩子的作息时间等做好合理规划,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及时对他们的起居饮食等方面做

好规划。

4、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些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条件。形成习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有助于孩子较快地形成习惯。比如,要求孩子饭后漱口,每次饭后为他提供一杯水,在他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之后,再让

他自己倒水。

5、绝不能姑息迁就。对家长来说,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例如:说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以妥协告终,继而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总之,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只要家长身先士卒,言传身教、持之以恒,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养成好习惯。

4、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囊

括全世界,它能促进知识的更新,并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创新和行动的能力”

家长应该认识到,好分数和智慧、能力之间的关系,好的分数只能代表孩子学习的质量和数量,不能代表孩子学习的全部,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环节中注重对孩子智慧和能力的培养,家长要学会如果帮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他的能力,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和立足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2013-5-10 8:51:13 来源:浏览:433 评论:0

导读: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家长在进行开发孩子智力教育时,需要融入生活,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因素作为教育素材。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

关键字:家庭教育智力

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家长在进行开发孩子智力教育时,需要融入生活,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因素作为教育素材。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发孩子的智力呢?i宝贝育儿网小编为您整理出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一、讲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能听懂话的时候就可以经常给他讲简单的故事.以此来启迪孩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故事的内容可以是童话、神话、科学幻想等,也可以是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或是科学家成长的故事等等。家长还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自编些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故事。

要使讲故事成为孩子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就必须讲究讲故事的艺术。有的家长总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的老一套,对孩子感染力不强。有的家长却能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提出一个非常新颖奇特的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或者是故事讲到一半时,把以后的情节留给他去想像、猜测,以此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给孩子讲故事应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并尽可能地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如此方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

二、游戏是发展智力的好手段

游戏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他的主要活动,也是发展智力的一种良好手段。游戏的种类和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这些游戏都与智力发展有很大关系。

游戏能否成为发展孩子智力的好手段,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否把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有经验的家长往往是不把游戏仅仅看成是孩子的娱乐,而能把科学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融进游戏里面。例如:佳佳的妈妈在地上画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拿出一辆玩具小汽车给佳佳说:“请你做司机,把小汽车开走,应走什么路”佳佳想了想,把小汽车放在公上,口里

发出嘟嘟的声音,用手往前推。这时,妈妈问佳佳:“你的汽车为什么不走铁路呢?”佳佳说:“这条路有铁轨的,汽车不能走。”佳佳的妈妈平时正是这样和女儿开展游戏的,经过一年多的游戏活动,佳佳的知识逐渐丰富,智力也得到发展。

三、适当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其智力的有效活动

当今,无论是对掌握知识的量还是质而言,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父母普遍溺爱独生子女,舍不得让他们干一点儿活,因此,很大一部分家庭都很少让孩子分担家里的家务和其他劳动。于是,孩子似乎在生活中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读书”。在家里孩子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少了,包括孩子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都由父母包办起来。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小学生95%以上在家是不用做任何家务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已越来越显露其许多缺陷,由于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降低。只让他读好书,代替和承包他所要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没有积极意义的。相反的,由于孩子缺乏应有的劳动和活动,就可能导致他不能全面发展,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也会缺乏应有的社会生活能力。

从小让孩子参与适量的家务活动与劳动,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耐心细致等优良品德。一个人的成才,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一些非智力因素的优良品格也是极其重要的。

5、父母要积极配合学校及老师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到了法定的年龄时,孩子就进入了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之前我已经说了,作为父母千万不能认为孩子进了校园就没事了,

作为父母仍然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因为生活或工作的不顺心或受个人观念影响,在积极配合学校方面做得不够好。有少数家长不但没有配合,还起反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家长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第一感觉就是老师要投诉,孩子又惹什么事了。此时家长的表现各有不同:有些家长能耐心听完老师的陈述;有些则表现得不耐烦;更有甚者会中途挂老师的电话。可能挂完电话还会数落老师(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有时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家长会如此反应?老师打电话来反映情况,就是希望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为什么家长就那么不配合呢?老师吃饱没事干啊,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会打电话给家长吗?老师也很忙,老师是在帮所有家长教育孩子。每位家长只有一两个孩子,而老师有许多的学生。老师不辞辛劳地教育孩子,有错吗?我不是替老师说话,而是想借此日志告诉更多的家长,当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您时,证明老师很负责任,不管发生什么事,家长一定要配合。确实忙的要另找时间商谈。不能因为忙或爱面子而推托或挂电话。通常老师会在电话里反映一些情况,若是情况比较复杂或紧急的,一般会要求家长到学校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能够及时赶来处理,而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如果家长请不来,孩子会想:不管我做什么,家长都不会到校,我不怕!这种想法是很可怕的!它会使孩子更加肆无忌惮,而最终也会害了孩子。

另外,有些时候,老师要求家长写回条或签名,那是想让事情真正得到落实,有些家长很配合,而有些则觉得多此一举。就算家长的字再不好看,只要您签了,效果就不一样。如果家长们能多些理解和配合,孩子的教育就更容易了。

还记得上学期末我班两位学生在下课时因为玩耍而拉扯下教室后面悬挂着的大窗帘,上第三节课时,科任老师发现情况及时找我,而主任也告诉我,要请家长到校处理。我立即通知双方家长,那时小锐的家长刚好有急事要去上海,飞机票已经买好,时间也很赶,确实无法到校。我告诉他们,确实不行就请小锐的大姨(我知道孩子的大姨一般有空,因为上回请过一次)到校,毕竟这事得双方家长来处理。后来,小锐的大姨来了,小雄的父亲也来了。双方家长都对孩子进行教育,并达成赔偿的共识。其实赔偿的数目很小,主要是想以此为教训,告诫这两位学生和其它孩子课间不可过度玩耍,要注意安全。设想一下,如果窗帘掉下来连同窗框砸伤人那后果怎样?可能不堪设想啊!两位家长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连声说学校处理得很好。那一刻,你再看那惹事贪玩的孩子,他低着头,知

道自己错了,也吸取了教训,相信他以后做事也会更小心了,而这不是最好的教育吗?你说是吧?

家庭教育概述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薰染、影响和教导。家庭是社会构成最基本的细胞,是由婚姻关系(夫妇)、血缘关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其它亲族关系(妯娌、翁婿、婆媳等)所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这个单位里有丰富的亲属、亲族的亲情活动;有成员间共同的经济活动;还有带有深厚情感的社会性活动。婚姻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多方面地制约着家庭的性质、形式、结构、职能,以及伦理观念和价值倾向。在封建社会,以各种亲族关系群居在一起,组成宗族氏的大家庭。如《红楼梦》描写的贾府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以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同住的小家庭为主要形式。家庭成员数目少、关系简单。家庭的构成和形式,形成家庭特殊的环境和气氛。这就是家风,它给予孩子特殊的影响和教诲,就是家庭教育。

人,一降生,家庭就是第一个归属的群体,父母就是直接学习的对象,是孩子终生学习的老师。父母就是教育者;生活琐事就是教育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中掺和着这个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这一切的综合就形成这个家庭所待有的家庭教育。

大家熟知的茅以升先生,就是在他的父亲、祖父的鼓励和教育下,成长为世界著名的桥梁家的。茅以升11岁那年,家乡赛龙舟,看热闹的人踩塌了桥,死伤不少人,高兴的乐事成了一次大不幸的灾祸。茅以升从此立志要学造桥。父亲称赞他有志气,还带他去看桥,为他搜集桥的画片;连祖父讲神笔的故事,都强调那支神笔能画最漂亮、最结实的桥。鼓励他勤奋上进。茅以升的成长事例说明,早在儿童、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就给了他浓重的薰陶、影响和教育,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终生。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主要研究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人才,并总结、阐发内容、方法方面的若干规律。

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共同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严密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

育的补充和继续,家庭教育亦有一种社会职能。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担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艰巨使命。

2.家庭教育的特点

动物都有认识“妈妈”的本能,科学家把这种本能现象叫做“母亲印刻”现象。婴儿出生4个月左右可以认识妈妈。如果,妈妈能在婴儿3个月以后,有意的,多次的围着婴儿床转,同时爱抚地呼叫着孩子的名字,这就会提高婴儿跟着声音转动脖子、有意寻找移动物体的能力。这一方面促进了婴儿4个月时认识妈妈的“母亲印刻”现象的发育;另一方面也进行了早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的训练,其中充满母亲对婴儿的无限的亲情。

家庭教育是在孩子生活的、游戏的地方进行的,这种教育真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时不在。比如吃饭时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咀嚼不要发出大声;拿筷子姿势要正确等;接待客人应懂礼貌,要热情而不“人来疯”。常听有家长怨孩子“人来疯”,客人走了,或痛责一番,或大打一顿。这都不是家庭教育的好办法。其实,如果客人来之前,你给孩子讲些待客的道理;客人来后,吩咐孩子给客人端杯茶、拿点糖果,让他和你一块接待客人,做一做小主人;客人走了之后,你要赞赏他的好表现,几次以后,他就不再“人来疯”了,并且受到了礼貌待人的教育。

再如和孩子一块儿看电视,看到动物世界中小动物做妈妈的画面。孩子会喊着:猫妈妈(或其它小动物)生小猫了(或其它小动物了)。这时父、母就不妨趁机说说“猫妈妈生了小猫,妈妈生了你”之类的话,借机会自然地回答了“我是从哪儿来的”等不好回答的问题,也是向孩子进行了早期的人体生理学方面的启蒙教育。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的发育、发展是有最佳时期的。父母要抓住发育的关键期,促进孩子的能力发展。如果错过时机,将终生无法弥补。印度狼孩卡玛拉,错过了学习语言和直立行走的时期,至死不能恢复,比如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如果父母不注意训练发音,纠正不正确的毛病,将终生难改。

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孩子学着生活,学着做人,也往往要多次重复,反复再现,才能接受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以上的例子可以归纳出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①家庭教育是充满亲情的,是在和谐的爱抚的自然气氛中进行的。②家庭教育是充满生活情趣的,无事不包,无时不在。③家庭教育是要适时趁机而行。④家庭教育需要多次重复。⑤家庭教育要求家长身教重于言教,突出示范性。

3.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常言道:“3 岁看大,7 岁看老”;日本民间也流传着“3 岁之魂,百岁人才”的说法,这都是说对一个人从小就能看到大了的轮廓,或者是说一个人的一生从小的时候就打下了影响终生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竞争激烈,都知道人才是经济竞争能否获胜的关键。所以各国都普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问题,提倡研究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本来是家庭中存在的自然的亲情交流现象。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就要提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感,把无意的家庭影响提高为有意的家庭教育,使婴儿从呱呱坠地就接受有意的、有目的的家庭教育。婴儿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你画各种图画:婴儿是人,有爱、有意、有欲望、有权利、有义务,应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尊重、照顾和教育。那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玩物,完全不顾孩子的意愿,任意打扮或驱使的观念和作法都是错误的。

及早注意家庭教育,至少可以有影响孩子一生的两大好处:

(1)为形成孩子的高尚人格奠定基础(人的性格、思想品德的基础)。家庭是确保孩子生活安定、身体健康、精神舒畅的场所。孩子自然地依附亲情,从父母那里承受爱抚;从母亲那里学习爱的感情。由于被母亲爱抚,也爱母亲,由此扩及爱其它人,爱大自然,爱这个世界,而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从父亲那里接受威武、坚毅、勇敢的陶冶,而形成勇敢进取,百折不挠的坚韧的性格;以及从父母之间,亲人之间和睦相处,而获得谐调,团结,友善的性格等等,这些无疑是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基础,是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最起码的气质。

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这就是说一个人的秉性很难更改。什么是秉性,简单说就是人的气质、性格。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及早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就是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特性,以后善于待人处世。

(2)为旱期开发孩子的智能做好准备。智能的发育是有各自的黄金时期的。某种能力在最佳时期,得到恰当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事半功倍,否则,错过了最佳时期则事倍功半,或一事无成。比如,最常见的成年人出现的许多言语毛病:口吃、发音不准确、字音不清等一般说是在婴幼儿时期或患某些隐形疾患,没得到及时治疗,或言语器官(舌、齿、唇、齿龈、喉咙等)没有得到认真的训练而形成的。这些言语毛病一生难以矫正。再如手指灵巧度的训练也是要在婴幼儿时期进行,例如幼儿学用筷子、用剪子,拨弄滚珠等很容易学会。其余诸多器官(听觉、嗅觉、视觉等)的训练都应在早期得到开发,为日后的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奠定基础。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指的基础培养和训练。不是说要及早识字和认数。家长及早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自觉的进行家庭教育,可以帮助

发展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智能素质,为正常的进行一切技能、技巧学习奠定智能基础。

4.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是人自然进入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虽没有规定的计划和成形的教材,没有上课的形式和考核的标准,但是,它确是人生接受教育,趋向社会化所必须的。它又是一所要求严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社会考核十分严格的学校。人成长后要合于社会需要、规范,就是通常说的“成才”。“成才”才能得以生存,而且顺利发展,有益于人民。否则,不成才,就是社会废品,无以生存。这个考核是严格的,是生存与不能生存的严肃问题。家庭所教授的内容紧紧和生活和谐一致,和家庭亲子心理、情感相融、思想行为相通,可以说无时、无事不是教育。如果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可以在全面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三方面的内容:

(1)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人的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特殊结果。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根源,心理是反映现实的脑的活动。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以后,又经过脑的加工、处理后,在脑中再产生的一种反映现象,简单说心理是脑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反映。先天的遗传和生理的状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所谓环境对促进孩子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正当的适宜健康人的成长场所,使孩子在身体正常发育的同时,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心理现象是任何活动都有的,人人都熟悉的。我们天天“看着”孩子的行止坐卧,待人接物;“想着”怎样解决孩子所碰到的问题;也“想象”着孩子长大后的许许多多的事。为孩子表现好而“高兴”,为孩子做错事儿而“生气”,对孩子的行为,家长还要有所表示,表扬或批评..这里的“看着”“想着”“想象”“高兴”“生气”“表扬或批评”等都是心理现象。这里有人的认识活动,有人的情感活动,有人的意志活动。这些心理活动都是主动的,是一种不断适应和发展和过程。教育是这种活动的催化剂。特别是儿童,年龄越小,心理发展中教育的主导作用越大。

人脑跟智力发育直接相关,谁的脑发育得好,谁的智力发展水平就高。反之,谁的脑发育不全,谁就鲁钝、甚至痴呆。当然,脑的发育好,只给智力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脑发育好的基础上加强适时的、良好的教育和其它影响,才能形成智力超常。这正好象脑本是块璞玉,教师家长是雕玉的能工巧匠,经过教育者的培养和教育,璞玉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宝玉。所以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水平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稳定的心理素质,为孩子的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要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实质是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表达的符号,思维是言语能力表达的内容。一般说语言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听话的能力;听话是指听别人的话,这是理解别人的最重要的渠道,是理解别人意思的基本手段。听话要求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并且能经过思考,做出适当的反映或回答。二是说话的能力。说话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表达明白。然后要求生动、有力,较高的要求该有一定的感染性和鼓动性。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群体,是开始学习语言的处所,要抓注人生最佳语言发展期——0岁到5岁(6.岁)家庭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言语的环境和条件。三是要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词汇是构成思维的材料,它的丰富是思维活跃的表现。

重视孩子语言学习要注意几点:(1)给孩子足够的言语刺激,刺激孩子的听觉。婴儿一出世,就有听觉,一周以后,就会用嘴发出声音。这时母亲和其它家人,就要用意和他说话。比如:孩子睡醒了,妈妈走过来一边抚摸他,一边温柔他说:“他睡醒了,睡得真香甜啊!”在以后的漫长的日子里,母亲都随时和他一边玩,一边爱抚地谈话,促进他的听力,发展他的听觉,这就是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教育。(2)按照孩子语言发展阶段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在孩子半岁左右的儿语期,是单词句阶段。用一个单词,代替一句话,把“妈妈坐在凳子上”“拿开凳子”都用“凳”、“凳”代替。这时成人不要模仿他,也用重复的单词和他谈话,而要把句子说完整,促进他早日脱离儿语期。(3)和孩子谈话句子要短,速度要慢,要有必要的重复。还要注意词汇丰富、语言规范,切忌语病。

(3)要重视儿童的协调、平衡动作的训练。这是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体质体能。经常有意教育孩子做些小肌肉群的协调、平衡动作,比如让3岁左右的孩子拣豆、拿针,训练他指尖、手指与大脑谐调一致。这样增强儿童灵敏、柔韧、速度等素质;做些大肌肉群的动作,在一定空间移位做动力性练习,可以增强儿童体质、体能,如让四、五岁的孩子走、跑、跳等。一般说年龄越小越应多做些大肌肉群的动作,增强体质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小肌肉群的谐调动作训练,提高耐力训练。总之,有意训练儿童体质、体能发展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上所概括的三点,实际是人的思想、智能、身体三个方面的完全的基本素质的教育。这里再概括说明,只是为了突出而已。

5.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大家认为学校教育常有一定的强制性,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不带强制性,是不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呢,看法都下一样了。本来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有方

法,而又无定法的创造性活动。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一致,充满感情,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则必要讲究方式方法。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时间的连续性,方法的多样性,很难用几句话归纳出几种方法,也很难评价方法的优劣。现在,我们提出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方法,供大家选择。

一般说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家庭教育需要培养好苗子,应尽量选用民主式,反对专制式;选用开放式,反对封闭式。

什么是民主式的呢?在家庭中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友爱、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能够感觉到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畅所欲言地参与家事,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主的活动能力和创造力。

与民主式相反的是专制式。把孩子看做是父母的附属品。在父母开心的时候,把孩子当做供消遣的玩物,任意挑逗;当父母不顺心的时候,拿孩子撒气、泄忿。把孩子的一切都置于家长的监管之下,使孩子在压抑下约束地生活。

什么是开放式的呢?开放式的家庭教育必然是民主式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较自由地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追求和发现来使自己合谐地得到发展。比如:是把孩子拴在妈妈身旁,置在严密地监管之下,还是把孩子放在同龄人中,自由自在地去玩、去学习、去生活,回答这个问题是两种家庭教育思想的斗争,也是两种家庭教育方式的表现。

与开放式相反的就是封闭式的。所谓封闭式,就是把孩子关闭起来,不许孩子任意乱动,也不许经常和外人来往。这样的孩子消极,被动,狭隘,成人后不善于处理家庭的、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一致,所以,家长采用言传身教,以示范为主要方法是最重要的。比如,教育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做事要有条理。定时起居,定时定量饮食。那么,家庭生活就要有一套基本准则,家长生活、工作也都有时、有点,让孩子在这样井然有序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不随意打乱。这样,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情条理井然的习惯,也就很容易养成。再如教育孩子有高尚的情趣。那么,家庭成员间要讲究礼貌,讲究语言美,家庭中经常听些高尚的音乐,欣赏名画,著名的文学作品等。家庭中总有恬静、悠雅的气氛。这样给孩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孩子自然会有较高尚的生活情趣。

总之,家庭教育要特别注意熏陶、影响,以期望、赞赏、顺势成才为主要方法。切忌采用急于求成,过苛要求、强硬逼迫的方法。

家长会主题: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家长会主题: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提纲 当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很高的希望,但是由于自己做家长定位的不准确,往往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变成对学校、对老师的压力,孩子出了问题就是找学校、找老师,这样,不仅给学校和老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对家庭教育方法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差,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因此讲座就从这个环节入手,希望通过讲座来解决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和思想中的若干问题: 1、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志就是理想就是抱负就是梦想,一个人只有有 了梦他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长。家长给孩子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在《读者》杂志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年轻人:“你为什么放羊?”他回答:“为了卖羊赚钱。”那人又问:“你赚钱来做什么?”他回答:“为了娶婆娘。”那人问:“为什么娶婆娘?”他回答:“为了生孩子。”别人又问:“生孩子干嘛?”他回答说:“放羊。” 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永远不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因此,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远大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理想,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志向,生命就会失去方向。在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中,是不乏理想的。他们总是美好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可惜的是,许多父母缺乏教育的知识,在引导孩子树立理想上做法欠妥。 必须强调的是,孩子在谈自己未来的打算或理想时,为人父母者,不要因为说法的“幼稚”或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轻易去否认。不论是什么理想,父母都应该给于充分的肯定,并要恰当地告诉他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具备的知识。 比如说,一个小男孩儿,说他长大了想当一个司机,许多母亲就会呵斥孩子说:“没出息,当什么司机?”或者一个女孩儿说,我长大了要当护士,有的父亲就怒目而视:“你怎么净想干伺候人的活儿?”其实,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熟度的提高会不断改变。这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作司机需要许多许多机械原理知识,需要地理知识,好司机需要会讲外语等等,而做好护士相当不容易……。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如果他的理想总是无端地遭到家长的反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度过平庸的一生,他从此再不肯奢望未来。 当然,不少孩子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必要。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结合起来。 再次,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

对孩子的希望和寄语家长写给孩子的成长寄语

对孩子的希望和寄语家长写给孩子的成长寄语 1 、别有压力,但也要知道,一辈子的事情就在这半年里了。 2、天道酬勤,在新的学年里,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优点,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展现更好的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让我们共同努力把。 3、用尽全力,拼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 4、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摒弃侥幸心理,厚积分秒之功,去书写属于你自己的美好未来。爸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5 、竭尽全力,问心无愧。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因为有梦,所以心一直在路上。 7 、再不是,也是经历;再遗憾,也不回头。 8、吃好饭,好好学。 9、我相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你的。 10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1 、日子再苦总要过。学习再难总要克。踏实走过,无怨无悔。 12 、孩子,加油,只求无悔。 13 、身体第一,注意饮食,踏实学习,不要浮躁。 14 、好好生活,充实度过每一天。 15 、如果你有那个实力,就好好利用它,绽放它。 16 、看到差距,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只要努力,必能进步! 17 、抓紧时间,让每一天不留遗憾。 18 、好好学习,为梦想奋斗,开心充实地过好高三剩下的每一天。 19 、在人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往往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但要在能伸手触及的地方扎根,生长! 20 、拼搏奋进!You Very Best! 21 、永远充满希望,相信明天。

22 、坚持到底,好好学习。 23 、希望宿亚杰以前俩年半的时间没有白费,再坚持100 天,争取能考上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努力吧! 24 、不管你现在位置在哪?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希望你能处理好自己的时间,巧妙安排学习,不要压力过大,不要太累,抓住重点,巩固不牢知识,争取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 25 、期待王丹在2014 创出很好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26 、不要怀疑真爱的存在。 27 、不做最好的别人,只做最好的自己。 28 、妈妈相信,你敢于挑战自己,你能成功。 29 、多看到生活好的一面,千万不要做傻事。 30 、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 31 、始终保持颗“感恩”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 32 、美,是智慧,是静谧。祝你聪明!愿你上进! 33 、愿你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愿你做一个时间的主人! 34 、接受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35 、不要胆怯,不要回头,勇敢的迈开脚步向前走吧! 36 、未来的道路,你要一步步踏实,再远都有我的心跟随。 37 、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多感受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 38 、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39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40 、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41 、学会理财。比如,妈妈每天下午去接你时,你老要求妈妈给你买这买那,你要知道妈妈每天给你买的东西价钱是多少。 42 、不要说一天的时间无足轻重,人生的漫长岁月就由这一天一天连接而成;愿你珍惜生命征途上

慢养,给孩子更多成长的空间

慢养,给童年更多欢乐的空间 “慢养”这个词来自于台湾著名家庭黑幼龙全家所著的家庭教育成功经验著作——《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这里的“慢”不是散漫,不是拖沓,而是代表着一种渗透,一种对成长的耐心等待。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的话题。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为了过上好生活的压力让世界充满了竞争。作为祖国的花朵们,也被这种竞争意识影响着,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接受胎教,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学游泳,接受各种感知觉的训练,然后是早教,上幼儿园……从家庭、社会到幼儿园,都不知不觉的扮演起揠苗助长里那个农夫的角色。儿童的童年,被各种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电动玩具和动画片所充斥,他们渐渐丧失了制造快乐的能力。童年是短暂的而又珍贵的,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像幼苗一样,需要阳光、雨露和自由的呼吸,如果我们把残酷的竞争和压力放进儿童的生活,那将是一种摧残,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不会长出对人类有用的人才。因此,对待学前教育,我们要放慢脚步,潜心研究,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途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

若干意见》,制定的用于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的行动指南。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在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的颁布,为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也更加明确了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其中大量使用了“引导”、“帮助”、“提醒”等词语,确立了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儿童有自由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成人是支持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因此,转变观念,不更多的干涉儿童的选择权,是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慢养在家庭教育中有以下体现:第一、不过度包办代替,鼓励儿童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第二、榜样的力量,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有利于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第三、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这里的爱是一种大爱,体现平等、尊重、感恩、无私,不是溺爱,在有爱的家庭长大的儿童,他也会爱周围的人和物;第四、不抱过高期望。儿童的人生观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不能要求儿童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不一定要当科学家、明星之类的少数人,对于想成为平凡人的想法也一定要给予肯定和支持。 慢养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体现呢?

2019关于孩子成长励志文章正能量的文章

2019关于孩子成长励志文章正能量的文章 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孩子成长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绝境中寻找人生的希望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又有乐,是丰富多彩又艰难曲折的,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乐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快乐的人连路边的鸟儿都在为他歌唱,花儿都似专为他开放。痛苦时,落日西风,万念俱灰,睡梦中也在滴泪。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面对同样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心往好处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满天,一片光明。 人生的道路虽然不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乐也有痛苦,就看我们能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处想。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着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便能离开人世前的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死后只能进入地狱。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我们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我们

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讲“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可仔细一想,如何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呢?又不知从何说起,从何做起。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给学生时间 给学生时间,使他能够有自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有时间能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负担很重,因此要求“减负”。学生早上很早就要起床去学校,晚上回家还有很多作业,即使到了周末,或者到了节假日,大部分学生的时间也被各种辅导和补课占用。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晚上能够上床睡觉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十一点过后,学生能够拥有的自我支配时间不多。 课堂上,老师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控制着学生,有效教学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利用学生的“勤”来补自己的“拙”,老师通过死教,让学生死做题,来提高学习成绩,成为了一条提高分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潜规则。当学生没有了自我的学习活动时间,就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成长的空间。要给学生空间,首先得给学生时间。 二、时间是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 孩子的时光是他自己的,要让他自己在自然的状态下得到成长,过多的外界干预会破坏他的自然生长。 在孩子小时,当他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他就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间一久,他的发展就会受限,他小时的成长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基,一旦根系被破坏,后面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阻碍。孩子到学校读书本没有错,错在教育环境让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他就没有了自我发展的自由,他就没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学生没有了时间,一切白谈,时间是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如何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当我们给予学生时间保障,他的空间发展才有可能。记着关键字“可能”一词的表达,并不是说,学生有了时间,他就能够自我发展得好。试想,学生就在家学习,不到学校上课,不就有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在家学习者目前只有极少数得天独厚的孩子发展得好,更多的孩子还是需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这个现实一时还改变不了。 (一)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成长环境 我们的学生在不自然不自由的状态下被学习、被考试、被统一、被需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当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他没有了自由,时时处于分数的压力之下,时时在教师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之下,没有了自由发展的学习环境,最终的命运只会成为“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人。当学生有了自我时间,有了自由,他才有可能有动力去做他感兴趣的事,他才愿意去学习,去探索。 (二)满足学生需要的发展 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不一,评价的多元化,将解放并释放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必然充满活力。正因为这样学生才成为了他自己,发展快和慢都正常,只要发展,只要适合他自己的发展就是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发展最有生命力。 (三)教育者要正视学生的感性 注重物理的课前实验和课后实验,指导学生在家里做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都知道,学好知识是对自己有用,老师都有一颗美好善良之心,希望学生人人都学好,考一百分,这个道理学生都懂。当我们这样反复哪怕说百次,甚至说千遍,我估计学生也不会买帐,可真正要想让学生上课听课,课前得认真教学设计,还得找些学生喜欢的内容,做好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课堂上来。 四、相信学生能够自己发展自己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才是真爱

转岗后和幼儿分享快乐 关防乡明德小学何昌荣QQ:646861375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几十年来我已习惯在那块熟悉的阵地上耕耘与收获。近年来,随着教改、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也被转岗进了童话般的园地—教幼儿,并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 说实话,我面对新的起点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幼儿园是新生,我是转岗的,一切都是新的。我只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行进教学。开始上课我不知道要怎么教?教小学生,一走进教室,只要把教案夹往桌上一放,学生全部安静了,到了幼儿园,什么都不是,我站到班上好几分钟了,嗓子喊哑了,就是没人理我。而在幼儿心里,老师是朋友、是父母、是长辈,你要有耐心。我曾急切地去请教幼师,参照和借鉴他们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实际力争把学前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如幼儿一入校便会哭闹,你要去哄,就象有个小朋友哭着找妈妈,老师可说:"来,老师妈妈抱,在幼儿心里老师就是妈妈",孩子愣了,傻傻的不知说什么好?有孩子吐了,尿了,你就是保姆,你必须帮他打扫干净。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你要很用心地照看他们,要做到"四心"(爱心、细心、耐心、信

心),"用我灿烂的笑容,给孩子一个有爱有梦的童年"。所以我一定要转变对待小学生那种态度,对她们呵护倍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爱上校,爱学习。因此,我从心理上要接受他们,尊重他们。 教育他们"跟我学"--"要我学"--"我要学",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做,从不断跟班学习到自我实践、自我提高。幼儿上课时间很短,有时下课比上课更累,你的眼睛时时刻刻得盯着孩子们,不能有丝毫大意。安全最重要,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很差,所以你必须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如"吃东西前要洗手,先小便再洗手","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许挤","""眼睛看老师,耳朵注意听"等。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你要常要停下来组织活动,或者用眼神、用肢体语言提醒他们注意,边边角角每个角落你也不能放过,你不能坐在班上不去管外面的孩子。俗话说:“有孩子的地方必须有老师”,你必须尽可能的关注每一个孩子。 活动的时候,幼儿都在玩自己选择的游戏。我也搬着小椅子来到建筑区。我想搭一个小房子,就从玩具筐中找出一些积木开始兴致勃勃地搭起来。旁边的王莹莹小朋友看见我,很高兴,问:“你搭什么呢?”“小房子。”她在玩具筐里扒拉了扒拉,递给我一块积木。“给你这个,用这个好搭!”我接过积木,冲她一笑:“谢谢!”“不用谢!”我对她说:“咱俩一起玩好吗?”她点点

家长会主题_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提纲 当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很高的希望,但是由于自己做家长定位的不准确,往往会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变成对学校、对老师的压力,孩子出了问题就是找学校、找老师,这样,不仅给学校和老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对家庭教育方法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差,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因此讲座就从这个环节入手,希望通过讲座来解决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和思想中的若干问题: 1、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志就是理想就是抱负就是梦想,一个人只有有了 梦他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长。家长给孩子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在《读者》杂志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年轻人:“你为什么放羊?”他回答:“为了卖羊赚钱。”那人又问:“你赚钱来做什么?”他回答:“为了娶婆娘。”那人问:“为什么娶婆娘?”他回答:“为了生孩子。”别人又问:“生孩子干嘛?”他回答说:“放羊。” 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永远不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因此,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远大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理想,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志向,生命就会失去方向。在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中,是不乏理想的。他们总是美好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可惜的是,许多父母缺乏教育的知识,在引导孩子树立理想上做法欠妥。 必须强调的是,孩子在谈自己未来的打算或理想时,为人父母者,不要因为说法的“幼稚”或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轻易去否认。不论是什么理想,父母都应该给于充分的肯定,并要恰当地告诉他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具备的知识。比如说,一个小男孩儿,说他长大了想当一个司机,许多母亲就会呵斥孩子说:“没出息,当什么司机?”或者一个女孩儿说,我长大了要当护士,有的父亲就怒目而视:“你怎么净想干伺候人的活儿?”其实,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熟度的提高会不断改变。这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作司机需要许多许多机械原理知识,需要地理知识,好司机需要会讲外语等等,而做好护士相当不容易……。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如果他的理想总是无端地遭到家长的反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度过平庸的一生,他从此再不肯奢望未来。 当然,不少孩子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必要。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结合起来。 再次,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

扬扬妈妈陪孩子成长感悟之十六——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

养成遵守时间地习惯 (作者号:,境由心造;我在“好儿伴快乐幸福家教群”,群号: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对于上学地学生来讲,每天早上及晚上回家合理安排时间、做事不磨蹭、不拖拉、办事高效等是许多家长求之不得地事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儿子不到三岁时就开始培养他养成遵守时间地习惯.这个习惯是从他和小伙伴玩耍时开始地.儿子和楼上地小伙伴每天都要互相串门,不是你去我家就是我到你家,但我们每次都约定好时间.例如从六点半到七点半等,并教给他辨识钟表地时针、分针分别指到哪里就要回家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地是家中一定要按规则行事,一个国家要讲法律、一个单位要有规章制度、同样一个家庭也要讲规则.有了规则一切有章可循,当出现分歧或矛盾时按照规则行事则是最简单地办法.但制定规则时要注意:家长提地要求一定要具体、可行,即可操作性强.否则说了等于白说,因为孩子不好执行.例如去玩一会儿就回来,到底是多长时间是“一会儿”呢,孩子不好界定,如果从六点半到七点半一个小时,这样就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给儿子设计个表格贴在墙上,和他一起约定:每天去玩时能按约定时间回来则得一个笑脸,积攒五个笑脸就可以得到适当奖励,或者是他喜欢地一个玩具,或者是他喜欢吃地东西,或者他想去玩地地方等.相反违背约定也要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当天晚上不给讲故事等.因为儿子不到一岁时,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则成了临睡前地必修课了,如今每晚地故事时间已经成为他地一种精神享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这里注意惩罚不能把以前得到地笑脸划去,那样抹杀他以前地努力.同时惩罚也不能为他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有地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就把他关进小黑屋,面对这样地环境孩子会心生恐惧,孩子将来内心也会缺少安全感,对孩子身心健康都是不利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最初开始执行地时候,只要儿子能得到三个笑脸就可以奖励一次,循序渐进得五个再进行奖励等.一个人做事情时,尽管知道必须去做,并且这件事对他一生发展都有意义时,但每次逼迫自己去做时,总有一种反感情绪,并且会觉得十分疲惫,也会坚持不了多久就转移注意力.但通过奖励地强化与做事本身联系起来,既强化了该行为,又磨练了他地意志,最终目地是从外部奖励转化为内部动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般而言,一件事情坚持三个星期就基本养成习惯,因为天是一个人形成思维定势地关键期.例如刚搬家时,前三个星期下班后还会不自觉地朝原来家地方向走,等第三个星期后就能完全转变过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养成遵守时间地习惯中,一定要注意和周围地人配合一致.我和邻居小伙伴地妈妈约定好,当孩子在某一家玩时一进家门都询问要玩多长时间,一般提前分钟进行提示.最关键地是当孩子玩得兴致很高而不愿意走时,一定不要挽留,而是鼓励他们:“阿姨能理解你很愿意在这里玩,但阿姨知道你是个遵守时间地孩子,如果没玩够明天再来玩.如果喜欢这个玩具你也可以和伙伴商量一下,是否能带回家,何时还回来……”这样既能让孩子心平气和地遵守时间,同时也让他们彼此间学会分享、信守诺言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反,如果在约定时间到了以后,尤其是看到家长来叫孩子回家时,主人一方看到孩子恋恋不舍地样子时,一方面出于对孩子地怜爱,另一方面出于热情好客,于是乎极力挽留.此时,即使家长坚决让孩子回去,但孩子心里也会和父母产生对立情绪:阿姨都让我在这里玩,你却不让玩.同时也让孩子是非标准混乱:我到底该听谁地呢?如果家长面对对方家长地热情挽留而顺从,那么孩子会觉得这个规则是无效地.无形中给孩子树立负面榜样,以后可以通过借助别人地力量不用遵守约定.此时,家长制定地规则不但无效,还会带来额外地负面影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风雨青春期》初二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风雨青春期》初二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初二(3)班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您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次会议,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初二(3)班的全体师生衷心欢迎各位的光临!同时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班级各项工作的密切配合!我们学校一贯坚持素质教育方向,致力使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然,学校的工作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配合,要把孩子教育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教育好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一贯以来都很重视与家长的交流,这次举行“家长会”的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在教育子女上的作用,共商教育子女的大计。现在我班的全体同学已经进入初二年级的学习,它是学生打好基础关键的一年,是能否顺利完成初中学习重要的时间,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把家长请来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学习、生活等问题,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做最有效的努力。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家长会不可能涉及很多问题,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各位进行汇报 与交流: 一、本学期的班级和学生整体状况;本学期学校领导加强了对教师、学生的督促和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班学生有了下列变化:

1、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就开始反复的对学生灌输学习目的,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明白初二学习的重要,学生反响强烈。② 学校本学期的主题是让学习充满校园②班级开学第一课名为《青春我做主,未来我把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填写行为习惯反思问卷,并张贴在后面板报上;③在教学方面,教师狠抓教学环节,做到精讲细化,加强课后督促每周一三为英语早读,二四为语文早读 2、学生的纪律观念不断增强,学习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加强纪律的督促,随时对校园清洁,班上的纪律,学生的仪表和学习进行督查。我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①孩子的心态明显转善,有原来的浮躁不安,变得成熟稳重,能坐得住,能安下心来学习;②绝大多数孩子学习的目标是越来越明确,知道为什么而学,将来准备做什么,学习有紧迫感,主动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③早读,书声琅琅;自习,安安静静;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过关,认真完成作业;课间追逐打闹现象有所减少 3、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改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班级的大部分同学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不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不背懒得背,主动性不够。

解放孩子 给儿童自由成长的力量

解放孩子给儿童自由成长的力量 编者按:“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然而中国儿童的创造力历来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所束缚。”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发现这一问题后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这一理论历久弥新,对幼儿园科学保教、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自由。 解放头脑使孩子思考 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他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想。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脑子里充满着各种奇思妙想,要解放孩子的头脑,教师要为孩子创建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在指导孩子活动时,老师只需要抛出问题,然后提供各种材料给孩子们操作,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使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在大班科学探索活动“吹泡泡”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哪些工具可用来吹泡泡?用方形、棱形、星星形等不规则形状的材料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着,老师没给答案,只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孩子们操作。通过尝试与探索,孩子们知道原来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他们还发现了多种吹泡泡的方法、调制吹泡泡的液体、使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的秘诀,孩子们探索获得的知识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印象更深刻。 解放双手使孩子有力量 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他主张放手让幼儿去“做”去“想”,“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想”了就获得了直接经验。 教师在教学与游戏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手脑并用,这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抓住陶老先生这一“做”一“想”的原则。例如,秋天组织孩子采集不同的树叶,在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树叶后,与他们一同查找资料,对树叶的名称、叶脉、颜色等做记录并制作成精美的树叶标本与大家分享,使同伴们了解到更多的树叶知识。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乐趣多多,收获多多。 解放眼睛使孩子会发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会看、会观察,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

孩子的成长心得

孩子的成长心得 我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个人觉得,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所以相对应的每位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好比有些孩子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孩子却要慢到一岁半。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很多家长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的不一样,而过份的攀比,担忧,反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由于家长过份的介入或强行的改变孩子成长中自发的一些现象,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或改变孩子原有的珍贵的东西,比如性格,爱好,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信心,爱心,等还有很多我没想到的。以上提到的这些,我这个做家长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出现过,所以说我不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我也不是教育专家,但我愿意做一位有心的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做一位优秀家长。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了,对孩子对我都是一个大的转变,我也上过一年级,但上了一上级的儿子的教育方法对我来说着实是个挑战。刚开学的时候我主动加入了家长委员的队伍,这样想着多为孩子们做一些事,了解儿子的校园生活,充分融入到孩子们当中,能尽快的同儿子一起熟悉这个新的陌生的环境,让儿子在这里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通过为孩子们布置教室我感受到一年级老师和孩子心中所想的画面和家长是不同的,这让我感触很深;通过为孩子们选购奖品观察孩子们喜欢哪些奖品和老师激励孩子特别有效的办法也很值得我们家长参

考;通过为老师选购必须的教具和学习资料了解到老师为教好每一个学生想尽好方法。为了孩子们我们家长委员们与老师们互相配合,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能够取长补短。 在这一年里,我受益非浅,在各个方面我和儿子都有进步,在与其它家长辅助老师的工作中我体会到很多的心得: 1.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每个孩子的优缺点不一样,家 长回家给孩子制定的学习时间及要求和自由活动时间,还有饮 食习惯都各不相同,孩子表现出的反映也都不相同。从中我吸 收了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2.在辅助老师工作的过程中,我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孩子问题的时 候并不多,我是个不善言词的人,但在我们工作时,老师会谈 一些老师的思路,我们家长会谈一些家长的思路,这样我们互 相沟通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家长很多启发,因为在教育方面,很 多时候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思路不一样,这让孩子对有些问题很 盲目,不知道哪种方法正确,我觉得家园互动对我是有帮助的。 对孩子更是有益的。一年级的家园生活中我和儿子有不同的收 获,我们俩也在互动,沟通。 我的孩子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进入状态慢一些,记得刚入学的第一天,学校规定不让家长同进校园,我是千叮咛,万嘱咐,怕他害怕,又怕他上课不听课,还怕他不会跟同学接触,总之一万个不放心,结果第一天放学时老师就告诉我说我家孩子上课自己管自己,不听老师讲课,我心里急的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面对这些情况,我没有应

家长会发言稿(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孩子教育专题 在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就听周围的亲友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仅极难沟通,更处处与家长作对,让人不胜烦恼。就在我思索着怎么面对孩子的成长时,儿子已经上了初二,个头一下子蹿了起来,脸上也长了青春痘,青春期不可抑制地来了。我只好仓促应战,与孩子的青春期“过招”。 什么叫做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个体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后,心理发育迅猛,主要体现在: 1、性意识骤然增强。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追星族”大部分人群就是青春期的孩子。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 6、受同伴的影响很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关键词——叛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在初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初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初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儿子作文中写道:“时常觉得自己长大了,思维也总与爸妈格格不入,态度也渐显泛淡了起来,想吃什么?带细胞食物就行,骑车多穿点吧,应付哦了一句,什么也没多穿。这是与妈妈最常见的谈话,也是我肤浅认为的长大。”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家长的问题。

学习“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心得

学习“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心得 褚老师从:1、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2、培养孩子的阅读、学习良好习惯。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所应该明白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由此,培养学习兴趣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一个人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之后,他的那些自觉行为会渐渐内化成为品德,并在学习、做人、做事方面表现出来,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孩子对学习有一定兴趣,能自觉的投入学习;主动阅读书籍等。当然,孩子学习的兴趣与我们家长是不可分割的。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当孩子带着问题来问我们时,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不必直接回答,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这就激发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或父母讲故事,孩子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当你讲故事书时,你会发现孩子常常是一边听一边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主动要求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不要求孩子写,更不要求孩子记这些字,只要他们能认识,听后能把小故事自己讲就行。孩子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这样,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不时地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习惯。 三、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孩子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引导孩子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我们最好还能指导孩子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孩子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四、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孩子进了幼儿园以后,在老师的诱导下,孩子的兴趣爱好出现了第一次飞跃。最先使孩子产生兴趣的一般是画画、唱歌和表演,当然这些都是模仿性的。对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的兴趣都可以在幼儿期唤起,这时不是要求孩子能达到什么水平,而是以唤起他们对各种乐器的兴趣为主。

我们给孩子的“游戏时间”

我们给孩子的“游戏时间” 2017级2班唐乐天的家长唐大进 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孩子不是工业产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都有的个性,对待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家教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现在的孩子不接触电脑的几乎已经没有了,不玩电脑游戏的也基本没有了,而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孩子也并不鲜见。很多老师家长对待电脑、对待电脑游戏犹如洪水猛兽,生怕孩子会像吸毒一样一旦沾染就会深陷其中深受其害。在当初,我们也和大多家长一样尽量让孩子远离电脑、禁止孩子玩儿电脑游戏。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却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在电脑上可以很方便地完成传统方式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查阅资料、撰写文稿、网上学习,当然也少不了影音娱乐、购物淘宝…… 孩子每天都能看到我们频繁地使用电脑,如果不让孩子使用电脑……是“堵”还是“疏”?从孩子经过网吧总会好奇地向里面张望我就知道,禁止孩子在家里用电脑很可能会把孩子逼上“歧途”。但是,许多因为孩子沉迷于电脑、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导致的负面案例一直不绝于耳,我们同样有这样的担忧。于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让孩子学着使用电脑。但是,我们也立下了严明的“军规”:每周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只

能在家里使用电脑,绝对不允许进网吧。 小学的时候,孩子在电脑上做什么都是我们家长陪在身边。陪着孩子用电脑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监视,而是正确的引导。看一些适宜孩子浏览的网页、视频,玩一些能启发智力的小型游戏,通过电脑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使用电脑的能力渐渐提高。通过观察,孩子使用电脑也很有自制能力,在方向性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对他的监管也渐渐宽松。但是,使用电脑的时间依然维持在每个周末三十分钟。 到后来,孩子要在电脑上玩一些大型的单机游戏了——《红色警戒》、《星际争霸》……我们就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统筹安排、学会团结协作、学会顾全大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战争游戏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男孩子就该喜欢刀刀枪枪、打打杀杀、飞机大炮……前提是在不对现实中的任何人和事造成伤害。每次游戏时间结束,孩子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到三十分钟时间我们一提醒,孩子也就能及时从游戏的世界里抽离出来。从小学到初中,“游戏时间”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到了初中二年级上期,突然孩子给我们提出来,他不想要这每周三十分钟的“游戏时间”了!听到这个提议我开始还不能理解,孩子告诉我,初中的学习任务更重了,担心“游戏时间”会影响学习。听到孩子的这些想法,我真正感觉到:自己当初没有简单的禁止孩子用电脑,还给了他每周的“游戏时间”,这个做法是对的!

懂你八年级青春期家长会

懂你 ——八年级青春期教育主题家长会 你最近注意过您家的孩子吗?他身上有这样的现象吗? 喜欢臭美,有时对着镜子照个不停(女孩) 听到谈论更多的是xx同学说……,或者干脆不说学校里的事情 不愿跟父母一同出游,即便去超市购物也是各走各的 喜欢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哪怕是读书、吃东西、发呆 有时会毫无征兆地发点儿小脾气,但是过后还会过来哄哄你 …… 如果有上面的一至两条现象,那我要说恭喜你!孩子长大了!孩子进入青春期了! 可能您并不认同,青春期在我们的眼里似乎一直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但又是不可避免的,让我们了解青春期,真正读懂我们的孩子吧! 一、青春期是什么 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度的人生关键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从不具有生育能力到具有繁衍后代的生育能力。可以说,青春期是以性发育成熟为主要特征的。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女孩子从10岁—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在12—14岁才开始的,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通常把10岁---20岁这段时间都统称为青春期. 二、青春期有哪些变化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生理迅速发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体格发育、男女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 体格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心脏由于心肌的增厚而重量迅速增加;肺活量也显著增大;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完善,其调节功能大大增强,身体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可以将信息很快的传到大脑,并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因该说,青春期是一个人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人的一生有所作为有所创造,往往是在这一时期打下的基础。 青春期的性发育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青春期开始后,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进激素作用下得到迅速发育。同时性器官所分泌的性激素,也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进第二特征的出现。男生主要表现在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在女性,雌性激素促进女子第二特征的发育,主要表现在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 三、青春期心理与性心理 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不仅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发生重大变化,有如以下几种心理特征:一是含蓄,内心又渴望被人理解;二是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三是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