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建筑设计知识题2

建筑设计知识题2

建筑设计知识综合(2019年编)

1、颐和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与圆明园毗邻。

2、西安鼓楼:鼓楼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重檐即是统治阶级为提高其权威而独占的一种形式,重檐庑殿为最尊,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山次之,如天安门。鼓楼的屋顶形式即"歇山顶"式,与天安门等同,但比其还高出一米。

3、维也纳金色大厅:采用巴洛克风格建筑,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的形状是长方形。

4、莱特草原式住宅: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平面常做成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

5、《存在·空间·建筑》:一书的作者是(挪威)诺伯格·舒尔兹。

6、伯纳德·屈米: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

7、《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为意大利有机建筑学派理论家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理论名著。

8、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9、科洛西姆:代表了罗马建筑的顶峰,它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

10、朗香教堂与二战前表现主义风格有联系。

11、苏州博物馆馆址临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拙政园。

12、色彩的三属性是明度、彩度、色相。

13、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分析方法是认知地图。

14、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 个等级。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 分、60 分、80 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15、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常见一种建筑民居形式。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住宅的平面布局灵活,室内设多处壁龛,墙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饰。

16、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布莱克——《形式跟从惨败--现代建筑何以行不通》;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

17、被动式节能建筑:指不依赖于建筑设备,完全通过建筑自身的场地、空间、形式以及构件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方式。

18、棕地(Brownfield Site):美国的"棕地"最早、最权威的概念界定,是由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做出的,从用地性质上看,棕地以工业用地居多,可以是废弃的,也可以是还在利用中的旧工业区,规模不等、可大可小,但与其他用地的区别主要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或环境问题。

19、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观点。

20、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21、奥姆斯特德: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被认为是美国风景园林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

25、这栋建筑是维琴察巴西利卡,设计者为安德烈亚·帕拉第奥,他的名著《建筑四书》,1580年8月,帕拉第奥在维琴察逝世。

建筑设计知识题2

26、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ve)

决定了外廊立面不适合传统构图,建筑师创造性解决立面柱式构图,后人称--帕拉第奥母题。

27、米利都城(Miletus)希波丹姆(Hippodamus)在历史上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寻求几何与数之间和谐与秩序的美,反应古希腊时期市民民主文化。

28、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

29、北京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xùn)位。

30、图兰西克是《找寻失落空间—都市设计理念》一书的作者,此书归纳出三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念,分别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31、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3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34、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h。

35、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宿舍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建筑高度大于32m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6、宿舍首层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净宽不应小于1.40m。宿舍建筑的安全出口处距门的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37、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38、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9、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0、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歇山与庑殿的区别是两侧上部屋顶突然立起来了)。

北京的太和殿是重檐庑殿式(屋顶四个面都是曲面),为等级最高。

41、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

42、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3、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44、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建设规划一般为5年。

45、城市居住用地,适宜规划的最大坡度宜为25%。

46、城市规划中坡度小于5%宜采用平坡式,5%~8%混合式,大于8%台地式。

47、乙类防空地下室的顶板防护厚度不应小于250mm。在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应设置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并应在染毒区一侧墙面用水泥砂浆抹光。

48、多层汽车库、半地下车库,当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X2平方米。

49、金厢斗底槽,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jì)县独乐寺观音阁、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50、巴西利亚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巴西利亚的主要建筑物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总统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筑师奥斯卡·涅梅耶尔设计,它们的特点是线条简单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调都是白色;建筑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几何三角板形,别具一格。

51、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最主要的建筑成就是帆拱结构。在帆拱的基础上,拜占庭建筑还在转角部位创造性的应用了抹角拱,丰富了建筑的结构手法和视觉词汇。

52、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

53、留园、拙政园

网师园、个园

54、园中园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手法,颐和园中的杨仁风、画中游、谐趣园,北海中的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都是园中园,在圆明园中的园中园更是达到了极致,现开放的有别有洞天,狮子林等。

55、一颗印亦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风俗,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

56、物流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特性,可分为作业型物流建筑、存储型物流建筑、综合型物流建筑。物流建筑规模分为超大、大、中、小4个等级,安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7、旅馆建筑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旅馆中庭的栏杆,高度最低不小于1.2米。

58、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由水泥浇铸成圆形,上覆半球形穹隆顶,直径43米。

59、抄手游廊,中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与垂花门相衔接。

60、从消防的角度,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米。

61、设自动喷淋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500X2m2,设自动喷淋的地下设备用房最大允许面积可以做到1000X2 m2。

62、绿地率计算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道路绿地,还包括满足条件的屋顶绿化。

63、盲道的纹路应凸出路面4mm高,宜采用中黄色,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

64、旅馆建筑一级、二级、三级4层及4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四级、五级3层及3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65、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该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这种叠加技术即“千层饼”模式。

66、《马丘比丘宪章》————城市规划相关,是对《雅典宪章》的补充,《雅典宪章》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通过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达到解决城市问题的目的。

《华沙宣言》————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以此来使人们关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密切的相互关系,把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考虑。

《伊斯坦布尔宣言》————国际医学器官移植和捐献的伦理指引方针。

《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

《华盛顿宪章》————对《威尼斯宪章》中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的重要的修正和补充。

《北京宪章》————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西安宣言》————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古城西安通过的环境宣言,其将环境对于遗产和古迹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7、山西五台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68、点支承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69、有采光功能的幕墙,其透光折减系数不应低于0.45。有辨色要求的幕墙,其颜色透视指数不宜低于Ra80。

70、玻璃幕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25年。

71、花岗石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

72、石材幕墙金属挂件与石材间粘接固定材料宜选用干挂石材用环氧胶粘剂,不应使用不饱和聚酯类胶粘剂。

73、幕墙抗风压性能需内外层分别确定,内外层均有足够的抗风压性能,且符合设计要求。

74、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 、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2、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75、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76、选择建筑场地时,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77、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78、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钢结构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79、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80、防火门设置要求:

1、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的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2、乙类厂房的配电站,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3、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4、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其储油间、变压器室等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6、防火墙上的门窗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7、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8、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9、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0、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时,距离不限。

11、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81、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知识题2

高层汽车库与其他建筑物,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表4.2.1的规定值增加3m;汽车库、修车库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应按表4.2.1的规定值增加2m。

建筑设计知识题2

8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老年人总数不少于20床(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

8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老年人居室和老年人休息室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

84、老年人居住空间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85、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每间休息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00m2/人。

86、老年人出入口严禁采用旋转门。宜采用平坡出入口,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20.

87、多层砌体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88、木柱木屋架和穿斗木构架房屋,6~8度时不宜超过二层,总高度不宜超过6m;9度时宜建单层,高度不应超过3.3m。

89、砌体填充墙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9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面以上设置转换层的位置,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可适当提高。

91、筒中筒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内筒宜居中,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内筒的宽度可为高度的1/12~1/15。

9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3.3.2的规定。

建筑设计知识题2

93、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加强结构整体性、提高抗剪承载力、限制砌体的变形。

9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边长200 mm的立方体试件为1. 05 ,边长100 mm的立方体试件为0. 95 。

95、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宜大于2。

96、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

97、

98、

建筑设计知识题2

99、光伏构件所选用的玻璃,面板玻璃应选用超白玻璃,背板玻璃应选用均质钢化玻璃。

100、屋面玻璃或雨篷玻璃必须使用夹层玻璃或夹层中空玻璃,其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mm

101、当屋面玻璃采用中空玻璃时,集中活荷载应只作用于中空玻璃上片玻璃。

102、地板玻璃必须采用夹层玻璃,点支承地板玻璃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必须进行均质处理。

103、水下用玻璃应选用夹层玻璃。

104、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是伸长率。

105、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106、

107、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108、有效采光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2 侧窗采光口上部有效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

3 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0倍计算。

109、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2 、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

110、暗敷在楼板、墙体、柱内的缆线(有防火要求的缆线除外),其保护管的覆盖层不应小于15mm。

111、防火玻璃可以采用单片、夹胶、中空玻璃。

112、水立方——连续的韵律,埃菲尔铁塔——渐变韵律,鸟巢——起伏韵律,交错的韵律——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113、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114、“序列空间”是指空间的先后顺序,是设计师按建筑功能给予合理组织的空间组合,各个空间之间有着顺序、流线和方向的联系,具有导向性、视线的聚焦、多样与统一的特点。“序列空间”组合常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火车站、航站楼。

115、勒·柯布西耶把比例和人体尺度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独特的“模度”体系。

116、我国太阳能全年总辐射能的分布特点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117、印度孟买干城章嘉公寓——查尔斯·柯里亚,其建筑体形适应气候环境特点如下:①建筑朝向以西为主,朝西开窗,这是大海的方向,也是主导风向和主要景观的朝向。②在居住区域与室外之间创造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区域,遮挡下午的阳光和阻挡季风的影响。项目里完美的解决了季风、西晒和景观三个主要矛盾,同时建筑立面的开洞和色彩借鉴了柯布西那的手法并赋予各单元以识别性。

118、建筑使用后评价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

119、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于1960年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认知地图”的概念。

120、《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伯特·文丘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

121、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这句话是来说明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122、核心户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主干户是指一对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是指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12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于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Lausanne)成立了国际建筑师协。

124、后现代瑞士知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的这项Casa Rootonda乡村住宅设计,立面造型同时采用了分割与消减手法。

12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第4.2.2条规定,新建城市(镇)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宜为85.1~105.0m2/L。

126、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不完全分隔房间的固定构件是罩。

127、隋唐至明清时期,宫殿布局发展至“第三阶段”,即纵向布置“三朝”时期(外朝、治朝、燕朝)。

128、我国历史上佛教兴盛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艺术“变得更为成熟、圆淳”形成了佛寺、佛塔、石窟及其塑像、壁画等艺术发展时期。

129、方尖碑(obelisk)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130、英国国会大厦于1834年被大火焚毁,重建时被要求按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哥特式建造。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

131、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132、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孚·勒·维贡府邸花园是第一个把古典主义构图原理运用于园林艺术中的案例。

133、颐和园“谐趣园”的造园手法,模仿无锡寄畅园。

134、计成的《园冶》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园冶》的理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35、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创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梁思成、刘敦桢。

136、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出版了《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在时间上,该书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空间上,它包括了欧洲、南北美洲、日本。书中列举了许多建筑师、建筑流派和建筑团体,以及他们的建筑设计作品。书由三篇组成,分别论述西方现代建筑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137、1982年,在法国政府举办的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巴黎十大建设工程中,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在国际设计竞赛中获胜,成为解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作品之一。

138、文丘里于1996年发布的建筑理论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代表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139、勒·柯布西耶后期作品的风格带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

140、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141、《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的形制,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因地制宜为国度选址。《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142、宋代开封城可作为研究城市规划扩建问题的代表性案例。

143、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的重要指标是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144、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综合效益是评价居住区规划设计优劣的关键所在。

145、城市建设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8大类包括:R—居住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物流仓储用地、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U—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

146、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147、提出“城市设计必须和城市管理密切结合理论”的是埃德蒙·N.培根在其著作《城市设计》中。

148、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149、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区人均公共绿地率应满足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150、下列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带前室):

1、建筑高度大于32米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3、一类高层公共建筑(①建筑高度大于50m,②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楼层面积大于1000m2的组合建筑)

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4、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住宅。

151、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为玻璃钢,不同于钢化玻璃。玻璃钢属于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

152、砂浆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下,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值(单位为MPa)确定。

15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有铝粉)如无有效措施,不得用于下列部位:建筑物标高±0.000以下;长期浸水、经常受干湿交替或经常受冻融循环的部位;受酸碱化学物质侵蚀的部位以及制品表面温度高于80℃的部位。15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常用规格尺寸为:长度:600mm,宽度:100、120、125、150、180、200、240、250、300mm,高度:200、240、250、300mm。

155、A类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1.0和≤1.3。

B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类装修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1.3和≤1.9。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C类装修材料:不满足A、B类装修材料要求但满足≤2.8。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156、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主要规格尺寸为390×190×190㎜。

157、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比例。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表现为孔隙率越大,密实程度越低,表观密度越小,材料强度也越低。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故孔隙率不同于空隙率。

158、硬度是指材料抵抗较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159、将钢材加热到723~910℃以上,然后在水中或油中急速冷却的热处理方式称为淬火;钢件淬火后,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将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160、

161、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约为0.035W/(m·K),建筑钢材的导热系数约为58.2W/(m·K),普通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1.63W/(m·K),普通黏土砖导热系数为0.81W/(m·K),绝热用纤维板的导热系数为0.045~0.070W/(m·K)。162、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

163、铸铁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是其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很低,所以适用于承压构件,不适用于承受抗弯强度的构件,如井、沟、孔、洞的盖板。

164、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称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以符号“Pn”表示。材料的抗渗性与其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憎水性和亲水性有关。孔隙率越低,憎水性越强的材料,其抗渗性越好。

165、泡沫石棉的导热系数为0.033~0.044W/(m·K);石膏板的导热系数为0.194~0.209W/(m·K);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27~0.38W/(m·K);平板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76W/(m·K)。

166、石棉水泥制品是由水泥将大量细小且呈堆聚状态的石棉纤维粘结而成,属于堆聚结构。

167、住宅室内防水工程宜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等水性或反应型防水涂料。

168、住宅室内防水工程可选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169、

170、当卫生间有非封闭式洗浴设施时,花洒所在及其邻近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

171、

172、

173、

174、

175、种植屋面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防水层的泛水高度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250mm;

2 、地下建筑顶板防水层的泛水高度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500mm。

176、种植屋面的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和屋面檐口部位,应设置缓冲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缓冲带可结合卵

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177、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反应型合成高分子涂料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

178、屋面坡度大于15%时,宜选用反应固化型高分子防水涂料。

179、耐根穿刺防水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普通防水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复合时,宜采用冷粘法施工;耐根穿刺防水层的沥青基防水卷材与普通防水层的沥青基防水卷材复合时,应采用热熔法施工。

180、室内设计中要考虑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空间环境、心理环境。

181、色彩中的互补色有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

182、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方式有:①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②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③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④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⑤大空间分割的组合形式。

183、环境知觉理论包括:①格式塔知觉理论;②生态知觉理论;③概率知觉理论。

184、当前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185、空间序列组织指运用对比、重复等手法将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成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186、巴西国会大厦在构图上有横向与竖向的对比,在体型上有曲与直、高与低的对比,在材料上有钢筋混凝土与玻璃等材料的对比。

187、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①亲昵距离,0~0.4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②个人距离,0.4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③社会距离,1.2~3.65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④公众距离,3.65~7.5米,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188、广义“节能”的含义包括:开发利用可持续能源及有效利用能源。

189、《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2015)第4.2.2条第3款规定,展厅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19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第3.5.3条规定,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地面不宜设变形缝,空气洁净度为N1~N5级房间地面不应设变形缝。

191、当同一色彩面积增大时,在感觉上有彩度增强、明度升高的现象。

192、我国的建筑设计气候分区中的夏热冬暖地区大致在北纬25°以南,由于气候炎热,此地区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对通风与视觉的要求更甚于日照。

193、工业化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①模数网格法;②基本块组合法;③模数构件法。

194、采暖建筑冬季水蒸汽从室内向室外渗透,为防止外围护结构产生冷凝,围护结构内部材料的层次应该尽量满足让水蒸汽“进难出易”的原则,因此隔汽层应该放在蒸汽流入的一侧。

195、空气中单位体积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指一定温度及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汽量的比值,它直接说明了空气的潮湿程度和吸湿能力,是判断空气潮湿程度的直接依据。

196、由密实材料构成的墙体内部以导热传热为主导,对流,辐射可忽略。凡内部有空心部分的墙体,空心部分壁面间的传热主要是辐射和对流换热。

197、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第3.2.5条规定,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198、南方春夏之交时,气温易突然升高,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大增加,而地表面温度因土壤的原因升高缓慢,使地表面温度处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凝结出现泛潮。若采用导热系数大的地面材料,将使泛潮更严重。

199、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主要指标。导热系数与温度、湿度和密度有关系。材料受潮时,增加水蒸气扩散的传热量,使导热系数加大。密度小的材料,其内部空隙多,导热系数也小。

200、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热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至于磨光的表面,则不论其颜色如何,对长波热辐射的反射能力都是很强的。

201、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0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0;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0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

202、甲类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可开启窗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当透光幕墙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可开启窗扇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乙类公共建筑外窗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窗面积的30%。

相关文档
  • 建筑设计知识题

  • 建筑设计知识

  •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 德廉知识题库

  • 德廉知识测试题库

  • 建筑设计基本常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