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小学综合素质笔记

2016小学综合素质笔记

2016小学综合素质笔记
2016小学综合素质笔记

小学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讲三大模块:职业理念、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题型三种:一、选择;二、材料分析3个,第一个一般是职业理念的运用或教师职业道德的运用(根据学生表现和教师做法),第二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大题,第三个大题是阅读理解题,每个14分左右;三、写作50′。

※侧重点是第一模块职业理念和第三模块职业道德,各考一个材料分析题。模块二考2-3个选择题。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多是选择题,记住,中共中央题头的文件一定是80年以后的。

教育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学生观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体现在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传道授业解惑指导父友示管研)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知识同)两全,个性发展,重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素质教育的政策(选择题)

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大致分为4个阶段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同时,提出实施9年义务教育

(2)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关于德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文件提出素质教育,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指导思想

(3)1995年,提出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素质教育的概念的内涵,四个方面概括为四个字,身心宏专。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4)1996年,法规形式,首次归为政策性文件,肯定了方向。

(5)2003年,重中之重发生了转变:①农村教育②两基向两全发展,全面欧吉,全面提高。(6)200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体现了国家意志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合格的公民(国民)

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7条:身体、心理、公民、学习、生存、法律、科学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全,终身,重点,发展)

(1)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这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校开展的途径和方法:思路:

1、要有理念

2、施行者:教师

3、教学

4、落实

5、学生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2.推进新课程改革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1)学校管理(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3)小学班主任工作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追求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象。

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二者从根本上不同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与人相处②同情心③严格④肯定。

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探究教学。(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是分好组,好处是:提高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人际合作,培养社会技能。

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型师生关系是前提,问题是核心,改善、拓宽是需求,合作是保障。

鼓励教师多元评价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理论上,理解上的偏差;实施上片面化,多重阻碍

对策:转变观念,了解新的教学观念,理解教学观念;实施上,加强教师队伍,体制保障;全方位、一体化。

第二节学生观(16页)

马克思《资本论》发展观:德、智、体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和自然、和社会、和人、和组织打交道

学生是独立的、成长的、社会的、有文化背景的

独立的就是有尊严的,与教师是平等的,所以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

成长的,不成熟的,片面的,有缺点的,要耐心引导

社会的,复杂的,多样的,要承认多样性

有文化背景的,要多元评价,设身处地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1、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小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本。

辨析题:我国的高中学段不属于基础教育

错误,混淆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务。

2、贯彻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要做到(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关注身心,创新评价,注重过程;家长和教师合力。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灌输,只能渗透。

2、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3、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三节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概述

1.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是凡是把只是、技能、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狭义上的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学的专门人员。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教师职业的性质-----专门、促进个体社会化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门职业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有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是在学习、接受人类经验与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这一过程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体的社会化。3.教师职业的特点(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指导父友示管研

“角色,,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

(1)传道者

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且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

(2)授业解惑者

唐代的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便于年轻一代学习掌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

(3)管理者

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4)示范者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角色特点,他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5)父母与朋友

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是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

(6)研究者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

(7)指导者

4.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劳动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基于对象复杂、任务多面、目的全面

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学生在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包括性格、个性方面的特点都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要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又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2)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只有首先把教材中的智慧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道路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具有神圣的地位。教师的言论行为、道德品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直接榜样。

(3)创造性

1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因事而异。教育方法不断更新

3因时而异。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的能力。

(4)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人的成长是自然发育和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去影响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即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不仅仅是不同科目、不同年龄阶段许多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5.教师的职业素养-----素质教育的素质:身心宏专

教师职业素养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职能等决定的。具体来说,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职业道德素质--宏---终身育人为人三热爱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知识素质---专

深、广、(教育知识)丰富

(3)能力素质---专

语言、管理、教学、科研、反思

(4)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群体,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

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宏专)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基础

专业精神--动力

专业伦理--保障

专业智慧--最高追求

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②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伯利纳在人T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

研究以及德赖弗斯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出的。

①新手阶段

新手型教师是指经过系统教师教育和专业学习,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表现出以下特征: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

②熟练新手阶段

新手型教师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一般来说,具有2-3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处于这一阶段。

③胜任阶段

大部分的新手型教师在经过3-4年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之后,能够发展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胜任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灵活的程度。

④业务精干阶段

一般来说,到第五年,积累了相当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便进入了业务精于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表现出以下的特征:对教学情境有敏锐的直觉感受力,教师技能达到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流畅、灵活的程度。

⑤专家阶段

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达到这个阶段。专家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教师的专业发展框架

一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二教师学会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的发展,三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四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二关注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实施教研修一体化。三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四完善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2)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终生宏专

终身学习、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是师范教育,二是实践训练。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组织化观摩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观摩。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之前,应制定周密的观摩计划,明确观摩的内容、角度、程序,在观摩的过程中应仔细感受、体会,详细记录,观摩之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对观摩过程中的体会

进行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组织化观摩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使教师的课堂行为变得更自然。

非组织化观摩,与组织化观摩相对立,是指没有明确目的和计划的观摩。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微格教学通常采用以下教学程序:(1)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明确作为分析对象的教学行为;(2)观看有关教学录像.指导新手型教师掌握这种教学行为的教学要点;(3)新手型教师制定微格教学的教学计划,选取少量的学生作为听课对象.开展实际教学。并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4)新手型教师与指导者共同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问题,探索改进的办法;(5)在对第一次微格教学分析评论的基础上,设计第二次微格教学;(6)选取其他学生作为微格教学的对象,将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7)新手型教师与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这样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五)终身学习的理念

1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

2保罗.朗格朗将之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

一要有树立理念,二学会学习,三探索创新

(六)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在于满足自我生存和为他人的贡献。

(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开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

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另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八)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压型(权威性)、放任型、民主型(新课程倡导)

两种对立的观点--片面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师生关系的构建内容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双主体教学。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1)变单向型为双向型

(2)变功利型为合作型

(3)便间离型为和谐型

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法规、政策概述

1、教育法的概念,狭义的教育法一般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规范。广义的教育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规范。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为普通法、单行法

普通法不得跟基本法相抵触

3、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横向、纵向

4、教育政策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的概念

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教育活动中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律规范

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的主要构成要素,具体规定教育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

3、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

义务性和授权性、制裁性和奖励性(会区分、看定义)

4、教育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

5、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集体、国家

(2)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向的对象(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模块二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重点:一、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核心,没有权利和义务就无所谓法律。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的,没有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权利的义务。教育法律关系必须要有直接人权利和义务关系。没有权利和义务关系就不能构成教育法关系。

二、教育法律责任意义 1.必须是责任人 2.必须有偿违法行为 3.这种情况下要受到法律后果。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1.有审断事实 2.有违法行为 3.主观上存在错误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构成刑责:1.跟钱有关 2.扰乱教学秩序 3.侵占或者破坏场地或设备情节严重的 4.侮辱或殴打教师和学生情节严重的。

五、教育法律救济1.纠纷为基础 2.审判为前提

途径:诉讼和非诉讼

申诉: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的范围:1.侵权2.不服

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不服 2.违法设定义务 3.侵权 4.不发证书 5.不作为 6.不发钱

行政申诉和行政诉讼区别:行政申诉是行政活动(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诉讼是司法活动(人民法院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也是基本法。颁布时间1995年。是教育中的宪法和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普通法,也叫做单行法。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依据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宪法:理论的基础、实践的基础、立法的基础。教育法组成部分:总责、分责、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二条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

第十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

第三十四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十一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五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六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员,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八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

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第十四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二十四条第三款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五条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二十六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

困地区补助津贴。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五十六条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时间1994年。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

教师的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时间1991年。

第三十六条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六十八条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时间1999年。

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

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颁布时间2002年。是一个规章制度。

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P67页(五)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

第九条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情,学校承担的责任(有因果关系):

(一)校舍

(二)安全保卫

(三)药品食品

(四)活动

(五)疾病

(六)劳动

(七)疾病

(八)疾病

(九)体罚或变相体罚、

(十)不作为

(十一)擅自离校

(十二)其他情形

第三章事故处理程序

该办法第十六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与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教育规划纲要(数次考到)

1、《规划纲要》的性质和地位,

规划纲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知道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我国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战略任务和各个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2、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3、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上),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社会上)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家的)。(两基,一进入)

第四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法律关系中的教师:

1对我国教师法律地位地位的认识,1993年我国通过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的专业人员地位。

二、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的一般权利(人格权,人身权)

(二)教师的职业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研学术活动权,3指导评价权,4获取报酬待遇权,5参与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三)教师的义务:一遵纪守法的义务,二教育教学义务,三教书育人义务,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五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义务,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依法执教问题

(三)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应承担的责任,

2、教师体罚学生污辱学生人格应承担的责任,

3、教师实施性犯罪应承担的责任(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4、教师实施其他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五章学生的权力保护

一、法律法规关系中的学生

(二)学生的法律地位

1、学生与政府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学生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二者属于典型的隶属关系,表现为二者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他以服从为基本原则,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2、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1)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行政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形成是以学校作为教育法规,法律授权组织,在实施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即作为行政主体,与学生所发生的受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这种行政关系学生与学校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为前提,。判断学生与学校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的前提是,学生是否取得该校的学籍和该校学生身份的确定。

(2)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事主体,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

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重点):(1)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3)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4)互相尊重的关系。

二、学生的权利

(一)人权,如生存权、发展权等(二)受教育权

(1)生存的权利

(2)学生的受教育权(例如,学生上课被赶出去了,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

(4)学生的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1要尊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权,例如不能揍学生,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3要尊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4,尊重学生的隐私权。1,3人身权 2,4人格权。

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模块一共讲三个部分:一、职业道德规范,二、职业道德行为三、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章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概述(要求、特征、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情意高深)情:道德情感的丰富性,意: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高: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深: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1)专门又一致: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

(2)全面又多样:3.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二)新特征: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范围),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时间);功能和作用,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是得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对工作,对学生,对社会,对自己)

(一)对教育工作的动力功能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正正真重)美德,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一、正派公正,二、真诚温和,三、尊重信任,四、有正义感,

(四)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平合先专)。1专业的教师道德,2先进的教师道德,3公平的教师道德,4合适的教师道德,

(五)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文明真高)。1、教师要真诚,2、教师的人格要高尚,3、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四、小学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示范性,复杂性、互动性、创造性、合作性、长期性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述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解读:(终身育人,为人三热爱)1.爱国守法,2

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贯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2.要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3.要在实字上下功夫,4.要强调自律

第三章教师职业行为

思想(内在),教学,人际,仪表(外在)

1思想行为:(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热爱教育事业(3)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2教学行为:(1)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第一要义)(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3)努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人际行为:(1)民主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关系,(2)团结协作的教师与教师关系,(3)互相尊重的教师与家长关系,(4)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尊重支持关心

4仪表

二、教师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处理技巧:(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不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进步教育思想的基础(3)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4)严格要求学生:一是要严而有理,二是要严而有度、三是严而有方、,四是严而有恒。

(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1)尊重是前提,(2)帮助树立信心,(3)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职业行为:对内:思想行为。对外:仪表行为。对他人:人际行为(重点,重点是学生)。对工作:教学行为。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内容及解读

(一)基本内容

(1)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2)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3)聘期由学校决定担任一个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一学年以上。

(4)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二)《条例》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

3、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4、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5、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6、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贯彻落实《条例》应做好的工作

《综合素质》学习笔记

《综合素质》学习笔记 考题分析: 选择题:29*2’=58’ 材料分析题:3*14’=42’ 作文:50’ 听课笔记: 模块一:职业理念 第一章:教育观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1、素质:人生来所具有的生理特点及后天环境教育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品质,内容包括:生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 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2、理论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3、现实依据:现代化建设关键科技现代化依据人才依靠教育重点 基础教育重点工程素质教育 4、意义:时代发展的需要:国际竞争、创新型人才 决定国家的未来:科技增长方式,科技、管理 家庭的幸福 教育自身改革需要 5、素质教育的历程: 1)1985.0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文件意义:思想源头 2)1994.0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誉工作的若干文件》 文件意义: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 3)1999.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意义:明确指出了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 4)2006.09:《义务教育法》依法实施的阶段 5)2010.0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时间:2010——2020 文件意义:把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主题高度 二、怎么实施素质教育: 1、途径: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实施新课程: 科目设置:横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题、 劳动、心理健康 纵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不同学生:必修+选修 3)学校管理、教育活动、班主任

第二章:学生观 一、正确地认识学生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具有的特性: 1、客观性:学生是一个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 2、主体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基本)、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的 最高表现) 3、发展性:身心发展最迅速发展阶段,可能性,可塑性 4、全面性: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5、差异性:1)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 2)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 3)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上,不同年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二)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生: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个性发展关键时期 关键 高中生:三观(世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人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 二、反对错误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错误的学生观: 1、教师中心论:老师是教学的主宰,强调教师的权威 错误根源: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2、学生中心论:生活就是学习 错误根源:片面夸大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老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和智慧的启迪者的角色。 ◆(二)正确的学生观: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性别、民族、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评价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年龄特征(教师该怎么做: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任务,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 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 互补性——某些机能(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超常发展(教育工作者怎么做:让学生树立自信,发挥优势来扬长避短) ②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完整的个体——进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 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4 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 .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等级是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形式”表述。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学生的平时表现为依据,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由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评语+ 特长+等级评价”这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即鼓励性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 3、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 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D

(word完整版)重点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 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 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 ( 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要求: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的发展需要为本,必须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本,必须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人为本”也就是所有学生发展为本,必须

坚持教育公正公平的原则教育机会均等,要求公正的对待学生,不因何种原因,给予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仿真题库附答案解析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2.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4.张丽莉老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 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 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 5.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地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关心学生健康”,其中的“健康”指的是( ) A.身体 B.心理 C.人格 D.身心 7.李老师平时对于学生特别关心,每个同学有困难她都尽量帮助,李老师班里的学生成绩归显比其他班高。这说明在教师的人格中( )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8.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2020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2020年教资小学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1.历史性&历史继承性 历史性:不同时期不同点。 历史继承性:不同时期的相同点。 2.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代表作:《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 地位: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的代言人; 思想:夸我班级独立与大泛&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3.《大教学论》的地位&《普通教育学》的地位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是:《普通教育学》; 科学形态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4.孔子&苏格拉底 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5.《学记》的地位&《论演说家的教育》的地位 《学记》: ①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②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③“教育学的雏形”。 《论演说家的教育》:

①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②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③体现了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6.杜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 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7.顺序性&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的是方向性,由A到B,不可逆不可跨越; 阶段性强调的是A和B的不同,强调的是不可混淆,不可混为一谈。 8.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指的是同一个人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 个别差异性指的是不同人之间的比较。 9.教育目的&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理论术语;着重对培养人的规格做规定;可以由个人提出; 教育方针:政治术语;着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具有强制性。 (二) 阅读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篇幅一般在600到800字,有些甚至能达到1000字到1200字,篇幅相对较长,而在答题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文章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题干】平时嗓门大的小强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那么小,难道你是女孩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题干】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非常好的运动循环小学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题干】某校经常组织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题干】焦老师积极参加备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并将其还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5.【题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6.【题干】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题干】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A.收养教育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2014年下半年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小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进行考试,将之后的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学校的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不正确,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右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 A.教育公平 B.因势利导 C.因材施教 D.循循善诱 3.常老师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内容融入到教学且制成册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A.校本教研的意识 B.课程开发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 D.校本培训的意识 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讲解有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

该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5.某公立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营利服务的规定 6.小学教师王某劝退了班里两名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王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7.某小学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学校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该规定()。 A.合法,体现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利 B.合法,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身权 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 8.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石

2020小学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速看哈!

2020小学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速看哈! 必背考点清单 ●重要考点: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 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

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师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重要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一、爱国守法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 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 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上半年《综合素质》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平时嗓门大的小强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那么小,难道你是女孩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 不合理,其实学生的生理缺陷 2.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队,能够非常好的运动循环小学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 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某校经常组织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焦老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并将其还用于教学实践,关于叫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主性 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5.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6.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了学生权利是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生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A.收养教育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D.批评教育 8.8岁的亮亮是一名孤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对其履行收留抚养责任的主体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社区居民委员会 9.12岁的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小学综合素质笔记分析

小学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讲三大模块:职业理念、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题型三种:一、选择;二、材料分析3个,第一个一般是职业理念的运用或教师职业道德的运用(根据学生表现和教师做法),第二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大题,第三个大题是阅读理解题,每个14分左右;三、写作50′。 ※侧重点是第一模块职业理念和第三模块职业道德,各考一个材料分析题。模块二考2-3个选择题。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多是选择题,记住,中共中央题头的文件一定是80年以后的。 教育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学生观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体现在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传道授业解惑指导父友示管研)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知识同)两全,个性发展,重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素质教育的政策(选择题) 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大致分为4个阶段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同时,提出实施9年义务教育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培训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1326980.html,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培训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1326980.html,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等级是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形式”表述。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学生的平时表现为依据,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由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评语+特长+等级评价”这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即鼓励性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 3、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因此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完整word版)教资综合素质必背

第一道材料分析题是用职业理念(或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材料,第二道材料分析题是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分析材料,第三道材料分析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一、第一道材料分析题考点总结职业理念(或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1教育观: (1)素质教育的内涵(记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和创造性发展)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评价观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②评价内容综合化。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更注重评价过程。 2学生观 (幼教中称为儿童观。记忆:王官人差钱或钱坏玩意)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3教师观 (1)教师角色观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⑤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学观(记忆:人生教程)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二、第二道材料分析题考点总结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记忆: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中学科目二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2015年下半年小学综合素质真题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全面性B.阶段性C.独立性D.片面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3.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目的D.教学条件 4.每次老师提问,小虎总爱抢着回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对此老师应该()。 A.引导小虎仔细思考B.安排小虎多做作业 C.批评小虎思考不认真D.对小虎举手置之不理 5.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A.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B.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6.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校长B.学校C.书记D.教育行政部门 7.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 C.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8.根据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等级是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形式”表述。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学生的平时表现为依据,评语指

学生的操行评语,由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因此“评语 +特长+等级评价”这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即鼓励性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 3、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因此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空间,教师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题目中老师正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没有看到学生的潜力,不相信学生。 4、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停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 质必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要求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不体罚 本质要求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师德灵魂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天职核心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内在要求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竭动力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与学生:热爱、尊重、赏识、严格要求、公平公正对待。 职业理念 学生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题干】平时嗓门大的小强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那么小,难道你是女孩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题干】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非常好的运动循环小学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题干】某校经常组织一学科教师互相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题干】焦老师积极参加备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并

将其还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5.【题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6.【题干】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题干】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 A.收养教育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D.批评教育 8.【题干】8岁的亮亮是一名孤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对其履行

2014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期末考试来临,某校老师决定将音、体、美提前一个月进行考试,把语数外放在期末考试期间考,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不正确,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右图中,教师做法违背的是()。 A.教育公平 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 D.循循善诱 3.某老师常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并把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而且制作成册发给同事,说明该老师具有() A.课程开发意识 B.校本教研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 D.团体培训的意识 4.杨老师讲错题,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B.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重视培养创新求异 D.重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5.某公办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 C 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盈利服务的规定 6.小学教师王某劝退了两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王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力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7.某园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园工作三年后,方可怀孕,否则按事假对待,该规定() A.合法,体现了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 B.合法,保障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教师身体权 D.不合法,侵犯教师人身权 8.成人杨某对5岁小明说:敢砸玻璃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石头砸破小刚家的玻璃。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责任的是() A.小明 B.杨某 C.小明监护人 D.杨某与小明监护人 9.小学生小光放学回家被妈妈责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到好朋友家里要求借宿一晚,小亮的父母答应了,关于小亮的父母对小光的留宿行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小亮的父母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B小亮的父母可以留宿小光以保护小光的人身安全 C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的父母 D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所在学校 10.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粘住该生的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11.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某小学规定语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文,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健全统筹有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 质知识点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综合素质》大题重点 备注: 1.此文档是知识点精简提要,材料分析题必背知识点,至于其他章节知识点请看书,并理解。 2.《综合素质》答题主旨:往好的方面答就对了。 3.表格中加粗字体为复习重点和主要题型 4.为什么综合素质只有几页,问的同学有点多,我统一回复一下:综合素质主要是看书,其中作文就占了50分;选择题,如法律法规部分知识点需看书理解,文化素养部分知识点太多太杂,我也提炼不出知识点来,剩下就是材料分析题了,分析题主要考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的高质量的教育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 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基础性、全面性、全民性)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全面性 B.阶段性 C.独立性 D.片面性 [答案]: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答案]:C 3、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目的 D.教学条件 [答案]:B 4、每次老师提问,小虎总爱抢着回答,但基本上都答错,对此老师应该() A.引导小虎仔细思考 B.安排小虎多做作业 C.批评小虎思考不认真 D.对小虎举手置之不理 [答案]:A

5、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A.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答案]:A 6、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校长 B.学校 C.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 7、某校在期末考试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该校做法() A.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权 B.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权 C.体现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答案]:D 8、根据图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优先配置重点学校教育资源 B.小学可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 C.应均衡配置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 D.应减少重点小学教育资源配置 [答案]:C 9、教师李某让班里调皮的学生缴纳违纪金,以加强班级管理,该教师的做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