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封文化

开封文化

开封文化

开封文化

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一直以来就负有

东京梦华的美誉。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

深厚。开封作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因此在众多文化表现形式中,集中体现了宋文化特色。在戏

曲文化方面,开封为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著名

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常香玉都是成名于开封

而名扬全国的。开封书法、绘画艺术驰名神州,

饮誉海外。

开封杂技可追溯到宋代的百戏、路技及勾栏、瓦舍的作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开封饮食文

化极为丰富,是中原豫菜的发祥地。连绵千年的

开封夜市,荟萃着中国传统的风味小吃,摊点云集,食客靡至,炊烟缭绕,亘夜不绝,是开封独

有的人文景观。

开封民俗、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源于北

魏的开封盘鼓以粗犷豪放的风格,声震中天,气

势不凡。民间游艺、斗鸡、斗狗、风筝等民俗文

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汴绣、官瓷、朱

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

史文化内涵。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城市介绍 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地理位置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3自然气候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开封 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 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 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 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至寺后街、鼓楼街一线,南至自由街以南45米,东至鹁鸽市街,西至和平街一线。 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延寿寺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东抵内环路与内环东路,西达北道门街、右司官口、北兴街一线。 2、历史文化风貌区 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北起午门广场,南至南薰门瓮城,以御街中山路为中心,东西各延伸50米范围,面积49.3公顷。 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以花井街、三元街、无梁庵街、西棚板街、北道门街、游梁祠街等为核心,东至旧坊街、北道门街、右司官口街一线,西至三胜前街规划北段,北至卷棚庙街、北道后街,南至三胜街、文庙街一线,面积31.7公顷。 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北至大厅门街、省府后街一线,南至省府西街以北50米,东至福寿胡同一线,西至新规划迎宾路以东20米,面积9.6公顷。

开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之开封古都 姓名:张易群 学号:201106518 指导老师:徐秋实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之开封古都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开封遗产保护发展历史文化规划 一、开封概况介绍 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八朝古都。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又获名“菊城”美称。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开封名人故居

开封名人故居弥足珍贵的人文遗产 作者:蕙的风 要走多少老街巷、看多少老门楼、访多少四合院,才可以把这座城市绘入心中?要喝多少碗羊肉汤、吃多少块花生糕、喝多少坛纯粮酒,才可以把乡音说得跟开封话一样亲切?要走过多少小桥、游过多少寺庙、观过多少亭台和楼阁、听过多少祥符调儿,才可以在虹桥遇到倾国倾城的李师师,看到那个经常出入烟花柳巷“凡有井水处,皆有柳永词”的柳三变,瞥见那个绘就市井风华的张择端?一个人遇见一座城,一个一个走访沧桑典雅、风流遗韵的名人故居,要吟咏多少句宋词才会把陌生的城市当成亲爱的故乡? 一 开封,名人荟萃,灿若群星。王宴春先生编写的《开封古今名人集要》一书共收录古今开封(名人)籍人士578名。远的有仓颉、师旷、信陵君。无论是江淹、阮籍还是曹植都在文学史上留下永恒的灵光。从乐圣师旷和亚圣孟子、诗仙李白,到北宋时的宋太祖、宋徽宗、张择端、孟元老等,明清时期的于谦、史可法,再到清末民初的冯汝骙,辛亥革命时期的河南十一烈士、刘青霞,民国时期的徐世昌、张钫、冯玉祥、张登云,近代生物学奠基人秉志、作家柏杨、大实业家魏子青,以及现代建筑学家冯纪忠、历史学家白寿彝、水彩画大师李剑晨、教育家杜孟模、文博大家关百益、医学家张静吾……他们皆在开封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成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的

重要记忆。 清末至民国时期,开封作为河南省府所在地,是中原地区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中心。由于地处内陆,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在思想界、科技界、教育界、文学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在豫中大地处于先进的地位。名人故居,顾名思义,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开封现存的这些名人故居当之无愧的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物质、人文资源,更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现存名人故居20 多处。经过调查核实,开封现存的名人故居主要分布在书店街、北土街、寺后街、三眼井街、洪河沿街、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前后保定巷、省府后街、花井街、北道门街、北太平街、柴火市街、游梁祠西街、清平街、乐观街、刘家胡同、前炒米胡同、裴场公胡同。在城区南部的柯家楼街、民生街、禹王台公园也有零散分布。笔者近年来实地考察后分析,发现开封名人故居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而与政治有关系的名人故居则集中在政府机构附近。在考察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名人故居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甚至完全就是西洋风格,比如陈慰儒故居和柯莱恩故居。 二 位于双龙巷的史可法故居,明末毁于水灾,后人在其基址上立“明史道邻故宅”石碑,李村人在上世纪50年代还目睹过碑文,该旧址

开封菊文化

开封菊文化 八朝古都——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菊花是开封的市花,同样也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菊文化内涵。 开封曾是北宋王朝的都城,宋代的养菊之风达到鼎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重阳佳节,东京汴梁城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宋代的菊花栽培技术也出现了大的飞跃,从地栽发展到盆栽,特别是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写菊专著。到了元代扩展了养菊的面积,明代已有了相当高的培养菊花的技术,清代菊花品种已发展到233种之多。开封的菊文化源远流长,是大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汴绣、北宋官瓷、木版年画等民间瑰宝一样,构成开封文化内涵独有的风景。 现今,开封人民酷爱养菊的传统习惯更甚,以养菊、赞菊为乐事。养菊从数量上、品种上、栽培技术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如今,菊花被定为开封市的市花,每年的10月份举办菊花花会。我也和几位同学一起去了菊花花会的主会场龙亭,实地调查了。我们徜徉在花的海洋,感到心旷神怡,好似又回到了北宋年间,汴梁的繁华之中。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无不赞美了菊花高雅的品质。 每到秋季,古城尽开黄金花,到处是菊花的世界、色彩的海洋。说“开封菊花甲天下”一点也不为过。菊花的命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构思严谨,想象力丰富,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菊花盛开时,繁花似锦,色彩艳丽,落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菊花晶、菊花糕、菊花酒、菊花饺子等,清香爽口,十分受人喜爱,也被誉为四君子之一。 开封菊文化底韵浓厚,我为自己是一个开封人感到骄傲而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2017年的菊花会场看一看吧。 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河南省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 一、萌芽时期 1、先夏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处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开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而后来的夏朝,还在这里发生了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 2、夏 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数十位学者历时30余年合作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夏王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16年,史称老丘。这期间,夏朝

统治范围大规模扩大,向东达东海之滨,东南则达江淮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较快发展,是夏朝由稳定发展到兴盛繁荣的重要阶段。 3、魏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公元前361年,雄心勃勃的魏惠王力图称霸中原,于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并称新都为大梁。迁都后的第二年,魏惠王下令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最早连接黄、淮的运河叫“鸿沟”。鸿沟旧道从黄河的汊道(今河南荥阳县北)引水南下,经过今天郑州的中牟县注入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已干涸),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之后南下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两路汇入淮河。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储水池,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一道鸿沟连通黄、淮,大梁坐享通衢之利,亦借此成水陆的大都会。《史记》记载:“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当时大梁城有居民50万人左右,约占当时魏国总人口的25%。大梁有城门12座,著名的有城东北的夷门和城西韵高门。城内冶铁、纺织等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城区面积较今开封市旧城区面积还大。而且在以后的1100余年间,开封的城市规模始终未能赶上大梁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七朝建都之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千年神韵。直至解放初期,仍是中原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诸多风云人物,迄今所存名人故居的数量及影响力居河南之首。这些名人故居作为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载着开封城市的历史变迁,深化着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无愧是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富含重要价值。但是由于经济、历史等原因,特别是近年来伴随旧城更新力度不断加大,开封既存的大量名人故居现状堪忧: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保护状况基本较好,但由于缺乏针对故居保护利用的专门管理、研究,大部分利用还不够充分、合理;而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大多散落街巷胡同,少人问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损坏的状况,面临着随时会被拆迁的命运,甚至有些已化为废墟了。这不仅使名人故居这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载体、不易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古城的历史风貌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使这座城市丧失很多珍贵的记忆以致削弱开封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如何以“中原经济区崛起推动文化建设,郑汴城市一体化发展及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促进文化资源整合”为契机,紧抓机遇、切实保护与利用好开封的名人故居,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保护与利用政策与具体保护利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城的现实情况,对开封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这一专题进行策略层面的研究并提出一些较为新颖的见解,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参考价值,以求能为开封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些许有益借鉴。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整理、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对开封名人故居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出开封名人故居所具有的历史及史料、文化情感、艺术、科学、更新利用等价值以及名人故居对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区的意义与作用。在对故居现状作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后,得出故居的空间分布特点、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和资金不足等主要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名人故居等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制度、管理模式、相关的配套环节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故居保护与利用中应有的价值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在结合开封名人故居的自身特点及保护利用的现状后,总结出开封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环节中在制度、法规、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应着重强化的部分;在当前国际及中国文物分级保护的原则下,提出可根据故居的价值评价结果将暂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进行分类保护的设想;针对性的工程技术干预措施研究为故居的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保障,而故居利用中新旧空间的对比与类比性、原真性、解释性关联模式研究及国内相应的成功案例分析则拓展了开封名人故居利用环节上的思路。综合理论内容及现状分析研究后,论文提出开封名人故居整体利用构想。及提出将“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名人故居聚集区规划为“古城名人文化街”;探索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重建冯汝骙故居(冯家大院)暨冯纪忠故里纪念馆,塑造故居特有的“情景境”,以恢复其应有的价值,籍以服务、带动开封名人史迹及街巷胡同旅游;将在现有环境中不易保存的故居,通过易地整合、集锦保护的方式,搬迁到位于汴西新区新老城过渡地带的文化公园内,以延续古都文脉、集中展示开封的名人文化;对各名人故居汇总、整理逐一作出详细的图文注述及保护利用建议等。

开封博物馆北宋历史文化陈列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开封博物馆北宋历史文化陈列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对开封博物馆及其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作了简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断代史陈列中的表现方法及科技的运用手法。指出,开封博物馆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主要突出了宋代的建筑艺 术和绘画艺术,与现代开封城摞城的奇观和国宝《清明上河图》相呼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断代史陈列;北宋;地域文化特色;开封 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作为中国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仍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朝代的发展轨迹。那么在地方博物馆中也按照中国通史的模式组织陈列,就失去了各个地区的特色。中国断代史陈列虽然只是选取部分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可以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相联系,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陈列。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甚至高于当代的纽约、伦敦等城市。在北宋历史上,开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封的社会发展史上,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历史阶段。虽然自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至今已经近900年,但北宋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其文化的传承仍在。《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从形式上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开封地域文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的绚丽。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性,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包括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点、环境特点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它以收藏保管、陈设展览、对外宣传教育、科研为主要职能。陈设展览是观众了解文物、历史的一种手段,现代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上除满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摒弃教科书式灌输的方法,做到互动、参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进行设计,做一个有趣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由于博物馆藏品数量与种类的限制,断代史陈列作为比较适合基层博物馆开展的陈列形式,具有投资少、特色鲜明、贴近地方历史等特点,是博物馆展示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选取北

开封文化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犹太人定居地 开封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宋皇帝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独特令人回味悠长的历史。 人类活动较早地 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朝(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157年。春秋时期,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两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公元907年,后梁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938年称开封为东京。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北宋开封人口达150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1214年金朝迁都开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驻藩开封。明代,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开封城遭破坏,城中37万人,仅剩3万余人。清代设开封府,清末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开封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古称汴梁,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相传夏代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前743一前701)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未仙镇附近古城村构筑城邑、取名启封(汉初因避文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探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论文关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探析 姓名: 陈胜杰 学号: 46507016 系别: 建筑系 专业: 城市规划 指导老师: 金鑫 南阳理工学院 2011年10月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探析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开封遗产保护发展 1.开封概况介绍 开封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河南省东部黄河南岸,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又获名“菊城”美称。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5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誉为“活的化石”。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处。 2.开封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1.1开封古城的城市特征 城市传统特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包括城市的外貌、建筑、历史遗存等物质形态,还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容。对开封古城城市特征的分析,需要认真研究城市的历史,观察城市特色环境,了解其文化特征和社会风尚等。

开封饮食文化

开封饮食文化 开封,古称大梁,又称汴京、宋都。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的国都。所以,号称“七朝都会”的开封和安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郑州合称为我国的八大古都。史书上早就有“天下四百座州军,不如八千里汴京”之说,古诗中“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等,都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豪华盖世的繁荣景象。 开封的吃和吃在开封 自古以来,开封的饮食文化就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早在3000多年以前,生于开封杞县西空桑村的商朝开国相伊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还精通烹饪之术,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善均五味”,懂得“五味调和百味香”。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和“火候论”是中国烹饪学的奠基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尊崇为中国“烹饪之圣”和“烹饪始祖”。 北宋时期,素称天下要冲,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当时开封的大街小巷“勾肆饮食……纵横万数”,把开封推向“饮食衍衍、燔炙芬芬”、“有美皆备、无丽不臻”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辉煌的里程碑。在烹饪文化上,汴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市场上正店(酒楼)、食店、拍户、脚店,分等划类,遍布全城。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首次同台献艺,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大型酒楼号称72家,规模宏伟,每店均可容千人饮酒。设备精良,各正店酒楼,设施豪华,并均以银器待客,成为中国烹饪史乃至世界烹饪史上社会酒楼的独例。在服务方面,博士卖酒,响堂行菜,

开封概况

开封概况 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北宋时的国都,简称汴,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高等教育有河南大学、开封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教育学院。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 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海拔69米至78米。东临商丘市,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开封市辖5个市辖区、5个县;全市共有24个街道、34个镇、55个乡。开封市总面积6444平方千米,人口490万(2007年)。 鼓楼区面积58.68平方千米,人口16.13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龙亭区面积91.51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475100。 顺河回族区面积86.73平方千米,人口24.11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禹王台区面积57.05平方千米,人口14.83万人。邮政编码475003。 金明区面积252.38平方千米,人口18.2万人。邮政编码475002。 杞县面积1258平方千米,人口105万人。邮政编码475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通许县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60万人。邮政编码475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尉氏县面积1257平方千米,人口87万人。邮政编码475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封县面积1302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邮政编码475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兰考县面积1116平方千米,人口76万人。邮政编码475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自然资源

开封的历史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朔至新石器时代。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史称老丘。商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足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公兀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没汴州总管府。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北宋时期,开封历经儿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 公元1130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韩林儿、刘福通毕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粱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公兀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丌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迂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迁至开封市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将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历史文化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英文名称: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课程类别:学科选修课 适用专业:博物馆学、旅游管理 开课学期:春、秋 总学时:36学时(课堂讲授28学时、学生上讲台4学时、校外现场教学4学时 总学分:2 预修课程(编号):无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六大古都及天津、苏州、曲阜、成都、潮州等十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名胜,揭示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学生既能了解这些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建议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2]葛晓音:《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3]高永青:《中国文化名城》,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9年出版 [4]罗亚蒙:《中国名城》,白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课程所介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一种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对人类历史足迹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三、课堂教学内容与要求:(总28学时) 1、绪论(2学时)

从历史文化说起——你从哪里来,历史的长河,文化是什么; 名城的魅力——历史文明凝名城;解读名城——历史的精神、文化的情怀;选择名城——六大名都有侧重其他名城亦点睛。 要求: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掌握学习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2、西安——一部无字的中国通史书(4学时) 历史的足迹:四塞以为固,八水绕长安;走过蓝田人;半坡遗址存;十二王朝建都地,西安事变天下闻。 名胜解读:周公庙里思无穷;千年演进长安城;巍巍宫殿今何在;大小雁塔城中立;长安城外帝陵多;关中塔祖法门寺;史家建庙世无双;丞相祠堂五丈寻。 文化之旅——汉文雄天下,百学集长安;唐诗有先圣,千家竞人间。 要求:了解十二王朝建都史;识记半坡遗址、长安城、大小雁塔、秦始皇陵、乾陵、阿房宫遗址;掌握西安历史文化名人的主要著述和活动。 3、洛阳——天下之中九朝都(2学时) 历史的足迹:周公营成周,平王迁都洛邑;汉至五代八朝都;今日洛阳呈辉煌。 名胜解读:“释源”“祖庭”“白马寺”;“伊阙”“龙门”有石窟。 文化之旅:文坛多名流(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良史良著留;二程兴洛学;书法传千秋;三彩色艳浓。 要求:了解洛阳的历史;识记白马寺、龙门石窟;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掌握班固、司马光的历史著作的主要内容;理解二程哲学思想的特点。 4、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2学时) 历史的足迹:天然造就龙虎地;鼓楼岗下古文明;吴国建业始定都;东晋南朝都建康;隋文下令化为田;明建应天府,洪武重筑城;清设“江宁织造署”;勿忘“南京大屠杀”。 名胜解读: 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 文化之旅: 历史名葩出南京;金陵诗词传千古。 要求:掌握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及主要历史;识记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了解《文心雕龙》、《永乐大典》、金陵怀古诗作。 5、开封——千年开封盛于宋(2学时) 历史足迹:郑庄公命名,魏惠公建城;柴荣扩城通水路;北宋

历史悠久的开封饮食文化

历史悠久的开封饮食文化 开封,古称大梁,又称汴京、宋都。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的国都。所以,号称“七朝都会”的开封与安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郑州合称为我国的八大古都。史书上早就有“天下四百座州军,不如八千里汴京”之说,古诗中“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等,都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豪华盖世的繁荣景象。 开封的吃与吃在开封 自古以来,开封的饮食文化就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早在3000多年以前,生于开封杞县西空桑村的商朝开国相伊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还精通烹饪之术,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善均五味”,懂得“五味调和百味香”。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是中国烹饪学的奠基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尊崇为中国“烹饪之圣”和“烹饪始祖”。 北宋时期,素称天下要冲,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当时开封的大街小巷“勾肆饮食……纵横万数”,把开封推向“饮食衍衍、燔炙芬芬”、“有美皆备、

无丽不臻”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辉煌的里程碑。在烹饪文化上,汴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市场上正店(酒楼)、食店、拍户、脚店,分等划类,遍布全城。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首次同台献艺,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大型酒楼号称72家,规模宏伟,每店均可容千人饮酒。设备精良,各正店酒楼,设施豪华,并均以银器待客,成为中国烹饪史乃至世界烹饪史上社会酒楼的独例。在服务方面,博士卖酒,响堂行菜,歌舞伴宴,换汤斟酒。外办宴席,则“四司六局”全套服务。在品种、技术上各有特色,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川饭、分茶,胡饼、素馔,异彩纷呈,难以尽数。宫廷宴会用酒九盏,佐食品种精美丰盛,每盏酒后有歌舞、杂技、相扑、踢球表演,场面宏伟,耗资巨大。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曾这样描绘当年的汴京:“时节相次,各有所观。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此等景象,一阅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知决非虚言。 汴梁风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

关于开封历史文化的作文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开封历史文化的作文 开封是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特别是作为北宋的都城,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开封古都的繁华景象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开封历史文化的作文,欢迎阅读。 1开封文化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一直以来就负有“东京梦华”的美誉。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开封作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因此在众多文化表现形式中,集中体现了宋文化特色。在戏曲文化方面,开封为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常香玉都是成名于开封而名扬全国的。开封书法、绘画艺术驰名神州,饮誉海外。 开封杂技可追溯到宋代的“百戏”、“路技”及“勾栏”、“瓦舍”的作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开封饮食文化极为丰富,是中原豫菜的发祥地。连绵千年的开封夜市,荟萃着中国传统的风味小吃,摊点云集,食客靡至,炊烟缭绕,亘夜不绝,是开封独有 1 / 5

的人文景观。 开封民俗、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源于北魏的开封盘鼓以粗犷豪放的风格,声震中天,气势不凡。民间游艺、斗鸡、斗狗、风筝等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汴绣、官瓷、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开封游览记开封是七朝古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特别是作为北宋的都城,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开封古都的繁华景象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我对这七朝古都向往已久,总想着能去这美丽的古都瞧瞧。 上周六,妈妈带我去开封游玩。我们先后游览了宋都御街、龙亭公园、天波杨府、包公祠、开封府等景点,每一处景点都有许多优美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经过古香古色的宋都御街,我们先来到了北宋的皇宫――龙亭。金碧辉煌的龙亭大殿,好像在诉说着古代皇宫的威严。一千多年前,后周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事,将士们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建立了北宋,国家从此由分裂走向统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后来,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劝他们放弃兵权,弃官回家养老,巩固了

开封文化客厅基本情况

开封文化客厅简介 一、项目背景 2014年由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 产业园区筹建,在原东湖逸园大酒店基础上改建而成。2015年被确定为开封市十大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是开封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五一期间正式投入运营。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计划投资1亿元,旨在通过开封文化元素的展示,打造面向全国的文化艺术和艺术品创作、展示和交流的综合平台。二、建设规划 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一楼展示开封传统文化,二楼展示开封文化高度,三楼是文化体验与交流平台,四楼进驻文化创意企业。一楼北侧还将开辟建设旅游工艺品交易平台。 三、建设内容 一楼集中展示开封的传统文化。开封素有“书画之乡”“宋词之都”的美誉,在序厅的书画展区,不仅能欣赏到宋徽宗的劲健飘逸、独步中华书坛的《秾芳诗帖》、苏轼的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等名作,还能近距离接触现代工艺

大师独具匠心的烙画版、剪纸版、根雕版等不同载体的清明上河图版本。最能直观记录开封文化嬗变的是汴梁书吧,陈列了数百种不同时期和开封有关的书籍与散本,为研究开封文化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工艺展区纯手工打造的鸡爪牌坊和汴梁大观浮雕,具有2500年历史的根雕大梁瓶、北宋九帝象征的九龙壁,都让人对开封文化的厚重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楼西厅利用汴梁印象区、沙盘展示区、场景复原区、媒体播放区来展示开封近年来文化旅游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二楼展厅体现了开封的文化高度。有“城市变迁”和“古韵遗风”两个综合性展厅,一个多媒体厅、一个多功能厅和一个展览厅。城市变迁厅从时间范畴的维度展示了“夏都老丘”、“启封大梁”、“隋唐汴州”、“宋都东京”、“中远名城”;古韵遗风综合展厅兼具参观、会议、新闻发布和记者招待的功能,包含变迁文脉、文化遗存、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展项;多媒体厅是《宋韵菊乡.北方水城》的观影区,记录了承载华夏文明历史盛衰的古今开封;多功能厅是二楼最具活力的文化展区,可以容纳150人,适于举办拍卖、讲座、会议、演出、论坛等活动。 三楼是文化交流体验区。设置了最具开封特色的开封木版年画、大宋官瓷、中国汴绣、开封书画名家、河南精品根雕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