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研究

中国社会研究:

1,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的三个范式:

A.极权主义范式,列宁主义政党对整个社会实行总体性控制,控制的手段是全面的恐怖和政党支配下的等级制度,国家和社会的边界被摧毁,在这样的社会中很难存在自主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过程。

B.现代化范式,在革命后,一旦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社会就必然会致力于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要求实现工业化和引进现代化技术,而工业化和现代技术又要求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念和制度,这种价值观念和制度与革命热情和自上而下的动员以及全面性的控制是不相容的。

C.新制度主义范式,国家社会主义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它拥有自己的制度逻辑和发展动力系统。这种逻辑并不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引申出来的,国家社会主义既不像极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另一极,也不想现代化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其未来与资本主义失趋同的。

2,运用理论范式的几个误区:

A.不加批判的运用,认为理论使我们更加具备“洞见”,就不加辨别的运用理论;

B.意识形态的运用,在运用理论时将理论意识形态化;

C.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社会为标准来衡量非西方社会的“异和同”

D.文化主义,以文化的大传统为唯一的关注点,只关注上层文化而忽视下层文化,关注精神文化而忽视经济政治物质文化。

3,社会研究本土化:关注自己本身的经验,把一套关于社会的知识牢牢地建立在此经验的基础上。

本土化的负面影响:

A.本土化有可能演化为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绪;

B,可能导致“属族的本土化”即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各种问题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明确的说明,所有的外国研究者只能是隔靴搔痒;

C,过多强调“本土化”,反对文化殖民主义或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可能遮蔽其中的认识论问题;

4,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成:

皇帝;官僚贵族;士族,绅衿;平民;半奴隶,半贱民;奴隶,贱民。

B,秦唐时期的等级范围:

皇帝;宗室贵族;贵族官僚;士族;弟子员(学生);平民;半奴隶;奴隶。

C,宋清时期等级构成:

皇帝;贵族;官僚;绅士;平民;半贱民半奴隶;贱民奴隶。

5,绅士的形成,职能和特权:

形成:绅衿是在中古弟子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等级,泛指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

职能:地方公共事业的主持人,既是代表地方的势力,也是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辅助力量;特权:无赋役负担,涉诉与职官有类似的权利。

6,宗族:指按照父系继嗣关系,界定出来的群体,是以一个成年男性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形成主线和若干支线,支线排列的次序根据与主线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定,宗族由若干同一父系祖先的小家庭组成。

7,中国传统家庭的特质:

A,中国传统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和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农民家庭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命脉。

B,中国传统家庭的整合机制是父权家长制及其以孝顺为核心的伦理规范和礼法。

8,中国传统家庭父权家长制的特点:

A,权威型,专制型的家庭制度;

B,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家庭结构;

C,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家庭伦理;

9,家族至上主义的后果:

A,抑制了主体意识的觉醒,个人依附于家庭,个人淹没于家庭,以“光前裕后”为价值取向;

B,抑制了社会意识的成长,对自己家族的高度认同与对异族家庭的强烈排斥相联系,对家族里的维护与损害社会利益相联系,传统社会的诸多家庭腐败缘此而生。

10,中国传统家庭的变迁(两次转型)

A,由依附民族的非规范化家庭转向依附宗族的规范化家庭;

B,由传统家庭转向现代家庭:

(1)在家庭制度上,由父权家长制的权威型转向人际平等的民主型,契约型;

(2)在价值观上,由家族主义至上的延续世系和扩展祖业的价值取向转变为尊重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3),在家庭结构上,由父系为主体转向以夫妻为核心的双系小型家庭结构;

(4),在家庭伦理上,由片面强调服从和单向义务的宗法伦理转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现代契约伦理;

(5)在家庭整合上,由权力因素主导的整合机制转向非权力因素主导的整合机制;

(6)在家庭功能上,由社会生产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合一的全能型家庭转向社会职业劳动与家庭私人生活领域分离,情感与心理功能增强,社会功能缩小的纯私生活领域家庭;(7)在家庭角色上,由男女不平等转向男女平等;

(8)在夫妻感情方式上,由自我压抑转向坦荡开放;

(9)在家庭分配和消费上,由平均主义和“以食为天”转向协商支配家庭联合财产和个人支配财产的享受型和发展型相结合的个性化消费。

11,中国传统民间结社的类型,条件,特征,作用,

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祭社活动和组织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

类型: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学术型,宗教团体型。

条件:

A,社会变革出现权力真空,为民间结社提供了土壤;

B,领袖人物和一批经营的出现,形成民间结社的核心;

C,官方无力解决问题的现实存在,形成民间结社的社会需求;

D,体制问题是民间结社的根源;

E,非官方势力的存在是民间结社走向异端的现实推动力量;

F,特定的思想(信仰,文艺旨趣,社会理想等)为民间结社提供凝聚力或支撑;

特征:

A非官方性质,既不掌握政权,也不具备官方身份;

B一定范围的群众性;

C家庭伦理性,家庭内部结社此特征更为明显;

D神秘的精神意味,宗教结社往往带有神秘色彩,以此来加加深成员对结社的心理依附;E对官方的依赖性,民间结社为自身生存,最初一般都采取和官方合作的态度。

作用:

A,正面,促进生产(如商会,锄社等)促进文化和学术繁荣,稳定社会情绪,缓解社会不满;

B,负面,在特殊情况下,民间结社的性质会发生变化,走向残害乡里,破坏伦理道德,威胁政权的社会消极力量。

12,中西封建社会的差异:

A,从性质看,西欧封建社会制度领主与附庸是一种契约关系,中国封建制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单向支配关系

B,西方是经济上的庄园和土豪,而中国是地方政治领袖;

C,从历史特征看,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很短,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却经过了漫长的,独立的发展和演变。

13,“双轨政治”及其运行机制:

含义:指自上而下的皇权和自下而上的绅权并行的政治模式。县以上通过官僚实现政治整合,县以下则通过乡绅实现社会整合,两者互为补充和制约。

运作机制:以乡绅为核心的皇权与民众的政治联系。

14,中国传统政治三层结构:

A,国家,特指国家机构,

B,民间统治精英,身在民间,行使统治职能

C民众,国家和民间统治精英抽取资源的共同对象。

15,中国传统政治三层结构的演变:

A,秦唐时期,原来的贵族有集统治权,实际治理权,非正式影响力于一身的总体性权力分化为相对分离的统治权,实际治理权,非正式影响力;

B,宋清时期,处于中间层的民间统治精英的主体部分,由绅权地主集团取代了贵族地主集团;

C,近代,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使曾有过相当高同质性和内部整合性的绅士集团开始沿着四个方向演化。

15,差序格局:有差别的社会关系,特点:

A,“自我主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自己总是这种社会关系的中心;

B,公私,群己的相对性,站在任何一个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己,两者没有清楚的界限;

C,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D,人治社会,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E,长老统治,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以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利为标准。

16,工具性差序格局,李沛良,

A,社会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即围绕个人建立起来;

B,人们建立关系时考虑的是有实利可图,所以亲属和非亲属都纳入格局之中;

C,从中心的格局向外,格局中成员的工具性价值逐渐降低;

D,中心成员长要加强与其他成员的亲密关系;

E,关系越紧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际利益目标。

17,国家政权内卷化:

含义:指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和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来扩大其行政职能;

经纪体制:非正式的机构和人员的行政办公经费和工资福利并不由国家财政支付,而是由他们凭借国家赋予的各种管理职权,在其担负管理控制社会,征收国家赋税以外,用各种创收,摊派,罚款等途径自行解决。

原因:

A,财政支出不足;

B,掠夺性经纪人代替地方精英。

18,人民公社制度产生的条件:

A,政治趋势,否定私有制,寻找中国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B,经济需要,中国工业化的客观需要;

C,文化诱因,传统的政治权力集中和平均主义。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特质:是在社会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国家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高度统一的基层政权形式,政社合一形成的基础:

A,经济上的集体化,是政社合一的经济基础;

B,政治上的党政合一,党组织不断扩大及下沉是政社合一体制的政治组织基础;

C,文化上的权力崇拜,权利神话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是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政治文化基础;成就:

A,摧毁了乡村旧的经济体制;

B,成功的保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确实使农村社会和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C,能够从农村获得工业发展的宝贵资金,为我国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失败的原因:

A,效率低下,a,产权弱化导致排他性极差从而失去对生产性努力的激励;b,无法支付生产队中高昂的监督与计量成本,以致偷懒,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盛行;c,代理人寻租造成对社区福利的损害,并由此造成了对分配性努力的示范效应;d,人民公社组织与社区重叠的组织垄断,在政府强大的政治力量的保护下,几乎失去了外部组织的压力,使其完全丧失改善组织效率的动力;e,人民公社的规模太大,造成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B,政治对经济的不恰当干预,以政治方式解决经济问题,破坏了经济规律的正常运转;C,广大农民对领袖人格的崇拜逐渐降低;

D,公社制度事实上没有带给广大农民理想的生活;

E,中央高层观念的转变是公社制度解体的条件。

19,乡政村治模式:

A,政社分开,农民为生产经营主体,乡级政权不直接从事管理;

B,村民自治,乡以下实行村民自治

C,乡级财政,建立一级财政和相应的决算制度。

乡政村治模式中的新国家政权内卷化问题:人民公社时期的新国家经纪。乡村干部的“赢利型经纪人”特征更为明显,这个体制可以自我复制,不断膨胀,县级政权也加入到经纪人队伍当中,形成所谓的“吃饭财政”。可以概括为:基层干部自我利益明确,成为利益集团,另一个是吃饭财政,通过复制膨胀加强权力。

20,村民自治的困境及对策:

困境:

A,“两委”矛盾突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权力来源和职权不同所带爱的农村政治统一性问题;

B,选举乱像,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贿选,暴力威胁选举,严重败坏了选举风气损害了选举的公正公平,阻碍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C,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大部分存在走形式的现象;

D,村务公开存在盲点,公开不及时,假公开,难监督;

E,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村民自治权与乡政管理二元并存局面存在,许多乡镇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化对村党组织的控制,并通过此来控制村民自治组织,另一方面实行“村财乡管”,肢解了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

21,总体性社会的主要特征:

A,国家直接面对民众直接互动关系的形成;

B,国家顿民众的高度动员;

C,行政性整合取代血缘与契约性整合;

D,民众对国家的组织性依附;

E,纵向关系中与横向关系:

原因:在改革前的总体性社会中,基于“代价,报酬”效益比的考虑,人们大多不采取同一位置的人用集体行动的方式来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采取与领导者之间建立特殊主义的庇护关系的方式来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高度组织国家内的低度整合。

F,等级社会与平民主义,等级社会的作用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差异上;

G,单向的沟通系统。

22,单位制的实质和特征:

实质:国家为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对城镇的有效控制和社会动员的一种科层化组织。特征:功能的合一性,把社会组织的多种功能合一,多重控制,经济效益,职工思想,政治运动,环境卫生,职工生活;生产要素的契约型和非契约型;资源的非流动性,(原因)23,派系结构的后果:

A,相互依赖和利用的关系最后导致了单位“家族制”和“寻租”现象的出现,寻租: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群球财富转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B,导致两种成本:一是人们进入派系渠道从而赢得短缺资源的优先分配,耗费大量精力来建立与领导的关系,二是再分配体制本身为防备这种派系结构和非正式关系对组织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而设置了许多组织机构,进入派系结构,工作对利益不重要,建立关系对利益非常重要。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要览”的形式发布。以下发布的核心期刊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的一部分。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 该“要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现收录1999年至2011年度733种来源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该要览选择该库近5年(2007-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年数据)。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第三,其他统计源。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该“要览”的学科分为24个大类目和综合类,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列2个二级学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将于近期出版,其中的核心期刊表先期公布如下,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科院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前言 关于阶级、阶层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向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与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文章,就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这篇纲领性的文献中,毛泽东同志通过对当时中国阶级阶层形势分析,指出了在进行民主革命时期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为我们党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奠定了阶级路线基础。经过20多年的革命斗争,我们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践证明,这条阶级路线就是完全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以后,经过土地改革,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国家工业化建设,我们国家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大变化,逐步形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这就是同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类似的,并没有形成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新生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了。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分化与流动的机制变化了,社会流动普遍加快。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 正确认识目前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变化,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的地位特点以及她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向,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从中得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基本国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事求就是地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党与政府实行的政策与管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并据以形成新的理论与新的经济社会政策,用以协调好党与政府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当指出,现阶段我们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的目的与革命时期不同,已经不再就是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去分清敌我友,而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安排好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地位与关系,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199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

(一)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经过认真学习,我觉得这门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让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加深刻地体会此门课带来的意义。 一九九二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它是我们改革开放及所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和强有力的长期贯彻带来了我们国家改天换地的新面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经济建设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发展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不断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在培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上,还是在培养要求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出必要的调整,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 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官网征稿

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火热征稿中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核心期刊《会计之友》征稿启事 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 ,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 刊物简介: 《会计之友》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财会期刊,曾多次被评为全国财会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F23会计类)。1993年以来一直被评为一级期刊,被选送参加了日内瓦举办的国际书刊博览会,被称赞为中国的“牡丹花”,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是国内外发行量较大的财会期刊之一。 《会计之友》主要介绍财会工作经验、会计理论和业务技术基础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会计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反映财会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刊印刷精美,装帧时尚,栏目新颖,可读性强,实属品牌杂志,为海内外财会人员必读的优秀刊物。 栏目介绍: 《会计之友》涉及到会计、财务、审计、税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栏目有:考前辅导、政策法规、电算网络、国库集中支付、财富人生、总会(CFO)理财、跨地区营销理财、东风理财、专家论坛、研究

生园地、博士观察、理财导航等,并且在采编和选题上突出了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等题材。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 ISSN 1004-5937 国内刊号: CN 14-1063/F 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类型:旬刊 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 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的水平,促进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

2019-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学考研研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大,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校本部和燕郊、青岛2个在建校区,共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设有8个学院,开办7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0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原理 2 研究方向 01商业银行 02宏观金融、货币政策 03公司金融 3 备考建议 用到的专业课书籍:《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政治经济学》逢锦聚。每天看一章课本,然后看《考研真题》中的名词解释,自己先想一想怎么写,再对着参考答案订正。 1、政经加上18三年没考了,剩余的时间看一点。 2、每年名词解释都有一题超纲,不必慌张。 3、别抄书,尽早看真题,整理答题的逻辑,电脑可用来提高效率。 4、专业课真的不难!数学加油哦! 4 就业前景 金融学专业作为近些年研究生报考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此专业的毕业生职业前景看好。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但是对学历及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

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 【主办单位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现有38个教学系,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任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法学、社会学、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8月,是目前国内学科设置最为齐全、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货币金融政策研究成果和相关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发展本地区金融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级金融研究和金融实务人才。研究所现拥有体制内研究人员36人、外聘研究人员10多人和5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项目特色】 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本课程专为接受过EMBA教育或它硕士教育的专业人士所设计,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 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本项目将安排中国社科院一批具有极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参与授课。此外,还将在其他著名高校和中央部委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学者型领导参与授课。 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以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 【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 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社会调查与分析论文

成绩 课程文献综述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结构和布局上的调整的长期计划,它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城乡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整理、整治,以期能够优化配置资源。然而,现在大部分城市农村地区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往往忽略不同阶级公众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虽然不敢说成为最好的规划,但起码能降低一大部分社会矛盾,使一些错误降到最低程度。公共参与机制在西方伴随参与式民主的兴起成为众多国家在土地管理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和专家从国外引进相关理论,并开始在自己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由于政体制度不同、公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等原因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机制。当今,随着人与土地矛盾的加剧,公众参与机制再一次成为土地管理决策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是怎样一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在基于国情的基础上完善和采用这种机制呢? 二、正文: (一)土地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基本概念

相关文献中关于公众参与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刘志坚从古希腊的民主参与追溯到二十世纪的新公共行政学派的“公众参与”,他总结,这是“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元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反应的是一种基层群众被赋权的过程。刘志坚与邓红蒂共同提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土地利用规划规程中有关公共参与的解释是“同规划区有关的公民亲自参与规划过程,而不是只对决策作出反应”。这个定义包括了参与人员、范围、互动过程和结果,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最终让具有法律效率的规划文件成为社会各阶层在谋求自身利益是必须遵守的共同“契约”。 (二)关于公众参与的情况的分析 张继刚在《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中提到,公众参与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公众完全被动式阶段···第二,受约束的尝试阶段···第三,受引导的互动合作式阶段。”同时分析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陈美球指出,我国公民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参与在整体上尚处于完善阶段;邓红蒂认为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然而仍需要从遵循国情和土地利用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刘志坚在具体研究之后也提出同其他学者类似的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正处在不断发展完善时期,公众参与规划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停留在形式化的表象运作阶段,做到让公众说了算还有很长时间。 (三)公众参与机制的行为方式 在有关文献著作中,有对海外的研究也有对本国的案例分析。如:陈美球对公众参与的地位与作用、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行为方式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在研究多国公民参与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9个阶段公众参与过程并提出7种参与的行为方式(被动式参与、通过给予信息参与,回答相关机构提出的问题、物质激励下的参与、功能式参与、互动式参与、自身主动参与),他指出,不同的公众参与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环境不一样,但不论哪种参与方式,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重要。邓红蒂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的织里镇的村庄用地布局,然后规划方案编制,让公众参与其中,最后确定了规划方案)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并就此提出要要符合国情、侧重县、乡规划层次、强化实施管理工作的公众参与并给公众参与以法律保障、在规划中要明确参与活动中各方职责与权益。邓

【企管考博院校选择五】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博难度解析 复试分数线 参考书范围,了解一下!

【企管考博院校选择五】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复试分数线参考书范围,了解一下! 今日有话说: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业经济系 社科院考博采取的是考试制度,即考一门外语两门专业课;就历年考生所说社科院的英语较难,所以对于复习的考生来说,在英语底子好一点的情况下复习效率会更高一些;考试制度就是初试阶段取得成绩高一点,就可以进入到复试当中,复试还是要看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及博士期间的修习计划,因此这些硬件材料需要提前就准备好,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这个是中国社会科学大学,并非是社科院,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得看清楚。 院校选择方面第一要考虑考试时间,第二要考虑复试专业课内容,第三要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合适的学校。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关于、2018年招生目录 1.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黄群慧;

2.公司控制与企业并购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黄速建; 3.公司战略与组织创新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李海舰; 4.网络组织与战略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罗仲伟; 5.企业制度与组织治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余菁; 6.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为:王钦; 关于、复试分数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考博初试分数要求: 2016:外语:53分(小语种60分),管理学原理:60分,企业管理学:60分。2017:外语:51分(小语种60分),管理学原理:60分,企业管理学:60分。2018:外语:50分(小语种60分),管理学原理:60分,企业管理学:60分。 关于、推荐使用参考书 社科院不指定参考书目,下列书单推荐阅读书单: ①《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九版 ②《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赵丽芬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③《管理学》里基·W·格联系微信一五三一一二二零二零零里芬编著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九版 ④《经济管理》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两年 ⑤《管理世界》杂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近两年 ⑥《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海因茨·韦里克、马克·V·坎尼斯、哈罗德·孔茨编著经济科学出版2011年第十三版 ⑦《国际商务》查尔斯·W·L·希尔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七版 ⑧《管理世界》近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 简报 2009年第1期总第1期 2009年7月印发 语用系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打牢基础,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努力建设好应用语言学科,办好师生满意教育。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语用系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语用系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深入推进语用系学习实践活动,以“谋划语用系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师生满意教学”为载体,全面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在确保语用系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2.认真研究制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总结和宣传语言文字应用系25年来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动员和组织语用系教师广泛开展语用系及应用语言学科建设发展调研、讨论活动,把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 3.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系教学经费的投入和监督。坚持勤俭办学、加强规划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提高语用系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4.大力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系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语言文字应用系教师管理制度》、《语言文字应用系学生手册》。 二、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提高学生学术能力,鼓励助研工作。研究生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通过参与课题,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逐步培

中国社会传统生态研究论文

中国社会传统生态研究论文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即便是在今天,城乡边际虽已模糊,但13亿人口中,农民人数依然占了多数。更为重要的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大多数生活于农耕文明传袭下来的传统中,即养儿防老,缺乏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保障。新农保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型养老观念,配置出一种新型的、普适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现代化的、普惠性的制度体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生态,是社会进步。 按照这一农保制度的要求,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按照指导意见,新农保的试点将于今年启动,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至于养老金待遇,则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这一制度将使农村中的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有保障的制度性老有所养。 这一制度和先行一步的城市社保制度对接,将形成一个完美的社保覆盖网,惠及全体国民。 从文化传统而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传统养老观念的升华。大同社会是中国儒家宣扬的最高理想社会,体现在社会保障上就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但是,这样的理想一直都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因为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无论是汉唐盛世还是明清时代,统治者根本匮乏执政为民的思想,更没有公共财政的概念。因此,对于小民,统治者只有“皇粮国税”的榨取,哪有国家财政去反哺民众?2006年,中央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背负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这是传统的消解;而新农保制度的筹划成行,则是农民权利的确认和解放,使中国社会从城乡二元结构的权利不对等蝶变为平权普惠的公民社会。 就现实意义而言,新农保不仅实现了社会公平,而且有助于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据统计,中国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人数早在2005年就达到1.44亿,

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

《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详见附录) 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专业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doc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专业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_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专业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更新:2019-06-13 08:36: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英语、法语、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具体更多完整招生专业请看下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学院名称本科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法学院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院英语、法语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媒体学院新闻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大,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

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校本部和燕郊、青岛2个在建校区,本部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馆藏和共享图书554万余册;共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设有8个学院,开办7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什么专业附招生专 业目录表_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什么专业附招生专业目录表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的通知 (96)社科人字85号1996年11月1日 院属各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已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991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试行)》即行废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 (1996年10月28日院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加强研究所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所长在所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所的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充分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职权。 第三条所长是研究所的法人代表。 第四条所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科研方向,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而努力。 第五条所长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院党委、院务会议的决定,落实我院的建院方针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民主,团结全所人员,深化改革,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多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六条所长由院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任免。每届任期五年。根据工作需要,任职期间可作调整。 第二章所长的职责 第七条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术领导和科研组织工作。 第八条根据全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主持制定本所中长期科研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分析研究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学科优势。

2014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实践报告

编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所属专业 姓名学号 实践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调研时间2014.09.23 调研地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年9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因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些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思想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

中国社会科学注释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2.析出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2010年7月29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健全不良学风预防惩治机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理院属各单位科研及科研辅助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所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的抄袭、剽窃、伪造等违反社会公认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四条以下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1.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2.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3.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伪造或篡改文献、资料、数据、图表、个案等。 4. 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研究成果上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创作,而在其研究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 5.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参考引用他人作品和数据、资料过程中,不注明出处或来源。 6.在新作品中大量重复使用本人已发表过的研究作品。 7.擅自更改课题研究方向或最终成果形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8.在申报课题、成果、奖项、职称等过程中,提供虚假个人学术信息,伪造学术经历、研究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

明材料等。 9.学术期刊、出版社及其编辑人员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使用人情稿、关系稿,谋取不正当利益。 10.作为评审专家或管理工作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违反规定泄露评审内容。 11.其他违背著作权法等法律或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的受理机构 第五条设立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由学部委员和著名学者组成,主任由主管科研的院领导担任。 第七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的职责: 1.指导和监督院属各单位规范学术行为工作,制定、修订、实施院有关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 2.受理对学部领导、研究所领导、院职能机构人员、跨所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按照学科属性,指定相关研究所及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或性质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3、审议核准研究所提出的处理意见。 4.受理研究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存在重大异议的申诉,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临时审定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和裁定。 第八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由科研局和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九条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由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组 成,必要时,可吸收同行专家参加。其职责是: 1.制定和修改本研究所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

社会化研究论文

社会化研究论文 9 [内容提要]笔者通过对杨伯寿工作室的第一手实地调查,结合其他文献资料,认为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人民调解社会化实质上是对人民调解的再组织。专业化的调解工作室成为“准科层结构”中的一环,同时被“焊接”到既有的调解网络当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国家的组织网络相联结,在盘活国家治理资源的同时提高了人民调解的效能。然而,工作室作用日益突出的同时居委会调解却在逐渐边缘化。“社会化”与其说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转移,毋宁说是国家改变了重点支持的对象。 [关键词]人民调解社会化再组织人民调解工作室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人民调解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取向:一是程序法学的理路,将调解视为与一种法制相对的解纷机制,侧重于分析调解与诉讼/审判之间的关系(王建勋,1997;何兵,20XX;韩波,20XX;张卫平,20XX;范愉,20XX);二是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理路,将人民调解作为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视角:从历史来看,人民调解本身是革命政权对传统

的民间调解进行改造的产物(陆思礼,20XX;强世功,20XX);就现实而言,人民调解处在由国家和社会构成两极的磁场当中,既不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也不纯然是民间自组织力量,而是力图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人民调解可以作为考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有效变量(彭勃,20XX)。或许还有一条调和两端的“中间道路”,既承认调解与法制的程序性差异,也关注调解背后的国家与社会(季卫东,20XX;郭丹青,20XX),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程序法学对调解与法制之间对立的夸大,譬如季卫东(20XX:74)注意到了“经由调解而发展的法律”,以及“法律帝国”中的“情理特区”。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不太关心人民调解本身,而力图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人民调解好比是一个舞台,国家、社会、个人各自粉墨登场,在互动中既相互适应也彼此改造。这样就避免了就事论事,但同时也存在过度诠释的风险——我们固然可以从人民调解的场景中看到国家与社会的“身影”,但这是否意味着人民调解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国家与社会在起作用呢?这样会不会导致一种“还原论”倾向(费埃德伯格,20XX:7),把人民调解所发生的一切简单地归结为国家与社会的“后果”,以至于用理论重新“规划”了事实? 本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第二种路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更加强调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的重要性。人民调解不同于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发布了,凯程考研晶晶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及时关注。 一、培养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的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单位代码为“14596”,报考点代码为“117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所有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学位论文 苗族古歌的口头演述与文本制作:以黔东南双井村苗族歌师传唱的“瑟岗来”为个案 作 者 姓 名: 罗丹阳 导师姓名及职称:巴莫曲布嫫 教授 系 别:少数民族文学系 专 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西南少数民族口头传统 2007年5月

论文摘要 本文由绪言、上编、下编和结论构成;作为论文阐述的补充性说明,文中附有图表22幅,文后附有摘选的田野日志,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绪言 对研究对象苗族古歌及其文本情况和相关学术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阐述,说明田野研究的时空选择,简述了文中所涉及的“以演述为中心”的文本制作理念和工作模型的理论来源,最后交待了文本制作的工作思路和基本目标。 上编 作为田野报告(report),这部分主要围绕双井村“吃辛节”期间发生的苗族古歌“瑟岗来”(seib gangx neel)演述事件,对田野观察过程做出写实性描述。在民族志访谈的基础上,对田野工作中遇到的下述问题进行了探讨:苗族古歌的界定、文本的整合、“歌花”与“歌骨”、演唱形式等;进而具体阐述田野研究的过程和步骤,对苗族古歌“瑟岗来”的口头演述事件与文本制作的关联进行了互动阐释。 下编 作为田野记录(record),这部分首先对苗文誊写、迻译规则、施秉地区的苗族语言系属和方言差异加以说明。其余的篇幅则致力于呈现田野过程中采录的口头演述苗族古歌《瑟岗来》(拍摄总时间约为90分钟),完成了以演述事件为中心的文本制作,采取三行对译法,按苗文誊写、汉语直译、意译进行,共16个叙事段落,585行。在口头演述文本范例中,还标记了演述的曲调,对节日语境中的演述事件进行了注解式的简要说明。 结论 通过以演述事件为中心的文本制作实践,阐述了演述文本与古歌传承及其文化语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了从事活形态口头传统田野作业的重要性,最后归总了这项研究的可能性扩展和有待深拓的学理空间。 结合论文的写作而展开的文本制作,乃是基于“以演述为中心”的实验性学术实践。从实地观察六位歌师口头演述的苗族古歌“瑟岗来”,到制作一个符合民俗学精神的口头文本,笔者将田野报告(report)和田野记录(record)集合为一体,力图比较切近地呈现传统中的苗族古歌风貌,为古歌传统的阐释提供更充分的田野证据。这项研究如果能够走向深入,就势必要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去探寻古歌传统的口头演述规律。而这也正是作者努力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苗族古歌以表演为中心瑟岗来文本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