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16020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6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标准文档

2.6 透镜和视觉

知识题练

感知地带 1.透镜

(1) 透镜由玻璃等透明物质制成,光线经过透明折射后,总是向透镜厚的一侧偏折。

(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图1-6-1所示,凸透镜中心的点O 为光心,通过光心并垂直与透镜的直线AA ’为主光轴。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 ,称为焦点。焦点F 到光心O 的距离叫做焦距(f )。根据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将平行。

(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图1-6-2所示,平行光经凹透镜

折射后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会交于主光轴上一点,称为焦点,由于没有实际光通过所以为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

(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物距指的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大小”指放大、缩小。“内外”指小于、大于。“虚实”指虚像和实像。 (3)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变大,像距缩小,像变小;反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眼睛和视觉限制

(1)眼睛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

(2)视觉形成:光线→眼球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近视和远视:

近视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佩戴凹透镜

远视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佩戴凸透镜

(4)盲点:视网膜上视神经传出的地方,无感光细胞。 知识点1 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1 请画出如图1-6-3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

思路导引: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画出三条特殊光线。

解析:由于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如图1-6-4(A )所示。因为凸透镜焦点由实际光会聚而成,所以称为实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而根据光路可逆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1-6-4(B )所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1-6-4(C )所示。

答案:如图1-6-4

1-6-1

图1-6-2

2

领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谓会聚作用就是折射光线会向靠近主光轴方向偏折。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谓发散作用就是折射光线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但要注意的是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或者凸透镜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题练1 请画出如图1-6-5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

题练2 下列关于透镜改变光线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会聚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还是会聚光线 B .发散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成为会聚光线 C .会聚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 D .发散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例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第一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2)第一二组分别进行若干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至少两条)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凸透镜焦

距/cm 14 1

4 1

4 1

4 1

6 1

6 16 16 物距/cm 20 3

0 4

0 6

0 2

0 3

0 40 60 像距/cm 47 2

6 2

2 1

8 8

0 3

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思路导引:根据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要求可知当“三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成的像可能不在光屏上,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成虚像时也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解析:(1)找不到清晰像主要原因有①三心不在同一直线上②成虚像③像距太大,光具座不够长。(2)分析表格可知:①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②成实像时,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③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实像。

答案:(1)①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上或一倍焦距以内③像距太大,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2)①焦距一定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②成实像时,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③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实像。

领悟: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则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凸透镜广泛应用于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为了方便记忆,可使用成像口诀:物距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题练3 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光屏上不能看到的是 ( ) A .正立的像 B .倒立的像 C .缩小的像 D .放大的像

题练4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为 ( ) A .大于15cm B .小于15cm C .大于30cm D .在15cm 和30cm 之间

标准文档

知识点3 正确理解眼睛和视觉限制

例3 小李同学沉迷于玩电脑游戏,近来发现黑板上的字有点看不清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眼睛成像如图1-6-6所示,请判断他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矫正?

思路导引:根据近视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成像图判断出近视及矫正方法。 解析:根据检查得出的成像图,可以发现小李的眼睛出了问题,正常人是成像在视网膜上,而他成像在视网膜前了,说明得了近视眼。小李由于经常长时间玩游戏,眼部肌肉极度紧张,晶状体变凸,表面弯曲程度变大,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而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所以得了近视。由于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矫正的方法应该使像成的位置后移,所以应该佩戴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答案: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是得了近视。矫正方法是佩戴凹透镜。 题练5 如图1-6-7所示是某同学的眼睛,从眼镜判断他的两只眼睛 ( ) A .是远视眼 B .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 C .是近视眼 D .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 题练6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全自动变焦相机,当我们由看远处的物体转到看距离比较近的物体时,睫状肌就会调节晶状体,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时晶状体的焦距变化描述

正确的是 ( )

A .不变

B .变短

C .变长

D .无法判断

领悟:人类的视觉是有限的,用眼疲劳容易引起近点和远点的变化。人的盲点在近鼻侧。要了解近视和远视成因及矫正。远视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近视的人老了以后就不会患远视了。

方法题练

题型1 掌握光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及放置方法

例4 请选择合适的光学器件放入图1-6-8中相应位置。 思路导引:我们可以根据光线经过光学器件后光路的改变情况判断出该光学器件对光的作用,再选择适当的光学器件。 解析:如图1-6-9甲中入射光线是平行光,发现经过光学器件

后使光线会聚,说明这个光学器件具有会聚作用,由此可以判断应为凸透镜。如图1-6-9乙中所示,当平行光入射时,经过光学器件后仍然为平行光,说明该光学器件不能使光会聚或者发散,但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由此可以判断应该为平面镜,又由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相交点即入射点,则可以找到两个入射点,将它们连起来就可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了。

答案:如图1-6-9所示。

题型点评 此题所涉及的重点是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做这类题目时,应先确定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如果是光的反射则主要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上考虑;若是折射,则主要是从凹凸透镜上考虑问题。

阅题笔记 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到在图1-6-9甲图中用了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凸透镜,因为画凸凹透镜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可以用比较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如图1-6-10甲表示的是凸透镜,乙表示的是凹透镜。

题练7 请在图1-6-10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题练8 根据图1-6-11中所示的光路,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题型2 正确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图图

例5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

思路导引:此题可以根据所成的像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先推出物距,像距,当物和光屏位置调换后,物距和像距刚好互换,再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得出所成的像的情况。

解析:由于前面口诀中没有涉及像距,现将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

物距

u

像距v 像的情况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

正立

实像或虚像

U>2f f<v

<2f

缩小倒立实像

u=2f v=2f 相等倒立实像

f<u

<2f

v>2f 放大倒立实像

u=f 不成像

u<f 不研

放大正立虚像

我们可以发现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需物距f<u<2f,像距 v>2f。保持镜的位置不变,交换蜡烛和光屏后,则物距为u>2f,像距为f<v<2f ,所以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题型点评本例题涉及的难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常是从这些角度来考查:已知物距或者像距,问像的特点;已经像的特点求物距、像距等。

阅题笔记此类题目关键是要牢记成像规律,最好能记住解析中给出的表格。在牢记这张表格的基础上,一般问题都能解决。如问像的特点,我们可以先找到焦距、再找物距或像距,然后比较,按照表格得出结论。另外我们还能从表格中发现,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增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倒立的一般为实像、正立的为虚像。当然也有同学会觉得这张表格太复杂,记忆不方便,也可以记前面讲的口诀,但是口诀中没有涉及像距,可能会给解题带来不便。

题练9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斑,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的像。

题练10 小丽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她将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4厘米 B.8厘米 C.12厘米 D.16厘米

题型3 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

例6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前伸一些

D.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思路导引:相机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的重要应用,相机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有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成的像太大,为了使大家都进入镜头,需要使成的像小些,根据成像规律,要使像变小,则像距要变小,而物距要变大,所以应该使照相机离人远一点,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小一点,镜头往里缩一些。

答案:A

题型点评涉及的难点照相机原理。这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般都会想到把像缩小点,可以通过改变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和人到相机的距离来调准。

4

标准文档

阅题笔记 除了照相机,另外在投影仪问题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如何使屏幕上的像变大或变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距和改变像距来解决问题。

题练11 朱老师在游玩的过程中用同一台相机在同一位置分别拍摄了ABCD 四张照片,如图1-6-13所示,请帮你帮他找出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照片是

题练12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近视的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睛,这是为什么?( )

A .为了缩小瞳孔

B .为了使角膜变形

C .为了使晶状体变形,使成的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

D .为了使视网膜变形

能力题练

一、选择题

1.晴朗的夏天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是( ) A .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 .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C .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D .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

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约0.05mm 。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为 ( )

A.等于0.05mm

B.小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 3.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 ) A .实物 B .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 .光线经折射后总成实像,经平面镜的反射总是成虚像

6.在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 ,则插入的幻灯片应是 ( )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1-6-14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 A.f <9cm B.f >9cm

C.f=9cm

D.9cm <f <18cm

6

8.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

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f<2cm

B.2cm

C.4cm

D.5cm

9.如图1-6-15所示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10.在盲点上引不起视觉的原因是 ( )

A .没有视神经

B .没有感光细胞

C .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 .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二、填空题

11.在图1-6-16所示的光具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12.中午阳光灿烂,当你从教室内走向操场时,你的瞳孔变化情况是瞳孔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不变”)

1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1-6-17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

样从E 处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镜,所以用它们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 像。

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 、c 、d 和e 点,如图1-6-18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

像清晰,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上,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 点移到d 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问答题

15.投影仪是教学常用仪器,如图1-6-19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大,请你帮助老师调节一下。

知识题练

题练1 答案:如图1-6-20所示

解析:由于凹透镜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

成为发散光,并且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1-6-20(A )所示。而根据光路可逆可知,通过射向另一

图1-6-18

图1-6-19

图1-6-15

图图

图1-6-19

标准文档

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1-6-20(B )所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1-6-20(C )所示。

题练2 BC 解析:发散光线指延长线不会相交的光线;会聚光线指延长线会相交的光线。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和会聚光线入射,经凸透镜折射后必定成为会聚光线,但发散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偏折后仍可能是发散光线;当然也可能是会聚光线或平行光线。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平行光线和发散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必定是发散光线,但会聚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偏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有可能成为发散光线,也可能成为平行光线或会聚光线。

题练3 A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像为虚像,虚像没有实际的光通过,所以在光屏不能接受。故A 正立的像不能在光屏上看到。

题练4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要用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说明此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其物距要小于一倍焦距。故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5cm 。

题练5 A 解析:根据其所戴的眼镜可以来判断他两眼的视力情况。因为他的眼睛有放大作用,可以判断是凸透镜,因为佩戴的是凸透镜就可以知道他患的是远视。

题练6 B 解析: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较小,所以焦距较大,当转到看距离较近的物体时,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曲度会变大,所以焦距将变短。

方法题练

题练7 答案:如图1-6-21 所示。

解析:根据题目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是发生了折射由此我们可以考虑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它们的交点在实际交点之前,说明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认为是凹透镜。

题练8 答案:如图1-6-22 所示。

解析: 如图1-6-22甲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反射光线相对发散了,说明光学器件是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如图1-6-22乙将入射光线延长后,发现发射光线相对会聚了,说明光学器件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推测是凸透镜。

题练9 答案:倒立 放大 实

解析:根据题意焦距f=15cm ,物距u=20cm 时,则f <u <2f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题练10 D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像距应该为v >2f ,已知v=16cm ,则f <8cm ,故A 正确。

题练11 答案:D B A 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则像就越大,因此可以判断甲拍的像最大,故甲对应的为D ,同理可以得出乙对应B ,丙对应A ,丁对应C 。

题练12 C 解析: 人近视是由于成像在视网膜前,而近视的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睛是为了看清楚字,眯着眼睛是为了使晶状体变形,晶状体的焦距变大,使成的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

能力题练

一、1.D 解析: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相当于凸透镜,当夏天中午往叶子上浇水时,就像在叶子上放了许多个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会把叶子烫伤。

2.C 解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方法是佩戴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这样使光先经过凹透镜发散后再经过眼睛会聚,就能使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清物体。而凹透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故H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应大于0.05mm 。

3.D 解析:酒瓶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的人参是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4.C 解析: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只有C 是正确的。

5.C 解析:虚像时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显示,但可用眼睛观察到,所以A 的说法错误;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区,不是虚像,故B 错误;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如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是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 也是错误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显示,所以C 正确。

图1-6-21 图1-6-22

6.D 解析:放映时投影仪上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是上下左右都要倒过来,以前说平面镜成的像是左右互换。所以选择D。

7.A 解析:要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则物距u>2f,因为u=18cm,所以.f<9cm,故选A

8.C 解析:光屏上要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物距f

9.B 解析:题中要求找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选项,近视眼是成像于视网膜前,故③正确;矫正时使用凹透镜,故①正确,所以选择③①组合。

10.B 解析:视网膜上视神经传出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所以成像在这个位置时无法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

因此形成了盲点。

二、11.答案:CDF EG

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是: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而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12.答案:缩小

解析:瞳孔能够变化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多少,当光线强度大时,瞳孔会变小,当光线强度小时,瞳孔会变大。当从教室走向操场时,光线强度变大,则瞳孔要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

13.答案:放大虚

解析:圆弧玻璃中间比边缘厚,因而相当于放大镜,所以成的像为放大正立的虚像。

14.答案:(1)a (2)d (3)e (4)变大变大

解析:要在屏上出现最小的像,说明成的肯定是实像,并且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越大,像距就越小,成的像就越小,故要在光屏上得到最小的像,应该在a点;要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则物距应该最小,并且要是实像,故应该在d点;如果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说明这时凸透镜成的为虚像,所以应该在e点,因为这时物距u<f;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过程中,物距在减小,则像距将变大,像也将变大。

三、15.答案: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解析:投影仪利用了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因为屏幕上的画面太大,所以需要使像变小,我们可以改变物距和像距来调节,要使像变小,则物距应该变大,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应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8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觉的形成及功能特点。 难点:皮肤觉、嗅觉、味觉的相同性,互补性。 三、课程资源开发 相关的课堂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感觉到了什么?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读图P2】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1、音乐 2、花香 3、光线 4、温度 5、味道 学生还会说出很多,但只要理由正确都对。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对环境做出反应以更好生存的例子? 炒菜…… 【讨论P2】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都相同吗?分小组讨 论,小组代表发言回答:…… 说明每个人对外界环境的感觉都不一样,各有所好! 2、小明为什么要戴着耳机欣赏音乐? 个人喜好不同,不戴耳机可能会影响别人,你有影响过吗?或者其他方式?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测量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问】对外界的感觉,皮肤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拿你通过皮肤能感觉到外界哪些信息呢? 【答】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光滑还是粗糙…… 【实验P3】 1、两个人一组,随便找一样东西让对方去感觉(闭上眼睛) 那对于同一样物体,我们感觉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对于同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呢? 【做实验】 2、注意:用笔的后面点,轻轻的,然后交换。 如果用前面扎呢?触觉不等于痛觉 3、各种感觉几种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触觉比较:打麻将,用手指摸,手背不行。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精子呈蝌蚪形.这些遗 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 2、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 (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屏障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 换.这样就能避免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 6、人的生长时期 (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较平缓.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 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7、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子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 志着。 (3)内脏功能日益完善。脑调节功能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理解、分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同步练习6 浙教版

第六节眼和视觉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 A、u<f B、u=2f C、u>2f D、f<u<2f 2、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3、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 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C、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 D、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6、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 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7、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是 ()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8、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 10、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 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 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 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距离以外 11、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 () A、u2f 1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使用 的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50毫米,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毫米以外 B、50毫米以内 C、略大于50毫米 D、恰为50毫米 13、某人照完全身像后,再利用同一架照相机照一张半身照,则 () A、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B、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C、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D、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14、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些,应采取下面哪种方法? ()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1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厘米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 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30厘米 17、物体放在凸透镜12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 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浙教版科学七下光和颜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 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你可以帮它们分类吗?(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展示几幅有关光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感觉一些有趣的光现象:彩虹、日 食、影子、海市蜃楼、筷子为什么在水中会折断等。 问:你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 题 1、4 光和颜色(1) 日 期 2004.2.9 总课时 6 教学 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重点 难点 分析 1、 重点: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2、 难点:太阳光的组成;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激光手电筒、全反射器、太阳镜、微机、投影机、 学生准备:太阳镜、激光手电筒、太阳底下树荫下的光斑实验探究、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厚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准备引入] 利用媒体展示有关光的一些图片,在学生欣赏时提问:你为什么 能看到这些图片?(因为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你还能看见这些图片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题揭示] 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新课展开] 一、光源 问:那么光从哪里来?(学生举例) 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能够自身发光) 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观看媒体上播放出的一些物体, 判断是否是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 为什么? 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 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学案(1)(无答案)

[知识准备] 1、一种物质斜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出现象。 2、光的折射中,光路是的。 3、一颗葡萄放入盛有较多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去,你会发现葡萄发生了什么变化? 4、你会使用放大镜吗?很简单!只要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放大镜就可观察到放大的像,你试着用放大镜看远处的景物,看到的仍是放大的像吗? 5、你知道吗?在南极的一支探险队由于丢失了火种,面临着寒冷、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一切都靠了一块冰,使得探险队重新得到了火种。你猜猜,探险队所用的那块冰能对光起什么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 疑难点:老师,我想问您:。[目标扫描] 1、两种透镜的定义。(7) 2、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8、14、19)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与规律。(6、9、10、11、13、15、16、17、18) [化解重难点] 6、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A、u<f B、u=2f C、u>2f D、f<u<2f 7、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都有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9、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10、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11、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1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1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 识点总结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远视) 凹透镜:会聚作用,有两个虚焦点(近视) 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 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3.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g=kg 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属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两栖类(青蛙)& 昆虫 受精: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卵黄) 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胎盘

假胎生(卵胎生) 7.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新植物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根和茎的结合部位),胚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0.花的结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11.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12.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生殖(水螅),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主要):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 线)。 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 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 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地球公转 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教学设计

第六节眼和视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4、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5、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以上1和3 教学难点:以上2和3 三、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人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的90%的信息来自眼睛。哪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睛以及语言竟相关的知识。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些透镜的知识。 一、透镜 1、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外形,使学生能识别。(实物和课件)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情况。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会聚光作用,凹透镜的发散光作用,以及焦点和焦距。知道平行光经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懂得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照相机、放大镜和幻灯机(课件演示)课件演示2。

过度: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学习我们自己心灵的窗户——眼睛。 二、眼睛 1、老师出示人眼的眼球模型,由外向内介绍眼球的结构。 2、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眼球结构及其功能。 中膜 内膜 3、介绍眼球的折光系统及视觉的形成。 眼的结构 脉络膜:起营养、吸收多余光线作用 虹膜:环形,中有瞳孔,是光线进入的通 道,并能调节进入光线强度。 眼肌、结膜、眼睑、泪器等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 角膜:透明、有丰富神经末梢 睫状体:环形,调节晶状体曲度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 房水 (提供营养、保持眼内压力) 晶状体 (起到视觉的调节作用) 玻璃体(是浓稠透明的胶状液体) (2)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折光系统: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新)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 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案二 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 案二浙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学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的光线及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归纳他们的特点,并通过练习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会凸/凹透镜结构与凸/凹透镜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学习难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透镜的分类 放大镜:它是透明的,是透镜。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 请对它们进行分类。 ( 1 )( 2 )(3 )( 4 )(5 )( 6 )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有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有__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_。 透镜不一定是由玻璃制成的,可以由一切透明的物质制成,比如塑料、水、冰等。请观察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是哪一种镜。() 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呢? 二、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的作用: 实验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 实验2: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____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介绍: 1、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 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_。 2、透镜的光心与主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记作“O”; 通过透镜两边圆心的直线O1O2。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对环境的察觉 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内藏了味蕾,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波是传递声音的形式;15摄氏度时的空气,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脑的传导路线,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具体过程: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吧声音放大后传入耳蜗,耳蜗里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耳蜗内的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灵敏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即晕车,晕船;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 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人们通常用分贝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第三个特征就是音色。 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受到来自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在它表米的光,眼睛接受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所以感觉“黑色”;红色物体只反射(或透过)红色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外一种物质的表面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我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我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制成太阳灶; 透镜一般使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偏折; 从实验研究中可以的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f

七年级生物眼与视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35056.html,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35056.html,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眼与视觉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 分的功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 巧。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 力、预防近视;同时矢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游戏引入主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 正原理。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35056.html,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435056.html,

3edu. net

教育 3edu. net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 节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 ?猜物游戏:出示个用布遮盖的三个同学通过创设情景, 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触、听、看,将让学生深切 用计时器。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判断结果写在地感受到眼 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纸上,展示给全睛的重要 西。班同学。性,从而激 问题:分析答出:触起学生主动 (1)三个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觉、听觉、视觉。学习的愿 激趣引识这个物体? (2)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 时,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嗅觉、味觉、温 度感觉 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的工具 单位 固体体 积规则 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刻度尺 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 不规 则 间接测量法 (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 量筒或量杯 (细棉线、金属环) 液体体积 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 量筒或量杯 升(L )、毫升(m L )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测量内容 仪器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长度 刻度尺 米(m )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 =106微米=10 9 纳米 体积 刻度尺 量筒 立方米(m 3)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 天平 千克(kg )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时间 钟、表 秒(s ) 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温度 温度计 开尔文( K ) 摄氏度(℃)

2017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版

2017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人的感觉: 2.声音

3.光的传播 4.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远视) 凹透镜:会聚作用,有两个虚焦点(近视) 实像都是倒立的 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

5.眼球的结构 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1. 运动 2.力 3.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4.摩擦力: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

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属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7.二力平衡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两栖类(青蛙)& 昆虫 昆虫 3.受精: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卵黄) 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胎盘 5.

胎发育场所)、阴道 第一性征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 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性征 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 女;声调较高、盆骨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 1)出现第二性征 2)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3)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6.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假胎生(卵胎生) 7.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新植物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根和茎的结合部位),胚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8.种子的分类 有无胚乳 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 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 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9.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 理版)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少年期成年期胚胎幼蛙—成蛙 25、蝌蚪与成蛙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躯干和尾部游泳鳃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 26、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如两栖类(青蛙),有些昆虫(如:蚕、蝶、蛾、蚊、蝇、蜜蜂等):经历受精卵、幼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 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8题图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