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突发传染病

新突发传染病

新突发传染病
新突发传染病

卫生部关于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7-07-05

卫应急发〔2007〕2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当前我国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面临的挑战,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出发,我部组织制定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行。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为做好我国突

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制订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一、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当今,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突发急性传染病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新发现的SARS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报告SARS病例8098例,其中死亡774例,病死率达9.56%。自2003年以来,全球共有12个国家发现报告了31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191例。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曾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发生在1918年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先后造成近5千万人死亡。20世纪末英国首次暴发疯牛病,随着疯牛病的暴发流行,英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加拿大、香港

特区先后出现了变异性克-雅氏病(vCJD)病人,目前全世界vCJD病例已达134人,病死率高达100%。2001年在澳大利亚等国发现梅塔肺炎病毒引起较大规模的支气管炎和肺炎流行,造成婴幼儿的死亡。1998-1999年在东南亚出现的尼巴病毒性脑炎,共造成106人死亡,病死率达40%。在非洲、美洲相继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病毒出血热疫情发病凶险,且病死率高。

我国是受突发急性传染病影响较重的国家之一,2003年的非典疫情,仅我国内地就报告SARS病例5327例,其中死亡349人,病死率达6.55%。国家统计局测算的经济损失高达933亿元人民币,约占2003年GDP0.8%。自2005年10月以来,我国内地已经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4例,其中死亡15例。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美国、加拿大及泛美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联合制定了《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不断增加,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6℃,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增多,增加了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亿人。由于流动人口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基础性防病工作难以保证连续和稳定,容易导致突发急性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三)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放射性物质等的过度排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会引起生物体变异,产生新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

(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资源需求的扩大,人类生产和生活范围不断拓展,人与自然界中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接触的频率及方式有所改变,一些原本

在动物间传播的动物疫病开始向人间传播,导致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

(五)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目前,农村地区家禽、家畜饲养非常普遍,散养比例大,人和家禽、家畜接触密切,容易造成禽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基础卫生设施相对较差,不良卫生习惯尚难得到根本改变,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我国民族众多,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各异,部分地区的居民延续着食用野生动物、生食海产品或禽类的习惯。有些地区的居民,将猎捕野生动物作为经济来源,增加了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时间空间被放大。

(七)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交通工具现代化,致使国家之间和地域之间人员往来、物资流通更加广泛,增加了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的危险。

(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不断深入,甚至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在实验室合成新的致病微生物。然而,生物安全管理依然存在漏洞,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构成新的隐患。

(九)尽管人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掌握了一些有效的科技手段,但对突发急性传染

病认知程度仍非常有限,防控和救治的成本昂贵。因此,预防为主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方针。

二、防控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臵能力,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具体目标

1.发现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2.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能力,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立症状监测报告系统。

3.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臵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预案体系,加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准备。

5.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

部门间、地域间以及国际社会间的沟通与合作。6.搭建中央和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科研攻关的技术平台。以病原微生物、预防性疫苗、救治药物和检测方法作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7.培养和储备专门的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8.建立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分子分型数据库,科学、有效处臵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

9.研究我国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规律、感染情况及传播媒介,为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提供基础数据。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1.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各地应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卫生发展整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2.制定和实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有关的人员培训、物资储备、重点实验室建设、现场控制、医疗救治等中长期规划。加大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投入。

3.制订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政策,医疗救治专项经费支持、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对患者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排查、诊断、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1.指挥协调机制。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工作应体现政府领导、专家参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机构实施、部门配合的指挥协调机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分级管理和分级响应机制。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咨询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收集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防控对策。上级卫生部门应指导下级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和医疗救治,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臵工作。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在卫生部与各省指挥决策骨干网的基础上,扩展与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络,形成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网络,满足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时应急指挥的需要。

2.信息沟通机制。卫生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全球观,与国内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通报

国内外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发展规划等信息,及时获取国境卫生检疫、国外疫情动态等与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相关的信息,掌握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动态。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反馈和共享平台,使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反馈,加强实验室诊断结果对临床救治的信息反馈等。切实加强机构之间、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风险沟通和管理能力。制订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沟通计划,营造出社会稳定、公众参与的有利环境,科学有效地防控突发急性传染病。

3.部门协作机制。突发急性传染病多来源于动物或由国外输入,要建立并完善卫生、农业、林业、国境卫生检疫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共同研究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对策,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轻突发急性传染病危害

1.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鼓励公众积极配合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采取疫苗免疫、媒介控制、旅行劝告、检疫通告、

隔离等措施控制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

3.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实验室感染的发生,以及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降低环境因素引起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

4.加强对野生动物管理,避免公众接触、食用野生动物,降低野生动物源性突发急性传染病传播给人的风险。加强活禽市场管理,规范活禽养殖、免疫、运输、销售行为,减少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风险。

(四)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早期预警能力

1.完善监测系统。在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以突发急性传染病为重点的综合性监测系统,逐步完善对重要临床症候群、不明原因死亡、药品及卫生用品销售、学生缺课、实验室病原学等综合监测,提高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预警能力,不断改进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质量。

2.发挥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中的哨点作用,提高医务人员早期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突发急性传染病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工作,制订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现、报告、转诊、密切接触者管理等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医疗机构日常报告信息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互通,动态收集分析传染病主要症状信息,及早发现突发急性传染病。

4.开展媒介生物和宿主监测,建立生物样品资源库。与农业、林业等部门配合,开展动物疾病监测,关注动物的异常发病和死亡,做到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哨点前移。

5.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能力。综合利用各种监测资料,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进行预警。研究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制定早期预警技术方法。建立国家、省级、市级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平台,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能力。

(五)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1.在现有实验室条件和设施的基础上,分区域建设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实验室,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特长和优势,研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试剂,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提供技术储备。

2.建立网络实验室,逐步建立起方法和标准统一的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网络系统,提高实验室安全

水平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能力。设立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参比实验室和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心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室设施,引进和开发一些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检测、诊断方法。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全面促进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水平的提高。

3.制订实验室标本采集、运输、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建立规范的生物样本库,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甄别与比对提供资源。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能力

1.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人员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规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专家库,组建应急反应队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培训计划,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并提供师资,为各地应急队伍提供支持。

2.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培训基地。结合疾病控制培训基地的布局,根据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和需要,分区域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培训基地,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培训工作。

3.适时组织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臵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队伍的实战能力,找出

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反应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4.广泛开展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现、报告、防护、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全员培训,提高其发现、报告和处臵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5.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援外应急处臵小组,必要时赴国外学习了解和帮助处臵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同时作为我国应对输入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技术力量储备。

(七)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储备机制,完善疫苗及药物、试剂等应急物资的调运机制,明确财政经费保障政策。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及供应,用于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成立专门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物资储备机构,建立物资储备信息库。做好新亚型流感病毒疫苗生产技术和中西药品、以及其它突发急性传染病疫苗和药品储备。

(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坚持依法防控突发急性传染病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补充相关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臵预案。对已经在国外发生并有可能输入我国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在借鉴

国外的防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的应急处臵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可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借鉴SARS防控经验,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建议国务院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范畴。

完善新亚型流感病毒大流行应急预案和SARS应急预案,制定炭疽、脊髓灰质炎暴发流行应急预案和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臵方案。

(九)根据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

从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困难,结合我国当前突发急性传染病研究的进展和现状,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应用科学理论和应用性技术以及疫苗和治疗药品等研究。重点开展SARS、新亚型禽流感疫苗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治疗药物以及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试剂的研究。

(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1.认真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加入全球性和地区性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和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和实验室网络,广泛开展国际突发急性传染病合作研究和控制项目,努力提高我国在各种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技术水平。分享我国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积累的经验,对需要帮助的国家给予技术支持。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其他国家的合作,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和调查控制项目。

2.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的双边及多边合作,了解周边国家和地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趋势,提前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的各项准备工作。

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题汇总

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 题汇总 本题库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北京、山东、河南、江苏、湖南、海南、四川、陕西、云南、安徽、甘肃、浙江、辽宁和河北等省份提供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试题,组织我中心及安徽、湖北、北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四川、云南和新疆等省专家进行多轮筛选、核对及改造后编制而成。 本题库供全国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日常学习、测试、岗位练兵或技能比赛等活动使用。也将从中抽取部分题目作为XX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的试题。 XX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基本题库 一、单选题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_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D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 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的条件是:E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_________宣布:C A、任何人 B、任何机关 C、原决定机关 D、疾控部门 4.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哪条原则范畴的内容:A A、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B、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C、加强监测、积极救治 D、科学分析、积极应对 5.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体现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什么原则:A 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B、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C、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D、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2019年继续教育《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问题详解

开头为() ()黄热病的表现为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D、阳气暴脱证 ()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邪犯肺卫 ()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回元固脱,解毒开窍 C、正虚邪陷 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D、稚普岛()等医疗器具和物品要实行专人专用 D、以上均是 ()的推荐方剂为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D、正虚邪恋 ()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A、邪犯肺卫 ()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A、接触传播 开头为【A】 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要求,医疗机构中的高危险区域是() B、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 埃博拉出血热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死亡D、12天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严格执行() C、首诊医师负责制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C、隔离病房 埃博拉出血热非重病患者发病后()逐渐恢复D、2周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A、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 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 D、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的保肝抗炎治疗宜应用()C、甘草酸制剂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治疗措施为()D、对症和支持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不包括() A、接触过被来自疫区的食品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C、5-12天 埃博拉出血热需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进行病毒分离D、Vero、Hela等细胞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 C、2-21天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B、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之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2小时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C、4-5天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曰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多见 D、肩部、手心和脚掌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 D、医用防护口罩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地面()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A、每天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擦拭消毒C、500mg/L-1000mg/L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dden infectiou s disease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突发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1.1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 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1.2 应急响应程序 1.2.1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 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 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

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2.2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 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 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 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4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 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

传染病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 传染病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规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范学校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休健康与生命安全,害,《学校卫生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1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2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3 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 大力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休师生员工的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加强日常监测,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2 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 . 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3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制定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项突发事件2防治落实情况。 普及突发、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3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及时掌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疫制度,4、及时督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握师生的身体状况,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5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

新突发传染病

卫生部关于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7-07-05 卫应急发〔2007〕2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当前我国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面临的挑战,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出发,我部组织制定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行。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为做好我国突

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制订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一、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当今,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突发急性传染病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新发现的SARS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报告SARS病例8098例,其中死亡774例,病死率达9.56%。自2003年以来,全球共有12个国家发现报告了31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191例。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曾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发生在1918年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先后造成近5千万人死亡。20世纪末英国首次暴发疯牛病,随着疯牛病的暴发流行,英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加拿大、香港

2020年最新疫情防控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避免或减轻传染性疾病造成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 三、引用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四、管理内容 1、复工前准备 1.1 公司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副厂长、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传染性疾病疫情期间的管理调度工作。 1.2 复工前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储备红外测温仪、75℃酒精/84消毒液、喷雾器、防护口罩、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并提前规划好隔离观察室。 1.3 领导小组应针对染性疾病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制定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并提前发送到各部门学习。 1.4 各部门负责人需在复工前提前统计各自人员预备到岗情况并汇总报告到办公室,办公室汇总上报领导小组便于工作安排;部门负责人应先行对本部人员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员工应通知其延迟到岗(至少痊愈后三到五天内无异常)。 2、复工后管理 2.1 复工第一天进行全员健康排查,所有员工进入公司前必须佩戴口罩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检查合格准予入厂;体温超过37.3℃禁止入厂,并由领导小组安排专人送至就近医院治疗并安排在厂外职工宿舍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症状如无减轻立即送往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上报;开车进厂的员工,所有车辆进厂时需要先进行车辆消毒处理方才进厂。(人员入厂检查处置流程见附件1) 2.2 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工厂前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检查合格经领导小组同意方可入厂;体温超过37.3℃禁止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方案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一、突发传染病应对 我国卫生部要求对突发公共卫生做到: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队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体系,迅速应对做好监测、预警与报告,确保迅速、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一)各级人民政府 1、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2、设施、设备参加应急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3、划定控制区域 4、疫情控制 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等。 5、流动人口管理 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对传染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观察、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对出入境、进出疫区和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和物资、宿主动物进行检疫查验,对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留验。

7、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实事,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 8、开展群防群治 9、维护社会稳定 10、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1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卫生行政部门 1、调查与处理 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2、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3、应急控制措施 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 4、开展技术培训 5、督导检查 6、发布信息与通报 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 7、制订技术标准和规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等事件,组织力量制订技术标准和规,及时组织全国培训。

最新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应急预案

精品文档 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件》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 、普及各类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

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精品文档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钟廷纯副组长:钟金水组员:全体班主任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 、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 、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及时向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精品文档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17972

庄口初中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分工 组长:刘斌校长负责防控全面工作 副组长:刘恩副校长具体负责防控的日常工作 成员:李常胜(教务主任)杨瑞学(总务主任)各班班主任 二、防控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例行晨检与午检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政教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班主任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政教处负责对全体教师,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做好晨检与午检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政教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认真填写晨检与午检(晚检)日志,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杜绝瞒报、漏报与越级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三、应急措施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为做好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制订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一、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 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当今,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突发急性传染病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2003年新发现的SARS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报告SARS病例8 098例,其中死亡774例,病死率达9.56%。自2003年以来,全球共有12个国家发现报告了31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191例。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曾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发生在1918年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先后造成近5千万人死亡。20世纪末英国首次暴发疯牛病,随着疯牛病的暴发流行,英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加拿大、香港特区先后出现了变异性克-雅氏病(vCJD)病人,目前全世界vCJD病例已达134人,病死率高达100%。2001年在澳大利亚等国发现梅塔肺炎病毒引起较大规模的支气管炎和肺炎流行,造成婴幼儿的死亡。1998-1999年在东南亚出现的尼巴病毒性脑炎,共造成106人死亡,病死率达40%。在非洲、美洲相继出现的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病毒出血热疫情发病凶险,且病死率高。 我国是受突发急性传染病影响较重的国家之一,2003年的非典疫情,仅我国内地就报告SARS病例5 327例,其中死亡349人,病死率达6.55%。国家统计局测算的经济损失高达933亿元人民币,约占2003年GDP 0.8%。自2005年10月以来,我国内地已经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4例,其中死亡15例。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美国、加拿大及泛美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联合制定了《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不断增加,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6℃,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增多,增加了传染病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预防、控制公司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秩序和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和《湛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工作目标 宣传普及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公司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 4工作原则 4.1高度重视,预防为主。要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克服松懈和麻痹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群众性防控工作的宣传,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督促、检查和落实。 4.2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部门建立一把手负责机制,对

于因工作马虎、监控不严、汇报不及时、处理方式不妥当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将追究责任。 4.3突出重点,快速反应。突出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和重点群体的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控、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5组织机构 5.1公司成立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落实公司突发传染病的应急防控工作。成员如下: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爱卫工作的公司领导 组员:后勤中心经理安质部经理、调度室主任、公司办主任、人力资源部经理、计财部经理、湛江港公安局调顺港区派出所所长、门卫队队长。 5.1.2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司后勤中心,负责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 6职责 6.1公司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湛江市和上级政府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单位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6.2检查、督促公司各部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修订版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和终止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响应程序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特别重大以下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 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奖励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责任 对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抚恤和补助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 案(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泉港区天竺中学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 案 为确保在发生传染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㈠学校成立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部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求助当地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教育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5.根据需要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6.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 ㈡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㈢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校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应急状态期间,各部门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主要领导及值班人员电话要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并保持24小时畅通。 ㈤成立突发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联络医院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 ㈥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服从配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㈦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由保卫处或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二、应急调查与救治 ㈠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办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协助有关医疗技术机构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㈡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应当立即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提供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

2016年广东卫生应急培训-突发性急性传染病防控课后作业答案汇总

1、流行病学中的预防共分为几级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6级 2、JohnSnow提出“霍乱毒”在人体内繁殖并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是在哪一年 A、1831年 B、1849年 C、1854年 D、1883年 E、1890年 3、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A、必要且充分 B、必要但不充分 C、充分但不不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紧急准备周期的是 A、计划 B、组织装备 C、培训 D、演练 E、收集数据 5、下列不属于确定因果关系必须要满足的五条标准的是 A、联系的强度

B、结果的一致性 C、递进关系 D、言之有理 E、生物学梯度 1、新发传染病是指在过去20年内在人群中的____有所增加或者在将来有可能增加的感染性疾病 A、患病率 B、发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死亡率 2、“传染病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现的地方”,属于新发传染病分类中的第____类型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3、新发传染病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杂,下列哪种新发传染病所占比例最大 A、病毒性 B、细菌性 C、寄生虫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 4、新发传染病通常不会体现的特性的是 A、能够造成跨区域甚至全球性播散 B、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 C、公共卫生医生不认识,难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D、发生的时间、空间和人间具有确定性 E、蔓延范围、发展速度、结局很难预测 5、下列属于新发传染病促进因素的是 A、科技进步 B、医学发展 C、环境改变 D、人类及微生物的改变 E、以上都是 6、下列属于是新发传染病的危险因素 A、富裕 B、旅行或贸易限制 C、城市化 D、环境保护

最新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最新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1 为认真落实商丘市教育局《关于关于加强春季学校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教体卫52号文)要求,及时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抓紧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营养健康保障工作,维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有效防控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八里堂中心校开展了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现总结如下:—、明确责任,加强领导。 中心校建立了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预案。明确了报告人。要求各中小学也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缓报,不漏报、不瞒报。 二、学习知识,落实措施。 中心校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专题培训,在中小学生之间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介绍传染病相关知识。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传染病人的排查、病人隔离落实情况、室内通风、消毒药品购置及消毒情况、晨检和学校环境卫生等。 1、加强了预防传染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集中开展了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校内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隔离预防措施,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成为卫生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教育学生不吃“三无”食品和生冷食品,不到校外流动摊点购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等。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症状、潜伏期、消毒等常识,保障了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2、学校广泛开展爱国卫主运动。各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大扫除活动, 学生讲文明、爱卫生的习惯已基本养成。各班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制,教室每天坚持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对教室地面进行消毒。 3、学校建立了学生晨检制。执行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具体山班主任对到校学生进行晨检,密切关注学生出勤情况。如在班级中发现学生不明原因病情异常增多,立即汇报校长。发现符合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市有关规定。 1.3工作原则 1.3.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1.3.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1.3.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2指挥机构及职责 2.1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永 副组长:吴昌飞青松王其营袁召波 成员:校委会其他成员及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人检查,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卫生场所的清洁卫生。 (6)及时向当地卫生院(室)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2.2后勤保障组

医院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所有成员国加强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病例的监测。目前,我国已进入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SARS、新型冠状病毒等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为切实做好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预防重大疫情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控制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成立疾病防控领导组及救治专家组 为了做好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医院成立防控工作领导组及救治专家组,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1、疾病防控领导组机构成员 组长:副组长: 2、疾病救治专家组机构成员 组长: 成员: 3、医院设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处。

三、加强主动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等工作。 认真做好门急诊登记,坚持发热病人分诊制度,切实加强我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尤其是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报告、实验室检测、风险评估和排查,以及相关管理等工作。 疑似及确诊病例由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四、做好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事件应急准备工作 按照《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等预案和有关管理办法、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做好相关检测试剂、耗材、药物、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品的储备,明确调用程序,确保上述物资可及时有效地使用。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报告意识,提高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能力。 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五、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配备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 六、加强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旦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疑似人禽流感、疑似SARS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等疫情,立即逐级上报综合管理办公室、疾病防控

最新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山盆镇高雄小学2016年春传染病 防控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校为了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始终有一支卫生防病健康安全领导小组队伍。 一、晨检制度的落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与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学生健康晨检制度,对在校学生实施晨检。我校从“手足口”传染病开始到现在一直坚持着晨检制度,如有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时,或出现水痘等传染病及时报告并对该班级进行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二、健康教育常规化 学校组建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校广播、学校黑板报、各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一)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 学校利用校广播、宣传画廊等宣传阵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向教师、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宣传。 1.每班在健康教育课上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宣传画廊向学生宣传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3.卫生老师利用广播进行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主要内容有: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4.每班利用健康教育课时间上一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课,秋冬季疾病、手足口病。 (二)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健康意识 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 1.积极、主动地预防感冒。在大范围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开展预防活动,在教室里熏醋杀菌,开窗通风。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 医院突发性传染病应急预案(二)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性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3、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 39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

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 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 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5、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