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七下文言文阅读理解选择题

一、《孙权劝学》选择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

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后文的对陋室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以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跌宕起伏,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四、《爱莲说》选择题。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10题 1.本文作者是我国代的政治家、文学家。(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3.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2)薄暮冥冥()..(3)把酒临风()(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5)谪守巴陵郡 ( ) (6)百废具兴 ( ) ..(7)朝晖夕阴 ( ) (8)去国怀乡 (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6.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 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 是。 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 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1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去之南都入学舍()..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 17.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3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人名)。(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 三、(北京课标A)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一—————,根本原因足———一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十一、(淮安) 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16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八年级(上)文言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学号 《三峡》 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4、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部编版八下期末文言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桃花源记》 【内容理解】 1、[作者作品] 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主题归纳]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园、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写作特色] 层层设疑,激发读者兴趣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若有若无的仙境,作者层层设疑。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渔人;没有名字;写桃源仙境人间似有似无,又不说它确切地点;写桃林通道,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待进桃源,顿现一幅人间生活图景。可渔人出而复寻,本做好的标志又消失了,无迹可寻。最后刘子骥寻而未果,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迷”。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练习巩固】 一、解释加点的词 (一)字词解释。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 3、落英 ..缤纷 ..()() 4、渔人甚异.之() 5、欲穷.其林() 6、仿佛 ..若有光() 7、才.通人() 8、豁然开朗 ....() 9、屋舍俨然 ..() 10、桑竹之属.()11、阡陌 ..交通 ..()() 12、鸡犬相闻 ..() 13、悉.如外人() 14、黄发 ..垂髫 ..()() 15、咸.来问讯() 16、遂.与外人间隔 ..()() 17、皆叹惋 ..() 18、各复延.至其家() 19、此中人语.云() 20、便扶.向.路()()21、及.郡下() 22、诣.太守() 23、遂.迷() 24、欣然 ..规.往()()25、未果.() 26、寻.病终() 27、无问津 ..者() 28、捕鱼为.业() 29、具.答之() 30、一一为具.言所闻() (二)一词多义。 1、舍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 2、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3、寻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5、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二、翻译句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繁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中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林、竹园之类。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他们)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8分) ①可见一bān【】②风mǐ全球【】 ③zhū如此类【】④如火如tú【】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2分)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如,见利而忘义。(钱泳《治水必躬亲》) ⑥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迢迢牵牛星》)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一联引用了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融合,有表达了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⑩《别云间》(夏完淳)中“;”两句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 3.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书,叙述了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书中写到“保尔曾经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其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请用扼要的语言把你所了解的保尔“四次死里逃生”中的第二、三次内容按照要求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国学、诗歌应该教孩子怎么学?孙校长指出,①国学诗歌经典因其具有语言精炼,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②教学时应以背诵和诵读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四篇文言文语段复习题及答案

20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四篇文言文语段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岳阳楼记》复习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耀一作:隐曜;淫雨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给加点字注音。 属( zhǔ)予作文以记之霏霏(fēi)冥冥(míng)霪(yín)雨 皓(hào)月心旷神怡(yí)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潇(xiāo)湘浩浩汤汤(shāng)谪(zhé)守朝晖(huī) 二、解释重点词。 1、百废具.(都)兴 2、横无际涯.(边) 3、朝晖.夕阴:(日光) 4、大观.:(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6、山岳潜.形(隐没) 7、薄.暮冥冥:(迫近) 8、不以.物喜,(因为) 9、翔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10、何极 ..(哪有穷尽) 11、樯倾楫摧.:(断折) 12、把.酒临风(持、执) 13、微.斯人(无、没有) 14、春和景.明(日光) 15、增其旧制.:(规模) 16、去.国怀乡(离开) 17、而或.(有时)长烟一.空(全) 18、予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之心( ..). ..思想 19、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重点词: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惊,有“起”、“动”的意思)

初三文言文选择题归纳

初三文言文选择题归纳 一.为学 通过贫富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说明主观努力对成败的作用,其实人们只要刻苦努力,克服困难,就能取得成功。【白鹤堂文集》清朝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文学家】 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D ) A.第一段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观点:做任何事难易转化的关键在于“为”。 B.富僧的两句“子何恃而往”充满着对穷僧的嘲讽之意。 C.作者以一富一贫两位僧人的对比,证明了客观条件对一件事的成功没有影响。 D.结尾处的“蜀鄙之僧”指的其实只是穷僧一人。 (A错在反问句,应是设问句;B错在第一句应是怀疑、疑惑,而不是嘲讽;C错在证明的是主观的努力实践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C ) A.首段通过“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学”的对比,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B.蜀鄙穷僧的故事生动地证明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这句话。 C.作者主要运用语言、肖像描写刻画了穷僧知难而进的人物形象。 D.末段由此及彼,将穷僧成功的经验加以引申,重申了文章的观点。 (错在没有肖像描写) 二.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 以下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A ) A.文章第二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第三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方的失利可以推断:攻城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凭借“人和”无坚不摧。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其在治国中的意义。(错在“三里”、“七里”都是形容防守地域之小) 以下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D ) A.第二段运用例证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 B.第三段用排比句强调了“地利”,从而得出“地利不如人和”。 C.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进行了更深一层的论述。 D.第四段总结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应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下列对“得道者多助”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D ) 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能懂得统治方法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D.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A A.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本文的论点是“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本文的论点是“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文言文课内阅读篇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 1 —7题 风烟邑()净,天山共色。从丄)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_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 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7、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初中语文版九年级文言文选择题

愚公移山 一、解释下列词语 方:河阳:且:惩: 塞:迂:室:毕: 平险:指:献疑:杂然: 许:子孙:三夫:箕畚: 易节:毛:固:彻: 穷匮:厝:陇断:若: 二、解释下列加点虚词 且焉.置土石其.如土石何 曾不若.孀妻弱子有子存焉. 三、翻译下列句子 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残年余力: 何苦而不平: 感其诚: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2、第一段:写故事背景。“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写移山困难设下伏笔。 3、第二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故事的开端,第二层详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的情节的高潮。 4、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5、第四段:用神话结尾,同时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但以神话结尾不能突出愚公的精神。 6、这篇寓言故事不太完整,作者善于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

扁鹊见蔡桓公 一、解释下列词语 有间:居十日:故: 汤熨:属:请: 二、翻译下列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望桓侯而还走: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不要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时间线索清清楚楚。 3、第一层: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二次见面,这是故事的发生。 4、第二层:写两个人的第三、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这是故事的发展。“望桓侯而还走”直接写出了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 5、第三层:交代故事的结果——桓公病死,这是故事的结局。“居五日”、“桓侯体痛”,可见病情发展之快,病情之严重。 6、这个故事具有明显的劝谕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7、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扁鹊医术高明。本文不到二百字,平铺直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 一、直接型默写 1.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5. ,君子好逑。(《关雎》) 6.求之不得,。(《关雎》) 7. ,白露未晞。(《蒹葭》) 8.微君之故,?(《式微》) 9.挑兮达兮,。(《子衿》) 10.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佳肴》) 16.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17.食不饱,力不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18.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21.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2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3.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4.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

寓居作》) 2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理解型默写 陶渊明《桃花源记》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快乐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柳宗元《小石潭记》 4.运用侧面描写,既表现了鱼的情态也表现了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通过对环境凄凉的感受,流露作者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的的句子是:,。 《关雎》 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表现青年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充满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7.“,。”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诗中运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求而不得而痛苦难眠的诗句是:,。 《蒹葭》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入物淡淡的凄婉之情。这几句诗在今天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在水一方》的一部分。 10.“溯洄从之,。,宛在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驴不胜怒()技止此耳()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罔不因势象形() ③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2个)。(2分)

八下文言文选择题

八下文言文选择题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性嗜(shì)酒造饮辄(zh?)醉 B.短褐(ha)穿结曾不吝(lìn)情去留 C.箪(dān)瓢屡空汲汲(jí)于富贵 D.若人之俦(sh?u)衔觞(shāng)赋诗 2、下列词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置酒而招不蔽风日不求甚解 B、不慕名利忘怀得失期在必醉 C、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D、欣然忘食闲静少言造饮辄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记乃记之而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以其境过清因以为号焉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 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6.下面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 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 7.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8.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岳阳楼记》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D.《岳阳楼记》《小石潭记》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9、加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霪雨yín 朝晖夕阴huī B.皓月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zhǐtīng C.骚人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mǐng D.怒号háo 舟楫jí心旷神怡yí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习题(整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 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 7.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10.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11.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分别代表什么?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第五单元 一、积累·运用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20分) ①墨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 么? ; 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 情?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阅读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七下文言文阅读理解选择题 一、《孙权劝学》选择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 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后文的对陋室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以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跌宕起伏,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四、《爱莲说》选择题。

八年级下重点文言文选择题

八年级下重点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异水”,先写“缓流”,突出澄澈,再写“急湍”,突出凶猛。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自然段承“异水”二字,按先后顺序抓住“清”和“急”的特点,具体生动地说明;第三自然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奇山异水之美。 B、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直接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C、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子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风光,从“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描写秀丽的山川景物,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 B、作者善于把握景物在空间位置、形态动静、音响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善于抓住景物的各种特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个角度,极有层次地进行描写,使得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小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D、文章第二自然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动态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静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文章写山时从视觉的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 C、文章写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从听觉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响曲,使得整个山林变成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使人心旷神怡。 D、文章最后补写的山峰上的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茏,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又照应前文的“寒”字,这里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山的“奇”。 《马说》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2021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训练: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不丢分系列含解析(9)

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 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王监国 ..,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 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 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 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 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 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 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 于政,大臣希得见。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孜 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 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选自《明史·彭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解析:选B“引义”的主语是“时”,“咨之”与“时”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谅直”意为“诚信正直”,是李贤对彭时品质的表述,其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 项,答案为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