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集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集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集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集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逆向物流受到了企业界和理论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逆向物流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社会的经济、资源、环境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企业也不断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在逆向物流方面的竞争力。本文阐述了逆向物流的概念、成因及类型,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就如何促进逆向物流在我国更好的发展问题, 在策略和具体操作层面给出了应对措施。关键词: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策略;文献综述

一、逆向物流概述

(一)逆向物流的定义

对“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较早的描述由Lambert 和Stock 在1981 年提出,后来有许多研究者给出了各种定义,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备或公认的定义。国外对逆向物流的最新权威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下属的逆向物流执行协会(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2002 年的定义:与传统供应链方向相反,为恢复价值或合理处臵,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实际流动而进行的有效计划、管理、控制的过程。后在《供应链全景———物流词条术语2003 年9 月升级版》中进一步将逆向物流解释为:由于修理和信誉问题,对售出及发送到顾客手中的产品和资源的回流运动实施专业化的物流管理;②2003 年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从制造、分销或使用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臵点的过程;③美国学者Rogers 等在综合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逆向物流是从消费点到起源点的物料、在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动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物料重新获取利润或进行恰当处理。

在我国,《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则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①回收物流,即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②废弃物物流,即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

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要晚一些,但是对于逆向物流的本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逆向物流的成因分析

从企业的角度看, 逆向物流形成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 1) 法规强制: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强制立法, 责令生产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要求他们回收处理所生产的产品或包装物品等。如德国1991年颁布的关于包装材料的条例中, 要求厂商回收所有销售物品的包装材料; 荷兰则要求汽车制造商对所有为旧汽车实行再生( Recycling)。我国也将于2003 年出台并开始实施《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 该《草案》明确规定制造商有义务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 其他相关法规和条例也将陆续出台。

( 2) 经济效益: 企业通过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减少物料的消耗、挖掘废旧物品中残留的价值, 直接增加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 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提升企业的环保 象、改善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出于经济效益考虑的物品重新利用的情形主要以美国为代表, 机器零部件的再制造( Remanufacturing ) 就是典型的例子, 检修后的废旧产品可当成备件或卖给二手市场, 而检修费用只是原先产品制造成本的一小部分。

( 3) 生态效益: 由于垃圾填埋和焚化不但会造成资源损耗, 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不利于生产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故要求生产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出于生态效益考虑的物料重新利用的情形主要以欧洲为代表。Christian Gotzel 等在1999 年用实际事例验证了循环重复利用物料行为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效用, Giannis T Tsoulfas 等于2002 年研究了SLI电池的回收处理网络以及电池回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 4) 社会效益: 生产企业回收利用所生产的产品, 符合社会发展的“绿色”思路, 从而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以上几种驱动因素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往往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例如, 若增加废物的处理成本, 则会使得废物减少更多, 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又表现出另一种新的市场机会,导致经济效益提高。

(三)逆向物流的分类

为了对逆向物流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需要对逆向物流进行分类。当然,不同的分析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有的文献按逆向物流形成的原因将逆向物流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以及包装回收等六类。也有按回流物品的特征和回流流程,将逆向物流分为低价值产品物料逆向物流、高价值产品的零部件逆向物流及可以直接再利用的产品的逆向物流等三类。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则将逆向物流分为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类。

①回收物流,即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

②废弃物物流,即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要晚一些,但是对于逆向物流的本质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问题

我国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循环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责任制度,逆向物流发展已初具规模:法规和责任机制的初步建立,我国逆向物可依据的法规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法》;生态园区的逆向物流发展初具规模,我国从1999 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园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2001 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广西贵糖(制糖)生态工业园区和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初步建立了“再制造”逆向物流与“再利用”逆向物流的试点,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仍然滞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企业对逆向物流认识上的障碍

由于逆向物流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信息不畅通等特性,使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和逆向物流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所以,当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发生冲突时,企业管理者常常会放弃逆向物流。很多企业认为实施逆向物流成本高,短期内很难获益,忽视了对废旧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利用资源的闲臵和浪费。尤其在生产繁忙时,企业将逆向物流活动长期搁臵,这不仅延长了产品的退货处理速度,也增加了企业的仓储成本和处臵成本。由此可见,发展逆向物流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企业和社会对它缺乏足够的重

视。

(二)资金和逆向物流人才匮乏,影响逆向物流的发展

逆向物流回收处理中心的建设、废旧产品处理设施的配臵以及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投资回收期较长。此外,当前逆向物流从业者多为刚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没有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逆向物流的行业标准,不能胜任信息化和标准化的逆向物流管理和操作,很难与国际逆向物流业接轨,成为制约我国逆向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原因之一。

(三)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逆向物流从业人员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包装箱、旧家电、家具等可回收利用的与不可回收利用的都随意丢弃,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超市商场免费购物塑料袋的禁用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将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民心还需一段时日。许多的生产者认为他们不应该对顾客使用过的产品负责。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和顾客都希望生产商能减少产品对自然所带来的污染。我国在技术上应当能够做到零排放,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完善的回收体系,使回收处理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良好的回收处理技术得不到使用和推广。

(四)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滞后

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环境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依据,但是逆向物流没有引起业界甚至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许多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往往认为自己不应该对消费者使过的产品负责终生(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有效的责任机制对他进行约束。因此,企业不愿意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方面投入相关人力和财力,从而很难形成畅通、高效的逆向物信息系统,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将直接影响逆向物流的发展。

(五)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和高昂的费用阻碍着逆向物流的发展

在传统的前向分销中,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控制产品的供应时间、数量、质量、销售的范围等,而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回收产品的供应通常不由生产企业决定。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回收时间等通常是由产品的拥有者决定的(产品的拥有者可能是零售商或最终顾客)。所以,很难预测何时、何地、有多少、

何状况的商品或包装材料进入逆向物流的渠道。由于许多回收的商品需要人工检测和处理,所以其效率很低,并且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因此,一些企业明知逆向物流能带来效益的改善,却也因为高昂费用而放弃对其改善

(六)逆向物流缺乏规范化管理,安全隐患大

目前中国废品的回收主要是一些农民工在做,他们自发地集中到中国各大城市从事废品收购、垃圾捡拾以及相关的分类整理、运输等工作。我国现有的逆向物流可依据的法规仅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法》。但由于物流在我国仍属新兴事物,对逆向物流的认识仍没有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也没有相关的法规和责任机制进行约束,所以逆向物流系统中没有形成畅通的供应链。

三、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对逆向物流的重要性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培训等,改变企业对逆向物流的传统认识,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提高逆向物流的处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促使企业尽快实施其逆向物流活动,带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对于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逆向物流的特殊性,需要考虑不同运作模式对企业成本,质量,柔性,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还必须考虑企业的战略选择,公司技术设备能力,对供应商管理能力,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达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目的。

(三)加强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应用信息技术也是发展逆向物流的重要手段。在逆向物流中,使用条码技术可使物品管理非常简便。另外,数据管理技术不仅可使企业追踪产品在客户之间的流动信息,同时也允许企业辨识出于回收目的的产品返回比例。而全面改善电子商务环境,打造逆向物流的智能化电子商务平台,也是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之一。国外许多著名的企业,如施乐公司、通用汽车、IBM、柯达、佳能、3M、强生等都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引进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系统,在逆向物流管理领域降低由退货等造成的资源损失率。

(四)完善法制环境以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

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借鉴欧洲国家的做法,在欧洲,欧盟制定了包装和包装废品的指导性意见,减少垃圾掩埋的废品处理方式。意见中规定了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装材料的方法,并根据供应链环节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相应的年营业额,提出了企业每年进行垃圾回收和产品再生的数量要求。目的是使生产者共同承担产品责任,改变企业对从产品生产到最终废品处理的管理方法。

(五)建立集中式回收处理中心

建立集中式回收处理中心是逆向物流高效运作的基础和前提。逆向物流流程上所有的产品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到其最终的归属地。设立集中退货系统,有利于给每个购买回收产品的客户提供最大的供给量;可以使得公司尽可能地回收退货产品,并由专业人士对其分类来确定每一产品的最好归属地。

(六)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逆向物流(即逆向物流外包)企业由于专门从事物流业务,因而专业化作业能力强、质量高。他们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仓储、运输服务,并根据客户需要,对退货产品进行抢救、处臵或退回给制造商。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具有信息网络丰富、成本低廉和管理水平高等优点,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缺乏从事逆向物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因此,由第三物流企业进行逆向物流运作具有明显优势。这也使生产企业可以集中主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降低产品回收成本。据悉,国际物流巨头,如UPS、联邦快递等已经进入逆向物流服务领域。第三方逆向物流将成为未来逆向物流发展的趋势。

三、结束语

我国企业的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但是,逆向物流在国外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普遍受到各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逆向物流中有很多商机,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

都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政府监管及投入和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方面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逆向物流,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未来

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祖庆,魏洁,王发鸿.逆向物流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 [2] 吴刚.逆向物流规划体系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

[3] 唐纳德〃F〃布隆伯格.逆向物流与闭环供应链流程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0.

[4] 林华金.国内逆向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管理视野,2009.5.

[5]刘鑫.浅析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及对策.中国商界,2009年第4期

[6] 肖露.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浅析.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年第7期

[7]刘彦坤, 李雪梅.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与探讨,2010.

[8]谢霞,王宾,温秉权,许爱芬,路学成.我国逆向物流现状及实施.物流

科技,2010 年第6期

[9]冯琳,陈理声.中国企业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第5期

[10]李敏.低碳物流之逆向物流改善. 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7期

[11]周孙熙.对逆向物流价值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12]郭向阳,孙会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逆向物流及其管理. 物流科技,2010年第1期

[13]达庆利, 黄祖庆, 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管理科学,2004 .2.

[14]郭少儒.逆向物流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第12期

[15]关杰.现代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价值与策略.华章,2010.

[16]Moritz Fleischmann, Jacqueline M.Bloemhof - Ruwaard,Rommert Dekker, Erwin v an der Laan, Jo A.E. E. vanNunen, Luk N. Van Wassenhove.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 A review [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7, 103( 1) : 1- 17

[17]Christian Gotzel, Jeannine Weidling, Gerald Heisig , Karl In-der furth.Pro duct return and recovery concepts of companies in Germany[ J]. Preprint 31/ 99 University of Magdeburg.

[ 18 ] Giannis T.Tsoulfas, Costas P. Pappis, Stefan Minner.A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reverse supply chain of SLI batter ies[ 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2,36( 2) : 135- 154.

智能快递柜文献综述

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传统的人工配送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智能快递柜逐渐兴起。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我国智能快递柜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预测。 关键词:电子商务;智能快递柜;对比分析;趋势预测 1.引言 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到2015年“双十一”成交额已达到912亿元。除了阿里集团,其他各大电商的成交额也在不断刷新记录。伴随着网络购物交易数额爆增,快递业务量也同步大幅增长,对快递企业在快件的处理和投送上形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快递网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加突出。改革传统的快递派送模式,改善快递企业服务,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不管是对快递企业和客户都有实用意义。对快递企业而言,智能快递柜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对收件客户而言,智能快递柜为收件人提供了便利选择,客户可以自提物件,不仅解决了与快递员的时间冲突,而且保护隐私信息。综上,智能快递柜应用前景巨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2.智能快递柜定义与应用现状 2.1智能快递柜定义 智能快递投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与PC服务器一起构成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PC服务器能够对本系统的各个快递投递箱进行统一化管理(如快递投递箱的信息,快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等),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投递箱,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2.2应用现状 智能快递柜在国外并非新事物,全球有20多个国家(如图1所示)正在使用智能快递

物流业研究文献综述

物流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业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物流发展的基本载体,对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的效率作用至关重要。 国外的物流业发展很快,市场成熟度高,理论研究也比较完善。国外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视角来研究物流。随着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物流地位显著提高,研究的视角明显扩大,产生出许多新理论、新学说。其中包括:“黑大陆”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和“后勤工程”说。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主要在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国内物流理论研究始于80年代初,主要是侧重于物流学基本概念。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物流理论研究内容开始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一些学者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物流运行原理和运行模式等,出版了《现代物流学》、《流通经济学》、《物流学及其应用》等颇有影响的理论著作。近期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规划技术问题、供应链理论、物流模式问题等几个方面。 我国对物流枢纽建设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单一运输方式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发展。一些学者分别对于铁路、道路货运枢纽如何实现向物流中心拓展转型进行了研究。(2)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的发展。以多式联运等理念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出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的概念。(3)区域、城市

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物流枢纽城市、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和发展。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专节中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内许多大城市对“建设大型物流枢纽”的理解是将一些地方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为物流枢纽。(5)物流系统的协同与协调。协同化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物流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企业、行业、区域物流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 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一)库存管理策略 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2012年,孙莹等人,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需求方构成的联合库存管理,并将缺货成本纳入库存成本中,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将节约的成本视为剩余收益,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后续研究将针对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供应链联合库存模式下的成本问题,需要寻求其他的合作博弈的方法解决收益分摊的问题。2013年王小斌考虑到需求为模糊变量的情况下,在对两级的供应链,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VMCI)方式,这种方式对零售商有利,但未必对供应商有利,最后设计了基于数量柔性和转移支付的激励契约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协调。2013年,彭建强对流行的JIT库存管理策略、VMI库存管理策略、JMI库存管理策略、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前三种方法关注于库存的局部优化,最后一种策略是基于供应链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而提出的包括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和分布式库存管理。 2011年,贾涛等人研究了部分延期付款条件下的联合库存决策,将利用供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1国外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Mike Fogg(2008)在《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一书中提出:电子采购(E-purchasing)的定义为电子采购是指在采购活动的全部流程中运用所有的相关电子技术来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来自CIPS的专业实践团队给出的电子采购定义为:是指商品和服务的电子购买过程,包括从认定采购需求直到支付采购货款的全部过程,也涵盖了延迟付款这一类活动,例如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开发等。 Emiko Banfield(2005)在《战略采购管理》一书中认为:战略采购就是指公司和它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使连接采购原料和服务每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处理得当的话。战略采购将打破用户、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传统壁垒,这样公司就能从供应链中取得最大的价值。战略采购的关键成功要素有:提供管理、提供领导能力、使用引导团队、制定变革管理战略、有效使用顾问、利用总成本模型、制定全面沟通计划、提供培训和庆祝成功。超越战略采购:建立公司之间的关系、扩展供应链和创造价值网络。 Michiel R.Leenders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一书中阐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全面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用户的信息、物资和服务的流动。供应链管理代表的是一种强调过程与整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2国内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2.1 有关采购管理理论的研究 甘华鸣(2002)在《采购管理速成》中提出: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徐杰在《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提出: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引言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 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物流文献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叙述了中国现代物流活动的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七大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非绿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就政府引导、企业自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非绿色因素;必要性;阻碍;解决方案 一、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产生的原因 籍丹宁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 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物流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络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这些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对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 .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活动中,包装对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内包装可以美化商品,外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并且便于流通过程中的装卸和搬运。但很多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部分包装材料不易降解,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为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对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不当的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刘辉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建立一种既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与物流( 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又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建立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提倡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的物流活动" 是十分必要而且有重大意义的! 它不仅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同时也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与传统物流方式不同的是

逆向物流文献综述

关于逆向物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文献综述 ?田松 ?20080474011 摘要:根据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逆向物流就是对由最终消费端到最初的供应源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制成品以及相应的信息流、资金流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及过程,目标是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恢复一部分价值。逆向物流是发展节约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正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这也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本文就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来对逆向物流的发展以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一下逆向物流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逆向物流;供应链;库存管理;循环再利用;回收价值;管理策略1研究背景 对于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为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从狭义上看,逆向物流指对已经废弃的产品再制造、再生以及对各种物料回收的过程。例如,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一直到对些进行这最终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广义来看,逆向物流是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全新的资源环境观和经济观的演变,导致逆向物流进入了突破性发展阶段。对企业而言,从事逆向物流活动,不仅显示出公司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更体现出企业的远见性。例如,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的零售企业运用各种退货政策甚至无理由和自由退货方式来吸引和留住顾客,以此来保持客户的满意度,使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和提升。杨汝梁(2005)认为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立法、新的分销渠道、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所以在这个越来越重视服务意识的现代社会逆向物流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我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2002年米宁研究了产品回收网络规划,姚卫新(2003)对再制造产品进行了分析;2003年张敏(2003)等人进行了退货管理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姚卫新、胡继灵、邹辉霞等人进行了逆向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肖文等研究了产品回收再利用物流网络及其分类。虽然有些人提出了企业逆向物流的不同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对电子商务配送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整合与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相关的国内外观点。同时对各种观点的讨论比较,了解电子商务配送的现状,最后结合相关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指导论文撰写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观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在是近几年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越来越深人入心的今天,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同时对相应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很多学者并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挥物流配送的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在下文中,将会整理出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况。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国内许多学者对物流配送模式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各种观点,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吕晓慧认为,目前在我国,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配送却没有同步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 谢勇,廖佑莲认为,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配送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缺乏专业的人才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善伟以电子商务下的网上购物网站为例,分析其物流配送模式,认为网购平台所有者应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质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魏斐翡对网上消费者快递服务风险重要度评价与各快递服务指标的满意度、重要性评价、及其差值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快递服务质量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2.5小结 通过对各级管理员的划分,使系统的使用方向更加明确。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够基本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加快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 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面对多种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这套面对用户的系统可以充分完善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在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章概要设计 3.1系统设计以及面向用户原则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是一种严谨的货物管理系统,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甚至对物流公司的收益造成影响。内部内容要相对复杂,但是用户操作界面必须简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电子商务物流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 业 工 业 工 程 学 生 姓 名 顾 燕 班 级 B 工业061班 学 号 0610130119 指 导 教 师 詹 月 林 完 成 日 期 2010年3月31日

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来源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 以及高度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令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快速响应全球市场需求变化方面,面临着来自市场层面持续不断的压力。而大多数企业由于过分地依赖对外采购产品与服务,导致对供应商的依赖性持续加强,供应商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渐突显出来,已然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筹码,供应商管理也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谁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这样一来,如何全面地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企业的供应网络,以此保证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便成为企业运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盐城新岛散热器有限公司位于盐城市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100万元,是内燃机散热器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年产内燃机散热器10万台,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制作汽车铜质散热器、摩托车散热器、车用暖风空调等产品。公司同时生产四轮拖拉机制动器总成。 二、国内外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的现状及现有研究 1.国内外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的现状 (1)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自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增大,供应链管理的运用逐步升温,发达国家的供应商与买方的关系更是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供应商管理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压价。 (2)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对于供应商管理,尤其是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也远不及国外企业。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供应商管理以压缩采购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

物流专业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4届交通运输与物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显著发展。尤其是自入市以来,中国物流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物流市场成为热点之一。各类企业纷纷抢滩物流市场,大量私营、民营、股份制、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与日剧增。而在整个物流链上,仓储业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在物流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仓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全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流通的货物越来越多,需要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存储业现代化的程度的要求,尤其是仓储环境、仓储的使用率、仓储业的空间分布,仓储设施设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进而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仓储;设施设备;优化配置;信息化 1 我国仓储型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仓储物流的现状是使用率较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明确、优势不突出,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完,使许多存储设施资源闲置[1]。对提高仓库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认识不足,对于先进的装备不愿意使用,思想理念陈旧落后,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工作业上。由于外部及其他因素变化,尤其是收发货物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仓库的设备与管理系统没有及时更新,造成原有市场的丢失,以及企业成本的高升[2]。国家缺少对仓储企业的管理,迄今为止,仓储行业未有过夹层面的主管部门,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致使对全国仓储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心中无数[3、4]。配套设施方面,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渡,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设备落后,缺乏相关的担保品处置配套设施。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操作风险方面和信用风险方面等问题[5]。综合来看,现代仓储必须做到五化即:规划的标准化,国家应该出台物流规划标准,避免规划的随意和短视。货类的标准化,实现货类的标准化是实现大物流畅通的一个核心基础。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政府如果能够牵头建立一个公共信息交互平台,也是促进信息流交互的好办法。设备的标准化, 2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集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逆向物流受到了企业界和理论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逆向物流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社会的经济、资源、环境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企业也不断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在逆向物流方面的竞争力。本文阐述了逆向物流的概念、成因及类型,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就如何促进逆向物流在我国更好的发展问题, 在策略和具体操作层面给出了应对措施。关键词: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策略;文献综述 一、逆向物流概述 (一)逆向物流的定义 对“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较早的描述由Lambert 和Stock 在1981 年提出,后来有许多研究者给出了各种定义,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备或公认的定义。国外对逆向物流的最新权威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下属的逆向物流执行协会(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2002 年的定义:与传统供应链方向相反,为恢复价值或合理处臵,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实际流动而进行的有效计划、管理、控制的过程。后在《供应链全景———物流词条术语2003 年9 月升级版》中进一步将逆向物流解释为:由于修理和信誉问题,对售出及发送到顾客手中的产品和资源的回流运动实施专业化的物流管理;②2003 年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从制造、分销或使用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臵点的过程;③美国学者Rogers 等在综合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逆向物流是从消费点到起源点的物料、在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动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物料重新获取利润或进行恰当处理。 在我国,《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则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①回收物流,即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②废弃物物流,即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

最新国内外逆向物流理论研究

国内外逆向物流理论研究 摘要:逆向物流在这几年来已经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在现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国家食品安全体系的逐渐健全,逆向物流已经被各个行业提到日程上来。文章主要对国内外逆向物流实施情况进行理论方面的总结 ,同时对国内外逆向物流的学术研究和立法研究进行深刻探讨。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对国内外逆向物流相关数据的解读,和重要图标的引用得出系统的逆向物流理论依据。 关键词:逆向物流;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494868.html,编辑。 Abstract: Reverse logistic has been a hot topic these years an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or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harsh for almost all the industries all around the wor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the theary knowledge about reverse logistic from oversea and mainland. At the same time made some deep research about the logistic field and academic field of reverse logistic. Key words: reverse logistic; network design; practical research 1国外文献综述 1.1学术研究 1.2世界各国与逆向物流有关的立法欧盟在其2003年2月13日的官方公报中发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两指令”于2004年8

(整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部分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以往活跃在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近两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进冷链物流加入到了B2C的行列之中,伴随着京东、淘宝、1好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热络一时,各方都瞄准了这片蓝海,2010年~2012年其市场增速120%,预计2015年,冷链宅配规模达40亿元。本文针对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文根据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产生的物流断链、信息化、冷链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围绕“建立冷链物流联盟体系”、“实施园区化管理”、“设定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和“节约成本”,这四大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 编者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1.冷链物流 (3)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3)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3) 1.3作用及重要性 (4) 2.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 3.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 3.1物流信息化问题 (5) 3.2冷链体系问题 (5) 3.3断链问题 (6) 4.解决方法 (6) 4.1建设“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6) 4.2建立“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 (7) 4.3“冷链物流园区化管理” (8) 4.4“节约成本” (9) 参考文献 (10)

冷链物流研究 【摘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冷藏冷冻食品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虽然公认是宅配市场的一片新的“蓝海”,但却存在着系统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 冷链物流联盟体系;断链;第三方;园区化;信息化 【正文】 1.冷链物流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杉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消费即: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 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运、物流信息) 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家电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初探 中国U前正在成为世界家电的制造中心,在2000年前后,家电企业的规模效应就已经充分显现,国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承受着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生产领域可挖掘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潜力已不太大而在产品流通环节的竞争中却出现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高磊在《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家电企业物流管理的硏究》一书中认为,随着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以及我国加入WT0国内家电生产企业遇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家电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萎缩。物流管理作为家电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U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釆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 o “供应链”作为一个引发行业热潮的词出现在1993年左右,吴清一在《现代物流概论》书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Lambert, James Stock, Lisa Ellram 在《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供 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那些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公司排列。供应链是一个设备和分 销选择的网络,它的功能是获取原材料,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 Douglas Lambert, James Stock, Lisa Ellram,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终端用户到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初始供应商的业务过程的整合,综合考虑了供应链中物资、服务和商品的输入流和输出流,代表一种较新的业务运作方法和对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的不同观点,是一种高度互动而且复杂的系统方法,需要同时进行许多权衡。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参与者中进行生产、存货、选址和运输的协调,从而在所服务的市场达到响应和效率的最佳组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还包括诸如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金融和顾客服务等行为。 第三方物流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英文表达为Thrid Party Logistics,简称3TPL, 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源自业务外包。将业务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Robert C.Lieb认为,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功能。David Simchi-Levi等认为,第三方物流就是利用一家外部的公司完成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2年10月1日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 而这些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之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张 XX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XXXXX 指导老师肖XX 二零XX年六月

摘要 配送作为物流的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物流服务质量,而我国配送起步较晚,在发展建设上甚至滞后于物流的发展速度。物流配送作为支持一个企业业务发展的环节,应该与企业的业务同步发展,甚至要往前一步。但是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缺少专业的配送中心和先进的配送技术,这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制约了企业的业务发展。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和配送优化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优化;配送模式;配送路径

引言 随着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我国的物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却存在许多的问题。中国现代物流业无论从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成本水平,以及观念、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本文资料搜集首先采用了网络查询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129篇相关文章,其中27篇对本文有直接参考价值;其次通过翻阅图书寻找支持本文的相关理论。在众多资料中其中4篇对本文有直接参考价值,其他文献也给以了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下面就这些文献综述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上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下面是我国学者对物流配送上存在问题的一些探讨。 1、万义国和游小青在《浅议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上提出,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 2、秦瑛、陈竹君和陈丹晔在《我国中小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选择》中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文字作者特别提出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 3、肖青在《物流配送运输车队的规模问题》中提出企业在车辆调度和路线选择上的盲区,由于缺乏对路线选择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配送目的地,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路线选择不科学,由于没有合理对车辆进行调配、缺乏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物流配送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上面所陈述的问题外,还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配送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物流部门对现代配送认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企业配送质量的制约因素。 二、物流配送优化对策 当前我国的专业配送中心很少,物流配送缺乏社会化和专业化,配送技术落后,严重的影响了配送的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员问题。 1.周三多在《管理学》中提到: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是员工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基本舞台。培训既是为了适应组织内部变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个人生涯发展的要求。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和能力的一项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在日本则被称为“流通技术”,后称之为“物的流通”。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