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_马东太

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_马东太

2004年9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ep,2004
第5期(总第111期)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No.5 Sep.No.111
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
马东太1,王竹芹2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北京100875;2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有效的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
工作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迫切要求创新和发展。本文在调查实证和反思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
结借鉴西方就业指导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605(2004)05-0069-03
Abstract:Efficient employment guid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vere job-seek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aduates.However,employment guide in domestic high school in nowadays can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And it needs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Therefore,on the base of investigation,practice and rethink,this article summarize and draw on the experiences of western
employment guide,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al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f employment guide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
ties.
Key words: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employment guide;status quo;innovation;strategy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分析
在就业供求双方自主选择的条件下,究竟需要不需要就业指导?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指
导的需求与高校提供的帮助处于失衡状态。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接受就业教育与指导有必要和非常必要”,72%的被
访者认为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地改革,然而仅局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
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等待的浅层次服务方面,并未形成主动开创的局面。客观地讲,这些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是
有帮助的,但作用是有限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高校扩招数量的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2004年
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但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
要在新形势下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就业指导的优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综观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的实际,我国的就业指
导与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不足之处为:
1·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定向脱节,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特点,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职业定向脱节,
部分存在着只管课本教学,不管社会需求;只管学生毕业,不管毕业生去向的情况。特别是大部分高校虽设立了就业指

导服
务机构,但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工作指导,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
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学生
·69·

本文是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BFA010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01JB880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
力市场管理研究”(NSFYA02002)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04—05—24
作者简介:马东太(1966—),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研
究方向:劳动经济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王竹芹,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副教授,管理工程硕士,研究方
向:财政金融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
gaodeng jiaoyu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导致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指导的对象局限于毕业班的学生,而对非
毕业班的学生缺乏引导。事实上,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择业观和选择标准、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此之
前养成的,如果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真正的自我定位、职业兴趣或人职适应性问题的话,那无疑是人力资源和
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
表1 您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很了解了解说不清不了解很不了解
频数347 1824 1633 1319 524
百分比5·8 30·4 27·2 22 8·7
2·就业指导的范围窄、方法手段旧和途径少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普遍采用就业指导课教学,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技巧讲座。其显著特点是“灌输”式的单向教学,缺
乏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指导,联系社会和用人单位实际不足,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无法实现“人职
匹配”的目标,而且案例分析不足,不符合年轻人的特点,难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业指导往往选择在课堂中进行,形
式单一等等造成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
表2 您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是:
项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就业需求信息其它
频数2018 2255 2665 2641 978 633
百分比16·6 18·5 21·9 29·9 8·0 5·2
3·信息的来源渠道狭窄,无法满足供求双方的需要
信息缺失和供求主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业信息不真、不足、不畅导致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紊乱。高校的就业指导处

于一种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信息,然后传递发布给学生的工作格局,与现阶段的就业
工作极不协调。其原因有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少、经费短缺的影响;也有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障碍,各部门、地区互相封闭
信息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需求信息预测和规划,毕业生就业信息来源并未形成主渠道,各渠道的作用也
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不够,互相之间的认可度不高导致签约失败。
表3 您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项目网络媒体招聘会学校老师亲朋好友就业中心职介机构其它
频数640 1218 1989 1897 1965 2931 510
百分比5·7 10·9 17·8 17·0 17·6 26·3 4·6
4·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一支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现
阶段,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德育课专职教师,二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者各有其优点:前者有丰富的
教学工作经验,了解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方法也比较丰富,但大多数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体验较少,掌握
的就业信息不足,政策法规了解不透;后者直接从事就业工作,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了解大学生的求职
规律,熟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往往没有受到系统的教学培训,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缺陷。而且从
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比例相对偏低,导致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全国范
围内也缺乏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
表4 您对学校的职业指导或就业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项目很满意满意说不清不满意很不满意未回答
频数637 2416 1308 1047 226 365
百分比10·6 40·3 21·8 17·5 3·8 6·1
·70· 高等教育
gaodeng jiaoyu二、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借鉴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构建本土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框架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而是一个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
粗取精的科学选择过程。比较分析中西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构筑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就业指导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将职业生涯管理思想引入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等全方位的
服务。生涯管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立足未来发展,将时间延续,帮助人力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将其引入就业指
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

观,在客观分析个性及主观偏好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
认识自己(包括能力、能力倾向、兴趣、资源限制及其性质等),进行工作分析(包括职业成功必备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与
发展等),推论自我认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和差异,了解社会的需求,调整就业观念和心理预期,确定初次发展定位;然后制定
切实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包括教学课程的选定、课余求知的规划、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等);其后是指导学生按照实施方
案进行不断地纠偏。实践这一模式,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前移,从学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大学一年
级侧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侧重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指导,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辅导,四年级侧重择业技巧指导
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群体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侧重学生个性化的
测试、咨询、指导。其中,阶段性成果奖励、经验总结、阶段目标调整和计划完善是生涯管理的关键,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正
确的价值观、坚定的职业倾向的形成以及毕业生顺利就业至关重要。
2·以“订单培养”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信号机制
理论,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等等。做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与
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其中必
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之中,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学生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
立正确的职业观。重点指向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诚信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团结协作精神等)为主,政策、技巧
和程序的宣讲为辅。同时要培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职业化队伍。加强
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其提供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结构、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平
台。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倡导大学生以自身智慧和多种多样的创业方式投入社会,实现全方位就业。
3·加强现代化信息服务建设,努力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构建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沟通的方式,开辟一条实用
性强、效率更高的信息沟通主渠道,将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足够的需求
信息。信息服务是关键的服务,信息化手段是重要的就业服务手段。时间也证明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信息缺失或信
息不对称,由此导致就业不充分,所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应是当务之急。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校、地方和国家立体化就业
信息网和相应服务体系的互动,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资源及时通过网络向供求双方公布,提高信息
的准确度和规范化,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实时信息互动,以达到学校和社会的真正接轨。二是信息监测反馈体系的建立
和快速反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高校应完善就业网站,与社会上各就业人才市场、专门型人才网
站联合,充分利用其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的人———机模式,实现大规模的个别咨询,使个性化就业
指导服务成为可能。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探索、模式构建和实践活动是一互动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研
究,才能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3]赖德胜.怎样认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当期杂志,2003,(16).
[4]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5]马东太.信号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透镜[J].当代青年研究,2004,(1).
·71· 高等教育
gaodeng jiaoyu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