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4499258.html,

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磊

来源:《商情》2014年第37期

【摘要】

学业倦怠是学生在学习压力下引起的一种情绪耗竭、非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影响学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情景因素和社会支持。

【关键词】

学业倦怠;影响因素

1 学业倦怠的概念

倦怠(Burnout)一词最初来源对服务行业人员的研究。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通过研究服务行业人员的极度压力,使用倦怠一词来描绘个体在长期的工作中所体验的一系列负面症状,如情感的流失,身体的疲劳,工作投入程度降低,对服务对象的漠然态度,工作的成就感低下等,这使人们开始重视了倦怠的研究。然而,不久以后,研究者发现倦怠现象并不局限于服务行业人员中,非服务行业人员也存在倦怠现象,如企业工人和部门经理,军事人员,企业家,于是倦怠的研究扩展到广泛的职业领域。

1981年Pines和Kafry在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并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的概念,其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倦怠现象。随后,大量的研究者们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此领域。通过对学业倦怠的性质、结构等的研究,研究者们普遍赞同,学业倦怠应该包括: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例如对学习要求超过个体的资源、高度学习紧张)下,在学习中可能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逐渐丧失了学习目标和理想,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绩效和自我价值感降低,即形成倦怠症状;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遭受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意义感降低、情绪和身心衰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例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

2 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1个人因素

2.1.1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压力的加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大学生待业并不是因为单方面的供给过剩而造成的,某些地区和单位同样也有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就业鸿沟”。目前,大学生待业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近几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存在脱节,大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在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却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足,这是造成“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 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主要因素【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影响就业的因素非常多,就我国目前而言,人口﹑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就业影响较大。 1.人口红利使得劳动力供给总量绝对过剩 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总量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新增劳动力不断的增多,劳动力的 转移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直接决定参与劳动的人数是供大于求 还是供不应求,决定了一国是否是充分就业。劳动参与率是要求参加劳动的人数与劳动 力总量之比,一国的劳动参与率越高,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大。劳动力迁移影响就 业的区域结构,人们往往从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迁移,尤其表 现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我国人口总量过大,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 界劳动力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人口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导致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就 业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另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也带来比较严重的城市就业压力。 2.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劳动力相对过剩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而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市场化就业 制度,我国目前由于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制度尚不成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由政 府的附属部门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样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和严格的成本制 约机制作用下,他们必然会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去配置劳动力要素,消除内部隐性失业, 裁减“冗员”,产生很多下岗型失业人员。同时,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作用 下,那些产品滞销、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将失去“体制特权”的保护,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以破产、拍卖、兼并等形式退出市场,或者重新优化组合。 这些企业失业人员也使得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他们的安置也对我国的就业形成了一定 的压力。 3.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 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我 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如下表 3-1 所示,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在 逐年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上升。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急需转移出来,但乡镇企业吸 纳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减弱,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变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城 镇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4.技术进步 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先进设备逐渐取代落后设备,先进的机器设备又会取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摘要】职业倦怠已成为我国导游行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除却个体特征和人口变量外,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和其他因素是导游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本原因。对此,应引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导游;职业倦怠;成因 一、职业倦怠及其成因 (一)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职业倦怠(job burnout)由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用以描述工作中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1]。根据Maslach(1981)的定义,所谓职业倦怠就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emotion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 or depersonalization)和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等症状[2]。 总体来看,职业倦怠有以下特点:(1)职业倦怠与工作紧密相关;(2)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负荷过度或应激持续进行而出现的一种身心状态;(3)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疲劳、工作兴趣缺失、负性情感增加、工作动力不足等;(4)职业倦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非典型的身体症状,但其产生没有精神病理学基础;(5)职业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心理状态,会带来对工作对象的冷漠、工作效能感降低以及自我消极

评价增长。 (二)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关于职业倦怠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有两大派别:人职匹配论和资源保存论。人职匹配论反对只从工作环境层面上解释倦怠,认为个体并不只是对环境做出被动反应,主张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Maslach 和Leiter (1997)等人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与工作不匹配所导致的,不匹配程度越高,个体体验到的倦怠就越严重[3]。资源保存论认为当个体失去特定的资源,工作要求无法充分满足,或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归纳不同派别的观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二是组织管理因素;三是个体特征;四是人口统计变量。 1.工作特征:(1)工作超负荷。工作超负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它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关系。几乎所有研究结果都显示,工作超负荷会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对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的影响最为显著。(2)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责任、权力、目标、标准等;角色冲突是指承担某角色的人需要面临彼此不相容或者彼此矛盾的多种需求。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存在中等或高强度的相关性。(3)控制感。如果某个职业的从业者对工作中所需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则容易产生无力感,并最终导致职业倦怠。(4)职业特征。Schaufel & Enzmann对美国和荷兰所做的五个行业(教师、医务人员、社会工作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4499258.html,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作者:郭金明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 摘要:大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但是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学生学业倦怠 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活动、新兴网络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学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学业倦怠;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71-02 一、学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这里所说的学业倦怠是指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 (一)学生活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在大学成立之初可能毋庸置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层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学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大学侧重于学问的研究,有的大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院校,则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活动的过多举办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给不同个性学生创造不同表现机会的舞台,每年从入学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的学校会开展为期几个月的艺术节,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参加一个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排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些方面消耗过多的话,另一方面必然不能兼顾,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学生学业倦怠的现象。例如,学生上课睡觉等等。 2.学生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有的学生为了参加活动,可能会选择旷课,现在大学有很多班集体进行的都是小班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过多的学生缺课,教师的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学生缺课,教师可能会理解为学生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不认同,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下降,而课堂本身是一个互动的空间,一旦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最终学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业倦怠。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学生姓名: 学号:01110622Y06 所在系部:管理系 专业班级:11gb营销2班 指导教师: 日期:二○一三年六月

摘要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这一细分市场不仅蕴藏的巨大消费能力和潜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群体将成为社会未来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业竞争激烈,旅游市场越分越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群体,因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的热点。本文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和营销策略探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相关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更大关注。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和现状进行描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大学生旅游的行为特点,和其影响因素;在明确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然后结合大学生旅游市场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其中品牌策略应用以武汉市大学生旅游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特点显著,在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消费特点、旅游动机等因素,传统营销策略可以加以组合,以求协同效应,同时注重品牌的构建,旅游产品设置多些人文关怀。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手段,迎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旅游企业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的特点,来加强营销推广。同时,也可以考虑利用校园代理制、会员制、校园宣传活动等多种营销方式推进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品牌

目录 摘要 (i) 1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概述 (1) 1.1 大学生旅游市场前景 (1) 1.2 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1) 1.3 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 2大学生旅游市场特点分析 (2) 2.1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分析 (2) 2.2 影响大学生旅游行为因素分析 (4) 3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5) 3.1 传统营销策略的应用分析 (6) 3.2 品牌策略应用分析-以武汉市大学生旅游市场为例 (8) 3.3 其它策略浅析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08工业工程一班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据统计,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758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这一形势和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体系有关,但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有关。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班对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这四个专业的大四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希望由此分析出影响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以下是我班对这段时间的调查总结和报告,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二、调查前期工作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2月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毕业生就业因素进行随机调查,在经管院中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再在这4个专业中按各专业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采取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张,回收100张,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形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现在就业因素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过查找大量资料、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的形式。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三)调查流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1月25日,班级分组,共分四个小组。我们开始查阅文献,到网上查找资料,并分析,最后一致讨论形成问卷。 2.调查阶段:2010年11月26日-2010年12月1日,确定抽样范围,各小组分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摘要:部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着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现象,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造成负面情绪的传染,从而对其服务对象以及工作效率都造成不良影响.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成因,并提出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行政管理人员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实际上也面对着很多管理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大,因此不少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日常运转与发展.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及时有效缓解长期高张度工作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症状:丧失工作热情、对他人冷淡、获得较低的职业成就感等生理、心理的倦怠感.事实上,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已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消解对策,对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危害 1.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得到高职院校领导层的重视,从而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导致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首先表现工作态度消极、被动,缺乏活力和激情;其次,可能导致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出现简单应付或者避重就轻的工作状况,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效果较差;此外,还表现在服务意识差,对服务对象态度比较傲慢,举止比较漠然,而且性情急躁、易怒. 1.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学校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到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有情绪低落、低成就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等特点.他们有时忙碌得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有时又会出现空虚寂寞现象,缺乏精神上的寄托,导致他们慢慢地缺乏对身边人和事情的兴趣,呈现比较麻木或是孤僻的状况.这直接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由于长期从事重复且单一的劳动,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评价较低,不愿接受挑战,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将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2.1外部成因 首先,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单调且乏味,工作程序刻板.与此同时,部分教学岗位的人员对行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琴 1.文献综述 1.1概念的界定 “倦怠”这个词,最早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的小说中出现,它的词源为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随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denbe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用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工作使得自身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不堪,从而使得他们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满意度过低,无工作成就感等现象。而Maslach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不能很好的缓解自己在工作上遭受到的各种延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并且,他把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身上。这种定义标准被使用的最多,以后很多学者对倦怠的界定都是基于这个定义演化而来。虽然Pines早期在关注教师倦怠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但国外还是很少有关于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的。直到80年代,国外有学者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如,Fines&Kafry(1980)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2]。但是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这类研究并不多,而且,他们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倦怠”的概念而来,Pines(1980)和Meier(1985)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自己所学课程及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和疏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不如自己预期的那么好而对自己的课程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多一点,主要有: 台湾学者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1],这个定义与职业倦怠的定义很相似。 杨丽娴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太大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心理和行为,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 祝靖媛认为学习倦怠是个体在学校环境中,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资源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状态以及随后可能产生的与学习有关的逃避行为。 李永鑫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遭受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行为或状态,这种症状表现被称为学习倦怠。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外对学习倦怠的理解,都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校因为长期遭受到学业压力而没有得到缓解或释放,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的消极心理和行为。 1.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现有很多研究显示学习倦怠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比较严重,从李永鑫、谭亚梅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3]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男生和理科、工科的高度倦怠的检出率都一致高于女生和医科、文科,这与张传月、黄宗海、莫华善[4]的《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 及营销策略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学年论文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学生姓名: 学号:01110622Y06 所在系部:管理系 专业班级:11gb营销2班 指导教师: 日期:二○一三年六月

摘要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这一细分市场不仅蕴藏的巨大消费能力和潜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群体将成为社会未来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业竞争激烈,旅游市场越分越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群体,因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的热点。本文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和营销策略探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相关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更大关注。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规模和现状进行描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大学生旅游的行为特点,和其影响因素;在明确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然后结合大学生旅游市场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其中品牌策略应用以武汉市大学生旅游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特点显着,在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消费特点、旅游动机等因素,传统营销策略可以加以组合,以求协同效应,同时注重品牌的构建,旅游产品设置多些人文关怀。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手段,迎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旅游企业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的特点,来加强营销推广。同时,也可以考虑利用校园代理制、会员制、校园宣传活动等多种营销方式推进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品牌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9, 8(2), 168-17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4499258.html,/journal/n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4499258.html,/10.12677/ns.2019.82032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Shuting Li, Pingping An, Menghan Li, Xue Ma, Yuying Ma, Xiuling Yang* Nursing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Apr. 3rd, 2019; accepted: Apr. 17th, 2019; published: Apr. 26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burnout of nurses, for finding ways to help nurses to reduce job burnout,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abilizing nursing team. Methods: A total of 1189 nurses in Qingdao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hinese nurse burnout scale and the Chinese nurse job stressor scale. SPSS17.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job stressors: Common source of pressure in working environment was high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r = 0.796, P < 0.01); the problem of workload and time distribution (r = 0.610, P < 0.01), and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 (r = 0.622, P < 0.01) were moderately related to burnout total scores. In addition, number of night shifts and high title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job burnout; night shift number (β = 1.367, P = 0.000), job title (β= 1.318, P = 0.001) and work area in adult nursing (β= 1.539, P = 0.012) also influenced nurses' job burnout. Conclusion: Nurses’ burnout is related to stressors, so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so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ratio of nurses’ beds, reduce their work intensity, arrange rea-sonable shifts, reform night shift scheduling system, and carry out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for nurse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burnout of nurses. Keywords Nurses, Job Burnout, Stressors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淑婷,安萍萍,李孟菡,马雪,马玉莹,杨秀玲* 青岛大学护理学院,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4月3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6日 *通讯作者。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教师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受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具体表现为:焦虑缺乏精力自我评价降低失败感厌倦目前工作等.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亦会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由于我们的工作条件差,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职业倦怠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想从我的经历和从在的问题应如何克服职业怠倦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客观原因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更是每一个家长的迫切希望,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家长们追求的目标.这一想法表现在行动上,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有的教师由于适应得比较慢,加上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如果对这种压力调整不好,时间一长,压力加大,就会达到压力的最高阶段----倦怠,从而对我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学情的复杂化.我认为学生纪律问题对我实施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管教学生困难已成为我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这样的情形同样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传统美德正在经受着考验和冲击,加上影视网络书刊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这给我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我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 (三).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首先,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恶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还很落后,多数学校还维持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上课的现状,这在专业角度上,给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我创造性的发挥.在生活上,由于学校办公经费投入不到位,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室连开水风扇煤炉等最基本的必须品都没有,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其次,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我们学校管理水平低下. 二.主观原因 (一).缺乏成就感,滋生职业迷茫.作为历史悠久的职业,我们职业既是神圣的,又是普通的.而我们把自己定位为”神圣”的工作,忽视了其普通性,在工作中渴望成功,渴望成就感.然而,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由于环境条件所限,要想取得突出的成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加上社会上其它行业的收入逐渐增加,而我们收入相对而言还不是太高,同付出的劳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自我,必然会产生内心的迷茫,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缺乏进取意识,工作得过且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却不愿当一个”好士兵”,有”抱残守旧”的思想,认为教师职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工资一样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时间一长,必将产生职业倦怠. (三).我自身人格因素. 做为一个社会人来访问演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对于我职业而言,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差异.有时我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有时存在着怯懦胆小狭隘等问题,遇到困难不善于排解和沟通,久而久之,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了. 面对我职业倦怠,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甚至解除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征服学习中的隐性“杀手”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国高校一直给人们一种“严进宽出”的印象,但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有效改善了“严进”的局面。高校扩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毕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是学生们的梦想,在家长眼中,也是子女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厌学现象已是甚嚣尘上,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制约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而我们小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黄石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即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了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范围。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两

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选择题(分别从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两个大维度调查,共18个题目。 (3)访谈法: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辅以访谈法,与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3、研究过程: 我们调查队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2份,调查完毕当场回收52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8%。其中,被调查女性占76.5%,男性占23.5%。 4 、数据分析。 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解了黄石市两所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一)学习倦怠情绪明显 调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或一直感到厌倦、沮丧和疲劳的占47%;很少或没有出现过此类情绪的占53%。 (二)学习不够刻苦,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仅有27.5%的学生不会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借口请假;上课时间认真听讲的仅占56.9%,而其他的43.1%是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发呆睡觉或进行其它一些娱乐活动;能够认真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的49%,而认为无所谓或应付一下就行的占51%;能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的仅占49%,而51%的学生不能再课外时间主动学习。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对学习感到懈怠的时候,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推测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一)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目标不明确,并且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大学生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研究

影响大学生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研究 摘要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的大学生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月花费、旅游态度等因素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大学生旅游动机的激发。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动机;影响因素;动机激发 目录 1绪论 (1) 2旅游动机概述 (2) 2.1动机、旅游动机的概念 (2) 2.2旅游动机的分类 (2) 2.2.1国外的旅游动机分类 (2) 2.2.2国内的旅游动机分类 (3) 2.3旅游动机的形成研究 (5) 2.3.1旅游动机产生的基本条件 (5) 2.3.2旅游动机形成过程的探讨 (6) 3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 (8) 3.1调查情况概述 (8) 3.2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动机 (8) 3.3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10) 3.3.1性别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10) 3.3.2年级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10) 3.3.3专业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1 1 3.3.4月花费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1 1 3.3.5不同旅游态度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1 1 3.4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偏差………………………..………1 2 4大学生旅游动机的激发………………………..…………………………1 3 4.1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1 3 4.2旅游企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1 4 4.3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1 4 参考文献....................................................................................1 6 致谢 (17)

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浙江省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6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常模(P<0.05);职称、用工性质、月收入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被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明显,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支持,降低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进而稳定护理队伍。 标签:职业倦怠;临床护士;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1]。护士由于各种压力源感知和应对能力的不平衡易产生职业倦怠[2],职业倦怠会使护士身心健康受影响,造成严重后果[3]。该研究旨在对杭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干预,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共658名为研究对象。被调查对象目前正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满1年以上;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8份,回收有效问卷622份,有效回收率94.53%。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用工性质、学历、职称、月收入等。②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4]:由Maslach等编制,量表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2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其中情感衰竭:26 分为高度;去人格化:9分为高度;个人成就感:>39 分为轻度,34~39 分为中度,<34 分为高度。其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高。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所运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 [摘要]:如今,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必然会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相关对策,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就业对策就业形势 背景和意义:近来高校对招生人数的逐渐放宽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妥善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调查情况 最近几年各高校一直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并且随着高校继续扩大招生人数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并有逐渐变得严重的迹象。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目的 现在,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本次调查通过了

解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所在,并通过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增加其就业成功的筹码。 (二)调查对象 本次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针对于山东工商学院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人员运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应届毕业班6个班级共28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71份, (四)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有30.26%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40.59%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前途无所谓,即现在的专业并不会对就业其多大作用,仅有8.49%的人认为个人专业很有前途所占比例并不大。数据如表1。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同学是从大三大四开始接触就业有关的知识的,仅有12.55%是在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知识的,而从现在就业难的局势下,大学生应该尽早学习就业有关,在大一大二就应做好准备,而数据显示仅有25.83%的人提前接触就业知识信息。数据如表2。 (表2)

关于大学生倦怠感的调查

浙江省高校 首届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参赛方案 学校或学院: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二○○七年四月十日

浙江省首届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方案信息表

大学生倦怠感调查方案策划 一、调查主题: 大学生倦怠感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了解,找出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层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为相关机构和学校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背景: 倦怠(burnout)一词源于美国,是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倦怠不光出现在工作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学习倦怠指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期面对学习环境紧张,学习生活单调,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产生的厌烦、倦怠反应。大学校园到底有多大一个群体产生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减少它的影响成了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移到了质量的提升上来,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了解当前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附表二)。

四、调查对象: 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学生 五、调查单位: 类型抽样中的每一个学生 六、调查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倦怠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倦怠感出现的原因、现象和影响,在对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解决大学生倦怠情绪的方法、方案。同时,通过访谈向心理专家咨询,向被调查者了解具体表现,从而完善解决方案,并提供给心理专家、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作为参考。 七、调查流程: 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中期调查、后期分析。 1、前期准备:这一阶段分为三个部分,即问卷设计,访谈准备和人员 具体分工。 (1)问卷设计:①在调查主题、目的确定的基础上,从期刊、书籍和网 络上搜集到与“倦怠感”相关的资料,将着眼点放在造 成学生产生倦怠感的原因、学生产生倦怠感的具体表 现、学生产生倦怠感后对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三个方 面,以此为框架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从专业差异性和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 征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摘要】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问卷设计的结构分块分层进行了数据描述,最后确定了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得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出游时间相对集中、方式较多、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较高、希望旅游产品新奇并且富有地方特色、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能力普遍较低等特点。 【关键词】旅游消费;统计;大学生 在各因素对旅游的影响程度中可发现,价格、时间、交通、天气、景点特色、安全、个人经济条件、个人喜好、出游伙伴以及身体状况,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价格、景点特色和个人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大,都达到70%以上。这说明,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关于旅游还是非常理智的,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且对旅游产品要求较高,希望产品富有特色。 在多种出游因素中,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说明价格依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最关心的因素。它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足以说明大学生经济基础薄弱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根据对大学生旅游收入的来源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旅游费用基本来自生活结余费用,占据%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并无固定可靠的旅游收入来源,还有%的大学生完全依靠父母资助或者奖学金。总之,大学生的旅游费用相对较有限。而且从限制大学学生外出旅游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的人认为旅游所需支出较大为主要限制因素。而且%的人关心旅游价格,选择价格适中,性价

比最高的。这一系列,都说明了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每年的出游频率偏低。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大学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出游率,一般情况下,随着年级的提高,年均旅游次数会有所下降。而且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次及0次,比例高达%,其中又以年平均出游2~4次的人数居多,占到%。出游5次及5次以上的比例相对比较低,但是这部分群体不能忽视,他们比较热衷于旅游,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信服力,由于几乎所有同学都是通过网络及朋友来获得旅游信息,他们的出行的经历和口碑传播也是同学中重要的旅游信息来源之一。另外也发现大学生月可支配收入对年出游频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月可支配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学生出游频率主要在1~3次之间,调查同时也显示旅游经费的来源主要来自家庭支持,这部分占到了%。因此,家庭富裕的同学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出游机会和更高的旅游消费,这与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有关。所以,月可支配收入越高,对旅游喜爱程度越高,愿意在旅游中的花费越高,则年均旅游次数越多,其中月可支配收入占主导地位。 出游的时间所受的约束性较大。大学生闲暇时间相对比较多,但是其时间具有一定的特征。在节假日之余,由于学校课程的安排同学们的空闲时间显得相当有限。因此,大学生旅游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决定了大学生外出旅游在时间选择上存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