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 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 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 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 同步课时练习

10、短新闻两篇语文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群峰耸立,山势绵延,虽没有想象中的高巍峥嵘,但于静寂中尽情体味空谷足音的韵味却依然是我所喜欢的。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⑤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深谋远虑,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⑥每逢周末,他总喜欢邀上三五知己,海阔天空地谈论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国家大政,或家常琐事。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由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导弹护卫舰岳阳舰和综合补给舰青海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二十七批护航编队载誉归来,按时抵达三亚某军港码头。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

势, ; , 。。

, ,十分不利于需要稳固的“强关系”的连接产生。

①但虚拟社交对“强关系”的影响如何呢?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家人沟通的频率呈显著负相关

②这种社交相对于现实社交流动性高、接触时间短、个体差异大,正符合“弱关系”中连接松散、信息传播开放快速的特点

③即表现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形象来获取认同,从而更容易拓展出“弱关系”的连接

④虚拟社交由于交流不同步、缺乏目光接触等特点,较之面对面沟通更为低效

⑤此外,虚拟社交的非及时性特点,也使我们在网络社交中更容易完成“印象管理”

⑥因而导致沟通双方所取得的信息也更为有限信息单一、延时处理、情感有隔阂等

A.③②④⑤①⑥

B.②⑤③④⑥①

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⑤③①④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8个字。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

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刚,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到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

5、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概括新闻要点。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25字。

北京时间11月30日晚,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2321号决议,强烈谴责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无视国际社会的要求,多次进行核试验。决议再次要求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放弃核计划,恢复六方会谈。中国在表决中投了赞成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表决后发言说,今年9月9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进行核试验,中国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坚持半岛无核化方针,反对半岛生乱生战,反对在半岛部署萨德导弹系统。今天的决议无意对朝鲜民生和正常贸易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半岛局势十分敏感严峻,有关各方应保持冷静,恢复六方会谈,政治解决有关危机。

6、材料一:

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壮伍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避了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1.8亿,预计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迎欢。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熊丙奇认为。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二:

近段时间,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保证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做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做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 则要负一定责任。”程方平解释说。

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 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糾,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采取零容忍态度。

“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

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新华网) 材料三:

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 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

在姚建龙看来,除了对在线教育的资质要从严审核外,还应对在线教育的发展采取促进性原则,体现在立法上,就表现为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姚建龙建议,应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法制网)

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

B.在线教育依托来越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

C.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由地域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

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B.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 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C.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教师资格认证等方面。

D.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

E.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使用正确。“改弦更张”指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②望文生义。“空谷足音”指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不能将其误解为“空谷中的脚步声”。③褒贬失当。“清规戒律”原指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后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

制度。④张冠李戴。“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该成语只能用于领导者,此处用错对象。⑤使用正确。“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⑥使用正确。“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句中用来形容谈话聊天无拘束,使用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项,语义重复,去掉“是尤为关键”中的“是”或“尤为”。

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到“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之前;

D项,主语残缺,去掉“在……上”。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干一开始就说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势,那么接下来的句子肯定是说明这种优势的,这六句话中只有②句是,故②句应放在第一个空格处,因此排除A、C两项;题干最后一句话是说不利于与“强关系”的连接产生,那么前一句肯定是说不利于这种关系产生的原因,剩下五句话中只有⑥句是,故⑥句应放在最后一个空格处,因此可排除B项.

4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②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③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由“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可知,此处应该谈我们如何对待自然,这样也能和后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衔接。②处,按照“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的句式仿写即可,仿写内容对应的季节应是春天。③处,相当于名句默写或对对联,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可写出。

5答案及解析:

答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中国投赞成票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新闻要点,可采用以下的方法:①找新闻的导语或中心句。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 往往是新闻的前一、二句或者第一段。找出导语后,

可根据字数要求对导语进行压缩。②围绕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组合关键词。③若是几段,则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解答此题,可先找出材料的关键信息,提取新闻的主体及事件,按照“谁发生了何事”的结构进行提炼概括,本题中的材料共7句话:前两句话, 内容明确,即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谜责朝鲜,至于谴责的具体内容不是关键信息;第三句话说中国投了赞成票;后面是中国代表的发言和对联合国这个决议的评论等内容,不是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中国投赞成票”,将以上信息综合成一句话即为答案。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C; 3.①健全行业自律,包括: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明确奖惩规则。②提高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改变由地域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说法不正确,材料一说“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这里的“跨越”意味着突破限制,与过去的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但不意味着它能“改变”。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未具体分析“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仅在材料二开头提及在线教育行业隐藏乱象。D项,“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4段“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及第5段内容可知,重点是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E项,政府“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不恰当,建设良好品牌不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只能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给鼓励和支持。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可通读所给材枓,按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后再归纳概括。相关信息有:材料二“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 “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材料三“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考生根据这些信息分类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了。

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练习(含答案)

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hōɡ) 发掘(jue) 矫揉造作(jiao) B.臂膊(bo) 脊背(jǐ) 毋庸赘言(zhui) C.驰骋(chěn) 讥讽(fěnɡ) 豁然开朗(huo) D.噩梦(ē) 凋谢(diāo) 婆娑起舞(shuō) 2、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______《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______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______香港防务。 A、随着执行移交管理 B、伴着行使移交接管 C、随着行使转交接管 D、伴着执行转交管理 3、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

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______。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A、这一次的降旗将永远定格在英国的历史上 B、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C、相伴缓缓而下的旗帜的是充满哀伤的音乐 D、面对下降的旗帜香港有人心里是喜忧参半 4、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 B.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 C.展翅腾飞的黄鹂跟高空中的大雁似的,不时发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D.老头儿手里玩弄的那只黄鹂跟炮火洗礼中见到的 那只黄鹂一样,可它们的神态却有天壤之别。 5、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 ________________、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短新闻两篇》之《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编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本单元四篇作品不仅传递着新鲜、真实的信息,同时更张显人文性的厚度,他们以饱满的情感,纵横的历史经验,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是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完美结合的典范。基于以上特点我将《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习积累新闻文体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新闻事实,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感悟借助细节、对比等手法展现出的作者的骄傲与自豪。阅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完成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目标。 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即学习新闻类作品的特点和本文的写作特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让这种能力的生成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实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含蓄地表达情感的手法。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他们对新闻类作品比较熟悉,学习此类作品容易让他们获得心灵共鸣,产生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为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化,肤浅化,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已知过渡到未知成为了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达到水到渠自成的教学效果。 2、教法指导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先速读,后精读。根据新大纲要求学生的速读应达到每分钟600字。本文约1000字,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并概述本则新闻的要点。这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概括能力。 (二)提问法: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适时的点拨,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文本的真意。同时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个性化解读方式。 (三)示例法:用一篇示例新闻加深学生对这一体裁的理解。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 同步课时练习

10、短新闻两篇语文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群峰耸立,山势绵延,虽没有想象中的高巍峥嵘,但于静寂中尽情体味空谷足音的韵味却依然是我所喜欢的。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⑤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深谋远虑,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⑥每逢周末,他总喜欢邀上三五知己,海阔天空地谈论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国家大政,或家常琐事。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由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导弹护卫舰岳阳舰和综合补给舰青海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二十七批护航编队载誉归来,按时抵达三亚某军港码头。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 势, ; , 。。 , ,十分不利于需要稳固的“强关系”的连接产生。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1.独立:独自站立。立:站。 2.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 3.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千米,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 湖。 4.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6.万山:指湘江西岸的岳麓上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多。 7.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8.漫江:满江。 9.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10.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11.争流:争着行驶。 12.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13.长空:广阔的天空。 14.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5.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钱,不是真的浅。 16.万类:万物。 17.霜天:秋天。 18.竞:争着。 19.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20.寥廓:之宇宙的广阔。 21.苍茫:旷远迷茫。 22.主:主宰。 23.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24.携来:携:同,来:助词。 25.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 26.峥嵘: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27.稠:多。 28.恰:当,正当。 29.意气:意志和气概。 30.挥斥:奔放。 31.遒:强劲有力。 32.指点:评论。 33.江山:指国家。 34.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35.文字:即变革。 36.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37.万户侯: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 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38.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39.击水:指游泳。 40.遏:阻止。 41.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文相关资料素材 必修1

第10课短新闻两篇 课文相关资料 1.闻一多关于香港的诗歌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 2.香港回归谈判 按照条约,到1997年6月30日,英国对香港新界的租期就要到了,但英国政府并不想归还,1979年3月派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到北京摸底。邓小平会见他时明确指出:香港主权属于中国,但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1997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1982年以后,邓小平又在会见美籍 即使这样,英国人仍不死心。撒切尔夫人曾考虑过国际共管,考虑过通过全民公决搞香港独立,甚至考虑过武力对抗。她于1982年9月首次访华第一次跟邓小平会见时,一上来就要求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的管辖,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邓小平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不迟于一两年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同时,邓小平还为解决香港问题定了“调子”:第一,中国决心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于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第二,希望中英合作实现平稳过渡;第三,如谈不成,中方将单独采取行动;第四,如出现动乱,就将采取非和平方式 1984年4月,会谈进入了第二个议程,即1997年之前的安排问题。其核心是保证过渡时期香港的稳定。小平同志怕英方在这个时期制造混乱,提出成立一个中英联合委员会进驻香港。但英方不同意,谈判陷于僵局。6月中旬,我方把联合委员会改为联合联络小组,英方仍不同意。7月再次会谈时,我方代表、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宣布了我方的意见:联合小组必须进驻香港;这个协议要在今年年底正式签署;进驻的时间可以从1988年1月1日开始。这是中国最后的方案,如果英方不接受,我方将撤 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夫人被迫妥协,但想争取推迟我方至1993年才进驻香港。我方严词拒绝,但后来同意了英方推迟半年到1988年7月1日再进驻的提议。到1984年9 当时还在一个问题上谈得很难,就是在香港实行“高度自治”的同时,中央要保留必要的权力,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掌握,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对此,英方又是百般抗拒。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坚决,曾在一份谈判请示上批示:“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又在一次接见香港代表团时讲道:“驻军是主权的体现嘛。为什么中国不能在香港驻军?英国可以驻军,我们恢复了主权反而不

人教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课后练习题(有解析)

人教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课后练习题(有解析) 人教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课后练习题(有解析)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重(nín??) 世人瞩目(zhǔ) 纳粹(suì) 焚尸炉(fén) B.婆娑(suō) 堪称典范(kān) 嬉笑(xǐ) 明媚温暖(méi) C.凋谢(diāo) 步履蹒跚(lǚ) 装载(zài) 紫荆花(jīn??) D.戕害(qiān??) 雏菊怒放(chú) 嚼蜡(jué) 重蹈覆辙(fù) 【解析】A项,“粹”读cuì;B项,“嬉”读xī,“媚”读mèi;D项,“嚼”读jiáo。【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漂扬蒙蒙细雨撤离降旗仪式 B.掩映世人瞩目汽艇阳光明媚 C.帐蓬草地碧绿详细不由自主 D.追逐表情茫然窒息绿树成茵【解析】A项,“漂扬”应为“飘扬”。C项,“帐蓬”应为“帐篷”。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2)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竟然注视 B.消逝竟然凝视 C.消逝居然凝视 D.消失居然注视【解析】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致没有。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同“竟”,表示出于意料之外。“居然”程度更重一些,语气较重。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答案】 D 4.(2012?江西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新闻单元,新闻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在教授课文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报纸,初步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因此,这两篇短新闻准备采用讲解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了解新闻内容、筛选信息、品味语言,并将两篇新闻比较异同。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想:播放一段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探究本文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品味具有深刻意义的语句。 第二课时,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想:课前播放组织学生看《辛德勒的名单》,了解纳粹暴行。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典型细节,探究此文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有何不同。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和纳粹暴行。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好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三)学习重难点及突破 1. 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 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 3. 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 突破方法:这两篇新闻都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教学前应对新闻的特色予以充分解说,让学生有充分认识。教学时应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达

说课稿短新闻两篇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语设计: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历尽了百年屈辱之后,终于迎来了独立、和平和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从此不再受外强的压迫和欺凌。六十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完成祖国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是全体中华儿女翘首企盼的共同愿望。根据《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时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次重温那永载史册的历史瞬间。 二、文学常识: 新闻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分;标题分主题、引题和副题。。 三、快速阅读这篇新闻,整体感知回归事件全过程,找出重要的片段。 过程:(1)4:30末代港督举行降旗仪式 (2)6:15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3)7:45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4)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5)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刚港 提问:为什么记者只是选取了一天当中的几个时间点,而对香港交接仪式又是几笔略过呢?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答:以点代面,记录具有历史价值的时间远比详细描写盛大的交接仪式场景更重要,取舍得当突显新闻的简短、真实特点;具有鲜明的层次感,符合人们了解事物过程的认识规律。 四、重点阅读: 1.新闻中描写了几次降旗仪式,有哪些差异?背后的意义各是什么? 答:三次降旗。第一次写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来,标志港督统治的结束;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意义重大,这将标志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也是最为世人瞩目的是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终结,也标志着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8年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素材积累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课后撷珍新人教版必修1 素材点说 奥斯维辛的数字统计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希特勒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走20万——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用人发编织的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德军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那时,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40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头目之一的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至少40座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卜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前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曾经在此饱受折磨,经历不幸。 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点说苍白的数字演说着血淋淋的惨象。触目惊心,毛骨悚然,说不尽心中的战栗;惨不忍睹,惨绝人寰,道不尽这无边的灾难。 灾难带来的破坏性是无法弥补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摧残是不能挽回的,对心灵和思想的伤害是永久的。在奥斯维辛这样的地方,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就像罗森塔尔所写的那样,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这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警告。罗森塔尔虽然看到了象征着希望的阳光、草地、儿童,但是他的思想是不能接受的。地狱里长出的家园是可耻的,忘记灾难的最好方法就是没有发生灾难。就像我们的圆明园,应该让它残缺在那里,荒芜在那里,痛苦在那里,而不是浅薄地重建,因为现状才是它应有的灵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一个没有良心约束的民族是疯狂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是可耻的。一位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的墓碑前

高中中学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学生打印加教师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 说明:加▲的为高考背诵篇目或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可作复习备考重点。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开篇“ , . 两句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 3.表现女子绵绵情意,涉水渡河将氓送走的句子是: , 。。 4.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 。。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 6.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眺望男子的句子是: , 。。 7.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8.表现女子见到心上人后又说又笑的语句是: , 。。 9.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 。 , . 。 10.表明女子和氓顺利成婚的句子是: , 。 , .。 11.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1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 , . 13.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14.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

痴情的句子是: , 。 , . 15.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 . 16.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生活的语句是: , . 17.以淇水的水波浩荡,打湿布幔来反衬女子婚姻的不幸、内心伤痛的句子 是: , . 18.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 是: , .。 19.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20.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 。 , .。 21.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多年来家务繁重的语句是: , .。 22.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 , .。 23.表现女子勤劳贤惠持家的诗句 是: , . , .。 24.写出男子心满意足之后就凶暴起来的句子是: , . 25.写女子兄弟不理解自己的处境反而嘲笑自己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26.女子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自我嗟叹的感伤的句子是: , . 27.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28.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29.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0.写男子当年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 .。 31.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 . 32.《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 “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 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讨论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导入: 他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友人斯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二、复习旧知——作者介绍: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5、散文集:《朝花夕拾》 6、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三、解题: 记念、君。 选自《华盖集续编》。(华盖) 鲁迅《自嘲》。 四、写作背景:(p27课下注解①) 1、大沽口事件 2、三·一八惨案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

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作品赏析素材

" 《短新闻两篇》作品赏析 " 一、内容结构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中荣获一等奖。 在体裁的选择上,这篇获奖新闻是成功的。采写这样具有历史性的重大事件,最需要的是记者身临其境,以见证人与目击者的身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纪实性报道。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写出实录性的现场短新闻,便是首要的选择。这篇获奖消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而是一篇特写式的现场短新闻,它是香港主权回归、末代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最后时刻的一份简洁、真实的历史记录。它也是自1990年我国新闻界倡导现场短新闻以来,特别自1992年起现场短新闻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以来,获奖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一篇。 现场短新闻都是迅速而及时地来自新闻事件发生地的现场报道,即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忠实地向读者报告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貌。这也就是说,现场短新闻与其他新闻形式相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要用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现场画面来传递消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全文有11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为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外,其余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小场景,一幅幅画面。 香港回归祖国,是亿万中国人抒发爱国情怀的中心话题。当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降落的历史时刻到来之时,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国人有太多的感受要抒发。这篇获奖作品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比如,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计划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上),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0节(其中阅读课50节,写作、口语课16节,复习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4节)。 三、本期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高一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高一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A.降落(jiang)撤离(che)序幕(xǔ) B.凝重(ning)接载(zai)停泊(pō) C.旗帜(zhi)移交(jiāo)护卫(wei)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淹映陈迹飘扬 B.仪势离任港督 C.古典易帜世人瞩目 三、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 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 四、阅读练习 (一)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

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 2.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 德育考试 市各学校: 三日内选派三名“三好”学生,参加德育考试竞赛。不得携带任何考试用品。时间:下周一(十一月五日)。 市教委 2001/10/27 太突然! 三日太短! 各校立即绷紧神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选出拔尖而又拔尖的“三好”学生,并配备优秀教师,三天72小时,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地辅导。 幸亏学生天赋极好,一本《青少年道德修养》早背得滚瓜烂熟,不漏标点。 各路考生奔赴考场,兴许是刚刚清扫过考场,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把笤帚。考生跨进门,不时踩得笤帚“劈

叭”作响,有两个调皮的一脚将笤帚踢上天。 桌上摆着钢笔、铅笔、墨水、铅笔刀、盛铅笔屑的小盒及备用的废纸。 各就各位,拧开墨水瓶,汲饱墨水。“刷刷刷”削好铅笔。考题发下,考生目瞪口呆题目太简单:1+1=? 考生欣喜若狂。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丢下试卷,飘然而去。 第二天,成绩公布出来: 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 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 师生愕然,急忙索取答案。如下: 捡起门口笤帚:40分。 铅笔屑盛在小盒里,不乱扔废纸:30分。 离开考场,墨水瓶拧好盖,笔帽套上:30分。 1.接到通知后,各学校反应如何,做了哪些准备? 2.看到试题后学生反应如何? 3.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4.请你谈谈你对这次考试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的看法。 五、写作活动 1.题目 运用特写消息的形式写作一则消息 2.写作内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名句默写背诵完整

高一名篇名句默写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毛泽东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万类霜天。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 1、撑着油纸伞,独自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姑娘。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 ,。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4、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 甚至她的,。 ★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 1、寻梦?,, 满载一船星辉,。 2、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不带走一片云彩。4、,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5、,油油的在水底招摇;,!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烛之武退秦师(背诵全文) 1、,不仁;,;,不武。★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 1、真的猛士,,。 2、惨象,;流言,。 3、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 又前而为歌曰:“,!” ★鸿门宴《项羽本纪》 1、所以遣将守关者,。 2、今者项庄拔剑舞,。 3、,大礼不辞小让。,,?★其它 1、,后事之师。 2、,行而不远。 必修二 ★荷塘月色(背诵四至六段)朱自清 1、叶子出水很高,。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2、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峭愣愣如鬼一般;,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1、,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 3、桑之未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桑之落矣,。 5、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7、总角之宴,。,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采薇(背诵末章)《诗经》 1、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行道迟迟,。,! ★离骚(背诵全文)屈原 1、长太息以掩涕兮,。,。2、亦余心之所善兮,。,终不察夫民心。,。 3、忳郁邑余侘傺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制芰荷以为衣兮,。不吾知其亦已兮,。5、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孔雀东南飞(背诵九至十二段,二十四至二十六段)《玉台新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9短新闻两篇 Word版解析版

第四单元9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③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竟然注视B.消逝竟然凝视 C.消逝居然凝视D.消失居然注视 【答案】D 【解析】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过程。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复存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语气比“竟然”重。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关总署将在自贸试验区开展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先推进“互联网+海关”特色,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B.本届论坛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为主题,就怎样打造网络文学的高原与高峰等问题展开讨论。 C.孙志新说:“我们挑选每一件文物不单纯是要讲述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更是要让西方观众知道,中国人创造了精致的物质文化。” D.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包含美学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中西互鉴的空间更为广阔。 【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推进”与“特色”不搭配。B.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杂糅。C.语序不当,“讲述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与“让西方观众知道,中国人创造了精致的物质文化”互换位置,且“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应为“中国现状与历史的渊源”。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复习资料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必修二)期末复习材料 一、字音(括号前的注音是错的,括号里的是对的。边读边划去前面的保留对的) 踟zhí(chí)蹰熨yùn(yù)帖隽jùn(juàn)永绮qí(qǐ)丽慰藉jí(jiè)愤懑mǎn(mèn)绵亘gèng(gèn)风姿绰约zhuò(chuò)恪gè(kè)守间不容发fā(fà)怦pīng(pēng)怦矫jiāo( jiǒo)揉造作济济jì(jǐ)一堂漫溯shuò(sù)粗糙zào(cāo)渲xuān(xuàn)染埋mái(mán)怨连累lèi(lěi)忸怩nī(ní)脊髓suí(suǐ)内疚jiū(jiù)青苔tāi(tái)酗xiōng(xù)酒伺sì(cì)候杀一儆jìng(jǐng)百孝悌dì(tì)汲xī(jí)取船舷xuán)(xián)不容置喙zhuàn(huì)遒劲jìn(jìng)数shù(shuò)见不鲜梵fán(fàn)婀玲涟漪yí(yī)沼zǎo(zhǎo)泽笨拙zhuó(zhuō)咆哮xiāo(xiào)瑰宝ku?(guī)咋zà(zé)舌靓liàng(jìng)妆炽zhì)(chì)热翘qiào (qiáo)首剖pāo)(pōu)析古刹shà (chà) 渐车帷裳shàng(chang)纸屑xuè(xiè )倔 juè( jué)强风流倜zhōu( tì)傥青荇xìn(xìng)长歌当dāng(dàng)哭叱咤 chà (zhà)悄qiāo(qiǎo)然目眦 cì(zì)颓圮 jǐ(pǐ)创伤chuàng(chuāng)潜力qiǎn(qián)谄媚xìan(chǎn)共其乏困gòng(gōng) 字音辨析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二、错别字(括号前的汉字是错的,括号里的是对的。边读边划去前面的保留对的) 缥渺(缥缈或飘渺)报(抱)负走头(投)无路安份(分)守己遗(贻)笑大方熨贴(帖)邮戮(戳)蒙弊(蔽)出类拔粹(萃)嘎(戛)然而止人才倍(辈)出暄(喧)宾夺主斑澜(斓)慷概(慨)一叶嶂(障)目寒喧(暄)憔粹(悴)必(毕)竟篾(蔑)视崭露头脚(角)渎(赎)罪百折不绕(挠)义愤填鹰(膺)撕打(厮)致(至)理名言福份(分)要言不繁(烦)一如继(既)往众口烁(铄)金辑(缉)私惩前毙(毖)后绿草如荫(茵)夸夸奇(其)谈迫不急(及)待安祥(详)不径(胫)而走橘子州(洲)头上阙(阕)沉腼(湎)苍(沧)桑其黄而殒(陨)群贤必(毕)至越陌度纤(阡)绿州(洲)抵(砥)砺德行禁固(锢)礼上(尚)往来响(享)誉中外陨(殒)身不恤疏竣(浚)钮扣(纽)漕(嘈)杂欧(殴)打暗(黯)然神伤 附: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按(安)装甘败(拜)下风自抱(暴)自弃针贬(砭)泊(舶)来品脉博(搏)松驰(弛)一愁(筹)莫展穿(川)流不息精萃(粹)重迭(叠)渡(度)假村防(妨)碍幅(辐)射一幅(副)对联天翻地复(覆)言简意骇(赅)气慨(概)一股(鼓)作气悬梁刺骨(股)粗旷(犷)食不裹(果)腹震憾(撼)凑和(合)侯(候)车室迫不急(及)待既(即)使一如继(既)往草管(菅)人命娇(矫)揉造作挖墙角(脚)一诺千斤(金)不径(胫)而走峻(竣)工不落巢(窠)臼烩(脍)炙人口打腊(蜡)死皮癞(赖)脸兰(蓝)天白云鼎立(力)相助再接再励(厉)老俩(两)口黄梁(粱)美梦了(瞭)望水笼(龙)头杀戳(戮)痉孪(挛)美仑(轮)美奂罗(啰)唆蛛丝蚂(马)迹萎糜(靡)不振沉缅(湎)名(明)信片默(墨)守成规大姆(拇)指沤(呕)心沥血凭(平)添出奇(其)不意修茸(葺)亲(青)睐磬(罄)竹难书入场卷(券)声名雀(鹊)起发韧(轫)搔(瘙)痒病欣尝(赏)谈笑风声(生)人情事(世)故有持(恃)无恐额首(手)称庆追朔(溯)鬼鬼崇崇(祟祟)金榜提(题)名走头(投)无路趋之若骛(鹜)迁徒(徙)洁白无暇(瑕)九宵(霄)渲(宣)泄寒喧(暄)弦(旋)律膺(赝)品不能自己(已)尤(犹)如竭泽而鱼(渔)滥芋(竽)充数世外桃园(源)脏(赃)款醮(蘸)水蜇(蛰)伏装祯(帧)饮鸠(鸩)止渴坐阵(镇)旁证(征)博引灸(炙)手可热九洲(州)床第(笫)之私姿(恣)意妄为编篡(纂)做(坐)月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