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组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第四组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第四组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第四组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第四组学号1224410017~1224410021

【摘要】神经推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1】。现普遍认为线粒体是控制细胞凋亡的中心和产生氧自由基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功能失调,能量代谢异常可以导致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引起神经元死亡的原因有线粒体机能障碍、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炎症、细胞凋亡,而这几个原因都跟线粒体有关。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异常,已成为公认的早期病理现象。本文参考多篇文献就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线粒体相关的发

机理作一简要概述,主要有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细胞凋亡。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机制

0 前言

神经推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如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病(AD)、亨廷顿舞蹈病(H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等,某些导致这些病的机制已经得到基本确认,其中线粒体功能失调以及由线粒体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神经元死亡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细胞凋亡都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原因,而这几个机制是经过线粒体的介导发生作用,所以,线粒体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各种发病机制的“交汇点”。

线粒体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即线粒体DNA(mtDNA)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线粒体是具有双膜系统,并且膜上含有多种参与生命活动的物质:外膜(OMM):Bcl-2家族蛋白、模孔蛋白、离子通道蛋白;膜间隙(IMS):CytC、凋亡诱导因子(AIF)、Procaspase-2、3、9及其他酶蛋白;内膜(IMM):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Ⅰ~Ⅳ和ATP合成酶;基质:TCA 循环蛋白、mtDNA存储钙离子的致密颗粒。基于线粒体膜上下含有的物质,其对应功能有:①线粒体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ETC),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②既是自由基的产生源头也是自由基的攻击靶点;③参与细胞凋亡;④节细胞氧化还原电势和信号传导;⑤基因表达等。作为细胞代谢网络和信号传导网络的调控中心,线粒体在生长、发育、代谢、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生物进化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缺陷、氧化磷酸化异常、能量代谢障碍,通常能引起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在脑组织中影响更为明显,因为虽然大脑重量仅占身体的2%,但对养的消耗量却要占到身体总消耗量的25%【3】。研究线粒体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不仅能为此疾病的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新视点,对新药开发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也能提供新思路。

1、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见图1)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除此之外,它还充当着“钙库”,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的信号传递。

当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时,必然导致ATP合成下降,能量供应不足,继而发生一系列反应如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和脂质讲解,细胞内外钙离子失衡等,从而使细胞结构破坏、功能下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在脑组织中这种影响尤为明显。长期的脑能量供应不足、是神经元功能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

究发现:PD患者黑质致密部(SNpc区)、纹状体、骨骼肌及血小板、线粒体呼吸复合物Ⅰ功能下降30%;氧化应激加重。AD患者大脑颞叶、顶叶及额叶皮层出现葡萄糖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这些都是提示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实验表明,复合物Ⅰ抑制剂如鱼藤酮可诱发PD。复合物Ⅱ抑制剂3-NP和丙二酸可诱导产生模拟HD的动物模型。可见,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使脑内多种线粒体酶的活性下降,复合物Ⅰ、Ⅱ、Ⅲ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都降低。

2、氧化应激(见图2)

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部分氧在线粒体内被电子传递链(ETC)传来的电子还原为水,极小部分氧被ETC中漏出的电子还原成单价原形,形成超氧阴离子,成为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主要来源,ROS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

正常生理情况下,线粒体内存在有效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产生的活性氧(ROS)能及时被清除,而当衰老或发生疾病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体内的ROS大量聚集,引起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

①损伤mtDNA,mtDNA最靠近IMM,IMM是产生自由基的部位,所以mtDNA 最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mtDNA损伤后,氧化磷酸化酶功能缺陷,导致ATP合成下降,最终使细胞损伤、组织破坏;

②损伤ETC,实验证明,氧化应激损伤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细胞色素明显丢失,复合物Ⅳ活性降低;

③损伤线粒体膜,线粒体膜上含有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与自由基发生氧化反应,使膜的流动性降低、脆性增加,膜的结构发生改变,膜蛋白丢失,最终导致运输功能紊乱。

3、细胞凋亡(见图3)

细胞凋亡不同于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过程。它是包括AD、PD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的最终归宿。

神经元的凋亡可被一系列的细胞损伤所诱发,包括两个途径:

①死亡受体途径:被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的活化如Fas的活化所激发;

②线粒体途径:线粒体凋亡前体蛋白的释放。

线粒体膜上的CytC、Bcl-2家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前体等都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因子。在凋亡发生过程中,多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转移至线粒体,从而破坏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当细胞受到凋亡刺激后,Cyt-C迅速从线粒体中释放至胞浆中,与dATP、凋亡蛋白激活因子-1(Apaf-1)结合成凋亡小体,然后激活caspase-9,启动凋亡程序。AIF是一种黄素蛋白,能够促进Cyt-C释放、激活procaspase-9,过量表达的Bcl-2能够抑制AIF的释放,但不能抑制已经释

放的AIF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4、兴奋性毒性(图4)

兴奋性氨基酸是脑皮层和海马体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活化会给学习、记忆等神经系统功能带来严重损伤。谷氨酸是大脑基本认知的主要神经递质,构成阳离子通道的谷氨酸受体过度活化时会导致神经元功能紊乱甚至死亡——兴奋性毒性。研究发现,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损害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损伤线粒体实现的。培养皮质神经元时,将谷氨酸盐加入培养基中,发现他能促进线粒体释放Cyt-C,激活caspase-9进而激活下游的caspase-3,引起西北凋亡。突触间隙不含能够降解谷氨酸的酶,当谷氨酸在脑细胞间液中的浓度升高时,会引发钙超载,过量的钙离子沉积在线粒体内,干扰ETC的功能,产

生大量氧自由基。

5、结论

总的来说,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最重要的细胞器,它通过各种机制参与包括AD、PD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进展,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各种发病机制的“交汇点”,并且,如果其中一个病理途径发生后,将形成几个机制的恶性循环,恶化病情。

PD已经能确定病因直接涉及线粒体蛋白的基因突变,

AD不能得出线粒体损伤是其直接病因,但可以明确线粒体损伤确实存在于某个病理进程中。

从线粒体损伤着手,不仅能够更好的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还能够弄清楚线粒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早期的变化,对此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晓文,苏朝芬等.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2011.06

【2】陈平,梁立平等.线粒体氧化应激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2006.08

【3】高欣,唐希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信号:线粒体功能障碍.2006.04

脑和神经疾病杂志VBM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在MCI和AD中的应用 秦锦标杨明华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一种基于体素对脑结构磁共振图象自动、全面、客观的分析技术,可以在活体脑进行精确的形态学测量和功能的研究,是评价脑部灰、白质病变的一种新的方法[1]。该方法目前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VBM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VBM概述 1.1 VBM概念的提出 早期研究脑结构的方法是体积测量法,这种方法容易受研究者个体差异的影响,而且无法提供某些局部脑区微小变化的详细的空间特征,故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伴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以及神经解剖学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巨大发展,Wright等[2]首先提出了基于体素对脑结构磁共振图象分析的初步思想,描述了一种能在MRI上发现脑灰质和白质差异的新技术。Ashburner和Friston[3]则在2000年正式提出了VBM方法。VBM方法是一种以体素为单位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可以定量检测出脑组织成分的浓度和体积,从而能够检测出局部脑区的特征和脑组织成分的差异。 1.2 VBM的基本原理 VBM方法是基于体素的分析,首先需要把被研究的所有个体的脑MRI梯度回波T1加权像在空间上标准化到一个完全相同的立体空间中,然后对该高分辨力、高清晰度、高灰白质对比的脑结构图象进行解剖分割,得到灰质、白质和脑脊液,利用参数统计检验对分割的脑组织成分逐个进行体素组间比较分析,定量测出脑灰质和白质的浓度和体积,从而量化分析脑形态学上的异常[4]。具体过程包括空间标准化、脑组织的分割、平滑、统计建模和假设检验。 1.3 VBM的优缺点 VBM可以对全脑进行测定和比较,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无需对感兴趣区的先验假设,而且可以定量地检测出脑组织的密度差异,同时它不受研究人员的主观影响,因此具有自动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VBM方法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体素的统计分析以空间标准化为前提,某些局部区域和模板的匹配不准确会导致统计结果中出现组间系统性的脑区形态差异[5]。而且VBM难于检测到脑的一些微小复杂结构的差异,如海马区[6]。 作者单位:210048 江苏省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第章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

第十三章线粒体疾病 广义的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指以线粒体功能异常为主要病因的一大类疾病。除线粒体基因组缺陷直接导致的疾病外,编码线粒体蛋白的核DNA突变也可引起线粒体病,但这类疾病表现为孟德尔遗传方式。目前发现还有一类线粒体疾病,可能涉及到mtDNA 与nDNA的共同改变,认为是基因组间交流的通讯缺陷。通常所指的线粒体疾病为狭义的概念,即线粒体DNA突变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 第一节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线粒体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很敏感,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可直接造成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例如在有害物质渗入(中毒)、病毒入侵(感染)等情况下,线粒体亦可发生肿胀甚至破裂,肿胀后的体积有的比正常体积大3~4倍。如人体原发性肝癌细胞癌变过程中,线粒体嵴的数目逐渐下降而最终成为液泡状线粒体;缺血性损伤时的线粒体也会出现结构变异如凝集、肿胀等;坏血病患者的病变组织中有时也可见2到3个线粒体融合成一个大的线粒体的现象,称为线粒体球;一些细胞病变时,可看到线粒体中累积大量的脂肪或蛋白质,有时可见线粒体基质颗粒大量增加,这些物质的充塞往往影响线粒体功能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如线粒体在微波照射下会发生亚微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功能上的改变;氰化物、CO等物质可阻断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造成生物氧化中断、细胞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能力下降等等。在这些情况下,线粒体常作为细胞病变或损伤时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成为分子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线粒体疾病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角度,线粒体疾病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临床角度,线粒体疾病主要涉及心、脑等组织器官或系统;从病因和病理机制角度,线粒体疾病有生化分类和遗传分类之别。 一、生化分类 根据线粒体所涉及的代谢功能,线粒体疾病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底物转运缺陷、底物利用缺陷、Krebs循环缺陷、电子传导缺陷和氧化磷酸化偶联缺陷(表13-1)。 表13-1 线粒体疾病的生化分类 二、遗传分类 根据缺陷的遗传原因,线粒体疾病分为核DNA(nDNA)缺陷、mtDNA缺陷以及nDNA和mtDNA联合缺陷3种类型(表13-2)。 表13-2 线粒体疾病的遗传分类

活化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7年2月第43卷第1期 现代临床医学JOURNALOFMODERNCLINICALMEDICINE Feb. 2017 Vol. 43 No. 1 活化蛋白L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益梅,李经伦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活化蛋白-1(AP-1)是一类二聚体的反式调节因子,其作用十分广泛,对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 P-1与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脑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AP-1的组成、调节及其与以上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活化蛋白L ( AP-1 )$c-Jun$ JNK$信号传导 【中图分类号】R741.0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1851/j. issn. 1673-1557. 2017. 01. 002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Kdetail/51. 1688. R. 20170111.1123.004. html 活化蛋白-1(activated protein-1,AP-1)是一*类重要 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是诸多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在细 胞核内的交汇点,有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第三信使之称,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开关,能与许多基因上的AP-1位点结合,启动多种与细胞分裂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转 录,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1AP-1的组成 AP-1是一个集体名词,主要由Jun蛋白卜-(<、^ Jun、Jun-B、Jun-D)、Fos 蛋白(v-fos、c-fos、Fos-B、F r1、Fra2 )、激活转录因子(activatingtranscription factor, ATF;包括 ATF2、ATF3//RF1、B-ATF)、Jun 二聚化伴 侣(JDP1、JDP2 )*1]、Maf蛋白(v-Maf、c-Maf、NT)家族 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2]。在不同细胞中AP-1的组成不同。这些蛋白都属于亮氨酸拉链蛋白,它们的 一级结构都具有一个保守的亮氨酸拉链(leucine ip p e T结构,即蛋白质分子肽链上每7个氨基酸重复 出现一个亮氨酸残基,这些亮氨酸残基都在!螺旋同 一个方向上出现,两个相同结构的两排亮氨酸残基能 以疏水键结合成二聚体,通过这一特殊结构家族间或 不同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二聚体。Jun蛋 白和ATF蛋白可形成同源二聚体,Jun蛋白的结构高 度同源,其除了可形成同源二聚体外,还可与AP-1家 族的其他蛋白ATF和FoS蛋白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异源 二聚体。Jun同源和Jun-Fos异源二聚体识别相同的 DNA结合位点,B L!TPA反应元件(其序列为TGAG/ CTCA),Jun-ATF异源二聚体和A T F同源二聚体识别 称为CR E的序列(TGACGTCA)[3],Fos蛋白、Maf蛋 白则不能形成同源二聚体,Maf蛋白只与c-fos形成异 源二聚体,而不能结合c-un。在哺乳动物体内,AP-1的主要成分是Jun和Fos。单独的c-Jun和c-fos是没有生物学功能的。Jun蛋白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亦 可与Fos或Fras形成更加稳定的异源二聚体,而Fos 则只能与Jun形成异源二聚体,故可以用C-Jun蛋白的 表达量来反映AP-1的表达[4]。不同的二聚体形式,其 稳定性及与DNA的结合能力不同,在静息状态下,AP-1的分子结构以c-Jun同源二聚体为主,当细胞受到佛 波醋(TPA)、血清、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紫 外线等刺激时,c-u n和C-fo s的表达水平增高,此时 AP-1以c-Jun、c-fos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此形式较 c-Jun同源二聚体稳定,且与DNA连接和诱导转录能 力也大大增强。 2 AP-1的调节 AP-1的活性调节十分复杂,包括自身组分的差异 表达、转录水平调节、翻译后调节及与其他癌蛋白和辅 助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其中翻译后调节是AP-1的主 要调节方式[5]。自身组分的差异表达是对其功能最基 本的调节。AP-1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或拮抗作 用。c-Jun是AP-1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它可通过亮 氨酸拉链与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如Jun-B、Jun-D、ATF家族成员,不同的组合其作用不尽相同。在某些 情况下,Jun-B可与Jun、Fos或Fos-B形成非活化的异 源二聚体,通过竞争与AP-1位点的结合来抑制AP-1的活化,Jun-B表现出抑制c-Jun的活性效应,而Jun-D 对c-un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许多细胞外信号主要 通过控制构成AP-1成分蛋白的转录,从而调控AP-1白的 量 及转 录 因性。AP-1 的 调 主要是磷酸化调控。转录因子在磷酸化水平的调控主 要有3类:一是调控胞核移位。这类转录因子包括 NF-B、NF-A T等;二是调控其DNA结合能力,转录因 子被磷酸化后其DNA的结合能力可表现为增强(如 通信作者:李经伦,ljl031611@163. com 7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相关信息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 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 网投 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 不详 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 不详 不详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小脑损害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躯干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可致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人体疾病的研究进展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 题目:线粒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朱刚刚 学号:201207730 指导教师:谢放 完成日期:2014-7-16

线粒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为了对线粒体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分别从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疾病、以及相关线粒体疾病的治疗与干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线粒体、线粒体tDNA、线粒体疾病。 引言:线粒体疾病主要是指由于线粒体DNA突变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有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功能缺陷相关,如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线粒体眼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O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有人统称为线粒体疾病。线粒体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一、线粒体功能障碍 1线粒体结构、基因组特征及主要功能 1.1线粒体结构及基因组特征电镜下的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囊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外膜、膜间隙、内膜、基质。不同于经典的“隔舱板”理论,最新提出的三维重构模型认为: (1)外膜与内质网或细胞骨架连接形成网络;(2)内外膜间随机分布横跨两端,宽20nm 的接触点;(3)内膜通过界面与嵴膜接口部分相连,并不直接向内延伸形成嵴膜;(4)嵴膜非“隔舱板”式而是管状或扁平状,相互间可连接或融合,呈现不同的形式。执行线粒体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分布在不同的空间:外膜上有Bcl-2家族蛋白、膜孔蛋白以及离子通道蛋白;内膜中有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复合物I~IV和复合物V(ATP合成酶); 膜间隙和嵴膜腔分布着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和Procaspase 2、3、9及其他酶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ADP/ATP转换蛋白(ANT)和线粒体膜转运孔(mitochondrialper-meabletransition pore,MPTP)存在于接触点;三羧酸循环(TCA cycle)酶系、存储钙离子的致密颗粒及线粒体基因组则包含于基质中。【1】与核基因组(nDNA)不同,mtDNA 结构简单,仅含16 569 个碱基,编码2 种rRNA、22 种tRNA和13种参与呼吸链形成的多肽。通常裸露且不含内含子,既缺乏组蛋白保护和完善的自我修复系统,又靠近内膜呼吸链,极易受环境影响,突变频率比nDNA 高10~20 倍。 1.2线粒体功能作为糖、脂肪、氨基酸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除此以外,它还扮演着多种角色,其中之一是充当“钙库”,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的信号传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为我国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广大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及相关学科(包括神经生物学、神经遗传学及康复医学等)医师为主要读者,报道神经精神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神经精神疾病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刊设有论著、短著述、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临床荟萃及会议纪要等栏目的稿件。欢迎踊跃投稿。述评、临床荟萃及专家论坛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一、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临床荟萃及会议纪要类稿件可视情况而定,短著述一般不超过2000字。 2.投稿清单:(1)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sjjszb@1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1589138.html,。(2)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请投稿后将推荐信邮寄至编辑部,并注明稿件编号。(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附基金证书复印件。(4)知情同意书: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5)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相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 二、稿件处理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其中专家外审为匿名。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不予退回原稿,如需退原稿则请投稿时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收到稿件约2个月内告知稿件处理结果。 三、有关著作权事项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人体疾病地研究的进展(20201221054219)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综合能力训练I 文献综述 题目:线粒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朱刚刚

学号:201207730 指导教师:谢放 完成日期:2014-7-16 线粒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为了对线粒体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分别从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疾病、以及相关线粒体疾病的治疗与干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线粒体、线粒体tDNA、线粒体疾病。 引言:线粒体疾病主要是指由于线粒体DNA突变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有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功能缺陷相关,如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线粒体眼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O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有人统称为线粒体疾病。线粒体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 一、线粒体功能障碍 1线粒体结构、基因组特征及主要功能 1.1 线粒体结构及基因组特征电镜下的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 成的封闭囊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外膜、膜间隙、内膜、基质。不同于经典的“隔舱板”理论,最新提出的三维重构模型认为:(1)外膜与内质网或细胞骨架连接形成网络;⑵内外膜间随机分布横跨两端,宽20nm的接触点;(3)内膜通过界面与嵴膜接口部分相连,并不直接向内延伸形成嵴膜;(4)嵴膜非“隔舱板”式而是管状或扁平状,相互间可连接或融合,呈现不同的形式。执行线粒体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分布在不同的空间:外膜上有Bcl-2家族蛋白、膜孔蛋白以及离子 通道蛋白;内膜中有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复合物l~IV和复合物V(ATP合成酶); 膜间隙和嵴膜腔分布着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eing factor,AIF)和Procaspase 2、3、9及其他酶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ADP/ATP 转换蛋白(ANT)和线粒体膜转运孔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80132)。收稿日期:2009-09-10;修回日期:2009-11-09 作者简介:潘婕(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通讯作者:罗本燕(1962-),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心理学、脑血管病的研究。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潘婕,汪敬业 综述 罗本燕 审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 摘 要:自噬是细胞内降解/再循环系统,被称为II 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参与神经系统发育以 及脑缺血、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在自噬对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有助于今后深入探索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并开辟神经系统疾病新的治疗方向。 关键词:自噬;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死亡 自噬是40多年前学者在电镜下观察到的一种细胞结构,然而,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才逐渐认识到自噬的重要功能,尤其是2005年5Sc i ence 6杂志将细胞自噬评为该年度六大科技热点研究之首,自噬相关研究得以迅速进展。自噬通过降解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细胞器或细胞膜,一方面帮助细胞清除受损伤或衰老的细胞器、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内异物;另一方面也为细胞内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即细胞结构的再循环;同时在应激或饥饿时尚能为细胞提供生存必须的营养物质以帮助细胞度过难关。自噬的过度发生也可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被称为II 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1] 。近年来自噬在神经 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使我们对其在某些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自噬在神经细胞死亡上是起保护作用还是促进作用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全面综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探索自噬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提供参考。1 自噬概况 真核生物中自噬根据待降解物被转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分为大自噬(m acroautopha gy)、小自噬(m icr oa utophagy )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 ha peron 2mediate d autophagy,C MA )3种,通常所说的自噬即大自噬。自噬发生需要众多分子的参与,如自噬相关基因(aut ophagy 2rel ated gene ,Atg)、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 icrot ubule 2associate d protei n li ght c ha i n 3,LC3)等。 2 自噬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异常蛋白的聚集密切相关,而自噬参与细胞内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降解从而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在对Atg5[2] 以及A t g7 [3] 基因敲除的研究中均发现脑内 大量神经元出现退变而死亡,并产生行为学损害。从而提出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蛋白异常聚集的具体机制也得以逐渐阐明。2.1 帕金森病 A 2突触核蛋白(A 2synuclei n )是帕金森病(Par 2ki nson .s di sease ,PD )的重要致病蛋白。研究发现,a 2synuclein 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 ysoso m e 2associ 2ated m e mbra ne pr ote i n 22,LA MP 22)有高度的亲合性,但a 2synuclei n 并不能通过C MA 途径转运至溶酶体内降解,这种高亲合性反而促进了a 2synuclein 以及其它蛋白的聚集 [4] 。除此之外,a 2synuclei n 修饰改 变也与PD 发生相关。M arti nez 2V icente 等[5] 研究发 现修饰抑制了a 2synuclei n 通过C MA 途径降解,但并不抑制其他蛋白的降解,而经多巴胺处理后的a 2synuclein 在抑制自身降解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蛋白的异常聚集,这提示多巴胺抑制自噬可能造成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死亡而产生P D 。肌细胞增强因子2D (MEF 2D )通过与H sc70结合发挥正常功能是维持神经元存活的关键,Yang 等 [6] 研究发现A 2sy 2 nuclei n 转基因小鼠以及P D 患者神经元内MEF 2D

医学遗传学习题第6章 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______。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B.线粒体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基本无关 C.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细胞器 D.只有极少量DNA,作用很少 E.线粒体中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 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控制的遗传 B.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的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结构特点的是______。 A.全长61569bp B.与组蛋白结合 C.呈闭环双链状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A. 全长,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B. 全长,不与组蛋白结合,分为重链和轻链 C. 全长,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 全长,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 全长,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mtDNA的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E.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6.线粒体遗传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显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非孟德尔遗传 E.体细胞遗传 7. 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较强,tRNA数量为______。 个个个个个 8.mtDNA编码线粒体中______。 A. 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约10%的蛋白质 C. 大部分蛋白质 D. 线粒体基质中的全部蛋白质 E. 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9. 目前已发现与mtDNA有关的人类疾病种类约为______。 A. 100余种 B. 10多种 C. 60多种 D. 几十种 E. 种类很多10.UGA在细胞核中为终止密码,而在线粒体编码的氨基酸是______。 A.色氨酸 B.赖氨酸 C.天冬酰胺 D.苏氨酸 E.异亮氨酸11.每个线粒体内含有mtDNA分子的拷贝数为______。 A.10~100个 B.10~20个 C.2~10个 D.15~30个 E.105 12.mtDNA中编码mRNA基因的数目为______。 A.37个 B.22个 C.17个 D.13个 E.2个 13.关于mtDNA的编码区,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包括终止密码子序列 B.不同种系间的核苷酸无同源性 C.包括13个基因 D.各基因之间部分区域重叠 E.包括启动子和内含子 14.关于mtDNA的D环区,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是线粒体基因组中进化速度最慢的DNA序列 B.具有高度同源性 C.包含线粒体基因组中全部的调控序列 D.突变率较编码区低 E.是子代H链在复制过程中与亲代H链发生置换的部位 15.mtDNA中含有的基因为______。 A. 22个rRNA基因,2个tRNA基因,13个mRNA基因

第二章 脑与心理

第二章脑与心理 内容概览 一、周围神经系统与心理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三、脑与心理活动 四、脑功能开发 ?导入正题: ?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以前人们误以为心脏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但脑并不能独立地产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整个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神经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周围神经系统与心理 (1)脊神经:发自脊髓,共31对,联结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 (2)脑神经:由脑发出,共12对 (3)植物神经系统:由分布在内脏器官、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等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构成。 a.交感神经:唤醒时活动 b.副交感神经:安静时活动 第二节脑的结构与功能 ?脑的结构 (1)脑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 (3)大脑结构 脑的功能 (1)大脑的功能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脑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 ?脑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大脑的结构 大脑的结构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相联 ?额叶的后下部“布洛卡区” 运动性言语中枢 颞叶的后下部,温尔尼克区听觉性言语中枢 枕叶,视觉中枢,图像的接受和解释 一般来说,大脑皮层的左右两侧分管相对侧的感觉,但嗅觉除外。 脑的功能 ?大脑的功能 大脑左右半球分管不同的活动:

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开发右脑”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颅相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技能系统说 ?模块说 ?泛脑网络论 颅相说 ?颅相说是关于颅骨外形特征与性格相关的一种学说。 ?19世纪德国医生加尔提出,其弟子施普茨海姆采用颅相说一词。 ?加尔认为颅骨的外部形状与内部脑的结构有关,并且心理特征与颅骨形状也有一定相关。 颅相说 ?加尔通过观察周围熟悉人的心理与颅骨外形特征,确定了27个功能区,后施普茨海姆修订为35个。?曾一度受到人们关注,但仅是主观推断,未得到实证研究支持。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并呈现出不同等级。最高等级是大脑皮层,以下依次为:基底节、间脑、小脑、脑干、脊髓 ?18-19世纪,随着布洛卡言语中枢、温尔尼克区、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相继发现,启示人们:大脑不同部位各司其职。 ?20世纪加拿大神经学家潘菲尔德用微弱的电刺激病人的颞叶,病人会回忆起以前经历事情的详尽细节,说明记忆与颞叶有关。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确实发现脑有机能定位,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各区域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整体说 ?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19世纪中叶对动物的脑采用部分毁除法,发现不同部位却有特殊机能,但又发现神经系统具有统一性,任何部分的消除都可减少其它部分的能力,还发现一种机能损伤后,还可复得。 机能系统说 前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在治疗二战期间脑损伤病人时发现,闹特定部位的损伤,不仅导致单一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导致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得出:脑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机能系统。分三部分: 1、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2、心理接受、加工、储存的系统 3、行为调节系统 他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结果,各系统有发挥着不同作用。 模块说 ?1976年,美国生理学家加查尼加提出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和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模块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模块是一种快速、特异的信息过程。 ?同定位说相比它揭示的是人脑的整体性。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一证明了这一点。 ?如:猴子的视觉是颜色、运动、形状、知觉的合成,与31个脑区、多个模块有关,它们间的精细分工与合作是视觉的神经基础。 泛脑网络论

第十三章 线粒体疾病

第十三章线粒体疾病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线粒体DNA突变的主要类型。 2.熟悉线粒体疾病的分类。 3.了解主要的线粒体疾病的遗传学机理。 4.了解核DNA与线粒体疾病的关系。 二、习题 (一)A型选择题 1.狭义的线粒体病是 A.线粒体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B.mtDNA突变所致的疾病 C.线粒体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D.线粒体数量异常所致的疾病 E.mtDNA数量变化所致的疾病 2.点突变若发生于mtDNA rRNA基因上,可导致 A.呼吸链中多种酶缺陷B.电子传递链中某种酶缺陷 C.线粒体蛋白输入缺陷D.底物转运蛋白缺陷 E.导肽受体缺陷 3.常见的mtDNA的大片段重组是 A.插入B.重复C.易位D.缺失E.倒位 4.mtDNA大片段的缺失往往涉及 A.多个A TPase8基因B.多个ND基因C.多个tRNA基因 D.多个rRNA基因E.多个多种基因 5.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患者最常见的mtDNA突变类型是 A.G14459A B.G3460A C.T14484C D.G11778A E.G15257A 6.与增龄有关的mtDNA突变类型主要是 A.点突变B.缺失C.重复D.nDNA突变E.基因组间交流缺陷 7.线粒体脑肌病的特征是 A.肌纤维中呼吸链酶活性正常B.肌纤维中呼吸链酶活性缺陷C.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链酶活性缺陷D.呼吸链酶活性正常的神经细胞与酶活性缺失的神经细胞混合E.呼吸链酶活性正常的肌纤维与酶活性缺失的肌纤维混合 8.mtDNA突变诱导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 A.β细胞不能感受血糖值B.糖原异生降低C.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失控D.β细胞稳定性增高E.细胞中8-OH-dG含量增多 (二)X型选择题 1.mtDNA突变类型包括 A.缺失B.点突变C.mtDNA数量减少D.插入E.重复2.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是 A.肿瘤B.帕金森病C.Ⅱ型糖尿病D.白化病E.苯丙酮尿症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特异性神经元的大量丢失为主要特征,是一类进行性发展的致残,严重可致死的复杂疾病。其可分为急性神经退行性病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病,前者主要包括中风、脑损伤; 后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亨廷顿病( HD) 、帕金森病( PD) 、阿尔茨海默病( AD) 等。虽然这类疾病的病变部位及病因各不相同,但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是它们的共同点。AD及PD主要发生于中、老年,随着人口老龄化,AD及PD的发病日益增多。目前,美国就有4百万人患有AD,每年因AD死亡的人数约十万,每年的医疗费用高达600亿美元。我国有关AD的流行病学研究尚不完善,一般认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4%,年发病率为0.6~1.2%。PD的患病率仅次于AD,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2%。此外,Huntington舞蹈病,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及脊髓肌萎缩症等则可发生于不同年龄。 多年来,由于脑功能的复杂性,这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家,神经生物学及行为科学等各学科知识和研究手段的迅猛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机理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这些研究结果不但为该类疾病病变机理的阐明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而且为寻找相应的新型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作用新靶点: 目前基于对神经退行性病变机理的研究,近年有人提出神经细胞保护这个概念。人们试图通过以下3种途径来保护神经细胞,防止其退行性改变。即:(1)抑制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启动因子(如Aβ,一氧化氮,自由基,兴奋性毒性及炎性细胞因子等);(2)阻断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信号传导(如细胞凋亡等)过程;(3)激活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如神经营养因子等)。 一、神经保护剂 1 钙离子拮抗剂: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具有将细胞内的Ca2+泵出细胞外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AD 患者细胞膜上钙泵功能受损,细胞内Ca2+超载。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通道或者拮抗钙蛋白酶,减少因钙内流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改善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此外,也可以抑制Ca2+ 的超载,减轻血管张力,预防血管痉挛,保持组织活力。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有尼莫地平、维拉帕米、盐酸氟桂嗦等。 2 抗氧化药物:自由基可导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引起神经元退行性变,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或减少氧自由基、保护神经元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以延缓和阻止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研究发现,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对肿瘤有明显预防和抑制作用,且对PD 有明显预防和防治作用;银杏黄酮对心脑血管病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大豆异黄酮和尼古丁对AD 有预防作用;山楂黄酮对中风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3 NMDA 受体拮抗剂:谷氨酸盐的过度释放使对钙离子高度通透的电压依赖型NMDA 受体过度激活,导致钙内流过多,并最终诱导神经细胞死亡及一系列急性或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人参皂苷Rb3能降低NMDA 引起的神经元〔Ca2+〕i 增加,可能是通过抑制NMDA 受体引起的钙内流,减轻钙超载,从而防止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石杉碱甲能抑制NMDA 所致大脑皮质、突触质膜的毒性。美金刚胺是NMDA 受体的拮抗剂,能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 4 抗炎药物: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入侵的T 细胞以及过度产生的炎症介质组成了神经炎症反应,可能危害神经元的存活。尽管神经炎症并不一定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始发因素,但是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疾病的进行性加重,使神经炎症与神经元病变之间构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多的神经元死亡。鉴于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慢性神经变性中的重要作用,提示抗炎药物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类药物有吲哚美辛、布洛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第27卷第6期2018年12月 V ol .27.No .6December .2018 〔收稿日期〕2018-10-10 〔修回日期〕2018-12-03 〔基金项目〕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4j -cyjA10077) 〔作者简介〕牟长河,男(1977年),汉族,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Haolei1102@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1589138.html,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牟长河1 ,郝磊 2*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958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20;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重庆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400062) 〔摘要〕随着神经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神经干细胞(NSCs )是指自我更新、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退行性变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开始启动神经修复,但受到数量及微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近年,人们采用各种体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脊髓损伤等方面做了很多动物及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神经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 〔中图分类号〕R329.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05/ j. cnki. 1004-1850. 2018. 06. 013 The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Mu changhe 1, Hao lei 2*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 No.958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ongqing 400020;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Renji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ongqing, 40006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neural stem cells has brought great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Neural stem cells (NSCs) refer to multipotential cells that are capable of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Whe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damaged or degenerative,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begin to initiate repair. But their effect is very limited due to their quantity and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in vitro cultur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obtain a certain quantity of ex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There are many animal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on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cluding ischemic stroke,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Here the appl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was reviewed. 〔Keywords 〕Neural stem cells; ischemic stroke;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 ’s disease; spinal cord injury 干细胞(Stem Cells ,SCs )是指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退行性变时,受到数量及微环境的影响,内源性干细胞的修复作用非常有限,几乎不能进行有效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修复,此时干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为脑梗死、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神经干细胞特性及来源 神经干细胞(NSCs )是指自我更新、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在神经系统中主要作为一种储备细胞,即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如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这些干细胞便开始增殖、迁移及分化为相应的组织细胞,以便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代偿。NSCs 不表达成熟细胞抗原,具有低免疫原性,因此在移植后相对较少发生异体排斥反应,有利于其存活。NSCs 来源于神经组织,从哺乳动物胚胎期的大部分脑区、成年期的脑室下区、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纹状体、嗅球、皮质、脊髓等部位均可成功分离出NSCs ,并可以采用添加bFGF 和EGF 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扩增[1-8]。受到供体组织来源及伦理学限制,直接从神经组织分离培养NSCs 是不切实际的。近期研究发现,NSCs 尚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