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授课用】第十六章热和能试卷剖析

【授课用】第十六章热和能试卷剖析

【授课用】第十六章热和能试卷剖析
【授课用】第十六章热和能试卷剖析

第十六章热和能试卷剖析

3、①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一个平衡距离,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无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分子间的距离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③磁铁吸引钢铁一类的物体都是通过磁场力的作用.

解答: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会黏在一起就是因为分子之间的引力;

B、固体和液体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磁铁吸引大头针说明磁铁和大头针之间存在磁场力;

D、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会很小.故选A.

4、解: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是不变的,所以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可知: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才能使不同物质的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故C符合题意.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内能增加,使温度升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21、(1)柴油机工作时,每经过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2周,经历4个冲程.根据这个特点,求出飞轮转速为2000r/min,每min经历的冲程数,求出完成一个冲程的时间.根据W=Pt求出柴油机正常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多少.(2)柴油机正常工作时,每输出1kW?h能量柴油机所消耗柴油0.27kg.输出的1kW?h能量是有用的能量,消耗柴油0.27kg放出的热量是总能量,根据热机效率公式求出柴油机的效率.解答:解:(1)飞轮转动2周,经历4个冲程.飞轮转速2000r/min,飞轮每min转动2000r,所以每min经历4000个冲程,所以经历一个冲程的时间为:t=60/4000=0.015s/个.

柴油机正常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功:W=Pt=8800W×0.015s=132J.(2)燃油消耗率为0.27kg/kW?h表示每输出1kW?h能量柴油机所消耗柴油0.27kg,

Q=mq=0.27kg×3.3×107J/kg=8.91×106J,

W'=1kW?h=3.6×106J,

η= W'/ Q ==40.4%.

故答案为:132;40.4.点评:热机的计算不经常出现,对学生来讲是个难点,本题通过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的圈数和经历冲程的个数的关系,求出经历一个冲程需要的时间,这是关键.

根据燃油的消耗率,求出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根据热机效率公式计算.

第十六章 热和能测试

第十六章热和能测试题 一、选择题(12*2=24) 1、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2.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4、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 5、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因为水的() A、比热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6、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A、比热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C、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 7、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8、海南地处沿海,昼夜温差小,其主要原因是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热值 9、热量的单位是( ) A.J B.W C. Ω D. ℃ 10、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九人民教育十六热和能复习过关训练题

人教版《第十六章 热和能》单元过关训练题及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卷I (选择题,共33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 、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 .破镜不能重圆 4.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亮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C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引起的 5、如图1,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 )A 、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 、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C 、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D 、女孩通过做功取暖,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7.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部件是水箱。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 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1米2 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 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 A.2.1×104焦 B.8.4×104焦 C.4.2×106焦 D. 4. 2 ×107焦 8、如图2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第十六章 热和能、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

第十六章热和能、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A.油分子被压小了B.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金属原子间有间隙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的温度升高了,有下列几种判断:①含有热量一定增加;②分子运动一定加快;③内能一定增加了;④一定吸收了热量。其中正确的是() A.②与③B.①与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使铅块温度升高24℃所需的热量,可以使相同质量的铜块温度升高() A.12℃B.72℃C.8℃D.16℃ 4.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内能和机械能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故是同一形式能 B.物体的内能变化时,机械能一定变化 C.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 D.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5.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打铁,铁块的温度升高B.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 C.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烫手D.用砂轮打磨刀具,迸出火星 6.将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铝>c铁)浸没在沸腾的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比较铁块和铝块吸收热量和升高温度的多少,则() A.吸收的热量相等B.铁块吸收的热量少 C.铁块升高的温度多D.铝块升高的温度多 7.下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尽可能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B.司机停车时关掉引擎 C.大家都不要乘坐汽车D.汽车发电机采用燃油喷射系统 8.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9.在A煤;B电;C木柴和D食物这四种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__;属于生物质能的是________。 10.打开香水瓶后,房间内充满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__。11.烧水煮饭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古人钻木取火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12.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 13.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地热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电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 16.核反应堆是________核能释放装置。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Ⅰ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扩散现象,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说明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固体很难被分割的原因。 4.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5.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知道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6.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举出生活中实例。 7.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知道水的比热容。 9.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10.知道什么是热值。会查热值表。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1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了解热机效率。 12.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不同问题。了解什么是“热岛效应”。 3.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4.通过观察挂图和模型使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5.通过阅读了解有关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讨论和阅读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通过学习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下初步基础。 4.通过讨论和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探究实践 【调查】 1.根据你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炉子(煤气灶、电炉、煤油炉、煤炉)烧水的效率。 2.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在哪个环节?能量流失的去向如何?就如何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你的建议。 3.采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与传统的汽油机有什么区别? 4.家庭中使用的燃气灶中有一个调节空气流量的小阀门,它有什么作用? 【思考】

第十六章热和能2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引力。 重点:分子动理论内容 难点:会解释现象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是静止不动的还是不停地运动呢?思考: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因为分子的直径很小,大约只有10-10m),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二、扩散现象 仔细阅读课本P124内容直到P125第一段,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2、在课本图16.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在课本图16.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 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地。⑵分子之间有。 练习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将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2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本节的难点.【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 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 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编写教师:李玉同东都中学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请你思考讨论: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 二、探究发现 (一)扩散现象 仔细阅读课本P124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2. 在课本图16.1—2的气体扩散实验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3. 在课本图16.1—3的液体扩散实验中,经过几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 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 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 1mm。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 ..。 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⑴分子在不停地; ⑵分子之间存在。 练习1. 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 练习2. 50ml水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 (二)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阅读课本P125中间部分,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 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结论: 1.影响扩散是主要因素是。物体的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 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练习3.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 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练习4.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请根据诗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⑴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

第十六章 热和能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十六章热和能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09·临沂中考)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解析:选A。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C均错;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也有空隙,只不过比气体分子间空隙小,D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对。 2、(2009·河北中考)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答案:D 3、(2009·柳州中考)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4、(2009·枣庄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选D。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A错;尘土不是分子,且尘土飞扬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错;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其有弹性,而不能说明分子有间隙,C错;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的快,D对。

5、(2008·怀化中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答案:D 6、(2008·天水中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铁块难以被压缩 B、铁丝难以被拉断 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 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 答案:B 7、(2007·广州中考)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答案:A 8.(2009·济宁中考)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 吸烟”的标志,如图1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 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 解析:由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烟味会扩散到整个房间。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间隙(或距离、间距、间隔、空隙) 10、(2009·大连中考)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几年后再把它们切开,发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复习单元过关训练题

人教版《第十六章 热和能》(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卷I (选择题,共33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 、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 .破镜不能重圆 4.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亮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C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引起的 5、如图1,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 )A 、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 、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C 、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D 、女孩通过做功取暖,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7.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部件是水箱。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 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1米 2 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 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 A.2.1×104 焦 B.8.4×104 焦 C.4.2×106 焦 D. 4. 2 ×107 焦 8、如图2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 、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 、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 、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9.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 ) 图 1 图2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六章 热和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初步认识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二、内能 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 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 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 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 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 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 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国际单位:焦耳(J)。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 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 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填空题 1、目前莆田市许多家庭已用上天然气,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天然气的热值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完全燃烧0.5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J(q天然气=4×107J/m3)。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实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发动机运行前必须加润滑油,是为了。某品牌汽车100km耗油7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J 的热量。(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3、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设备。单缸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冲程;主要利用惯性来工作的冲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造出了热机,图乙所示的是汽油机的某一冲程,它是汽油机的冲程。 5、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做功次,在做 功冲程将能转化为能。 6、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则当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部分热值为____________J/kg。 7、常见汽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内燃机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能的机器,内燃机的效率较低,它在工作过程中,能量大部分以_______能的形式耗散掉。柴油 机和汽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_,热值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9、如右图所示,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在整个过程中是由酒精的能最终转化为风车的能。 1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技术最全的国家。在节能技术上,高铁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 动方式: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电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并 在磁场中切割产生感应电流,将能转化为电能,自动输入电网。当动车速度减 至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 11、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 生高压电的装置打火。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后者是把 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12、国庆彩车游行队伍中,不“喝”油的新能源动力彩车将首次亮相。国徽彩车就是以电力作为动力,是将能 转化为能。 13、写出以下四种电厂的能的转化: 火力发电厂:能转化为电能;三峡电站:能 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厂:能转化为电能秦山核电站:能 转化为电能 14、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30℃,那么这 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5、某单缸汽油机的飞轮转速,则这台汽油机在1s内做功次。 二、选择题 16、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 为了提高锅炉效率,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17、如右图所示甲、乙表示四冲程内燃机两个冲程,从气门的启闭和活塞的运动可以判 定() A、甲是吸气冲程,乙是压缩冲程 B、甲是吸气冲程,乙是做功冲程 C、甲是排气冲程,乙是做功冲程

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试及答案3 一、理解与应用 1.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开水和凉水,用勺子分别放入等量的蔗糖,过一会儿,分别用勺子去尝两个杯子表示的水,你会在________水杯中先尝到甜味,这说明________是影响________快慢的因素。 2.俗语说:破镜重圆。其实你把一只打破的镜子的破裂处紧靠在一起,它们________粘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在修理店常看到工人师傅用砂轮打磨构件,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4.火箭点火升空是用联氨(N2H4)作为燃料,用N2O4作氧化剂。在电视转播火箭升空实况画面中我们可看到燃烧生成高温的气体夹着水蒸气从火箭尾部向后高速喷出。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和________。 5.在课外生活实践中,我们经常看见汽车、拖拉机司机往 汽车发动机上的水箱中灌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水作 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________,冷却效 果好。 6.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发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C.用电熨斗熨衣服 D.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C.物体的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的体积改变,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8.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气候很恶劣,特别是与沿海相比昼夜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热量 B.比热容 C.密度 D.内能 9.2003年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四号”宇宙飞船无人实验舱按时返回内蒙古草原指定地点。“神舟四号”无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无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内能增大 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内能减小 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内能增大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内能不变 10.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11.在常温下,完全燃烧1 k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放出的热量,被100 kg20℃的水吸收后,其水温应升高到________℃。但实际往往达不到这个温度,其原因有: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世界的组成及物质的构成。2.通过课本三种物质状态模型形象地了解三种物态特征。
3.了解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4.能
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课前预习
一、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作单位来量度,我们一般用_________来观察它.
2.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扩散现象还能说明什么?
4.什么叫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5.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为什么?
课堂作业
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
2.围绕太阳运行的九大行星中,轨道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轨道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地球
处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___条轨道上.
3.将以下内容根据物体尺寸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①地球②生物体③银河系④太
阳系⑤分子⑥原子核⑦细胞⑧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牛 奶、 水晶 、白 酒 、水 银、 饼干 ;按 物态 把 它们 分成 两类 :一 类是_______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6.将 50ml 的水和 50ml 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
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__________.
8.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
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12.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1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
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
的程度.
15.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
互相渗入约 1mm 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17.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 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 C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热和能》复习提纲及测试题

第十五章《热和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 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 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 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 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 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 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 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初中九年级物理名师总结—人教版第十六章 热和能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名师总结—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复习要点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P124图16.1-2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⑤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人教版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3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属性(本章特指比热容)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感受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三、知识梳理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5、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 8、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二、复习内容 1、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P120图15、1-3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2、内能的初步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