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

人教版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

人教版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
人教版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

人教版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

————————————————————————————————作者:————————————————————————————————日期:

文化生活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班级姓名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辨别科学与非科学现象,自觉树立科学精神。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升华我们的道德境界。 3.价值目标: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一)阅读P100-101页,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人心凝聚,,各项事业就会。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阅读P101-102页,理解如何建设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的教育。 (1)地位:教育是和的基石。 (2)要求:①要坚持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坚持教育为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③把作为教育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1)地位:科学技术是。 (2)要求:①大力加强科学建设;②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③坚持和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 (1)具体措施:深化,解放和发展。 ①大力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___________,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__________产业。 (2)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努力为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充分涌流,开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阅读102-103页,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对青年的要求 1.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 (1)主体: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 (2)措施: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活动,完善社会体系。 (3)目的: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4)形式: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创造了__________的形式。 2.对当代青年的要求 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思品政治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之中。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和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方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特色、文化成就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爱我中华 教师提问: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在广阔的土地上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共同缔造伟大的祖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统一的多名族国家(板书)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教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在长期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1.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追问: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那么,我国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图片: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师提问:你能从中国民族分布图中概括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经过了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其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追问:那么,我国政府是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设立自治机关,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这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截至1998年,我国先后共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实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知识总结

政治初三第七课知识框架 一.基本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P42 P79 P118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什么? 把坚持党的领导(其它两方面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机统一起来。 二?如何实现基本目标(共4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2)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为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 政治权利,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现 国家性质(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性质的关系如何?人代制 决定

(4)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常识 O1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02机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03职能: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04人民代表大会的类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05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机关的关系 06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07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08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09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 01队民代表的产生:民主选举产生11人民代表的广泛性 01次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5)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118重要性 3?坚持xx的方略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3、4两点详见后) 5?这样做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 能。(1)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P60 P118 P118 (2)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试讲人:刘燕 一、教学理念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因此在文化的讲授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本框是在接着上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后,接着叙述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 本框题分为三个目。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于试讲时间为10分钟,所以基本只能讲完这一目题中的文学艺术。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上的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①识记文学艺术作用和特点; ②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能力:结合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 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文化赤字现象。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 难点: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 六、学法和教法分析 ①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②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联系实际教学方法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问题研讨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多媒体展示 八、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FLASH 动画《中国文化宣传片》,将学生分组(1、2排为第一组,3、4排为第二组,依次类推),请同学看完视频以后找出其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每组接龙游戏。 其中的中国元素:贾宝玉、毛笔字、算盘、大熊猫、象棋、太极八卦图、松树、毛笔、中华砚、脸谱、中国结、三国演义、莲花、茶、《西游记》……师:短短的两分钟视频中就包含了如此多的中国元素,可见我们的中华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的太极八卦图是属于哲学内容,中国人赋予了松树和莲花的道德内容,除了哲学和道德,中华文化还包括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由此我们便可窥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书上66页的内容。 进行新课: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文学艺术 1、文学艺术的作用 展示吴承恩《西游记》的图片: 师:视频最后是一只猴子去取定海神针,这出自哪部小说呢?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_20120402084541984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九年级政治第一至三课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责任含义: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的事情。P5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来自子对他人的承诺、、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公民身份、道德原则。P6 (二)、谁在对我负责 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 (1)小到为自己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立自强;p9-10 (2)用合理、合法的方法自己的过失.p9第一段 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P9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责任、对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P10 5、正确理解“我对负责,他人对负责,自己对负责”: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承担着不同的。我以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P11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责任的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甚至受到处罚。P14 2、责任的回报:既包括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获得新的或技能。P14 3、如何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有勇气和,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地负责。P14 (二)、我承担我无悔 4、如何对待不愿选择的事情: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的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我们可以改变对待自己事情的态度,把它当作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可以说:我,我。P15 5、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精神,是的集中表现。我们应该感激他们。P16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的一员 1、集体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才能有无穷的力量。P19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集体利益。P20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测试题

九年级政治第七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据此回答1—4题: 1、材料中的“国情”最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人口数量多,素质较低 D、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 2、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 A、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B、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我国的根本制度 3、下列对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A、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也属于公有制 B、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C、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要使公有资产在各个部门都占优势 4、下列关于“集体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②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④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从东部地区率先开放到西部大开发,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促进中部崛起,党中央的这一系列决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共同富裕 B、同等富裕 C、同步富裕 D、同时富裕 6、“同在跑道上赛跑,总有一个第一”。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共同努力就能同时同步富裕 B、共同富裕、全国致富是不可能的 C、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 D、先富后富的差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开幕。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500万奖金。据此回答7—8题: 7、500万奖金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本分配 D、按技术分配 8、这样做() ①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②会导致两极分化,使收入过分悬殊 ③能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和带动作用④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非公有制经济() A、与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的 B、不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生活第7课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60 257 就是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亮剑》所弘扬的亮剑精神。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是本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D.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百色精神 8.2013年国庆节即将到来,在举国欢庆之际,当人们回首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 9.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谈谈你对“挺起不屈的脊梁”的理解。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No.1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时间:2013.9.9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深刻理解体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能够结合当今国际形式和我国实际,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预习提示:阅读课本76-78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 阅读本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即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____________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及重要性是什么?(从课本找出,标明,熟读成诵。)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预习提示:阅读课本71、78-80页,整理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 ② ③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内容目标要求(内容太多,这里装不下,下面的是第三课到第八课的) 25.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理解)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26.当今世界的国际局势(懂得)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了解)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8.如何理解初级阶段(了解)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多长时间(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知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什么(了解)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了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了解)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36.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理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7.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知道)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8.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理解)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9.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或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理解)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知识目标:识记: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岀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岀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岀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岀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四课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 一、关于基本国情 是什么—— (1)是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它的两层含义是:一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它的主要特征是不发达。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比较底;②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二、关于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是什么——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为什么—— (1)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的。 (2)它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路。 三、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是什么——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2、为什么——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才能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 才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青少年怎么做—— 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正长才干,准备将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关于改革 1、是什么—— (1)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2)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 2、为什么—— (1)国情角度(必要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2)意义: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关于对外开放 1、是什么—— 有效方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 基本途经:引进来和走出去。 2、为什么—— (1)客观原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2)中国现状: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源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 (3)意义: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4)重要性: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怎么做—— 国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青少年: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七课导学案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依据和各种经济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探究】 一、预习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 决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 到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______________ 。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仅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1)国有经济是 ______________ 和劳动产品归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2)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_________________ 和先进的______________ ,积聚着我国先进 的_____________ 控制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命脉,担负着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 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发挥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4、集体经济体现着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可以________________ 广泛吸收_________________ ,缓解______________ ,增加___________ 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 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作用。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 _____________ 为主体、______________ 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 (2)它的确立,是由我国 ________________ 禾廿 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我国是 __________ 国家,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_____ 。同时,我国还处在社 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 达到_________________ 水平。 二、自主学习 1、找出关键词 2、我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学习交流 2、班级展示交流 3、师生探究小结 【当堂演练】 (一)选择题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三 第九课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项目内容 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 容;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理解按照先 进文化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课堂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 。 ◇探究提示: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使青年志愿者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柑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切实搞好“二个文明”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注意: 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课堂探究: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事例: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5 000多双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付之一炬,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重整发展思路,竖起“质量立市”大旗。2002年8月2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2)启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 ◇点拨:“专家点评”进一步阐释了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升。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忧患可以兴国”,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青少年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做好准备。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2.学情分析: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国的青少年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与创新方面的差距需补充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文化生活》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案 【预习质疑案】 1.阅读教材,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通读教材,总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根据预习,质疑判断: A.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C.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课堂探究案】 一、情境导入 1、哪些抗疫人物让你印象深刻?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探究 总议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抗疫合力 分议题一:抗疫,践行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1)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2)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3)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4)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2、中华民族精神在抗疫过程中是怎么体现的? 补充材料 材料一: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地奔赴抗疫第一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7500多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众多企业更是星夜驰援,与时间赛跑,最终创造了10天就建成一座火神山医院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大胆创新,发挥中医优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在阿联酋开展Ⅲ期临床研究。深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也开动脑筋,利用创新媒介平台,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比如,老师变“主播”,线上上网课,学生“云签到”,“钉钉”来打卡;上班族变“宅家族”,“云办公”不接触;央视主持人变身“网红”直播带货,帮助湖北商家销售滞销产品等。 材料三:历史上,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然拥抱梦想,选择希望,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5月份以来,我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变化累积增多,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新《文化生活》第九、十课知识点整理

第九课新知识点 1.【老课本P85第四单元导言部分】从“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以后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2.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下表述主要从国家角度,做题时审清主体灵活把握)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⑦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⑨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新版第九课的导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版第九课最后一段总结性表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多渠道多角度采集,注意结合具体题目灵活把握,其中的④⑤是新教材新加的内容)①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联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关系)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联系优秀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必然性、必要性:这一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⑥有利于增强我们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