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地球,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它,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但是,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灾难始终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地震、洪水、大风、火山喷发……灾害如果真的要来,我们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是远远抵挡不住的,但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我们的地球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人类的“贡献”可少不了,现在的科技水平在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惜的是,现代人的环保意识是在逐年下降。像那些泥石流啊,山体滑坡啊,一些因砍伐树木过多而导致的洪水啊,大面积土地沙漠化啊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是完全有这个能力预防的。在此我向人们提出几点意见:

1.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是有益的植物都行)

2.尽可能的少制造对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

3.人人心中要有环保意识,要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现代科技在高速发展中,我们的未来依然是那么美好。不过,地球这个脆弱的小东西,稍稍的对它不好,它就会非常非常地不舒服,还会和你闹别扭,可麻烦啦!不过呢,你好好的保护它,它还是个乖孩子哟。

我们不仅需要防备一些灾难,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和自卫知识。就像那些发地震啊,发洪水啊等该怎样自救,这些一定都要牢记在心,它们都是相当重要的,千万千万不能忘!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地球,灾难到处都是,我们的生活处处受到它的袭击,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

防灾减灾,环保意识;科学发展,你我来创!!!

岑兜中心小学记者:林嘉美

2009-5-18

防灾减灾,提升自我防护和生存能力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

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

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岑兜中心小学记者:林鸿

2009-05-18

阅读课外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一定都读过不少书吧.每个同学应该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现在,我就来采访一些同学,看看他们会给我们推荐怎样的书呢?

同学1:我个人喜欢文学名著,选读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还可以陶冶情操,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我觉得,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多看这类的书.

同学2:我喜欢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去探索大自然,像这样的书,我想推荐给低年级的同学们看,因为这类书内容简单,他们比较容易看懂.

同学3:我建议同学们有空要多翻翻字典,词典,这类工具书应时时带在身边,遇到不会的字或词就查一查,还要牢牢记住,下次,再遇到,就不用查了.

同学4:同学们可以多看一引起名人传记.书中,有许多他们所经历的事,他们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光辉业绩,都会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的精神会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等着我们去读,我们虽不能一本一本都读过去,但是要珍惜时间,读更多的书,丰富我们的知识.

岑兜中心小学记者:林良婷

2009-5-18

感恩父母,点燃亲情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在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他还会对社会做些什么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正在长大的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父母之爱,是一个时时让我们心头泛起涟漪的爱,常常使我们心中升腾起无比虔诚的敬意.难忘,人生旅途上的几十个春秋,真情岁月,亲情无止境.她似永无休止的源流,当生命面临干涸时,给你以希望;亲情像日月一样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亲情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温暖,给我们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奔向亲情的怀抱,拥抱亲情的挚爱,追求亲情的光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亲情,才能战胜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感恩亲情,才能度过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学会感恩,亲情之花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我在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下慢慢长大了,也渐渐懂得了自己也要关心父母、孝敬父母!记得有一次,爸爸的朋友送了一些海螺,到了晚上了,妈妈把做好的香喷喷的深海螺端上饭桌,闻着香味,我谗得直流口水,恨不得一下子都吃到嘴里。妈妈仔细地把肉从海螺里弄出来放到我碗里,我大口吃起来,可我发现妈妈很少吃,我悄悄地从碗里挑出几个最大的海螺肉放进妈妈的碗里,妈妈不舍得吃又放到我的碗里,可我坚持让妈妈吃,最后妈妈不得不投降了,妈妈边吃边微

笑地夸奖我,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可我的爸爸妈妈却是多么开心!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孝敬父母,像扫地、涮碗、拖地......许多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说“孝”简单,做“孝”难,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加油吧!

岑兜中心小学记者:林嘉菁

2009-5-18

灾害与防灾减灾复习资料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 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 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灾害特点 1.灾害成因背景复杂 我国地形和地质构造都很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我国处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交绥地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 2.灾害种类多 我国灾害主要有:洪涝、台风、冰雹、霜冻、雪灾、地震灾害、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火灾等。 3.灾害频率高、强度大 4.灾害群发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常常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地区相对集中出现,形成众灾丛生的局面,这种现象称为灾害群发性。 5.地域分异明显 各类灾害在地区上交织发生,但相对以某一主导灾害为核心,伴生其它自然灾害。旱灾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黄土高原;水灾多出现在七大流域中下游沿河两岸;台风多见于东南沿海,雪灾、寒潮大风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内蒙高原;沙暴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三大地震带上。滑坡、泥石流集中以西南地区最盛。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下列关系:logE=11.8+1.5M 因此,震级每增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101.5(约31.6)倍,震级每大二级,地震的能量就大103(1000)倍。 一、中国是地震灾害损失最惨重的国家 1.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

我国地面沉降灾害现状与防灾减灾对策

第22卷第1期2007年3月 灾害学 J OURNAL OF CATASTROP HOLOGY Vo l122N o11 M ar12007我国地面沉降灾害现状与防灾减灾对策* 金江军,潘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地区地面沉降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危害,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合理编制城市规划来预防和减轻地面沉降灾害。 关键词:地面沉降;防灾减灾;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P642126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07)01-0117-04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我国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面沉降虽不至于直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很大。截止到2003年,全国地面沉降面积达93855km2,涉及50多个城市[1]。据估计,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 1我国地面沉降现状 我国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断陷盆地这三个地区,代表性的城市有上海、无锡、嘉兴、天津、沧州、太原、西安等。 东南沿海是我国地面沉降发育严重的地质灾害区,按照形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分为超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地面沉降与工程性地面沉降[2]。截止到2005年,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10万km2的范围内,因为长期超采地下水,区内1/3范围内累计沉降已超200mm,面积近1万km2。其中上海、苏锡常地区、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三地累计经济损失分别达2900亿元、469亿元、85亿元。据初步估算,上海城区每下沉1mm,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万[3]。此外,宁波市区地面沉降面积超过190km2,沉降中心沉降量为48912mm;温黄(温州)黄岩)平原的路桥)金清一带最大沉降中心累计超过1m[4]。 根据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公布的数据,到2003年底,北京市累计沉降量大于50mm的地区已达到2815k m2,并呈加快趋势。在东郊八里庄)大郊亭、东北郊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大兴榆垡)礼贤、顺义平各庄等地已经形成了5个较大的地面沉降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地面沉降速率为14mm/a。目前,天津市地面沉降面积超过10000k m2,并形成了市区、塘沽、汉沽三个沉降中心。1985~1992年,地面沉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186亿元[5]。由于开采深层石油,天津市沿海一带负海拔标高地区面积近20k m2,淤积突出,风暴潮灾害非常严重。近年来,武清区、西青区、津南区、静海县、宁河县出现了新的地面沉降发育中心[1]。 河北省的地面沉降非常严重。河北省平原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深层地下水持续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加快,降落漏斗规模迅速扩大[6]。到2004年,河北省平原地区地面沉降大于200mm的面积达41855万km2,沉降大于500mm的面积达6430k m2,沉降大于1m的面积达755km2,沉降大于2m的范围已覆盖了整个沧州市区[7]。目前,全省分布有沧州、衡水、任丘、河间、坝州、保定-亩泉、大城、南宫、肥乡、邯郸10个地面沉降中心。以沧州和唐山为例,至2001年底,沧州市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为2236mm,沧州市累计沉降量大于400mm的 *收稿日期:2006-08-28 作者简介:金江军(1978-),男,浙江义乌人,博士生,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E-m ai:l ji ang j un@pku1edu1cn

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人民政府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在水灾害形成前,通过严密的组织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灾害发生,在灾害发生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科学有序地指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做好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有效防范水灾,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一)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人武部部长任副组长,镇卫生院、党政办、民政、派出所、国土、农技、林业、学校等相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事务。 各村相应成立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所属地域的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二)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汛期防灾减灾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由防汛、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洪水警报和上级有关汛期防灾减灾工作文件;督促各单位抓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供应、储备、调运和畅通保障等工作;做好汛情收集、上报与发布,协助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动员宣传等工作。 2、镇人武部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参与防汛抢险工作。 3、派出所负责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在紧急防汛期间,按照镇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加强重点地区的治安管理;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运送防汛抢险人员和车辆优先通行;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85031

龙场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第七个防灾减灾日的文件精神,切实增强我校广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特开展2015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杨显伦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副校长)黄波(安全管理员)邓发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组织各组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全体教师(遇突发事件时,负责参与应急) (1)发生灾难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起动本预案。 (2)校长担任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处置的总指挥,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 (3)责任人及全体师生在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的指挥下分别开展疏散引导、救护、通信联络工作。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安全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制度,落实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 3、加强师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 4、学校的应急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电话“110”或“120”,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

防灾减灾学习资料

防灾减灾学习资料防灾减灾日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目的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牛心二小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校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师生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磐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切实增强我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部门与职责 校长杜海玉为总指挥,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长为具体责任人。 (一)成立领导小组 1.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杜海玉(校长) 副组长:王长义(副书记) 王凤成(副校长) 组员:袁亮(安全办主任) 张世英(校车办主任) 李红文(后勤主任) 李铁生(工会主席) 刘海丰(教导主任) 张晓峰(教导主任) 范书春(教导主任)

2.工作小组职责: (1)发生灾难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起动本预案。 (2)校长担任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处置的总指挥,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 (3)学校的若干工作小组在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的指挥下分别开展疏散引导、救护、通信联络工作。 (二)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队伍 我校成立处置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指挥组、疏散组、医疗救助组、安全保障组、宣传统计组五个应急救援小组。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联络协调、组织指挥本组成员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县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工作。各应急小组要针对我校的特点,作好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1.指挥组 组长:杜海玉 成员:王凤成、王长义 职责:负责指挥和谐,及时控制情形,并向领导小组汇报,贯彻转达引导小组的命令,组织有关各组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武断处置,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2.疏散组 组长:袁亮 组员:刘海丰、张晓峰、教研组长及各班班主任

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防灾减灾知识 一、防灾:是指灾害发生前一切有助于防止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和活动。我们通常把 减灾活动划分为三个环节,即防灾、抗灾和救灾,防灾是相对于抗灾和救灾而言的。防灾包括三方面 的内容,一是在制定设计规划和工程选址时尽量避开灾害危险区;二是在灾害发生前将人和可动资产 撤离灾区;三是种种工业流程在灾害发生时对某些重要环节采取自控的或人为的减灾技术。 二、减灾:是通过发挥因素的作用,控制致灾因素,防止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给人类造 成的损失。 三、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 1、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同时或接连发生,形成灾 害群发的局面。由相互联系的自然灾害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之为自然灾害系统。 2、减轻自然灾害是全民的事业,要由领导、科学家和全体人民协调行动才能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3、减轻自然灾害工作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一系列主要措施,这些措 施是相互衔接,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所以必须统筹安排。 4、许多自然灾害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诱发的,因此,只有系统地研究减灾措施,才能防抗某种 灾害。所以,把整个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四、减轻自然灾害主要的措施 1、监测。监测对自然变异的监测,是减灾的先导性措施。通过监测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示 警和预报,甚至直接转入应急防灾和减灾的指挥行动。 2、灾害预报。灾害预报包括灾情的预评估,是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准备及行动的科学依据。 3、防灾。防灾包括在建设规划和工程选址时采取规划性措施,避开潜在的灾害,在国家的大型工 程规划中都按照规范进行考虑。进行防灾的知识、技术和普及,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 4、抗灾。抗灾通常是指在灾害威胁下固定资产所采取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 5、救灾。救灾是灾情已经开始或灾后最急迫的减灾措施。救灾的科学性就是要用最小的投入和伤 亡,去取得最大的减灾效果,就是要制定灾害应急预案,从应急灾害预案、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 急救护、生活保障达到少投入,取得有效的救灾效能。 6、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包括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是一项减灾实效的措施。一次重大灾害发生 后,必然造成大量工矿企业的停产、金融贸易的停顿、高技术中心的损伤以致社会家庭结构的破坏, 还会引起巨大的衍生灾害损失。所以怎样尽快缩小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时间,是减灾的重要措施。 五、社会减灾行动系统 1、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党组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 组织。3、企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学校、机关、公司。4、公民。5、社会团体与组织。各类学会、协会、共青团、工会、妇联等。6、新闻舆论机构及大众传播媒介。7、群众救灾队伍及其他群众防灾救 灾自治组织。8、各种医疗、卫生防疫组织。9、乡镇、社区基层组织。10、保险公司。11、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 六、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任务与职责 1、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各项减灾工作的法律、法令和地方性法规;监督、检查政府减灾工作,审查批准政府制定的有关减灾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国家司法机关:负责对违反减灾法律法规的单位与个人实施法律惩戒和法律制裁。 3、各级党组织要求并监督全体党员基层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4、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减灾任务与职责。贯彻、落实、遵守国家有关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政府减灾工作的各项指示和命令。根据需要建立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

防灾减灾 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都已相当完善 B.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利用的手段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 C.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实现灾前预警、实时跟踪和灾后评估 D. 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气象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地震监测网以及海洋环境监测网等组成 解析:选D。世界各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日趋完善,但还不够,故A错;地理信息系统只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故B错;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实现灾前预警、实时跟踪和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建议,故C错。 2.自然灾害监测的主体包括( ) ①世界级监测机构②国家级监测机构③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④多种自然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④ 解析:选A。自然灾害是监测的对象,而非监测的主体。 3.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作用的连续性表现在( ) ①灾前预警②灾中跟踪③灾后评估④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④ 解析:选A。四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作用,连续性表现在①②③。 4.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测等方面 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D.运用GPS技术,可以进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 解析:选C。RS是监测系统,GPS是定位系统,GIS是分析系统。 新华网海口2012年3月29日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台获悉,今年第1号热带风暴“帕卡”(Pakhar)于29日上午在南海南部生成,预计将给南海南部海域和海南省四周海面带来强风。据此回答5~6题。 5.获取“帕卡”的图像信息主要利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6.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解析:监测台风利用的是RS,预测台风移动方向主要利用是GIS。答案:5.A 6.B 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年5月23日消息最新监测显示,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草原蝗虫虫卵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孵化出壳,目前已呈爆发趋势,蝗灾发生面积230多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50多万亩。为了能够及时准确预测和防治蝗虫灾害,达茂旗畜牧局草原站已启动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卫星监测预警体系。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撒入池塘等问题,今年在蝗虫发生的高密度区域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精确掌握防治区域。据材料回答7~8题。7.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用了“3S”技术中的(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8.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特性的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参与 D.如果采用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会更大

(完整版)小学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小学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副组长: 成员: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

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

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

某某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XX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助预案模板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设于社区办公室,其职责是: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xx、xx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xx和治安员xx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综合思维: 1.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探究讨论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二、地理实践力: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三、人地协调观: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点。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诱思 2019年3月21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高分五号和六号两颗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国环境监测、资源勘查、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高光谱数据,在我国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在掌握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自主权、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遥感技术可用于哪些自然灾害的监测? 二、基础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后完成以下基础知识的梳理 (一)遥感技术 1.定义: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

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 (1)探测范围大。 (2)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4)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链接生活 梳理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遥感技术为什么能在灾害救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提示: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问题探究 据俄罗斯媒体2019年4月16日报道,目前全球共有438颗地球遥感卫星在轨,中国拥有最多的大型遥感卫星,合计有84颗。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在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信息支持。 结合材料探究: (1)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2)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定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 2.组成??? 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3.特点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

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东峪联小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有关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要求,切实增强我校广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部门与职责 法人代表校长为总指挥,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长为具体责任人。 1、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职责: (1)发生灾难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起动本预案。 (2)校长担任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处置的总指挥,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 (3)学校的若干工作小组在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的指挥下分别开展疏散引导、红十字救护、通信联络工作。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安全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制度,落实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 3、加强师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 4、学校的应急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电话“110”或“120”,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应当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告。 (3)灾难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灾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4)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2、事故处置程序 (1)应急处置程序 A、发生灾难时,立即拨打“110”和“120”报警和求援电话,关闭电源,迅速报告学校领导。 B、校领导接警后,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同时指挥本校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疏散和救援工作,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C、现场的教师,必须迅速打开通道,按照防灾减灾的应急逃生路线,迅速有序地疏散学生,同时,要稳定学生情绪,避免慌乱。 D、疏散引导人员立即到达重要部位和指定位置,做好学生疏散引导工作,安慰和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 E、若有受伤者,学校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若有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一、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气象监测网络。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旅游、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着力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预报预警技术, 重点加强暴雨、大雾、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 全面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 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趋势预测, 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二、全面落实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三)切实抓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分析评估, 根据灾害分布情况、主要致灾因子等, 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深入查找在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 并及时整改到位。 (四)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发展改革、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五)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 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六)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江河堤防、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做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 并加强检测、监督和管理。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易发地区, 要科学制订防洪、防渍涝、防滑坡等工程建设标准, 提高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七)加强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林业、生态旅游、地质灾害、电力、交通、城镇环境、重点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 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开展预案演练, 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九)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多部门相互配合、资源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体系。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和电信部门要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并根据需要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人员密集场所、关键街区、主要建筑物、公交设施上布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 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村级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网,组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 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十)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

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确保遇重大旱情灾情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抗旱抢险救灾,保证我村村民正常饮水,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我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镇《抗旱应急预案》和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情况 本村位于××路南,距离镇政府××公里,全村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个生产小组,全村耕地面积××亩。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1、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以 __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抗旱应急预案。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3、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干旱灾害的预防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灾情、险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4、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 5、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干旱灾害,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 1、××村抗旱指挥机构由村支书××任指挥,村委主任××任副指挥,村委员任成员(见附表1),并明确职责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村相关安全重点区域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工配合组织指挥好本村旱情、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2、建立抗旱抢险突击队:

从各村民小组抽调25名年轻力壮的村民组成抗旱抢险突击队,各组组长任突击队长。配合各级抢险救灾工作。 五、主要职责 (一)、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迅速接收和传达上级抗旱部门和上级领导关于抗旱救灾的各项指令,根据镇确定的应急响应等级及启动条件,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按照预案的要求部署和指挥实施抗旱救灾行动。 3、掌握抗旱工作基本情况,了解旱情、灾情、社情、民情并及时上报。 4、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抗旱抢险突击队职责 1、接收和上报抗旱救灾情况。

防灾减灾知识点

填空 地震的相关概念: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震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区域),称为震中区; 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表面所量得的距离。 1.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暴法”,是一种通过召开专家讨论会、促进新思想产生的方法。 2.防灾减灾的含义: 减灾狭义:减灾一般指灾害发生后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广义:减灾不仅包含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而且包括灾前的准备、预防、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 防灾,顾名思义就是防止灾害的发生,即主要包含“预防”一层含义,在大部分文献中,防灾主要针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防灾策略、防灾工程、防灾规划等 气象灾害的相关内容:气象灾害是大气活动过程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自然灾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 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部广;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等特点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灾害分为什么:根据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一般可概括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5.灾害系统构成:1.孕灾环境2.致灾因子3.承灾体4.灾情 6.Mitigation的中文解释:灾害减除 选择 1.人为风险的分类:行为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 2风险评估的限制性:1.不完整性2.客观性3.与评估人员的经验相关 3.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1.查阅各种与灾害有关的书籍或典籍,如《20世纪水旱警示录》、《灾害管理文库》2.查阅各种报告3.查阅相关论文 4.查阅建国以来的各种年鉴,如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以及专门的统计年鉴如水文年鉴、气象年鉴、经济年鉴 5.通过互联网搜索各大权威网站,查找有关信息。 6.到有关各部门走访,如公安、消防、安监、民政、交通、环保、气象、农业、林业、海洋、供水、供电、城管、保险险公司等部门,查阅各种纪录以及各种形式的书面材料 7. 查阅各种古籍,如地方志,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那些灾害。 4.地震处置中的注意事项: 5.毒气事件中个人避险的知识: 6.灾害管理的阶段: 7.如何让编制事故树: 8.人为灾害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人为影响为主产生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原文】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定位 1.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特点。(综合思维) 2.通过探究讨论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综合思维) 3.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地理实践力) 4.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遥感技术(RS ) 甲 卫星遥感技术原理示意 乙 2008年5月14日四川北川县城遥感影像 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工作环节(图甲) 目标物(电磁波)―――→信息获取遥感地面系统――→信息接收与处理 信息解译与分析遥感应用 3.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如图乙实时监测震后地表事物的动态变化。 4.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 (2)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知识点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1.概念: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1)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 (2)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基本功能: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学法指导] 1.遥感是人的视力延伸 2.远距离——不接触地物; 感知——借助安装在飞行器上的设备。 [知识链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