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板题)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呢?(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2. 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曹操有没有找过,孙权,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出山呢?刘备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呢?(诚心诚意)

3、这节课,我们就到文中去感受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二、感悟诚意

1、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诸葛亮,打开书,到课文中找找刘备打动你的关键词或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2: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问:刘备在对谁说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这么说?

指名读张飞的话。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嚷”有三个口,谁帮张飞“嚷一下”,个别读/男齐嚷)问:你从张飞的话听出了什么?(粗鲁、无礼)

师:对,“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刘备怎么说?(女生齐读刘备的话)师小结:这地方能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对诸葛亮的尊重,还有什么地方?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问: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前呢?(他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

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待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个贵族,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意。

(3)、到了诸葛亮的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①、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问:为什么要“轻轻”呢?

(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他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噢,抓住了“轻轻”,连敲门声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诸葛亮。

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侯。”

问: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刘备怕他俩打扰诸葛亮)

师: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看这个恭字,课件出示(指导识写恭)

恭恭敬敬地站怎么站?谁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

生表演(低头弯腰,双手抱拳)

师: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

师问表演的学生:你这样站着有什么感觉?(生答)如果老师让你站一两节课,你会感到怎样?

那刘备站了多久?(半晌再加一个时辰,大概两三个小时)区别“晌”与“响”

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一个时辰……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年龄吗?……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真是了不起啊!齐读这部分。

3、刚刚我们通过这些句子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课件出示),感悟写法:作者在写刘备的诚心诚意时,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的?(语言、动作、神态)是啊,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的,这一点,我们以后在写写人的文章时可以借鉴。

三、感悟雄才大略

1、刘备轻轻敲门,轻轻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等啊等啊,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等啊等啊,等了一个时辰,才悠然醒来,刘备先前等得那样耐心,这时刘备怎样?刘备为何那么“快步”?

(刘备想见诸葛亮。刘备见诸葛亮醒来很兴奋,想马上进去和他讨论国家大事。)

2、刘备真是求贤若渴,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读读最后两节。

(1)、诸葛亮分析……策略。刘备听了(引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这个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可以换成哪些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老师或同学的指导会让你);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父母或老师的一番话会使你()。

师: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他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这叫什么成语?

板书(如鱼得水)噢,我刘备是条再大的鱼,没有水又有何用啊!

(3)、你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诸葛亮帮刘备打过哪些仗?

(“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可见诸葛亮对刘备有多么重要,再读读最后一节。

3、课件出示隆中景色的句子: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这段话和我们这个故事好像没有多大联系,是否可以把它去掉呢?(环境描写可以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修养品性)

4、品读比喻句(课件出示)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2)、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对人才的渴求。

四、延伸

1、刘备“三顾茅庐”靠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三国的故事,那今天我们学了这故事又有何作用呢?

(待人要诚心诚意;对人要尊重)

2、诸葛亮用我们现在的说是什么?(板书:人才)

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干一番大事。

五、迁移阅读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部历史名著,去领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准备参加“三国故事”擂台赛,看谁知道的三国故事多。

六、练习写话

(1)、补写空白。

(2)、用“来到……只见……”说几句话。(仿书上写)

三顾茅庐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题:《三顾茅庐》】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 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 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 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 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 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 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兴复汉室。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一、依据本文的内容,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目)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 二、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 (用文中的四个字回答)。 三、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________________ 。 关羽:________________ 。 张飞:________________ 。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刘玄德三顾茅庐。 2.兴复汉室 3.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提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提纲 第一单元 1《草原》: A 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B 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之路、经济交流之路、友谊交流之路、商贸交流之路。 3《白杨》 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 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 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及答案

______ ___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恭恭敬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可以换成个成语:_________ (4)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顾茅庐

第一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文章,它选自中国古典名著,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定要能激发学生读名著的欲望,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并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的欲望。于是在开头我作了这样的设计,通过上学期有一单元表示人才华横溢的成语的回忆带领学生认识诸葛亮,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那个群雄纷争逐鹿中原的东汉末年,像刘备这样有着统一大业的雄心大志的主子对人才的渴望。以此来吸引学生眼球,将学生的目光定格在为什么像曹操、孙权、董卓这样的拥兵数万,占据险要地段,却得不到诸葛亮,而没有一兵一卒,徒有一皇叔虚名的刘备却能请得诸葛亮是何原因,刘备身上究竟人什么魅力而走进文本。 第二环节让学生到文中发现刘备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诚心诚意。然后让学生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用心去口味刘备的诚心诚意。 小结课文时让小三国迷来谈谈诸葛亮出山后都为刘备打了哪些胜仗?通过学生自己的介绍来激学生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读史使人明智,再让学生谈谈刘备求贤渴、礼贤下士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并让他们写成一句座佑铭,就并告诉他们这可是一条成功秘诀,把他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读两遍提醒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二环节的操作我设计了两个语言实践活动. 一、想像张飞、关羽的心理活动感悟刘备诚心诚意 预设:张飞的无理也不是没有理由,请你们读读两资料(补充他们桃园三结义、两次去茅庐未见诸葛亮的资料)想像此次三顾茅庐,张飞说这段话时的心情。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兄弟关羽张飞都不同意。关羽想()张飞想()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听闻此言,刘备想()于是他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不是手足亲似手足,关羽、张飞的生气是因为体恤兄长,觉得哥哥降低身份放下架子来请了两次,这诸葛亮一介村夫也太不识抬举了。刘备和关羽张飞自桃园结义后,整日形影不离共计大事,而此番却叫张不要去,可见他真的生气了。他气他们的什么?是关羽、张飞的不尊重人才,不能理解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是他们的莽撞性格怕见了诸葛亮惹出乱子,拂了他的一片诚心,因而这里又有一种对兄弟的体贴。因此我补充了两份材料,这样对于刘备的认识会更饱满,他不的尊重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敬重。对关羽张飞如是,对诸葛亮如是,所以他能赤手空拳打江山,他的部下大多是别人的降将,却没有一个人再背叛他。这便是刘备的成功之道,也是学生应该从这节课上能得的至宝。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三顾茅庐-(5)

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教学难点 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收集资料,准备《三国演义》小说,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谈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有多少豪杰人物!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包罗万象,咏歌了无数英雄风流人物,他们的故事源远流长,至今仍留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顾茅庐》既是三国中的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又演变为了现代成语,赋予了它新的意思。 二、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二字要注意他的写法,“庐”里面是“户”而不是“卢”。“茅庐”是什么意思?联系起来解释字面意思,现在用来比喻什么?(三次到茅屋拜访,现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课题质疑,初读解疑 (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 1、谁三顾茅庐,去拜访谁? 2、为什么会三顾茅庐?当时情况怎样? 3、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生默读课文) 2、你能解决那些问题? (设计说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释题、质疑养成思考习惯,便于阅读时迅速抓住文章主旨,带着思考察觉读文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解决生字,理解词语 (生按平时预习方法自己解决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词语) 1、齐读生字正音。提醒“诸、晌”是翘舌音。“策、尊”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读xiǎng。“尊、辰”都是前鼻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以下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五年级课外知识积累大全

歇后语 一般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3、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4、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6、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7、打破沙锅——问到底 8、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9、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11、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12、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13、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6、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17、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18、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9、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20、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2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24、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25、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7、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28、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29、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30、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1、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32、聋子的耳朵——摆设 33、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34、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9、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4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41、生姜——老的辣 4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3、四两棉花——免谈(弹) 44、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45、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46、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47、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4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9、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0、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52、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53、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54、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55、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56、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57、芝麻开花——节节高 58、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59、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60、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张飞讨债—声势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杀关羽—嫁祸于人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刘备编草鞋—内行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理清层次的基础初步背诵第三自然段。 ⒉结合语言文字深入感悟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⒊初步了解用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来体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能体会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直奔中心: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读题:《三顾茅庐》)。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顾”在这儿是——(指名生答:拜访)三顾茅庐的意思是——(刘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板书: 刘备诸葛亮 3、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为了实现自己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决定第三次去拜访。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描写刘备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刘备邀请诸葛亮的态度是——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出示卡:诚心诚意),指读,读出真诚的语气 4、刘备对诸葛亮心到底有多诚,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细体会。 二、精读,感悟刘备形象: ⒈学生默读自画。 请大家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把能体现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的句子画出来,争取找得又全又准。 ⒉同桌轻声交流。 建议画好的同学同桌相互看看画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画这些句子的原因,大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⒊交流中朗读感悟 ⑴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①注意张飞说话用了一个“嚷”,是什么意思?(喊叫,吵闹) 谁来做张飞嚷一下。 ②张飞能用麻绳把诸葛亮捆来吗? ▲能!张飞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膀阔腰圆,长板坡上一声吼喝退百万曹兵,要捆个手无俘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不是区区小事。但是,这么做行吗? ▲不能!刘备不答应。刘备一向礼贤下士出名,这样做就不尊重人才了。 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张飞?(有勇无谋,鲁莽草率)

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 原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三顾茅庐原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 玄德曰:“何处去了?” 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玄德曰:“几时归?” 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玄德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玄德曰:“且待片时。”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

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 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 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

23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

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茅庐中的第三顾。 第二部分讲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

四年级《三顾茅庐》教案

8 三顾茅庐 一、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四、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完整word版)五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命题人:陆燕霞(满分 120 分,时间 90 分钟) 听到这个喜讯,我高兴极了, 好朋友林林从北京旅游回来,送给我一枚香山红叶做成的书签,这可真是 ”。 一个外国学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 ,想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里说: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12 du àn li àn xi é ti áo l ǐ m ào j īn ɡ hu ān ɡ sh ī cu ò ( ) ( ) ( )( ) ɡu àn hu ǎn ɡ ji ān ɡ x ùn l éi b ù j í y ǎn ěr 一( )说( ) 海( ) ( ) 二、 选出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 里。 (7 分) 1. 加点字读音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友谊.(y í) B 舷.窗 (xi án) C 钥匙.(shi ) D 怒发冲冠.( ɡu ān ) 2. 下列词语中, 含有 错别字 的一项是 ( ) A 迫不及待 B 首屈一指 C 志存高远 D 守珠待兔 3. 加点字词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情有独钟. (集中,专一) B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 (与一 般人不同) C 引人入胜. (胜利) D 最喜小儿无.赖. (顽皮) 4. 加点字用得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微风拂.过 B 潮水涌.来 C 细雨泻.落 D 冒.出水 泡 5.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语用得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每年暑假, 我都外出旅游,饱览.. 名山胜景。 、看拼音,写汉字。 9 分) 班级 姓名 等级 1. B 班长王成宇品学兼优,深受同学爱戴..。 C 即.使.雨再大,也.阻挡不了解放军战士前进的步伐。 D 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下面的故事, 出自《水浒传》的是: ( ) A 三打祝家庄 B 三顾茅庐 C 三打白骨精 D 三英战吕布 按照朝代顺序,对下列四则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明代郑和下西洋 ③宋代岳飞精忠报国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 (6 分) 把句子写得 具体些。 6. 7. 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②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 ④汉代司马迁忍辱写《史 记》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2. 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3.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时辰茅塞顿开 2、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来到……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你能用文中的词语表达下面的意思吗? 翠绿的颜色又浓又润,像是快要滴下来似的。 在混乱时局中各路称霸一方的人物都纷纷起来争霸称雄。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 悠闲的样子。 对长者或宾客尊重而有礼貌。 4、文中画线部分写刘备来到草堂准备见诸葛先生,用了不少的神情、动作 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求贤若渴、胸怀大志的君主形象。认真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细节描写,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三顾茅庐阅读题答案

三顾茅庐阅读题答案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⑴三顾茅庐⑵蜿蜒⑶茅塞顿开 2.分析下面比喻句。 ⑴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这句话把比作。 ⑵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把比作。 3.读文章完成练习。 ⑴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 ⑵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⑶课文第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第二自然段写第三自然段写我们从文中“ ”“ ”“ ”“ ”等词语可以体会出刘备重视人才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从中表现出诸葛亮是的一个人。 ⑷最后一个自然段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及三顾茅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备课及《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单元备课 《苏版教材第8册第3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内容简析】 【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有三篇《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精读课文和一个习作训练、一个练习训练组成。 《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祁黄羊》是一则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课文。着重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通过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鲤鱼又拒收鲤鱼的情节冲突,赞扬公仪休律己从严,清正廉洁的可贵品质。 教师在本单元课文教学中要把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习作3:引言部分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学习如何从生活中选材,明确选材范围。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写出了小作者“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为学生提供了

借鉴、模仿的范例。 练习3:处处留心:引领学生留心我国古典名著。写好钢笔字:字中部的撇、捺要写得如同鸟翅舒展。读读背背:简练的描述了三国时期蜀国军事家诸葛亮的特点。口语交际: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培养语言交往能力及爱心。 【教材编排意图】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学生可能了解的不多,课前要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阅读相关故事,以利于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时还是要抓住主要字词和重要句子,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书指导中,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个独幕剧,学生是第一次阅读剧本,不了解剧本的特点,所以要让学生弄清剧本与其他课文的区别。也可以指导学生把《三顾茅庐》、《祁黄羊》改编成话剧。 习作三要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家里或其他人,请他们谈谈在自己的周围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发现?让学生充分收集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单元字词,认真练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到:“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个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有朝里睡着了。有等里一个时辰,诸葛亮在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潺潺(juān chán)流水疏疏(shū sū)朗朗

半晌(shǎng xiǎng)茅塞(sè sài)顿开 2.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起伏:三()茅庐: 青翠()滴:秀丽()人: 群雄()争:茅塞()开: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长者或宾客尊重而有礼貌。() (2)形容湖水十分的清而透明。() (3)形容环境稀疏敞亮。() 4.先将句子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加点词语,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山冈(),好像一条()的卧龙。 (2)刘备听了(),像拨开()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得到()一样啊!

三顾茅庐5年级

五年级上 三顾茅庐①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哥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理,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树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清脆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和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①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阅读新体验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以“三顾茅庐”为题。 2.联系上下文,体会划线部分的作用,并照着写一句。 (1)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 (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读下列句子,想想: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 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伺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树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清脆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说写双通道 课文重点记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简要复述这些内容,然后写下来。 材料分析: 《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学情分析: 《三国演义》作为课外阅读的经典书目,五年级的学生对罗贯中的这本书应该说非常熟悉。对里面的主人公都能有稍微的了解。经典的事件故事情节也能说出一二三。这篇材料若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的话,那就不再是一个故事,更多应该是从中挖掘提高语文能力的训练点。字词句篇、谋篇布局上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指导:

三顾茅庐阅读题答案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⑴三顾茅庐 ⑵蜿蜒 ⑶茅塞顿开 2.分析下面比喻句。 ⑴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这句话把比作。 ⑵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这句话把比作。 3.用成语来概括下列句子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 (2)就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 4.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 5.简述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特点()诸葛亮的特点() 7.你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谚语,请写出一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