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意义: 。 5.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 能量来源: 。 2.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海陆风:白天吹 夜晚吹

山谷风:白天吹 夜晚吹

城市热岛环流:形成原因

①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 ,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吸收和 。 ② 地面吸收 而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③ 吸收地面辐射以后又以 、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定义: 它是大气运动的 的形式。 形成原理:近地面空气 或 引起气流的 运动 导致 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 运动 运动和 运动共同形成热力环流 大气的削弱作用:方式

大气的保温作用:① 对于地面辐射的强烈吸收。 ② 大气逆辐射: 。

① ② ③

重点解析:

1. 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 ① 水平方向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垂直方向上,气温

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大气对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却强烈吸收,而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完成了“温室效应”。

3.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导致等压面产生弯曲。其变化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典题解析:

1、读图(一),判断A 、B 两处的温度差异。 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则气压低,高度 低则气压高。故a >c ,b <d ,而c=d ,所以a >b 。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

处气压较低(注意,A 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 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 相比而言的),B 处气压较高。而AB 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 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 处温度较高,B 处温度较低。

2.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地中,属于下沉气流的是 , 判断理由是 。

(2)①、②、③三处中,属于低压区的是 。

(3)④、⑤、⑥三处中,属于高压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

解析: 一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最终导致等压面的弯曲状况 二 在此处需联系的知识点是:① 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气压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受热

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相应的地方形成低压。冷却的地方,气流冷却下沉,相应的地方形成高压。反之,近地面是低压则对应温度高(受热),近地面是高压则对应温度低(冷却)

③ 等压面的弯曲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答案:(1)B 、C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2)② (3)⑤ 近地面受热,气流膨胀上升,在此堆积

达标训练: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图一

图二

C.日出前和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D.沿海地区的日较差小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和形成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B.子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C.午后2点左右、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D.上午10点左右、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3、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A.物质循环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运动

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球自转偏向力

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D.气压差异

5、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B.热力环流C.季风环流D.三圈环流

6、下列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高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D.空气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7、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点区应在()

A、农村

B、近郊

C、郊区

D、市区

8、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得到

正确的信息是,某热岛强度()

A 夏季大于冬季

B 午后大于夜晚

C 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 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9、根据如图所示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

A、①→②→③→④→①

B、①→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①

D、②→④→③→①→②

二、综合题

右图是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

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

(1)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

的是(A、B),形成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

(2)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

答案:达标训练1.A 2.C 3.B 4.C 5.B 6.C7.C 8.D 9.B

(二)综合题

1、(1)B 白天云层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很高;夜间云层使大气

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降得很低,故日较差小。

(2)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课时)

重点与考点:

1.大气运动过程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掌握大气运动过程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磨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3.气压状况判断风向、风力或由风向判断高低气压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气压梯度:。其大小的判断

标准是:。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方向垂直于,指向。

④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注意与根本原因相

区别)

2.地转偏向力是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偏离其初始的运动方向,北

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3.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状况

风向

高空的风

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和

与等压线之间

重点解析: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准确表述,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垂直于等压线。受地转偏向

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赤道地区不偏转。

A 、C 中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A ,表示是北半球风向的是B,表示是南半球风向的是D

2. 根据风向判断高低压中心。首先明确是高空中的风向还是近地面的风向,其次判断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判断高低压中心。高空中的风向,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风向的左侧。南半球在右侧 ① 高空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垂直 ② 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成一夹角。

3.根据风向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

地面磨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判断与 2 相同,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典题解析:

1、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 飞机左侧是高压,判断( )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以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

力。北半球空气在此二力作用下,风向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吹西风。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逆风飞行。风向的判断依据是气压差异状况和所在半球,若不考虑摩擦力,则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90°,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摩擦力则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锐角,与等压线相交。

2、(07 广东文综)图二是某时刻地面气压(百帕)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到正确的信息

A B D 图一

是()

A 甲地气流下沉

B D乙地是高气压中心解析:该题考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由图可以观察到等压线的疏密状况不同,并且气压状况明显不同,甲处为低压中心,说明甲处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丁处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暴风雪。丙地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比

较小,乙处,从图中可以明显观察到乙处中心气压高,为高气压中心答案:D

达标训练:

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下题。

1、有关甲、乙两点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盛行西南风

B、乙点盛行东北风

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

D、甲点风力小于乙点

2、右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3、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A.左前方B.右前方C.左后方D.右后方

4、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图二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面摩擦力

C.地球自转偏向力D.惯性离心力

5、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

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6、下列各图正确表示北半球高空风向的是()

综合题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②,

③,④。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地,原因是。

答案: 达标训练1.D 2.A 3.D 4.A 5.B 6.C

综合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垂直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3)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相交北风向向右偏

(5)N N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其随季节作用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

平均状态。

2.意义:大气环流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在高低纬度之间

①.前提条件和形成原因: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

和。

②.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共形成个气压带,(请再右图中括号内填入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①季节移动的原因: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②季节移动的规律:“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见教材)”上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为:

900

600

300

300

600

900

6月22日北移

北半球(夏季):向移动

南半球(冬季):向移动12月22日南移

北半球(冬季):向移动

南半球(夏季):向移动

重点解析: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比较

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o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o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o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30o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

风带分布风力气流性质

北半球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

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

中纬西风带(2

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

西南风西北风温湿

低纬信风带(2

个)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典题解析:

例1.有关气压带、风带正确的叙述是()

A.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因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

B.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C.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

D.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

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少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西风带高、低空都是西风,不正好相反。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都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

答案:D

2、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

答案:A

达标训练:

1、 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3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1○2○3 B.○2○3 C.○1○4 D.○2○4 2、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副热带高气压地区气温高 B. 副热带地区气温低 C. 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D.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

3、关于全球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 B. 极地东风带只存在于北极地区

C. 信风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D. 东南信风跨越赤道成为东南季风

4、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 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

D.极地附近 5、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6、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0N 附近

B. 乙点位于300N 附近

C. ①是冷性高压

D. ②盛行西南风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 ,B ,C ,D 。

○1 ○2

甲 600 乙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风带和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气压切断,只保留在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变为。

答案达标训练:

选择题1.B 2.C 3.C 4.D 5.C 6.C 7.A

8.(1)图略(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略(4)极地东西风带(5)冬亚洲高海洋带南半球海陆分布单调

(6)西北风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重点与考点:

1.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

2.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4.学会阅读和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示意图以及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判断气候类型。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成因:北半球的面积比南半球的面积大,且分分布,由

的差异使成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

气压中心

2.表现:冬季,气压带被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洋

的低压和北大西洋的低压

夏季,气压带被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

洋的高压和北大西洋的高压

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位置随而移动

(二)、气压带和风带队气候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 和 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连线)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除了气压带与风带外还有, 、 、 、 、 ,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重点解析:

1.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实际近地面的风和气压要复杂的

多;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情况 。由于热力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地面热力状况差异,引起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也同样是由于热力原因,海洋与陆地的热容量差异,海洋、陆地的温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同一纬度地区气压的差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7月份变化最明显的是副高,副高只保留在了海洋上,而1月份变化最明显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欧大陆上为高气压区,低气压之保留在了海洋上。南半球由于多性质单一的海洋,气压带基本上成条带状分布。

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气压带和风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

布、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太阳辐射是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A 西风带控制

B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C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 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太阳辐 射

递减方向

⑩ ③ ④ ⑤

典题解析: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 处 气压中心的气压名称 ,该区域气候类型 是 。

(2)图中B 盛行 季风,附近洋流名称 为

(3)图中C 处盛行 季风,其形成过程是 。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解析:此图为亚洲东部季风示意图,有北印度洋海域是西南风可以判断是 7 月份(我国的东

南沿海为东南风,西南地区为西南风),此时亚欧大陆为印度低压,A 出为南亚,所以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B 处洋流名称为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的分支) ,C 处海域的季风的形成与东亚季风的形成有一定的区别,C 处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又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答案: (1)7 印度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日本暖流

(3)西南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海洋相邻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印度半岛和我国的西南等地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