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考高三8月月考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考高三8月月考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考高三8月月考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考高三8月月考题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2.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3.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 A.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C.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4.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

A.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B.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

C.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D.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

5.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上述现象( )

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

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D.抑制了

大土地所有者产生

6.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工商业发展的冲击B.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自耕农经济占主导D.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自汉至宋形成了与欧洲城市完全不同的坊市制。宋以后虽然坊市制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但在重要的城市仍保留了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

这说明坊市制( )

A.具有较浓厚的等级色彩B.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C.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转型

8.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

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

9.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

“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

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10.

图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图8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11.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B.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D.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12.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 )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13.下列表格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B.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

C.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D.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

14.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15.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

A.资产阶级异常活跃B.工业化进程加快C.民众参政意识增强D.代议制逐渐完善16.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这一变化( )

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B.利于改变松散邦联体制

C.促进地方权力的加强D.推动了美国法治的建立

17.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

A.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18.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19.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这表明他( )

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C.主张共和倡导由 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

20.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

21.下表是1900—1901年英、德、法、美四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对该表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城市人口高于其它三国B.德国工业增长率远高于美法

C.城市化与工业增长率成正比D.四国工业化发展状况不平衡

22.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下列针对或反映此矛盾的有( )

①英国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②现实主义文艺兴起,揭露社会的罪恶

现象③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B.①②

④C.①③④D.②

③④

2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这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B.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C.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

24.《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沙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据此推知,该租界( )

A.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B.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

C.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D.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

25.李鸿章率淮军出战太平军不久,就发觉太平军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他还将中西方军事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武器、军队与西方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 )

A.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B.天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列强的大力支持

C.洋务运动开展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3题,共50分)

2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概况简表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到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欧洲国家为何要对大众教育承担起这种责任呢?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如此可以培养人民遵守社会纪律……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更重要的是,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并延续至清代。清廷中持中国“居天下之中”的看法相当普遍。康熙帝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东北、蒙古地区的“封禁”,逐步解除各种“边禁”。同时,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使移民垦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并直接介入边疆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以期“开启民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进行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

——据冯建勇《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变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及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后期边疆治理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为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前半期中外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答案

1

.【答案】B

2.【解析】秦始皇时期就建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体系,此后并未发生变革,且材料也并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并没有突出选官的方法和标准,故B项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出“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

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官吏的任命并未强调考核,故D项错误。【答案】C

3.【解析】根据材料“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成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得出出身科举的牛党战胜出身士族的李党,科举制的作用日益凸显,客观上有利于出身庶族的学子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层,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朝牛李党争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其与近代政党政治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牛李党争发生在中央朝廷,是出身不同的官僚集团的党派斗争,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斗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得出牛党代表的出身科举的官僚集团胜出,所以牛党胜利是科举制发展的结果,并非党争推动科举制完善,故D项错误。【答案】A

4.【解析】材料“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目的是为满族统治寻找合理依据,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意在平息民间满汉民族矛盾,文化冲突,故B项正确;在舜和文王的时代,儒家思想尚未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恰恰是为了弥合满汉民族间的纷争,故D项错误。【答案】B

5.【解析】材料反映的就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并未分析其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旧的奴隶主贵族逐渐衰落,新兴的地主阶层发展壮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并未标志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故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下导致土地兼并,并未抑制大土地所有者的产生,故D项错误。

【答案】B

6.【解析】在整个的古代中国,政府一直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农业一直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故B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不是自耕农经济,故C项错误;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发展较快,人口数量有了较快的发展,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增加,再加上政府一直倡导重农抑商,所以会出现农具的改进速度较慢的现象,故D项正确。【答案】D

7.【解析】材料中“重要的城市仍保留了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官民有别说明坊市制具有较浓厚的等级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但没有反映出坊市制长期存在的原因,因此不能推断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故B项错误;坊市制“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但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D郡县制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2.下图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对该“画像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开始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方式 B.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第一手材料 C.还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发展情况 D.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平 3.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 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 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专利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有许多南方戏曲的特点 6.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歌谣中,对其隐含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专制腐朽的旧制度 B.有宗教化的宣传领导组织 C.革命的目标是占领南京 D.有平均分配土地的倾向 8.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l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外资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9.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提倡实业救国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领导北伐战争

高新一中简介 - 新

名校简介 高新一中 (初中部)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创建于1995年,占地5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教学设施均按国家示范学校标准配置。她的前身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是由高新区几家企业投资兴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2009年9月初、高中分离,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民办初中。学校将"创办国际化、现代化的示范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 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创新有为、团结和谐。学校现有教职工272人,教师192人,教师本科学历达100%,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在国外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1/2。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以上的教学能手、先进工作者以及教学大奖赛获奖者占教师人数的2/3。目前有在校学生近4000余名。 高新一中从1998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算起,至今已有毕业生8届5700余人。中考成绩8年来一直名列西安市前茅。近三年来全市中考前十名,高新一中有12名。2005年张晚晴同学获西安市中考状元。 学生构成:区内1400~1500人水平良莠不齐,地域五湖四海,区外500~600人,大部分为好学生,还有一部分为关系户,高新管委会子弟,高新各政府部门子弟,高新地产购房子弟。 班级设置: A组4重点+4平行班 B组4重点+4平行班 C组4重点+4平行班 D组4重点+4平行班 双语2个班 超常2个班

共计36个教学班级,每个年级约2160人左右。 其中:ABCD四个组没有区别,只是便于管理划分,双语班主要面向英语较好学生,整体水平较好。超常班分三年制班和两年制班,主要是尖子生,出状元重点对象,学校关注重点。 校区分配: 初中分为三个校区1.高新路上初中部本部2.博文路上唐南校区(一分校)3.高新路糜家桥校区(二分校) 其中初一的ABC组以及D组的7,8班都在糜家桥校区,初二全部在唐南校区,初三以及初一D组,双语超常班在本部。特别要注意的是,初一D组的7,8班在糜家桥校区时,被划分为C9,C10,升到初二后恢复到D组7,8班.而双语超常班为照顾这部分优秀学生,初一到初三一直留在本部不动。 领导班子: 大校长:王凤进 王凤进,男,中共党员,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校长,原高中部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陕西省首批教学能手,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员,西安市数学学会副会长。曾荣获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成果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从事中学生数学竞赛辅导工作时,有数百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陕西省赛区)一、二、三等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着眼能力夯实基础》、《班主任工作漫游》、《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可控性》、《课本习题探索》、《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之我见》、《六课型教学方法初探》等在《数理天地》等报刊、杂志及交流会上发表或获奖。 个人信念:用心做管理,用爱做教育,用脑做教学。 业绩:7年9状元 副校长:张振斌 陕北人主管教学,主要负责小升初招生,常规教学及中考备考。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 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 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描述了唐宋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由“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不能得出“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故A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均田制破坏于唐中期,宋代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趋向松驰,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高考前如何自主复习

高考前如何自主复习 高考前十天左右这段自主复习的时间对高三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利用?如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提高复习效果?如何调整自身状态,在高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对比实验发现,高考前的自主复习坚持在学校复习效果最好。 一是高考前的复习,最好不要改变学习环境,高三一年均在学校上课,考生已经比较适应学校的环境,能够自然地过渡到高考,心态比较平稳,有利于高考的正常发挥。 二是在学校复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问老师与同学,及时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精神状态的调整,这对高考大有好处。 三是在学校复习,有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前进。同学之间又存在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人兴奋点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是在学校复习,时间上有规律,生活上有节奏,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还会有来自老师的鼓励与安慰,感觉踏实,有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利于提升复习效果。 各科复习时间要与考试同步 这段时间要很好地调节生物钟,要注意把学习与休息有机结合起来。因高考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8日上午考综合,下午考英语,所以这段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好是上午复习语文与综合,下午复习数学与英语,这样有利于在相应的时间对相应的科目产生兴趣,提高兴奋点,利于高考生物钟的调整。晚上可以进行调节性复习,可以以综合科目与数学为主。但每天要保证睡眠,保证适度的体育锻炼,这样精力充沛,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升。 偏科生全面复习好 偏科生在这段时间内,应该以提高高考总分为出发点进行复习。偏科所形成的弱势科目,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向弱势科目倾斜大量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对6个科目进行全面有重点的复习。复习主要以看二轮以来的模拟试卷、学校自主开发的复习资料为主,还要根据考试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看教材,这样可以提高看书的针对性。在复习中要把看、思、做、小结结合起来,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运用已有的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相信,带进高考考场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和智慧。 复习重“四基” 高考试题中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但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要占到80%左右,这些题都是基础题,真正的难题只占到20%。高考前的自主复习重在复习基础与查漏补缺,解决难题的能力不是一时能提高的和下降的,这是一个能力积淀的过程,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是基础题做得怎么样。因此,高考前的复习,反对好高骛远,提倡脚踏实地。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

2020年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生物模拟卷(二)

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考检测(二) 高二生物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 C B. H C. O D. N 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脂质的是( ) A. DNA B.糖原 C. 脂肪 D. 丙氨酸 3. 下列有关人体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含有水 B.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的溶剂 C.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D. 细胞中一定没有无机盐 4. 下列表示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DNA B. 细胞膜——磷脂 C. 染色体——RNA D. 细胞壁——纤维素 5. 下图表示一个二肽分子结构,其中方框内结构的名称是( ) A. R基 B. 肽键 C. 氨基 D. 羧基 6. 右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糖蛋白 B. ②是蛋白质 C.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D.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③有关 7. 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8. 变形虫的细胞核移除后,不能摄食和分裂,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重新植入细胞核后,该变形虫恢复正常生活。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C.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9. 右图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它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渗透作用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制 C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以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 .二者均有弊无利 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或者变成穷光蛋。他们……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雅典亡于直接民主制所导致的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 B .雅典亡于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4.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5.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 6.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上海() A.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B.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 C.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D.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最大的城市 7.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8.一战期间,列宁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列宁的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有人认为,目前的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对这两种东扩,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24.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 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25.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 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 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 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 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26.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已、礼让、仁恕等美德, 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27.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第一期节目中的石 鼓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选送的“中华第一古物”,学术界基本认同“石鼓乃秦物”,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从字体看应该属于 A.小篆到大篆的过渡 B.大篆到隶书的过渡 C.小篆到隶书的过渡 D.大篆到小篆的过渡

28. 据材料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海军建制落后 B.中国海军力量分散 C.中国封建体制腐败 D.日本海军战斗力强 29.192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在民众暴动胜利的地方,应避免与列强发生直接冲突”,但 时隔不到三年,中共中央则主张“会师武汉”,并在与英美的海军冲突中受挫。该情形有利于 A.中共探索新型的革命道路 B.苏俄革命模式在华的传播 C.收回列强攫取的国家主权 D.改变列强在华的利益格局 30.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 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31.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陕西省201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理科综合生物

陕西省201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 理科综合 命题:教学考试杂志社高考命题研究项目组 审题:西电中学贝鸿西安中学张旭日咸阳市教研室王青岗西安中学秦才玉高新一中闫峰远东二中张夏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出芽”的囊泡包裹蛋白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高尔基体 B.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只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C.细胞中的DNA聚合酶通过核膜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核 D.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蛋白质含量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独立完成对细胞新陈代谢的控制 B.细胞内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与细胞功能相适应 C.细胞内的核酸承担了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D.[H]与氧结合所需的酶只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 3.若母猪在怀孕中期感染猪瘟病毒,可能产出患持续性毒血症的仔猪。这些持续性感染的仔猪在此种病毒的刺激下,体内T细胞与B细胞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正常的特异性免疫效应来对抗病毒(免疫耐受),而成为持续传播病毒的传染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耐受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B.免疫耐受个体的体内不能产生该病毒的抗体 C.非自身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耐受原 D.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可用于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等的治疗 4.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心法则的内容不包括逆转录及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 B.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C.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三种类型的RNA都需要参与 D.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定与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 C.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6.如图1表示的是人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核DNA变化曲线;图2是某家庭关于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1的基因型是X B X b Y(不考虑交叉互换,且产生配子时三条染色体有两条随机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产生的配子均为可育配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DNA复制2次,细胞分裂3次 B.图1中CD段染色体数目与KL段完全相同 C.图2中Ⅱ1的出现可能由于母方在图1的EF段出现差错 D.图2中Ⅱ1若与正常女性结婚,生出基因型为X B X b Y孩子的可能性是1/12 29.(8分)圆粒豌豆为半耐寒性作物,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的气候,也较耐半阴。圆粒豌豆的耐寒力强于皱粒豌豆。已知圆粒豌豆苗期适宜温度为15-20℃。成熟阶段适宜温度为18-20℃,高温干早时荚果产量和品质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圆粒豌豆在阳光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2)暗反应产物中所需能量不直接来自太阳光能,所产生的能量也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上述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媒介是,其能充当能量转换媒介的原因在于分子结构特点,该特点是。细胞呼吸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后可被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3)圆粒豌豆成熟阶段淀粉分支酶数量和活性较同时期的皱粒豌豆内(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请解释高温干旱时荚果产量下降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30.(8分)食物的酸、甜、苦、辣、咸味对身体的影响各不相同。辣味食物能刺激胃肠蠕动,

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5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l.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2.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渗之乡,所乏粮耳…… (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做人村闯”。他们共同强调( )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加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4.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5.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6.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中华民族此时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B.“一系列运动”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 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 7.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 (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 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9.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 )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1.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地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 12 A. 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带答案)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常德外国语学校)《大学》曾子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吕氏春秋·谕大》载,“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材料反映出 A.古代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B.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C.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秩序D.宗法思想影响到国家政治 25.(桃源一中)下面是两幅汉代画像砖的图片。突出反映出汉代 图 1 制盐画像砖图 2 薅秧画像砖 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B.重视生产工具的运用 C.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D.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26.(芷兰学校)宋朝设转运使(俗称漕司),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宋真宗景德四年,转运使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护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实际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转运使 A.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职掌的权力扩大 C.中央设置转运使的必要性 D.有利于监督通判 27.(澧县一中)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 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由此可知黄宗羲的主张 A.反对以农为本 B. 具有“承古萌新”的一面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是对传统儒学彻底否定 28.(常德市二中)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陈旭麓先生这样写道:“人 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陈先生之所以强调1860年的标界意义,是基于 A.此后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B.清朝与列强的关系由对立走向和好 C.清统治集团中部分人公开倡导西学 D.志在取代清朝的太平天国已走向衰落

2020届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届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电气栽培实在蔬菜大棚中开展的一项试验:大棚中裸露的铜线高出地面约3米,在蔬菜大棚屋顶下水平延伸开来,通电后,这些铜线产生高达50000伏的快速正电荷,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但通过铜线的电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还要低. 下图示意电气栽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表明,电气栽培可促进农业 A.缩短生长周期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产品质量D.增加土壤肥力 2.电气栽培最适宜推广的农业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B.花卉园艺业C.种植园农业D.牧场放牧业 3.目前制约电气栽培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为 A.产品销售B.后期管理C.前期投入D.空气质量 【答案】1.C 2.B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整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1.由材料可知,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所以电气栽培可以促进农业的产品质量,故选C。 2.由材料可知,电气栽培是在蔬菜大棚中开展的,而大规模的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不适宜在大棚中进行,像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及牧场放牧业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不适宜电气栽培,而花卉园艺业产值高,占地小,适宜推广电气栽培,故选B。 3.由材料可知,电气栽培对于产品销售和后期管理及空气质量没有影响,而前期投入较大(埋设铜线,

积约1.5km2,只有一个峰顶。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对比其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下图表示M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各要素数值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图中土层不包括稻田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区域面积B.稻田面积 C.茶园比重D.人口密度 2.M山南坡土层厚度大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更大B.坡度更小 C.降水更多D.降水更少 3.M山南坡与北坡针叶林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 C.坡向D.坡度 【答案】1.B 2.B 3.C 【解析】 【分析】 1.材料信息表明,M山北坡各项指标均为1,指标偏离1最多的地理要素,就是两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南坡区域面积比值为1.4,稻田比值为1.1,两项指标相乘就是稻田面积,则稻田面积比值应为1.54,因此南坡的稻田面积指标偏离1最多,因此稻田面积是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B符合题意;区域面积比值为1.4,而稻田面积比值为1.54,因此区域面积不是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排除A;图中显示,南坡茶园比重为0.8,北坡为1,两者之间相差0.2,不如稻田面积

2019届高三历史24题训练

2019届高三历史24题训练 1.(2018·山西太原二模·24)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2.(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A卷·1)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4.(2018·安徽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高三11月联考·1)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 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5.(2018·山东滨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样做的目的是() A.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B.维护贵族等级秩序 C.构建家国一体的政局D.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6.(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B.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 C.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D.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7.(2018·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10)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 据此推理,宋、郑、吴、秦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B.以国名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8.(2018·广东佛山顺德一模·24)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9.(2018·江西百所名校高三10月阶段性诊断·1)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2.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 A.禁锢了人们思想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3.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 )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5.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 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 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 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 6.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胜”。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③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变革④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